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配套辅导用书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2023 版)
全国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配套辅导用书编写组编
欢迎加入老姚各免费助考QQ群,群内有最新官方教材/习题集、历年真题、总结文档 等PDF,有推荐老师视频课件。方便您了解考试,初期学习,沟通交流。
【注安】819223280 【消防】609542033 【环评】194270258 【咨询】909928755
【一建】775392039 【二建】1139145278【监理】929143727 【造价】939741984
更多资料,加入全网最具性价比VIP班,四科180元-220元。只需少量费用,即可获 得高效备考所有资源,省事省心。包含:
1、所有主流网校、所有阶段、所有名师【高清无水印】课件。
2、价值10元/科金考典题库软件。其中:注安、一建铁路老姚自录题库软件。
3、加入VIP小群,共同学习氛围更好。
若有需要,联系老姚微信/QQ:863575556
应急管理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lP)数据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2023版/全国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配套辅导 用书编写组编.一北京:应急管理出版社,2023
全国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配套辅导用书
ISBN 978-7-5020-9925-1
I .①安… ∏ .①全… 田.①金属矿一矿山安全一资
格考试一习题集②非金属矿一矿山安全一资格考试一习题 集 M ①X931-44 ②TD7-44
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2023)第076280号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2023版
(全国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配套辅导用书)
编 者全国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配套辅导用书编写组 责任编辑尹忠昌唐小磊孟楠
责任校对赵盼 封面设计卓义云天
应急管理出版社(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 IoOO29) 010-84657898 (总编室)010-84657880 (读者服务部) WWW. cciph. com. cn 三河市鹏远艺兴印务有限公司 全国新华书店
787mm× 1092mm1/16 印张 131厶 字数 319 千字
行话址刷销本 出电网印经开
版 次2023年5月第1版2023年5月第1次印刷 社内编号 20230417 定价46.00元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电话:010-84657880
编写说明
I-新修订的"全国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配套辅导用书”(简 称2023版配套辅导用书)在习题集、真题详解与考前模拟、考点速记3个系 列类别基础上,专门新增加"全科真题与详解"系列,以满足广大考生的差异 化需求。
2.习题集按章节编写习题,同时将习题精心分类为基础知识训练、能力 提升训练、历年真题实战,并在一些科目中增加了重要知识点提示,内容更加 完善,适合进行章节知识练习;真题详解与考前模拟包含2019—2022年4年 的真题试卷以及多套精心编写的模拟试卷,适合在冲刺复习阶段进行模拟自 测、查缺补漏;考点速记针对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内容更加全面,适合 随身携带、随时学习;全科真题与详解按专业将3门公共科目和1门专业科目 的近4年真题以试卷形式进行了汇总,适合初次参加考试的考生集中掌握4个 科目的历年真题。
3.习题集、真题详解与考前模拟中的习题与解析以及考点速记中的考点 均参考最新的法规、标准及最新版教材内容进行了更新。考虑到真题题目的时 效性,历年真题仍按考试当年适用的法规、标准以及当年的教材进行解析。请 考生在做历年真题时注意知识的更新。
4. 2023版配套辅导用书内容更新较多、题目解析详细,适合考生在考试 复习各阶段学习使用。但由于时间仓促,书中仍可能有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 评指正!
编者
2023年5月
目 次
第一章 金属非金属矿山概述...........................................................................1
第二章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技术................................................. 7
第三章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技术............................................................17
第四章尾矿库安全技术............................................ 31
第五章 排土场(废石场)安全技术 ................. 36
第六章矿山自然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41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44
参考答案与解析..........................................................................................120
第一章金属非金属矿山概述《^
第一章金属非金属矿山概述
【重要知识点】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岩土工程地质分类;矿体围岩的概念;岩体的概念;岩石的分 类;矿体形状分类;回采的方式;地压管理方法;矿床开拓方法;岩层空隙中的地下水分 类;矿区水文地质要求
【基础知识训练】 答案:120页
1.矿床是指能达到工业利用的要求,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够被开采利用的,富集于地壳 内部或表面的有用矿物或组分。其中,矿床的基本构成单位是( )。
A.围岩 B.矿体 C.矿物质 D.岩层
2.工程地质调查中,通常以一定原则对岩土进行科学分类,以下分类合理的是( )。
A.岩质岩石,半岩质岩石,黏性土,非黏性土,特种成分、状态土
B.岩质岩石、岩浆岩石、黏性土、黄土、冻土
C.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D.软土、黄土、黏土、膨胀土、冻土
3.某矿巷道围岩不允许有暴露面积,否则可能产生冒顶片帮现象。在巷道掘进时,必须 进行超前支护。其巷道围岩的稳固性属于( )。
A.极不稳固 B.不稳固 C.中等稳固 D.极稳固
4.某岩石锤击后声音较为清脆,难以击碎,无吸水反应,并且无风化效果,它属于岩石 分类中的( )。
A.坚硬岩石 B.较硬岩石 C.较软岩石 D.软岩
5.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o
A.岩石类型、埋深
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岩石的坚硬程度
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6.岩体完整性是评价岩体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岩体完整性的划分通常根据岩体中结构 面发育程度和结合程度以及岩体结构类型进行区分。通常将岩体完整性分为( )。
A.完整、较完整、破碎共三类
B.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砂质共五类
C.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共五类
D.完整、破碎共两类
• 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7.地表以下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 )。
A.潜水 B.承压水 C.裂隙水 D.地下水
8.矿床按其形状不同可分为( )。
A.脉状矿床、层状矿床共两类
B.层状矿床、块状矿床、条状矿床共三类
C.脉状矿床、条状矿床共两类
D.脉状矿床、层状矿床、块状矿床共三类
9.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到矿体,以便把将要采出的矿石运至地面,同时把新鲜空气 送入地下,并把地下污浊空气排出地表,把矿坑水排出地表,把人员、材料和设备等 送入地下和运出地面,从而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以及动力供应等完整系统。 以此为目的而掘进的巷道,称为( )。
A.掘进巷道 B.开拓巷道 C.输送巷道 D.功能巷道
10.回采工作包括( )等主要作业方式。
A.开拓、采准、切割
B.落矿、运搬、地压管理
C.开采、落矿、运搬
D.落矿、切割、运搬
11.地压管理是指通过对矿山地压的调查和仪器观测,总结地压活动规律,采取有效措施 对地压予以控制的工作。以下属于地压管理方法的正确选项为( )。
A.支撑矿柱、充填采空区
B.崩落围岩、气压密封
C.充填采空区、气压密封
D.支撑矿柱、气压密封
12.矿井开拓是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多种巷道 对矿床进行开拓。以下矿床开拓方法正确的是( )。
A.平碉开拓法、平稳开拓法
B.竖井开拓法、爆破开拓法
C.斜井开拓法、深孔开拓法
D.斜坡道开拓法、联合开拓法
13.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 的水。按含水层空隙的性质,通常把地下水分为( 兀
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B.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C.淡水、半咸水、咸水
D.渗入水、凝结水、埋藏水
14.非金属矿山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未降低安全生产条 件,并达到安全标准化等级( )级以上的,当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延
期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直接办理延期手续。
• 2 ♦
A.-
第一章金属非金属矿山概述«
B. — C.三 D.四
15.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尾矿库为正常库),建立标准化体系并良好运行( )个
月以上的非煤矿山,可成立自评组织机构,自评确定相应等级,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 自评报告。
A. 3 B. 6
16.以下不属于充水矿床的选项是(
A.孔隙充水矿床
C.裂隙充水矿床
17.下列涌水量最大的是( )。
A.孔隙水 B.裂隙水
C. 9 D. 12
B.溶隙充水矿床
D.岩溶充水矿床
C.岩溶水 D.溶隙水
18.岩土的工程地质分类方案很多,可概括为一般分类、局部分类和专门分类。按照一般 分类方式,胶结沉积岩属于( )。
A.岩质岩石
C.黏性土
B.半岩质岩石
D.特种成分、状态土
【能力提升训练】
答案:122页
1.由于岩层发生断裂变动,导致岩体裂隙增多、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地下水发育,从 .而降低了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对矿山开采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以下断层造成的不
利影响有( )o
(1)影响矿床开拓系统的布置,造成巷道数量和长度的增加。
(2)影响采场设计及回采工作,采场内易于冒顶片帮,使采掘工作复杂化。
(3)影响井巷的掘进,遇到稍大断层需要使巷道改道,或加强支护。
(4)对含硫自燃矿体,被断层分割多类断块时,只能分区开采,阻隔火区蔓延。
A. (1)
B. (1) (2)
C. (1) (2) (3)
2.以下矿山开采过程中,
D. (1) (2) (3)⑷
对支护工作描述错误的是( )。
(1)在破碎、松软或者不稳定地层掘进,应及时支护。
(2)坑口应进行支护,支护体在坑口外部分应大于3 m。
(3)架设、维修或更换支架可与其他开采作业同时进行。
(4)回收平巷支架应由外向里进行,回收井框及斜井支架应由下而上进行。
(5)在松软破碎岩层喷锚作业,应打超前锚杆预先护顶。
A. (1) (2) B. (1) (2) (5)
C. (3)⑷ D. (2) (3) (4)
3.矿山开拓与开采过程中,常会发生地下水涌入矿坑(包括井、巷和开采系统)中,单 位时间内涌入矿坑的水量称为矿坑涌水量。有效测量矿坑涌水量是设计与开采部门选 择开采方案和开采方法,制定疏干措施,设计水仓、排水系统与设备的主要依据,对 矿山预防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那么以下为水泵观测法测定涌水量 的计算公式是( )。(注:水泵法通常根据水泵每小时实际抽水量及抽水时间计算
• 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矿坑涌水量)
A. Q=O. 8FV B. Q=O. 014⅛ 4h
.— QO 方 2
C. Q=O.O186B九病 D. Q= --.
£ 1 十 % 2
4.对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矿山企业,较为合适的矿山救护队设立方式为( )。
A.与周边居民协商成立民办救护队
B.由于经费有限,不设立救护队
C.设立专业矿山救护队
D.设立兼职救护队,并就近聘用具备资历的矿山救护队
5.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发挥重大作用,将为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提 供良好的条件。以下选项中,正确的"六大系统"是( )。
①监测监控系统;②应急救援管理系统;③井下人员定位系统;④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⑤矿井支护保障系统;⑥矿井压风自救系统;⑦矿井供水施救系统;⑧井下排水智能 系统;⑨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A.①③④⑥⑦⑨ B.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④⑥⑦⑧⑨ D.②③④⑤⑦⑨
6.下列关于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人单位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 代。该项经费计入生产成本,据实列支
B.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进口 的劳动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C.用人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接纳的实习学生应当纳入本单位人员统一管理,并配 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D.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不用考虑其佩戴的合适性和基本舒适性
7.下列关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的说明表述错误的是( )。
A.本标识采用古代盾牌之形状,取"防护”之意
B.盾牌中间采用字母"LA”表示"劳动安全”之意
C.编号采用三层数字和字母组合编号方法编制
D.第二层的两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年份
8.以下对非金属矿山现状及相关法规描述不正确的是( )o
(1)我国非金属矿山开采技术相对落后,装备水平低。
(2)我国非金属矿山规模上主要以大中型矿山为主。
(3)非金属矿山企业从业人员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复印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但不必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4)跨两个及两个以上县的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 级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A. (1) (2) (4) B. (1) (3) (4)
C. (1) (2) (3) D. (2) (3) (4)
• 4 •
第一章金属非金属矿山概述«
9.以下对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1)从事非煤矿山采掘施工的外包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矿山工程施工资质,不一定需要 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2)为职业病防治提供技术服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照《职业卫生技术 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标准、规范、执业准则的要求,为用人单位 提供技术服务。
(3)非煤矿山企业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监 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4)非煤矿山企业若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不一定需要参加工伤保险,参加商业保 险也可以。
(5)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A. (1) (4) B. (1) (3) (5)
C. (2) (3) D. (1) (3) (4)
10.矿区水文地质调查任务主要为( )。
①主要充水水源;②主要隔水层防突水性能;③季节性气候条件;④特殊隐伏导水构 造;⑤预测矿井涌水量;⑥矿床储藏量。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④⑥
11.矿坑内的水主要来自岩层空隙中的地下水、地表水源、大气降水以及老窿及旧巷积水 4个方面。岩层空隙中的地下水又可以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下列关于各类 水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孔隙水水量大小取决于含水层的成因类型、岩性结构、颗粒成分、厚度和分布 面积
B.裂隙水水量一般不大,水压往往较大
C.岩溶水水压高、水量大,来势猛,如无其他水源联系时,突水量很快减小、水压下 降,容易疏干
D.老窿及旧巷积水突水迅猛,水量、水压大
12.根据矿床充水主要含水层的类型,将固体矿床划分为以孔隙含水层为主的充水矿床、 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充水矿床和以岩溶含水层为主的充水矿床。下列选项中属于构造 裂隙含水层型矿坑涌水量特点的是( )。
A.涌水量介于IOo~500 m3/h
B.水压大,水量丰富,一般为500〜IOOOm3/h
C.静储量大,动储量小,一般为8O~5OO m3/h
D.以静储量为主,动储量变化范围大,可由每小时Iom3至数万立方米
13.某矿山探明的工业储量为56 Mt,设计采用空场采矿法,预计可采出矿量为49 Mt, 则该矿矿石损失率为( ).
A. 87.5% B. 12.5% C. 14.3% D. 85.7⅝
14.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及第二批),金属非金属
• 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矿山可选用的设备或工艺为()。
A. 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B.天井钻机钻井法
C.使用爆破方式对大块矿岩进行二次破碎
D.无稳压装置的中深孔凿岩设备
【历年真题实战】
答案:125页
1.【2021年】淘汰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和设备,是提高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保障能 力、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技术手段。下列地下矿山提升运输设备中,禁止使用的 是( )。
A.采用远程操控系统的井下电机车
B. KJ型矿井提升机
C.直径1.6 m用于升降人员的提升绞车
D.主要无轨运输巷道使用的柴油机车
• 6 •
第二章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技术«
第二章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技术
【重要知识点]
露天采矿场的基本要素;安全平台的宽度;露天开采工艺;露天爆破工作要求;爆破 危害类型;露天矿开拓方式;剥采比;边坡岩体破坏类型:矿孔装药量;边坡防治
【基础知识训练】 答案:126页
1.( )是露天采矿场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是进行独立采剥作业的单元。
A.封闭圈 B.台阶 C.开拓 D.采空区
2.在矿山开采寿命的末期,安全平台的宽度一般确定为( )。
A.台阶高度的1/2 B.台阶高度的1/3
C.台阶高度的1/4 D.与台阶高度相同
3.大型露天矿使用最多的穿孔设备是( )。
A.牙轮钻 B.潜孔钻 C.钢绳冲击钻 D.火钻
4.露天爆破时可用的填塞物为( )。
A.碎石块
B.山皮土或炮泥
C.木楔
D.爆破器材的废旧包装物
5.露天爆破在爆破危险区内有2个以上单位或作业组应
A.各自独立爆破作业
C.统一指挥爆破作业
6.露天爆破的警戒范围由( )。
A.爆破员确定
C.爆破设计确定
7.穿孔作业钻机稳车时千斤顶下面(
A.不应垫块石
C.垫碎石
8.钻机与下部台阶坡底线的电铲( )。
A.不应同时作业
C.可以交叉作业
9.浅孔台阶爆破时,个别飞石对人员的安全距离为(
B.交叉作业
D.轮流作业
B.领导确定
D.经验确定
B.应垫块石
D.垫木楔
B.应同时作业
D.同时协同作业
),复杂地形条件下为( )
A. IOO m, 200 m
B. 200 m, 300 m
• 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C. 300 m, 400 m D. 400 m, 500 m
10.在雷雨季节、潮湿场地等情况下,爆破施工应采用()。
A.电力起爆法 B.非电起爆法
C.明火起爆法 D.火花起爆法
11.在潮湿含水的炮孔中,宜采用具有防水性能的( )炸药。
A.较油 B.镂梯 C.乳化 D.煤粉
12.电雷管的电阻值应用( )逐个检验,电阻值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值。
A.万用表 B.专用爆破电桥
C.惠斯登电桥 D.欧姆表
13.露天矿床开拓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建立地面与采矿场各生产水平之间的运输通路。运 输通路的方式选择影响露天开采的效率和效益。通过运输方式作为分类特征,划分露 天矿床开拓方法,以下选项中露天矿床开拓不适用的方法是( )。
A.公路运输开拓、铁路运输开拓
B.铁路运输开拓、斜坡箕斗开拓
C.平碉溜井开拓、斜坡箕斗开拓
D.平碉溜井开拓、水力运输开拓
14.设计中,确定合理开采深度,通常采用的原则是境界剥采比不大于( )。
A.经济合理剥采比
B.生产剥采比
C.分层剥采比
D.最佳采剥比
15.处理盲炮时( )。
A.应拉出起爆药包
B.应掏出起爆药包
C.不应拉出或掏出炮孔和药壶中的起爆药包
D.直接进行引爆操作
16.电爆网路( )。
A.应用钢轨、钢管作爆破线路
B.不应使用裸露导线作爆破线路
C.可用钢丝作爆破线路
D.直接与电源开关相连
17.炸药爆炸的三要素为放出大量的热能、反应速度快以及( )。
A.凝聚大量的能量
B.生成大量的气体
C.必须借用外界的力量
D.形成高压区
18.主变电所距离准轨铁路不小于( )。
ʌ- 40 m B. 25 m C. 20 m D. 15 m
• 8 •
第二章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技术«
19-露天开采有两种方法,即( )和条带剥离式开采。
A.阶梯式开采 B.台阶式开采
C.梯段式开采 D.阶段式开采
20.露天矿山根据矿床埋藏条件和地形条件,分为( )露天矿。
A.高地、盆地 B.山坡、凹陷
C.高地、凹陷 D.山坡、盆地
21.穿孔作业穿凿第一排孔时,钻机的中轴线与台阶坡顶线的夹角应不小于( )。
A. 30o B. 45° C. 60o D. 90°
22.台阶坡面角主要是岩体稳定性的函数,其取值随岩体的稳定性的增强而增大。某均质 岩体,岩石硬度系数为9,则其相应的台阶坡面角选取的值可以为( )。
A. 50o~60o B. 60o~70o
C. 70o~75° D. 75°〜80°
23.安全平台的作用是收集从上部台阶滑落的碎石和阻止大岩石块滚落。某处于开采初期 的铁矿其台阶高度为12 m,则其安全平台的宽度一般可以为( )。
A. 4 m B. 6 m C. 9 m D. 13m
24.沿工作平盘的外缘常堆筑一道安全挡墙,用于阻止石块滚落到下面的台阶和防止汽车 或其他设备驶落台阶。下列关于安全挡墙的高度和其坡面角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底
A.安全挡墙的高度一般不小于汽车轮胎直径的1/2
B.安全挡墙的坡面角大于台阶的坡面角
C.安全挡墙的坡面角一般为35°左右
D.安全挡墙一般用尾矿砂堆筑
25.公路运输开拓方法中最常用的运输设备是自卸汽车,又称汽车开拓,它是现代露天矿 广为应用的一种开拓方式。当采场面积较小,且长、宽尺寸相差不大,同时开采的水 平数较少以及采场四周岩石比较稳固时,宜选择( )。
A.直进式坑线开拓
B.回返式坑线开拓
C.螺旋式坑线开拓
D.联合坑线开拓
26.输送带运输开拓是一种连续运输方式,是实现露天矿生产连续化的重要环节。下列关 于输送带运输优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产能力大
B.升坡能力强
C.运输距离短、运输成本低
D.系统自适应调节能力强
27.平碉溜井开拓是借助于开凿的平碉和溜井,建立露天矿工作台阶与地表的运输联系。 下列关于平碉溜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理地确定平砲的长度和结构要素是其关键
• 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B.适用于地形简单、矿床高差小的山坡露天矿
C.平碉应尽可能短,不受爆破作业的影响,平砲口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之上
D.溜井的堵塞、冒顶以及磨损是平碉溜井开拓的三大灾害
28.爆破工作的目的是将整体矿岩进行破碎及松动,形成一定形状的爆堆,为后续的采装 作业提供适宜的挖掘物。爆破完成后要有合理的矿石块度以保证整个开采工艺过程中 的总费用最低。关于矿石块度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o
A.小于挖掘设备铲斗所允许的最大块度
B.大于粗碎机入口所允许的最大块度
C.小于粗碎机出口所允许的最大块度
D.大于挖掘设备铲斗所允许的最大块度
29.爆破作用指数"的大小用爆破漏斗半径和最小抵抗线的比值来表征。对于弱松动爆 破,其爆破作用指数"的值为( )。
A.小于 0∙ 5 B. 0∙ 5~0. 75
C.小于 0∙75 D. 0. 75 — 1
30.某矿爆破设计计算出的炮孔装药量较小且远小于炮孔最大可能的装药量时,应当采用
( )。
A.分段装药 B.连续装药
C.耦合装药 D.不耦合装药
31.按照炮孔的起爆顺序可以分为排间微差起爆、斜线起爆、直线掏槽起爆、间隔孔起 爆、逐孔起爆等起爆方案。下列选项中属于斜线起爆的是( )。
A.将平行于台阶坡顶线布置的炮孔按行顺序起爆
B.每一分段起爆炮孔中心的连线与台阶坡顶线斜交
C.利用沿一直线布置的密集炮孔首先起爆,为后续孔爆破开创新的自由面
D.按同排炮孔按奇偶数分组顺序起爆
32.岩石的可挖性,即原岩可挖性、爆破破碎后岩石的可挖性。其直接涉及挖掘阻力问 题。下列关于影响挖掘阻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爆岩石的松散性好,则阻力大
B.块度大,则阻力减小
C.岩块的强度和容重,容重增大,则阻力增大
D.采装作业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与挖掘阻力的大小无关
33.在露天开采过程中,运输作业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矿山运输系统的基建投资占总 基建费用的60%左右,运输的作业成本占矿石开采成本的30%〜40%。下列关于露天 矿运输基本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剥离岩石的运距应尽可能短
B.运输网路及个别区段应尽可能随开采点的移动而及时变化
C.采用较简单的运输方式和较少的运输设备类型
D.主要设备停歇时间最少
34-露天采场,特别是凹陷露天采场,本身就相当于一口大井,从客观上它具备了汇水的
• 10 •
第二章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技术 «
条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露天矿涌水来源的是( )。
A.大气降水 B.生活排水
C.地表径流 D.地下涌水
35.露天矿涌水有降低设备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矿山工程下降速度以及破坏边坡的稳定 性等危害。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露天矿涌水中自然因素的是( )。
A.气候条件
B.边坡参数确定不合理
C.地表水体
D.地形条件
36.露天矿山要根据最终边坡的稳定类型、分区特点确定监测级别,并建立边坡监测系 统,进行定点定期监测,定点定期监测的内容不包括( )。
A.坡体表面和内部位移
B.地下水位动态
C.爆破震动
D.围岩法向应力
37.防治滑坡的方法可归纳为"减、排、挡、固”四字经验。关于这四字经验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减"字中的减小边坡角可以把滑坡体下部推动滑移地段的土石方挖去,填压在 上部
B. "排”字中的地表排水,排水沟坡度一般为3%。
C. "挡"字中的挡土墙适用于临滑的危险边坡
D."固"字中的综合加固一般适用于滑坡体超过5〜6个台阶时
38.工程爆破中,一般采用的炸药都是由C、H、0、N这4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爆破 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是( )。
A. NH3 B. NO C. SO2 D. CO
【能力提升训练】 答案:130页
1.非工作帮上的平台,按用途可分为( )。
①清扫平台;②指挥平台;③安全平台;④工作平台;⑤运输平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2.以下对爆破作业操作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1)浅眼爆破发生盲炮时,可向炮孔内注水软化充填物和炸药,然后轻轻拉动电雷管 脚线、导爆管,取出雷管后再进一步处理炸药。
(2)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爆破器材,使用前无须进行检验。
(3)乳化炸药是一种含水炸药,具有抗水性强、爆炸性能好等优点。
(4)深孔爆破堵塞时,堵塞物可采用钻孔时排出的岩粉或泥土,其中不得混有大于 30 mm的各种岩块或土块。
(5)爆破安全距离按各种爆破效应(爆破地震、飞石、空气冲击波)分别计算,最后
• 1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取最小值。
A. (1) (2) B. (3) (4)
C. (2) (3) D. (4) (5)
3.以下对爆破操作及规程理解不正确的是( )。
(1)自由面或临空面越多,爆破破岩越容易,炸药消耗量越小。
(2)爆破作业没有用完的爆破器材,可就地销毁或带走。
(3)手机、对讲机产生的无线电波一般不会引起电爆网路早爆。
(4)校核电雷管电阻时,同批次雷管的电阻在2. 5 C左右,其中有一发电雷管虽然也能 导通,但电阻有5 C,该发雷管不能用于同一起爆网络爆破作业。
(5)经多次总结爆破经验后,根据现场情况,爆破安全警戒范围可适当减小。
A. (1) (4) B. (2) (3)
C. (1) (4) (5) D. (2) (3) (5)
4.某地区探明地下存在较大矿床,矿体埋藏较深,且埋藏条件较为复杂、分散、平面尺 寸和高差不大。经研究计算,该矿体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较为经济。以下选项中最 适合本次开采的矿床开拓方法为( )。
A.公路运输开拓
B.公路运输开拓、铁路运输开拓
C.斜坡箕斗开拓、公路运输开拓
D.斜坡箕斗开拓、平碉溜井开拓
5.关于斜坡提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升降人员或用矿车运输物料的最大速度,当斜坡长度不大于300 m时为3. 5 m/s
B.升降人员的加速度或减速度不应超过0. 75 m/s
C.用箕斗运输物料和矿石的最大速度,出斜坡长度不大于30Om时为5 m/s
D.在甩车道上运行时最大速度为1.5 m/s
6.露天矿主要的开采方式有( )。
①人工开采;②立井开拓;③水力开采;④综合开采;⑤平碉开拓;⑥机械开采; ⑦斜井开拓;⑧挖掘船开采。
A.①③④⑥ B.①③④⑧
C.①③⑥⑧ D.②④⑤⑦
7.对开采工艺--爆破环节描述不正确的是( )。
(1)某采矿场爆破后出现盲炮,矿主利用一根螺纹钢去处理盲炮炮孔,将盲炮引爆。
(2)导爆管起爆系统主要部件为塑料导爆管,它与引爆雷管和传爆装置相连接,组成 导爆管起爆系统。
(3)工业雷管的外观检验一般包括管壳是否有裂缝、变形、污垢、浮药、砂眼,不包 括电雷管脚线是否有折断等。
(4)露天爆破,选取过大的底盘抵抗线会造成根底多、大块率高、后冲作用大;选取 过小浪费炸药、增大钻孔工作量、岩块易抛撒、产生飞石危害。
ʌ-(1)(2) B. (1) (3) C. (2) (4) D. (3) (4)
• 12 •
第二章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技术«
8.以下边坡岩体破坏类型配对正确的是( )。
A.楔体破坏
C.圆弧形破坏
B.倾倒破坏
D.平面破坏
9.某贵金属露天矿山采用的挖掘机最大挖掘高度为13. 5 m,挖掘机推压轴高度为9. 6 m, 该矿的矿物价值高,对选别性要求较高,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该矿最适宜的台阶高度 为( )。
A. 14 m B. 10 m C. 7 m D. 6 m
10.某铁矿台阶高度为12 m,采用排间错列布孔的布孔方式,孔间距4 m,炮孔底盘抵抗 线为3 m,排间距为3. 5 m。采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其单耗为0. 6 kg/π? ,则该矿孔 装药量为( )。
A. 86. 4 kg B. 75. 6 kg C. 100. 8 kg D. 25. 2 kg
11.排水是排除矿坑涌水所采取的方法和设施的总称。关于露天采场排水量计算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设计暴雨频率的暴雨径流量是按一定的暴雨频率计算出来的平均降雨径流量
B.贮水池的合理容量取决于设计暴雨频率和水泵排除积水所需的时间
C.确定贮水池容积时,无须考虑露天采场的允许淹没程度
D.对于移动式水泵、潜水泵、水泵船和地下固定式水泵,其允许淹没高度不应超过水 泵的吸水高度 ..
12.发生采动滑坡的坡体几何形态大多有一定的共同点,其在竖直剖面上的特点不 包括( )。
A.剖面大多在总体上呈凸形状态
B.坡顶比较平缓,坡面外鼓,坡角为陡坎
C.坡体的上、下部均呈陡坎状,中间有起伏的不规则斜坡或直线斜坡
D.坡顶较陡,坡底较缓,中间为规则的缓斜坡
13.为了预防边坡垮塌事故,露天开采必须选用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下列关于露 天开采的开采顺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必须采用分台阶分层开采
B.必须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
C.小型露天采石场必须自上而下分层,质序开采
D.严禁掏采,严禁在工作面形成伞檐、空洞
14.露天矿山采场边坡的变形、失稳,从根本上说是边坡自身求得稳定状态的自然调整过 程,而边坡趋于稳定的作用因素在大的方面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关。下列选项关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于采场边坡危害的防治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露天矿山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在特殊情况下,采取安全 措施后可以进行掏采
B.边坡高度150 m以上的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必须进行在线监测,定期进行稳定性专 项分析
C.确保露天矿边坡安全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包括确定合理的边坡参数,选择适当的开 采技术和制定严格的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
D.滑坡防治方法可归纳为"减、排、挡、固"四字,"减”即减,少地下水对边坡的 影响
【历年真题实战】
答案:133页
1.【2022年】某地下金属矿山将采准切割巷道掘进外包给一施工队。该施工队在完成采 准切割巷道装药后,将剩余炸药就近存放在探矿穿脉内。爆破作业引爆了探矿穿脉内 的剩余炸药,最有可能引起探矿穿脉内炸药爆炸的是( )。
A.爆破冲击波 B.爆破震动
C.爆破飞石 D.炮烟
2.【2022年】露天开采活动破坏了岩体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导致开采形成的边坡岩体 发生局部或整体变形,达到新的平衡状态。露天采场边坡破坏类型包括( )。
A.松弛张裂,蠕动变形,滑坡,崩塌
B.松弛张裂,蠕动变形,滑坡,片帮
C.蠕动变形,滑坡,崩塌,片帮
D.松弛张裂,滑坡,片帮,崩塌
3.【2022年】影响露天矿山采场边坡稳定的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各组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中,属于外在因素的是( ).
A.工程爆破震动,坡体内部开挖扰动,岩体结构
B.工程爆破震动,坡体下部开挖扰动,水文地质
C.坡体开挖形态,坡体内部开挖扰动,岩层岩性
D.坡体开挖形态,坡体下部开挖扰动,大气降水
4.【2022年】露天矿山边坡滑坡隐患的防治方法可归为“减、排、挡、固”四大类。下 列防治方法中,属于"挡”的是( )。
A.锚索支护 B.混凝土喷层
C.注浆加固 D.抗滑粧
5-【2022年】某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电机车运输。2021年9月5日,维修工在停电检修电 机车时,头部与电机车受电弓碰撞受伤。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车辆伤害 B.机械伤害
C.触电 D.物体打击
6.【2022年】电气危害的表现形式有电气火灾、触电等。露天采场电铲作业过程中移动 电缆时,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是( Μ
• 14 •
第二章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技术«
A.穿好绝缘鞋,穿好阻燃服,使用绝缘工具
B.戴好绝缘手套,穿好阻燃服,使用绝缘工具
C.穿好绝缘鞋,戴好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
D.戴好绝缘手套,穿好阻燃服,穿好绝缘鞋
7.【2021年】爆破振动控制措施包括降低地震波强度和采取防护措施两方面。下列控制 爆破振动的措施中,属于防护措施的是( )。
A.设计合理爆破参数
B.开挖减震沟槽
C.限制一次爆破最大用药量
D.选择合适的爆破器材
8.【2021年】盲炮是爆破工作中,因各种原因未能按设计起爆,造成装药全部或部分拒 爆的现象。盲炮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事故。下列爆破技术措施中,能够 预防盲炮的是( )。
A.选用合格的爆破器材
B.选用零氧平衡的炸药
C.加大炮孔填塞长度
D.加大炮孔超深
9.【2021年】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边坡岩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失去稳定引发滑 坡。下列露天采场边坡变形、破坏征兆中,属于边坡滑坡的征兆是( 兀
A.临空方向岩体有裂纹、塑性变形
B.临空方向岩体开裂,有明显裂隙
C.边坡前缘岩体与岩坡分离,逐次后退
D.边坡岩体沿结构面整体移动,深层破坏
10.【2021年】控制爆破不仅可以减小爆破对边坡的振动影响,也有利于控制边坡形态, 是防止露天矿山采场边坡滑坡的有效措施。某露天矿山岩体整体性差、节理裂隙发 育、岩石风化程度不一。下列控制爆破方式中,适用于该矿山的是( )。
A.预裂爆破 B.光面爆破
C.缓冲爆破 D.减震爆破
11.【2021年】露天矿山疏干排水的主要目的是把边坡内水压降低到允许的程度,以增加 采场边坡的稳定性。某露天矿山含水层较厚、透水性变化较大且埋藏较深。下列疏干 方式中,适用于该矿的是( )。
A.水平疏干 B.垂直井疏干
C.地下巷道疏干 D.明沟自流疏干
12.【2020年】露天采场边坡破坏类型有多种,崩塌是其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关于崩塌破 坏产生条件与破坏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坡高大,边坡任意位置都易产生
B.坡高大,只发生在边坡上部
C.坡角大,边坡任意位置都易产生
• 15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D.坡角与坡高大,只发生在边坡上部
13.【2020年】国内外露天矿山在滑坡治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效 的整治措施,支护加固是其中的一种主要治理措施。下列支护加固措施中,正确的是 (
A.锚杆、锚索、抗滑桩和减载综合措施
B.锚杆、锚索、注浆和疏干排水综合措施
C.锚杆、锚索、喷层和抗滑桩综合措施
D.疏干排水、注浆、减载和抗滑桩综合措施
• 16 •
第三章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技术《
第三章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技术
【重要知识点】 ‘
安全出口设置;锚喷支护;矿井透水事故;矿井火灾燃烧物分类;矿山火灾事故;冲 击地压的防治措施;冒顶事故的探测方法;矿井水灾事故;矿井提升
【基础知识训练】 答案:134页
1.地下矿山,应保存一系列图纸,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其中不
包括( )o
A.矿区地形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B.通风系统图
C.提升运输系统图
D.通信系统图
2.每个矿井至少应有( )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应不
小于( )。
A. 2 个,2Om B. 3 个,2Om
C. 2 个,3Om D. 3 个,3Om
3.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人行道应符合的要求不包括( )。
A.有效宽度,不小于1.5 m
B.有效净高,不小于1. 9 m
C.斜井坡度为10。〜15°时,设人行踏步;15°~35°时,设踏步及扶手「大于35°时,设 梯子和扶手
D.行人的提升斜井应设人行道
4.井下特定条件下,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且安全带一端应正确固定。下列情况不用 佩戴安全带的是( )。
A.拆除保护岩柱或保护台
B.在井筒内或井架上安装、维修或拆除设备
C.爆破后到井圈上清理浮石
D.运输物料、装卸车
5.锚杆支护与锚喷支护是矿山井巷支护的两种方式。锚杆支护是单独采用锚杆的支护,
而锚喷支护是联合使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或( )支护。
A.锚网 B.锚喷网 C.喷浆 D.锚索
6.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应判断被困井下人员的位置。当人员所在地点( )时,可
• 1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采用打钻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
A.低于透水后水位
B.高于透水后水位
C.位于透水点上方
D.位于透水点下方
7.以下矿井火灾按燃烧物分类的是( )。
A.井筒火灾 B.机电设备火灾
C.采面火灾 D.采空区火灾
8.构成矿井火灾的三要素分别是( )。
A.热源、可燃物和燃料 .
