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图册
东营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11月
前 言
东营市危险化学品企业点多面广,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技术含量高、连续性强,生产过程中涉及 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料种类较多。如果不能充分做好设备设施、工艺生产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排 查治理工作,极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恶劣的社会 影响。为进一步指导危化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深入推动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防控建设,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编制《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指导图册》(以下简称《图册》)。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技术含量高,要求排查人员有较为全面的专业技能。鉴于 此,本图册分九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自动化仪表类隐患排查、电气类隐患排查、防护设施类隐患排查、 消防设施类隐患排查、动静设备和特种设备类隐患排查、防溢流和安全设施类隐患排查、工艺管道安 全类隐患排查、作业安全类隐患排查、安全标识类隐患排查及依法管理隐患排查的方法,旨在指导企 业生产操作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工艺生产管理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有效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水平,为 危化品企业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目录
第一部分:自动化仪表类……………………………………………………………………………………1 第二部分:电气设施类……………………………………………………………………………………26 第三部分:防护设施类……………………………………………………………………………………37 第四部分:消防设施类……………………………………………………………………………………44 第五部分:动静设备和特种设备类………………………………………………………………………61 第六部分:防溢流及安全设施类…………………………………………………………………………86 第七部分:工艺管道安全类………………………………………………………………………………107 第八部分:作业安全类……………………………………………………………………………………118 第九部分:安全标识类……………………………………………………………………………………127
第一部分:自动化仪表类
—1 —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
1 |
容量大3000 m³的甲B液 体储罐未设 置高高液位 与紧急切断 阀联锁。 |
有可能因储罐冒 罐,发生火灾爆 炸事故。 |
《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验收技术要求》(GB17681-1999) 第5.5条:液体储罐必须配置液位检 测仪表,同一储罐至少配备两种不 同类别的液位检测仪表,储存易燃 易爆介质的储罐,应配备高、低液 位报警回路,必要时还应配有液位 与相关工艺参数之间的联锁系统。 |
2 |
分散控制系 统(DCS) 控制单元的 CPU、通信 接口、电源 均未冗余配 置。 |
因卡件故障导致 控制系统失效。 |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HG/T 20573-2012)第6.3.4条:控 制站的冗余配置,控制单元的CPU 应1:1冗余配置;通信接口、电源 应为1:1冗余配置,数据采集单元 的CPU、通信卡宜1:1冗余配置。 |
3 |
自动化控制 系统未设置 不间断电源 或不间断电 源故障。 |
因市电故障,导 致系统无法正常 运行。 |
《石油化工仪表供电设计规范》(S H/T3082-2019)第4.2.1条:仪表及 控制系统供电属于一级负荷中特别 重要的负荷,应采用UPS供电。 |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2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SC 如 eider
4
5
分散控制系 统(DCS) 应具有故障 诊断功能。
分散控制系
统
、
(DCS) 安全仪表
系统(SIS )、可燃有 毒气体检测 报警系统( GDS)时钟 不一致不具 备时钟同步 功能。
系统故障无法及 时触发报警导致 工况异常操作。
无法有效地追溯 分析报警信息及 操作记录。
《石油化工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SH/T3092-2013)第5.3.4.1条: DCS应具有硬件、软件故障诊断功 能,应自动记录故障并发出报警。
《石油化工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SH/T3092-2013)第5.3.7.1条: DCS应具备使网络中各个节点的时 钟同步的功能。
—
3
—
无时钟同步功能
时钟同步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⅞1⅞BIM
6
7
8
气动执行机 构的气路手 动阀未设铅 封保护。
紧急切断阀 门手轮无明 显标识手动 与自动位置 且未采取防 止误操作的 措施。
基本过程控 制系统(D CS)历史寄 存器存储时 长不满足1 个月要求。
现场人员误操作 导致远程控制失 效。
现场人员误操作 导致远程控制失 效。
无法追溯历史记 录。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 范》(SH/T 3005-2016)第10.3.6.8 条,在气动执行机构的气路上应能 加装手动阀,现场操作手动阀能将 阀门关闭,该手动阀应设铅封保护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 范》(SH/T 3005-2016)第10.3.6.12 条,手轮的手动和自动位置应有明 确标识,自动位置应带有锁定机构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HG/T20573-2012)第7.1.4条,操 作员站的趋势显示功能应包括实时 趋势显示和历史趋势显示。实时趋 势曲线采样时间宜为1s,历史趋势 曲线采样时间可设定为1min到1个月
—
4
—
封保
手轮无误
操作措施
手轮设置了 误操作措施
历史寄存器存 储时间为7天
史寄存器存储 时间满足30天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9 |
自动化控制 系统(一级 负荷)未设 置双重电源 供电。 |
当电源发生故障 时系统瘫痪崩溃 ,控制系统失效 。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第3.0.2、3.0.3条,一 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供电,当一电 源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不应同时 受到损坏。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 负荷供电,除应由双重电源供电外 ,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 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
._. *_ ■—•■■■— II— ——II— — »^teOT I 工Lr…』-、一r ≡^f I「 仅单路供电 |
l□⅛^Mi≡W ■- - 3⅛≡∣"∣iWy(i⅜∣M¾ 设置双重供电 | ||||
10 |
易燃液体储 罐仅配备一 种液位计。 |
为了避免共因失 效导致液位测量 失真致使无法准 确观察储罐液位 。 |
《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验收技术要求》(GB17681-1999) 第5.5条,配备两种不同原理的液位 检测仪表,且应分开设置。 |
'配备一种液位计 |
1» 两种不同原理的 ⅝⅜-4w 1 液位计 理的 | ||||
11 |
储罐远传测 量仪表未在 自动控制系 统中设置高 、低液位报 警。 |
物料满溢导致火 灾或爆炸,液位 过低抽空储罐或 因机封损坏导致 火灾。 |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SH/T 3007-2014)第5.4.2条, 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设高、低液位 报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储罐高 液位报警的设定高度,不应高于储 罐的设计储存高液位;b)储罐低液 位报警设定高度,不应低于储罐设 计储存低液位。 |
:-0. 鼻 |
P^^9R 飽一一二 ^e r ∣≡≡l≡≡≡f≡fff _ OIIf iff Ifi^ ɪ ɪ -^S=ZA-A. 三, | ||||
未设置高、低 液位报警 |
设置高、低 液位报警 | ||||||||
5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
12 |
100m³储罐 未设置液位 测量远传仪 表。 |
无法如实监测实 时压力,导致工 艺指标超范围运 行。 |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SH/T 3007-2014)第5.4.1条, 容量大于100m³的储罐应设液位连续 测量远传仪表。 |
・ |
5 |
未设置远传 测量仪表 | ||
13 |
远传压力测 量仪表显示 量程过大, 现场显示 0.000mPa, 现场压力约 为0.002mPa 。 |
无法如实监测实 时压力,导致工 艺指标超范围运 行。 |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HG /T 20507-2014)第5.2.8条,压力测 量仪表测量范围的选用应符合下列 要求:在测量稳定的压力时,正常 操作压力值应在仪表量程的1/3~2/3 范围内。 |
■ |
量程法 |
三 选型过大无 显示数值 |
] |
标准/图片
14
DCS控制系 |
《石油化工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 |
统操作员站 |
》(SH/T 3092-2013)第7.1.4条, | |
包含:可燃 |
其它工艺报警导 |
配置原则:控制站应按工艺装置、 |
有毒气体探 |
致本岗位员工注 |
公用工程单元、储运单元或控制区 |
测器、公用 |
意力不集中或精 |
域配置,不应将不同工艺装置、公 |
工程、冷冻 |
力分散。 |
用工程单元及储运单元(即使是同 |
机组、罐区 |
一操作分区)的控制回路和检测回 | |
等界面。 |
路放在同一控制站中。 |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15
16
安全仪表系 统逻辑控制 器的中央处 理单元、输 入输出单元
、
通信单元
及电源单元 未采用冗余 技术。
涉及毒性气
体 体
、
、
液化气 剧毒液
体的一级、 二级重大危 险源的危险 化学品罐区 配备的安全 仪表系统( SIS)未独 立与基本过 程控制系统 (DCS)(
测量仪表、 执行元件共 用)
单元卡件故障导 致系统失效数据 失真。
避免高危储罐控 制系统造成共因 失效。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770-2013)第5.0.14条 ,逻辑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单元、输 入输出单元、通信单元及电源单元 等,应采用冗余技术。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 暂行规定(2015年修正)》(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
第十三条(三)
中的毒性气体 体等重点设施
、
,
条,对重大危险源 剧毒液体和易燃气 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毒性气体的设施,设置泄漏物紧 急处置装置。涉及毒性气体、液化 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 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 统(SIS)。
—
7
—
通信单元未冗余
通信单元冗余配备
测量仪表在DCS、
SIS系统同时控制
测量仪表仅在SIS 系统显示控制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SIS系统辅
助操作台仅 | |||
设置红色信 号报警器, 未设置预警 报警、正常 |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 ||
操作员无法有效 |
》(GB/T 50770-2013)第10.2.3条 | ||
17 |
识别报警信息造 |
,信号报警器应采用下列颜色的灯 | |
成误操作。 |
光:黄色灯光表示预报警;绿色灯 光表示运转设备或过程变量正常。 | ||
灯光及试验 |
按钮。
18
安全仪表系 统电源单元 未冗余配置
按照《仪表供电设计规范》(HG/T 20509-2014)第6.1.2条,安全联锁 系统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全 联锁系统的电源单元,应有冗余措 施。
I==Il 頂 M;EM5'∣∞E 揭
元冗
企业未编制 |
杜绝安全仪表每 |
《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 | |
能安全第1部分:框架、定义、系统 | |||
安全要求技 |
个功能的安全性 | ||
19 |
、硬件和软件要求》(GB/T | ||
术文件(SR |
能要求(水平) | ||
21109.1-2022)第10条,编写安全要 | |||
S)。 |
不满足要求。 | ||
求技术文件(SRS)。 |
⑥匾⑥
未编写安全要求技术文件
—8—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安全仪表系 |
安全仪表系统频 | |
统操作员站 |
繁操作导致安全 | |
设置人为介 |
仪表功能回路 | |
20 |
入干预性操 |
SIF要求时平均 |
作指令按键 |
危险失效概率( | |
控制执行元 |
PFDSIF)无法满 | |
件。 |
足要求,安全仪 表失效。 |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770-2013)第5.0.9条, 安全仪表系统不应介入或取代基本 过程控制系统的工作。
安全仪表系 统联锁逻辑 |
安全仪表系统因 |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770-2013)第5.0.11条 | |
21 |
图显示安全 仪表系统未 设计成故障 安全型。 |
故障、失电、失 气等条件下失控 |
,安全仪表系统应设计成故障安全 型。当安全仪表系统内部产生故障 时,安全仪表系统应能按设计预定 |
。 |
方式,将过程转入安全状态。 |
石化装置联 锁回路安全 完整性等级 定级为SIL4 级 |
应兼顾可靠性、 可用性、可维护 性、可追溯性和 |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 |
22 |
经济性,应防止 |
》(GB/T 50770-2013)第5.0.5条, | |
设计不足或过度 设计,杜绝安全 仪表系统流于形 式。 |
石油化工工厂或装置的安全完整性 等级不应高于SIL3级。 |
操作指令
未设计成故障安
「入一^^^^^^^^^H
级SIL4
应高于SIL3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23 |
安全仪表系 统操作员站 可以修改系 统组态程序 。 |
未经变更随意更 改程序易导致装 置异常,系统失 效或误动作出现 重大安全事故。 |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770-2013)第10.1.3条 ,操作员站不应修改安全仪表系统 的应用软件。 |
操作员站可以修 改系统组态程序 一■-口一 |
■独立的工程师站 O | ||
安全仪表系 统操作员站 设置的软件 |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
^^^^^^^aπ≡≡ .尸■ ^M |
■■■ |
^M | |||
-…——e. P, . |
4川山,,"",什1小::,,,| / 0 化装臂'ɪf⅛W⅛W∣.fJ⅛,ffl | ||||||
旁路开关应 |
操作人员随意操 |
》(GB/T 50770-2013)第10.1.4条 | |||||
24 |
加键锁或口 |
作导致装置误动 |
,操作员站设置的软件旁路开关应 | ||||
噴:二:=I |
— H , :♦£ A :貝 | ||||||
令保护且未 设置旁路状 |
作或失效。 |
加键锁或口令保护,并应设置旁路 状态报警和记录。 | |||||
态报警和记 |
1窗 |
旁路已设置状 态报警和记录 | |||||
录。 |
旁路未设置状 态报警和记录 | ||||||
安全仪表系 统输入、输 出状态及故 障诊断结果 无法进行报 警及记录。 |
操作人员非专业 |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
⅛pr≡≈~∙^⅛MgpT⅛BM⅛M⅛^⅛⅛M^^ |
^^^⅝ _ | |||
仪表维护人员无 |
》(GB/T 50770-2013)第10.1.5条 |
丁 |
52Wrjii∣w | ||||
25 |
法及时发现系统 |
,操作员站应提供程序运行,联锁 |
Iliiiiiillln | ||||
异常,导致控制 |
动作,输入、输出状态,诊断结果 |
ffl∣l∏∏ | |||||
系统失效。 |
等显示,并应具有报警及记录等功 | ||||||
能。 |
状态及故障诊断结果 工、卄:卄6二 |
状态及故障诊断结 果进行报警及记录 | |||||
.......1 无法进行报警及记录 |
10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26
通信接口故 障未在操作 站或工程师 站显示、报 警
通信接口故障无 法及时发现系统 异常,导致控制 系统失效。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770-2013)第9.2.1条, 通信接口的故障不应影响安全仪表 系统的安全功能。通信接口故障应 在操作站或工程师站显示、报警。
警
障
设置了显示报
冗余的最终 | |||
元件接到同 一个输出卡 件造成共因 失效。 |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 ||
27 |
因卡件故障导致 |
》(GB/T 50770-2013)第8.5.3条, | |
共因失效。 |
冗余的最终元件应接到不同的输出 卡件,每一输出信号通道应只接一 个最终元件。 | ||
操作旁路开 关设置在输 出回路上( |
操作旁路过程无 法引起其他操作 人员的注意且无 法实现追溯 |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770-2013)第10.4.3 操 | |
28 |
控制执行元 |
作旁路开关应设置在输入信号通道 | |
件),未设 |
上;操作旁路开关的动作应设置报 | ||
置在输入通 |
警和记录。 |
道上。
路设置在 出通道上
—11
—
测量仪表 冗余卡件
旁路设
入通道上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29 |
安全仪表系 统复位按钮 未设置动作 报警及记录 |
复位过程无法引 起其他操作人员 的注意且无法实 现追溯。 |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770-2013)第10.5.2条 ,复位按钮的动作应设置报警和记 录。 |
i∣tβ⅛E 二 、 ∙ 1一厂- | |||||||||
KI O Kl Kl KB K] ■ Kl KJ ■ |
』Q S ≡≡ | ||||||||||||
。 |
— ...∙s∙∙JS⅛ ^^½⅛^^^^^^⅛∙∣!⅛^^^^^1 | ||||||||||||