B.热源、助燃物和空气 老姚注安免费国礼81<您3認。
C.热源、可燃物和空气
D.热源、助燃物和空气
9.下列不属于矿井透水前预兆的是( 兀
A."挂汗" B. "挂红”
C."水叫" D.空气变热
10.矿井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应能在20 h内排出矿井24 h的( )。
A.设计最大排水量
B.最小涌水量
C.正常涌水量
D.最大涌水量
11.按照引火源的不同,矿山火灾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下列火灾原因,不属于外因 火灾原因的是( )。
A.岩层或含硫矿自燃 B.机械摩擦
C.电路短路 D.爆破
12.矿井(竖井、斜井、平碉等)井口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 )
以上。
A. 1 m
B. 2 m
C. 3 m
D. 4 m
13.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分为防范措施和解危措施两大类。下列措施,可作为解危措施的 是( )。
A.卸载爆破
B.确定合理开采程序
C.加强顶板控制
D.大断面掘进
14.除"敲帮问顶"夕卜,冒顶事故的探测方法还包括( 人
A.爆破法 B.仪器探测法
C.测压法 D.对流法
15-矿井水灾事故救援方案应根据突水地点、突水性质、涌水量、( )、矿井具有生存
• 18 •
第三章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技术《
条件的地点及其进入通道,以及被堵人员所在地点的空间、氧气、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等因素综合制定。
A.作业场所数量
B.作业场所设备分布
C.事故前人员分布
D.矿井生产能力
16.下列起爆器材中,既起到起爆作用,又起到传爆作用的是(
A.雷管 B.导火索 C.继爆管 D.导爆管
17.在井巷掘进施工方法中,下列选项属于普通施工法的是( )。
A.钻眼爆破法 B.冻结法
C.钻井法 D.注浆法
18.炮眼直径小于50 mm,深度( )称为中深孔爆破,多用于井筒及大断面碉室
掘进。
A. 1~2 m
B. 1~3 m
C. 2~'4 m
D. 3~4 m
19.矿(地)压灾害的防治技术有井巷支护及维护、采场地压事故防治技术、地质调查工 作等方法。下列方法中,不属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场地压控制方法的是( )。
A.充填采矿法地压控制
B.空场采矿法地压控制
C.崩落采矿法地压控制
D.全面采矿法地压控制
20.通常情况下,一个矿井的主、副井都是同一种井碉形式。然而,有时常因某些条件的 限制,采用同种井碉形式会带来技术上的困难或影响矿井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 下,主、副井可采用不同的井碉形式,称为( )。
A.平碉开拓 B.斜井开拓
C.立井开拓 D.综合开拓
21.采用( )采矿时,为维持回采进路良好的稳定性,必须掌握回采进路周围岩体中
的应力分布、回采顺序对进路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A.单层崩落法
B.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C.充填采矿法 ,
D.有底柱崩落法
22.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网络,是通风 动力装置和通风控制设施(通风构筑物)的总称。根据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地下 矿山通风方式可分为( )。
A.中央式、混合式、压抽混合式
B.压入式、抽出式、压抽混合式
C.混合式、对角式、中央式
• 1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D.对角式、压入式、抽出式
23.地下矿山工作面风量,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时,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 少于( )。
A. 4 m3 B. 3 m3 C. 2 m3 D. 1 m3
24.探放老空水时,应撤出( )o
A.探放水点标高以下受水害威胁区域所有人员
B.井下所有人员
C.采掘作业人员
D.安全管理员
25.关于矿井巷道运输特点,错误的是( )。
A.矿井运输受到空间限制
B.矿井运输设备流动性大
C.运输设备运行速度慢
D.矿井运输中货载变换环节多
26.关于巷道带式输送机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正确的是( )。
A.安装防跑偏和防撕裂保护装置
B.安装防滑保护装置,周期清除胶带滚筒上的水或调整胶带长度
C.带式输送机的机头传动部分、机尾滚笥、液力偶合器等处必要时要装设保护罩或保 护栏杆
D.安装输送机的巷道,两侧要有足够的宽度,输送机距支柱或∙⅛墙的距离不得小于 1 m,行人侧不得小于0. 8 m
27.在地表移动带范围内,地表不允许陷落的,在选用采矿方法时宜选择( )。
A.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B.有底柱分段崩落法
C.不处理采空区的空场法
D.充填采矿法
28.为了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和适宜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持续地生产,需要把地面上的 新鲜空气送到井下,将井下的污浊空气排至地面;这就是矿井通风的目的。下列关于 矿井通风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统一通风具有排风比较集中、使用的通风设备较少、便于集中管理等优点
B.每一个通风系统至少要有一个可靠的进风井和一个可靠的排风.井
C.按进风井与排风井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中央对角混合式三种不同 的布置形式
D.风机工作方式一般只有压入式、抽出式两种
29.紧急避险系统是在矿山井下发生灾变时,为避灾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由避灾 路线、紧急避险设施、设备和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要 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
• 20 •
第三章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技术«
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B.紧急避险应遵循"撤离优先,避险就近”的原则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建设
C.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少于30 min的自救器,并按入井总人数的10% 配备备用自救器
D.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完成,应立即投入使用
30.冲击地压有强有弱,其破坏性有大有小。按振动能大小的不同,冲击地压的强度可分 为5个等级。当巷道围岩出现迅速地脆性破坏,并有大量岩石碎块、粉尘抛出,形成 气浪冲击,可使几米长的一段巷道冒落,支架及设备损坏时属于( )。
A.微冲击 B.弱冲击
C.中等冲击 D.强烈冲击
31.对于以散体地压为主的巷道,可以采用的支护形式为( )。
A.锚喷支护
B.钢筋混凝土支架
C.可缩性钢支架
D.在刚性支架的棚梁和棚腿的接触面夹入可缩性材料
32.据统计,在矿山水灾事故中有85%~90%来自地下水。下列选项中属于矿山地下水灾 害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
A.片帮、冒落 B.冲击地压
C.中毒窒息 D.淹没设备
33.外因火灾又称外源火灾,是由外部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按照引发火灾的原因分类, 以下( )不属于外因火灾的主要类型。
A.明火所引燃的火灾
B.油料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所引起的火灾
C.矿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反应热所引起的火灾
D.炸药在运输、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所引起的火灾
34.某矿山井下工人在井下作业中采取了以下做法,其做法中符合防范明火引发火灾措施 的是( )。
A.用明火烤热井口冻结的管道
B.井下使用过的废油、棉纱、布头、油毡等易燃物放入盖严的铁桶内,并在井下集中 存储
C.井下爆破采用大爆破作业,但加强对火种的管制
D.在井下点燃木材照明或生火取暖
35.某矿山采用斜井提升,垂直高度IOO m,坡度10%,则该矿井下列做法中正确 的是( )。
A.设专用人车运送人员,车辆运行速度为4 m/s
B.检修人员在运输间隙,在运输道上行走
C.运输物料的矿车,最高速度为4. 5 m/s
• 2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D.设有间歇关闭式防跑车装置
36.地下爆破时,应明确划定警戒区,设立警戒人员和标识,并应采用适合井下的声响信 号。发布的信号不包括( )。
A.装药信号 B.预警信号
C.起爆信号 D.解除警报信号
37.地下爆破作业时,浅孔爆破采场应通风良好、支护可靠并应至少有两个人行安全出 口,特殊情况下不具备两个安全出口时,应报( )批准。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负责人
C.爆破技术负责人 D.现场负责人
【能力提升训练】 答案:139页
1.地下矿山发生火灾时,有多种控制措施与救护方法。下列控制措施与救护方法中,不 符合地下矿山火灾事故救护的基本技术原则的是.( )。
A.控制烟雾蔓延,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
B.防止火灾扩大,避免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
C.停止全矿通风,避免火灾蔓延造成灾害
D.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
2.某矿山采矿工作面因自然发火而封闭,对该工作面采用了均压通风和黄泥灌浆等措施 进行处理。1年后,经过连续2个月取样化验分析,火区内氧气浓度为4%〜5%, 一氧 化碳浓度在0.001 %以下,没有检测到乙烯和乙快,火区的出水温度为22〜24℃,则该 火区( )。
A.可以启封
B. 1个月后可以启封
C. 4个月后可以启封
D.不能启封
3.某新建矿井,设计井深280 m,卷筒直径2. 5 m,设有3个生产提升水平。下列关于该 矿井提升系统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矿井宜采用多绳缠绕式提升系统
B.该矿井不可以用较小的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代替卷筒直径为2. 5 m的单绳缠绕式提 升机
C.该矿井如果产量不大可以采用平衡锤单罐茏提升
D.该矿井宜采用双容器提升
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对常见有害气体的安全标准作了明确的规 定。下列关于采矿工作面进风风流中有害气体浓度限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氮(NC)Z)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 0035%
B.硫化氢(HZS)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 0066%
C.氨(NH3)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 0004%
D.二氧化硫(SO2)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 0005%
• 22 .
第三章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技术 «
5.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对于矿井通风应满足的要求中说法正 确的是( )。
A.井下工作人员供风量不少于4 n√/ (min ・人)
B.砲室型采场排尘风速不小于0. 25 m/s
C.采用旋回破碎机的,破碎机碉室风量不小于IOm3/S
D.柴油设备运行时供风量不大于4 m3/ (min ∙ kW)
6.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有人员作业场所的井下气象条件符合 要求的是( )。
A.人员连续作业场所的湿球温度不高于25 ℃
B.湿球温度为32 °C时,未停止作业
C.湿球温度为27~30°C时,人员连续作业时间超过2h
D.湿球温度20〜25 ℃时,风速为0.15 m/s
7.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矿山对矿山井下通风机的要求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同一个碉室或风机房内使用多台同型号电机可以只备用1台
B.主通风设施应能使矿井风流在IOmin内反向,反风量不小于正常运转时风量的50%
C.采用多级机站通风的矿山,主通风系统的通风机至少有2台应满足反风要求
D.每年应至少进行2次反风试验,并测定主要风路的风量
8.某矿井下部水平涌水量大、上部涌水量小,关于该矿井的排水。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宜每个水平(即每个阶段的主要运输水平)各自设置水泵房直接排水
B.宜在下部水平安设辅助水泵,将水排至上部水平,再由上部水平主水泵房集中排至 地表
C.可用钻孔、管道、放水天井等办法将上部水平的水放至下部水平,再由下部水平集 中排至地表
D.如果该矿井有突然涌水危险,主水泵房应设在最低水平
9.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关于井下采用的电压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高压,不超过10 kV
B.低压,不超过380 V
C.运输巷道、井底车场照明,不超过no V
D.手持式电气设备电压不超过127 V .
10.主要水仓应由两个独立的巷道系统组成。关于水仓容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低中段水仓总容积应能容纳4 h的正常涌水量
B.正常涌水量超过2000 π√i/h时,最低中段水仓总容积应能容纳4 h的正常涌水
C.正常涌水量超过2000 π?/h时,最低中段水仓总容积应不小于6000 n√
D.水仓有效容积不小于总容积的60%
11.为了便于分析各种不同性质的地压,按其表现形式,将地压分为变形地压、散体地压
• 2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亦称松动地压)、冲击地压、膨胀地压4类。下列关于这4种地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变形地压是在一定范围内,滑移或塌落的岩体以重力的形式直接作用于支护体上 的压力
B.散体地压是由于巷道围岩膨胀而产生的压力
C.膨胀地压是指在大范围内岩体因变形、位移受到支护体的抑制而产生的地压
D.冲击地压又称岩爆,它是在围岩积累了大量的弹性变形能之后,突然释放出来时所 产生的压力
12.空场法的釆场地压显现,从时间和空间上看,大体可分为开采初期采场回采期间的局 部地压显现和开采中、后期大规模剧烈的地压显现两个时期。下列选项中属于局部地 压显现表现的是( )。
A.采场矿体、围岩或矿柱的变形、断裂、片帮、冒顶等现象
B.采空区上方大面积覆盖岩层急剧冒落 .
C.与冒落区相邻的采场压力剧增
D.出现矿柱压裂、.顶板破裂、采准巷道开裂及冒顶现象
13.某地下矿山,在巷道内能看到有雾气,巷道壁“出汗”。在平时,还能从地面的岩石 裂缝或井口冒出水蒸气或刺鼻的烟气,有冰雪融化现象。该矿最可能出现的灾害类型 是( )。
A.矿井突水 B.内因火灾
C.外因火灾 D.基本顶来压
14.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山应设井下环境 监测系统,实现连续自动监测与报警。监测内容不包括( )。
A.井下空气成分 B.温度
C.照度 D.水的PH
15.某矿山采用竖井单绳缠绕式提升,关于该矿井在提升中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普通箕斗升降人员
B.检查井笥时,升降速度为0.4m/s
C.竖井提升速度为3. 5 m∕s,过卷高度为3 m
D.井底设楔形罐道
16.依据《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在用爆破法掘进井巷的过程中说法正确 的是( )。
A.用爆破法贯通巷道,两工作面相距20 m时,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掘进
B.间距小于15 m的两个平行巷道中的一个巷道工作面需进行爆破时,可不通知相邻 卷道工作面的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C.独头巷道掘进工作面爆破时,应保持工作面与新鲜风流巷道之间畅通
D.天井掘进到上部贯通处附近时,宜采取从上向下的坐炮贯通法
17.地下矿山在天井、竖井、大断面碉室施工时,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预防高处坠落 事故的主要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24 •
第三章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技术«
A.吊桶升降人员可不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
B.掘进高度超过4 m时,应设隔板和安全棚
C.上、下人梯子或扒钉的支撑点应位于井框的横梁上,梯子倾角不得大于80。
D.竖井口的封口盘在不提升时应打开
18.爆破的有害效应对露天矿山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下列关于爆破有害效应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爆破有害效应包括爆破震动、爆破作业冲击波、爆破飞石、炮烟中毒、爆破声波
B.有害效应并非都随距爆源距离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减弱
C.各种效应所占炸药爆炸能量的比重不同,能量的衰减规律也不相同
D.在规定安全距离时,应根据各种效应分别核定最大安全距离,然后取它们的最小值 作为爆破的警戒范围
【历年真题实战】
答案:142页
1.【2022年】地下矿山地压显现不仅与岩体的应力状态、物理力学性质、结构等因素有 关,还与采矿方法有关。关于地下矿山地压管理与采矿方法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场法利用围岩本身的稳固性和矿柱的支撑作用,,被动管理地压
B.充填法利用充填体的直接支撑作用,主动管理地压
C.崩落法通过强制崩落围岩或围岩自然冒落,主动管理地压 D.充填法使矿柱由单轴受压变为三轴受压,被动管理地压
2.【2022年】为减少采空区顶板的移动与变形,地下矿山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 采空区处理方法。下列防止采空区顶板冒落产生冲击危害的处理方法中,应优先选用 的是( *
A.充填采空区
B.崩落采空区围岩
C.混凝土支柱支护采空区
D.隔离采空区
3.【2022年】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渗水或涌水现象。如果渗入或涌入矿井的 水量超过矿井排水能力,会造成矿井水灾。矿井水灾的水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类, 下列引发矿井水灾的水源中,属于地下水的是( )=
A.井下水仓水 B.废弃露天坑水
C.塌陷区积水 D.老空区积水
4.【2022年】竖井提升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升降人员、矿石、材料、设备,以及作为安全 出口等。竖井提升系统升降人员时,存在的主要危害是( )。
A.,高处坠落 B.机械伤害
C.起重伤害 D.触电
5.【2022年】为防止轨道滑脱,倾角较大的斜井应设置轨道防滑装置。根据《金属非金 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斜井应设置轨道防滑装置的最小倾角是( )。
• 2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A. 5o B. 10o C. 120 D. 15°
6.【2022年】运输巷道是车辆和人员通行的通道。为保障人员通行安全,应在运输巷道 一侧设置人行道。提升斜井人行道有效宽度应至少为( )m。
A. 0. 8 B. 1.0 C. 1. 2 D. 1. 5
7.【2021年】按照振动能量的大小,冲击地压的强度可以分为微冲击、弱冲击、中等冲 击、强烈冲击和灾害性冲击5个等级,不同等级冲击地压造成破坏的严重程度不同。 下列冲击地压破坏后果中,由强烈冲击造成的是( )。
A.整个开采区域矿柱发生连锁反应式破坏,巷道坍塌
B.大范围支架破坏和巷道冒落,机器设备受损
C.大量岩石碎块、粉尘抛出,形成气浪冲击
D.岩体表层局部破坏和岩块弹出,岩体深部有微振动
8.【2021年】合理选择采矿方法,是地下矿山控制冲击地压影响的重要措施。,下列采矿 方法中,最有利于减弱冲击地压影响的是( )。
A.充填法 B.空场法 C.崩落法 D.留矿法
9.【2021年】探明采空区位置和形态是有效治理采空区的前提条件。下列采空区探测方 法中,能够准确探测采空区空间形状、大小和积水等情况的是( )。
A.高密度电法 B.地震影像法
C.地探雷达法 D.激光扫描法
10.【2021年】地下矿山采空区处理不及时,易引发地表坍塌或井下空气冲击波伤人事 故。某地下铜矿开采已形成近12X10" π?采空区,且采空区上方有一村庄。下列采 空区处理方法中,最适合该铜矿采空区处理的是( )。
A.隔离法 B.充填法
C.崩落围岩法 D.自然冒落法
11.【2021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有水害威胁的矿井采掘作业,需进行超前探放水。关 于探放水安全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放水钻孔布置由作业人员视现场情况决定
B.发现异常先向矿领导汇报,再按指令撤人
C.探放水作业地点设专人现场监护
D.做好放水量和水质的记录
12.【2021年】爆破飞石的飞散距离主要与地形地质、爆破器材性能等因素有关。下列爆 破技术措施中,能够减小爆破飞石影响范围的是( )o
A.改变局部装药结构、合理安排起爆次序、减少装药集中度
B.减少爆破孔数、合理安排起爆次序、改变局部装药结构
C.减少爆破孔数、确定合理填塞长度、设置缓冲层
D.设置缓冲层、确定合理填塞长度、减少装药集中度
13-【2021年】矿山井下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长时间或超负荷运行可能引发火灾。下列 防范井下电气火灾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o
A.采用油浸式电气设备
• 26 •
第三章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技术«
B.供电线路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C.信号线路采用橡套电缆-
D.采掘作业面采用移动式无卤电缆
14.【2021年】为保证地下矿山斜井人车运送人员的安全,应设置斜井人车安全设施。下 列斜井人车相关安全设施中,既能手动、也能自动的是( )。
A.断绳保险器 B.保险链
C.平道闭锁装置 D.防跑车装置
15.【2020年】尾砂充填是常用的采场地压控制方法,通过改善采场围岩及矿柱的受力状 态,增强采场围岩的稳定性和矿柱强度。下列关于采用尾砂充填技术控制采场地压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避免地压显现
B.缓和地压显现
C.减小地表移动界限
D.避免地表沉降
16.【2020年】合理布置采掘工程、选择回采顺序是防治冲击地压的技术方法之一。下列 采掘工程的布置方式中,对降低冲击地压危害最有利的是( 兀
A.巷道走向应尽可能与活动断裂构造走向平行
B.巷道走向与活动断裂构造应尽可能呈锐角交叉
C.巷道与巷道之间应尽可能呈直角交叉
D.巷道与巷道之间应尽可能呈锐角交叉
17.【2020年】地压监测是地压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地下矿山地压监测常用的仪器有光 弹应力计、地音仪、电磁辐射仪、爆破震动仪等。下列地压监测仪器中,属于测量岩 石应变的是( )。
A.光弹应力计 B.地音仪
C.电磁辐射仪 D.爆破振动仪
18.【2020年】某矿采用井下物探方法查明,一掘进巷道前方50 m处采空区有积水。为 确保巷道掘进及后期采矿的安全,针对该采空区积水,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井下排水能力
B.井底车场设置防水闸门
C.完善透水事故应急预案
D.疏干前方采空区积水
19.【2020年】爆破有害效应包括爆破震动、冲击波、飞石、早爆、拒爆、炮烟中毒等。 早爆是指引爆炸药时有的药包比预定时间提前爆炸的现象。下列防止早爆的措施中, 错误的是( )。
A.清理爆区的热源和明火
B.装药前清除炮孔内的岩粉
C.爆破作业前进行安全检查
D.做好爆破器材的质量检验
• 2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20.【2020年】为有效减轻爆破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危害,首要的措施是控制爆破产生冲击 波的强度。下列控制爆破冲击波产生强度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保证炮孔堵塞质量
B.保持设计最小抵抗线
C.控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
D.增加爆破安全距离
21.【2020年】某铁矿在盲竖井检修维护过程中,因焊接作业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当, 引发过重大火灾事故。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该矿在井筒进行焊接作业时,采取了 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下列焊接作业引发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中,错误的是( )。
A.作业前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B.作业中指定专人监护焊接作业
C.作业后按要求清理作业现场
D.不同作业之间保证安全距离
22.【2020年】井下中央变电所是地下矿山的要害部位,存在发生电气火灾事故的风险。 为减少电气火灾事故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山调度室在接到井下中央变电所火灾 事故的报告后,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通知井下人员撤离危险区,并组织人员灭火
B.组织矿山救护人员现场灭火救援
C.通知相关部门在10 min内实施矿井反风措施
D.通知相关部门立即切断井下中央变电所的供电电源
23.【2020年】某金属矿副井为罐笼井,钢丝绳罐道。为保证副井提升安全,须定期检查 导向槽和钢丝绳罐道的磨损情况。检查时,检查人员应站在设有保护伞的罐笼顶部并 佩戴好安全带,罐笼升降速度最大不超过( )。
A. 0. 3 m/s B. 0. 5 m/s C. 0. 8 m/s D. 1. 0 m/s
24.【2020年】某矿采用胶带斜井运输,斜井兼作人行通道和安全出口。斜井坡度18。, 人行道宽度1 m、净高2 mo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人行道 内应设置( )。
A.踏步 B.扶手 C.踏步和扶手 D.隔离栏
25.【2020年】地下金属矿山在天井、竖井、大断面碉室施工时,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 故。下列关于防止高处坠落事故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断面碉室施工时必须佩戴安全带
B.在掘进竖井固定盘上作业时可以不佩戴安全带
C.在天井施工时,距顶板1. 8〜2m处应设牢固的安全平台
D.上、下人梯子的支撑点应位于井框的横梁上,梯子倾角应不超过85。
26.【2020年】炮烟中毒是井下采掘施工作业常见的生产安全事故,救援不当极易造成事 故扩大。掘进工作面发生炮烟中毒事故后,下列应急处置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加强通风排毒
B.撤离作业人员
♦ 28 •
第三章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技术"^≤
C.抢救中毒人员
D.隔离掘进工作面
27.【2019年】合理的回采顺序是控制地压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应先回 采高应力块段。为降低采场周边围岩应力集中程度,回采空间的长轴方向应尽可能与 矿体最大主应力方向( )。
A.垂直 B.大角度斜交
C.小角度斜交 D.平行
28.【2019年】巷道断面形态与应力集中程度密切相关。下列断面形态中,应力集中程度 最低的是( )O
A.矩形断面 B.正方形断面
C.桶圆形断面 D.梯形断面
29.【2019年】崩落围岩法是地下采空区的常用处理方法。关于崩落围岩法的说法,正确 的是( )。 老姚注安免费QQ群:819223280
A.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阻止采空区顶板的移动 注安VIP班,老姚微信/QQ:863575556
B.该方法不利于深部地下压力的释放
C.该方法适用于地表允许下陷或地表下陷可以控制的情况
D.该方法的特点是崩落围岩与采矿同时进行
30.【2019年】帷幕截流是通过切断涌水通道,达到控制矿井涌水量、确保矿井安全的一 种防治水措施。选择帷幕截流方式防治水时,应具备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包围式帷 幕所需要的水文地质条件是( )。
A.在注浆区域以外有相对狭窄且集中的地下水进水通道
B.注浆区域水平方向两侧有可靠的隔水边界
C.注浆区域有可靠的隔水顶板
D.注浆区域有可靠的隔水底板.
31.【2019年】某地下矿山采场采用深孔爆破回采。关于深孔爆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通往爆破危险区的主要巷道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B.遇有装药故障,爆破工应视具体情况自行处理或上报
C.起爆网路连接完成,应经现场安全员检查确认后方可起爆
D.‘装药开始后,爆区50 In范围内不应进行其他爆破作业
32.【2019年】矿山爆破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关于地下矿山防治炮烟中毒措施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选用正氧平衡的炸药,避免爆破后产生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
B.井下爆破后应加强通风,等待15 min后,方可允许人员进入工作面
C.征得现场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同意后可调整填塞长度,并做好变更记录
D.爆破后等待30 min,方可允许人员进入爆区附近的井巷、涵洞、采空区
33. [2019年]雷管质量不稳定和起爆能力不足,起爆电源通电时的电流、功率达里要求, 及电爆网路连接错误或不规范等可引起电爆网路拒爆。为防止此种拒爆,起爆前应采用 专用爆破电桥测量爆破网路的电阻,实测的总电阻与计算值之差最大不超过()。
• 2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A. 10% B. 15⅝ C. 20⅞ D. 25%
34.【2019年】炸药运输、现场存放、装药填塞、爆破等环节,均有可能引发火灾。关于 防止此类火灾事故发生的措施,错误的是( )。
A.限制一次爆破最大装药量
B.爆破前后采取喷雾洒水措施
C.采用水袋填满堵严炮孔
D.爆破后加强局部通风
35.【2019年】在井下发生内因火灾时,可以使用风窗、局扇等设施对起火区域巷道两端 的风压进行干扰和调节,以最大限度地限制和隔绝火区内空气对流,促使火区逐步缺 氧,达到灭火的目的。这种扑灭火灾的方法是( )。
A.直接灭火法 B.隔绝灭火法
C.联合灭火法 D.均压灭火法
36.【2019年】跑车事故是斜井提升的常见事故类别。关于防止斜井跑车事故的说法,错 误的是( )。
A.倾角大于10°的斜井,应设置轨道防滑装置
B.专用人车安全员应坐在装有断绳保险器操纵杆的第一节车厢
C.斜井专用人车各节车厢之间除连接装置外,还应附挂保险链
D.斜井井口设阻车器或斜井中设常闭式防跑车装置,并保持完好
37.【2019年】井下平巷人车发车前应由专人负责检查车辆连接装置、轮轴和刹车等系统,确 认安全后方可发车。关于井下平巷人车使用的说法,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情形是( )。
A.需要附挂料车时,.料车必须挂在人车的最后一节车厢
B.架线式电机车的滑触线须设分段开关
C.当运送距离不超过300Om时,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 m/s
D.人员上下车时,禁止其他车辆进入乘车线
38.【2019年】电耙是地下矿山采场出矿的常用设备之一。关于电耙使用的说法,不符合 设备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的是( )。
A.电耙绞车的作业场所有‘良好的照明
B.绞车前部有防止断绳回甩的防护设施
C.电耙运行时,人员从电耙的尾部绕行
D.电耙停止运行时,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
39.【2019年】竖井、天井、溜井施工时,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关于预防此类高处坠落 事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吊桶运行速度不超过0. 3 m/s时,乘坐吊桶的人员可以不系安全带
B.关闭井盖门之前,不应装卸吊桶或往钩头上系扎工具或材料
C.普通法掘进天井,当掘进高度超过IOm时,应有装备完好的梯子间
D.天井掘进到距上部巷道约5 m时,测量人员应给出贯通位置
• 30 •
【重要知识点】
第四章尾矿库安全技术«
第四章尾矿库安全技术
尾矿坝;调洪库容;安全度;筑坝方式;选址;破坏形式
【基础知识训练】
答案:145页
1.尾矿库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 )以及回采、闭库的尾矿库建设工程。
A.扩建 B.勘察 C.巡查 D.检查
2.尾矿坝是挡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构筑物,常泛指( )和堆积坝的总体。
A.子坝 B.初期坝 C.中期坝 D.后期坝
3.尾矿库的调洪库容是指某坝顶标高时,最高沉积滩面、库底、正常水位三者以上,
( )以下的空间。
A.库顶面
C.沉积体表层
4.尾矿库滩顶高程的检测,应沿坝(滩) 应选较低处不少于( )个点。
B.最高洪水位
D.设计洪水位
顶方向布置测点进行实测,当滩顶高低相同时,
A. 2
B. 1
C. 3
D. 5
5.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性确定,分为( )。
A.危库、正常库两级
B.危库、废库、正常库三级
C.危库、险库、废库、正常库四级
D.危库、险库、病库、正常库四级
6.某坝顶标高时,初期坝内坡面、堆坝外坡面以里(对下游式尾矿筑坝则为坝内坡面以 里),沉积滩面以下,库底以上的空间,称为( )。
A.蓄水库容 B.调洪库容
C.死水库容 D.有效库容
7.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好的筑坝方式是指( )方式。
A.中线式 B.上游式 C.下游式 D.联合式
8.尾矿坝常见的病患有裂缝、( )、滑坡、管涌。
A.渗漏 B.坍塌 C.突水 D.冒顶
9.尾矿库是储存尾矿的场所,为防止尾矿事故发生,要对尾矿库的水位,滩顶等方面进 行日常监测。其中滩顶高程的测定属于( )方面的监测内容。
A.尾矿坝 B.防洪
• 3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C.尾矿库库区 D.尾矿坝滑坡
10.安全没有保障,随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的尾矿库称为( )。
A.危库 B.险库
C.病库 D.正常库
11.尾矿库库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尾矿设施基建费、运营费及运行管理复杂程度。 尾矿库选址应在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符合下列原则的前提下,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综合确定。下列尾矿库的选址符合一般原则的是( )。
A.位于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B.位于大型村庄的上游
C.经论证合理后,在同一沟谷内建设两座尾矿库
D.位于有开采价值的矿床上面
12.尾矿库根据尾矿库的最终全库容和最终坝高划分为5个等别。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等库 的是()。
A.尾矿库最终全库容400000000 m3,坝高180 m
B.尾矿库最终全库容9000000 m3,坝高50 m
C.尾矿库最终全库容20000000 m3,坝高120 m
D.尾矿库最终全库容400000000 ri?,坝高50 m
13.某尾矿库只有黏性土,则该尾矿库不会产生的破坏形式为( )。
A.流土 B.管涌•
C.接触流土, D.接触冲刷
14.为提高尾矿坝的地震稳定性,可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是( )。
A.加快尾矿坝的上升速度
B.增加下游坝坡的坡度
C.在坝体下游坡面移除反压体
D.采取加密法加固下游坝坡和沉积滩
【能力提升训练】 答案:147页
1-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稳定程度分为危库、险库、病库和正 常库四级。下列关于尾矿库工况的描述中,属于危库工况的是( )。
A.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塌
B.排洪系统部分堵塞或坍塌,排水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C.排洪设施出现不影响正常使用的裂缝、腐蚀或磨损
D.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规定值的98%
2-尾矿库调洪库容严重不足,在设计洪水位时,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都不满足设计 要求,将可能出现洪水漫顶;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塌,不能排水或排水能力急剧降 低;排水井显著倾斜,有倒塌的迹象。从而必须停止生产并采取应急措施的尾矿库称 为( )。
α-正常库 B.病库 C.险库 D.危库
• 32 •
第四章尾矿库安全技术«
3.初期坝相对较短,坝体工程量较小,后期尾矿堆坝相对较易管理维护,当堆坝较高时, 可获得较大的库容。图中该尾矿库属于( )。
A.傍山型尾矿库
B.截河型尾矿库
c.平地型尾矿库
D.山谷型尾矿库
4.尾矿坝是用来挡尾矿库库内尾矿和水的构筑物。下列关于尾矿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期坝可分为不透水初期坝和挡砂初期坝
B.初期坝下游坡面沿标高每隔10~15 m设一条马道,宽度不宜小于5 m
C.中线式尾矿坝是在初期坝上游方向充填堆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D.上游式尾矿坝的堆积外坡比不陡于1 : 3
5.尾矿库的排洪方式及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洪水总量、调洪能力、回水方式及 水质要求、操作条件与使用年限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下列关于尾矿库排洪 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排洪系统应靠尾矿库一侧山坡进行布置
B.正常运行的尾矿库排洪系统常用的基本形式有排洪管、隧洞、溢洪道及山坡截洪沟、 机械排洪等
C.三等及三等以上尾矿库不得采用截洪沟排洪
D.排洪构筑物应直接坐落在尾矿沉积滩上
6.尾矿库应根据设计等别、尾矿坝筑坝方式、尾矿性质、地形地质条件及地理环境等因 素,设置必要的安全监测设施。关于安全监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五等尾矿库监测内容包括位移、浸润线、干滩、库水位、降水量,必要时还应监测 孔隙水压力、渗透水量、浑浊度
B.四等尾矿库应设置人工监测与在线监测相结合的安全监厕设施
C.对在线监测系统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系统检查,作好正式记录,存档备查
D.人工进行位移监测时,当坝体垂直或水平变形量已基本稳定并已掌握其变化规律后, 可逐渐减为每季或半年一次
7.依据《尾矿库安全规程》(GB 39496),下列关于尾矿库排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尾矿库应设置排洪设施,排洪设施的排洪能力应包括机械排洪的排洪能力
B.尾矿库的一次洪水排出时间应小于24 h
C.中线式或下游式尾矿筑坝的尾矿库,堆坝区的防洪标准应不小于50年一遇洪水
D.除库尾排矿的干式尾矿库外,二等及二等以上尾矿库不得采用截洪沟排洪
8.依据《尾矿库安全规程》(GB 39496),生产经营单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库水位控制与 防洪。下列关于湿式尾矿库库内水位控制应遵循的原则中正确的是( )。
A.为满足防洪安全、回水水质和水量要求,尽量提高库内水位
B.排出库内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库内水位时,应注意控制流量,一般应采用骤降的方式 C.岩溶或裂隙发育地区的尾矿库,应控制库内水深,防止渗漏
D.必要时,可以用子坝挡水
• 33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历年真题实战】 答案:149页
1.【2022年】某尾矿坝坝体下游渗流处出现表面隆起、裂缝扩展和尾矿涌出现象,最终 导致渗透破坏。该渗透破坏的类型是( )。
A.流土 B.管涌
C.接触流土 D.接触冲刷
2.【2022年】某铁矿尾矿库为山谷型,上游法筑坝,设计总库容18000X 10‘ m3,坝高 195 m,为二等库。目前坝高95 m,全库容9200X 10‘ n?,尾矿库下游没有重要的居 民点和环境敏感点。关于该尾矿库现阶段防洪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取二等库防洪标准上限
B.取二等库防洪标准下限
C.取三等库防洪标准上限
D.取三等库防洪标准下限
3.【2022年】某铜矿上游式尾矿库位于地震烈度7度区。初期坝建在强风化花岗岩下的原 岩上,采用新鲜的花岗岩级配石料分层碾压筑成,.坝高30 m,.下游坡比1 : 2,上游坡 比1 : 1. 75,坝顶宽4 mo目前尾矿堆积坝高50 m,外坡比1 : 2. 85,全库容900 X 104 r√,浸润线埋深& 2 m。该尾矿库存在的隐患是( )。
A.初期坝下游坝坡太陡,
B.尾矿堆积坝坝坡太陡
C.浸润线过高
D.坝基承载力不够
4.【2021年】尾矿库安全设施是指保证尾矿库安全运行的设施,分为基本安全设施和专 用安全设施。专用安全设施是指相对独立于主体工程之外的形式而存在,不具备生产 功能,专用于安全保护作用的安全设施。下列尾矿库安全设施中,不属于专用安全设 施的是( )=
A.尾矿库库周截排洪设施
B.尾矿坝坝体排渗设施
C.尾矿库安全监测设施
D.尾矿库泥石流防护设施
5.【2021年】某尾矿库为山谷型尾矿库,上游法筑坝,初期坝坝高30 m,堆积坝坝高 80 m,总库容为700X1(/n?,尾矿库下游50Om处有300人的村庄。根据《尾矿库安 全规程》(GB 39496),对照表中尾矿库防洪标准,该尾矿库调洪演算的洪水重现期是 ()年。
年
尾矿库各使用期等别 |
— |
三 |
四 | |
洪水重现期 |
1000-5000 或 PMF |
500—1000 |
200 — 500 |
100—200 |
注:PMF为可能最大洪水。
• 34 •
第四章尾矿库安全技术«
A. IOO B. 200 C. 500 D. 1000
6.【2020年】上游式尾矿筑坝是我国尾矿库筑坝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确保尾矿库的安 全,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最小安全超高与最小干滩长度。下列关于上游式尾矿筑坝安全 超高与干滩长度的技术要求,正确的是( )。
A.一等尾矿库最小安全超高与最小干滩长度分别为1. 5 m、150 m
B. 一等尾矿库最小安全超高与最小干滩长度分别为1. 5 m、100 m
C.二箏尾矿库最小安全超高与最小干滩长度分别为1. O m、80 m
D.二等尾矿库最小安全超高与最小干滩长度分别为0. 8 m、100 m
7.【2020年】根据《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 2006),尾矿库安全度与尾矿库防洪能力 和坝体稳定性有关,并分为危库、险库、病库和正常库四级。出现下列工况,可以确 定为险库的是( )o
A.尾矿库调洪库容严重不足,随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
B.排洪系统部分堵塞,排洪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C.排水井显著倾斜,有倒塌的迹象
'd.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0. 95
8.【2020年】坝基承载力是影响尾矿坝坝体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提 高坝基承载能力的是( )。
A.坝体下游打碎石桩
B.上部削坡、下部压坡
C.增大排洪设施排洪能力
D.降低并控制库水位
9.【2019年】坝体表面位移动态监测是判断尾矿坝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沿坝体走向的 测点间距主要根据坝体长度确定。当坝体长度大于IOOom时,允许的测点最大间距是 ( )。
A. 400 m B. 300 m C. 200 m D. 100 m
• 3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第五章 排土场(废石场)安全技术
【重要知识点】
排土场选址:灾害防治技术;排土场的构成要素;防洪标准;排土场安全度分类
【基础知识训练】
答案:150页
1.易发生泥石流的排土场,应建立泥石流观测站和专门的( )。泥石流沟谷应定期进 | |
行剖面测量,统计泥沙淤积量,为排土场泥石流防治提供资料。 | |
A.水文观测站 |
B.气象站 |
C.地形测绘站 |
D.遥感控制站 |
2.排土场选址时应避免最大可能成为( ) |
的重大危险源。 |
A.山体崩塌 |
B.矿山泥石流 |
C.山体滑坡 |
D.边坡失稳 |
3.排土安全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时,汽车 |
( )进入该危险作业区。 |
A.可以 B.不应该 |
C.无要求 D.按要求 |
4.山洪暴发,可能使排土场发生( )。 A.泥石流 B.滑坡 |
C.滚石 D.淹灌 |
5.排土场最终境界( )内,应排砌大块岩石,以确保排土场结束后的安全稳定,防
止发生泥石流灾害。
A. 10 m B. 20 m C. 30 m 6.矿山排土场应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 )o A.设计 B.检测 C.监管 7.排土场安全度一般分为( )。 A.危级、正常级两级 B.危险级、病级、正常级三级 C.危级、险级、正常级三级 D.危级、险级、病级、正常级四级 8.企业应把排土场安全评价工作纳入矿山安全评价工作中, 构每( )年对排土场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 1 B. 2 C. 3 9.属于对病级排土场采取的措施是( )。 A.限期整治消除隐患 B.处理不良地基或调整排土参数 |
D. 15 m D.验收 由有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 D. 4 |
• 36 •
第五章 排土场(废石场)安全技术 «
C.处理排土场重大危险源
D.疏通、加固或修复排水沟
10.不属于排土场滑坡和泥石流主要防治技术的是( )。
A.改进排土工艺
B.处理软弱基底
C.加强挡板支护
D.疏干排水
11.排土场又称废石场,是指露天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排土场作为矿山接纳 废石的场所,是露天矿开采的基本工序之一,当排土场受大气降雨或地表水的浸润作 用,排土场内堆积体的稳定状态会迅速恶化,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以下不属于 排土场滑坡类型为( )。
A.排土场内部的滑坡
B.沿基底接触面的滑坡
C.排土场端部滚石滑坡
D.沿基底软弱面的滑坡
12.排土场平台平整时,排土线整体均衡推进,坡顶线是直线形或弧形,排土场面向坡顶 线方向有( )的反坡。
A. 2%〜5% B. 3%〜6%
C. 4%〜7% D. 5%〜8%
13.排土场事故类型主要有排土场滑坡和泥石流等。排土场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受 排土工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表水和地下水及( )的影响。
A.施工人员能力
B.环境温度和湿度
C.水文地质的复杂程度
D.基底承载能力
14.根据坍塌体的移动形式和速度,排土场坍塌的类型可划分为三类,在节理或断层发育 的陡坡,或是软硬岩层相间的陡坡,或是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陡坡,常形成( )。
A.散落型坍塌 B.错动型坍塌
C.滑动型坍塌 D.流动型坍塌
15.下列不影响排土场堆置的岩土力学属性的是( )。
A.断层 B.内摩擦角
C.含水量 D.容重
【能力提升训练】 答案:152页
1.《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 2005)中规定,汽车进入排土场内应限 速行驶,进人距排土工作面坡顶50 m范围内应低于( ),排土作业区应设置一定
数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标志牌。
A. 6 km/h B. 7 km/h C. 8 km/h D. 9 km/h
• 3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2.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 2005),排土场作业区内烟雾、粉 尘、照明等因素导致驾驶员视距小于( )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时,
停止排土作业。
A. 40 m B. 30 m C. 50 m D. 20 m
3.以下对排土场排土作业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工
A.排土场汽车卸土时,汽车应垂直于排土工作线,严禁高速倒车、冲撞安全车挡
B.排土场汽车排土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排土作业区,凡 进入作业区内的工作人员、车辆、工程机械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C.排土场卸载平台为基岩时,排土卸载平台边缘不用设置安全车挡
D.排土场滚石区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4.以下关于排土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元
(1)内部排土场不得影响矿山正常开采和边坡稳定,排土场坡脚紧靠矿体开采点以增 加排土量,但之间需设置滚石或泥石流拦挡设施,降低矿石贫化率。
(2)排土场选址时应避免成为矿山泥石流重大危险源,无法避开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 措施防止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3)我国排土场普遍堆置较低,因此不存在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隐患。
A. (1) (2) B. (1) (3)
C. (2) (3) D. (1) (2) (3)
5.在山坡地基上顺坡排土或在软地基上排土,未采取安全措施,经常发生滑坡的;存在 重大危险源:用余推力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小于LOO的排土场,处于( )安全度
级别。
A.危级 B.危险级 C.病级 D.正常级
6.排土场是露天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堆积物基底不稳引起的滑坡占排土场 滑坡的40%,造成沿排土场与基底接触而滑坡的原因是( )。
A.基底为软弱面,其力学性质低于排土场物料的力学性质.
B.基底为坚硬面,其力学性质大于排土场物料的力学性质
C.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之间的坡度较大
D.基底坡度小于物料的内摩擦角
7.排土场场址应按相关设计规范要求满足与采矿场、工业场地(厂区)、居民点、铁路、 公路、输电及通信干线、水域、隧洞等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关于排土场场址 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排土场应设于居民区生活水源的上游
B.排土场应设置在沟谷纵坡陡的山谷中
C.地下开采的矿山可将i⅛表移动区域设计为内部排土场
D.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严禁利用闭坑的露天采场作为地下开采阶段的排土场
8∙某矿山采用汽车一推土机的排土方式。下列该矿山的规定及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排土卸载平台边缘有固定的挡车设施,其高度为轮胎直径的2/3
B.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有6%的反坡
• 38 •
第五章 排土场(废石场)安全技术 «
C.规定汽车进入排土场时车速不得超过8 km/h,倒车速度不得超过5 km/h
D.要求在排土场边缘,严禁推土机沿平行坡顶线方向推土 .
9-关于铁路一装载机排土时排土线设置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路排土线应设备用线,备用线数量应为生产线数量的20%
B.挖掘机排土,两条排土线宜配一台挖掘机
C.排土场为两处以上时,每处排土场至少应设两条备用排土线
D.在独头卸载线端部可不设置车挡
10.排土场是矿山易发灾害的部位之一,一旦发生灾害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要加强对 排土场的检查和监测。下列选项中关于排土场检查和监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排土场稳定性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排土参数、变形、裂缝、底鼓、滑坡等
B.企业对"危险”级排土场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
C.对虽有滑坡、破坏可能但不会危及生命财产安全、也不会影响正常生产、不至于造 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排土场,也需要监测
D.应用多点位移计和长距离发送信号的位移传感器(无线传送)可以预测基底承载能 力和稳定状态
【历年真题实战】
答案:153页
1.【2022年】根据排土场的地形、台阶高度、基底软弱层厚度和稳定性等因素,排土场 安全度分为危险、病级和正常三类。下列排土场的情形中,属于病级排土场 的是( )。 ^
A.大面积不均匀沉降、开裂
B.基底较好或不良基底经过有效处理
C.余推力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大于1小于设计值
D.山坡汇水面积大而未修排水沟
2.【2021年】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排土场失稳问题,需要进行排土场安全监测,以便根 据监测结果调整排土工艺、优化排土场参数,完善排土场安全设施。有下列情形的排 土场中,必须进行监测的是( )。
A.软弱地基、沉降变形在允许范围内的排土场
B.基岩为硬岩、最终边坡角25°的排土场
C.复垦区边坡稳定、最终边坡角30°的排土场
D.边坡高度180 m、最终边坡角27°的排土场
3.【2020年】排土场是集中排放矿山剥离和掘进过程中产生的腐植表土、风化岩土、坚 硬岩石及其混合物和贫矿等的场所。排土场的总容量、总堆置高度都是排土场的构成 要素。除以上两个构成要素外,排土场的构成要素还包括( )。
A.台阶高度、边坡角度、基底厚度、反坡角度
B.台阶高度、平台宽度、边坡角度、占地面积
C.台阶高度、基底厚度、车挡高度、占地面积
D.台阶高度、边坡角度、车挡高度、反坡角度
• 39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4.【2020年】某矿山企业需要制定排土场灾害防治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治排土场 滑坡、泥石流及生态环境破坏这三种灾害重要措施的是( )。
A.建设并完善排水设施
B.控制排土强度 老姚注安免费QQ群:819223280
C.排土场上部栽植乔木 ^
D.合理设置排土高度
5.【2019年】某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等级为三级,基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不具备形成泥石流条件。根据《有色金属排土场设计规范》(GB 50421),该排土场坡 底线与矿山铁路干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排土场最终堆置高度的( )倍。
A. 0. 75 B. 1. 0 C. 1. 5 D. 2. 0
6.【2019年】经过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检测评价,某矿山排土场为危险级。关 于消除该危险级排土场隐患的做法,错误的是( )o
A.处理不良基底,消除排土场滑坡隐患 -
B.处理排土场滑坡,将排土参数修复到设计范围内
C.采取措施控制排土沉降,将排土参数修复到设计范围内
D.疏通、加固、修复排土场排水沟
7.【2019年】某铁矿新建排土场场地条件复杂,设计总堆置高度220 m、排土场容积 8000×104 m3o根据《冶金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 51119),该排土场防排洪系统 的防洪标准应不小于洪水重现期( )年。
A. 50 B. 20 C. 15 D. 10
• 40 ♦
第六章矿山自然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第六章矿山自然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重要知识点】
矿山自然与地质灾害类型;自然灾害形成条件;防治技术;防治标准
【基础知识训练】 答案:155页
1.遇有( )以上强风时,不应在露天进行起重和高处作业。
A.四级 B.五级 C.六级 D.七级
2.大中型矿山或边坡潜在危害性大的矿山,除应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对边 坡重点部位和有潜在滑坡危险的地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外,还应每( )年由有
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一次检测和稳定性分析。
A. 5 B. 6 C. 7 D. 8
3.对采场工作帮应每( )检查1次,高陡边帮应每月检查1次,不稳定区段在暴雨过
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A.年 B.季度 C.月 D.周
4.矿山地质灾害是( )。
A.由人为采矿活动直接引起或诱发的
B.不可抗力直接引起的
C.火山及板块活动引起
D.无法确定
5.近年来,地质灾害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每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 巨大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按照伤亡及经济损失的不同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因灾死亡 10人以上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IOOO万元以下的属于( )。
A.特大型 B.大型 C.中型 D.小型
6.形成泥石流的基本条件不包含( )o
A.基底承载能力低
B.含有丰富的松散岩土
C.地形陡峻和较大的沟床纵坡
D.上中游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充足的水源
7.滑坡事故防治技术包括( )o
A.改进工艺
B.制定严格的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C.处理基底
• 4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D.疏干排水
8.崩塌事故防治技术包括( )。
A.采取支撑、嵌补、锚杆等措施进行加固
B.清除危险岩体,加固浮石
C.对危岩崩塌区采取刚性防护
D.拆除建(构)筑物
9.某一般项目,地质灾害强烈发育,现状地质灾害两种以上且规模为中等及以上;单种 地质灾害规模为大型,危害大。根据上述条件该地的地质灾害评估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0.洪水标准有3个重要数据,其中一次暴雨洪水发生的最大流量数值是( )。
A.洪峰 B.洪量 C.洪水位 D.洪流面积
【能力提升训练】 答案:157页
1.影响矿山生产活动的自然和地质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水、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 滚石、地震、台风、海啸、暴风雪、雷电、放射性等。下列关于各类灾害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O
A.洪水是流入矿坑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B.大多数情况下,形成矿山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来源于采矿过程中排放的废石渣
C.滚石弹•跳主要发生在运动的滚石撞击坡面等阻碍物时,撞击时与坡面的角度、撞击 时的速度有关,与滚石撞击时的质量无关
D.在有雷击危险的情况下,若矿山坚持进行爆破作业,很可能会发生拒爆事故,造成 重大人员伤亡
2.某矿处于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安全管理人员根据日常的经验总结了应对自然灾害的 防控措施,其总结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洪水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雨季是矿山地面防水的重要时期
B.泥石流有不同的特点,但其灾害防控措施基本相同
C.我国暴雨灾害防治中应推行"监测为首、排水为主、结构为辅、预测顽警、科学决 策”的新技术路线
D.滚石路径上控制可以采取"山猴子"排石、喷混凝土、贴钢筋网等办法
【历年真题实战】 答案:157页
1-【2022年】某矿山所在地区发生强降雨,24小时降水量为262 mm,造成洪涝灾害,.给 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次降雨等级是( )。
A.大雨 B.暴雨 C.大暴雨 D.特大暴雨
2.【2022年】矿山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除了地形、地质条件外, 还需具备的条件是( )。
A.地震 B.生态. C.气候 D.气象水文
3∙【2022年】矿山防洪标准与洪灾造成的损失大小有关。根据评估结果,某新建大型露 • 42 •
第六章矿山自然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天矿在遭受洪灾时的损失和影响较小,恢复生产快。该矿应该采取的防洪标准至少为 洪水重现期( )年。
A. 10 B. 20 C. 50 D. 100
4.【2022年】某新建地下矿山的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为+ 205 m。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 安全规程》(GB 16423),关于该矿山井口标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历史最高洪水位为防护标准修筑防洪堤、人工岛,井口标高应为+205 m
B.井口标高应为+205. 5 m
C.以历史最高洪水位为防护标准修筑防洪堤、.人工岛,井口标高应为+205. 5 m
D.井口标高应为+206. 5 m
5.【2021年】矿区内崩塌按照成因分为四种类型。崩塌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 性及其组合关系、地质构造影响。下列诱发崩塌的因素中,属于诱发人工采掘型崩塌 的是( )。
A.在陡崖下人工采石
B.危岩清理不及时
C.降雨直接冲刷
D.人工开挖切坡
6.【2021年】某矿工业场地的地面标高为+ 96 m,水文资料显示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标 高为+ 96.3 m。现需要在该工业场地布置一新竖井。关于竖井井口标高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 +96 m B. +96. 3 m C. +97 m D. +97. 3 m
7.【2021年】矿山生产过程中,人体接触生产性毒物,易引发职业中毒。按照发病程度, 职业中毒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下列生产性毒物中,只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硫化氢
C.炮烟 D.氯子体
8.【2020年】某铀矿年产矿石20X10' t,地面工业场地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出入口和 铀水冶厂等设施。该矿地面工业场地应采用的防洪标准是( )一遇。
A. 100年 B.高于IOo年
C. 200年 D.高于200年
9.【2019年】雷电对露天矿山机械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特别是微电子控制装置损害的 概率很大。关于雷电破坏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雷电直击或雷电感应过电压损害概率大
B.天空无雨云又不下雨无感应雷会损坏微电子装置
C.天空无雨云又不下雨有感应雷会损坏微电子装置
D.大雨来临时雷雨往往会对机械设备正面袭击
• 4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秦 倒 1
某采石厂开采地点距国道大桥16.7 m, 1987年采矿由村办企业转为乡镇企业,王某 某承包经营该厂,破碎车间由李某某承包并作为负责人兼安全员。1989年7月,由于该采 石厂在出事故地点的开采处已经形成明显伞檐,王某某发现李某某在原开采点和出事地点 两处之间进行开采,就通知李某某停采,李某某拒不执行,王某某认为李某已承包,没有 强行制止。1989年8月中旬,在出事地点发生过1次坍塌事故(没有伤人),出现了明显 的事故预兆,王某某再次指出出事地点不安全,让李某某转移到别处开采,但李某某不听 指挥继续开采。1989年8月29日下午上班后,李某某将18名生产人员安排在此处从下部 掏采。16时15分进行爆破后,在未检查清理爆破现场的情况下,李某某就令工人开始生 产作业,此时工地左上方伞檐岩中一块弧长22. 5 m,体积约50 m3的岩石突然脱落,造 成10人死亡,4人重伤,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7题为多选题):
1.根据上述事实,露天开采应遵循( )的开采顺序。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自中间向两边
D.自两边向中间
2.通过对事故损失判断,该事故等级为(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3.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 )条件。
A.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B.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C.必须有相应的资质
D.必须是事故调查方面的专家
E.参加过事故调查工作
4.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包括( )o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 44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C.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D.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E.受害群众未得到赔偿不放过
5.该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A.丧葬抚恤•费
B.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C.停产减产损失
D.抢救费
E.医疗费
6.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是指( )。
A.违章指挥
B.违章作业
C.违反劳动纪律
D.违反相关法律.
E.违规建设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
( )权利。
A. 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B.对存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C.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D.生产安全事故中受到损害时获得赔偿
E.参与事故调查
案 例 2
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 胶结充填采矿方法。
2012年5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Π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 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庫,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 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 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到170 。C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 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 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并和乙一起在休息室拿了2个大容 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
n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 员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 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1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 冒出阵阵浓烟,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
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着火的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
• 4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
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 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 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 窒息。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
A. A企业
B.甲所在班组
C.调度室
D.铲装车维修班
E. 1150工作面所在工区值班班组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等级为( )。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3.导致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甲的铲装车出现故障
B.甲使用乙的铲装车
C.甲将乙的铲装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
D.乙的铲装车油管漏油,甲再次启动时引燃发动机周围的可燃气体
E. 丁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
4.该起事故中,造成人员伤亡的燃烧产物有( )。
A. CO B. N2 C. CO2 D. H2O
E. NH3
5.甲在铲装作业时佩戴和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有( )。
A.电绝缘鞋 B.安全帽
C.防护镜 D.便携式矿灯
E.防尘口罩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配套法规,关于A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设置和人员配置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人
A.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负责A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C.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相应资格
D.可以委托取得相应资格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负责A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E. A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
7.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A企业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 )o
A.改变开拓方式
长按或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注安老姚.公众号
• 46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B.改变采矿方法
C.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D.针对此类事故组织应急演练
E.排查治理铲装车的火灾隐患
案 例 3
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 罐笼被撞破损后卡在距离井口 2.5 m处。当班绞车工甲随即升井向矿长乙和维修工丙报告 后,乙和丙下井检修。丙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3次对罐笼角、井筒护架进行 切割与焊接,切割与焊接作业至7时结束。随后乙和丙升井返回地面。
当日7时29分,甲在绞车房发现提升罐笼的钢丝绳异动,前往井口观察,发现盲竖 井内起火,当即返回绞车房,关闭向井下送电的电源开关并立即升井向乙和丙报告。随后 甲和丙一起下井,到达390平巷时烟雾很大,能见度不足5 m,甲和丙前行到达离起火盲 竖井约30Om处,无法继续前行,遂返回地面向乙汇报。乙立即报警,调矿山救护队救 援,并启动A矿山应急救援预案。截至11月29日10时,核实井下被困人员共122人, 其中救护队救出52人,70人遇难。遇难人员中包括周边的4座铁矿61名井下作业人员。
事故调查发现:A铁矿与周边的4座铁矿越巷开采,井下巷道及未开采区互相贯通。 各矿均未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且安全出口和标志均不符合安全规定。
事故调查组确认,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丙在切割与焊接作业时,切割下来的高温金 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槽充填护套的表面上,造成荆笆着火,引燃充填护套的可燃物,引 发火灾。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 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和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火灾分类》(GB/T 4968) A铁矿盲竖井发生的火灾类别属于( )。
A. A类火灾 B. B类火灾
C. C类火灾 D. D类火灾
E. E类火灾
2.在A铁矿390平巷盲竖井进行切割与焊接作业,应办理的许可手续是( )。
A.受限空间作业许可
B.带电作业许可
C.动火作业许可
D.高温作业许可
E.潮湿作业许可
3.根据以上场景中所列出的数据,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万元。
A. 9523 B. 12575 C. 14425 D. 15005
E. 15010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针对该起事故的调查处理,下列说法 正确的有( )。
• 4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A.可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B.可由A铁矿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授权其所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 查组进行调查
C.由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组织调查
D.事故调查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E.事故调查应有A铁矿员工或A铁矿工会参加
5.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
A.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够
B.事故报告与救援不及时
C.安全管理制度缺失
D.未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E.未按规定办理安全生产行证许可
6.这起事故中,当甲发现盲竖井内起火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 )。
A.设法使盲竖井风流反向
B.设法加大盲竖井风速
C.用灭火器灭火,灭火无效时迅速撤离
D.向A铁矿调度室报告火情
E.通知现场人员撤离
7.根据事故情况,A铁矿的应急管理工作应改进的方面包括( )。
A.矿井火灾等事故的应急预案方面
B.下井作业人员配备自救设备方面
C.用文件的形式授权矿长乙全权处理矿井火灾事故方面
D.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方面
E.矿井通信系统及安全标志标识方面
秦•例 4
某铁矿拟对尾矿库进行加高扩容工程四期建设,2016年1月,委托某安全评价公司完 成了《安全预评价报告》,2016年1月24日,该矿组织专家对《安全预评价报告》进行了 评审并予以通过。2016年3月,该矿委托某设计院出具《变更安全设施设计》。2016年4 月,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组织通过了《变更安全设施设计》评审。2016年4月25 日该矿以包工包料形式委托给乙方组织施工。
2016年5月10日开始施工。2017年3月11日中班,乙方项目部安排朱某、成某等6 名工人,在坝上进行膜袋灌沙、扎口及排水作业。18时30分,甲方夜班巡坝工严某、郭 某按照班组管理制度要求到达现场进行了正常交接班,2人均按照巡检周期(2h)对坝体 进行巡查一次,巡查过程中未见异常情况。12日凌晨2时10分正在进行膜袋施工的朱某 和成某,发现其所处工作区域(北部)的坝体开始下沉。凌晨2时20分,郭某再次上坝 检查时,发现尾矿库西北段坝体溃塌,立刻向调度员李某报告,李某立即向车间主任张某 报告。事故发生后,当地市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溃口于3月24日实现合拢,开
• 48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始进入坝面调平加高阶段,基本完成尾砂坝临时处置工程。
事故淹没下游鱼塘近400亩,造成下游居民2人死亡,1人失联。
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医疗费用120万元、抚恤费200万元、处理溃坝对水 源污染费用1500万元、清理事故现场费用800万元、居民家属救济费用130万元、罚款 30万元、企业停产损失600万元以及其他非直接经济损失,共计4300万元。
经事故调查发现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尾矿库坝体溃坝段底部为采空区,采空区的顶 板花岗闪长岩经长期风化侵蚀而坍塌,上部地层下陷,造成坝体失稳,发生溃坝事故。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关于乙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 条件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不成立安全生产机构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仅需参加有关主管部门培训.