复位按钮未设置 动作报警、记录 |
卜复位按钮设置动 | ||||||||||||
作报警、记录 | |||||||||||||
30 |
紧急停车按 钮动作未设 置设状态报 警和记录。 |
紧急停车操作无 法引起其他操作 人员注意且无法 实现追溯。 |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770-2013)第10.6.2条 ,紧急停车按钮动作应设状态报警 和记录。 |
⅛≡⅛ |
^^■^■■■■■I^l 二二二^^M |
^^nvκw≡ ^^^M⅛ ".匸「一— | |||||||
紧急停车按钮未设置 动作报警、记录 |
紧急停车按钮设置 动作报警、记录 | ||||||||||||
31 |
安全仪表系 统(SIS) )未在辅助 操作台上设 置硬件按钮 实现紧急切 |
不能及时进行紧 急停车导致事故 发生。 |
《信号报警及联锁系统设计规范》 (HG/T 20511-2014)第4.11.1条, 安全联锁系统的紧急停车按钮应在 辅助操作台上设置硬件按钮实现。 |
^^^^^^^H |
IQjjaHgrf ⅛∣S | ||||||||
,• 。G K ¾^≡≤^ ―上-- |
• 1 | ||||||||||||
■' *- •- ■- F-J • S S S £ | |||||||||||||
断。 |
^K^r^辅助操作台未设 置硬件按钮 |
價置出卍辅助操作台设 置硬件按钮 |
12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32 |
自动化控制 系统远传测 量仪表安装 不规范。 |
不易观察仪表指 示情况。 |
《石油化工仪表安装设计规范》 (SH/T 3104-2013)第4.1.1条:现场 仪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接近、观察 、维修及操作;在需要时,应设置 专用的平台、梯子。 | |||||||
' ɔrn j2⅛≠ | ||||||||||
4 |
4N | |||||||||
仪表便于观察 | ||||||||||
33 |
自动化控制 系统配备的 远传控制阀 失灵。 |
造成操作失误, 引起生产波动, 可能发生工艺事 故。 |
《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计划》(安委〔2020〕3号)附件3 中第二、(二)条,保证自动化控 制系统投用率100%。 |
反馈器故 |
反馈器完好 | |||||
34 |
磁翻板液位 计下部放空 设置单阀。 |
易发生泄漏。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 企 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 (安 监总管三〔2014〕94号)第(五) 条,在设备和管线的排放口、采样 口等排放阀设计时,要通过加装盲 板、丝堵、管帽、双阀等措施,减 少泄漏的可能性。 |
排液口设置单阀 |
1 排液口设置丝堵 |
—13—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35 |
容器中盛装 易爆介质( 火炬排空燃 料气分液罐 )使用玻璃 管液位计。 |
玻璃管液面计和 玻璃浮子液面计 易损坏,损坏后 泄露引发事故。 |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 HG/T 20583-2020)第7.1.3条,容器 中盛装易爆介质和毒性危害程度为 中度、高度、极度介质时不应选用 玻璃管液面计和玻璃浮子液面计。 |
一.三,宀^a '籌 「:上/ |
I 拽 |
Γ≡ |
h |
∣B∣⅛ |
11 |
J | |||||
XVwE『吞I— |
1 | ||||||||||||||
玻璃板液位计 |
磁翻板液位计 | ||||||||||||||
36 |
压力容器现 场磁翻板液 位计未标注 明显的上下 限标识。 |
无法有效直观地 观察现场液位计 的储存容量是否 超限。 |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 程》(TSG 21-2016)第9.2.2.2条, 液位计安装液位计应当安装在便于 观察的位置,否则应当增加其他辅 助设施。大型压力容器还应当有集 中控制的设施和警报装置。液位计 上最高和最低安全液位,应当做出 | ||||||||||||
⅞⅛≥ |
Γ I; |
Y | |||||||||||||
I I |
^ | ||||||||||||||
明显的标志。 |
无上下限标识 |
设置了上下限标识 | |||||||||||||
37 |
萃取装置分 馏塔加热炉 F10001快开 风门气气动 执行器气源 管采用PU 管。 |
发生火灾后无法 进行远程控制失 效。 |
《石油化工仪表供气设计规范》(S H/T 3020-2013)第6.1.2条,气源球 阀后及空气过滤器减压阀下游侧配 管,宜选用不锈钢管或带PVC 护套 的紫铜管,对有防火要求的场合, 仪表供气管路应选用不锈钢。 |
Ji 采用不锈钢管 | |||||||||||
B | |||||||||||||||
V. 7 | |||||||||||||||
1 |
F | ||||||||||||||
- I 采用PU管 | |||||||||||||||
—14—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38 |
气源管道最 低点未设置 排污阀。 |
气源内含水量过 大造成阀门腐蚀 生锈或误动作。 |
《仪表供气设计规范》(HG/T 20510-2014)第7.3.1条,在供气系 统配管设计时,应设置排污点,并 应在干管最低点和末端设排污阀, 排污阀宜选用球阀。 |
■二三 |
^^≡ |
^πgy¾ι 设置排污阀 |
三n≈^ -^ |
e | ||||
未设置排污阀 | ||||||||||||
39 |
桥架顶部切 断阀距离地 面高度过高 ,未设置检 修平台。 |
高度过高不便于 检修、维护 |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 规范》(GB 50093-2013)第8.1.18 条要求,阀门距离地面高度应便于 操作,安装在取源附近的阀门尽可 能靠近检修平台或通道等布置,以 便于操作和维护。 |
T +1 |
g⅛*ylj 未设置检修平台 |
皆^^通 F信f鶴 工叔 |
S |
■ ■I T | ||||
设置了检 |
修 |
平台 | ||||||||||
40 |
磁翻板液位 计液位显示 不准确。 |
无法正确读取液 位。 |
《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 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 号)第 (十七)条,要定期监(检 )测检查连续监(检)测检查仪表 ,及时消除静设备密封件、动设备 易损件的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压力 管道阀门、螺栓等附件的安全状态 ,及早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 |
r |
^mI^l L |
⅛r⅛ ■ 1 | ||||||
磁翻板液位计完好 | ||||||||||||
磁翻板液位计异常 |
—15—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41
制氮机房未 设置附近未 设置氧含量 报警仪。
氮气含量过多会 出现欠氧出现窒 息。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第4.1.6条要求,在生产过程 中可能导致环境氧气浓度变化,出 现欠氧、过氧的时候人员进入活动 的场所,应设置氧气探测器。
42
控制室GDS 系统未设置 故障报警灯 光。
故障发生时无法 引起操作人员注 意。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第5.4.1.5条,在下列情况下 ,报警控制单元应能发出与可燃气 体和有毒气体浓度报警信号有明显 区别的声、光故障报警信号:1)报 警控制单元与探测器之间连线断路 或短路。2)报警控制单元主电源欠 压。3)报警控制单元与电源之间的 连线断路或短路。
未设置氧含量报警仪
未设置故障报警灯光
设置氧含量报警
设置了故障报警灯光
—16—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43 |
控制室GDS 系统声、光 警报器的启 动信号未采 用第二级报 警设定值信 号。 |
长时间气体探测 器误报,导致控 制室操作人员警 惕性变差。 |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第5.4.2条,声、光警报器的 启动信号应采用第二级报警设定值 信号。 | |||
未采用第二级报警信号 |
采用第二级报警设定值信号 | |||||
44 |
GDS控制系 统未独立于 DCS控制系 统。 |
易共因失效。 |
《石油化工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 警设计规范》(GB/T 50493 -20 1 9) 第3.0.8条,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系统应独立于其他系统单独 设置。 |
0__1 | ||
^^'""』 ■ | ||||||
GDS系统未独立设置 |
GDS系统独立设置 | |||||
45 |
可燃有毒气 体检测报警 装置为一级 负荷中特别 重要的未配 备双回路供 电及不间断 电源。 |
一路供电失效后 导致失电。 |
《仪表供电设计规范》(HG/T 20509-2014)第3.2.3条要求,仪表 电源负荷属于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 的负荷时,应采用UPS。 |
∙se^:-------- lι¾ |
⅛*'⅜ZJ | |
单回路供电 |
双回路供电 |
17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可燃有毒气
46
体检测报警 |
无法有效追溯、 |
装置无法查 |
统计、分析报警 |
询报警参数 |
原因。 |
设置情况。 |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GB 16808-2008)第4.1.3.11条,通过控 制器可改变与其连接的可燃气体探 测器报警设定值时,该报警设定值 应能在控制器上手动可查。
47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GB
16808-2008)第4.1.7.1条,控制器
可燃气体报 |
的电源部分应具有主电源和备用电 |
警控制器无 |
主电源故障时无 源转换装置。当主电源断电时,能 |
主、备电源 |
法自动切换系统 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主电源恢复 |
自动装换装 |
无法正常运行。 时,能自动转换到主电源;应有主 |
置。 |
、备电源工作状态指示,主电源应 |
有过流保护措施。主、备电源的转 换不应使控制器产生误动作。
主、备电源自动 装换装置完好
—18—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48
化验室氢气 瓶存储间( 密闭式)未 在最高处设 置探测器。
泄漏后无法及时 发现,易发生火 灾。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第4.1.5条,当生产设施及储 运设施区域内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 毒气体对周边环境安全有影响时, 应沿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区域周边 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或有毒气体探 测器。
49
可燃气体报 警控制器无 法存储历史 报警记录。
无法查询报警信 息。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GB 16808-2008)第4.1.3.10条,具有报 警历史事件记录功能的控制器,应 能至少记录999条相关信息,且在控 制器断电后能 保持信息14d。
无气体探测器
设置了气体探测
可存储历史报警信息
19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有毒物料密 闭厂房内气 |
泄漏发生后无法 |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 |
⅛≡ I飙 |
Bl | |||||
及时启动事故风 机易造成火灾或 中毒。 |
⅝⅜∏ ■ m 口口 E | ||||||||
50 |
体探测器未 |
计规范》(GB50019-2015)第6.4.6 | |||||||
联锁事故风 机。 |
条,气体探测器联锁事故风机。 |
^K- |
—^Hi ■ | ||||||
无联锁输出回路 |
联锁输出回路完好 | ||||||||
i".....Il..... |
=⅛jM | ||||||||
51 |
气体探测器 检测元件人 为封堵。 |
探测器无法正常 运行,易造成火 灾或中毒。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021年修订)第三十六条,对安全设 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 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
m⅜^ | |||||
^l⅛ | |||||||||
检测口被人为封堵 |
检测口完好 | ||||||||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
Bfu 〃 | ||||||||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 |
g I | ||||||||
2019)第4.1.3条,下列可燃气体和 | |||||||||
氢气取样口 |
易泄漏点泄漏后 |
(或)有毒气体释放源周围应布置 | |||||||
52 |
处未设置气 |
未及时发现易造 |
检测点:1气体压缩机和液体泵的动密 | ||||||
体探测器。 |
成火灾或中毒。 |
封;2 液体采样口和气体采样口;3液 |
B^r∣ | ||||||
体(气体)排液(水)口和放空口;4 经常拆卸的法兰和经常操作的阀门组 | |||||||||
未设气体探测器 |
—1 |
设置气体探测器必 ■ | |||||||
。 |
—20—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53 |
有毒、可燃 气体探测器 未将报警信 号送至有人 值守的控制 室进行显示 报警。 |
故障发生或二级 报警发生后消防 部门无法及时发 现异常现象。 |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第3.0.3条要求,报警信号应 送至有人值守的控制室进行显示报 警;二级报警信号、可燃气体和有 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报警控制单元 的故障信号应送至消防控制室。 |
L-______・| J∙ 未送至控制室 |
IFJl j ■ 已送至控制室 |
54 |
抗爆控制室 内新风入口 处未设置气 体探测器。 |
生产装置危险发 生后可燃、有毒 气体易有新风入 口进入控制室引 发火灾或人员中 毒。 |
《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 (GB 50779-2012)第6.4.5条的要求 ,当生产装置设有可燃、有毒气体 探测报警系统时,新风引入口应设 置相应的可燃、有毒气体探测报警 器,且进风管上应设置密闭性能良 好的电动密闭阀,在可燃、有毒气 体探测器报警的同时,应关闭密闭 阀及新风机。 |
^M^- 未设置气体探测∩ |
设置气体探测器 |
55 |
未将报警信 号传送至有 人值守的控 制室。 |
危险区域异常报 警无法及时发现 进行有效处置导 致火灾或人员中 毒。 |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第3.0.3条,报警信号应送至 有人值守的控制室进行显示报警; 二级报警信号、可燃气体和有毒气 体检测报警系统报警控制单元的故 障信号应送至消防控制室。 |
[⅛≡ I 未送至控制 |
已送至控制 |
—21 —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56 |
硫化氢气体 探测器安装 高度距地坪 0.24m,不 符合要求。 |
过低易造成因雨 淋喷溅对探测器 造成损害,过高 则超出了比空气 重的气体易于集 聚高度,导致气 体探测器失效。 |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第6.1.2条,检测比空气重的 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时,探测器的 安装高度宜距地坪0.3m—0.6m。 |
F |
7 |
Ifzɪ_: | ||||||
安装高度不 | ||||||||||||
安装高度符合要求 | ||||||||||||
57 |
甲B类可燃 液体泵房内 未设置气体 探测器。 |
正常运行时泵的 密封处易泄漏发 生危险。 |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第4.1.3条,下列可燃气体和 (或)有毒气体释放源周围应布置 检测点:1 气体压缩机和液体泵的 动密封。 |
⅛∣^^ |
设置了气体探测器 | |||||||
未设置气体探测器 | ||||||||||||
58 |
气体探测器 故障未投用 。 |
无法及时有效的 对易泄漏点进行 检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 三十六条第二款,生产经营单位未 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 ,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 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记录,并 由有关人员签字。 |
1 |
I |
W | ||||||
E |
∏ |
产占 B | ||||||||||
气体探测器完好 |
—22—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59 |
气体探测器 布置举例超 过规范要求 。 |
不利于及早发现 气体泄漏易发生 事故。 |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第4.2.1条,释放源处于露天 或敞开式厂房布置的设备区域内, 可燃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 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宜大 10m,有毒气体探测器距其所覆盖 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的水平距离不 宜大于4m。 |
屬M 满足覆盖要求 | |||||
超过覆盖范 | |||||||||
60 |
达不到防水 防尘(IP) 级别的可燃 气体检测报 警仪进水。 |
造成显示屏受潮 ,无法正常工作 。 |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规范》 (SY 6503-2016)第7.4条,在室外 和室内易受到水冲刷处安装的检测 器应设防水罩,检测器连接电缆高 于检测器的应采取防水密封措施。 长期暴露在强烈日光下安装的检测 器应设遮阳罩。潮热地区安装的检 测器应设防虫罩。风沙较大地区安 装的检测器应设防风、防沙罩。 | ||||||
不满足防护要求 |
满足防护要求 | ||||||||
—23—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61
62
GDS系统可 燃气体报警 仪仅设置一 级报警未设 置二级报警
装置区一层 平台报警区 域探测器为 17个生产现 场主要出入 口未设置现 场区域警报 器。
现场泄漏无法及 时发现。
巡检人员无法及 时发现生产装置 现场异常。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第3. 0. 2条,可燃气体和有 毒气体的检测报警应采用两级报警 。同级别的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同 时报警时,有毒气体的报警级别应 优先。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第5.3.1条,可燃气体和有毒 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应按照生产设施 及储运设施的装置或单元进行报警 分区,各报警分区应分别设置现场 区域警报器。区域警报器的启动信 号应采用第二级报警设定值信号。 区域警报器的数量宜使在该区域内 任何地点的现场人员都能感知到报 警。
—24—
RoiA 2⅛J 曾
R*∙¾∣p⅝b +
Kqism ^^B]
I «I«MI» .
1 — ∙<-l∙
⅝M **ιn
仅设置一级报
设置两级报警
未设置区域报警器
设置了区域报警器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63
装置区在线 分析小屋( |
加热炉区域存在 |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测 报警设计标准》(GB/T50493- |
易燃易爆区 |
易燃易爆介质, |
2019)第4.4.2条设在爆炸危险区域2 |
)未设置有 |
窜入设备容易发 |
区范围内的在线分析仪表间,应设 |
毒/可燃气 体检测仪。 |
生着火事故。 |
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探测器 ,并同时设置氧气探测器。 |
64
65
探头或控制器故 障无法及时有效 |
《可燃气体探测器第1部分:工业及 | |
可燃气体报 |
对现场有害物质 进行检测和报警 ,造成安全隐患 |
商业用途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
警器显示故 |
GB 15322.1- 2019)4.3.21 探测器在 | |
障代码。 |
连续工作期间不应发出报警信号或 | |
。 |
故障信号。 |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
加热炉底部 |
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 | |
固定式可燃 |
防止外部气体窜 入,造成闪爆。 |
2019)第4.4.1条:明火加热炉与可 |
气体检测仪 |
燃气体释放源之间应设可燃气体探 | |
安装位置不 |
测器,探测器与加热炉的水平距离 | |
符合要求。 |
宜为5—10米。 |
—25—
第二部分:电气设施类
— 26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 |
检修设备未断 电挂牌。 |
发生机械伤害 。 |
《危险化学品单位特殊作业管理规范 》(GB 30871-2022)第4.4.C条:需 要检修的设备上的电器可靠断电,在 电源开关加锁并加挂安全警示牌。 |
输 | |||||
旁路设置在 | |||||||||
^^^^H |
未 |
断电挂牌 |
未断电挂牌 | ||||||
2 |
多处机泵电机 与开关接地线 端子形成串接 。 |
接地线是起保 护作用的,因 此要求非常严 格,所以电力 工程中不允许 有接头。有接 头时,接头处 电阻较大,容 易断线,后果 严重。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 验收规范》(GB 50169-2016)4.2.9 电气装置的接地必须单独与接地母线 或接地网相连接,严禁在一条接地线 中串接两个及两个以上需要接地的电 气装置。 | ||||||
■社 | |||||||||
接地线串接 | |||||||||
接地线未串接 | |||||||||
—27—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3 |
施工队焊机接 地埋地深0.2m 。 |
人工接地极深 度不足易造成 接地失效。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 验收规范》(GB 50169-2016)第 4.2.1条,接地网的埋设深度与间距应 符合设计要求。当无具体规定时,接 地极顶面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8m。 |
—^^^^^"^"•'^■Si^a | ||
Ata⅛- ^^s4H∣∣ | ||||||
接地地深约0.2米 |
接地地深约0.8米 | |||||
4 |
装置区防爆配 电箱一孔引出 二根线。 |
电缆过多易有 孔洞无法密封 。 |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 范》(GB50093-2013)第10.1.3条, 当防爆仪表和电气设备引入电缆时, 应采用防爆密封圈密封或用密封填料 进行封固,外壳上多余的孔应做防爆 密封,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密封孔应密 封一根电缆。 |
N T *β*ββ f |
一孔一线安装 | |
一孔引出二根线 | ||||||
^^r | ||||||
5 |
装车区临时用 电电缆外皮破 损。 |
易造成触电事 故。 |
《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17)第5.1.2条,电气线路的安装电 气线路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 强度和导电能力,其安装应符合相应 产品标准的规定 | |||
电缆外皮破损 |
电缆外皮完 | |||||
—28—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配电箱采用柔 性有机填料封 |
防爆等级不符 | |
6 |
堵,未采用钢 |
,易造成火花 |
制封堵件。 |
外泄或气体进 入防爆箱内。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 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 0257-2014)第5.3.8条,电气设备、 接线盒和端子箱上多余的孔,应采用 丝堵堵塞严密。当孔内垫有弹性密封 圈时,则弹性密封圈的外侧应设钢制 封堵件,钢制封堵应经压盘或螺母压 紧。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7
施工队铺设的 |
易破损,导致 Λ∙rL宀τ≠r丄心 |
(JGJ 46-2005)第7.1.2条,架空线必 |
临时电线外敷 |
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 | |
设在桥架上。 |
触电事故。 |
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 |
机泵过滤器静 易断裂且导电
8 |
电接地线使用 |
性不足易发生 |
一般电线。 |
静电事故。 |
《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 50944-2013)第13.3.3条,接地 系统宜采用镀锌扁钢或裸铜导线(带 ),有绝缘外皮时,外皮颜色应为黄 绿相间。
—29—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9 |
施工现场使用 一拖三插板连 接用电设备。 |
电流过大,易 造成电气火灾 。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第8.1.3条,每台用电 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 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 上用电设备。 |
^i 使用一拖三插板连 |
宀 专用的开关箱 | |||||
10 |
管廊电缆桥架 盖板松动或缺 失。 |
电缆无防水措 施,电气设备 进入导致短路 。 |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第5.4.6条,电缆敷设完 毕后,应及时消除杂物、盖好盖板, 必要时:尚应将盖板缝隙密封。 |
^⅛⅞ 电缆桥架盖板缺失 |
牽 ≡≡j 电缆 |
ɪ^si | ||||
桥架盖板完整 | ||||||||||
11 |
配电箱门未关 闭。 |
灰尘、水汽容 易进入配电箱 ,造成短路。 |
《化工电气安全工作规程》(HG/T 30018-2013 )配电箱门随时处于关 闭状态。 |
■f^” 箱门未关闭 | ||||||
1 |
箱门已关 |
闭 | ||||||||
—30—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2 |
施工电器未接 漏电保护器。 |
易造成触电事 故。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GB 50194-2014)第6.4.4条:末级 配电箱进线应设置总断路器,各分支 回路应设置具有短路、过负荷、剩余 电流动作保护功能的电器。第6.3.3条 :用电设备或插座的电源宜引自末级 配电箱当一个末级配电箱直接控制多 台用电设备或插座时,每个用电设备 或插座应有各自独立的保护电器。 | |||||||||
1≡≡5. 'B l⅛≡-- | ||||||||||||
I | ||||||||||||
Mi |
1 | |||||||||||
无漏电保护器 |
采用漏电保护器 | |||||||||||
13 |
临时配电箱放 置于地面。 |
人员触电、下 雨进水打火造 成事故。 |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 范》(GB50484-2019)落地式配电 箱应垂直放置,配电箱底部应高出地 面300mm。 |
中 |
~η | |||||||
配电箱放置于地面 |
配电箱底部高出地面 | |||||||||||
—31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4 |
金属储罐防雷 接地未装设断 接卡。 |
无法测量电阻 值,导电效果 不明。 |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15599-2009)第4.1.2条,引下线 宜距地面0.3- 0.7米之间设断接卡,用 两个型号为M12的不锈钢螺栓加防松 垫片连接。 | |||||||||||
I I |
j^^ |
■ |
l^^^=≡ | |||||||||||
未装设断接卡 |
装设断接卡 | |||||||||||||
16 |
配电室挡鼠板 缺失。 |
鼠、蛇类等小 动物进入有可 能造成配电室 跳闸。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第4.3.7条,配电室的门、窗关 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 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的网 罩。 | |||||||||||
I | ||||||||||||||
未设 | ||||||||||||||
挡鼠板 |
设置挡鼠 | |||||||||||||
17 |
配电室内未设 置温湿度计。 |
巡点检时无法 直观的判断电 气设备所处的 环境温度及湿 度。 |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 (GB5 0053-2013):电容器室、蓄电池室 、配套有电子类温度敏感器件的高、 低压配电室和控制室,应设置环境空 气温度指示装置。 |
I | ||||||||||
,ιι⅛∣ il |
丁丁 |
0 | ||||||||||||
计 | ||||||||||||||
未设置温湿 |
已设置温湿计 |
—32—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1 Q |
配电箱下堆放 |
影响电气设备 操作;发生火 |
18 |
易燃物品。 |
灾时可能导致 |
事故扩大化。
《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第6.5条:一般环境下,用电 产品以及电气线路的周围应留有足够 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且不应堆放 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
设备拆除后带 |
人员碰触可能 造成触电。 |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6.3.18 | |
19 |
电部分未有效 |
条,电力机械及照明设备拆除后不得 | |
防护。 |
留有可能带电的部分。 |
高压配电室未 |
不能及时扑灭 火灾。 |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 7-2015)第F.3.1要求,二氧化碳灭火 | |
20 |
配备干粉灭火 |
器适用于扑灭600V以下的带电B类火 | |
器。 |
灾,需重新选择相匹配的灭火器,根 |
据是否带电情况选择合适灭火器。
未配备干粉灭火器
—33—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21 |
油浸式变压器 贮油池内未设 置鹅卵石。 |
变压器油泄漏 时,无法收集 降温。 |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程》 (GB50060-2008)第5.5.3条,贮油 设施内应铺 设软石层,卵石层厚度 不应小于250mm,卵石直径为50— 80mm。 |
^^ |
I |
^^^∣^^α^^ | ||||||
BKBiSBKHq 铺设石子 |
设置了鹅卵石 | |||||||||||
22 |
相邻配电室单 向开门。 |
发生火灾时不 能及时逃脱。 |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 B 50053-2013)第6.2.2条,变压器室 、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 。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应采用不 燃材料制作的双向弹簧门。 |
一 |
I E |
Bi |
[3 | |||||
1 | ||||||||||||
相邻配电室单向开门 |
相邻配电室双向开门 | |||||||||||
—34—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23 |
仪表穿线管破 损。 |
可燃气体进入 穿线管,可能 因电气火花造 成火灾事故。 |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58-2014)第5.4.3条,在爆 炸 性气体环境内钢管配线的电气线 路应做好隔离密封。 |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配电室内1号
24 进线柜分合闸 触电 指示灯故障。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 回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2012)第5.0.1.6条,信号回路的光电 信号应完好可靠。
25
涉氢环境电气 设备的防爆级 别不符合要求
。
火灾、爆炸。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58-2014)续表C,氢气的场
所的电气设备的防爆级别应为ⅡC。
仪表穿线管完好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26 |
配电柜电缆穿 线口未封堵。 |
当配电柜出现 火灾时,电缆 孔封堵不严火 花掉入电缆夹 层引发大的火 灾。 |
《化工电气安全工作规程》 (HG/T 30018-2013 )电缆穿线孔用防爆胶 泥封堵严实,防止火灾事故时火花掉 入电缆夹层引起大的财产损失。 |
电缆穿线口未封堵 |
■0H叠 ∖ιBK 电缆穿线口已封堵 |
—36—
第三部分:防护设施类
— 37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 |
高温蒸汽管道 表面裸露。 |
发生灼烫。 |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 /T 4272-2008) 4.1条 a)外表面温 度高于323K(50℃)的设备、管道 、附件必须保温。 |
高温管道裸 ^i^Wf露 |
冊削、H / 高已保温温管道≡ | |||
2 |
输送酸、碱等 强腐蚀性化学 物料泵的填料 函或机械密封 周围未设置安 全护罩。 |
造成泄漏后 人体灼伤, 发生泄漏事 故。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SH 3012-2011)第3.1.22条:腐 蚀性介质、有毒性介质和高压管道 的布置应避免由于阀门及易发生泄 漏的管道附件造成对人身和设备的 损坏,易发生泄漏的部位不应布置 在人行通道和机泵上方,否则应设 安全防护。 |
≡ 未设置安 全护罩, | ||||
3 |
防爆电气设备 铭牌被油漆覆 盖遮挡。 |
不利于了解 设备相关重 要信息及安 全要求。 |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AQ 3009—2007)第6.1.2.1.2条,防 爆电气设备的铭牌、防爆标志、警 告牌应正确、清晰。 |
^^^fl 设备铭牌被 . 油漆覆盖 J |
备铭牌应清晰无■ .„■ 遮盡.内容可辨 |
I |
—38—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4 |
起重机械运行 中钢丝绳缠绕 在一起。 |
起重时钢丝 绳受力不均 ,影响钢丝 绳的使用寿 命。 |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 )-2010:钢丝绳在缠绕轮上缠绕有 序,并且在运行过程中不交替缠绕 。 |
πymmπmr~^^^^^^ | |||||
IM | |||||||||
a /“,\ [ 缠绕一乱[ |
6 / | ||||||||
5 |
起重机械钢丝 绳单绳卡固定 。 |
吊装重物时 有可能造成 脱扣,人员 伤害。 |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2010:钢丝绳绳卡数量3—7个/组( 与钢丝绳公称直径相关)。 |
F I单绳卡固G |
E | ||||
6 |
起重机械钢丝 绳绳卡固定间 距过小 |
吊装重物时 有可能造成 脱扣,人员 伤害。 |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2010。每两根钢丝绳绳卡间距不小 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 |
钢丝绳绳卡 、 间距过小 J |
m 相邻绳卡间距不小 〔 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僵 |
—39—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7 |
室外检修配电 箱防水等级不 足且无防护措 施。 |
密封不严时 进水,设备 短路,损坏 设备。 |
《外壳防护等级(P代码)》 GB4208-2017:室外配电箱防水等 级不足时应加装防雨罩。 |
節 「无l⅛水罩 ) | |
8 |
配电室挡鼠板 缺失。 |
鼠、蛇类等 小动物进入 有可能造成 配电室跳闸 。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第4.3.7条,配电室的门、窗 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 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 入网罩,其防护等级不宜低于现行 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208规定的IP3X级。 |
板缺失 ] |
WT 电室门安■ ...... |
9 |
配电室通风窗 无防护措施。 |
有可能因蛇 鼠、飞虫进 入造成设备 短路。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第4.3.7条,配电室的门、窗 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 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 入网罩,其防护等级不宜低于现行 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208规定的IP3X级。 |
Lc⅝.二丁一;Pi S^ [通风窗无防护措施J |
■-INiO ■ 网格的铁丝网 ■ |
— 40 —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高于1.2米的爬 |
可能造成人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 4053.3-2009):距离地面1.2米 | |
10 |
梯无护栏和扶 |
员跌落摔伤 |
及以上的平台通道及工作面应在所 |
手。 |
。 |
有敞开边缘设置护栏。 |
可燃液体挥
隔油池缺少耐 |
发,遇明火 | |
11 |
火材料盖板。 |
有可能发生 火灾爆炸事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 18年版)》(GB 50160-2008)第 5.4.1:隔油池采取不燃的材料封堵
故。
电缆线路沿路 有可能因机
12 |
面明而且无防 |
械损伤而引 |
护。 |
发短路。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第7.2.3条,电缆 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 设地面明敷,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 介质腐蚀。
无防护措施
电缆线路沿地面 明设、无防护
41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13
气瓶存放时未 有效固定,无 防倾倒措施。
倾倒后有可 能因碰撞造 成爆炸。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6-2014)第2.4.5条:气瓶应当整 齐放置,横放时瓶端朝向一致,立 放时,要妥善固定,防止气瓶倾倒 ,配备好瓶帽(有防护罩的气瓶除 外),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 、碰、撞、敲击气瓶。
14
机泵防护罩不 能对转动部位 完全防护。
衣物或抹布 等卷入造成 人员伤害。
《石油化工用机泵工程设计规范》 (GB/T 51007-2014)第10.3.3 条: 机泵的联轴器、传动轮等外置的转 动部位应设置全密闭的可拆式安全 防护罩。
15
高温机泵出入 口阀门、密封 未设置蒸汽筛 孔防护设施。
高温油泄漏 后着火无法 进行扑救。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20 18年版)》(GB 501 60-2008) 第 8.8.4条:3.在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 自燃点的气体或液体设备附近宜设 固定式蒸汽筛孔管,其阀门距被保 护设备不宜小于7.5m;
未设置 防护 置设
施
已设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钢直梯护笼竖 |
防护不到位 | |
16 |
向立杆3根,不 |
,作业人员 |
满足5根以上的 |
存在坠落风 | |
规范要求。 |
险。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4053.1-2009)5.7.1:护笼宜采用 圆形结构,应包括一组水平笼箍和 至少5根立杆。
17
使用塑料软管 输送易燃液体 时,未使用导 电软管。
静电积聚, 产生危害。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 18年版)》(GB 50 1 60-2008) 7.2.18 液化烃、液氯、液氨管道不 得采用软管连接,可燃液体管道不 得采用非金属软管连接。
18
装卸车车辆装 卸过程中未使 用防溜措施。
发生溜车, 导致事故发 生。
《山东省可燃液体、液化烃及液化 毒性气体汽车装卸设施安全改造指 南(试行)》10 按照相关标准规定 ,设置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 设施,以及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 报警装置、火灾报警系统和人体静 电消除器、紧急切断装置,配备停 车牌、锥形帽等驻车警示标志,设 置装卸车操作规程现场看板、防溜 车设施。
措施
— 43 —
第四部分:消防设施类
— 44 —
序号 |
隐患内容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 |||||
1 |
操作平台、通 道或工作面未 设置踢脚板。 |
有可能因物 体坠落造成 人员伤害。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4053.3-2009)在平台、通道或 工作面上可能使用工具或物品场合 ,应在所有敞开边缘设置带踢脚板 的防护栏杆。踢脚板顶部在平台地 面之上高度应不小于100mm,其底 部距地面应不大于10mm。踢脚板 宜采用不小于100mm×2mm的钢板 制造。 |
IVΞ^ 「无盲脚板丁~ |
,口范的踢脚板 | |||
2 |
沿道路两侧地 上式消防栓未 加装防撞护栏 。 |
有可能因车 辆冲撞损坏 造成紧急情 况下无法正 常使用。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 18年版)》(GB 50160-2008) 8.5.5.5,可能受到车辆冲撞的消火 栓,应设置防护设施。 |
道路地上消防栓 [ 未加装防护设施 J |
加装防护■施 ] | |||
3 |
消防设施被周 边杂物遮挡。 |
紧急状态下 无法正常使 用。 |
《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 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擅自 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 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占用防 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 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
「消防设一被 边杂物遮挡 |
清洁,无杂物 |
— 45 —
序号 |
隐患内容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 ||||
4 |
灭火器缺失或 使用后未及时 归位。 |
发生初期火 灾时不利于 迅速、有效 的扑救。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 18年版)》(GB 50160-2008)第 6.1.1条: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 火器数量不得少于两具。 |
^^^M≡ ;.y.— 灭火器缺失或使 用后未及时归位 |
—1^计算 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 H | ||
5 |
同一定置位置 内灭火器种类 不同。 |
灭火器混用 ,延误火灾 最佳扑救时 间。 |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 B 50140-2005)第4.1.2条:在同一 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选用相同类型 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当同一灭火 器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时, 应选用通用型灭火器。 |
灭火器种类 .不同 J | |||
6 |
灭火器驱动气 体压力不足, 显示在红区。 |
灭火器失效 ,失去其应 有效能。 |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 50444-2008)附录C:灭火 器压力表指示器显示在正常工作压 力范围内(绿区)。 |
T |
I ■ |
— 46 —
序号 |
隐患内容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 ||
7 |
灭火器喷射软 管龟裂或损坏 。 |
使用时,在 压力作用下 ,可能造成 胶管开裂与 器身分离, 使灭火器失 去应有效能 。 |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 50444-2008)附录C:喷射 软管表面完好,无明显龟裂或损坏 ,喷嘴无堵塞,灭火器的铅封、销 闩等保险装置完好有效无损坏。 |
[喷管龟裂损忘 |
^^i^^^^e A .W ^^^P贲管表面完好、 ; ..喷嘴无堵塞. . |