C.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仅为现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D.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E.参加安全生产责任险
2.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材料中一定属于特种作业人员 的是( )。 ^
A.乙方项目部施工人员朱某、成某等
B.甲方夜班巡坝工严某、郭某
C.调度员李某
D.车间主任张某
E.乙方项目部负责人
3.乙方项目部应当对朱某、程某进行安全培训,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 )。
A.作业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B.相关事故案例
C.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D.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E.公司相关制度
4.甲方在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向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对尾矿库扩建项 目的审查时,应当提交的文件材料包括( )。
A.企业营业执照
B.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C.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D.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的证明
E.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5.关于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80万元
B.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780万元
• 4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C.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80万元
D.该起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为3020万元
E.该起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为2100万元
案例 5
某铁矿井口标高+ 136 m,提升最终中段标高一105 m,提升高度241 m (分3个中 段,分别是+ 25 m、一4Om和一105 m),井底水窝深32 m。提升机房、井口及井下各提 升中段马头门均设有视频监控装置。矿井采用双滚筒单绳缠绕式提升机,采用双罐笼单层 单车提升。2009年5月完成安装后,检测机构对防坠装置进行了脱钩试验,实验结果为合 格。20Π年8月31日,检测机构对副井提升机进行了检测,对防坠装置进行了脱钩试验, 其结论均为合格。副井提升装备及有关附属设施的生产企业均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证书。
2012年3月15日0时33分左右,主罐笼往井下运送铲运机工。此时,井口信号盘为 检修控制模式,井口信号工在没有转换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利用副罐笼向井下运送工人。 当13名工人进入罐笼后,信号工在摇台未完全抬起的情况下,便向提升机司机发出了开 车信号。O时36分24秒启动提升机。6 s后罐笼上端被卡住,提升机继续运行,26 s后罐 笼开始向井下坠落,37分时提升机司机将提升机停止,随后,钢丝绳断裂,罐笼直接坠 向井底,13名工人全部遇难。
事故调查组经综合分析,认为防坠装置失效的原因是由于各连杆机构相对转动部位锈 蚀,转动不灵活,不能有效动作所致。经现场勘察,提升机房出绳口安装的防寒防尘挡板 高出松绳保护装置传动拉杆290 mm,钢丝绳松绳时搭在挡板上,与传动拉杆接触不上, 致使松绳保护装置失去作用。其中,技术鉴定时间10天。
综上所述,事故直接原因为井口信号工违章操作,副罐笼防坠和松绳保护装置失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题为单选题,2〜4题为多选题):
1.该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日期最迟为( )。
A. 2012年5月14日
B. 2012年7月13日
C. 2012年7月23日
D. 2012年8月7日
E. 2012年9月6日
2.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中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企 业设备设施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矿山井下所有设备,均必须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相关安全使用证
B.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施以及检测与监測设备,定期检査维护并作 好记录
C-企业应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落实"五定"原则,即定检维修方 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维修监护人员、定检维修进度
D.安全防护设施不应随意拆除,确实因检修拆除的,应当经过审批后方可拆除,
• 50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在作业完成后立即复原
E.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及安全验收 标准
3:关于材料中的提升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该矿井提升深度为241 m,因此其采用单绳缠绕式系统是合理的
B.由于该矿井用垂直深度超过50 m的竖井用作人员出入口,故应采用罐笼或电梯 升降人员
C.该矿井井底必须设楔形罐道
D.该矿井应设有能从各装矿点发给提升机司机的信号装置及电话或话筒
E.该矿井井口信号与提升机的启动,应有闭锁关系
4.结合材料,提升系统防坠罐事故的措施包括( )「
A.在原有信号工的基础上,在各水平增设观察员
B.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资格
C.确保提升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D.强化检测检验和维护保养
E.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措施
案 例 6
某石灰厂筹建于2009年下半年,2012年5月投产,属村民集体企业,•各类证照齐全。 鲍某为法人代表(厂长),负责该厂的生产经营活动,2016年,鲍某由于纠纷辞职,该企 业由生产厂长王某负责全面管理。
该厂所属矿山,主要开采石灰石,年产量IOXlO' t左右,所采矿石为寒武系西阳山 组的中厚层状含泥质灰岩夹薄层泥岩,主要用于烧制石灰,碎渣用于铺筑公路,1995年 前在山的中上部从事开采作业,因开采坡度太陡,出现阴山坎及矿石质量问题等原因停止 开采,经矿管部门批准改为由北向南进行下部开采,工作面距阴山坎40 m外。
2016年9月16日9时,采场班长章某带领15人进入采场作业,其中包括新入场仅2 日的何某,章某安排2人进行穿孔作业,剩余人员进行边坡清理,铲装运输等作业。10时 左右,在边坡附近作业的李某向章某汇报说看到老采场好像有岩石垮落,但这并未引起章 某的重视。10时20分左右,采场西南部原停止开采的边坡发生坍塌,1200余立方石头崩 落,其中四分之三左右的石头坍落在南面上部原停止开采的场地,另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石 头(约300 ι√)坍落在正在作业的采场,当时现场有作业人员15人,其中5人逃出(2 人受轻伤),其余10人全部被压埋,最终造成10死-2轻伤的伤亡事故。
经事故调查发现: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现采矿场西南部非工作帮10余米的原采矿 场,因历史开采原因,上部前倾,形成阴山坎,造成重大事故隐患。事故发生前1日的爆 破作业震动诱发岩体失稳,造成大面积坍塌,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另外,该厂主要负责人未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管理不善,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不健全。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不足等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 51・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1.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何某初次安全培训的时间应当为( )。
A. 16学时 B. 24学时
C. 32学时 D. 48学时
E. 72学时
2.根据事故调查的结果,应当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 )。
A.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B.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C.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D.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E.合规性安全管理制度
3.下列选项中属于王某法定的职责的是( )。
A.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B.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C.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4.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该企业装运过程中主要的事故类型有 ( )。
A.机械伤害 B.物体打击
C.爆破 D.高处坠落
E.透水
5.下列选项中属于采场边坡危害影响因素中的内在因素的是( )。
A.岩层岩性 B.风化程度
C.地震 D.气候与气象
E.降水或排水
案 例 7
乙矿业有限公司是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铁矿采选;铜 矿开采;白云岩开采;矿产品的仓储、批发和零售。该矿业有限公司包括A、B两矿区, 两矿区直距3 km,峙立于北大河两岸,一东一西。矿山开采的生产规模为30X10‘ t/a (909 t/d)。
开采范围内,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为220XIo4 t,设计利用铜金属量41945 t,铜平均品 位为1.90%。矿山现采用地下开采方式,276Om中段及以上铜矿体矿房基本开采完成, 270Om中段和2640 m中段开采沿用现开采方式。从勘探程度、储量规模、生产能力、服 务年限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按"从上到下、合理搭配开采”原则确定矿段间开采顺序。开 采对象为Cui、CUll矿体,CU工矿体位于CUiI矿体上盘,开采时先开采上盘的CU工矿 体,后采CUil矿体。根据矿山规划和生产计划安排,276Om中段回采完毕后,首先开采 2700 m中段。
• 52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2019年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在对该矿进行安全检查中发现该矿存在以下问题:
(1)井下作业人员没有按规定配备符合要求的防尘口罩,仅配备一次性非防尘口罩。
(2)违法与工人签订自愿放弃工伤保险缴纳的合同。
(3) 276Om中段2号工作面CO含量超标,风质不符合标准要求。
(4)井下使用的普通变压器采用中性接地。
(5)从事电工作业的王某没有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
应急管理部门对该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的指令,要求该企业在1个月内整改完成。收 到指令后该企业立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并 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完成,通过了验收。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4题为多选题):
1.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采矿工作面进风风流中,Co的浓度应不超过 ( )。
A. 0.0024% B. 0. 00024⅝
C. 0.0025% D. 0. 00025%
E. 0.0066%
2.下列选项中不是王某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必须符合的条件的是( )。
A.年满18周岁
B.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C.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
D.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E.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3.根据该起事故的调查结果,甲企业未履行的主体责任包括( )。
A.设备设施(或物质)保障责任
B.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责任
C.资金投入责任
D.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责任
E.规章制度制定责任
4.该企业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中应当包含( )。
A.措施的原因
B.措施目的和内容
C.经费预算及来源
D.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E.验收部门和验收人
案 例 8
某铁矿成立于1995年,由个体投资人张某投资兴建,2005年该矿由于采矿许可证到 期未办理续期手续,该矿被关闭。2007年当地市属国有企业接手该矿,继续经营,2012
• 5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年该企业改制,由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由王某担任股份制企业的董事 长,矿长由吴某担任,另聘请了赵某作为财务总监。
该铁矿年产铁矿石60X10" t,为地下开采方式,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斜坡 道、竖井开拓方式,竖井为罐笼井。该矿共设有6个中段,分别为+ 180 m、+120 m, + 60 m、0 m、一60 m和一120 m,其中+ 60 m以上的3个中段由无轨胶轮车经斜坡道直接 运至地表。+6Om以下的中段由无轨胶轮车运至竖井井底车场,经竖井罐笼运至地表。
2012年该企业发生了 1起顶板冒顶事故,造成1名作业人员重伤。事故发生后该企业 负责人高度重视,事故调查完成后,该企业将安全生产费用由700万元/年,提高到了 IOoO万元每年,用于增配Co气体探测仪、传送带安装防护罩、空压机的紧急备用电源、 防尘口罩、避难碉室等安全设施。同时采取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聘请第三方专业安全机 构每年对企业进行会诊等措施。通过以上的改变,该企业2012年至今未发生重伤以上的 生产安全事故。
2015年该企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的认定。2017年该企业建立了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运行至今,2019年该企业被评为当地"安全文明标兵”企业之一。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题为单选题,2〜4题为多选题):
1.该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应当由谁来保证( )。
A.董事会 B.张某
C.王某 D.吴某
E.赵某
2.该企业所增配的安全设施中,属于预防事故设施的是( )。
A. CO气体探测仪
B.防尘口罩
C.空压机的紧急备用电源
D.皮带安装防护罩
E.避难碉室
3.下列选项中属于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范围的是( )o
A.矿井扩建项目安全预评价的费用
B.避难碉室
C.教育培训
D.生产设施的定期检测费用
E.聘请第三•方专业安全机构每年对企业进行会诊费用
4.矿山提升竖井的井塔或者井架内和竖井井底应设置过卷段,关于过卷段高度的设 置正确的是( )。
A.提升速度为7 m/S时,不小于IOm
B.提升速度为5 m/s时,不小于6 m
C.提升速度为4 m/s时,不小于4 m
D.提升速度为2 m/s时,不小于4 m
E-凿井期间用吊桶提升时,不小于6m
• 54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案 例 9
甲石墨矿于2007年8月申办了米矿许可证,主米石墨。该矿为平碉、暗斜井开拓, 巷道式、崩落式采矿方法,主采工2矿层,局采H3、N矿层。矿层厚度一般为2〜4m, 局部矿层厚度有IOm左右。主井暗斜井井底标高+ 270 m。风井为二级斜井,一级斜井落 底标高+ 384 m,二级斜井落底标高+ 271 m,准备与主井+ 272 m运输巷相通,以形成全 矿井通风系统。
该矿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由于众多小矿的开采,留下大量废弃小窑采空区,其积 水有水力的联系,且地表河有渗透水漏至采空若,使得矿区水文地质情况复杂。
2013年4月15日,该矿风井西东运输巷而北平巷工作面掘进至30Om处,当班安全 员经过对照,指出该地区有发生突水事故的可能,并向上级进行了汇报,但主要负责人对 这一重大事故隐患并没有在意,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
4月29日早班,该矿下井工作人员共计40人,其中有5人到风井西东运输巷向北平 巷工作面进行穿孔作业,在穿孔作业过程中王某发现工作面开始"出汗”,并伴有凉风, 个别钻孔有水冲出,便立即向外撤出,边跑边喊“跑水了"。井下人员立即向外撤出,但 由于水量大,仅撤出23人,其余17人被困井下,虽经全力救援,但并未救出人员。最终 该起事故导致17人遇难。
经事故调查,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矿区周边的老空区被洪水淹没,导致该矿处 于水体包围中,仅靠矿井之间的20余米矿柱隔水。该矿井主井、风井巷道积水排干后, 平衡被打破。在没有采取任何探放水措施的前提下组织井下采掘活动,导致透水事故 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关于老空水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量大小取决于含水层的成因类型、岩性结构颗粒成分、厚度和分布面积
B.水量一般不大,水压往往较大,当与其他水源无水力联系时,涌水量会逐渐减 少,乃至疏干
C.水压高,水量大,来势猛涌水量稳定,不易疏干,危害较大
D.其涌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涌水量高峰同降水高峰大致吻合
E.突水迅猛,水量、水压大,具强大冲溃力,破坏性大。如无其他水源联系时, 突水量很快减小,水压下降,容易疏干
2.判断该起事故的事故等级为(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极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3.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时企业应当向有关部门进行上报,上报的内容中应当包括( )。
A.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B.隐患的治理预算
C.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 5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D.隐患的治理方案
E.隐患出现的时间
4.该起事故调查的组成部门可能包括(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住建部门
C.交通运输部门
D.公安部门
E.检察院
5.矿山水灾中的地下水包括( )。
A.废弃露天坑
C.断层裂隙水
E.老空积水
B.含水层水
D.塌陷区的积水
案 例 10
甲铜矿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76年6月,设计生产能力为264X104 t/a,公司下属有 6号矿井、8号矿井、3号矿井、4号矿井、选矿厂、物流公司、物业服务公司等生产及辅 助单位。该矿目前已探明铜矿石储量16. 3X108t,铜金属量500多万吨。矿藏最显著的特 点是储量大而集中,埋藏浅,剥采比小,矿石可选性好,综合利用元素多,还伴有大量的 金、银、铝、铢等稀有金属。
目前矿山日采选综合生产能力已由建矿初期的2500 t发展到目前的13X104 t规模, 年产铜精矿含铜约15X104 t、黄金5t、白银25t,铜精矿品位始终保持在24%以上,铜 综合回收率平均在85. 5%以上。
2012年该矿开始创建"优秀班组",在3号矿井523工作面的掘进班组进行试点工作。 其首先对523工作面进行了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工作,辨识出523工作面存在凿岩机防护 罩缺失、粉尘、噪声、照明不良、机械性振动、作业场地地面湿滑等问题。针对辨识出的 问题,该企业通过增设安全防护设施、增加照明、改进作业流程及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等方 式进行改善。同时将此措施和流程从制度上固化,最终推广到全公司,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
2013年该企业软硬件结合,同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 设工作,先后组织干部员工到国内先进企业学习观摩,并确定工作方案,经过公司大力宣 传动员,让员工认识到开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和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该公司制 定了《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定时间、定部门、定 人员,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各项工作,先后共制定制度64项,支撑材料900余份并存档。
同时投入200万元用于调整矿井的主要通风设施,增加矿井通风系统的反风风量,使 井下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投入500多万元用来安装调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相关设 施,为井下安全守好最后一道关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结合523工作面辨识出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不属于523工作面必须配备的
• 56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劳动防护用品。
A.防水胶鞋 B.安全帽
C.护目镜 D.耳塞
E.防尘口罩
2.该企业先后共制定制度64项,支撑材料900余份并存档属于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 ( )一级要素。
A.目标职责 B.制度化建设
C.教育培训 D.现场管理
E.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3.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该企业在523工作面识别出的危险 和有害因素中属于物的因素的是( )。
A.凿岩机防护罩缺失
B.粉尘
C.噪声
D.机械性振动
E.作业场地地面湿滑
4.下列选项中属于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是( )。
A.压风自救系统
B.充填支撑系统
C.通信联络系统
D.人员定位系统
E.监测监控系统
5.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矿井对主要通风设施的反风要求有( )。
A.主通风设施应能使矿井风流在10 min内反向
B.主通风设施应能使矿井风流在20 min内反向
C.反风量不小于正常运转时风量的70%
D.反风量不小于正常运转时风量的60%
E.每年应至少进行2次反风试验,并测定主要风路的风量
嚏•例 11
甲矿业公司2012年收购了一地方铜矿,收购完成后甲公司对该矿进行了改建,采用 斜坡道开拓的方式,设有3条斜坡道,均为利用原有斜坡道。主井为原有3号斜坡道,副 井为原有1号斜坡道,风井为原有2号斜坡道,原有1、2号斜坡道是在1994年探矿期间 形成的,设计采用主、副井人风,风井采用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该矿采用矿用自卸汽车 运输,2014年改造完成,投人运营。
2013年5月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矿检查中发现该矿地下的风量不满足设计 所需风量,随即对该矿下达了停产整顿的指令。接到指令后,该公司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 综合分析,分析认为,再开凿一措施风巷与风井相连是解决风量不足的最好办法。
• 57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该企业遂与乙矿建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约定由乙公司负责开凿该措施风巷。 2013年6月乙公司开始施工,由于开凿的风巷为独头掘进,乙公司在作业过程中采用了局 部通风的手段,采用一压入式风机在工作面向外压风,为了防止爆破作业危害风机,风机 距工作面30 m。
2013年7月,乙公司在爆破作业完成后,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张某到工作面检查情 况,但15 min后,张某仍未回归,爆破员王某、李某遂也前往工作面查看情况,也未返 回。安全员赵某意识到可能出现了问题,于是向有关人员立即报告,报告后有关救援人员 立即佩戴防护用品到达现场,但为时已晚,3人因吸入过量的CO死亡。
经事故调查发现,乙公司违规使用局部通风机向外压风,爆破作业完成后未经检测便 进入工作面是造成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应由谁负责调查( )。
A.乡镇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E.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
2.关于事故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的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际开展事故调查时,事故调查组可以根据事故调查的需要设立管理、技 术、综合等专门小组,分别承担管理原因调查、技术原因调查、综合协调等 工作
B.调查组成员单位应当根据事故调查组的委托,指定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负 责相关调查取证工作
C.进行调查取证时,行政执法人员的人数不得少于2人
D.事故调查组成员都要接受事故调查组的领导
E.事故调查组聘请的专家参与事故调查,但专家并不是事故调查组的成员
3.在进行矿井风量设计时,矿井进风量应满足( )。
A.井下工作人员供风量不少于4m3/(min∙人)
B.巷道型采场和掘进巷道不小于0. 15 m/s
C.柴油设备运行时供风量不小于4 m3∕(min ∙ kW)
D.采掘工作面进风风流中的OZ体积浓度不低于21%
E.采掘工作面进风风流中的CoZ体积浓度不高于0. 5%
4.下列关于局部通风的说法中符合要求的是( )。
A.局部通风应采用阻燃风筒'
B.压入式通风风筒口与工作面的距离不应超过IOm
-C.抽出式通风风筒口与工作面的距离不应超过5 m
D.混合式通风,压入风筒的出口与工作面的距离不应超过Io m,抽出风筒入口应 滞后压入风筒■ 出口 5 m
• 58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E.混合式通风,抽出风筒的入口与工作面的距离不应超过IO m,压入风筒出口应 滞后压入风筒出口 5 m
5.依据《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分项发包单位,应 当将承包单位及其项目部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需要重点 加强管理的项目有( )。
A.地下矿山领导带班下井
B.地下矿山从业人员出入井统计
C.特种作业人员
D.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穿戴
E.隐患排查与治理
案 例 12
[2022年真题】
甲矿矿床为单一磁铁矿,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各中段作业地点辅以局部通风机进行 压入式通风。该矿与某井建公司签订了采掘工程承包协议。302采场采用留矿采矿法开 采,是井建公司作业地点之一。310主巷装有一台局部通风机,风流经东人行天井压入 302采场,由西人行天井排出采场。
2020年7月15日凌晨4时,井建公司丙班作业人员进入302采场进行钻孔爆破作业。 作业前,302采场的7号漏斗至8号漏斗之间有爆落的矿石堆积,采场空顶高度仅0.7 m, 采场通风不畅。爆破作业后,7号漏斗至8号漏斗之间的矿石堆积进一步增加,最终造成
采场风流阻断,炮烟积聚无法排出,逐渐蔓延扩散至西人行天井中下部。
当日20时30分,井建公司丁班3名作业人员由东人行天井进入302采场进行场地平 整作业。约半小时后,井建公司值班人员发现3名作业人员倒在地上,立即召集在附近作 业的5名井建公司人员前去救援。其中4人由西人行天井进入302采场,1人在西人行天 井底部等待。进入采场进行施救的4人先后倒地,位于西人行天井底部的1人也因吸入炮
烟而倒地。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978万元。
事故调查报告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复结案后,依法追究了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放炮 B.火灾
C.中毒和窒息
D.通风
E.炮烟
2.该起事故的主体责任单位是(
A.甲矿
C.甲矿和井建公司
B.井建公司
D.井建公司丙班
E.井建公司丁班
3.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有( )。
A.爆破后进入采场前,未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 5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B.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不到位
C.没有为入井作业人员配备自救器
D.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E.爆破作业堵塞通风通道,炮烟积聚无法扩散
4.下列预防此类事故的措施中,适合该矿的有( )。
A.加强采场放矿管理,保证采场风路畅通
B.人员进入作业面时应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C.每一位入井人员配备自救器并确保随身携带
D.发生此类事故,及时进行局部反风
E.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严禁盲目施救
5.除了炮烟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外,该矿出现的有毒有害气体还可能包 括( )。
A.火灾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烷等
B.火灾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气溶胶等
C.燃油设备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氨气箏
D.燃油设备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
E.废弃巷道和采空区的二氧化碳等
案 例 13
[2021年真题】
某地下矿山28号采场设计的通风系统为一320 m水平中段石门及运输平巷进风,经 采场天井、回风巷道进入回风井,由主扇抽出地表。2019年∏月5日16时20分左右,3 家承包商的12名职工进入28号采场作业。18时10分左右,正在进行出矿、支护作业的 7名职工闻到刺鼻的气味,随即报告矿调度室。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职工撤离。职 工撤离过程中,途经正在支护的巷道时,又遇巷道顶板局部冒落。最终2名职工重度中 毒,1名职工被冒落的浮石砸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焊接作业引燃了临时支护用的木料。事后调查还发现:当班未安排专 人统一协调3家承包商的现场作业;作业现场没有防灭火设施;当班没有携带便携式气体 检测报警仪;3名出矿作业的职工共用2台自救器,其中1台自救器指示针在红区、1台 自救器被挂在距作业地点50 m的溜井处;事故时28号采场通风系统尚未形成,利用2台 局部通风机通风,风筒为非阻燃材料且多处破损;2019年10月1日1时15分至11月5 日21时51分,监测监控系统记录的28号采场气体浓度分别为氧气18. 9%〜20%、一氧 化碳0. 0016%〜0. 0025%、氮氧化物(折算成二氧化氮)0. 00009%〜0. 0005%、二氧化 一硫 0. Ooo21%〜0. OoO41%、硫化氢 0. OOO24%〜0. 00072%o
该矿与3家承包商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其中两家承包商聘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完 全相同,赵某同时任两家承包商技术负责人。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确了安全生产费用,专款 专用、专项拨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 60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1-关于该起事故间接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 B.自救器配备不符合要求
C.防灭火措施不落实 D.人员撤离方向错误
E.应急救援不及时
2.根据28号采场气体监测监控记录,下列各种气体中,浓度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 安全规程》(GB 16423)相关规定的气体是(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氮氧化物(折算成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E.硫化氢
3.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管一 〔2017〕98号),该矿存在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有( )。
A.采场采用木支护 B.作业现场没有防灭火设施
C.未建立机械通风系统 D.当班没有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E.未配齐自救器,且部分自救器失效
4.根据《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2号), 该矿外包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
A.赵某兼任了其他承包商技术负责人
B.承包商未配备专职工程技术人员
C.安全生产费用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确
D.未安排专人统一协调3家承包商的现场作业
E.对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5.该矿防范中毒窒息事故的安全措施有( )。
A.严格井下动火作业管理
B.采场临时支护使用木支护
C.明确标示避灾路线,并确保出口畅通
D.井下作业的每个班组配备使用气体检测报警仪
E.每一位入井人员配备自救器,并确保随身携带
案 例 14
[2020年真题】
某铁矿由露天转地下开采。露天开采规模为600 Xi0‘ t∕a,采场最高标高+ 12° m, 最低标高一140 m,边坡雷达监测系统已拆除。地下开采设计规模为400X 1()4 t/a,竖井 一斜坡道开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自上而下分段回采,分段高度18 m,采场通过 联络道与斜坡道、人行通风天井连通。矿体的东西两端各设一条回风井。在露天坑底回填 40 m厚的废石,作为地下开采首采分段的覆盖岩层。
副井、进风井和东回风井、西回风井均设有梯子间,与斜坡道一并作为矿井安全出 口。副井井口标高+ 118 m,井底标高一663 m,服务中段为一80 m、一140 m、一218 m、
• 6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308 m、一398 m、一488 m、一578 m以及一628 m破碎站水平。斜坡道从+ 72 m至 -218 m,全长约2500 m。进风井井口标高+ 160 m,井底标高一398 m。西回风井井口标 高+ 220 m,井底标高一218 m;东回风井井口标高+ 80 m,井底标高一218 mo -218 m 以下各水平米用通风天井通风,未设梯子间。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正常涌水量7600 ι√/d,最大涌水量62000 ι√/d,生产回水 约1200 m3∕do在副井一578 m水平车场附近设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和两个独立的有效容 积相同的巷道式水仓。水泵房安装有6台同型号的水泵,参数为Q = 550 m3∕h, H = 753. 3 m, N = 2000 kW,—段式排水。
井下建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按最大班入井人数的1.1倍配备了自救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该矿单个巷道式水仓的容积至少 应为( )。
A. 380 m3 B. 750 m3
C. 1100 m3 D. 1470 m3
E. 1900 m3
2-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AQ 2061),下列该矿采取的防 治水措施中,错误的是( )。
A.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置专职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
B.雨季前主管矿长组织一次矿井防排水系统的全面检查
C.露天坑的暴雨径流量选用20%的暴雨设防频率
D.查清矿井水与大气降雨的关系,判断突然涌水的可能性
E.按要求在副井井底车场的适当位置设置防水门
3.该矿应特别关注的重大安全风险包括(
A∙触电 B.淹井
C.坠罐 D.火灾
老姚注安免费QQ群:819223280
注安VIP班,老姚微信/QQ:863575556
E.中毒和窒息
4-根据《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 2063)《金属非金属 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 2031),该矿监测监控系统至少应包 括( )。
A.边坡位移监测
C.通风系统监测
E.视频监控
B.有毒有害气体监测
D.地压监测
5.该矿存在的下列事故隐患中,属于重大隐患的是( )o
A.未观测并记录露天边坡位移
B.矿井安全出口不符合规定
C-首采分段的覆盖岩层厚度偏小
自救器配备数量不符合规定
E.井下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不足
• 62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嚎 例 15 [2019年真题】
2014年5月12日,某金矿881平碉有12人入井作业。8时许,3名掘进工到+ 890 m 掘进工作面进行凿岩作业,4名掘进工到+835 m水仓掘进工作面进行出値作业,矿安全 员和生产负责人对+ 89Om掘进工作面进行巡视。12时20分,3名爆破员到+890 m掘进 工作面进行爆破作业。
12时50分,矿安全员、生产负责人及2名爆破员先行出井,另1名爆破员实施放炮 作业后出井。+89Om处的3名掘进工等待约30 min后,2人朝井口方向行进至局部通风 机处,准备启动风机吹散炮烟,其中1人发现有一股很大的水流从上面涌过来,立即抓住 巷道边帮上的电缆线固定木桩,待水流消退后,发现同行工友受伤,遂背其出井。另一掘 进工自救脱险。
水流沿+ 866 m主巷向下倾泻,快速淹没了+845 m水平以下所有巷道。在+ 848 m 水平倒喳的1名掘进工抓住巷道边帮上的电缆线走出淹水区并出井。另3名在水仓掘进工 作面作业的掘进工因水流封住出口,无法脱险。
15时30分,该矿矿长向当地乡人民政府报告事故。16时许,县人民政府启动了事故 抢险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迅速将受伤矿工送医院急救。经过61 h不间断的抢险救 援,发现3名掘进工均已遇难。
经查,该金矿+ 89Om探矿巷道越界掘进至3号矿体老空水下部,工作面与老空水体 间的岩层厚度约0.95 m,该岩层在自重、老空水和爆破震动的综合作用下被破坏。事故 共造成3人受伤,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434. 66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的等级 为( )。
A.轻微事故 B. 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应当上 报至()。
A.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B.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E.乡镇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导致该起事故发生可能的间接原因有( )。
A.井下探放水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
B.生产部门安排多水平同时作业
• 6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C.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D.应急救援预案培训与演练缺失
E.爆破后未进行作业面安全检查
4.为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该矿应采取的技术与管理措施包括( )。
A.加强矿山开采期间水文地质调查
B.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进行开采
C.加强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
D.及时评审与更新应急救援预案
E.及时更新和保存矿井开采现状图
5.针对该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更新不及时
B.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健全
C.作业过程危险辨识不充分
D.入井人员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E.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不落实
案 例 16
某日,某矿山近百人分4个组下井作业:1个组到采矿工作面采矿,2个组掘进开切 眼,另外1个组去采矿面回风巷回收铁棚。回收组的几个人在8时左右到达工作地点开始 进行回收作业,完成任务后往外走时,突然听到巨响感觉出事了,他们根据冲击波方向判 断是矿工作面发生了瓦斯爆炸,立即报告调度室。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通知救护队、医院、矿领导及有关人员,组成抢险救灾领导小组,派救护队进入采矿工作 面进行抢救。救护队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先后发现28名遇难人员尸体。抢险救灾领导 小组考虑救护队已非常疲劳,且遇难的29人中有28人已找到,因此决定次日上午让救护 队员休息,下午再继续寻找另1名遇难者。次日中午12时,安排救护队到413工作面寻 找另1名遇难者的同时,又安排25人到采矿工作面外采区进风巷清理维修,为寻找另1 名遇难人员做准备。当救护队和维修作业人员还未到达作业地点时灾区发生了第2次爆 炸,走在前面的21人当场死亡、4人受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事故调查组成员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具体到这起事故应主要聘请哪方面的专家进 行技术鉴定?
2∙这起事故是由2次事故组成的,第1次是在生产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第2次是在抢 险救灾事故过程中发生的事故,2次事故的性质不同。是否应该按2次事故进行调查和处
• 64 •
理,主要教训是什么?
3.调查组应该由哪些部门参加?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4.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列出413工作面可能发生的事故 类别。
案•例 17
某乡镇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该矿多名职工打电话向当地矿山安全 监察办事处反映,矿山安全监察办事处十分重视,决定派出监督检查人员对该矿山进行全 面安全检查。在事先给该矿矿长打电话通知时,矿长当即表示:"我们是乡镇矿,只听县 政府的话,你们是管国家大矿的,管不着我们。请你们最好别来,来了我们也不接待。” 当矿山安全监察办事处的检查人员来到该矿时,发现该矿除传达室的两个老工人外,其他 人都没了踪影,矿长办公室的门也紧锁着,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只好跟县政府联系。在县政 府的过问下,该矿矿长才露了面,并命令工人回来上班。但矿长依然很不情愿,当检查人 员向其询问有关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时,矿长要么闭口不说,要么东拉西扯。检查人员提出 看看其有无账目检查安全生产投入情况时,矿长以会计不在为由拒不提供有关账目。同 时,该矿长还授意有关人员"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就是不能说实话”。由于矿长的阻挠, 使这次检查进行得非常艰难。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事件性质。
2.从国家相关法律剖析事件案情,指出违法点。
• 6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3.提出事件责任追究的建议。
4.对矿山企业,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案 例 18
某日22时左右,某钻井队在天然气矿井施工起钻过程中,因违章作业未能按规定保 证泥浆灌注量和循环时间,导致钻井溢流,发生井涌。钻井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溢流等井涌 征兆,井涌迅速转为井喷。钻井队队长迅速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紧急关井措施,但由于回 压阀被违规卸掉,井喷无法控制。由于井场设备价值数千万元,钻井队队长未敢下令点 火,立即向有关上级公司报告井喷事故,但没有请示点火。公司应急中心主任立即率队从 A市出发前往事故现场。由于喷出的天然气中富含有毒气体HzS,井喷半小时后钻井队人 员开始撤离,并派出2名员工通知井口附近村民紧急疏散,但大多数已经熟睡的村民并没 有被他们的呼喊声惊醒,派出的2名员工也不幸中毒身亡。井喷lh20 min左右,钻井队 队长派人回井场关闭了柴油机、泥浆泵和发电机等,对井场实施警戒,并向A市政府部门 报告事故情况,A市政府立即通报事故所在县政府。而此时离事故地点Ikm远的当地镇 政府却仍未接到钻井队的电话通报。次日∏时左右,钻井队接到上级点火指示。而之前 公司应急中心主任在途中时就有人向其建议点火,到达镇上后在知道已有人员中毒伤亡的 情况下既未做出点火决定,也没有指派专人查看现场点火时机。直到12时30分左右,钻 井队某队员意外发现井口停喷,气体从放喷管线喷出,队长才开始组织点火准备。14时 左右,派人核实后于16时左右点火成功,险情得到初头控制。第三天10时,数百名公安 干警、武警组成的几个搜救组进入了井场附近的村庄展开全面搜救,发现大量死亡人员。 事后,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走访报道。一农妇见到慰问领导就哭道:"我家的牛死了"! 某村干部叹息道,要是村里有1个高音喇叭,也不致死那么多人啊!还有些人就是不听 劝,不肯离开,有的还回去锁门,拦也拦不住! 一村民心有余悸地说,他家离井场也就 50m,自己是因为和钻井队以前的1个队长比较熟,曾在闲谈时无意中听说过那气有毒, 才拼命地跑了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地某政府官员说,事故1个多小时后,当地政 府即组织了数十人的先遣队,派出警车、救护车鸣警笛,沿公路往返行驶,用扩音器呼叫 周围山上居住的群众转移。但由于正值深夜,灾区交通通信不便,现场有毒气体浓度太 高,虽经多种努力,仍难保证灾区群众全部得到转移。并坦言:"别说老百姓,连我们也 不知这竟是一个大毒气筒J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 66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I-结合本案例,如何建立高风险企业与当地政府的互动应急机制?
2.该案例在应急决策和现场应急工作的连续性方面暴露出哪些问题?举例说明。
3.分析该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
4.针对此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编制演练方案时应包括哪几个部分?
案 例 19
某矿分区回风立井施工的矿建工程第二项目部71队零点班,当班出勤14人。跟班副 队长任某对当班人员做了具体分工并安排当班任务:爆破、出砰、平底、脱模、打混 凝土。
凌晨1时50分井下爆破后,跟班副队长任某、当班安监员(兼瓦检工)岳某等6人 开始下井扫盘,处理井帮危岩,处理完毕后于凌晨2时35分开始出研、平底。
凌晨4时30分左右时已出肝平底13罐。由于抓岩机有1片叶片插销脱落,班长吴 某、安全员王某、张某、周某4人蹲在靠风筒一帮的位置开始安装插销及抓岩机叶片。约 5时,1块2. 2 mX2. 2 mX0. 6 m的大块砰石从距底板1. 2 m高处片帮落下,将正在安装 抓岩机叶片插销的吴某、张某、王某压在石头下。在一旁的周某立即联系跟班副队长任 某、技术员陈某等人组织抢救。先将王某救出送往医院,随后抢救吴某。由于压在吴某身 上的肝石较大、较重,技术员陈某安排人员用液压千斤顶支起肝石救出吴某,立即送往医 院,但经抢救无效死亡。王某、张某无生命危险。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矿山事故发生原因。
• 6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2.总结该起事故的教训。
3.根据材料总结针对该起事故的防范措施。
唆 例 20
安装准备工区在7工作面材料巷施工,中班正常安装面溜及后路运输。根据现场情况 副工区长王某安排15人后路运输,其中第3部单提绞车由绞车司机赵某负责开车,上把 钩工刘某负责把钩,下把钩工周某、张某两人负责把钩。
18时30分左右,下把钩工周某将17号空平板车连好后,就准备向外出车。下把钩工 张某负责将把钩信号发出后,绞车开启。绞车开启后,由于速度较快,瞬间平板车掉道, 掉道后碰倒一旁的下把钩工周某,从而造成此起事故。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2.总结此次事故带来的教训。
3.针对此次事故提出合适的防治措施。
案 例 21
某日8时40分,新疆某金属矿井下发生较大火灾和瓦斯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8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490万元。该矿建设规模为9X10" t/a,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尘具
• 68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有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鉴定结果为自燃煤层。
事故发生在6时多,井口信号工看见风井主扇抽出黑烟,就打电话报告了矿长, IOmin后矿长到达井口,查看情况后通知井下撤人。7时,井下所有人员全部升井。7时 30分,为探明井下情况,矿长等3人入井查看,查明火区位置后,8时整升井。8时30 分,矿长带人入井灭火时发生爆炸,井下滞留8人未能升井。
事故调查后发现,金属矿安全管理决策层职责重叠,现场管理混乱。相关图纸不能反 映井下实际情况,矿井没有绘制瓦斯巡回检查路线图,没有建立完善的防火墙管理档案。 新入职的人员,沫经人井培训,便直接下井作业。
根据以上情况,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拟定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3.简述防火墙位置的选择原则。
4-简述金属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唆 例 22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矿井的风井井筒及井下相关巷道工程。井筒净直径5. 5 m,全 深450 m。根据该井筒地质检查钻孔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井筒穿越的岩层多数为厚层 泥岩,其中夹杂少量薄层砂质泥岩。井筒在深205~230 m穿过两条落差小于5 m的断层, 断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预计涌水量4m3/ho
该风井井筒工业广场地面较平坦。资料表明该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50L 5 m,最近 Io年最高洪水位为500. 5 m。施工单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了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井筒的防治水方案如下:
• 6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1)考虑到预计涌水量较小,井筒施工排水采用了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
(2)为防止地面洪水,井筒临时锁口标高按高于近10年的最高洪水位考虑,确定为 500. 6 mo
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井筒施工到井深16Om时突遇断层出水,涌水量达40 m3∕h,发生了淹井 事故。
事件2:巷道施工期间钻孔探水时,由于钻孔设施问题和操作使用不当,发生了突水 事故,影响了工期。
事件3: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恰逢雨季连续暴雨,加之附近山洪暴发,导致工业广场 积水,水位高度达到500.8 m,致使积水迅速超过井口灌入矿井,发生了淹井事故,所幸 井下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伤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以下问题:
1.施工单位井筒施工组织设计防治水方案存在哪些问题?说明正确的做法。
2.井筒施工期间突遇断层发生淹井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巷道钻孔探水钻进前,该钻孔应安装哪些设施;如遇钻孔内水压过大,应采取哪 些安全技术措施?
4.矿井工业广场积水灌入矿井,所发生的淹井事故是否可定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 事故?说明理由。
案 例 23
某矿一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底被撞开,罐笼内约It的 矿石掉落井底,罐笼被卡在离井口 2〜3 m的位置不能上下移动。
当班的绞车工张某随即升井向值班矿长元某A和维修工陈某报告,陈某和元某A先
• 70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后下井进行检查和修理工作。其间,陈某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3次使用电焊 对罐笼角、井筒护架进行切割和焊接作业。至8时左右结束,元某A和陈某先后上井返回 地面。当日上午8时10分左右,张某在绞车房发现提升罐笼的钢丝绳晃动,前往井口观 察,发现盲竖井内起火,随即关掉绞车房内向下送电的闸刀开关并升井向元某A和陈某汇 报。张某随后与陈某一起下井。到达一平巷时烟雾已经很大,他们只能前行几十米。此处 离事故盲井还有500多米,能见度不足1m,他们遂返回地面向元某A汇报。
9时30分左右,元某A给生产矿长元某B打电话报告。9时50分左右元某B到达井 口打119报警。消防中队于10时30分左右到达井口,但没有条件对井下火灾实施扑灭, 建议拨打110报警派请矿山救护队。UO接警平台于10时37分接警并通知市安全监管局。 市安全监管局已于10时35分接到该矿的电话报告,随即派副局长赶赴现场并报告了市 领导。
市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组织公安、安全监管、国土资源、冶金、卫生、财政等部门 组成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附近几个国营大矿、市金属矿救护队、医疗卫生队伍 以及风机、电缆等应急物资,全力抢救井下被困矿工。同时,指挥部调集省内8名矿山通 风专家共同制订抢险救灾实施方案。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领导 相继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工作。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共调集附近3.省11个单位22个救 护队的241名救护队员参加井下被困矿工的搜救工作,共抢救出52人,死亡70人。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简述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
3.除明火外,引起火灾的外部因素还有哪些;结合工作经验,请说出外因火灾多发 生在哪些地点?
4.封闭的火区具备哪些条件才准启封?