8 |
灭火器的铅封 、销闩等保险 装置损坏或缺 失。 |
造成灭火器 失效,使灭 火器失去应 有效能。 |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 50444-2008)附录C:喷射 软管表面完好,无明显龟裂或损坏 ,喷嘴无堵塞,灭火器的铅封、销 闩等保险装置完好有效无损坏。 |
M 灭火器无若] L子、铅封 J | |
* V | |||||
■ ■、销闩等■ ■保险装置完好■ | |||||
9 |
推车式灭火器 车轮、轴或推 车的配件破损 。 |
使用时无法 推动,影响 应急时间。 |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 50444-2008)附录C:灭火 器的零部件齐全,并且无松动、脱 落或损伤现象。 |
Bi 推车式灭火器 车轮缺失 |
■车,完好无破■ ,扌员且扌专动灵活 |
— 47 —
序号
10
11
12
隐患内容 危害
推车式灭火器 喷射软管“O” 型缠绕式捆扎
推车式灭火器 喷射软管损坏
消防水带接扣 本体与密封圈 座间定位卡簧 脱落。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紧急状况下 不方便取用 ,延误灭火 时机。
喷粉时泄露 ,影响正常 使用。
使用时可能 影响应急时 间。
《推车式灭火器》(GB 8109-2005 ):推车式灭火器喷射软管“S”型 折叠式捆扎。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 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安部令第61号)第二十七条: 单位应当按照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 修保养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建筑消 防设施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 保养。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 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安部令第61号)第二十七条: 单位应当按照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 修保养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建筑消 防设施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 保养。
— 48 —
紧急情况不 方便取用
喷射软管"S" 型折叠式捆扎
喷射软管破损I
喷射软管完好有效
接扣本体与密封圈 座间定位卡簧脱落
接扣本体与密封 圈座间卡簧定位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13 |
消防水带连接 口无垫圈。 |
连接口处密 封不严,水 压不足。 |
《消防水带》(GB 6246—2011) 第4.13条:水带与消防接口连接处 不应发生渗漏、爆破或脱滑。 | ||
消防水帯连 | |||||
14 |
消防水带挪作 他用。 |
发生火灾时 无法紧急备 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 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 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 |
( 一 | |
、器材。 | |||||
(消 防工帯 [挪作他用 J |
.冃定首定位一 | ||||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 |
IΓhβT |
「,・ I :—ʃ | |||
消防水泵接合 器标识缺失。 |
不易被发现 |
5630-1995)第5.11条:设有地下消 | |||
15 |
,发生火灾 时延误救援 时间。 |
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和不易被看 到的地上消火栓等消防器具的地方 ,应设置“地下消火栓”“地上消火栓 ”和“消防水泵接合器”等标志。 | |||
「金全鳶缺失] |
设置安全标示I∣wjJ |
— 49 —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16
火灾报警电话 缺少安全标示
不易被发现 ,发生火灾 时延误救援 时间。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第5.10条:设有火灾报警电 话的地方应设置“火警电话”标志。
17
手动火灾报警 按钮面板移位
不便于观察 监控状态; 发生火灾时 不便于启动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GB19880-200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正常监 控状态可通过其前面面板外观清晰 识别,启动零件不应破碎、变形或 移位。
《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GB
不利于泄漏 的可燃气体 扩散,一日 |
50187-2012)第9.2.3条:具有易燃 、易爆的生产、贮存及装卸设施附 | ||
18 |
厂区的绿化妨 |
近宜种植能减弱爆炸气浪和阻挡火 | |
碍消防操作。 |
, 遇明火引燃 ,危及储罐 安全。 |
势向外蔓延,枝叶茂密、含水分大 ,防爆及防火效果好的乔木及灌木 ,不得种植含油脂较多的树种,绿 化布置应保证消防通道的宽度和净 空高度,并应有利于消防扑救。 | |
面板移位 ]
—50—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19
20000m³成品 |
紧急情况下 |
油储罐未设置 |
无法快速向 |
固定式泡沫灭 |
罐内注泡沫 |
火系统。 |
灭火。 |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标准(20 18年版)》(GB 50160-2008)第 8.7.2条:单罐容积等于或大于 10000m3 的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 应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10000m³地上 紧急情况下
立式储罐未设 |
,无法对储 | |
20 |
罐进行降温 | |
置固定式消防 |
及隔离热辐 | |
冷却水系统。 |
射。 |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标准(20 18年版)》(GB 50160-2008)第 8.4.5.2条 :容积等于或大于 10000m3储罐应设置固定式消防冷 却水系统。
非持续性消防 应急灯具在应 |
紧急情况下 |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17945-2010):持续型消防应 | |
21 |
急电源工作时 |
有可能发生 |
急灯具,光源在主电源工作时不点 |
未处于点亮状 态。 |
踩踏事故。 |
亮,仅在应急电源工作时处于点亮 状态。 |
—51 —
序号 |
隐患内容 危害 | |
22 |
安全出口指示 灯不亮。 |
出现紧急情 况不便于应 急疏散及撤 离。 |
23 |
消防沙池未盖 盖板,易雨淋 失效。 |
消防沙易雨 淋失效。 |
24 |
常闭式防火门 未关闭。 |
发生火灾时 ,无法起到 暂时阻挡火 焰及浓烟的 作用。 |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山东省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规 范》(DB 37-1022-2008):安全出 口指示灯应灯光明亮可辨,直观醒 目,能够迅速被发现并准确指明应 急疏散方向。
《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14):消防沙应保持干燥,消防 沙配置数量可参考GB 50074-2014 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8)6.5.1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 规定:1.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 处的防火门宜采用常开防火门。常开 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 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2.除允许设置 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 火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门。常闭防火 门应在其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防火门关 闭”等提示标识。
52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25
蒸汽服务站未 设置蒸汽胶管
消防蒸汽无 法使用。
《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2018年 版)》(GB 50160-2008)第8.8.3 条:半固定式灭火蒸汽应设快速接 头,耐热胶管长度宜为15米—20米
单个容积≥5m³
的甲、乙A类 液体设备,多 |
发生火灾时 |
《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2018年 版)》(GB 50160-2008)第5.6.2 | |
26 |
层构架的楼板 |
造成钢结构 |
条:单个容积≥5m³的甲、乙A类液 |
为透空的钢格 |
损坏,无法 |
体设备,多层构架的楼板为透空的 | |
栅时,耐火涂 料覆盖高度不 足10米。 |
承重。 |
钢格栅时,地面以上10M范围的梁 、柱覆盖耐火层。 |
27 |
储罐顶部安全 阀、调节阀等 |
造成火灾时 |
部位无防护喷 淋设施。 |
无法覆盖泄 | |
漏源。 |
《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2018年 版)》(GB 50160-2008)第8.10.9 条 当储罐采用固定式消防冷却水 系统时,对储罐的阀门、液位计、 安全阀等宜设水喷雾或水喷淋喷头 保护。
—53—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火灾报警按钮 未根据规范设 置安全警示标 识牌。
不易被发现 ,发生火灾 时延误救援 时间。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GB 19880 -200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固定 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器等装置附近 必须设置“消防手动启动器”标志。
29 |
动力消防泵进 出口管线使用 |
人员对阀门 |
蝶阀,未对阀 门开关标识。 |
的开关状态 | |
不清晰。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2014)第5.1.12 5 消 防水泵的吸水管上应设置明杆闸阀 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但当设置暗 杆阀门时应设有开启刻度和标志。
30 |
储罐消防管线 (泡沫、喷淋 |
未及时排出 |
)底部未设置 排渣口。 |
锈渣,堵塞 | |
管道。 |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2021)第4.2.6条 4、泡沫混 合液的立管下端应设锈渣清扫口。
.~-rt⅛
IXI
54
序号 |
隐患内容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 |||||
31 |
消防水管线控 制阀门(切断 阀)未处于开 启状态。 |
消防设施不 能正常使用 。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2014)第14.0.6条: 4.每季度应对室外阀门井中,进水 管上的控制阀门进行一次检查,并 应核实其处于全部开启状态。 | |||||
飞阀门已开启1 | ||||||||
阀门未 |
开启 | |||||||
,效二 7 一 | ||||||||
⅝≡0 | ||||||||
-≠^Ubλ | ||||||||
32 |
泡沫发生器防 护罩损坏。 |
影响发泡效 率。 |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2021)泡沫及水幕系统应 满足下列要求:泡沫发生系统保持 良好、零部件齐全、随时保持备用 状态。 |
I防护罩破损 |
≡w 防护罩已修复 ― | |||
1 1 | ||||||||
33 |
消防泡沫线球 阀手柄缺失。 |
紧急状态下 ,无法及时 打开消防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 条第2款要求,按照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 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 | |||||
线。 |
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
已补充手柄 I ^^^^H ^^^^ -1^^*t 步 ^^K. | ||||||
手柄 |
缺失\ | |||||||
rɪ V*J≡-■ |
—55—
序号
34
35
36
隐患内容 危害
直径大于1.2m 的容器(塔器 )裙座内部未 涂刷防火涂料
加热炉附近未 设置消防软管 卷盘。
手提式灭火器 未固定,无防 护措施。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耐火极限低 于2小时。
事故状态下 ,不便于应 急。
手提式灭火 器未固定, 无防护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 18年版)》(GB 50160-2008 )第 5.6.2条钢裙座外侧未保温部分及直 径大于1.2m的裙座内侧应覆盖耐火 层,覆盖耐火层的钢构件,其耐火 极限不应低于2h。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 18年版)》(GB 50160-2008 )第 8.6.4条:工艺装置内加热炉、甲类 气体压缩机、介质温度超过自燃点 的泵及换热设备、长度小于30m的 油泵房附近等宜设消防软管卷盘, 其保护半径宜为20m。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 50444-2009)手提式灭火 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 架上,可保证灭火器不易被随意挪 动或碰翻;放置在灭火器箱内的灭 火器,还可以防止日晒、雨淋等环 境条件对灭火器的不利影响。
—
56
—
消管防软 管
定, F
Sh堆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37 |
消防喷淋管线 未设置过滤器 。 |
碳钢管道内 有锈渣堵塞 喷淋口,影 响喷淋效果 。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2014)8.3.4.2: 减 压阀的进口处应设置过滤器,过滤 器的孔网直径不宜小于 4 目/cm2--5 目/cm2,过流面积不应小于管道 截面积的4倍。 |
38 |
二氧化碳灭火 器未配置防冻 伤手套。 |
喷射时存在 冻伤风险。 |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 27-2015)F3.6 使用时应注意灭火 器保持直立状态,不能直接用手抓 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 被冻伤。 |
39 |
消防设施未及 时维护保养。 |
无法正常使 用,延误救 援。 |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 50444-2008)5.2.2 第2条 罐区、石油化工装置区等场所的灭 火器,应按附录C的要求每半月进 行一次检查。 |
57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40 |
疏散道路未设 置疏散标识。 |
人员无法正 确疏散。 |
41 |
装置平台未设 置消防竖管。 |
事故时,延 误救援时间 。 |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山东省消防条例》第二十六条: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当按照国家 消防技术标准要求,设置疏散指示 标志。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20 18年版)》(GB 50160-2008)第 8.6.5条工艺装置内的甲、乙类设备 的构架平台高出其所处地面15m时 ,宜沿梯子敷设半固定式消防给水 竖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各 层需要设置带阀门的管牙接口; 2. 平台面积小于或等于50m 时,管径 不宜小于80mm;大于50m 时,管 径不宜小于100mm; 3.构架平台长 度大于25m时,宜在另一侧梯子处 增设消防给水竖管,且消防给水竖 管的间距不宜大于50m。
58
序号 |
隐患内容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42 |
火灾报警按钮 不具备声光报 警功能。 |
报警后人员 无法觉察。 |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20 18年版)》(GB 50160-2008)第 8.12.3条: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 设置警报装置。当生产区有扩音对 讲系统时,可兼作为警报装置;当 生产区无扩音对讲系统时,应设置 声光警报器 |
ΠMII≡jil 警无 功声能光报 |
有警声光报 警功能 | |
43 |
配电室未设置 烟感报警器。 |
火灾时无法 及时发现。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6.2.1(附录D), 配电室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 。 |
未设置烟 感报警器 |
设置烟感 g^¾ 报警器 ,疗 | |
44 |
视镜防护失效 |
视镜损坏, 防护网伤人 。 |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 (GB8196-2003)第8.2条:检验防护 装置的冲击强度时应考虑制造防护 装置时使用的材料特性,包括将防 护装置连接在机器或其他结构上使 用的连接件的强度、固定点的强度 以及滑轨的强度等等。 |
WnC 霧产 |
—59—
序号 |
隐患内容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 ||||||||
45 |
法兰防护罩防 护失效 |
物料泄漏危 害操作人员 并造成环境 污染。 |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 规范》(SH/T 3047-2021)第2.4条: 储存或输送腐蚀性物料的设备、管 道及与其接触的仪表等、应根据介 质的特殊性采取防腐蚀、防泄漏措 施。 | ||||||||
∣∙ —. >、^' 各 | |||||||||||
r— 也 |
■ 2 ■匕 H -ι≡⅛ M≡l | ||||||||||
46 |
部分密封点未 使用安全护罩 。 |
发生泄漏时 飞溅伤人。 |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 规范》(SH3047-1993)第2.4.3条 : 输送酸、碱等强腐蚀性化学 物料泵的填料函或机械密封周围, 宜设置安全护罩。 |
W^全未护使罩用安I ≡≡ |
W使护 盥司 |
用罩安全 學軍 | |||||
强酸强碱的防喷溅罩:展现在 |
•一 生产第一线! | ||||||||||
—60—
第五部分:动静设备和特种设备类
—61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封全护设 | |||||||
1 |
输送酸、碱等 强腐蚀性化学 物料泵的填料 函或机械密封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 规范》SH3012-2011第3.1.22条:腐蚀 性介质、有毒性介质和高压管道的布 置应避免由于阀门及易发生泄漏的管 道附件造成对人身和设备的损坏,易 发生泄漏的部位不应布置在人行通道 和机泵上方,否则应设安全防护。 |
&机安封全未护设罩置A |
机 |
罩 | ||
周围未设置安 全护罩。 |
dt≡ | ||||||
2 |
设备铭牌被油 漆覆盖遮挡。 |
不利于了解设 备相关重要信 息及安全要求 。 |
设备油漆施工时,可采取涂黄油、贴 胶布等方式保护设备铭牌,以免油漆 污染、覆盖设备铭牌。 |
H设油备漆铭覆牌盖被 |
设备铭牌清 、礙晰 | ||
戸 L 二F^^TElm∙ ^^^M . | |||||||
填料泄漏时, 有可能因氢气 积聚造成火灾 爆炸事故的发 生 |
受工艺条件或介质特性所限,无法排 入火炬或装置处理排放系统的可燃气 |
济不足溝 不足 |
h放空 |
管高度, | |||
3 |
氢气压缩机中 间筒体放空管 高度太低。 |
体,当通过排气筒、放空管直接向大 气排放时,排气筒、放空管的高度应 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50160-2008)2018年版第5.5.11 的相关规定。 |
f符合要求 |
62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4 |
机泵防护罩不 能对转动部位 完全防护。 |
衣物或抹布等 卷入造成人员 伤害。 |
《石油化工用机泵工程设计规范》 GB/T51007-2014)第10.3.3条:机泵 的联轴器、传动轮等外置的转动部位 应设置全密闭的可拆式安全防罩。 |
联轴不器全护罩 |
联损坏轴 护罩齐全 |
_^ | ||
4 |
2^^ | |||||||
5 |
泵基础有掉块 ,风化严重。 |
泵基础损坏, 造成设备损坏 。 |
《石油化工无密封离心泵工程技术规 定》(SH/T3148-2016)泵基础无掉 块,无风化。 |
}^^^?W^^^^^ | ||||
H基础损坏 |
J | |||||||
基础完好 | ||||||||
6 |
装置部分机泵 无设备名称、 位号标识。 |
不便于操作。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 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2013】88 号第(十六条)要对所有设备进行编 号。 |
设备无标识i | ||||
pɪ--- 设备标识 .^^^^^^j晰识 |
I0 | |||||||
—63—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7 |
机泵润滑油液 位在1/2以下 。 |
设备损坏。 |
《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SH S 01002-2004)第 7.1.1 条:正常运 行时油箱油位应保持在2/3以上。 |
任 ・ | ||||||
\ | ||||||||||
^^^^^ ■ | ||||||||||
囑润滑油液位 不足 |
润滑油液位 U足 | |||||||||
8 |
高温机泵出入 口阀门、密封 未设置蒸汽筛 孔防护设施。 |
高温物料引起 火灾。 |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G B50160-2008)第8.8.4条:3.在操作 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气体或液体 设备附近宜设固定式蒸汽筛孔管,其 阀门距被保护设备不宜小于7.5m。 | |||||||
未设置蒸汽筛孔 防护设施 |
¾B J |
i^^^^ll^^"孔防护设施I ^^^^^■■■^^^■^B ∙ ^^MM^^^^^^^^H^H | ||||||||
9 |
高温机泵泵头 和管道保温破 损。 |
设备温度高, 造成人员烫伤 。 |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4272-2008)4.1条a)外表面温度高 于323K(50℃)的设备、管道、附 件必须保温。 |
I^ | ||||||
^^^^^^^^l保温破损 |
Iyʌ | |||||||||
保温完好 | ||||||||||
64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0 |
易燃介质机泵 防护罩采用铁 质材质。 |
使用过程中机 泵摩擦产生火 花,易发生火 灾。 |
《石油化工用机泵工程设计规范》( GB/T 51007-2014)第10.3.3条:危 险场所使用的机泵,其防护罩应有不 产生火花的材料。 |
t⅛!采用铁罩质护 -卜44∙Z"⅛屮-=—^""^≡≡≡*AMR |
Oc采用护不罩锈钢i | |
11 |
罐区渣油机封 泄漏泵。 |
机泵损坏。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企 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 三〔2014〕94号)(二)加强泄漏管 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泄漏 是引起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中毒事 故的主要原因,要树立“泄漏就是事 故”的理念,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泄 漏,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提升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
I机封泄漏 |
机封完好■M | |
12 |
防爆区内皮带 传动真空泵未 使用防静电皮 带。 |
引发火灾爆炸 。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 B50160-2008(2018年版))5.7.7可 燃气体压缩机、液化烃、可燃液体泵 不得使用皮带传动;在爆炸危险区范 围内的其他转动设备若必须使用皮带 传动时,应采用防静电皮带。 |
I |
5S ^nli使用电非皮防带静 |
^H使用防静电 鬱曼皮防带 电 |
— 65 —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SH3012-2011)13.2.1泵、离心式
13 |
机泵出口采取 |
机泵振动造成 |
压缩机、蒸汽轮机等设备管口的许用 |
硬性连接。 |
设备损坏。 |
力和力矩有限制,管道的荷载尽可能 地由管道自身的支吊架承担,一般需 要在管口附近设置合理的支吊架。 | |
采用弹簧支
14
15
压缩机循环水 视镜模糊。
无法查看液位
标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 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第 5.5.2.5条:企业应对监视和测量设备 进行规范管理,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 台账,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 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
视镜模糊
压缩机内部灰 尘油迹过大。
灰尘过大影响 散热,影响设 备正常使用且 易发生火灾事 故。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 (JGJ 160-2016)第3.0.4条:机械设 备外观应清洁、润滑应良好,不应漏 水、漏电、漏油、漏气。
灰尘油迹
, 过大 .