• 7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5.根据此次事故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
案 例 24
某露天采石场位于甲省乙市,成立于2006年,公司主营砂岩露天开采加工及销售, 生产产品主要为建筑用砂石料。
采石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层顺序开采,单层高度6 m,采用潜孔钻凿岩,2号岩石乳 化炸药进行爆破。目前该矿共有2个分层处于开采中,分别为1号分层和2号分层。
石材厂采矿场的南部,矿岩节理比较发育,小的断层较多,企业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 现在采场南部端帮出现了一系列与坡面近于平行的陡倾张开裂隙,使边坡岩体向临空方向 张开,但并未引起采石场主要负责人王某的重视。
2016年9月15日上午,采场负责人郝某安排陈某、孙某在1号平台南部进行凿岩作 业,安排李某驾驶挖掘机在1号平台南部进行清理浮石作业。中午因2号平台进行爆破作 业,陈某、孙某、李某作业中断。在爆破作业完成后,3人继续进行作业。16时10分左 右,采场南部端帮突然垮塌(坍塌的矿石约4800 n?),将在1号平台作业的3人掩埋,经 过全力抢救在坍塌的岩石中找到3人,但3人已经确定没有生命迹象。 、
事故调查发现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石材厂采矿场的南部,矿岩节理比较发育,小的 断层较多出现陡倾张开裂隙,加之2号平台爆破作业扰动导致采场南部端帮发生垮塌。
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石材厂缺乏矿山地质、采矿、爆破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坍塌部分地 质构造情况比较特殊,可能发生边坡坍塌事故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制定边坡安全 管理的规定和防止边坡坍塌事故发生的措施;特别是主要领导者缺乏必要的培训导致相关 安全知识匮乏,在险情存在的情况下,仍继续组织生产,造成了坍塌事故的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企业在检查中发现南部端帮出现了一系列与坡面近于平行的陡倾张开裂隙,使 边坡岩体向临空方向张开,这属于哪种边坡破坏类型,露天采场常见的边坡破坏类型还有 哪些?
2.试分析露天采场边坡的外在影响因素。
• 72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3.简述如何控制爆破地震效应来防止工程爆破震动对边坡造成影响。
4.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简述该企业主要负责人王某安全培训的 内容。
案 例 25
某铁矿隶属于甲省某钢铁集团公司,是该钢铁公司最主要的铁矿石原料基地,该矿山 由两个露天采场构成,两矿区相距约2.3 km。
铁矿初步规模为年产原矿200X1()4 t,露天开采,采用窄轨平碉、溜井、胶带斜井混 合开拓运输方式,露天采场采用单臂路堑阶段台阶开拓开采,开拓工程分为两期,一期设 计规模为80X10" t/a,二期设计规模为120XlO4 t/a,矿区服务年限为40年。一期采场位 于西面,二期采场位于东面。一期采场最高海拔3814 m,对3814 m水平以上的山头在 2015年实施大爆破。二期采场最高海拔4020 m,在2017年对397Om水平以上的山头实 施大爆破,形成一期3814 m水平和二期397Om水平两个小露天采场,目前一期采场开采 有3个台阶。
该矿现有员工600人,其中后勤人员150人。该矿安全生产许可证于2020年1月到 期,为准备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的相关材料,2019年9月该公司委托某有资质的甲级安全 评价机构对采场进行安全现状评价。评价机构接到委托后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厂区可能存 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辨识后相关人员经过认真研究将该矿划分成了 8个安全 评价单元,随后逐一进行评价。有关专家在评价过程中指出该矿存在两个比较主要的 问题:
一是该矿电气作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在电气作业过程中存在疏漏。
二是该矿对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不足,作业人员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
评价完成后形成了《X X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该公司根据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对矿 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逐一的整改,完善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了预防高处坠 落的防范措施。最终顺利通过了复查。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评价机构对矿山进行安全评价过程中的基本流程。
• 7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2.简述该矿山编制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流程。
3.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简述露天矿山电气作业应遵守的一般规定。
4.简述露天矿山高处坠落的防范措施。
案 例 26
某采石场为甲建筑集团公司所属的二级企业,专门为该公司提供砂石骨料的供应。采 矿许可证由该县国土资源局于2016年3月核发,有效期至2026年3月,证号为52XXX ××027o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采矿许可证批准的生产规模为5. O X 1(/ m3/aθ矿山 于2017年5月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2017年8月试生产结束后正式投产。
矿山设计资源量为630X 10" m3,可采资源量615X1()4 m3 0矿山生产能力为5.0X 104m3∕a,矿山服务年限123年。
该矿山为凹陷矿,回返式公路运输开拓。目前封闭圈深度20 m,有两个正在进行作 业的台阶,台阶高度约6〜8 m。破碎场位于采场南侧约30 m,采场西南侧约IOO m是矿 山办公用房。矿山无爆破器材库,爆破器材由爆破公司直接配送。
2019年3月,甲建筑集团公司组织了专门针所属二级子公司进行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 动,聘请了相关专家专门对该企业进行了会诊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下:
(1)该采场局部采用"一面墙”式开采,未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方式进行开采。
(2)局部工作帮坡角大于设计工作帮坡角。
(3)回返式坑线上山道路坡度大于设计坡度20%。
(4)未按照设计要求建设防洪、排洪设施。
(5)道路运输驾驶员安全培训不足,对驾驶的安全要求不了解。
检查后集团公司要求该采石场立即进行停产整顿,并按照要求向有关部门作了报告, 2019年8月该采石场经过5个月的整顿后通过了集团公司的复查,经集团公司批准该企业 恢复了生产工作。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 74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1-指出该企业在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中哪些应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报告。
2.简述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中应当包含的内容。
3.简述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
4.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简述道路运输汽车运行中应遵守的规定。
案 例 27
某小型露天采石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层方式开采,层高12 m,采用挖掘机铲装, 自卸卡车运输,年采剥量约5X104 t。
2016年8月10日,调度李某安排人员在第三层台阶上方12 m处进行打爆破孔作业, 至12日共完成31个爆破孔,其中25个孔用于此次爆破作业,爆破孔呈三角形双排列, 爆破孔最深的有18 m、浅的有8 m。8月14日7时30分,安全员刘某和炸药车司机王某 将炸药、雷管运送到采石场,爆破员张某对炸药、雷管的型号、数量进行确认、签收,然 后将炸药运送到第三层平台处,雷管由刘某自己保管,炸药由张某等人搬运到各个爆破 孔。在爆区周围建立警戒线后,张某未对爆破孔进行测量验收就开始装药,装完6个爆破 孔的药后,张某因故离开装药区,张某离开后,调度李某带着钻工张某进入爆破作业现场 装药,刘某对无证人员调度李某等的装药行为进行口头制止,两人未理睬继续装药。8时 40分,装药区岩石突然发生坍塌,两人被石方掩埋。
经救援分别于当日23时40分、15 0 0时30分搜救出2人,2人均已死亡,1时52 分对现场清理确认无其他人员后,现场救援完毕。
经事故调查发现,该矿因爆破作业,边坡岩土地质稳定性发生了变化;岩层节理裂隙 发育,岩层倾向与采场坡向一致,且倾角大,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同时该矿没有 爆破作业相关的管理制度是事故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 7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简述安全员刘某的哪些安全生产职责没有履 行到位,并说明理由。
2.简述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3.简述防治采场边坡垮塌的措施。
4.该起事故是由于爆破震动效应造成的,简述控制爆破震动效应的技术措施。
案 例 28
某矿区地下矿产资源极为丰富,自2008年以前即由当地居民进行小规模零星开采, 2008年当地的村镇企业将全部的民采整合后挂牌成立了一家集体所有制的采矿企业甲。
在成立初期采用竖井、平碉联合开拓方式,采用JKA型矿井提升机进行提升,辅以 采用装载机和汽车直接进入坑内进行装矿,凿岩时使用无稳压装置的中深孔凿岩钻机,2 号岩石乳化炸药进行爆破,爆破后产生的大块矿岩用爆破方式进行二次破碎,局部通风采 用的一般工业通风机,风筒及电缆为非阻燃材料,井下人员运输采用的是带有干式制动器 的无轨胶轮车。
2012年该集体企业因工艺落后,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被当地有关部门予以关闭。
2018年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地政府与某大型矿山联合成立了矿业开发公司乙 对该矿区的矿产资源进行重新开发,但由于该矿区原来采用的直接开掘巷道对矿体进行开 采,而非正规的浅孔留矿法导致矿床无完整的采场结构,缺乏完整的通风系统和安全出 口,采高也受到很大限制,故采场通风条件较差,矿石损失较大。鉴于此种情况乙公司决 定重新对该项目进行设计,采用竖井、平碉联合开拓方式,架线电机车运输,采用对环境 影响最小的充填法进行开采,设计年产量300X104 to
• 76 •
第七章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
在可研阶段该公司同时聘请了具有资质的A机构进行预评价,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甲 企业严格按照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要求履行相关手续,最终该矿于2019年3月正式投 人生产,2019年底基本达到了设计产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指出集体所有制企业甲在开 采过程中使用的哪些工艺和设备属于禁止使用的设备和工艺。
2.列举乙公司地下矿山的基本安全设施。
3.简述乙企业在提出审查申请时,应当提交哪些文件资料。
4.依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简述乙企业应履行哪些 流程。
< 例 29
某石膏矿为私营企业,矿区内地层单向倾斜,Fl断裂破碎带经过矿区东北部,数条 次级断裂分布于矿井中部。矿区含矿层为下第三系上部下段,含矿层内自上而下赋存I、 U、ΠI号主矿体。矿层受多条断裂带切割。距上覆含水层最近距离Io m。矿层顶板主要 为钙质泥岩,底板主要为暗红色粉砂质泥岩和砂质泥岩矿体围岩为暗红色泥岩,围岩硬度 系数/ = 0.5〜2,属软质岩石。该矿采用中央单一竖井两翼多水平开拓方式。第一水平标 高布置在一IOOm,第二水平布置在一155 m,第三水平布置在一210 m,水平之间采用分 区单一下山轨道联系。采矿方法为前进式房柱法开采。
2016年5月18日1时,在井下三水平工作面当班的秦某发、唐某和秦某忠3名炮工 到二水平吃夜宵,夜宵后休息约1 h,准备在二水平尽头处打炮眼。这时他们听到210下 山附近有响声,就去关斜井口处的风机,再观察210下山的顶板安全情况。几分钟后,下
• 7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面发生轰轰响声;又过几分钟,一股较大的风吹出,当时感觉巷道有些晃动,电灯熄灭。 3时30分,顶板上方出现塌方,秦某忠打电话到井口(地面)值班的信号工陈某。陈某接 到电话后报告矿井主要领导王某,王某到井下用手电照明,看到北面二水平、三水平都在 不同程度地塌方,塌方的响声不断,无法进入工作面。遂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5时 左右有关救护队到达现场。
18日14时30分,第一批抢救人员到达井下指定地点,因遇到塌方和巷道堵塞,推进 速度十分缓慢。22日15时15分,井下出现异常,经下井探测和分析研究,为确保抢救人 员安全,须对巷道进行支护,从23日19时起,抢救人员开始对巷道进行支护,由于井下 情况复杂,施工困难,土质松散,塌方面积大,被困人员已无生存可能,至6月3日,停 止抢救工作。
经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主要巷道不进行整体有效支护,护巷矿柱明显偏小,随着采 空面积不断增加,在围岩遇水而强度降低情况下,首先在局部应力集中处产生冒顶,之后 出现连锁反应,导致北翼采区多处大面积顶板冒落,最终导致通往三水平北翼作业区所有 通道垮塌、堵死。
矿主忽视安全生产,急功近利,在矿井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下,冒险蛮干,是造 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该企业没有按规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主要 原因。矿井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难以发现重大事故 隐患也是造成该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包含哪些内容。
2.简述该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
3.简述采空区处理方法及其特点。
4.简述采空区危害的预防措施。
• 78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案 例 30
某铁矿位于甲省乙县,为露天转地下开采。该矿水文地质情况良好,矿床由I号、π 号、H[号3个矿体组成,矿体倾角8°〜28°,矿体厚度为2〜30 m。矿山采用竖井、斜坡道 联合开拓方式,竖井井深420 m,竖井为箕斗井主要服务一120 30Orn的3个中段,斜 坡道采用自卸卡车运输,主要服务于+ 60〜一12Om的3个中段。该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 落法开采,分层高度15 m,阶段高度60 m;采用多级机站通风方式。
2018年10月18日15时42分,该矿一45 m分层工人在穿孔作业中,发生了一起顶 板冒落事故,冒落巷道长度约15 m,冒落岩石约IoOom3,造成在一45 m分层进行穿孔 作业的4名工人被困,事故发生后该矿按照有关应急预案的程序立即组织救援,与此同时 按照相关规定对此次事故进行了上报。经当地政府和该矿的奋力救援,4名工人于10月 23日9时成功获救。
经历本次事故后该企业主要负责人深刻地吸取了本次事故教训,提出了多项整改措 施,包括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的安全现状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基 础上加强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落实"三个必须”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顶 板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增配相关的安全设施及劳动防护用品;加强现场应急预案的教育 培训工作,增强员工应对现场各类突发情况的能力等。
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开展了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安全文化创建工作,在2020 年该企业的安全文化创建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成为当地安全生产文化创建工作的"排头兵"。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如何加强顶板管理工作。
2.简述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含的内容。
3.简述该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文化创建过程中,安全承诺的主要内容。
4.简述安全文化的建设流程。
• 7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案 例 31
甲石膏矿是由陈某个人投资拥有的一家集体企业,位于A县B乡石膏矿区北段,建 设规模为30X IO4 t∕a,投资3000万元,于2004年11月19日开工建设,2006年建成 投产。
该矿区地质情况复杂,主要受断层和软岩以及地下含水层影响。矿区内一条大的断裂 破碎带经过矿区东北部,数条次级断裂分布于矿区中部。矿层受多条断裂带切割,距上覆 含水层最近距离为IO m。矿层顶板为钙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均具有强烈的吸水软 化特点。矿井原计划采用竖井、斜井开拓方式,在施工井筒时需使用冷冻法穿过含水层。 由于投资太大,加上石膏矿价格大跌,矿方在建成竖井后没有继续施工斜井。因此该矿实际采 用中央单一竖井两翼多水平开拓方式。水平之间采用下山联系。采矿方法为前进式房柱法。
2009年6月13日3时许,井下一水平王某等进行穿孔作业时,突然听到下山附近有 剧烈响声,随后有一股较大的风吹出,电灯熄灭,巷道有些晃动。王某等人立即撤出工作 面,并向当班领导报告,当班领导立即到井下了解情况,但此时井下接连出现震动,响声 不断,无法进入工作面,经清点人员发现,二水平进行掘进作业的9名工人被困,生死不 明,矿方立即按照已有的冒顶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救援,同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救援队 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但由于井下情况复杂,土质松散,塌方面积大施救困难,未能救 出被困人员。鉴于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希望的实际情况,7月15日停止了抢救工作。
经事故调查发现,该矿主要巷道护巷矿柱明显偏小又不进行整体有效支护,加之矿房 矿柱留设不规则,随着采空面积不断增加,形成局部应力集中,在二水平掘进巷道发生冲 击地压之后出现连锁反应,导致采空区整体冒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如何通过合理布置采掘工程及选择合理的回采顺序的方式来控制冲击地压。
2.简述如何加强地下采空区的安全管理。
3.判断该企业冒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属于哪类应急预案,并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基 本要求。
• 80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4.简述井巷支护时采用喷锚支护应遵守的规定。
嚏 例 32
甲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29日,经营范围为铁矿石开采、加工销售,注 册资金200万元,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周某。2005年1月28日,甲矿业 有限公司取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10年1月29日,到期后进行 了延期换证,有效期延至2015年1月29日。
该矿开拓方式为地下斜井开拓,生产规模IOXIO4 t/a,矿区面积0.2069 km2 o矿山 设计2条斜井开拓,4个中段,地面标高+ 46 m,允许最低开采深度一153 m。2009年2 月,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12年2月26日。
2010年12月1日,甲矿业有限公司未按规定核验相关资质和证照,与施工队负责人 陈某签订了《井巷及采矿工程承包合同》和《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之后,陈某将工程承 包合同、身份证复印件寄到乙公司,20天后乙公司给陈某寄来了公司资质和营业执照等。 陈某拿到有关证照并备案后,向乙公司付款2万元。2011年2月22日,施工队开始采掘 施工。该施工队共有人员90人,陈某未办理任何劳动手续。经核查,陈某系非法购买乙 公司的建筑业企业“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和“矿山采掘”安全生产资质,伪造 乙公司项目委托书。
20Π年7月10日21时30分左右,甲矿业有限公司铁矿主井西南侧的采空区顶部 (露天坑底部)垮塌,大量积水和泥沙迅猛泄入井下。至23时左右,井下一65. 9 m、一47 m、一3Om的3个中段全部淹没,最高淹没水位线为一25 m标高,瞬间水头达一3 m标 高处。经核实,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作业人员31名,除在主井附近从事出矿、摘挂钩 和发牌作业的8人成功升井外,其余23人被困。经过日夜连续抽水排淤,7月16日12时 左右,救援队员在二水平大巷入口处,搜寻到2具遇难矿工遗体。7月25日,经事故抢险 救援指挥部组织各方面专家论证,确认井下其余21名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经政府批 准,自7月26日起,从抢险救援为主转入善后处理为主。
据调查发生透水的露天坑位于主斜井上盘西南侧约200 m处。该坑最初形成于20世 纪50年代,历经多年无序采挖,逐步扩大并遗留至今,由于长期无人关注,至事发时, 坑内存积了大量的废石、尾矿、垃圾和地表水等。采掘施工队伍非法违规开采露天坑下部 的矿体(保安矿柱),造成保安矿柱远小于设计尺寸,致使保安矿柱冒落,露天坑内水沙 泻入井下,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事故的水源类型,并简述矿山水灾的来源。
• 81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2.依据《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简述对承包单位的项目部承担施工 作业的,发包单位应当审查哪些内容。
3.简述矿山水灾安全防治技术的一般要求。
4.依据《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简述双方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啜 例 33
甲矿始建于1998年,2005年前为镇办企业,当时为露天开采。1995年3月,该矿进 行资产重组,重组后该公司现法人代表为陈某,共有员工198人。
该公司2008年转为井下开采,2012年8月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02年9 月通过专家评审。该矿地质储量为107X104 t,可采储量为85. 6X104 t,设计年产矿石 9. 9×104 t,矿山服务年限9年。
矿井采用明竖井、盲竖井和斜井联合开拓,明竖井井口标高为+ ∏8. 3 m,井底标高 为一135 m。2002年∏月开始从一135 m中段掘盲竖井,井底标高为一 385 m。从 一135〜一385 m已开采6个中段,现作业采区在一345 m中段,采用浅孔留矿法采矿。井 下采用接力式排水,一18 m中段和一135 m中段各安装2台水泵,一345 m中段安装1台 水泵,每台排水量155π√7h。该矿矿体赋存地段岩溶发育,地下水静储量较丰富,一193 m中段以上曾经有多个小矿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矿井导水层与岩溶裂隙水、老窑 水及地表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对下部矿体开采构成威胁。
2012年,甲矿按照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的要求,进行了自查自改,制定了基本的 安全管理制度,但未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同年9月,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公司 下达了 "水文地质复杂,治水工程完工后必须验收”等9条内容的整改指令书。初期该公 司拟采用矿区截流帷幕进行防治,但由于水文地质条件达不到要求,故该方案被弃用。最 终治水方案被搁置,该矿继续私自进行生产。
2012年6月16日凌晨零点,该矿发生了透水事故。经该公司现场核实,∏人被困井 下。据估算,透水时水量达3X10‘ m,因矿区水文地质复杂,补水量大,排水抢险工作
• 82 • ■
第七章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
十分困难。自6月16日至7月23日,累计排水29. 8 X IO4 m3 o但仍未见水位有明显下 降。根据专家论证意见,井下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排水、供电、清理淤泥等工作面临 技术难题,建议暂停排水施救工作。7月24日经有关政府同意后,决定暂停事故抢险排水 施救工作。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该矿区岩溶特别发育,水文地 质环境复杂,没有采取任何的防治水措施,加之事故发生前强降雨,地下承压水动水水压 增大,穿透一193 mN号矿体采空区,导致事故的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矿区节流帷幕方法防治水的适用条件。
2.简述地下水防治的防治措施。
3.判断该企业未制定的水害应急预案属于哪种应急预案类型,并简述应急预案分为 哪些类型及其特点。
4.简述该矿山编制应急预案的流程。
噪 例 34
甲金矿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乡镇企业。2006年,企业转型为私营独资企业。2011年4 月,企业改制为甲金矿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地下金矿开采、处 理金矿石等。公司现有职工700人,有4个矿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开采 黄金矿产批准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均在有效期内。
事故矿区为第一矿区,采用平碉、盲竖井开拓,抽出式对角通风,3班作业。采矿许 可证有效期至2023年3月。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17年4月1日,许可范围为非煤 矿产资源开采。
2015年1月14日7时,甲金矿股份有限公司机修厂厂长袁某应第一矿区矿长李某要
• 8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求,安排焊工到第一矿区二段盲竖井内进行焊割安装钢支护作业,替换井筒衬木,作业地 点为一483〜一486 m范围,作业现场由李某指挥。8时至10时,先由3名力工拆除作业 范围内的衬木。10时至11时,焊工姜某、学徒焊工朱某、钳工郭某3人,乘罐笼在二段 盲竖井内一483〜 — 486 m进行焊割安装钢支护作业,中午下到一52Om车场吃饭。约12 时30分,有人发现带火星的物体顺井筒掉下,姜某带人检查发现2根衬木端头冒烟,烧 了约5 cm,用水浇灭。18时55分许,二段盲竖井一440~ - 52Om段发生火灾,起火点 位于二段盲竖井内一486〜一505 mo约19时40分,二段盲竖井内高压电缆被火烧漏电导 致跳闸,矿区全部停电。事故发生后企业负责人没有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直到15日3 时40分许,事态严重,才打电话报告。
该起事故最终造成10人死亡,28人受伤,另有1人在救援中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929万元。
经调查,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甲金矿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一矿区二段盲竖井一483〜 -486 m进行焊割安装钢支护作业时,掉落的金属熔化物(焊渣和熔珠)造成井筒衬木阴 燃,导致发生火灾。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判断该起事故的事故等级,并简述事 故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2.简述焊接作业引发火灾的防范措施。
3.简述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4.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简述井下发生火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 84 •
第七章、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素 例 35
某金矿始建于1992年1月,是村镇企业,2005年乡镇金矿归口管理,县黄金公司承 包经营。黄金公司调配干部和技术人员12人,健全管理机构,设立10个科室,4个车间, 1个车队。
该金矿地处山区,矿区分散。在承包归口管理之前,日采选能力只有IOo t。归口管 理后,进行扩建,到2006年底,扩建采选设计能力达到600 t/d,实际选矿能力达到994 t∕d,从业人员1153人,其中采掘人员486人。
2010年8月6日下午5时许,该矿发生电缆起火事故。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329名 作业人员。截至7日12时42分,救援工作全部完成。事故共造成16人死亡,59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1289万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 院令第493号),有关部门成立了事故调查组。经调查认定,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盲竖井低压电缆质量不合格,在使用中发热老化,发生短路,产生电弧,导致火灾发生。
2011年3月,有关政府对这起事故的调查报告作出批复,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依 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5名涉嫌犯罪的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责任;对当地政 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14名事故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党纪、行政处分。同时,要求有关单 位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严格落实各项防范和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 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起事故的报告层级,并简述理由。
2.简述该起事故事故调查的层级,并简述理由。
3.简述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4.简述电气引发火灾的防范措施。
♦ 8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案 例 36
2015年12月17日12时20分左右,甲矿业有限公司井下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 17人死亡、17人受伤(含3名救护队员),直接经济损失2199. 1万元,间接经济损失 4200万元。
甲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29日,法定代表人经理某(实际经营管理者), 注册资本100万元,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经营范围为钥矿地下开采, 钥矿石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2012年7月9日,有关部门批准《甲矿业有限公司钥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项目设 定年产能力为15X104 t矿石,主要基建工作包括恢复提升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和通风系 统。2013年8月7日,该公司取得了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为15X IO4 t∕a,有效期至2023年8月。2014年11月该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乙公司进行基建工 作,并与乙公司签订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2015年12月17日8时左右,乙公司风井副经理曹某带领6名工人到风井井巷距井口 1255~1383 m处从事支护作业。因气温较低管道局部被冻住,维修工王某便用明火进行 烘烤,正在烘烤过程中有火星掉到接帮用的木背板上,随后王某用浮土和碎石面覆盖灭 火。12时20分左右,曹某带领6名工人准备乘车升井吃饭时,曹某说闻到了异味,王某 解释说是他烘烤时引燃背板起火冒烟,当时已经抓把土盖上了,应该没事。曹某听后带领 6名工人离开作业现场升井吃午饭。1时30分左右,曹某带领6名工人乘矿车下井准备继 续作业,下行20 m左右发现井下冒烟。采取灭火措施,未能奏效,木支护燃烧产生的有 毒有害气体通过巷道和老空区形成的通道进入副井,致使副井井下17人中毒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矿业公司该起事故造成的420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可能的统计范围。
2.简述甲矿业公司对乙承包公司的安全管理责任。
3.简述井下明火引发火灾的防范措施。
4.简述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的一般性措施。
♦ 86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嚏•例 37
A矿业公司为地下铁矿,采用崩落法采矿,电耙及无轨胶轮车配合出矿。现有人员 1536人。2019年3月16日该矿发生一起车辆伤害事故,事故造成22人死亡、28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约3725. 06万元。
事故车辆为越野客车,属大型客运车辆,车体颜色呈迷彩色,无牌照,无行驶证.,发 动机号、车辆识别代码及车辆铭牌被人为破坏。外形尺寸816OmmX232OmmX2800 mm (长X宽X高),整备质量6. 95 t。该车使用柴油发动机,驱动形式为六驱(6X6),手动 六挡五速变速箱,离合助力。该车使用干式制动器,制动形式为鼓式气压制动,驻车制动 形式为弹簧储能式断气制动。车厢内部结构经过改装,原横排座椅被拆除,车厢内两侧及 尾部焊有角钢框架,角钢框架上铺有施工模板,构成简易座位,未设置扶手及安全带。
事故现场位于措施斜坡道距离井口约595 m处,.从措施斜坡道口到事发地点平均坡度 为12% (坡角度为6. 6°),距井口垂直落差68. 4 m,巷道宽4. 8 m,高4. 5 m,粗糙混凝 土路面,巷道侧帮上均设置了示宽标识,巷道内照明良好。沿途有3个会车用的错车碉室 和19个人员躲避碉室。除从斜坡道口至80 m处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外,其余部分全部采用 钢梁挂网锚喷支护。 -
经事故调查,事故的原因如下:
(1)该公司违规使用未取得金属非金属矿山矿用产品安全标识、采用干式制动器的报 废车辆向井下运送作业人员。
(2)企业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驾驶人员的管理不严格。
(3)企业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未能及时发现车辆存在制动不良的缺陷。
(4)事故车辆驾驶人不具备大型客运车辆驾驶资质,遇制动不良突发状况处置不当, 误操作,车辆失控引发事故。
(5)车辆私自改装车厢内座椅、未设置扶手及安全带,超员运输。
(6)教育培训不到位,事故车辆车厢内未装配相应的防护设施,驾驶人、安全员、乘 车员工对车辆超员运输未制止。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辨识电耙工作面可能出现的事故 类型。
2.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简述采用无轨设备运送人员的要求。
• 8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3.根据事故调查的结果,指出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4.简述采用电耙绞车出矿应遵守的规定。
案• 例 38
A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黑色金属采、选联合的国有企业,公司在册员工838人,固定 资产87453万元,中高级技术人员40余人。公司下属1号矿井始建于1995年,2004年建 设投产,2009年9月矿山办理了采矿权延续登记手续,有效期限是2009年9月至2019年 9月,开采矿种为铁矿,地下开采,矿区面积为5.2191k!112,生产规模为60 X IO4 t/a。开 采标高为600〜1200 m, 2008年改扩建设计,改扩建后生产规模达150X 104 t/a。采出的 铁矿石经粗碎、中碎、运输至选矿厂。
矿井采用平碉、盲斜井(带式输送机)开拓。矿井主回风井(矿井安全出口)布置在 矿体东部,标高为825〜1041 m,井巷主要采用砌罐或喷锚支护。
该矿井矿体走向长度约2500 m,矿体厚度为L 0~38. 2 m。设计在中9矿体17 ~ 19 线大于6 m的中厚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中9矿体东、西(17线以东、19 线以西)两翼小于6 m的薄矿体采用浅孔留矿采矿法。开采顺序原则上为自上而下回采, 同一水平采用自东向西的后退式回采。
1号矿井的采掘工作全部外包给了有资质的B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相关的合同及安 全管理协议,并约定了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B公司根据情况制定了包括领导下井带 班制度在内的多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017年B公司在掘进井下840 m水平的运输巷道过程中发生一起冒顶事故,事故 原因是B公司用爆破法贯通巷道时,两工作面相距IOm时,仍同时向前掘进,导致在 爆破中引发对恻工作面顶板冒顶,致使5人被困。事故发生后B公司井下带班领导没有 履行相关的职责,没有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汇报,最终延误了救援,导致3人死亡,2人 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用爆破法贯通巷道、天井等掘进工作时应采取的措施。
• 88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2.简述发生3人死亡,2人重伤的事故后应上报至哪个层级,并简述理由。
3.简述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时应当履行的职责。
4.简述矿山企业应对采掘施工单位采取哪些安全管理措施。
嚏"例 39
某矿停产检修,根据检修计划安排,由供电车间负责对井下中央变电所三、四段母线 进行检修。8时左右,供电车间技术员王某、班长董某和李某、张某、郑某5名人员到达 工作现场后,他们首先由班长传达安全措施并签字,接着与各采掘变电所联系,把电源接 在一、二母线上,对个别分路开关进行停电、验电、悬挂接地线和警示牌。然后与地面变 电所联系停掉井下三、四路进线电源,对线路进行验、放电。此时,300号联络柜内二、 三段母线联刀闸处于分用状态,技术员王某在该开关柜前悬挂了写有"有电,此柜不能检 修”的警戒牌,在开关柜后用粉笔写下了相同的警示语,在做完各项准备工作后,李某主 动去了 300号联络柜后门,在对开关进行清理时,左手不慎触到联络刀闸的静触点,高压 电流将其击倒。11时左右送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于当日22时左右不幸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原因。
2.根据此事故总结教训。
・8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3.提出针对此类事故的防治措施。
案 例 40
刘某(组长)在接到任务后带领张某(事故本人)等6人在高档普采工作面进行采矿 作业。13时30分左右,由于工作面倾斜大,顶板破碎,前移支架支护空顶时顶板垮塌, 为了让工作面整齐,在支架前移时必须将顶板垮塌部分用棚板填实再升起支架。刘某安排 张某往顶板垮落处填棚板,张某站在溜槽上,背向岩壁往上填棚板。此时,从顶板垮落处 掉下1块40OmmX20OmmXl50 mm肝石把张某击倒,其头部碰在溜槽上。刘某组织人 员及时将张某护送出井并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2.根据此次事故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3.总结并提出此次事故的教训和感想。
案 例 41
某铁矿为采选联合企业,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竖井开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 开采规模为年产原矿330X104 t,服务年限为30 a,最终产品为铁精粉。矿山附属有日处 理IOOOot原矿的选矿厂和终期库容4500X10" m'坝高196 m的尾矿库。该矿于2008年 8月着手开展安全标准化系统创建工作。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该矿依据《金属非金属矿 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 2007. 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 指南》(AQ 2007. 2)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AQ 2007. 4) 的规定,先后完成了骨干培训、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评估、安全标准化系统策划和制度(记
• 90 •
第七章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
录)文件起草等工作。2009年12月18日,该矿以红头文件正式发布了上述制度文件,并 规定自即日起执行。2010年6月10日至12日,该矿实施了安全标准化系统自评,并形成 自评报告,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自评为二级。2010年7月,该矿聘请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认可的某安全评价机构对其安全标准化系统实施外部评价。评价机构现场评价发 现:①尾矿库坝面有纵向裂缝,坝端无截水沟,山坡雨水冲刷坝肩;②部分采场顶板有发 生大面积冒落的可能;③实测部分巷道和采场风量、风速、风质不能满足安全规程规定 等。最终,评价机构在评价报告中给出该矿安全标准化等级为三级。2010年8月,该矿向 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提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準化三级企业的认定申请。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内容。