—
66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16 |
联轴器间隙过 大。 |
引起设备磨损 、噪音、轴偏 心、咬合时碰 撞,设备使用 寿命下降。 |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 规范》(GB 50231)滑块联轴器端面 间隙应小于2mm(根据联轴器外形直 径可细分)。 |
17 |
沥青泵出入口 高温管线未采 取隔热防烫措 施 |
烫伤 |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绝热工程设计 规范》(SH/T 3010-2013)第5.2.a条 :外表面温度高于50C°设备和管道应 进行保温。 |
18 |
管道泵出口未 加支撑、未设 置压力表 |
无法查看设备 运行状况。 |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GB 50275-2010)第 4.1.5(2)泵的进、出管道应有各自的 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等的质量 《管道仪表流程图基本单元模式》 (HG 28559-1993)第3.0.2.1条所有泵 的出口都必须至少设有就地指示压力 表,其位置应在泵出口和第一个阀门 之间。 |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67—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TE |
F | ||||||||||
19 |
管道阀门手轮 缺失。 |
阀门无法及时 开关。 |
《阀门零部件扳手、手柄和手轮》( JB/T93)管道阀门手柄完好,开关无 卡涩。 |
r-H- |
w |
\ |
I | ||||
手轮缺失 |
手轮完好.J ■ | ||||||||||
20 |
塔器平台腐蚀 严重。 |
塔器平台破损 ,导致人员坠 落。 |
《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 规范》(GB50726-2011)塔器平台完 整无锈蚀、穿孔。 |
IK 重 |
∣Γ3 |
4 | |||||
台完好 | |||||||||||
平 | |||||||||||
■ | |||||||||||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 | |||||||||||
21 |
洗眼器过滤网 缺失。 |
水中的杂物可 能对人体眼睛 造成损害。 |
范》(SH3047-93)洗眼器的每一个 喷头上面都应该有一个防尘盖,洗眼 器的阀门应该简易操作,且打开时间 不能超过1S,阀门应该具有防腐蚀的 功能,洗眼器的喷头应加过滤器,避 |
过滤网缺失 |
♦ IH' |
,• |
L |
■ | |||
免水中的杂物对人体眼睛造成损害。 |
M表卜喇 |
制 |
过滤网完好 | ||||||||
—68—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22 |
装置东侧蒸汽 包1.2米以上 的作业平台临 边无防护措施 。 |
存在作业人员 坠落风险。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及第3 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平台》(GB 4053.3— 2009) 第4.1.1条:距下方 相邻地板或地 面1.2m以上的平台、 通道或工作面的所有 敞开边缘应设 置防护栏杆。 |
HS |
Be | |||||||
Y 7 ■ ■ |
平台措无施防护 |
■ |
L防护措好施完■ | |||||||||
23 |
设备未除锈便 刷油漆。 |
防腐效果差, 影响设备使用 寿命。 |
《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 范》(GB 50726-2011)生锈的设备 须打磨、除锈,漏出新底材,确保底 漆涂膜的附着力。 |
管道未除锈 |
管道除锈 Ir^MH≡SS^! | |||||||
24 |
密闭取样器未 设置操作规程 和注意事项。 |
人员易发生误 操作。 |
《石油化工密闭采样安全要求》(T/ CCSAS003-2019)第5.1.3条:密闭 取样器铭牌及操作部位名称应标注清 晰,并有便于采样人员参照执行的操 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和无操注作意事规程项1 |
I |
KTJ ■ 操注意作事规程项和清4 |
—69—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25 |
易燃介质机泵 区金属罩棚高 度不满足净空 高度 3.5m 以 上要求。 |
火灾 |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泵区设计规范》 (SH/T3014-2012)第4.2.3条泵房或 泵棚的净空应满足设备安装、检修和 操作的要求,且不应低于3.5m。 |
JIMk > |
⅛^ | |||||
≡∣ |
足罩净棚空高3度5不m ¾π | |||||||||
罩棚高度符 合要求 - |
^^^^■: ^^^^^^^ | |||||||||
26 |
装置现场液化 气取样,未使 用密闭取样 |
现场可燃气体 不得排放,要 求使用循环式 密闭取样器。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SHT3012-2011)7.2.3下列介质应 采取密闭循环取样:a)极度危害和 高度危害的物质;b)甲类可燃气体 ;c)液化烃。 |
P逑 使用密闭取 样器 | ||||||
二未采取样用器密闭^^^^^^^^^^^^ | ||||||||||
27 |
装置涉及H2S (硫化氢)区 域 缺 少 H2S |
不便于应急操 作。 |
《石油化工企业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 规范》(DB37T3966-2020)4.5设计 时应配备适量的设备腐蚀检测设备、 |
VMi^⅛ 未设置H2S 捕消设备 | ||||||
捕消设备 |
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和硫化氢捕消设备 等。 |
设消置 |
H2S捕 设备 | |||||||
—70—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28 |
换热器设备基 础破损。 |
设备损坏 |
《化工设备基础设计规定》(HG/T20 643-2012)设备基础应该完好,无破 损。 |
基础有裂纹 ^^M~∣工詆. |
^■1匕 基础完好 |
30 |
机泵过滤器未 设置接地。 |
静电积聚,导 致设备损坏。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 B50160-2008)(2018年版)9.3.3可 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固 体的管道在下列部位应设静电接地设 施:3.管道泵及泵入口永久过滤器、 缓冲器等。 |
n B过滤器地未接 |
■V 農过滤器接地 |
31 |
天然气管道使 用活节连接。 |
泄漏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 B 50160-2008)(2018年版)7.2.1可 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金属管 道除需要采用法兰连接外,均应采用 焊接连接。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 25mm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 体的金属管道和阀门采用锥管螺纹连 接时,除能产生缝隙腐蚀的介质管道 外,应在螺纹处采用密封焊。 |
顆使用万向节 |
函采用法兰连W |
71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32 |
反应器安全阀 放空管线闸阀 竖直安装。 |
闸板阀脱落, 造成人员伤害 。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SH3012-2011)第10.2.10条的要求 ,闸阀阀杆水平安装。 |
■安全竖阀直出安口装闸阀1 |
S安阀/图全水阀片平出安口装闸 | |
33 |
原料加热炉与 蒸汽分配器距 离不足 7.5m 。 |
火灾时无法使 用。 |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G B 50160-2008)第8.8.4:1、灭火蒸 汽管道应从蒸汽分配管引出。蒸汽分 配管距加热炉不宜小于7.5m,并至少 应预留2个半固定式接头。 |
m 距7离.5不m足 |
A距离满足^^1 卩 7.5m | |
34 |
罐区储罐的进 出管线多条不 符合设置总切 断阀的要求。 |
异常情况下无 法切断物料。 |
《石油化工储运罐区设计规范》(SH /T3007-2014)5.3.7储罐物料进出口 管道靠近罐根处设一个总的切断阀, 每根储罐物料进出口管道上还应设一 个操作阀。 |
m 出 |
rτ≡ 口共用切 断阀门切 |
m储置罐切单断独阀设二 |
—72—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35 |
罐区斜梯底部 与踏步硬性连 接。 |
地基下沉,造 成设备损害。 |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GB 50341-2014)10.10.1,第10 条:盘梯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盘 梯应全部支撑在罐壁上,盘梯侧板的 下端与罐基础上表面应留有适当距离 。 |
I |
-天 采用硬性连 接 |
』 |
Λ 二飞 :%輝 |
J 表面有适 |
≡ 储当罐距基离础I | |
36 |
卸车区无缓冲 罐,卸车区 10m外范围内 未设置紧急切 断阀。 |
异常情况下无 法切断物料。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 年版)》(GB50160-2008)第6.4.2 条5.站内无缓冲罐时,在距装卸车鹤 位10m以外的装卸管道上应设便于操 作的紧急切断阀。 |
I 1 |
≡ 声切断 |
O 紧急 阀 |
三 瀛 a⅝M 丁 |
¾⅜∣^ 设置紧 ■'---断阀 |
3S 「;: 急切^p | |
37 |
装置内明杆阀 门防护不到位 。 |
人身伤害。 |
《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岗位达标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 管四【2011】82号)第6条:作业现 场安全要求:(工作环境中的不安全 状况包括但不限于),现场物品、物 料等摆放情况,现场扶梯、栏杆、平 台、篦子板、盖板等符合安全要求情 况,现场坑、井、沟、孔洞等安全防 护措施设置情况,现场照明情况,现 场的消防通道、 安全通道畅通情况等。 |
■ |
^⅞ 田明杆未采取 a."∣≡防护措施 |
O 明杆护采措取施防I |
11 |
—73—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储罐氮气密封 |
串压,造成设 备损坏。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 B50160-2008(2018版))第7.2.7条 公用工程管道与可燃气体、液化烃和 |
W |
^a^^^^^≡≡2 ]设置止回阀 |
SB^M I 4 | |||
38 |
管线未设置止 |
可燃液体的管道或设备连接时应符合 | ||||||
回阀。 |
下列规定:1.连续使用的公用工程管 |
未设置阀止回 |
IwI |
X^^^K | ||||
道上应设止回阀,并在其根部设切断 阀。 |
■ |
YN | ||||||
《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 |
■■"三叮一一■ | |||||||
GB50779-2012)6.1.6重要房间的空 | ||||||||
39 |
储运 DCS 新 风系统未投用 |
通风不畅。 |
调设备的启停及故障信号应引至集散 控制系统(DCS)。条文解释:重要 房间的空调设备要求不间断运行,空 |
新风系统未 投用 | ||||
。 |
调设备的报警信号引至DCS可及时 |
I |
… 新风系统 ■l |
正 H^∙ ■■ | ||||
发现问题,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 |
吗節■金 |
# £"^■ | ||||||
≡^ |
4 *≡^≡ |
霍WBH |
3 | |||||
40 |
甲类液体设备 换热器基础未 涂刷防火涂料 。 |
防火效果差。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 B 50160-2008(2018版)第5.6条1. 单个容积等于或大于5m3的甲、乙A |
轟喻/ |
∙=^Wf⅛ | |||
类液体设备的承重钢构架、支架、裙 座。 |
M未涂刷防火 |
SH^⅛bk∙ |
料 | |||||
涂料L | ||||||||
—74—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41 |
集中布置的焊 机未通风散热 。 |
无法散热,造 成设备损坏。 |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标 准》(GB/T50484-2019)第11.5.3条 :两台及以上的电焊机集中使用时, 应摆放在高度距离地面不小于300mm 的支架上,且应搭设防雨棚、配备消 防器材。 |
42 |
涉酸、碱机泵 区,设备基础 地面未做防腐 处理。 |
酸碱物料渗透 地面。 |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 G20571—20145.6.4)具有酸碱性腐蚀 的作业区中的建(构)筑物地面、墙 壁、设备基础,应进行防腐处理。 |
43 |
洗眼器未保温 。 |
发生冻凝,影 响设备使用。 |
《石油化工紧急冲淋系统设计规范》 (SH/T3205-2019)5.1.4环境温度低 于5℃时,应设置防冻设施。 |
—75—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44 |
洗眼器排水未 引入收集设施 。 |
造成环境污染 。 |
《石油化工紧急冲淋系统设计规范》 SH/T3205-2019)4.10紧急冲洗器和 洗眼器排水(液)应收集、处理。 |
未设置收集 设施 |
辞设置收施集设 施 | ||
45 |
易燃介质使用 塑料瓶取样。 |
静电引发火灾 、爆炸。 |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 58-2006)第6.3.12条在使用小型便 携式容器灌装易燃性液体时,宜用金 属或导静电容器,避免采用静电非导 体容器,对金属容器及金属漏斗应跨 接并接地。 |
石油塑料取 样瓶 |
β采用金属采 样瓶 | ||
46 |
化验室气瓶存 放乱。 |
气瓶倾倒。 |
《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 规定》(GB/T34525-2017)8.2.7气 瓶在库房内应摆放整齐,数量、号位 的标志要明显,要留有可供气瓶短距 离搬运的通道。 |
□⅛t 匚 r 气瓶乱放3 |
I讀气瓶专存库储¾ |
—76—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47 |
储罐顶部放空 管线未采取防 护措施。 |
小动物误入。 |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 16-2008)14.5.3 不经常使用的常压 放空管口,应加设防鸟网。 |
未设措置施防护 |
^^^^^B∣^^^v∖[ S^⅛⅛ ^⅛^设置防金护属网 | |||||
48 |
安全阀顶阀门 关闭。 |
无法泄压, |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B4.2.(4) 安全阀的进出 口管道一般不允许设置截断阀,必须 设置时,需要加铅封,并且保证锁定 在全开状态。 | |||||||
:<1 |
賢 層 |
n≡ | ||||||||
广 / 爱全阀根部的切/ 断阀被错误关闭/ |
2 , |
产入口阀门常 < h S % | ||||||||
49 |
液氨、液氯、 液化烃、闪点 ≤45℃的易燃 液体两端阀门 切断的液相封 闭管段未设置 泄压设施。 |
爆炸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 B 50160–2008) 5.5.6 两端阀门关 闭且因外界影响可能造成介质压力升 高的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 管 道,应采取泄压安全措施。 |
^^^^^B |
一 | |||||
H :瑞未设设置施泄压I |
设 |
置泄施压设建 | ||||||||
77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保冷层采用聚
50 氨酯材料时,火灾
氧指数<3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 B 50 160-2008) 5.1.1.2 设备和管道 的保温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设备 和管道的保冷层采用阻燃型泡沫塑料 制品时,其氧指数不应小于30。
储罐进出口管 |
地基下沉造成 储罐损坏。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 | |
51 |
线采用硬支撑 |
B 50160-2008)6.2.25 储罐的进出口 | |
。 |
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
不锈钢管道与 |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 16-2008 ) 10.5.4.2 碳钢的支吊架 | ||
52 |
碳钢支架,接 |
静电无法释放 |
零部件与有色金属或不锈钢管道组成 |
触面采用不锈 钢板。 |
。 |
件不应直接接触,在接触面之间可增 加非金属材料的隔离垫层或相应措施 |
78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53 |
放空管线未固 定,无法承受 流体减压、排 放产生的反作 用力 |
管线受损。 |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 16 - 2008 )3.1.5.5 在管道布置和 支架设计时,应能承受由于流体的减 压或排放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 |
7≡P≡ /XX ≈tj -目-^*⅛^ t±t∣ ≡ 承豊不了流体我压一用E族 产生用J应f |
I设置支架 | ||||||||
二f I | |||||||||||||
54 |
储罐围堰上设 置了一处爬梯 。 |
紧急情况下不 能快速疏散。 |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50351-2014)第3.1.7条:每一储罐 组的防火堤、防护墙应设置不少于2 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应设置在 不同方位上。隔堤、隔墙应设置人行 踏步或坡道。 |
j _^Mfld | |||||||||
■飽 目 |
4, 堰 |
T 仅设置 |
围堰设置多 处爬梯 |
l^hI | |||||||||
一 |
处爬梯 | ||||||||||||
55 |
未对设备除锈 便进行刷漆。 |
防腐效果差, 影响设备使用 寿命。 |
《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 范》(GB 50726-2011)生锈的设备须 打磨、除锈,漏出新底材,确保底漆 涂膜的附着力。 |
设备经除医] | |||||||||
未经修 | |||||||||||||
[\__________________ 底J |
79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56 |
保温破裂。 |
热量丢失、增 加能耗。 |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绝热工程设计 规范》(SH/T 3010-2013)第5.2.a条 :外表面温度高于50C设备和管道应 进行保温。 |
Nmfl硏 C呆「破裂] |
g^**∙ ^l^^^^ ^⅛设置支架⅛⅛ | ||||
57 |
循环水泵正常 投用时管道膨 胀节拉杆螺栓 未拆除或松开 。 |
设备损坏 |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5-2010)第8.6.1条:管道安装 完毕、热处理和无损检测合格后,应 进行压力试验。试验结束后,应及时 拆除盲板、膨胀节临时约束装置。 |
广 / ■ |
d 膨胀节拉杆 1松开 7/ ^^^ |
I^M I螺栓紧固Hl | |||
58 |
安全阀进口管 道通径大于出 口管道通径。 |
泄压不及时 |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⁰01-2006)附件B2.14条:安全阀 的流通面积应当能够通过所需要的最 大排放量。出口排放面积必须大于或 者等于进口面积,且出口排放面积必 须达到足够的要求,以防止排放背压 影响安全阀的正常性能。 |
1 |
于进出口口管径管大径 |
■aasa 冒进于出口口管径管小径■ |
80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59 |
水封罐未设置 U型溢流管 |
《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 规范》(SH 3009-2013)第8.2.7条水 封罐应设置U型溢流管(不得设切断 阀门),溢流管的水封高度应大于 1.75倍水封罐内气相空间的最大操作 压力(表压),溢流管直径最小为 DN50。其高点处管道下部内表面应 与要求的水封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第 8.2.8条形溢流管高点上宜设 DM25破真空接管,其高度宜大于等 于300m。破真空接管上不得设切断 阀门。 |
隐未患溢设流置图管U片型 |
野设置流U管型溢 | |||||
60 |
多个安全阀泄 放管线汇总至 一条管线上, 泄放总管与各 支管的管径相 同。 |
泄压不及时 |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附件B2.14条:安全阀 的流通面积应当能够通过所需要的最 大排放量。出口排放面积必须大于或 者等于进口面积,且出口排放面积必 须达到足够的要求,以防止排放背压 影响安全阀的正常性能。 |
总泄一放条管线管汇线 |
ɪsur ^^^^ɪ 单独设置泄^^^^^^^^ 放管线 泄 IfHKEIHuHKS | ||||
61 |
防火堤内未设 置集水措施。 |
防火堤内积水 |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 -2014)第3.2.9条:防火堤内排水设 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堤内应设置集水设能,连接 集水设施的雨水排放管道应从防火堤 内设计地面以下通出堤外,并应采取 安全可靠的截油排水措施; 2、在年累积降雨量不大于200mm或 降雨在24h内可渗完,且不存在环境 污染的可能时,可不设雨水排除设施。 |
% 未设置集水 设施 |
ɪ^ |
进口管径小 于出口管径 |
81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62 |
安全阀水平安 装。 |