2.该铁矿在安全标准化评审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3.简述标准化企业考评程序。
4.该铁矿在安全标准化评审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嗓 例 42
某石膏矿区在不足0.6 km2的范围内,设立有甲、乙、丙、丁、戊5座矿山,其中 甲、乙、丙3座石膏矿无安全生产许可证。5座矿山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开采影响 范围重叠,且地面建筑物位于地下开采的影响范围内,为矿山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2005年∏月6日19时36分左右,该石膏矿区发生井下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冒落,引 起地表塌陷,形成一长轴约300 m,短轴约210 m,面积约5.3 Xl0' n√的近似椭圆形的 塌陷区和24. 5X104 π√的移动区。事故造成甲、乙、丙3座石膏矿井下48名作业人员被 困、地面88间房屋倒塌、29名矿山员工和家属被困,矿山工业设施严重受损。
• 9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事故发生后,各石膏矿立即向当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各自积极展 开自救。当地县、市政府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赶到事故现场、启动应急预 案,紧急调集400多名武警、消防、驻地部队官兵,5个专业矿山救护队90多名队员以及 部分市、县两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参加救援工作,并按事故报告程序上报。
此次事故最终造成33人死亡(其中井下16人、地面17人)、38人受伤(其中井下 26人、地面12人)、井下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74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貢处理条例》分析该事故的等级及事故上报的单位。
2.简述事故报告内容。
3.简述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4.简述该起事故原因。
嚏 例 43
某甲石膏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石膏矿),隶属于某国有企业控股的某中型矿业 有限公司,其前身为某村集体所有的石膏矿,始建于1994年7月,1994年编制了简易开采 设计,1995年11月首次获得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IOXIO‘ t/a, 1996年7月建成投产。
2000年该矿被甲石膏矿收购,该矿根据现场开采的状态,委托了一家具有资质的设 计单位重新进行了设计。设计后矿山采用竖井、斜井开拓,浅孔房柱法开采,设计矿房宽 8 m,连续矿柱宽6 m,不连续矿柱6 m×6 m,两者间隔布置。留护顶膏厚度1.5〜 2. 0 m,护底膏厚度L 0~l. 5 m。
2005年该矿对采矿许可证进行了延期,延期至2015年11月。20Π年8月该矿发生1 起采场地压事故,导致1名工人重伤。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全面提升企业
♦ 92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20n年10月该矿委托某评价机构对其安全生产状况进行了评价。评 价过程中有关专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整改要求。该矿根据有关专家建议,编 制了安全措施计划,增加了安全投入,并编制了安全技术措施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整改,同 时对专家提出的"新人场工人班组级安全教育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加强培训。
整改完成,经评价公司验收后结论为:"该矿山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的 要求,其安全生产条件符合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的相关规定,能满足《安全生产许可证条 例》(国务院令第397号)第六条的要求。" 2011年12月底,该公司出具了评价报告,其 评价结论是: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流程。
2.简述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内容。
3.简述该矿山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范围。
4.简述采场地压的防止措施。
案• 例 44
甲石膏矿隶属于A商贸有限公司。该矿位于C县D镇,生产规模40X10" t/a,从业 人员近400人,法定代表人尹某。2006年3月,B安全评价公司对该石膏矿进行了安全预 评价;2008年7月,E设计院进行开采设计。2009年6月,F评价公司进行了安全验收评 价,评价结论为:"A商贸有限公司甲石膏矿各系统已经基本形成,安全防护设施基本齐 全,基本具备安全验收的条件。" 2009年7月竣工投产。该石膏矿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 2019年8月31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20年7月15日。2017年6月被核准为非 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矿山采用竖井开拓,对角式通风,浅孔房柱法开采,开采标高+ 120〜一322 m,面积 2.2636 km"可采矿层:U、ΠI两矿层,至坍塌前,仅开采ΠI矿层。该石膏层平均厚度 20 m,设计矿房宽度不大于8 m,采高不大于IOm,长45~50m,矿柱宽度不小于6 m。
2019年3月该矿累计形成采空区面积12 X IO4 m2 o 2019年5月该矿在开采过程中由 于开采顺序不合理引发采场地压显现,导致发生了一起事故,所幸仅导致设备损毁未造成 人员伤亡。事故上报到A公司后,A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组织了事故调查,并对相关责任 人进行了处理。事故处理完成后,A公司组织相关专家对该石膏矿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检 查,对甲石膏矿提出了根据地压情况,重新确定矿房参数;加强对新职工的厂级教育等意 见。甲石膏矿在根据上级意见整改完成后,又聘请了某公司对本矿的采空区进行稳定性分 析,其分析结果:本矿采空区为"相对稳定类”。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安全生产检查准备阶段的内容。
2.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简述新员工厂级教育培训的内容。
3.该企业发生了生产安全事故,其安全生产标准化3年有效期满后复评,还是否可能 直接换发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牌匾,若能请简述直接换发应满足的条件;若不能请简述 理由。
4.简述采场地压的防止措施。
案 例 45
A市B县C镇有丰富的石膏资源,该地有甲、乙两座石膏矿,两矿开采的为同一矿 体。乙石膏矿位于甲石膏矿浅部的西南,开采深度为+ n5〜一Π0 m,甲石膏矿开采深度 为+ 120^~ _ 32 mo乙石膏矿北部边界和甲石膏矿西北部的南边界平行对应,东部边界和
-94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甲石膏矿南部的西边界平行对应。两矿上覆石灰岩层相同且完整,无断层切割,只是厚度 不同。乙石膏矿的上覆灰岩的厚度为30~120 m,而甲石膏矿为85〜200 m。
两矿开采工艺相同,设计矿柱有所不同。两矿均采用浅孔房柱法开采,设计矿房宽度 均为8 m,乙石膏矿设计采用连续矿柱和间断矿柱,连续矿柱宽6 m,间断矿柱6mX 6 m,连续矿柱和间断矿柱间隔布置;甲石膏矿设计全部采用连续矿柱,宽6 m。
2014年,乙石膏矿由于采矿许可证到期加之经营不善,于2014年3月15日停产,之 后开始与甲石膏矿商洽整合事宜。2014年6月18日,甲石膏矿与乙石膏矿签订整合协议, 一次性支付给乙石膏矿600万元,乙石膏矿将全部资产整体移交甲石膏矿,但由于手续问 题两矿的整合一直被搁置,乙石膏矿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2015年12月25日0时17分,中国地震网监测到在甲、乙两矿所在区域内发生3. 2 级地震,之后记录到7次能量相当于0.9〜2. 9级地震,持续震动时间14 min。据目击者 描述,先感觉地震,后看到黄色烟柱先后从乙石膏矿竖井、甲石膏矿5号、4号、3号和1 号井口喷出,再听到类似飞机起飞的刺耳啸叫声,之后看到地面塌陷变形,感觉塌陷时地 面像跳舞状起伏波动,方向由乙石膏矿自西向东。塌陷涉及乙石膏矿、甲石膏矿,并出现 陷落坑。坍塌造成甲石膏矿当班29名井下作业人员被困。
经过科学组织,全力搜救,至2015年12月26日0时15分,成功救出王某等11名被 困矿工,这11名矿工均有不同程度的受伤。该起事故最终造成1人死亡,13人失踪。
经调查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乙石膏矿采空区经多年风化、蠕变,采场顶板垮塌不断 扩展,使上覆巨厚石灰岩悬露面积不断增大,超过极限跨度后有关巷道发生冲击地压事 故,灰岩层积聚的弹性能瞬间释放形成矿震,引发相邻甲石膏矿上覆石灰岩垮塌,井巷工 程区域性破坏。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简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 故报告后,应当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2.该矿发生的事故为冲击地压事故,请简述冲击地压的主要表现。
3.判断王某等11人是否属于工伤,并简述认定工伤的情形。
• 9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4.简述冲击地压的预防措施。
案 例 46
A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于1996年,2001年建成投产,注册资金1054万元。现有 两个采区,采矿权属面积14. 2 kπ√,主要产品为合质金和金精矿,是一座具有采选综合 生产能力的黄金生产企业。矿石处理量IOOot/a,年产黄金0.9 t,资产总值4. 33亿元。 在册员工1413人。矿山为地下开采,采用平碉、竖井联合开拓,削壁充填、浅孔留矿法 开采,明竖井中段高度40m, 14中段以下采用盲竖井开拓,中段高45 m,采用重选、浮 选工艺。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是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角闪斜长片麻岩,是一套中基性火山岩 的变质岩系。岩浆岩广泛出露,多期次多种类的侵入体广泛分布于火山岩盆地的南、东、 西侧,其中以斑状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斑状花岗闪长岩分布最广,矿区的断裂构造可分 为两种类型:一为受区域断裂控制的次级断裂形迹;二为受火山机构控制派生的断裂及构 造形迹。它们对矿液来源与沉淀起到积极作用。
该矿现在于14、15中段采矿,开拓工程开拓至18中段,相对深度近800 m。由于开 采深度深、采空区面积大,该矿局部出现了岩爆现象。最初的岩爆以石块发出的"啪啪" 爆裂声为主,极少见石块弹射现象。随着回采高度不断升高,清脆的岩石爆裂声中开始夹 杂着一部分沉闷的爆裂声。2012年该矿发生一起岩爆事故,造成1人重伤,当地政府委托 该矿进行了事故调查工作。2013年该矿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了岩爆倾向性研究,判断 该矿岩爆倾向性为大,该矿采取了相关措施进行防治。截至目前该矿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 故。2014年该矿通过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哪些金属非金属矿山,应当进行岩爆倾向性研究。
2.简述在事故调查中应遵守的"四不放过”原则的具体内容。
长按或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注安老姚"公众号
• 96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3.简述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应符合的条件。
4.简述具有岩爆危害的矿井,应如何防治岩爆工作。
嗓 例 47
某铁矿所处位置年降雨量一般为1349* 3〜1986. 4 mm。该矿区水系较发育,内部发育 有3条溪沟。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其主要含水层自上而下由大理岩、灰岩、硅质灰岩 及泥质灰岩等组成,岩溶发育,平均岩溶率为6.08%;岩溶主要发育在标高20Om以上, 随深度增加,岩溶发育由强变弱,但在高角度断层带则显著增强;水平方向上与地质构造 的发育密切相关,距断层带越近,岩溶率越高。
现条件下矿区的开采主要集中在一期的42Om水平,年开采规模50X10" t。由于市场 的需要,矿区决定扩大开采量,现将420〜30Om标高的铁矿纳入一期开采范围,二期 300 m和20Om水平的基建巷道也已开始施工。目前一期360 m水平的基建巷道已基本施 工完毕,但由于高压岩溶水的危害迟迟未能开采,二期30Om和20Om基建巷道施工过程 中频遇突水。矿区高压岩溶水已严重影响了矿山的生产。
为了解决水害影响防止透水事故发生,该企业采用了以下措施处置岩溶水害:采用疏 干方式对岩溶水进行疏干,在地表开凿5个大型放水孔,对地下水进行抽取,同时在矿区 基建巷道中布置放水碉室,在放水碉室中施工放水孔来疏干矿区地下水;在掘进中加强探 放水工作,修订相关探放水的安全措施;根据当前实际情况重新进行风险评估,修订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运用,该企业已基本能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开采二期工程,但由 于地下水的疏干导致相邻地表出现了塌陷。目前该企业正在进行疏干塌陷的防治工作。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疏干塌陷防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2.简述井下探放水的安全措施。
・97・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3.简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风险评估的内容。
4.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简述哪些情况下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 修订。
案 例 48
2019年5月,甲金属矿发生透水事故。43人被困,36人安全升井,7人失踪,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1918万元。
甲矿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5月1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苗某,注册资本4. 5亿元。经 营范围包括铁、铅、锌、铜矿开采,设计生产能力为160X104 t/a。企业性质为股份制大 型采选联合企业,现有职工529人。
截至事故发生前,甲金属矿采矿工程完成了副井、人风井、回风井、斜坡道建设;完 成了一5Om水平和+ 1Om水平开拓工程、+7Om水平沿脉工程、+13Om和+ 19Om水 平主运输巷道和脉外工程施工。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主体工程已完工,进行试运行。地 表选矿厂建设已经完成,主厂房1.29X104 m2建设和主体设备安装完成,选矿厂高位水 池、中转池等附属设施建设完成,选矿厂进行投料试生产。建设完成副井提升系统、斜坡 道皮带运输系统、主回风系统、一50 m水平阶段运输系统、+1Om水平阶段运输系统、 十70 m水平阶段运输系统、溜破系统、主排水供电系统、地面皮带运输系统、选矿系统 等工程,并进行了单体空负荷试车,完成了负荷联动试车工作。
5月17日0时50分左右,井下+ 7Om水平巷道发现Im多积水,相关人员到斜坡道 +25Om水平查看,涌水波及副井区域从+ 25Om水平至井下部分区域,初步判断矿井区 域发生了透水事故。经调查,透水事故发生在58号勘探线,该区域位于2008年形成的采 空区上部,采空区上方是A河。事发时,河水在塌陷区上方形成旋涡,裹带泥沙溃入采空 区,且塌陷坑致使35000 V输电线路一根线杆沉入坑内。经调查,A河河水夹带大量泥沙 形成泥石流,经十310m水平勘探巷道溃人+ 25Om水平勘探巷道,又通过主斜坡道溃入 井下基建中段+ 19Om水平、+13Om水平、+7Om水平、+1Om水平以及一5Om水平 以下巷道。
经调查,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甲金属矿对违法违规形成的采空区未及时进行充 填。2008年,甲矿违法违规开采A河下+ 31Om勘探水平58号勘探线上的铁锌矿体,形 成一个南北向长50 m、南端宽22 m、北端宽17 m、高20~40 m采空区,采空区未及时 进行充填。加之A河底、采空区上方存在含水透水地质构造薄弱带,成为本次事故的透水
• 98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通道。
同时,甲金属矿应急预案形同虚设,应急预案制定前没有专门收集有关资料,没有经 过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等工作,.事故发生后,其应急预案完全无法执行也是事故发生 的一项重要原因。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中应当收集的资料。
2.简述应急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
3.当井口附近或塌陷区内外的地表水体可能溃入井下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4.简述当井下发生透水事故应采取哪些救援措施。
案 例 49
甲铁矿矿区面积0.666 km、采矿许可证开采范围内,资源储量2286X104 t。该矿于 2002年8月建井投入生产,先后建成竖井5条,斜井3条。该矿现实际生产能力45X IO4 t∕ao 2006年年产精矿粉IoXIO4 t,上缴税金IoOo万元。企业在册职工150人,其中 下井职工100人。
2007年1月16日23时许,矿值班员刘某在7号井巡查时,接到矿另一值班员高某从 值班室打来的电话说,1号斜井的王某从井下上来汇报,井下有事,让刘某回到值班室。 刘某回到值班室问王某井下情况,王某说1号斜井出了一股水。刘某就打电话给1号竖井 负责人,告诉他1号斜井出水了,把人撤上来。同时又打电话给值班副矿长张某汇报了情 况。张某安排刘某到井口查看,发现卷扬机已提不上来了。此时1号井内井下被困人员共 计45人。
事故发生后,有关负责人及时赶赴现场,启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组成事故抢险救援
• 9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等事故抢险救援机构,制定救援方案,开展救援工作。
19日11时左右救援队通过采取开掘3号斜井联络巷、清排淤泥和抽水等措施,成功 在4号井二中段避难碉室中救出16人,由于避难碉室内物资充裕,这16人身体状态 良好。
20日凌晨,被淹各井再次出现了泥浆突涌,将3号竖井的约130 m运输平巷和3号斜 井约IOOm巷道淤满,2号竖井水面上涨了 16 m,而且泥水越抽越多,地表塌陷区面积由 3600 m2扩大到7000 m2,塌陷深度由20 m增加到30 m,且有继续扩大趋势,救援方案 均难以实施。26日,经各方专家论证,井下剩余人员已无生还可能,事故抢险救援指挥 部决定停止抢险救援工作。事故共造成29人遇难,16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500余万 元。同日,省政府决定成立事故调查组对该起事故进行事故调查。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2.简述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3.简述防范地下矿山透水事故的措施。
4.简述避灾碉室内应当配备哪些物资。
案 例 50
2019年9月8日,甲矿业公司第五分公司第三矿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死亡13人。
甲矿业公司为A市市属国有企业,发生事故的第五分公司第三矿为平碉、盲斜井开拓 的地下开采矿山,采用空场法开采,井下专用矿车运输,该矿目前共有职工430人,设有 安全、设备、地质、技术等10个科室,12个采矿队,年采矿能力20X10" t,其井下的掘 进作业承包给当地一矿山专业施工公司。
・ 100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2019年9月8日9时,施工单位在1532坑口进行支护时,巷道发生坍塌,坍塌并未 造成人员伤亡。11时许,施工单位组织王某等12人对坍塌区域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 王某感觉到头晕,怀疑可能在工作区域存有Co等有害气体,遂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并向当 班领导报告,但此时为时已晚,12名人员中只有6人中毒症状较轻,成功升井,剩余6人 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随即自行组织人员下井施救,又致使8名救援人员被困 井下。后经A市消防大队和专业矿山救护队全力抢救,被困14人中生还1人、死亡 13人。
据初步调查,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在对该矿区1532坑口进行支护时, 巷道发生坍塌,造成井下电缆短路,引起木支护着火。
同时,施工单位及该矿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流于形式且内容缺失,编制工作组的有关人 员对应急预案编制的工作内容不了解。以上因素,导致该矿现场人员不了解事故救援的有 关流程,在事故发生后,没有按规定及时上报,贻误了最佳救援时机,加之施工单位盲目 组织施救,造成人员伤亡扩大,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综合应急预案的内容。
2.判断该起事故的火灾类别,并简述引发此类火灾的主要原因。
3.简述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4.简述预防地下矿山火灾的主要措施。
案 例 51
2018年3月27日甲矿发生了一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5人死亡,6人重伤昏迷。
发生事故的矿井为甲矿二期技改井巷工程副井井筒,井深368 m,直径5m。该工程
• 10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尚处于凿岩打井阶段,无横向工作面;距井底作业面30 m处设置一吊盘,定岗一人为信 号员,井中设有通风装置,风道为帆布管道,送风风机功率为28 kW,送风口距井底作业 面高度约为25 m。根据当地地质资料显示,在该矿区地质构造中,380 m以上地层分布有 散在的铁矿石,其硫含量为1.2%〜1.5%。事故当天下午当班作业人员为钻工班工人,共 计11人。该班作业流程为钻眼T装药f爆破-清渣f钻眼等循环往复流程。一般情况下, 该矿作业均为晚上打炮眼,7时装药爆破,然后通风24 h,至第二天9时开始清渣直至19 时,再开始新的一轮循环。
27日19时,11名作业人员分3批陆续下井,做完各项准备工作后,于19时40分左 右开始钻眼。在11名作业人员中,1人为信号员,其余10人分成5组,每2人1组,1 人扶钻,1人钻眼。扶钻工为蹲位,钻眼工为立位。22时15分左右,大部分作业人员在 打炮眼过程中突然闻到有强烈的刺鼻气味(有人称臭鸡蛋味)。
22时30分左右信号员听到要罐电铃声,放罐后未见动静,发现井下作业人员躺倒在 地,随即向井上发出信号,而自己在闻到臭鸡蛋味2〜3 min后也失去知觉。此时综合班 班长急忙与另一工人下井救人。23时,井下11人全被救出,虽经矿方积极抢救,仍有5 人死亡,6人重伤昏迷。
根据对幸存者的调查,他们闻到刺鼻的臭味数分钟后,即出现头痛、乏力、视力模 糊、咽喉有烧灼感、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后就出现意识丧失和昏迷。据负责救治的当班医 生反映,送去救治的中毒者身上有明显的臭鸡蛋味。
3月29日,当地市级人民政府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4月8日,事故调查组将井下矿 石样品送机构进行毒性检测,20日后检测机构出具了毒性检测报告。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起事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最迟期限,及当地政府批复的最迟日期,并说 明理由。
2.判断引发该起中毒窒息事故的气体类型,并简述矿山常见的职业中毒的种类及其 表现。
3.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简述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要求和职责。
• 102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4.简述矿山井下中毒的预防措施。
< 例 52
甲市A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B矿是主要生产部门之一,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 采,生产规模为495X1()4 t/a,矿区面积2. 6368 kι√,开采深度标高为370〜2110 m,共 有23个拐点圈定。矿山采用平碉、斜井联合开拓,主要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和分段空 场法,建立了机械通风系统,自流排水。
2014年11月左右,1786 m中段1号溜井中部堵塞,矿山决定做措施工程进行处理, 即在1号井旁向上掘进“Z"字形人行检查天井,2015年1月措施工程掘进至溜井堵塞处 (垂高约90 m)附近停止掘进,通过联道分别与1号溜井、3号溜井局部贯通,联道共有4 条。
2015年4月22日,该矿用3根竹竿,每根分别捆绑8 kg左右炸药,共计捆绑1箱炸 药,爆破后利用原措施工程施工时遗留的1根2寸压气管进行局部通风(通风管在第三层 联道附近改为内径为0. 8 Cm的胶皮管),通风完成后爆破人员离开现场。
2015年4月25日9时左右,副矿长吴某按照事先分工,带领人员下井查看爆破效果。 9时50分左右,吴某等人未按约定时间返回,看护人员赵某意识到可能出事,便去1786 中段的休息室找人救援(时间大约为10时15分)。由于没有携带相应的设备,又有22人 不同程度中毒。事故最终造成6人死亡,26人急性工业中毒。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授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查,任命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局长赵某为事故调查组组长。经事故调查,该起事故的原因如下:
(1)事故中段系统不健全,没有建立机械通风系统,缺乏局部通风设施,措施工程没 有形成贯穿风流,致使处理堵塞溜井的炮烟没有及时排出,囤积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2)爆破仅靠自然通风和打措施工程遗弃的2寸塑料管进行通风,且塑料管受损后 (离事发平台约5 m处有折断)未及时检查发现。
(3)出入井管理不到位。1786 m坑道调度不知道调度职责,不了解坑内作业的探矿 掘进队情况,不知道矿山当班总调度姓名和总值班室位置,不知碉口值班人员姓名。
(4)违章、冒险作业。前去检查爆破效果的6人未佩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未进 行有效的局部通风,未遵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及该矿制定的《1786中段放矿 大井处理安全管理规定》,未进行个体防护,违规、冒险进入事故现场。
(5)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企业上至领导下至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安 全防护常识和应急救援技能。
(6)缺乏必要的个体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企业没有按规定为井下作业人员配备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也没有按要求为员工配备自救器材及相应的个体防护设备。
(7)盲目施救。企业缺乏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员缺乏基本的应急
• 10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救援技能,事故现场的工区长违章指挥救援,致使救援人员在没有佩戴任何防护设备或采 取有效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无序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8)应急救援不合理、不得力。
(9)企业未按规定组织应急救援演练,致使从业人员缺乏相应的应急救援知识和 技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该起事故调查组组长的任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简述理由。
2.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简述局部通风时应注意的内容。
3.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指出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4.简述矿山防止炮烟中毒的主要措施。
嚏•例 53
某铁矿现有人员800余人,主要为凹陷型露天矿,矿山设有排土场,主要的排岩方式 为汽车、推土机排岩方式。
该排土场原始地形为东侧低,南、西、北侧高,整体向东倾斜的倒梨状沟谷斜坡地 形,后缘山脊走向20°〜25°,宽度约500 m;前缘挡渣坝处窄小,宽度约250 m。排土场 内由南至北发育有两条主冲沟,两条冲沟中间为一缓坡山脊,场地标高介于1563〜 1698 m之间,地形坡度在场地1625 m以下为15°左右,1625 m以上坡度介于20°〜40°, 排土场北侧冲沟内在标高1599-1604 m之间有一鱼塘,占地面积约为4300 m2 o
该排土场于2014年10月开始排土,2015年夏季前已堆积180余万m3基建剥离的废 土石,土石比为6: 4。岩石岩性为强风化一弱风化的辉长岩,堆积标高在1600〜169Om 之间,形成了 1690 m、1650 mʌ 163Om三个排土台阶。
• 104 •
第七章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
2015年11月,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到该铁矿检查过程中,发现排土场排土平 台未反坡等隐患,将该排土场诊断为病级排土场,要求该企业加强对排土场的安全管理及 检查,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整改。但该排土场敷衍了事并未严格执行有关指令。
2016年2月27日6时40分左右,排土场突然发生滑坡,滑坡体属于矿山排弃废土 石,总面积21X104 1√,滑坡总方量约56X10’ n√,其中排土场内散体物质39X 10‘ π?, 由于滑坡滑动剥蚀带动滑动区软土 17×1O4 m3,从滑坡后壁到滑坡前沿最远距离1060 m, 滑动距离约770 m,滑坡后壁垂高约90 m,滑坡后壁顶面到堆积体最前沿垂直高差约210 m, 滑坡体沿着排土场松散堆积物与原地表软弱岩土接触带滑动,在重力作用下,冲毁拦渣坝 后,继续快速顺坡而下滑行约600 m掩埋两户农房,摧毁位于排土场下方的矿山公路。虽 经全力抢救,但仍有两人在该起事故中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排土场存在哪些情况时可以被判定为病级。
2.简述排土场发生滑坡的形式有哪些。
3.简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排土场滑坡。
4.简述排土场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秦 例 54
A矿业公司是一家集采、选、冶炼于一体的大型钢铁集团企业,其下属的甲矿是一个 以露天开采为主的铁矿,有南、北两个排土场,设计有标高1850 m、1750 m、160Om共 3个排土水平。目前南排土场1750 m排土水平有6个高程排土作业平台,分别为1703 m、 1680 m、1668 m、1644 m、1632 m、162Om 平台,均为分层作业平台。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应对排土场灾害的能力,该企业配备专门的人员负责排土场安全
• 10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检查,严格落实排土场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釆取多种技术措施预防排土场事故的同时,还 定期举行针对排土场典型事故的应急演练,以提高员工应对排土场事故的能力。
近日,该排土场组织了一次应急演练,其演练过程如下:
某日接气象部门预报,排土场所在地区有暴雨橙色预警,接到预报后,企业主要负责 人立即向有关人员进行了通报,并要求各岗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监测排土场的情况。9 时大雨突至,10时左右排土场积水严重,坡底线处出现沉降,当班检查人员发现情况后 立即进行了上报。有关人员立即封锁了去往排土场的所有路线,并立即组织排土场下游可 能波及的群众撤离,n时左右排土场发生泥石流,导致1名未及时撤离的村民被困,企业 立即组织设备进行抢救,于12时左右将被困人员救出,人员救出后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 结束。演练结束后,该企业针对演练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复盘,并以此为依据对应急 预案进行了修订,相关文件存档。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企业在进行演练时应当成立哪些小组,其各自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简述形成泥石流的基本条件。
3.简述应急演练的内容。
4.简述排土场泥石流防控的技术措施。
案 例 55
某铜矿采用竖井开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年产原矿30X10, t,服务年限30 a, 最终产品为铜精矿和硫精矿。矿山设有日处理1200 t原矿的选矿厂和总库容450×104 ri?、 坝高36 m的尾矿库。
2021年3月1日,该矿启动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主要负责人王矿长指定张副矿长全 • 106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面负责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T 2050. 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T 2050.2)和《金 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AQ/T 2050.4),该矿先后完成了员工 安全标准化知识培训、安全标准化策划和制度文件起草等工作。
2021年7月28日,王矿长签发了安全标准化制度文件,明确制度文件自发布之日起 施行。2022年1月10日至12日,该矿实施了安全标准化自评,编制了自评报告,自评等 级为三级。
2022年9月,受委托的某安全标准化评审机构对该矿安全标准化进行现场评审。评审 发现:①未制定安全例会制度和许可作业审批制度;②未发现安全生产现状评估记录; ③未见马头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马头门安全门未与提升机联锁;④尾矿库坝面 巡查记录有缺失;⑤部分检修、吊装作业现场无警示标志;⑥仅有1条排水管路,与设计 要求不符;⑦井下巷道和采场风量、风速、风质不符合安全规程要求;⑧井下掘进工作面 存在盲炮;⑨尾矿库排水斜井盖板局部坍塌;⑩最新的反风试验记录为2020年6月; ⑪现状图与实际严重不符等。评审机构随即中止此次安全标准化评审,建议该矿做好事故 隐患和安全标准化不符合项整改工作,完善安全标准化体系。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矿安全标准化建设与运行存在的问题。
2.提出该矿达到三级安全标准化的整改措施。
3.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矿安[2022〕88号),指出该矿 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
4.根据评审机构发现的问题,指出该矿安全标准化需要加强运行管理的要素。
• 10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案 例 56
[2022年真题】
某矿尾矿库属平地型,20世纪60年代末期建成并投入使用。经三次加高扩容后,尾 矿库总坝高为28. 0 m,总库容约1600X10‘ m3 0根据以往工程勘察资料和补充工程勘察 结果,该矿编制了第四次尾矿库加高扩容方案,并于2020年5月11日开始坝体加高 施工。
2020年5月25日2时许,尾矿库西北坝段发生溃坝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失联。 溃坝事故发生后,该矿立即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全力开展现场应急救援和 事故善后工作。当日15时,事故所在地市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组赶到现场,启动事故调 查工作。
经调查统计,本次事故造成尾矿输送管路损失370万元、坝体工程损失1700万元、 在建工程损失13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54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20万元、停产损 失3200万元。
事故调查组发现,该矿尾矿车间安全培训、班前会等流于形式,隐患排查不全面、治 理不到位。调查组查阅了尾矿库生产运行记录以及历次加高扩容设计施工方案,未发现有 关坝基存在隐患的记录。
为进一步查明溃坝原因,事故调查组安排施工了2个工程勘察钻孔。经与原有工程勘 察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坝区原始地形以下30〜50 m存在未发现的采空区。事故调查组从 尾矿车间退休人员处了解到,第三次加高后在库区听到过沉闷的爆破声,矿山曾派管理人 员跟班调查但未发现问题,对此主要负责人未进一步深究。事故调查组走访得知,库区下 部存在矿体,周边矿山在多年前越界进入该区域进行过采矿作业。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判定该起事故的等级。
2.给出该尾矿库第四次加高扩容前的等别并说明理由。
3.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 108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4.提出防范此类尾矿库溃坝事故的措施。
案 例 57
[2022年真题】
某露天铁矿采用矿车—破碎—胶带半连续运输开拓方式开采,年采出矿石量IlOOX IO4 t,剥离岩石3200 X IO4 to生产台阶高度15 m,最终台阶坡面角65°,边坡总高度 450 mo
2010年以前,+3Om平台以上采用631Omm钻机穿孔,深孔爆破,形成的最终台阶 坡面较破碎、平整度差。胶带运输系统路基所在边坡上方局部岩体破碎、易风化,基性脉 岩发育,地下水丰富,构造面倾角45°〜50°、倾向与边坡同向。20Π年以后,该矿山实施 预裂爆破,减少了坡面破碎,提高了坡面平整度。
矿区四季气温变化大,雨量充沛。2020年8月中旬,该矿区连续6天降雨,其中第5 天持续降雨17小时,降水量达到∏5 mm,胶带运输系统上方+ 150〜+ 3Om最终边坡出 现两处坍塌,巡查边坡的1名职工被砸成轻伤。
经查,该露天铁矿边坡安全管理制度中,要求相关人员在雨前、雨中、雨后对边坡进 行全面检查,但对检查路线、检查方式未做具体规定;矿山危险告知警示牌设置不规范; 上部最终台阶坡面较破碎、平整度差的问题长期存在;对边坡安全隐患排查的教育培训不 足;没有明确强降雨和暴风雪条件下边坡安全管理措施;局部未形成排水系统;个别地段 排水设施淤塞;在采场固定帮设有监测点,每月监测一次;滑坡区域实际最终台阶坡面角 约70°,已形成的最终边坡高度为240 m。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指出该矿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指出该矿在边坡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分析该矿发生边坡坍塌的内在因素。
• 10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4.针对该起边坡坍塌事故,提出该矿在边坡安全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5.提出该矿防范此类边坡坍塌事故的整改措施。
案 例 58 [2021年真题】
S露天铁矿2010年建成投产,设计年采出矿石1200X1(/ t,采场台阶高度15 m,采 用625Omm及631Omm电动牙轮钻机穿孔,非电微差爆破,5 m3液压挖掘机铲装,汽 车运输。采场生产由P公司总承包。
S露天铁矿优化后的爆破参数:0310 mm钻机穿孔,孔深17. 5 m,单孔爆破面积 60〜70 m∖填塞长度不小于6 m,前排单孔装药量630~700 kg、后排单孔装药量700〜 840 kg,单位炸药消耗量0. 68〜0. 82 kg∕m3,爆破产生的大块矿岩最大对角线长度小于 1.4 m,大块率小于0.6%。
2018年12月15日,P公司技术员王某完成一3Om平台的爆破设计方案,具体为: 4排炮孔,每排10孔,使用0310 mm钻机穿孔,孔深17. 5 m,单孔爆破面积约63〜 66 m2 ,总爆破体积约38700 m3,前排单孔装药量670 kg,其余单孔装药量770 kg,单位 炸药消耗量0.77 kg∕m3o
12月21日,P公司钻机班班长赵某安排625Omm钻机,按照王某的爆破设计方案确 定的孔距和排距,完成一3Om平台的穿孔作业,实际平均孔深18. 2 m。22日实施爆破作 业时,前排单孔实际装药量为530 kg,其余单孔实际装药量为590 kg。
12月23日16时左右,采场遇大雾,能见度不足20 m,挖掘机司机张某在22日爆破 形成的爆堆下进行铲装作业时,爆堆顶部一对角线长度达2. 3 m的大块岩石突然滑落,将 张某挤伤。
事故调查发现,事故爆区大块率达8. 5%;无S露天铁矿对P公司的相关检查、考核 记录;无331Omm钻机变更为625Omm钻机穿孔的记录;无技术员王某对穿孔作业进行 检查的记录。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22日爆破的实际单位炸药消耗量,并分析大块率高的原因。
• 110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2.按致损因素判断该起伤人事故的类型,并分析其直接原因。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列出该矿采场存在的6项危险有害 因素。
4.提出防范此类伤人事故的安全措施。
案 例 59
[2021年真题】
某露天开采铜多金属矿,矿岩松散系数1.50,沉降系数1.25。该矿排土场设在狭长 沟谷内,沟底整体地形南高北低、平均纵坡8%〜9%、沟长6200 m,南、东、西三面均 为坡度23。〜50°高山,基岩为相对隔水层。排土场距露天采场550 m,距进矿公路2700 m, 距选矿厂2900 m,周边无村庄和其他设施。
排土场设计堆置标高+ 5290.0〜+4720. O m,最终排土高度570.0 m,总容积51000 X IO4 m3,用于堆置废石和低品位矿石实方量总计40690. 81X104 m3 0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与 推土机推排的排土工艺,从高位向低位按台阶整体均衡向前推进,每50 m排土高度设一 宽度30 m的安全平台,卸载平台边缘设置安全车挡(见下图)。
排土场排土工艺示意图(顶部排土,分段转排)
• Ill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排土场上游汇水面积4575X104 m20沿排土场+ 5290.0 m平台四周修建1.0 m×1.0 m 截洪沟,将上游汇水排出场外。同时在排土场底部设置多道导流盲沟,将场内积水引出场 外。为保护下方工业场地安全,在排土场北侧坡脚前IOOm设有8.0 m高的挡石坝。
排土作业区四周设有高杆高强度照明灯,路灯间距30 m。排土作业区内按要求设有 若干限速等安全标志牌。该矿按规定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和应急资源调查报 告,制定了排土场滑坡、泥石流等事故的专项应急预案。其中泥石流专项应急预案包括适 用范围、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处置措施三部分内容。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该矿实际需要的排土场总容量,并说明设计容量是否满足实际需要。
2.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补充该矿 泥石流事故专项预案中缺失的内容。
3.提出该矿排土场上下台阶同时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
4.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第75号),列出该排土场在用的专用安全设施。
唆 例 60
[2021年真题】
甲地下铁矿开采范围为一500〜一200 m,竖井开拓,南北两翼开采,北翼长2000 m, 南翼长1700 m。主井、副井、专用进风井位于矿体中部下盘,南、北回风井位于两翼 端部下盘。南回风井用于下放大型无轨设备,副井,、专用进风井、北回风井兼作安全
• 112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出口。
矿区一200 m中段以上为岩溶水直接充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一20Om中段以下为 基岩裂隙水直接充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018年6月该矿建成投产,同时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确定的关键任务为爆破、 井下动火作业、副井提升作业。12月20日安全标准化体系发布实施。至2019年6月,安 全标准化体系试运行满6个月,并完成了安全标准化系统评价与管理评审。同年11月取 得二级安全标准化证书。
2020年5月14日,甲铁矿在一50Om中段北翼端部掘进采准巷道时,贯穿邻近的乙 铁矿越界开采留下的采空区,致使大量老窿水涌入甲铁矿,造成2人死亡,并淹没 -500 m主水泵房和井下中央变电所,直接经济损失超过900万元。
事故调查发现,该矿未制定探放水作业管理制度,未辨识乙铁矿开采可能带来的安全 风险,采准巷道无开工报告、作业方案,仅有掘进任务单但未明确探放水要求,未见安全 技术交底记录,未安排专人到现场进行监护,专业技术人员未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 1.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安监总办〔2014〕49 号),甲铁矿发生事故后,该矿安全标准化等级如何认定并说明理由。
2.列出该矿需要审批的井下作业任务清单。
3.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管一 [2017〕98号),判定甲铁矿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
4.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T 2050.2),指 出甲铁矿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中奇在问题的要素。
5.辨识该矿在邻近矿体边界掘进巷道作业时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指出该矿掘进作业
• 113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案 例 61 [2020年真题]
某露天矿设南、西、北3个排土场,其中北排土场设计容量30000X 104 t,自下而上 设5个台阶,每个台阶高度40 m,采用汽车运输排土,运输车辆轮胎直径3 m。废石运输 及排土作业由乙公司承包。
2018年12月25日4时50分,负责现场指挥的乙公司王某在北排土场三平台修整车 挡时,发现28号矿车在排土场边缘倒车时冲出坡面坠落。王某当即向矿调度室汇报。5时 15分,值班矿长带领救护队到达现场,一边指挥保护好事故现场,一边安排救援。6时30 分,28号矿车司机李某被救出,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即该矿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报告了 事故的相关情况。
当地县级人民政府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经现场勘测,事故点及附近车挡高 度为0.9 m,排土工作面反坡为1%,三平台实际台阶高度为79.5 m;在距事故点85Om 处有16 km/h的限速标志牌:28号矿车刹车制动系统经检测正常;分析判断该车排土倒 车速度约30 km/h。该矿与乙公司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乙公司教育培训记录显示培 训内容为劳保用品穿戴要求。李某未接受岗前安全教育培训。2018年3月5日,该矿给乙 公司下达了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乙公司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排土,但未对乙公司隐患整改 情况进行复查,未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协议规定对乙公司进行考核。
该事故伤亡费Π0万元,善后费180万元,停产损失约35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分析北排土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2.计算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并判定该起事故的等级。
3.找出本案例中乙公司安全生产的不符合项。
• 114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4.指出该矿对承包商安全管理和监督存在的问题。
案 例 62 [2020年真题】
某市A县甲露天铁矿2012年建成投产,矿石规模IoOOXI0‘ t∕a,采剥总量350OX 10‘ t/a。采用孔径310 mm牙轮钻机穿孔,非电微差爆破,台阶高度15 m,矿石体重 3.2t/m∖该矿委托科研机构对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清殖爆破的单位炸药消耗量 g = 0. 65~0.8 kg∕m3,矿岩阻力作用的增加系数石=Ll〜1.2。
2019年7月9日16时15分,在+ 650 m平台进行矿石爆破作业时,爆破飞石将距爆 破作业点32Om处的7名现场作业人员砸伤,1名受伤较轻的人员当即向矿调度室汇报了 情况。7名受伤人员中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后该矿向A县应急管理局报告了事故。
该市人民政府事故调查组调查发现:事故爆区设计炮孔4排共40个,孔距a=8m, 排距b = 7 m,底盘抵抗线田]=7.5 m,第1排孔(前排)、第2〜4排孔(后排)每孔装 药量分别为710 kg, 760 kg,设计总装药量29900 kg;爆破施工记录显示,第4排有2个 炮孔堵塞,实际装药炮孔为38个,第1排、第2排、第3〜4排炮孔实际装药量分别为 750 kg、850 kg、770 kg,实际总装药量28600 kg;炮孔装药量的调整未经爆破技术员签 字同意:爆破技术员、爆破班长当天迎接兄弟矿山同行参观,车间安排6月1日刚由电铲 班长转岗未取得爆破作业许可证的王某为现场施工负责人;该矿应急预案不符合《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的相关规定,无应急预案培训计划。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第一排炮孔和后排炮孔最大允许装药量,并说明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指出该矿爆破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针对该矿爆破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11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4.除了无应急预案培训计划外,列举该矿应急准备还可能存在的不符合应急管理要 求的事项。
案 例 63 [2020年真题】
某大型地下铁矿,采用充填法开采,设计规模为600X10" t∕ao尾矿大部分用于充填 井下采空区,部分排入尾矿库,尾矿库为三等库。矿山井下分东采区、中一采区、中二采 区、西采区,每个采区有3〜5个采矿中段,各生产水平通过斜坡道连通,四个采区共用 一 465 m水平运输中段、主井提升、副井提升。该矿一期工程于2014年2月取得了安全 生产许可证。
2018年2月该矿一期工程达产。2019年该矿共产生尾砂220X 1()4 t,其中8o*i(/t 排入尾矿库。2020年1月,该矿启动二期延深工程建设,委托分别负责采区一期生产任务 的四家承包商同时负责二期建设,各自负责本采区开拓、采矿、提升运输、通风、供排 水、供配电生产系统及其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承担该矿主要生产任务的中一采区,由于 充填不及时,形成了大量未充填采空区。
2020年5月8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现场督查发现该矿二期延深工程未 批先建,遂下达执法文书,要求该矿立即停止二期延深工程建设,严格履行建设项目"三 同时”程序。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 [2012〕16号),计算该矿2019年应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
2.根据《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8月2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 局令第62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6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8号修正),指出该矿 在外包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列举该矿充填系统的专用安全设施。
• 116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4.分析该矿未充填采空区可能导致的事故,并提出治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5.指出该矿二期延深工程施工前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应开展的工作。
案 例 64 [2019年真题】
A企业是年产30X10"t的新建黄金矿山企业,为B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位于C市。矿 山采用竖井开拓,浅孔留矿法开采,主井井深600 m,多绳双层罐笼带平衡锤提升,井下水平 运输采用有轨电机车运输,电动铲运机装岩,对角抽出式通风。井下设有中央配电房、中央水 泵房及水仓、采区变电所、机电修理碉室、坑木加工间、爆破器材发放站,无永久炸药库。矿 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系发育,井下平均涌水量4000 r√/d。
2014年9月,A企业编制了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D设计院进 行矿山安全设施设计,组织了安全设施设计审查。2017年6月完成矿山建设工作。
为保证试生产的安全运行,A企业主要负责人甲负责组织开展了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 资源调查,编制了相关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岗位应急处置卡,并组织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其他矿山企业和B集团公司的相关专家,对预案进行了评审, 形成书面评审纪要。2017年6月30日,甲签署发布了应急预案,印发给本企业所有部门、 岗位和相关的应急救援队伍,并于8月10日向C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 门进行了备案。
2017年8月,A企业制定了矿山试运行方案,进行了试生产;2018年3月编制了安 全设施验收评价报告;2018年4月A企业组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后投入正式生产,同时 整改验收发现的隐患和问题。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分析A企业矿山开采可能发生的主要 事故类别。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根据应急
• 11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管理部令第2号修正),指出A企业在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7 号),说明A企业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存在的不符合项。
4.列举A企业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基本安全设施。
嚏■例 65 [2019年真题】
A市石材公司共有3座露天采石场。2014年9月12日15时19分,石材公司位于同 省B市的露天采石场发生边坡坍塌事故,事故过程如下:
12日13时,采石场主管安排李某等5人,在第二平台分别进行运输通道清理、钻孔 作业、坡面浮石清理、装矿作业,安排冯某在第三平台进行装矿作业。第二、第三平台台 阶高度均为IO m,平台宽度分别为16 m、32 m。在第二平台与第三平台进行装矿作业的 两台挖掘机水平方向距离约30 m。
15时19分,第二平台坡面突然坍塌,坍塌的矿石约1600 m3,将3名作业人员及一 台挖掘机掩埋,造成3人死亡。
17时49分,采石场主管向公司负责人报告了事故情况。公司负责人接到报告后,于 21时12分向A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伤亡人数。
事故调查组调查发现,11日夜间,该采石场所在地区下过中雨,至12日采石场作业 平台仍有积水。该采石场北部矿岩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发生坍塌的坡面接近地表风化 带,在断层上沉积的泥质填塞物因水的作用,降低了岩体的黏聚力。采石场没有配备专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采石场主管兼任。2名钻工是9日刚入矿的新员工,接受20h培训 后进入现场作业。采石场未制定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 118 •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2.简述该起事故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3.分析露天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内在和自然影响因素。
4.列举石材公司负责人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时缺少的内容。
5.为吸取该起事故教训,提出石材公司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欢迎加入老姚各免费助考QQ群,群内有最新官方教材/习题集、历年真题、总结文档 等PDF,有推荐老师视频课件。方便您了解考试,初期学习,沟通交流。
【注安】819223280 【消防】609542033 【环评】194270258 【咨询】909928755
【一建】775392039 【二建】1139145278【监理】929143727 【造价】939741984
更多资料,加入全网最具性价比VIP班,四科180元-220元。只需少量费用,即可获 得高效备考所有资源,省事省心。包含:
1、所有主流网校、所有阶段、所有名师【高清无水印】课件。
2、价值10元/科金考典题库软件。其中:注安、一建铁路老姚自录题库软件。
3、加入VIP小群,共同学习氛围更好。
若有需要,联系老姚微信/QQ:863575556
• 119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金属非金属矿山概述
【基础知识训练】
1. B【解析】矿床在空间范围内包括矿体和围岩。其中矿体是构成矿床的基本单位。
2. A【解析】在工程地质工作中,必须按一定原则将岩土进行科学分类,才能正掌 握各种岩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开展工程地质研究。目前较通用的是下列分类:
类别 |
举例 |
岩质岩石 |
包括各种岩浆岩、变质岩和胶结沉积岩 |
半岩质岩石 |
包括退化的岩质岩石、非结晶胶结岩石和结晶化学沉积的可溶岩石(如岩盐、石膏等) |
黏性土 |
包括黏土、亚黏土、黄土和黄土状亚黏土 |
非黏性土 |
又分为粗碎屑土(包括漂石土、卵石土、砾石土、碎石土及砂砾土)和中粒松散土(包括 硅藻土、砂土等) |
特种成分、状态土 |
包括土壤、泥炭土、盐渍土、过饱水土、冻结土等 |
3. A【解析】围岩的稳固性,是指在开挖后不加支护的情况下围岩自身的稳定程度, 可分为极稳固、基本稳固、中等稳固、不稳固和极不稳固5个不同等级。
围岩稳固性分类 |
稳固状态 |
极稳固 |
围岩稳定,长期不支护无碎块掉落现象 |
基本稳固 |
围岩基本稳定,较长时间不支护会出现小块掉落 |
中等稳固 |
能维持1个月以上稳定,会产生局部岩块掉落 |
不稳固 |
围岩的稳定时间仅有几天 |
极不稳固 |
围岩很容易产生冒顶片帮 |
4. A【解析】坚硬岩,其定性鉴定效果为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 本无吸水反应,代表性岩石有未风化〜微风化花岗岩、闪长岩、辉经岩、玄武岩、安山 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5-C【解析】岩体的基本质量主要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决定,是岩体所固 有的属性。
6.C【解析】岩体完整性是评价岩体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岩体完整性的划分通常根 • 120 •
参考答案与解析«
据岩体中结构面发育程度和结合程度以及岩体结构类型进行区分。岩体完整程度定性划分 见下表。
名称 |
结构面发育程度 |
主要结构面结合程度 |
主要结构面类型 |
相应结构类型 | |
组数 |
平均间距/m | ||||
完整 |
1〜2 |
>1.0 |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 |
节理、裂隙、层面 |
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 |
较完整 |
1〜2 |
>1.0 |
结合差 |
节理、裂隙、层面 |
块状或厚层状结构 |
2〜3 |
1.0 — 0. 4 |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 |
块状结构 | ||
较破碎 |
2〜3 |
1. 0~0. 4 |
结合差 |
节理、裂隙、 层面、小断层 |
裂隙块状或中厚层状结构 |
≥3 |
0. 4 — 0. 2 |
结合好 |
镶嵌碎裂结构 | ||
结合一般 |
中、薄层状结构 | ||||
破碎 |
≥3 |
0. 4 — 0. 2 |
结合差 |
各种类型结构面 |
裂隙块状结构 |
≤0. 2 |
结合一般或结合差 |
碎裂状结构 | |||
极破碎 |
无序 |
结合很差 |
散体状结构 |
7. B【解析】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 潜水。其特征有:①常为无压水,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②自由表面承受大气压力,受气 候条件影响,季节性变化明显;③潜水面以上无稳定的隔水层存在;④潜水自水位较高处 向水位较低处渗流。
地表以下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或自流水。其特征有:①承压 水,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②不受气候的影响,动态较稳定,不易受污染;③适宜形成 承压水的地质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单斜构造自流斜地。
8. D【解析】矿床按其形状具体分为3类:脉状矿床、层状矿床、块状矿床。
9. B【解析】采煤工作中为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属于开拓巷道。主、副井 和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阶段运输和回风大巷、采区回风和采区运输石门等井巷, 以及掘进这些巷道的辅助巷道都属于开拓巷道。
10. B【解析】矿山开采主要步骤为:开拓、采准、切割和回采。其中,回采工作主 要包括落矿、运搬、地压管理3类。
.11. A【解析】地压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利用矿岩本身的强度、留必要的支撑矿柱、采 用各种支护、充填采空区、崩落围岩使采场围岩应力降低以达到新的应力平衡。
12. D【解析】矿床开拓方法可分为平碉开拓法、竖井开拓法、斜井开拓法、斜坡道 开拓法及联合开拓法五类。
13. A【解析】地下水分类的原则,一种是根据地下水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另一种 则是综合考虑地下水的若干特征进行分类。地下水的分类有:
(1)按起源不同可将地下水分为渗入水、凝结水、初生水和埋藏水。
(2)按矿化程度不同可分为淡水、微咸水、咸水、盐水、卤水。
(3)按含水层空隙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4)按埋藏条件不同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 12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其中,孔隙水指的是,存在于疏松岩土孔隙中的地下水,如松散的砂层、砾石层和砂 岩层中的地下水。裂隙水指的是,存在于坚硬岩石和某些黏土层裂隙中的地下水。岩溶水 又称喀斯特水,指存在于可溶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的洞隙中的地下水。
14. B【解析】《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二十条规定,非煤矿矿 山企业符合下列条件的,当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延期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 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直接办理延期手续:
(1)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
(2)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未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并达到 安全标准化等级二级以上的。
(3)接受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 督检查的。
(4)未发生死亡事故的。
15. B【解析】《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中的非煤 矿山自评的标准化评审程序中提到,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尾矿库为正常库),建立标 准化体系并良好运行6个月以上的非煤矿山,可成立自评组织机构,自评确定相应等级, 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16. B【解析】《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 12719)中5.1.1规定,根据 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容水空间特征,将充水矿床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孔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孔隙充水矿床。
第二类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裂隙充水矿床。
第三类以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岩溶充水矿床。
17. C【解析】岩溶充水矿床特点:①矿坑涌水量大;②以集中突水为主要充水方式 (涌水量往往取决于几个大的突水点,总涌水量变化极不稳定,随大突水点出现的短时间 剧增,突水点往往集中出现在某一方向或某一地段上);③矿井排水的影响范围可以扩展 很远。
18. A【解析】按照一般工程地质分类,岩土可分为:
(1)岩质岩石。包括各种岩浆岩、变质岩和胶结沉积岩。
(2)半岩质岩石。包括退化的岩质岩石、非结晶胶结岩石和结晶化学沉积的可溶岩石 (如岩盐、石膏等)。
(3)黏性土。包括黏土、亚黏土、黄土和黄土状亚黏土。
(4)非黏性土。分为粗碎屑土(包括漂石土、卵石土、砾石土、碎石土及砂砾土)和 中粒松散土(包括硅藻土、砂土等)。
(5)特种成分、状态土。包括土壤、泥炭土、盐渍土、过饱水土、冻结土等。
【能力提升训练】
LC【解析】前3条都是断层对矿山开采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第4条则是断层对开采 的有利因素,断层可将矿体分割成许多断块,实行分区开采,采完后及时做好封闭,可防 止矿体的自燃和火区蔓延。
• 122 •
参考答案与解析《
2∙ C【解析】本题需要选出错误描述。架设、维修或更换支架时,应停止其他作业。 回收平巷支架应由里向外进行。其他表述均正确。
3.D【解析】本题要求对常用几类矿坑涌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积累,同时此题突破口 在于水泵法计算公式,需要对抽水时间进行测量,只有D选项公式中有时间变量,故此题 选D。
4. D【解析】矿山企业均应设立矿山救护队,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不具备单独设立矿 山救护队的矿山企业应设立兼职救护队,并与就近取得三级以上资质的矿山救护队签订有 偿服务救护协议。
5. A【解析】为提高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国家强制要求全国金属矿及非金属矿 矿山都必须建立和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供水施救、压风自救、通信联络、紧急避险 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六大系统”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发挥重大作用,将为地下矿山安全 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6. D【解析】《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规定:
(1)用人单位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 代。该项经费计入生产成本,据实列支。
(2)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进 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
(3)用人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接纳的实习学生应当纳入本单位人员统一管理,并 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对处于作业地点的其他外来人员,必须按照与进行作业的劳动 者相同的标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还应当考虑其佩戴的合适性和基本舒适性,根据个人特点和 需求选择适合号型、式样。
7. D【解析】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说明:
(1)本标识采用古代盾牌之形状,取"防护"之意。
(2)盾牌中间采用字母"LA”表示"劳动安全"之意。
(3) l,××-××-× XXXXXw是标识的编号。编号采用三层数字和字母组合编号 方法编制。第一层的两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年份;第二层的两位数字代表获得 标识使用授权的生产企业所属的省级行政地区的区划代码(进口产品,第二层的代码则以 两位英文字母缩写表示该进口产品产地的国家代码);第三层代码的前三位数字代表产品 的名称代码,后三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顺序。
(4)参照《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GB 2893. 1~2893. 5)的规定,标识边框、 盾牌及"安全防护”为绿色,"LA”及背景为白色,标识编号为黑色。
8. D【解析】(1)我国非金属矿山开采技术相对落后,装备水平低,提高开采技术, 升级开采装备能有效减少事故隐患。
(2)我国目前非金属矿山以小型矿山为数量主体,占据了非金属矿山数量的60% 以上。
(3)《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中提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职业 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
• 12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善保存。 -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 果、处理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 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总局对全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实旌综合监督管理,并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 围内承担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监督 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 时”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并在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承担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 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监督管理。
跨两个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 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其负责监督管理的建设 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委托下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9. D【解析】《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 17号)指出,从事非煤矿山采掘施工的外包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矿山工程施工资质并取得 安全生产许可证。非煤矿山企业要与外包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非煤矿山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外包施工单位对承接工程负直接安全生产责任。外包施工单 位施工前,要向承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否则不得开工。营业性爆破 作业单位从事矿山工程爆破作业的,必须按照矿山采掘施工单位的条件取得非煤矿矿山企 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提到,为职业病防治提供技术服务的职业卫生技 术服务机构,应当依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标准、规范、 执业准则的要求,为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规定,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 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前款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特 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各下列安全生产 条件:
(I)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 124 •
参考答案与解析«
(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 规程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 用品。
(io)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Il)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 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 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 手续。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 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 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3年。
10. B【解析】矿区水文地质调查任务主要是:调查矿区主要充水水源和主要隔水层 防突水性能,并查清特殊隐伏导水构造,最后预测矿井涌水量。
11. C【解析】A选项正确,孔隙水水量大小取决于含水层的成因类型、岩性结构、 颗粒成分、厚度和分布面积。B选项正确,裂隙水的特点是水量一般不大,水压往往较 ,大。当与其他水源无水力联系时,涌水量会逐渐减少,乃至疏干;反之,涌水量便会逐步 增加,易造成突水事故。C选项错误,岩溶水特点:水压高,水量大,来势猛,涌水量稳 定,不易疏干,危害较大。D选项正确,,老窿及旧巷积水特点:突水迅猛,水量、水压 大,具强大冲溃力,破坏性大,如无其他水源联系时,突水量很快减小,水压下降,容易 疏干。
12. C【解析】构造裂隙含水层型矿坑涌水量特点的是静储量大,动储量小,一般为 80~500 m3∕ho
13. B【解析】损失率是反映采区或采场工业储量损失程度的指标。损失率q=(工 业储量Q-采出矿量Ql) /工业储量Q,即本题损失率Q= (5600-4900) /5600 = 12. 5%。
14. B【解析】A选项被《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禁 止。C、D选项被《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禁止。B选项 是金属非金属矿山新型适用安全技术及装备推广目录中的技术。
【历年真题实战】
1.B【解析】新建、改建、扩建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一律禁止使用KJ型矿井提 升机。
• 12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第二章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技术
【基础知识训练】
1.B【解析】露天开采时,通常是把矿岩划分成若干水平分层,自上而下逐层开采。 在开采中各分层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在空间上形成阶梯状,每个阶梯是一个台阶(或阶 段)。台阶是露天采矿场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是进行独立采剥作业的单元。
2. B【解析】安全平台用作缓冲和阻截滑落的岩石,同时还用作减缓最终帮坡角, 以保证最终边帮的稳定性和下部水平的工作安全。宽度一般为台阶高度的1/3,且不小 于3 m。
3. A【解析】目前,露天矿山常用的穿孔设备有大型露天矿多用牙轮钻、中小型露 天矿常用潜孔钻。
4. B【解析】《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中6. 6对填塞部分做出了以下规定:
(1)碉室、深孔和浅孔爆破装药后都应进行填塞,禁止使用无填塞爆破。
(2)填塞炮孔的炮泥中不得混有石块和易燃材料,水下炮孔可用碎石渣填塞。
(3)用水袋填塞时,孔口应用不小于0. 15 m的炮泥将炮孔填满堵严。
(4)水平孔和上向孔填塞时,不得紧靠起爆药包或起爆药柱楔入木楔。
(5)不得捣固直接接触起爆药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
(6)分段装药间隔填塞的炮孔,应按设计要求的间隔填塞位置和长度进行填塞。
(7)发现有填塞物卡孔应及时进行处理(可用非金属杆或高压风处理)。
(8)填塞作业应避免夹扁、挤压和拉扯导爆管、导爆索,并应保护电雷管引出线。
(9)深孔机械填塞应遵守下列规定:①当填塞物潮湿、黏性较大或表面冻结时,应采 取措施防止将大块装入孔内;②填塞水孔时,应放慢填塞速度,让水排出孔外,避免产生 悬料。
5. C【解析】在爆破危险区域内有2个以上的单位(作业组)进行露天爆破作业时, 必须统一指挥。
6. C【解析】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中6. 7. 1. 2規定,爆硅警戒范围由 设计确定;在危险区边界,应设有明显标识,并派出岗哨。
7. A【解析】钻机稳车时,应与台阶坡顶线保持足够的安全况离。千斤顶中心至台 阶坡顶线的最小距离:台车为1m,牙轮钻、潜孔钻、钢绳冲击钻机为2.5 m,松软岩体 为3.5 m。千斤顶下不应垫块石,并确保台阶坡面的稳定。
8. A【解析】钻机与下部台阶坡底线的电铲不应同时作业,跟班安全员应在下部台 阶接近坡底线处设置安全警示"停止产装线”。钻机与下部台阶歧底线的水平安全距离, 应有矿山负责安全的人员确定。钻机长时间停机,应切断机上电源。
9∙ B【解析】《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中13. 6对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等安全允许距 离做出了规定,见下表。
• 126 •
参考答案与解析《
爆破类型和方法 |
个别飞散物的最小安全允许距离/m | |
露天岩土爆破 |
浅孔爆破法破大块 |
300 |
浅孔台阶爆破 |
200 (复杂地质条件下或未形成台阶工作面时不小于300) | |
深孔台阶爆破 |
按设计,但不大于200 | |
碉室爆破 |
按设计,但不大于300 | |
水下爆破 |
水深小于1. 5 m |
与露天岩土爆破相同 |
水深大于1. 5 m |
由设计确定 | |
破冰工程 |
爆破薄冰凌 |
50 |
爆破覆冰 |
100 | |
' 爆破阻塞的流冰 |
200 | |
爆破厚度大于2 m的冰层或爆破 阻塞流冰一次用药量超过300 kg |
300 | |
金属物爆破 |
在露天爆破场 |
1500 ■ |
在装甲爆破坑中 |
150 | |
在厂区内的空场中 |
由设计确定 | |
爆破热凝结物和爆破压接 |
按设计,但不小于30 | |
爆炸加工 |
由设计确定 | |
拆除爆破、城镇浅孔爆破及复杂环境深孔爆破 |
由设计确定 | |
地震勘探爆破 |
浅井或地表爆破 |
按设计,但不小于100 |
在深孔中爆破 |
按设计,但不小于30 |
注:沿山坡爆破时,下坡方向的个别飞散物安全允许距离应增大50%。
10. B【解析】在雷雨季节,潮湿场地等情况下,应采用非电起爆法;深度不超过 IOm的爆破用火花起爆法;深度超过Iom的爆破不得采用火花起爆法,必须采用电力起 爆法。
11. C【解析】乳化炸药是泛指一类用乳化技术制备的使氧化剂盐类水溶液的微滴, 均匀分散在含有分散气泡或空心玻璃微珠等多孔物质的油相连续介质中,,形成一种油包水 型的乳胶状含水工业炸药。乳化炸药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民用爆破工作中,具有很好的抗 水性,在有水和潮湿的爆破场合更显示其优越性。
12. B【解析】爆破作业中电雷管的电阻值检验,需要使用专用的爆破电桥检验才能 确保爆破安全性。
13. D【解析】露天矿床的开拓方法主要分为公路运输开拓、铁路运输开拓、斜坡箕 斗开拓、平碉溜井开拓。水力运输开拓不适用于露天矿开采。
14. A【解析】境界剥采比指露天开采境界增加单位深度后,采出的皮石量与矿石量 之比。我国的露天开采境界圈定的设计中,从理论设计方面归纳起来广泛采用控制境界剥 采比、平均剥采比和生产剥采比都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原则来确定矿山境界。而境界 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原则,在矿体连续、沿走向比较规则、变化不大、上部覆 盖层不厚的情况下,能使整个矿床开采的总经济效果最佳,而且简单方便,故国内外普遍
• 12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采用。
15. C【解析】《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中6. 9. L 5提到,严禁强行拉出炮孔中 的起爆药包和雷管。
16. B【解析】《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中6. 4. 2. 2对于电力起爆网路进行了严格 的规定,电爆网路的连接线不应使用裸露导线,不得利用照明线、铁轨、钢管、钢丝作爆 破线路,电爆网路与电源开关之间应设置中间开关。
17. B【解析】炸药爆炸的三要素:
(1)化学反应过程大量放热。放热是化学爆炸反应得以自动高速进行的首要条件,也 是炸药爆炸对外做功的动力。
(2)反应过程极快。这是区别于一般化学反应的显著特点,爆炸可在瞬间完成。
(3)生成大量气体。炸药爆炸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产物,在膨胀过程中将能量迅速 转变为机械功,使周围介质受到破坏。
18. A【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5. 6. 1. 1提到,主变电所 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在爆破警戒线以外J
(2)距离准轨铁路不小于40 m。
(3)远离污秽及火灾、爆炸危险环境和噪声、震动环境。
(4)避开断层、滑坡、沉陷区等不良地质地带以及受雪崩影响地带。
(5)地面标高应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0.5 m以上。
19. B【解析】露天开采有两种基本方法即台阶式开采和条带剥离式开采,前者主要 用于开采金属矿床以及其他硬岩矿床;后者主要用于开采煤炭。
20. B【解析】露天开采就是从地表直接采出有用矿物的开采方法。由露天开采形成 的各种矿山坑道的总体称为露天矿场。根据矿床埋藏条件和地形条件,露天矿山分为山坡 露天矿和凹陷露天矿。开采水平位于露天开采境界封闭圈以上的称为山坡露天矿,位于露 天开采境界封闭圈以下的称为凹陷露天矿。
21. B【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5. 2. 2. 1对穿孔作业进行 了规定,钻机稳车时,应与台阶坡顶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穿凿第一排孔时,钻机的中 轴线与台阶坡顶线的夹角不应小于45°。
22. C【解析】均质岩体中台阶坡面角的参考值见下表。