闸板阀脱落。 |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ZF001-2006 )附件 B.4.1条: 在设备或管道上的安全阀竖直安装。 |
W 覇安全安阀装水平! |
o≡ | |||
rfi | ||||||||
SKf | ||||||||
J安全安阀装竖直*± | ||||||||
63 |
安全阀排放管 朝向巡检楼梯 。 |
人员伤害。 |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ZF001-2006)第B4.2条:安全 阀的出口管道直径不小于安全阀的出 口直径,安全阀的出口管道接向安全 地点。 |
排放口朝向 巡检楼梯 | ||||
I 4 ^^tf排放 |
口接向三 | |||||||
64 |
空气储罐出口 管道上安全阀 排放口设置了 盲板 |
安全阀无法正 常使用。 |
《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管三〔20 17〕121号》第十五条安全阀、爆破 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
排放口设置 盲板 |
!安全地点 | |||
82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65 |
阀门腐蚀严重 |
安全阀无法 正常使用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 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 三〔2013〕88号)第十六条:建立装 置泄漏监(检)测管理制度。企业要 统计和分析可能出现泄漏的部位、物 料种类和最大量。定期监(检)测生 产装置动静密封点,发现问题及时处 理。定期标定各类泄漏检测报警仪器 ,确保准确有效。要加强防腐蚀管理 ,确定检查部位,定期检测,建立检 测数据库。对重点部位要加大检测检 查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设备 壁厚减薄情况;定期评估防腐效果和 核算设备剩余使用寿命,及时发现并 更新更换有在穿全隐患的设备。 |
Il阀门锈重蚀严 |
阀门维护保j; ^⅝""‰养完好負 |
66 |
跨越道路的甲 醇管道上设置 法兰连接的切 断阀。 |
物料泄漏。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 B 50160-2008)2018版第7.1.2条: 在跨越铁路或道路的可燃气体,液化 烃和可燃液体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及 已发生泄漏的管道附件。 |
设置切门断阀 |
未设置切断 阀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67 |
起重机械运行 中钢丝绳缠绕 在一起。 |
起重时钢丝绳 受力不均,影 响钢丝绳的使 用寿命。 |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067.1 )-2010:钢丝绳在缠绕轮上缠绕有 序,并且在运行过程中不交替缠绕。 |
阖 |
钢丝绳完好 | |||||
∖ ;钢丝绳缠绕 |
/I | |||||||||
∖l^9^ | ||||||||||
68 |
起重机械钢丝 绳单绳卡固定 。 |
吊装重物时有 可能造成脱扣 。 |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067.1-2010):钢丝绳绳卡数量3—7个/组( 与钢丝绳公称直径相关)。 |
使用单绳卡 固定 |
■ |
使用三个绳 卡固定 | ||||
69 |
起重机械钢丝 绳绳卡固定间 距过小。 |
吊装重物时有 可能造成脱扣 。 |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2010):每两个钢丝绳绳卡间距不小 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 |
I |
绳卡间距符 合要求 | |||||
绳卡间距小 |
・I Il | |||||||||
—84—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70 |
设备行吊吊钩 防脱钩锁紧片 损坏。 |
易造成脱钩危 害。 |
《起重机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6067.1-2010)第4.2.2.3条当使用 条件或操作方法会导致重物意外脱钩 时,应采用防脱绳带闭锁装置的吊钩 。 |
I |
1 W |
吊钩防脱钩 锁紧片完好 |
. | ||||
吊钩防脱钩■ 锁紧片损坏 |
fe¾∙∙ | ||||||||||
71 |
厂内叉车未悬 挂厂内机动车 牌照。 |
无法标识车辆 信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国家主席令2013年第四号)第三十 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 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 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 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 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 显著位置。 |
W^ j 未悬挂机动 车拍照 |
i ■ | ||||||
接动车 机动车 |
悬挂 拍照 |
—85—
第六部分:防溢流及安全设施类
— 86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 |
可燃液体仓库 未设置防止液 体流散的设施 。 |
易燃液体流散到 仓库外,避免造 成火势扩大蔓延 。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GB 50016-2014)第3.6.12条:甲、 乙、丙类液体仓库应设置防止液体流 散的设施。遇湿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 品仓库应设置防止水浸渍的措施。 |
∣∣1 弋 FHq |
■ 區缺少门坡 |
■ |
IlMMMaa^^∣mmmmv • ηge*ua∣ ^^ |
I | |||||
2 |
转油泵区未设 置小围堰。 |
易燃液体流散, 避免造成火势扩 大蔓延。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 年版)》(GB50160-2008)第 5.2.28条:凡在开停工、检修过程中 , 可能有可燃液体泄漏、漫流的设 备区周围应设置不低于150mm的围 堰和导液设施。 |
⅝ |
缺少围堰 |
]; |
^a 風 |
设置的围堰和导液沟 三⅛^ Z |
I ■ | ||||
3 |
储罐区排污阀 正常状态应处 于完全关闭状 态。 |
一旦储罐泄漏物 料流入污排或雨 排管道系统。 |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50351-2014)第3.2.9.1条:防火堤 内应设置集水设施。连接集水设施的 雨水排放管道应从防火堤内设计地面 以下通出堤外,并应设置安全可靠的 截油排水装置。 |
U 阀门在打开状态 |
■ |
■ ■ 关 |
zλ----1 闭至关闭状态 |
了 |
87
序号
4
5
6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阀门井中的阀 门开关未设在 地面上。
车间平台空隙 未设置防止可 燃液体泄漏至 下层的措施。
甲类、乙类装 置区排污井井 口防护不到位
下阀井,操作难 !受限空间,作 业险!
液体泄漏至下层 ,造成事故。
易燃介质泄漏存 在安全、环保风 险。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 范》(SH 3047-1993)第2.7.14条: 可能积聚有毒气体的阀井中的阀门开 关手轮,应设在地面上。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18 年版)》(GB 50160-2008)第 5.7.5条:有可燃液体设备的多层建筑 物或构筑物的楼板,应采取防止可燃 液体泄漏至下层的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2018 年版)》 (GB 50160-2008)第7.3.1 条:甲、乙类工艺装置内,生产污水 管道的检 查井盖与盖座接缝处应密 封,且井盖不得有孔洞。
—88—
少门坡
孔洞未封堵
5^½
∞¾
井盖未用沙土覆盖
序号 |
隐患内容 危害 |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 ||||
7 |
装置内电缆沟 盖板封堵不到 位。 |
易燃气体积聚, 易发生事故。 |
《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岗位达标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 管四 【2011】82号)第6条:作业现 场安全要求: 装置内的电缆的电缆 沟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 聚或含有可 燃液体的污水进入沟内的措施, 电 缆沟通入变配电所控制室的墙洞处应 填实密封。 |
^^^B^∣ • - -J J. |
H≡^^≡P≡∣ ^3 J 、 全密闭^∙-∙⅛ | |
未全密闭 | ||||||
8 |
装置地沟盖板 破损。 |
物料容易窜入造 成事故。 |
《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岗位达标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 管四 【2011】82号)第6条:作业现 场安全要求: (工作环境中的不安 全状况包括但不限于): 现场物品 、物料等摆放情况,现场扶梯、栏 杆、平台、篦子板、盖板等符合安全 要求情 况,现场坑、井、沟、孔洞 等安全防护措施 设置情况,现场照 明情况,现场的消防通道、 安全通 道畅通情况等。 |
扇 完整无破损 | ||
KBHR 破损 | ||||||
9 |
易燃易爆装置 区、罐区排水 沟使用密闭盖 板。 |
易燃气体不易挥 发,造成积聚。 |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标准(2018 年版)》 (GB 50160-2008)第7.1.5 条:距离 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 设备30m以内的管 沟应采取防止可 燃气体传入和积聚的措施 |
",「Ji t頂排水沟密闭 |
^^^ 用格栅板覆盖斗, |
—89—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0 |
安全阀出入口 闸阀竖直安装 ,不符合规范 要求。 |
闸阀闸板脱落, 影响泄压造成设 备超压。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SH 3012-2011)第10.2.10条:当安 全阀进出口管道上设有切断阀时,应 铅封开或锁开;当切断阀为闸阀时, 阀杆应水平安装。当安全阀设有旁路 阀时,该阀应铅封关或锁关。 |
i∣ 30ai^ ma∣∏ | ||||||||
≡ |
歌惠 | |||||||||||
11 |
安全阀排放口 朝向人行通道 。 |
安全阀起跳时, 高压气体伤人。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SH3012-2011)第8.2.5条:排放管 口不得朝向临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 区 |
:错误 駐 |
BM | |||||||
图国: |
≡ | |||||||||||
12 |
安全阀出口管 道不满足泄放 要求。 |
紧急状态达不到 泄放要求,造成 危害。 |
《安全阀的一般要求》(GB/12241-2005)第10.4.2条:排放管道的截面 积应 不小于安全阀出口截面积;第 10.2.3条: 安全阀安装于一个进口支 管上时,该支管 的通道最小截面积 应不小于安全阀进口截面积。 |
<1 |
I 排放管口直管径道大。于入 | |||||||
^li 排放管直径过小 | ||||||||||||
* | ||||||||||||
"^⅛∣≡Hιr ni^^ɪ ⅛τ " I L I SP^^aH |
—
90
—
序号
13
14
15
隐患内容
安全阀根部阀 手阀未全开。
易燃介质储罐 顶量油孔未设 置人体静电消 除器和静电接 地夹。
易燃介质机泵 区金属罩棚顶 部未设置防雷 接地设施。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根部阀未全开, 达不到泄压要求
无法及时释放静 电,导致危害。
易燃介质机泵区 金属罩棚顶部未 设置防雷接地设 施。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ZF001-2006) B4.2 : (4) 安
全阀的进出口 管道一般不允许设置 截断阀,必须设置截断阀时,需要加 铅封,并保证锁定在全开状态。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 规范》(AQ 3053-2015)第8.2.4条 :可燃液体储罐的相关作业区,应 设置消除人体静电的装置:
a) 储罐的上罐扶梯入口处;
b) 罐顶平台或浮顶上取样口的两侧 1.5m之外应各设一组消除人体静电 设施,取样绳索、检尺等工具应与设 施连接,该设施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
并接地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 B50650-2011)第5.8.1条:钢框架 、 管架应通过立柱与接地装置相连,其 连接应采用接地连接件。
未做防雷接地
—
91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明灯气源 野 | |||||||||||
16 |
长明灯未处于 常开状态。 |
防止燃气炉熄灭 ,点火时闪爆。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 准化通 用规范》(AQ 3013-2008)第5.5.2.3 条:安全设施应定期维护保养。 |
《 3 |
阀关 P |
闭 I |
⅜ a |
气源阀开启 誦U |
17
密闭取样器周 边未设置人体 静电释放器和 静电接地夹。 |
人体静电消除不 |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
到位,存在作业 |
(GB 13348-2009) 第3.7.3条 装置区 | |
风险。 |
取样处应设置人体静电消除器。 |
18
柴油储罐顶部 |
在发生雷击、静 |
呼吸阀未设置 |
电火花等引起罐 |
阻火器。 |
内气体爆炸。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 年版)》(GB 50160-2008)第6.2.19 条甲B、乙类 液体的固定顶罐应设 阻火器和呼吸阀,对于采取氮气或其 他气体气封的甲B、乙类液体的储罐 还应设置事故泄压设备,阻火器和呼 吸阀应完好在用。
92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19
氢压机放空管 管口未设置阻 火器。
排放口高度、氢 气易燃、异常天 气容易出现接闪 着火。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 2-2008)第8.2条:氢气排放管应设 阻火器,阻火器应设在管口处。
20
设备安全阀未 定期校验。
无法确认安全阀 是否失效。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B6.3.1(1)安全阀定期 校验,一般每年至少一次。
21
厂区内道路未 设置限高限速 牌。
危害。
大型设备进厂刮 擦管架,影响安 全生产。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 标准化 通用规范》(AQ 3013-2008) 第 7.2.3条: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在 厂 区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等 标 志。
高标志
器
功达石化
—93—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22 |
可燃液体的储 罐区环形消防 车 道路面上净 空高度小于5米 。 |
影响消防车通行 。 |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2018 年版)》(GB 50160-2008):第4.3.4 条:可燃液体的储罐区、可燃气体储 罐区、装卸区及化学危险品仓库区应 设环形消防车道,当受地形条件限制 时,也可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车 道。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 ,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2m,路 面上净空高度不应低于5m。 |
Si^S |
MP Fe≡u.工 标识牌显示5m |
P Y | |||||
标识牌显示小于5m | |||||||||||
23 |
装置内消防道 路路面上的净 空 高度不足 4.5m。 |
影响消防车通行 。 |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2018 年版)》 (GB 50160-2008):第 5.2.10 条:装置内消防道路的路面宽 度不应小于6m,路面上的净空高度 不应小于4.5m;路面内缘转弯半径 不宜小于6m。 |
—1∙=⅞; | |||||||
P l高度不足4.5m |
"田】 ,⅛∣jm高度5m | ||||||||||
24 |
高于1.2米的爬 梯无护栏和扶 手。 |
可能造成人员跌 落摔伤。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 B 4053.3-2009)第4.1.1条:距离地面 1.2米及以上的平台通道及工作面应 在所有敞开边缘设置护栏。 |
未设置防护栏 |
≡v^≡^^n∣ 设置防护栏 |
—94—
序号
25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操作平台、通 道或工作面未 设 置踢脚板。 |
有可能因物体坠 落造成人员伤害 。 |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 B4053.3-2009)第5.6.1条:踢脚板顶 部在平台地面之上高度应不小于 100mm,其底部距地面应不大于 10mm。踢脚板宜采用不小于 100mm×2mm 的钢板制造。 |
隐患图片
26
沿道路两侧地 上式消防栓未 加装防撞护栏
有可能因车辆冲 撞损坏造成紧 急情况下无法正 常使用。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18 年版)》(GB 50160-2008)第 8.5.5.5条:可能 受到车辆冲撞的消 火栓,应设置防护设施。
27
《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 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擅 自拆 消防设施被周 紧急状态下无法 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 埋 边杂物遮挡。 正常使用。 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占用防火 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 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95—
标准/图片
未加装防撞护栏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28
灭火器缺失或 使用后未及时 归位。
发生初期火灾时 不利于迅速、有 效的扑救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18 年版)》(GB 50160-2008)2018版 第6.1.1条: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 火器数量不得少于两具。
29
同一定置位置 内灭火器种类 不同。
灭火器混用,延 误火灾最佳扑救 时间。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第4.1.2条:在同 一 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选用相同类型 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当同一灭火器 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时,应选 用通用型灭火器。
30
灭火器驱动气 体压力不足, 显示在红区。
灭火器失效,失 去其应有效能。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 50444-2008) 附录C:灭火器压 力表指示器显示在正常工作压力范围 内 (绿区) 。
灭火器压力表指示压力不足
使用后及时归位
灭火器压力指示正常
—96—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31 |
灭火器喷射软 管龟裂或损坏 。 |
使用时,在压力 作用下,可能造 成胶管开裂与器 身分离,使灭火 器失去应有效能 。 |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 50444-2008) 附录C:喷射软管 表面完好,无明显龟裂或 损坏,喷 嘴无堵塞,灭火器的铅封、 销闩等 保险装置完好有效无损坏。 |
: 77^ 『十年. |
HJb' | |||||
喷射软管龟裂 |
喷射软管完好 | |||||||||
32 |
灭火器的铅封 、销闩等保险 装置损坏或缺 失。 |
无法使用,耽误 应急处置。 |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 查规范 》 (GB50444-2008) 附录C:喷射软 管表面完好,无明显龟裂或 损坏, 喷嘴无堵塞,灭火器的铅封、销闩等 保险装置完好有效无损坏。 |
K! 保险销缺失 |
保险销 H_____^ |
完好 |
^^H | |||
33 |
推车式灭火器 车轮、轴或推 车的 配件破损 。 |
使用时无法推动 ,影响应急时间 。 |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50444-2008)附录C:灭火器的 零部件齐全,并且无松动、脱落或损 伤现象。 |
车轮缺失」 |
04 配件齐全 |
97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34 |
推车式灭火器 喷射软管“O”型 缠绕式捆扎。 |
紧急状况下不方 便取用,延误灭 火时机。 |
《推车式灭火器》(GB8109-2005) 第6.6.2条:喷射软管的固定装置喷射 软管组件和喷射控制阀应被安全地固 定在贮藏盒或夹紧装置中。在危急的 场合,喷射软管应能被快速简便地展 开,并无绞缠。 |
J |
软管平铺 未加装防撞护栏 | |||
软管缠绕捆 |
扎 | |||||||
35 |
推车式灭火器 喷射软管损坏 。 |
喷粉时泄露,影 响正常使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 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 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 有效。 |
----^l 软管破损 | ||||
软管完好 | ||||||||
36 |
消防水带接扣 本体与密封圈 座间 定位卡簧 脱落。 |
使用时可能影响 应急时间。 |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 位消 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安部令第61号)第二十七条:单位 应当按照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修 保 养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建筑消防设 施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 |
98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定位卡
卡簧紧固完好 标准
37
38
39
消防水带连接 口无垫圈。
消防水带挪作 他用。
消防水泵接合 器标识缺失。
连接口处密封不 严,水压不足。
发生火灾时无法 紧急备用。
不易被发现,发 生火灾时延误救 援时间。
《消防水带》(GB6246—2011) 第
4.13条:水带与消防接 口连接处不 应发生渗漏、爆破或脱滑。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二十 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 损坏、 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 防设施 、器材。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15630-1995)第5.11条:设有地 下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和不易被 看到的地上消火栓等消防器具的地方 , 应设置“地下消火栓”、“地上消火 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等标志。
—99—
垫圈缺失
垫圈完好
保管完好
*'∙⅛-√.'', ∙ ■ -*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40
火灾报警电话 缺少安全标识
。
不便于管理,发 生火灾时不便于 发现。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15630-1995) 第5.10条:设有火 灾报警电话的地方应设置“火警电话” 标志。
41
手动火灾报警 按钮面板移位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GB19880-
不便于观察监控 2005)第3.1.1条: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状态;发生火灾 的正常监控状态可通过其前面面板外 时不便于启动。 观清晰识别,启动零件不应破碎、变 形或移位。
42
厂区的绿化妨 碍消防操作。
不利于泄漏的可 燃气体扩散,一 旦遇明火引燃, 危及储罐安全。
《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2012)第9.2.3条:具有易燃 、易爆的生产、贮存及装卸设施附近 宜种植 能减弱爆炸气浪和阻挡火势 向外蔓延,枝叶茂密、含水分大,防 爆及防火效果 好的乔木及灌木,不 得种植含油脂较多的树种,绿化布置 应保证消防通道的宽 度和净空高度 ,并应有利于消防扑救。
绿化带影响消防操作
— 100 —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43
20000m3成品 油储罐未设置 固定式泡沫灭 火系统。
紧急情况下无法 快速向罐内注泡 沫灭火。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标(2018年 版第)》(GB50160-2008)第8.7.2条 :单罐容积等于或大于10000m3 的 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应采用固定式 泡沫灭火系统。
44
10000m3地上 立式储罐未设 置固定式消防 冷却水系统。
紧急情况下,无 法对储罐进行降 温及隔离热辐射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标(2018年 版第)》(GB50160-2008)第8.4.5.2条 :容积等于或大于10000m3储罐应设 置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45
静电释放器设 置在防火堤内
人体携带静电不 能及时消除。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 范》 (HG 20571-2014) 第4.2.10条:为消 除人体静电,在踏步进口处,应设置 静电释放装置。
半固定式灭
未设置冷却系统
人体静电释放器
— 101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46 |
非持续型消防 应急灯具在应 急电 源工作时 未处于点亮状 态。 |
紧急情况下有可 能发生踩踏事故 。 |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17945-2010)第3.12条 :持续型 消防应急灯具,光源在主电源工作时 不点亮,仅在应急电源工作时处于点 亮状态。 |
电源完好 | |||||
电源完好 | |||||||||
47 |
安全出口指示 灯不亮。 |
出现紧急情况不 便于应急疏散及 撤离。 |
《山东省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规范 》(DB37-1022-2008) :安全出口指 示灯应灯光明亮可辨,直观醒目,能 够迅速被发现并准确指明应急疏散方 向。 |
故障,不亮 |
HlD 困 DUT 正常状态 | ||||
48 |
消防沙池未盖 盖板,易雨淋 失效。 |
消防沙冻结或减 弱灭火能力。 |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 第12.4.2条:消防沙应保持干燥。 |
消防沙未遮盖 |
消防沙使盖用盖板遮 |
102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49
酸碱储罐附近 未设置安全洗 眼淋 浴器。
人员眼镜内浸入 化学品后不能及 时冲洗。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HG 20571—2014)第4.6.5条:具有 化学灼伤危险的作业区、应设计必要 的洗眼 器、淋洗器等安全防护措施 、并在装置 区设置救护箱,工作人 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50
常闭式防火门 未关闭。
发生火灾时,无 法起到暂时阻挡 火焰及浓烟的作 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GB50016-2014)第6.5.1条:防火门 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 防火门宜采用常开防火门。常开防火 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具有 信号反馈的功能。
2.除允许设置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 其他位置的防火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 门。常闭防火门应在其明显位置设置 “保持防火门关闭”等提示标识。
51
应急救援物资 柜被锁闭。
使用时,不能迅 速取出应急物品 , 影响救援。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 资配 备要求》(GB30077-2013) 第9.2条: 在现场设置应急器材柜,要求摆放整 齐,便于取用。
—103—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52 |
滤毒罐使用后 未做好密封。 |
空气中的水蒸气 进入罐体,降低 药剂药效。 |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 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第 4.4.5条:滤毒罐在不用时应将通路封 塞,以防失效。 |
tv |
P | ||||||
未密封 |
密封完好 | ||||||||||
53 |
半敞开式氢气 压缩机房顶部 缺少通风措施 。 |
可燃气体积聚, 遇明火或静电有 可能发生火灾爆 炸事故。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 年版)》(G 50160-2008)第5.3.1条 :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压缩机半敞开 式或封闭式厂房的顶部应采取通风措 施。 |
J^U■■ |
I |
' ^^^^'^^"sλ * *⅛swmk^^^^ | |||||
未设置通风设施 |
设置通风设施 | ||||||||||
54 |
汽油泵房未配 置防止可燃气 体积聚地设施 。 |
可燃气体积聚, 遇明火或静电有 可能发生火灾事 故。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 年版)》(GB 50160-2008)第5.3.3 条:甲、乙A类液体泵房的地面不宜 设地坑或地沟,泵房内应有防止可燃 气体积聚的措施。 |
1≡IIIII≡≡L 未设置通风设施輸 |
、 |
y g健煦 设置通风设施 | |||||
—104—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55 |
隔油池缺少耐 火材料盖板。 |
可燃液体挥发, 遇明火有可能发 生火灾爆炸事故 。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 年版)》(GB50160-2008)第5.4.1 条:隔油池应设难燃烧材料的盖板。 |
材缺少料耐盖板火 |
补火材充料了耐盖 |
56 |
缓蚀剂、阻垢 剂露天随意堆 放。 |
药剂泄漏造成周 边环境的污染。 |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50050-2017)第8.1.1条:循环冷 却水系统的水处理药剂宜在化学品仓 库储存,并应在循环冷却水装置内设 药剂储存间。 |
露天存放U |
室内存放 |
57 |
安全标志脱落 或被遮挡。 |
无法起到警示提 醒作用,可能发 生误进入。 |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 -2008) 第10.1条:安全标 志牌至少 每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有 破损、 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 修整或更换。 |
安脱全落标志 |
安全标志 B 已恢复 .IUUM i≡λλ* Elm uι∙ Ilhl 盟 |
—105—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58 |
公用服务站未 设快速接口及 蒸汽胶管。 |
不便于及时应急 处置。 |
《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2018年版 )》(GB50160-2008)第8.8.3条:半 固定式灭火蒸汽 应设快速接头,耐 热胶管长度宜为15米—20米。 |
^l |
接汽未设口胶快及管 |
Hb∣ |
lt^Γ^uH SFlflC≡ijIH⅛ 已设快速接 | |
口及蒸汽胶 ^Bb^-管 r | ||||||||
—106—
第七部分:工艺管道安全类
— 107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 |
管道支撑不 规范。 |
人员伤害和 管路损坏。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SH3012-2011)中第3.1.32条: 管道布置和支撑点设置应同时考虑 。支撑点应可靠,不应发生管道与 其支承件脱离、管道扭曲、下垂或 立管不垂直等现象。 |
■1:^^ . -(卜规范] 亠及无效 應寸 |
盲 | ||||
2 |
盲板螺栓不 全、不按规 定安装、失 效。 |
人员伤害、 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 |
《钢制管法兰》(HG/T20615-2009 )按照管路内物料及管道压力选择 正确的盲板,安装时螺栓齐全,无 泄漏。 |
Fll, 安装不 盲板失 |
^B |
用小氾 | |||
3 |
法兰缺少静 电跨接 |
静电积累引 发火灾或爆 炸。 |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 (GB50160-2008)(2018年版)第9.3.1 条:对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可能 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均应 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
^^^B^^HrflMl^ T* |
—108—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4 |
储罐出口管 道支撑位置 错误。 |
柔性连接起 不到作用。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 B50160-2008)第6.2.25条:储罐的 进出口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
⅞LJ⅞摩司 |
1 d |
之一/ $一支架/ . | ||||||||
5 |
储罐出口管 道支撑位置 错误。 |
柔性连接起 不到作用。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 B50160-2008)第6.2.25条:储罐的 进出口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
R ■■ 1 — 辛昔 误 籍一 |
≡ |
0 |
诊状+/ |
法厘软宣"⅛ |
且合 |
! ■ | ||||
6 |
储罐出口柔 性连接位置 错误。 |
位置不合适 不能很好地 起到补偿位 移、震动的 作用。 |
《储罐抗震用金属软管和波纹管补 偿器选用标准》(SY/T 4073-94)第 5.1.2条:根据储罐前工艺管线的配 置形式进行布置。 |
IJp Fi |
A |
N |
E |
—109—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7 |
碳钢的支架 与不锈钢管 道直接接触 。 |
造成电化学 腐蚀。 |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 316-2008)第10.5.4.2条:碳钢的 支吊架零部件与有色金属或不锈钢 管道组成件不应直接接触,在接触 面之间可增加非金属材料的隔离垫 层或相应措施。第12.1.2条:严禁镀 锌的隔热辅助材料与不锈钢管接触 。 |
j~'~' " r '^l^^d |
ΓW |
接触面.采用"耐油石棉梅用 | ||||||
8 |
放空管布置 不合理。 |
放空管承受 不了排放产 生的反作用 了而弯曲。 |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 316-2008)第3.1.5.5条:在管道布 置和支架设计时,应能承受由于流 体的减压或排放时所产生的反作用 力。 |
[危险 j |
放空借弯 承受不了流 |
/ |
疆 | |||||
9 |
安全阀接管 过长。 |
因排气反冲 ,造成接管 折断。 |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 程》(TSG R0005-2011)第9.4.4.条 (2)罐体与安全阀之间的连接管和 管件的通孔,其截面积不得小于安 全阀的进口截面积,接管应当尽量 短而直。 |
脑 |
£ 安全阀接 |
管过长 |
:.W |
!安全阀接管标准 |
110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10 |
金属软管扭 转安装。 |
易造成金属 软管泄漏。 |
11 |
装卸口无化 学品品名标 识。 |
容易造成错 装误卸,造 成事故。 |
12 |
进开停工的 排液阀,应 采用二次密 封。 |
增加导淋泄 漏风险。 |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 316-2008)第5.10.2条:波纹膨胀节 和金属软管不得用于受扭转的场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 务院令591号)第十三条生产、储存 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 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 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 总管三〔2014〕94号)(五)优化 设计以预防和控制泄漏在设备和管 线的排放口、采样口等排放阀设计 时,要通过加装盲板、丝堵、管帽 、双阀等措施,减少泄漏的可能性
111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3 |
使用非标准 盲板。 |
盲板强度不 足。 |
按照《管道用钢制插板、垫环、8字 盲板系列》(HG/T-21547-2016)选 择盲板。 |
Γ⅝ W B9^ 盲板:厚度、材质,均不符合要求! [盲扳一般要求:材质与管道材质相同;厚度学管壁厚度] | |||||
标准 |
盲板 | ||||||||
14 |
易燃液体、 气体管线排 凝未加丝堵 、盲板或双 阀。 |
排凝阀泄漏 ,可能造成 火灾事故。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 年版)》(GB50160-2008)第7.2.8 条:连续操作的可燃气体管道的低 点应设两道排液阀, 排出的液体应 排 放至密闭系统;仅在开停工时使 用的排液阀,可设一道阀门并加丝 堵、管帽、盲板或法兰盖。 |
「; f易燃液体、气立管线排凝 [未加丝阻、盲板或双阀, | |||||
K ■凝加丝阻、 | |||||||||
15 |
不锈钢管道 采用碳钢支 架。 |
造成电化学 腐蚀。 |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2000)(2008年版)第 10.5.4.2条:碳钢的支吊架零部件与 有色金属或不锈钢管道组成件不应 直接接触,在接触面之间可增加非 金属材料的隔离垫层或相应措施。 |
IiQ⅛ | |||||
V |
L | ||||||||
—112—
序号 |
隐患内容 危害 |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 |||||||
16 |
膨胀节腐蚀 严重,破裂 。 |
有可能因物 料泄漏造成 人员灼伤。 |
《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通用技术规范 》(GB/T12777-2008):膨胀节完 好,无腐蚀,无变形,各膨胀单元 分布均匀。 |
∣^^BM 不丿―吐J三不 | |||||
17 |
集中布置的 阀门附近无 介质名称及 流向标识。 |
易造成误操 作。 |
《工业管道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 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第 4.2条:在管道的起点、终点、交叉 点、转弯处、阀门和穿墙孔两侧等 的管道上和其他需要标识的部位。 |
n≡:; |
厂 -J |
^^^κπM∏ιι∏llV^n~l | |||
1 (阀门组= | |||||||||
W 标 i^~"I |
^^^M,……■ - : ^^^≡ —向标识清晰nu | ||||||||
18 |
工艺管道横 穿交通道路 ,管道下方 设置物料装 车口(或阀 门)。 |
发生泄漏及 火灾事故时 ,影响消防 车通行。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SHT 3012-2011)第3.1.23条: 对于跨越和穿越厂区内铁路和道路 的管道,在其跨越段或穿越段上不 应设置阀门及易泄漏的管道附件( 金属波纹管或套筒补偿器、法兰和 螺纹连接等)。 |
Mjl | |||||
I |
■二 |
,^ ~ -r^- | |||||||
S |
设置了阀门 |
⅛L^⅛ 未设置阀门 |
113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9 |
易燃易爆的 工艺管道进 出装置界区 、罐区 前, 应加等电位 连接并接地 。 |
消除物料流 动过程中静 电,减少风 险。 |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 B50650-2011)第5.8.3条:每根金属 管道均应与已接地的管架做等电位 连接 ,其连接应采用接地连接件 ;多根金属管道可互相连接后 ,应 再与已接地的管架做等电位连接。 |
M^⅛∙ |
设置等电位 设连接置等电位 | |
[聿喝 未设置等电項 | ||||||
20 |
管路支撑不 规范。 |
容易产生管 道应力,造 成泄漏。 |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 版)(GB50316-2000):管路应与 支撑物紧贴。 |
4 γ* 支撑不规^p!⅞ 范 |
一支撑规范 | |
21 |
储罐底部金 属软管扭曲 使用。 |
易发生泄漏 风险。 |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18年 版)》(GB50316-2000)第5.10.2条 :波纹膨胀节和金属软管,不得用 于受扭转的场合。 |
KT |
:软曲管未扭 | |
软管扭曲 | ||||||
114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22 |
储罐进出口 软连接前设 硬性支撑。 |
软连接失去 缓降作用。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 年版)》(GB50160-2008)第6.2.25 条 储罐的进出口管道应采用柔性连 接(弹簧支撑、弹簧吊架、金属软 管)。 |
23 |
管道阀门螺 栓不全或未 满丝。 |
易发生泄漏 。 |
《工业金属管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184-2011)第7.3.8条:法 兰连接应使用同一规格螺栓,安装 方向应一致;螺栓紧固后应与法兰 紧贴,不得有楔缝,当需加垫圈 时 ,每个螺栓不应超过一个,所有螺 母应全 部拧入螺栓。 |
24 |
公用服务站 氮气管道设 置单阀。 |
氮气泄漏存 在人员窒息 风险。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 (SHT3012-2011)第9.4.1条:当 装置中需设半固定式吹扫氮气时, 在软管站内应设置氮气接头,并应 设置双阀。 |
—115—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25 |
装置机泵公 用工程管道 吹扫控制阀 正常状态应 加盲板或断 开设置。 |
设备运行过 程中造成物 料倒串。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 年版)》(GB50160-2008)第7.2.7条 :仅在设备停用时使用的公用工程 管道应设盲板或断开。 |
未设置盲 |
爱岁 | ||
^^5^^^设置了盲 | |||||||
Jll^C^ | |||||||
26 |
工艺管道末 端采用非标 的盲板。 |
压力等级不 符合要求, 容易造成物 料泄漏。 |
《钢制管法兰》(HG/T20615-2009) :按照管路内物料及管道压力选择 正确的盲板,安装时螺栓齐全,无 泄漏。 |
計k- 采用非标盲法兰 | |||
采用标准盲法兰盖 | |||||||
27 |
地面火炬长 明灯燃料气 线法兰使用 六角头螺栓 。 |
强度不足, 不满足规范 要求。 |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选用 配合规定(PN系列)》(HG/T2061 4-2009)第5.0.1条:商品级六角头 螺栓及I型六角螺母的使用条件应符 合下列要求: 1.公称压力等级小于或者等于PN16。 2.非有毒、非可燃介质以及非剧烈循 环场合。 3.配用非金属平垫片。 |
^ʌl 使用双头螺 戸—~l」... | |||
氮气管单阀 |
116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28 |
硫酸过滤器 顶部爆破片 与安全阀之 间的腔体未 设置排气阀 、压力表或 其他报警指 示器。 |
不能及时发 现爆破片是 否渗漏或破 裂,避免因 背压而影响 爆破片的爆 破压力。 |
《安全阀与爆破片安全装置的组合 》(GB/T38599-2020)第4.9条:爆破 片安全装置与安全阀之间的腔体应 设置排气阀、压力表或其他报警指 示器,用以指示爆破片是否渗漏或 破裂,并及时排放腔体内积聚的压 力,避免因背压而影响爆破片的爆 破压力。 |
歸未设置压力表提 |
设置了压力表 ʃ LoWW^ |
29 |
钢制管法兰 使用不同规 格形式的紧 固件。 |
易发生泄漏 。 |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 B50235-2010)第7.3.4条:法兰连接 应使用同一规格螺栓,安装方向应 一致。 |
使用不同规格 仆斗f紧固件 | |
电 使用同一规格 紧固件 | |||||
—
117
—
第八部分:作业安全类
— 118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 |
劳动防护用 品破损有孔 洞。 |
作业人员与危险 物料接触的可能 引发人员中毒身 体伤害。 |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 规范》(GB30871-2022):现场的 设备、工器具应符合要求,设置 警戒线与警示标志,配备消防设 施与应急用品器材等。 |
K |
劳动防护用 品破损 |
完好劳动防 护用品 | ||||
<u |
"*J^⅛^ T, | |||||||||
2 |
防爆区内使 用非防爆工 具。 |
使用时产生的火 花易引起爆炸。 |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 部发〔1995〕56号)第二十八条 :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机动车辆 应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作业人 员使用的工具、防护用品应符合 防爆要求。 |
防爆区内使用非 |
使用防爆工 |
卜 | ||||
防爆工具 |
具 | |||||||||
IJ |
〃* | |||||||||
3 |
使用有问题 的吊索。 |
易引发高触坠落 事故、起重事故 。 |
《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 》(LD48-93)第11.5.11条:当纤 维吊索出现下 列情况之一时,应 报废:1、绳被切割、断股、严重 擦伤、绳股松散或局部破裂; 2、绳表面纤维严重磨损,局部绳 径变细,或任一绳股磨损达原绳 股三分之一。 |
^D (^^ |
完好吊索 ^^e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4 |
电焊机导线 连接未进行 有效防护 |
易引起短路,电 源接触不良电阻 过大。 |
《石油工业电焊焊接作业安全规 程》(SY6516-2010)第4.3.3条: 焊机的电缆宜使用整根导线制成 ,并应有适当的长度,一般以20M -30M为宜。需要接长导线时,接 头个数不宜超过2个,且接头处应 连接牢靠、绝缘良好。 |
5 |
焊钳绝缘损 坏。 |
使用时可能造成 人员触电。 |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 范》(JGJ160-2016)第10.1.4条 :电焊钳应有良好的绝缘和隔热 性能,电焊钳握柄绝缘应良好, 握柄和导线连接应牢靠,接触应 良好。 |
6 |
电缆线路沿 路面明而且 无防护。 |
有可能因机械损 伤而引发短路。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范》(JGJ46-2005)第7.2.3条, 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 ,严禁设地面明敷,并应避免机 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
120
序号
7
8
9
隐患内容
电焊机电源 线防护套破 损。
未使用合格 的二次线接 地。
电焊作业未 规范佩戴使 用劳保用品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人员伤害、发生 触电及火灾。
人员触电、设备 设施损坏。
未按要求使用劳 动防护用品容易 造成人员受到伤 害、引起职业病 等危害。
《石油工业电焊焊接作业安全规 程》(SY6516-2010)第5.1.4条: 焊接前应对设备与电源线路检查 ,焊机输出、输入线应完好,不 应裸露在外。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范》(JGJ46-2005)第9.5.4条:电 焊机的二次线应采用防水橡胶护 套铜芯电缆,电缆长度不应大于 30M,不得采用金属构件或结构钢 筋代替二次线的地线。
《焊接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AQ4214-2011)第8.1条:焊接作 业应 按GB 11651、GB94484.2、 GB/T 3609.1的要求未接触尘毒作 业人员配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 个人防护用品。
序号
10
11
12
隐患内容
进行焊接和 切割作业时 ,操作者佩 戴普通手套
施工人员使 用切割片代 替砂轮片进 行打磨作业
手拉葫芦链 条开焊变形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飞溅的火星可能 造成人员烫伤。
施加到切割片侧 面的力可能使其 损裂,造成人员 伤害。
使用过程中链条 断裂造成吊装物 品坠落。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保护用品配 备及使用标准》(JGJ/ 84—2009) 第3.0.3.1条,电焊、气割工应配备 阻燃防护服、绝缘鞋、鞋盖、电 焊手套和焊接防护面罩
按照《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 二部分:砂轮机、抛光机和盘式 砂光机的专用要求》(GB 3883.3-2007)正确选择砂轮片,严禁使 用切割片代替砂轮片进行打磨作 业.
《手拉葫芦》(JB/T 7334—2007 )第5.2.3条,手动葫芦链条焊接 完好,无变形
—
122
—
保用品不合
格劳保用
用切割片打磨
使用打
条完好无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3 |
吊装作业利 用管道作为 锚点。 |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 规程》(GB30871-2022)第9.2.7条 不应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 电设备等作吊装锚点。未经土建 专业审查核算,不应将建筑物、 构筑物作为锚点。 |
用管道作为 |
合格的锚点 二 八■♦ I ɔ" ɪʌl / Tnrn--r_ | ||||
14 |
点检10KV高 压设备时安 全距离不足 0.7米。 |
引起触电 |
点检高压设备时应保持合适的安 全距离(35KV—1米、10KV—0.7 米),可参考《电力安全规程》 。 |
0安.7全米距离不足 O |
1 保持合 全距离 |
适的安 | ||
15 |
不使用插头 ,直接将铜 线插在墙壁 插座上。 |
触电、短路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2011)第5.1.1条:带电部分应全 部用绝缘层覆盖,其绝缘层应能 长期承受在运行中遇到的机械、 化学电气及热的各种不利影响。 |
E不使用插头 |
I 绝缘层的插 |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19 |
动火作业时 下方地沟未 进行封盖。 |
有可能因火星窜 入地沟造成火灾 事故的发生。 |
《危险化学品单位特殊作业管理 规定》(GB 30871-2022):动火 点周围或下方的地面如有空洞、 地沟、窨井等,应检查分析并采 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 |
20 |
高处作业未 系安全带。 |
人员坠落风险。 |
标准:《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 业安全规程》(GB 30871-2022) 8.2 作业人员应系挂符合 GB6095要 求的安全带。 |
21 |
取样作业未 使用护目镜 。 |
发生物料伤害。 |
《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DB37∕T 1922-2011)第 3.4.1条 款,用人单位应当督促、检查从 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 用品。 |
—125—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22 |
易燃物料擦 洗设备。 |
发生火灾。 |
《化工防火防爆十大禁令》严禁 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 工具、衣物和地面等。 |
洗易设燃备物料擦 |
≡≡ 燃严禁物使料用擦易洗 |
第九部分:安全标识类
— 127 —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
1 |
厂区内道路 未设置限高 限速牌。 |
大型设备进厂 刮擦管架,影 响安全生产。 |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2
可燃液体的 储罐区环形 消防车道路 面上净空高 度小于5米。
3
消防水泵接 合器标识缺 失。
不易被发现, 发生火灾时延 误救援时间。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 用规范》(AQ 3013-2008)第7.2.3条 :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在厂区道路设 置限速、限高、禁行等标志。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G B 50160—2008年2018版):可燃液 体的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装卸 区及化学危险品仓库区应设环形消防 车道,环形消防车道路面上净空高度 不应低于5m,装置内消防道路路面 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5m。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630-1995)第5.11条:设有地下消 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和不易被看到 的地上消火栓等消防器具的地方,应 设置“地下消火栓”“地上消火栓”和“ 消防水泵接合器”等标志。
128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安
4
5
6
安全出口指 示灯不亮。
安全标志脱 落或被遮挡
集中布置的 阀门附近无 介质 、名称及流 向标识。
出现紧急情况 不便于应急疏 散及撤离。
无法起到警示 提醒作用,可 能发生误进入
易造成误操作
《山东省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规范 》(DB 37-1022-2008):安全出口 指示灯应灯光明亮可辨,直观醒目, 能够迅速
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2894-2008)第10.1条 安全标 志牌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有 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 及时修整或更换。
《工业管道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 安全标识》(GB 7231-2003)第4.2 条要求在管道的起点、终点、交叉点 、转弯处、阀门和穿墙孔两侧等的管 道上和其他需要标识的部位。
— 129
—
安全标志脱
落
安全标志牌
a會@侖电峻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7 |
罐区、装置 区入口处未 设置永久性 严禁烟火警 示标志。 |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HG 20571-2014) 第6.2.2条 化工装 置区、油库、 罐区、化学危险品仓 库等危险区域设置永久性“严禁烟火” 标志。 | |||||||||||||
缺少永久性 ■严禁烟火警示 | |||||||||||||||
Lj设禁置烟永火久”标性志“严I | |||||||||||||||
8 |
特种设备 (压力容器 ) 未悬挂 特种设备 使用标识牌 。 |
注册登记信息 缺失。 |
《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 13 条(一)特种设备应当具有使用 注册登记 文件,并将登记标志或者 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该设备的显著 位置。 | ||||||||||||
】备未悬使挂用特标种识设牌i |
标志置于■ 标志置于该 ⅜^M ⅜⅞ 丘,E 右设备的显著 ⅞⅝ ⅜⅞ ⅜⅞ ⅜¾Γ~ I 募 i⅜⅜ 方与 A⅜ 去率 W⅜ \ — 使用证缩号-一W^⅜^O927^2 C 1 6 ) i⅛*W⅞⅛-⅛ ^f⅛O37O5≡3201601 9≡7≡ 下次检验日期;≡o≡3 / 07 E Loil \ E⅝⅛⅛⅛¾⅝安洋鸣出举报电f⅞r W365/& | ||||||||||||||
*⅛ | |||||||||||||||
9 |
涉H2S (硫 化氢) 区 域,未沿红 线区域标识 H2S字样。 |
外来人员不了 解区域危害和 风险。 |
《石油化工企业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 规 范》(DB 37T3966-2020) 第9.2条 款:硫化氢 泄漏风险区域的周界地 面应采用红色警示线标 示区域范围 ,沿线涂示“硫化氢”字样。 |
未沿红线区 域标识H2S | |||||||||||
F |
⅛沿标红识H2S 域I | ||||||||||||||
130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0 |
涉硫化氢区 域未设置地 面低点风向 标。 |
人员不清楚疏 散方向。 |
石油化工企业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 规范(DB 37/T3966-2020) 风向标按照 高点、低点相结合的原则设置且位置 醒目。高点风向标的高度及位置应便 于观察,低点风向标应设置在中控室 、操作室等人员密集处。 | ||||||
! TjF"''∙⅛ 1 |
y^^^^^^^^^^^^^^^^^m^^^^^^^j^^i 看未设置地面 低点风向标 |
风向标设置 p风且向位标置设醒置目 | |||||||
安全警示标 |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
1排。序有误 ®Md | |||||||
Tl |
Zls按 , 布 |
照使用导则 置 FiT 丄 u-a | |||||||
11 |
识牌未根据 规范要求布 置。 |
(GB2894-2008)第9.5条款,多个标 志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 、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 、先上后下的顺序排列。 |
≡≡ | ||||||
LliSS I | |||||||||
≡ | |||||||||
12 |
动力消防泵 进出口管线 使用蝶阀, 未对阀门开 关标识。 |
人员对阀门的 开关状态不清 晰。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2014) 第5.1.12条款 5 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上应设置明杆闸阀 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但当设置暗杆 阀门时应设有开启刻度和标志。 |
^j∣关未对标阀识门开 ^C^^^^^H |
度设 和有标开启志刻 ^■rii^Mt — |
—131 —
序号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I | |||||||||
13 |
设备裙座处 未纳入受限 空间管理, 未设置受限 空间标识。 |
未经批准进入 ,人员进入有 窒息风险。 |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 》(GB30871-2022)在有限空间作业 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未设置受限 ,♦空间标识 & |
1二 |
所设置明显 的安全警示 ^^^^ ∙ . ^^m^m^^^v^^bJ . ■ ■坤IIrIt止*人 " •■. T 萝鋁^^"∙^^*-∙ ■ •. | |||
14 |
氧气、乙炔 、氩气气路 颜色不符合 规范要求。 |
颜色混乱,不 易辨识。 |
《气体焊接设备 焊接、切割和类似 作业用橡胶软管》(GBT2550-2016 )第10.2条颜色标识表4要求设置气 路颜色,(氧气为蓝色,乙炔为红色 ,氩气/二氧化碳为黑色)。 |
[符气路合颜规色范不要M 峰 |
q气按路要颜求设色置 片 \ I | ||||
15 |
安全警示标 识设置在门 上。 |
随物体移动, 影响认读。 |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第9.2条款,标志牌不应设在 门、窗、架等移动的物体上,以免标 志牌随母体物 体移动,影响认读。 | ||||||
识安设全置警示在标门 |
風歴 |
标志牌不应设 在移动物体上 g(g)l | |||||||
π |
:■禁止分化纤衣物■ | ||||||||
—132—
序号 隐患内容
危害
排查依据
隐患图片
标准/图片
16
H2S(硫化 氢)管线涂 刷色标为 100m等距黄 黑色环。
《石油化工企业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 规范》(DB\T 3966-2020)第9.3条 款:硫化氢浓度大于150mg/m3的管 线应设置色环标识,按照3黑2黄的间 隔色环进行漆色标识,黑色环带宽 100 mm,黄色环带宽300
17
危险化学品 助剂未粘贴 安全标签
标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6号
)第十五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 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 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 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 学品安全标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 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所载明的内容应 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18
职业危害信 息未及时更 新。
标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 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第 5.6.2.5企业应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 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按照GBZ 158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同时设 置告知牌,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 、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作业 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
A½^
—133—
序号 |
隐患内容 |
危害 |
排查依据 |
隐患图片 |
标准/图片 | |
19 |
管廊工艺管 线安全标志 牌破损未更 换。 |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第10.1条,安全标志牌至少每 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 、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 或更换 |
安全标志牌 破损 |
符合要求的安 W 全标志牌 | ||
20 |
风险较大的 设备需要根 据风险设置 安全警示标 识。 |
风险认知不清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 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 大危 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 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 标志。 |
风险告知不"^^ ■清风险告知不 3≡—^∙ |
设置明显的安 A^^^^ j Ξ全设置警示标志 .... . |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