岩石硬度系数 |
台阶坡面角/(°) |
8〜14以上 |
70 — 75 |
3〜8 |
60~70 |
1〜3 |
50~60 |
23.C【解析】安全平台的宽度一般为2/3〜1个台阶高度。在矿山开采寿命的末期, 有时将安全平台的宽度减小到台阶高度的1/3左右。本题中该矿山处于开采初期,故安全 平台的宽度一般为8〜12 m,即C选项正确。
• 128 •
参考答案与解析«
24. C【解析】安全挡墙常用碎石堆筑,其高度一般不小于汽车轮胎的半径,其坡面 角等于碎石的安息角,一般为35°左右。
25. C【解析】当采场面积较小,且长、宽尺寸相差不大,同时开采的水平数较少以 及采场四周岩石比较稳固时,可采用螺旋式坑线开拓。
26. D【解析】输送带运输开拓具有生产能力大、升坡能力强等优点,但也有基建投 资大、胶带寿命短、生产系统受气候条件影响大、系统自适应调节能力差等缺点。
27. C【解析】A选项错误,合理地确定溜井位置和结构要素是其关键。B选项错误, 适用于地形复杂、矿床高差大的山坡露天矿。D选项错误,溜井的堵塞、跑矿以及磨损是 平碉溜井开拓的三大灾害。
28. A【解析】生产爆破后的矿岩块度应小于挖掘设备铲斗所允许的最大块度和粗碎 机入口所允许的最大块度。
29. C【解析】弱松动爆破是指"小于0.75;强松动爆破是指也在0.75~1之间。
30. A【解析】分段装药结构一般运用于下列情况:
(1)当设计计算出的炮孔装药量较小且远小于炮孔最大可能的装药量时,为了使炸药 在孔内较均匀分布,通常采用分段装药结构,以取得较好的爆破效果。
(2)当采用大孔径深孔爆破时,计算出的填塞长度超过6 m,通常采用分段装药
结构。
(3)当生产台阶推进到最终开采境界,需进行靠帮并段时,也多采用分段装药结构。
31. B【解析】A选项属于排间微差起爆,B选项属于斜线起爆,C选项属于直线掏
槽起爆,D选项属于间隔孔起爆。故本题选择B。
32. C【解析】以下因素影响挖掘阻力:
(1)被爆岩石的松散程度。松散性好,则阻力小。
老姚注安免费QQ群:819223280
注安VIP班,老姚微信/QQ:863575556
(2)块度大小。块度大,则阻力增大。
(3)岩块的强度和容重。容重增大,则阻力增大。
(4)采装作业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有机械式单斗挖掘机、索斗铲、前装机、轮斗挖掘
机、链斗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等。
33. B【解析】露天矿运输基本要求:
(1)运距尤其是剥离岩石的运距应尽可能短。
(2)整个运输网路及个别区段应尽可能固定不动,开采期间力争所需移动设备量最小。
(3) 一个露天矿最好采用较简单的运输方式和较少的运输设备类型,以简化管理和维
修组织工作。
(4)运输设备容积和强度与采装和卸载设备以及矿岩运输性质相适应。
(5)运输方式要保证工作可靠,主要设备停歇时间最少,移运过程尽可能地保证有较 大的连续性。
(6)运输方式要保证工作安全,采矿成本最低。
34. B【解析】露天矿的涌水来源:
(1)大气降水。
(2)地表径流。
• 12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3)地下涌水。
35. B【解析】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地表水体、地形条件、岩石结构和地质 构造。
36. D【解析】露天矿山要根据最终边坡的稳定类型、分区特点确定监测级别,并建 立边坡监测系统,对坡体表面和内部位移、地下水位动态、爆破震动等进行定点定期观 测,对存在不稳定因素的最终边坡要长期监测。根据有关规定,边坡高度20Om以上的露 天矿山高陡边坡、堆置高度200 m以上的排土场,必须进行在线监测,定期进行稳定性专 项分析。
37. D【解析】A选项错误,减小边坡角是把滑坡体上部推动滑移地段的土石方挖去, 填压在下部抗滑地段。B选项错误,排水沟坡度一般为5%。。C选项错误,挡土墙不适用 于临滑的危险边坡。
38. A【解析】爆炸过程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生成物中,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是 有毒气体。此外,爆破介质中含有硫化物,如硫化矿、黄铁矿、含黑铁矿的煤炭,爆破时 还会生成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有毒气体。
【能力提升训练】
1.C【解析】在非工作帮上最后形成的台阶按其用途不同,留下的台阶宽度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边坡的台阶按用途分为安全平台、清扫平台和运输平台。
(1)安全平台。宽度按其用途可小一些,但考虑到边帮在长期存在的过程中,岩石由 于风化和爆破引起的裂縫而碎落,较小的平台常被破坏,所以平台宽度一般不小于3 m。
(2)清扫平台。在不设运输线路非工作帮上,平台组成一般是每隔2〜3个安全平台 设1个清扫平台。宽度取决于清扫时采用的装载及运输设备,一般大于6 m。即使采用人 工清扫时,也不应小于6m。因为清扫平台还具有承接上面安全平台落下的浮石,不使其 掉落到工作面上影响安全生产的作用,若宽度较小就不能承接滚石。
(3)运输平台。宽度按所用运输设备类型、运输方式和线路数目决定,一般条件下采 用机械运输时不得小于7 m,采用人力运输时不得小于4 m。对于汽车运输平台宽度一般 为 4OmO
2. B【解析】(1)浅孔爆破的盲炮处理:①经检查确认起爆网路完好时,可重新起 爆;②可钻平行孔装药爆破,平行孔距盲炮孔距离不应小于0.3 m;③可用木、竹或其他 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轻轻地将炮孔内填塞物掏出,用药包诱爆;④可在安全地 点外用远距离操纵的风水喷管吹出盲炮填塞物及炸药,但应采取措施回收雷管;⑤处理非 抗水类炸药的盲炮,可将填塞物掏出,再向孔内注水,使其失效,但应回收雷管;⑥盲炮 应在当班处理,当班不能处理或未处理完毕,应将盲炮情况(盲炮数目、炮孔方向、装药 数量和起爆药包位置,处理方法和处理意见)在现场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继续处理。
(2)新购进的爆破器材,应逐个检查包装情况,并按规定作性能检測;使用前也应进 行检验。
(3)乳化炸药是含水炸药的-■种,具有很好的抗水性,其爆炸性能好,机械感度低以 及安全性好等优点。
• 130 •
参考答案与解析«
(4)深孔爆破堵塞材料可用泥土或钻孔时排出的岩粉,但其中不得混有大于30 mm 的岩块和土块。堵塞时,不得将雷管的脚线,导爆索或导爆管拉得过紧,以防被堵塞材料 损坏。堵塞过程要不断检查起爆线路,防止因堵塞损坏起爆线路而引起瞎炮。
(5)爆破安全距离应取所有爆破效应的最大值。
3. D【解析】(1)自由面是被爆破的介质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爆破时,介质的破坏主 要是因自由面上应力彼反射转变%为拉伸波造成的,自由面越多,爆破效果越好。工程 中,常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质构造"(如裂隙、断层等)或者人为地制造多个自由面,以节 省炸药量,提高爆破效果。
(2)爆破作业完成后,未使用完的爆破器材必须于当日退库,所有爆破器材不得在专 用仓库以外的任何地方存放。不能在当天完成装药爆破时,应设临时存放点,严格划定警 戒范围并进行昼夜警戒。
(3)如果存在无屏蔽的电雷管和电爆网路,不管其是开路或短路,是否连接到电路 中,都会感应和吸收电能。当其中的电雷管超过安全上允许值时,就可能出现早爆。
(4)《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中对于电力起爆网路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同一起爆 网路,应使用同厂、同批、同型号的电雷管;电雷管的电阻值差不得大于产品说明书的 规定。
(5)《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中规定,爆破警戒范围由设计确定;要根据爆破振 动、爆破冲击波、爆破个别飞散物的安全距离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安全允许距离,然后 取其中最大值作为本次爆破的安全允许距离。
4. C【解析】根据矿床埋藏条件,可有多种开拓方法和方案。如埋藏较浅、平面尺寸 较大的矿体,既可采用公路运输开拓,也可使用铁路运输开拓。对于埋藏较深的矿体,则 采用斜坡箕斗开拓。如若埋藏较深、平面尺寸较大,可用公路—铁路联合运输开拓。矿体 埋藏条件复杂、分散、平面尺寸和高差不大的矿体,采用公路运输开拓和斜坡箕斗开拓。 对于轮廓规则、长宽相差不大的块状矿体,可考虑用螺旋坑线开拓。若矿体埋藏在地形高 差很大、坡陡的山峰,采用平碉溜井开拓被认为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开拓方法。
5. B【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5. 4. 4. 1对斜坡提升速度进 行了规定。
(1)人车或者串车提升:斜坡长度不大于30Om时,不大于3.5m/s;斜坡长度大于 300 m时,不大于5 m∕so
(2)箕斗提升:斜坡长度不大于30Om时,不大于5m/s;斜坡长度大于30Om时, 不大于7 m/s。
(3)人车或者串车通过甩车道的速度不大于1.5 m/s。
针对斜坡提升的加、减速度,升降人员应不大于0∙5 m∕s2,升降物料应不大 于 0. 75 m/s2 o
6. C【解析】露天矿主要开采方式有人工开采、机械开采、水力开采和挖掘船开采等 方式。
(1)人工开采主要靠人力来打眼、装矿和推车。
(2)机械开采是用一定的采掘运榆设备,在敞露的空间里从事采矿作业,并通过露天
• 13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沟道或地下巷道把矿石和岩石运出。
(3)水力开采是用水枪射出高压水流冲采矿石并用水力冲运。此法多用于开采松软的 砂矿床。
(4)挖掘船开采是利用挖掘船开采河道中的砂矿床。
7. B【解析】(1)不应用金属等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处理炮孔,可用木制或其他不发 生火星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轻轻将炮眼内大部分填塞掏出,用聚能药包诱爆。
(2)表述正确。导爆管起爆系统由塑料导爆管、非我毫秒雷管、联结传爆元件和起爆 枪组成,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爆破器材。
(3)爆破器材外观检查项目应包括:①雷管体不应压扁,破损,锈蚀,加强帽不应歪 斜;②导爆索表面要均匀且无折伤,压痕,变形,霉斑,油污;③导爆管管内无断药,无 异物或堵塞,无折伤、油污、穿孔,端头封口;④粉状硝核类炸药不应吸湿结块,乳化和 水胶炸药不应稀化或变硬。
(4)露天爆破中,选择底盘抵抗线大小,必须适合岩石的特性、所用炸药的特性和数 量以及炮孔直径大小。抵抗线过大,爆破质量将会恶化,特别是在厚层岩石中将会产生根 底,后冲作用大,甚至会出现硬展,单位耗药量也会显著增加。抵抗线过小,将使爆炸不 能充分利用,爆破时沿抵抗线方向的岩石不能充分破碎,高压气体便直接进入大气,从而 使爆破效果大大降低。同时,会使炮孔数目增加,每延米爆破量减少,致使单位体积岩石 的钻孔费用增加。」
8. C【解析】边坡岩体破坏类型可分为以下4种:
(1)平面破坏。边坡沿某一主要结构面如层面、节理或断层面发生滑动,其滑动线为 直线。
(2)楔体破坏。边坡岩体中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结构面与边坡相交,将岩体相互交切成 楔体而发生破坏。
(3)圆弧形破坏。边坡岩体在破坏时,其滑动面星弧状下滑破坏。这种破坏一般发生 在土体中。散状结构的破碎岩体或软弱的沉积岩中的边坡也常以此种形态破坏,在破坏前 坡顶往往出现明显裂隙。
(4)倾倒破坏。当岩体中结构面或层面很陡时,每个单层弱面在重力形成的力矩作用 下向自由空间变形而发生的一种破坏形式。
9.C【解析】为保证挖掘机挖掘时能获得较高的满系数,即错斗的装满程度,台阶高 度应不小于挖掘机推压轴高度的2/3。故该矿的台阶高度应为6. 4〜13. 5 m,即可排除A、 D选项。对于贵重金属矿物价值高,对选别性要求较高,故台阶高度一般小于10 m,以 6〜8 m最为常见,即B选项错误。综上本题选择C。
10. A【解析】孔装药量:Q =g •田。 ∙ a ∙ H (式中,g——设计选用的炸药单耗, kg/m2 ; Wp 炮孔底盘抵抗线,m; a 孔间距,m; H 台阶高度,m) o故在本 题中,装药量 Q = O.6X3X4X12 = 86.4 kg。
Il-B【解析】A选项错误,正常降雨径流量是按历年的雨季的平均降雨量计算,设 计暴雨频率的暴雨径流量是按一定的暴雨频率计算出来的最大降雨径流量。B选项正确。 C选项错误,在确定贮水池容积时,还必须考虑到露天采场的允许淹没程度。D选项错 • 132 •
参考答案与解析«
误,当采用露天固定式或半固定式水泵排水时,其允许淹没高度不应超过水泵的吸水高 度;而对于移动式水泵、潜水泵、水泵船和地下固定式水泵,就不受淹没高度条件的 限制。
12. D【解析】发生采动滑坡的坡体几何形态大有如下特点:从平面形状来看,采动 滑坡大多发生在凸形或突出的梁駒坡体上;在竖直剖面上看,采动滑坡或崩塌主滑轴线方 向的剖面大多在总体上呈凸形状态,即坡顶比较平缓,坡面外鼓,坡角为陡坎;或坡体的 上、下部均呈陡坎状,中间有起伏的不规则斜坡或直线斜坡。
13. C【解析】必须采用分台阶分层开采。露天矿山必须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 分台阶开采。小型露天采石场不能采用台阶式开采的,必须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并确 保台阶分层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掏采,严禁在工作面形成伞檐、空洞。
14. C【解析】A选项错误,露天矿山必须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 严禁掏采,严禁在工作面形成伞檐、空洞。B选项错误,边坡高度20Om以上的露天矿山 高陡边坡、堆置高度20Om以上的排土场,必须进行在线监测,定期进行稳定性专项分 析。D选项错误,"减”指的是:①减小边坡角;②控制爆破,减少扰动。
【历年真题实战】
1. A【解析】爆破冲击波是爆破产生的空气内的一种压缩波。炸药在空气中爆炸, 具有高温高压的爆炸产物直接作用在空气介质上;在岩体中爆炸,这种高温高压爆炸产物 就在岩体破裂的瞬间冲入大气中,其极易引燃可燃物。
2. A【解析】露天采场边坡破坏类型主要有松弛张裂、蠕动变形、崩塌、滑坡等 类型。
3. D【解析】露天矿山采场边坡的变形、失稳,从根本上说是边坡自身求得稳定状态 的自然调整过程,而边坡趋于稳定的作用因素在大的方面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关。影 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中,属于外在因素的是坡体开挖形态、坡体内部或下部开挖扰动、降水 或排水等。
4. D【解析】挡:抗滑支挡,通过修筑挡土墙、埋设抗滑桩等抵抗阻止坡体下滑,增 强边坡稳定性。
5. B【解析】机械伤害事故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 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 引起的机械伤害。
6. C【解析】矿山电气伤害防范措施:
(1)杜绝一切车辆碾压、拖拉电缆,爆破时将电缆线摆放在不被飞石砸到的安全地带。
(2)要按规定及时向电器操作人员配发劳动保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鞋)等绝缘用 品,保护用品要确保无损,拉电缆线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好绝缘手套,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3)各用电单位必须遵守"停送电制度",在日常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有专人指挥, 确保用电安全。
(4)配电柜要保持清洁、无粉尘,各类开关保险丝必须符合要求,电气设备挂有警示 牌,标明机电负责人。
• 13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5)机械设备运转中不得进行检查、紧固、注油等工作
7. B【解析】设计合理爆破参数、限制一次爆破最大用药量、选择合适的爆破器材属 于降低地震波强度的措施。
8. A【解析】预防盲炮的主要措施包括:
(1)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爆破器材,不同类型、不同厂家、不同批的雷管不得混用。
(2)连线后检查整个线路,查看有无连错或漏连。
(3)检查爆破电源并对电源的起爆能力进行计算;硝钱类炸药在装药时要避免压得过 紧,密度过大。
(4)炮孔有水时,首先应将孔中的水吹出,用防水袋装炸药,雷管脚线的接头一定要 用防水胶布缠好或用抗水炸药。
(5)装药前要认真清除炮孔内岩粉。
9. D【解析】A选项属于蠕动变形,B选项属于松弛张裂,C选项属于崩塌。
10. B【解析】光面爆破是指爆破后岩体轮扇面成形规整,围岩稳定,无明显炮震裂缝的 控制爆破。故适用于矿山岩体整体性差、节理裂隙发育、岩石风化程度不一的该露天矿山。
11. C【解析】水平疏干和垂直井疏干方式不适用含水层较厚、透水性变化较大的露 天矿山,因钻孔疏干能力有限,往往需要打大置孔洞,且疏干影响范围有限。明沟自流疏 干不适用于埋藏较深的矿山。
12. D【解析】岩坡的崩塌常发生于既高又陡的边坡前缘地段,具有逐次后退、规模 逐渐减小的趋势。
13. C【解析】支护加固的具体方法包括锚杆(索)加固、混凝土喷层加固、注浆加固和 综合加固。综合加固是考虑锚杆、喷层、注浆、抗滑桩、挡土墙联合加固的综合支挡措施。
第三章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技术
【基础知识训练】
1- C【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4.1.10提到,地下矿山应 保存下列图纸,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
(1)矿区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含平面和剖面)。
(2)开拓系统图。
(3)中段平面图。
(4)通风系统图。
(5)井上、井下对照图。
(6)压风、供水、排水系统图。
(7)通信系统图。
(8)供配电系统图。
(9)井下避灾路线图。
(10)相邻采区或矿山与本矿山空间位置关系图。
• 134 .
参考答案与解析《
2. C【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6.1.1.1提到,每个矿井 至少应有两个相互独立、间距不小于30 m、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3. A【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6.2. 5.4提到,提升斜井 的人行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宽度不小于1.0 m。
(2)高度不小于1. 9 m。
(3)斜井倾角为10°〜15°时,设人行踏步;15°〜35°时,设踏步及扶手;大于35°时, 设梯子和扶手。
其6.2.5.3规定,行人的提升斜井应设人行道;提升容器运行通道与人行道之间未设 隔离设施的,提升时不应有人员通行。
4. D【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6. 2. 2. 4提到,进行下列 作业的人员应佩戴安全带,且安全带一端应正确固定:
(1)拆除保护岩柱或保护台。
(2)在井筒内或井架上安装、维修或拆除设备。
(3)在井筒内处理悬吊设备、管、缆,或在吊盘上进行作业。
(4)乘坐吊桶。
(5)爆破后到井圈上清理浮石。
(6)井筒施工时的吊泵作业。
(7)在中段井口进行支护、锁口作业。
5. C【解析】锚喷支护又称喷锚支护,是联合使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或喷浆的支护。
6. B【解析】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当遇险人员所在地点高于透水后水位时,可采用 打钻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以及食物。反之,则禁止打钻。
7. B【解析】按引火的热源不同分类: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按发火地点的不同分 类:井筒火灾、巷道火灾、采面火灾、采空区火灾等。按燃烧物的不同分类:机电设备火 灾、油料火灾、火药燃烧火灾、坑木火灾、瓦斯燃烧火灾等。
8. C【解析】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虽是多种多样,但构成火灾的基本要素归纳起来有 热源、可燃物和空气三个方面,俗称火灾三要素。
9. D【解析】一般来说,"挂汗" "挂红""水叫"都属于矿井透水前的预兆,空气变 冷也属于预兆之一,而并不是空气变热,因此选D选项。
10. A【解析】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6.8.4.3规定,井 下主要排水设备应包括工作水泵、备用水泵和检修水泵。工作水泵应能在20 h内排出一 昼夜正常涌水量: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应能在20 h内排出一昼夜的设计最大排水量。备 用水泵能力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50%;检修水泵能力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只 设3台水泵时,水泵型号应相同。
11. A【解析】外因火灾是指由于外来热源,如明火、爆破、瓦斯煤尘爆炸、机械摩 擦、电路短路等原因造成的火灾。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未势凶猛,如不能及时发 现,往往可能酿成恶性事故。
12. A【解析】矿井(竖井、斜井、平碉等)井口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
• 13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位Im以上。工业场地的地面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特殊情况下达不到要求 的,应以历史最高洪水位为防护标准修筑防洪堤,井口应筑人工岛,使井口高于最高洪水 位Im以上。
13. A【解析】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机理,防治措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防范 措施,另一类是解危措施。
(1)防范措施主要包括预留开采保护层;尽量少留矿柱和避免孤岛开采;尽量将主要 巷道和碉室布置在底板岩层中;回采巷道采用大断面掘进;尽可能避免巷道多处交叉,加 强顶板控制;确定合理的开采程序;矿层预注水,以降低矿体的弹性和强度等。
(2)冲击地压(岩爆)解危措施主要包括卸载钻孔、卸载爆破、诱发爆破、煤层高压 注水等。
14. B【解析】冒顶事故的探测方法主要包括"敲帮问顶"法、仪器探测法、木楔探 测法等。''敲帮问顶”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又分为锤击判断声法和振动探测法两种。木楔 探测法是指在工作面顶板(围岩)的裂缝中打入小木楔,过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检查,如发 现木楔松动或者掉渣,表明顶板(围岩)裂缝受矿压影响在逐渐增大,可能发生冒顶事 故。大面积冒顶可以用微震仪、地音仪和超声波地层应力仪等仪器探测法进行预测。
15. C【解析】处理矿井水灾事故时,矿山救护队到达事故地下矿井后,要了解灾区 情况、突水地点、突水性质、涌水量、水源补给、木位、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具有生存 条件的地点及其进入的通道等,并根据被堵人员所在地点的空间、氧气、瓦斯浓度以及救 出被围人员所需的大致时间,制定相应的救灾方案。
16. C【解析】雷管是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导火线、导爆管属于传爆材料,继 爆管、导爆线既起到起爆作用,又起到传爆作用,是两者的综合。
17. A【解析】根据施工方法及地层赋存条件的不同,井巷(井筒或巷)施工分为普 通施工法与特殊凿井法。普通施工法是在稳定或含水较少的地层中采用钻眼爆破或其他常 规手段施工的方法。特殊凿井法是在不稳定或含水量很大的地层中,采用非钻爆法特殊技 术与工艺的凿井方法,通常采用的有冻结法凿井、钻井法凿井、注浆凿井法凿井。
18. C【解析】炮眼直径小于50 mm,深度2〜4 m称为中深孔爆破,多用于井筒及 大断面碉室掘进。
19. D【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采场地压控制方法包括空场采矿法地压控制、充填采 矿法地压控制、崩落采矿法地压控制。
20. D【解析】综合开拓根据地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而定。根据井硝的3种基本形 式,组合后理论上有6种综合开拓方式,即立井—斜井、斜井一立井、平碉—立井、立 井一平碉、平碉一斜井、斜井一平碉。
21. B【解析】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时,为维持回采进路良好的稳定性,必须 掌握回采进路周围岩体中的应力分布、回采顺序对进路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维护措 施。采用有底柱崩落采矿法的地压控制问题,主要是维护出矿巷道的焉定性。
22. B【解析】根据进风井和出风井的布置方式,地下矿山通风系统的类型可以分为 中央式(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对角式(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和混合式3类。 根据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地下矿山通风方式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和压抽混合式。
• 136 •
参考答案与解析《
23. A【解析】地下矿山工作面风量,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 供风量不少于4mL
24.A【解析】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范围、 积水量和水压等。探放水时,应当撤出探放水点标高以下受水害威胁区域所有人员。放水 时,应当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和水压等,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并进行检测 验证。
25. C【解析】矿井巷道运输特点包括:
1.矿井运输受到空间限制
(1)井下巷道线路长,断面狭小。
(2)光线不足,潮湿,作业条件差,作业困难,容易造成事故。
2.矿井运输设备流动性大
运输设备安装、移动频繁,因而对安装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3.运输设备运行速度很快
机车运输发生危险情况时,即便刹车,也不能立即停住,惯性继续向前滑行一段 距离。
4.矿井运输网络呈多水平的立体交叉状态
运输线路复杂分支多,易发生事故。提升系统会发生坠落重大事故。
5.矿井运输中货载变换环节多
斜巷串车提升,最易发生跑车事故。
26. A【解析】巷道带式输送机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包括:
(1)安装防跑偏和防撕裂保护装置。
(2)安装防滑保护装置,及时清除胶带滚筒上的水或调整胶带长度。
(3)带式输送机的机头传动部分、机尾滚筒、液力偶合器等处都要装设保护罩或保护 栏杆.
(4)安装输送机的巷道,两侧要有足够的宽度,输送机距支柱或値墙的距离不得小于 0. 5 m,行人侧不得小于0.8 m。
27. D【解析】在地表移动带范围内,地表不允许陷落的,在选用采矿方法时要优先 考虑能保护地表的采矿方法,如充填采矿法和用充填采矿法处理采空区的空场法等。
28. D【解析】风机工作方式有压入式、抽出式和压抽混合式3种。
29. D【解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要求包括:
(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并随井下生产系统的变化及时调 整。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 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2)紧急避险应遵循"撤离优先,避险就近"的原则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建设。
(3)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少于30min的自救器,并按入井总人数的 10%配备备用自救器。所有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在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 到达安全地点或及时升井时,避灾人员应就近撤到紧急避险设施内。
• 13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4)紧急避险设施的额定防护时间应不低于96 h。紧急避险系统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 关标准的规定,救生舱及其他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设备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紧急避 险系统建设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0. C【解析】冲击地压有强有弱,其破坏性有大有小。按振动能大小的不同,冲击 地压的强度可分为以下5个等级。
(1)微冲击。仅有岩体或矿体表层的局部破坏和岩块弹出,岩体深部有微振动。
(2)弱冲击。巷道围岩有局部破坏和少量岩块抛出,伴有明显的声响和地震振动,但 对支架、设备无严重损害。
(3)中等冲击。巷道围岩出现迅速地脆性破坏,并有大量岩石碎块、粉尘抛出,形成 气浪冲击,可使几米长的一段巷道冒落,支架及设备损坏。
(4)强烈冲击。使长达几十米的地段上支架破坏和巷道冒落,机器及设备受到损坏。 发生强烈冲击地压后,井下需要大量的修复工作。
(5)灾害性冲击。在整个开采区域或中段内有许多矿柱发生连锁反应式破坏,矿区或 中段内巷道坍塌,甚至可使全矿井报废。
31. B【解析】对于以变形地压为主的巷道,应选择可缩性大的柔性支架,如锚喷支 护、可缩性钢支架及在刚性支架的棚梁和栩质的接触面、砌混凝土巷道的肩部夹入可缩性 材料如橡胶等。对于以松动地压(散体地压)为主的巷道,则可选用有足够强度的刚性支 架来支撑松动岩石的重量,如石料砌混凝土、钢木支架、钢筋混凝土支架等。
32. A【解析】矿山地下水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矿井突水、地面塌陷、 破坏水资源、井下泥石流、片帮、崩落。
33. C【解析】外因火灾又称外源火灾,是由外部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按照引发火 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明火(包括火柴点火,吸烟、电焊、氧焊、明火灯等)所引燃的火灾。
(2)油料(包括润滑油、变压器油、液压油、柴油设备用油、维修设备用油等)在运 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所引起的火灾
(3)炸药在运输、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所引起的火灾。
(4)机械作用(包括摩擦、震动、冲击等)所引起的火灾。
(5)电气设备(包括动力线、照明线、变压器、电动设备等)的绝缘损坏和性能不良 所引起的火灾。
34. C【解析】明火引发火灾的防范措施:
(1)禁止用明火或火炉直接接触的方法加热井内空气,也不准用明火烤热井口冻结的 管道。
(2)井下使用过的废油、棉纱、布头、油毡等易燃物应放人差产的铁桶内,并及时运 至地面集中处理。
(3)在大爆破作业过程中,要加强对火种的管制,防止明火与炸药及其包装材料接触 引起燃烧、爆炸。
(4)不得在井下点燃木材照明或生火取暖,特别是对外包队伍更要加强明火的管理。
35. C【解析】A选项错误,专用人车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 m/s。B选项错误, • 138 ♦
参考答案与解析《
斜井运输时,人员不应在运输道上行走。D选项错误,提升矿车的斜井,应设常闭式防跑 车装置,并经常保持完好。
36. A【解析】地下爆破时,应明确划定警戒区,设立警戒人员和标识,并应采用适 合井下的声响信号。发布的"预警信号”"起爆信号"“解除警报信号”,应确保受影响人 员均能辨识。
37. C【解析】浅孔爆破采场应通风良好、支护可靠并应至少有两个人行安全出口; 特殊情况下不具备两个安全出口时,应报单位爆破技术负责人批准。
【能力提升训练】
l.c【解析】处理地下矿山火灾事故时,应遵循以下基本技术原则:控制烟雾的蔓 延,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防止火灾扩大;防止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防止火风压引起 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并有利于抢救遇险人员;创造有利的灭火 条件。
2. A【解析】只有经取样化验分析证实,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区已经 熄灭,才准予启封:①火区内温度下降到30 。C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空气日常温度 相同;②火区内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③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烘,一氧化碳在 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④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 ℃或与火灾发生 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以上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3. C【解析】A选项错误,井深小于300 m,卷筒直径小于3m,宜采用单绳缠绕式 提升系统。B选项错误,矿井可以用较小的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代替卷筒直径小于3 m的单 绳缠绕式提升机。D选项错误,由于多绳摩擦式提升难以调整钢丝绳长度,因而双容器提 升只适用一个生产水平,该矿井设有三个生产提升水平,不宜采用双容器提升。
4. D【解析】采矿工作面进风风流中有害气体浓度限值见下表。
有害气体名称 |
符号 |
最高允许浓度/% |
一氧化碳 |
CO |
0. 0024 |
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 |
NO2 |
0. 00025 |
二氧化硫 |
SO2 |
0. 0005 |
硫化氢 |
H2S |
0.00066 |
氨 |
NH3 |
0. 004 |
5. A【解析】矿井进风应满足下列要求:
(1)井下工作人员供风量不少于4 m3/(min∙人)。
(2)排尘风速:碉室型采场不小于0. 15 m/s,饰面石材开采时不小于0.06 m/s;巷 道型采场和掘进巷道不小于0. 25 m/s;电耙道和二次破碎巷道不小于0. 5 m/s;箕斗碉 室、装矿皮带道等作业地点的风速不小于0∙ 2 m/s。
(3)破碎机碉室:采用旋回破碎机的,风量不小于12n√/s;采用其他破碎机的,风
量不小于8π?/s,采用2台破碎设备时,不小于12n?/s。
• 13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4)柴油设备运行时供风量不小于4 ri?/(min ∙ kW)。
6. A【解析】有人员作业场所的井下气象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人员连续作业场所的湿球温度不高于27 °C,通风降温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 制冷降温或其他防护措施。老姚注安免费QQ群:819223280
(2)湿球温度超过30 °C时,应停止作业。
(3)湿球温度为27 ~ 30 ℃时,人员连续作业时间不应超过2 h,且风速不小 于 1. 0 m/s。
(4)湿球温度为25〜27 。C时,风速不小于0. 5m/sc,
(5)湿球温度20〜25 ℃时,风速不小于0. 25 m/s。
(6)湿球温度低于20 °C时,风速不小于0. 15 m/s。
7. A【解析】每台主要通风机电机均应有备用,并能迅速更换。同一个碉室或风机 房内使用多台同型号电机可以只备用1台。主通风设施应能使矿井风流在Iomin内反向, 反风量不小于正常运转时风量的60%。采用多级机站通风的矿山,主通风系统的每台通风 机都应满足反风要求,以保证整个系统可以反风。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反风试验,并测定 主要风路的风量。
8. C【解析】当下部水平涌水量大、上部涌水量小.时,可用钻孔、管道、放水天井等 办法将上部水平的水放至下部水平,再由下部水平集中排至地表。这种系统的优点是简 单、基建费用低(减少了水泵、管子以及开据兩室和各种联络道的费用)、管路敷浚简单、 管理费用低;缺点是上部水平的水流到下部水平后再排出,增加了电能消耗。如果该矿井 有突然涌水危险,主水泵房不应设在最低水平。
9. D【解析】井下采用的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压,.不超过35 kVo
(2)低压,不超过1140 Vo
(3)运输巷道、井底车场照明,不超过220 V;采掘工作面、出矿巷道、天井和天井 至回采工作面之间照明,不超过36 V;行灯电压不超过36 V。
(4)手持式电气设备电压不超过127 V。
(5)电机车牵引网络电压:交流不超过380 V;直流不超过750 V。
10. A【解析】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6.8.4.1的规定, 最低中段水仓总容积应能容纳4 h的正常涌水量;正常涌水量超过2000 r√/h时,应能容 纳2 h的正常涌水量,且不小于800Om3。应及时清理水仓中的淤泥,水仓有效容积不小 于总容积的70%。
Il-D【解析】A选项错误,变形地压是指在大范围内岩体因交形、位移受到支护体 的抑制而产生的地压。B选项错误,散体地压(亦称松动地压)是在一定范围内,滑移或 塌落的岩体以重力的形式直接作用于支护体上的压力。C选项错误,團胀⅛⅛.压是由于巷道 围岩膨胀而产生的压力。
12. A【解析】空场法(包括留矿法)的采场地压显现,从时间和空间上看,大体可 分为开采初期采场回采期间的局部地压显现和开采中、后期大规模剧烈的地压显现两个时 期。局部地压显现表现为采场矿体、围岩或矿柱的变形、断裂、片帮、冒顶等现象;大规
♦ 140 •
参考答案与解析《
模的地压显现表现为采空区上方大面积覆盖岩层急剧冒落,与.冒落区相邻的采场压力剧 增,出现矿柱压裂、顶板破裂、采准巷道开裂及冒顶现象。
13. B【解析】内因火灾发火前的征兆包括以下几方面:
(I)矿物质氧化时生成的水分会增加空气的湿度。在巷道内能看到有雾气或巷道壁 "出汗”,这是火灾孕育期最早的外部征兆,但并不是唯一可靠的。在平时,还能从地面的 岩石裂缝或井口冒出水蒸气或刺鼻的烟气,在冬季则有冰雪融化现象。
(2)在硫化矿井中,当硫化矿物氧化时出现二氧化硫强烈的刺激性臭味,这种臭味是 矿内火灾将要发生的较可靠的征兆。
(3)人体器官对于不正常的气体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如头痛、闷热、裸露皮肤微疼、 精神感到过度兴奋或疲乏等。
(4)井下温度升高。
14. C【解析】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山应设井下环境监测系统,实现连续自动监测与 报警。监测内容应包括井下空气成分、温度、湿度和水的PH等。
15. D【解析】A选项错误,不应使用普通箕斗升降人员。B选项错误,检查井筒时, 升降速度应不超过0.3 m/s。C选项错误,竖井提升系统应设过卷保护装置,过卷高度应 符合下列规定:
(1)提升速度低于3 m/s时,不小于4 m。
(2)提升速度为3〜6 m/s时,不小于6 mo
16. C【解析】A选项错误,用爆破法贯通巷道,两工作面相距15 m时,只准从一 个工作面向前掘进,并应在双方通向工作面的安全地点设置警戒,待双方作业人员全部撤 至安全地点后,方可起爆。B选项错误,间距小于20 m的两个平行巷道中的一个巷道工 作面需进行爆破时,应通知相邻巷道工作面的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点。D选项错误,天井 掘进到上部贯通处附近时,不宜采取从上向下的坐炮贯通法;如果最后一炮在下面钻孔爆 破不安全,需在上面坐炮处理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17. C【解析】地下矿山在天井、竖井、大断面碉室施工时,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在天井、竖井、大断面碉室施工时,在6 m以上高度作业人员都必须佩戴安全 带。吊桶升降人员也应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
(2)在天井、'大断面碉室,距顶板L 8〜2 m处要设牢固的安全平台。掘进高度超过 8m时,应设隔板和安全棚。
(3)上、下人梯子或扒钉的支撑点应位于井框的横梁上,梯子倾角不得大于80°。不 打横梁的天井,应用铁钩子架设托梁,铁钩应用不小于20 mm圆钢制作,插入两帮的深 度不得小于800 mm,并保持水平。
(4)竖井口的封口盘在不提升时应关闭。在封口盘、固定盘、吊盘及井架上作业必须 佩戴安全带。
18. C【解析】爆破有害效应包括爆破震动、爆破作业冲击波、爆破飞石、早爆、拒 爆、炮烟中毒等。这些效应都随距爆源距离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减弱。但由于各种效应所占 炸药爆炸能量的比重不同,能量的衰减规律也不相同。同时,不同的效应对保护对象的破
• 14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坏作用不同。所以,在规定安全距离时,应根据各种效应分别核定最小安全距离,然后取 它们的最大值作为爆破的警戒范围。
【历年真题实战】
1.B【解析】按照回采工艺的要求,用充填料回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称为充填采矿 法。充填法利用围岩本身稳固性和矿柱或充填体支撑顶板岩层,被动管理地压。
2. A【解析】充填法是用外来的充填料对采空区进行采后充填。其优点是减少采空 区顶板移动幅度,防止上部围岩冒落产生的冲击,并可以利用尾矿砂充填,减小地表尾矿 库容积。
3. D【解析】矿山水灾的水源有两类: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下水包括含水层水、 断层裂隙水和老空积水等。这些水都可能经过各种通道或岩层裂隙进入矿内。
4. A【解析】竖井提升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隐患为高处坠落,也即坠罐。提升系 统存在缺陷,设备带病运转;钢丝绳断裂;未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提升速度过快均会引起 坠罐事故。
5. B【解析】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的规定,斜坡轨道与上 部车场的连接处应设置阻车器,斜坡轨道线路上应设地辐,底部平车场应设置挡车装置; 倾角大于10°的斜坡提升轨道应设轨道防滑装置。
6. B【解析】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的规定,轨道两侧应设 宽度不小于1.0 m的人行道。
7. B【解析】A选项属于灾害性冲击,B选项属于强烈冲击,C选项属于中等冲击, D选项属于微冲击。
8. C【解析】从减小冲击地压危险来看,宜选用崩落法,崩落围岩可起卸载作用。
9. D【解析】高密度电法、地探雷达法、地震影像法、激光3D法、瞬态瑞雷波法等 地球物理方法只能探测到采空区的大概位置,使用激光扫描设备才能对采空区进行数字化 和可视化,达到科学探测采空区的目的。
10. B【解析】充填法可以防止地表沉陷,保护地表地物,最大限度的保护采空区上 方的村庄。
11. C【解析】A选项错误。探放水人员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施工,未经审批单位允 许,不得擅自改变设计。B选项错误。探水巷道应加强出水征兆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 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 员。D选项错误。做好放水量和水质的记录不属于探放水安全措施。
12. A【解析】对于已产生的爆破飞石,根据对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分 析,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控制飞石的方向;改变局部装药结构和加强堵塞;合理安排起 爆次序和选择间隔时间;减小装药集中度;进行覆盖。
13. D【解析】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的規定,井下不应采 用油浸式电气设备;向井下供电的线路不得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井下信号和控制用线路 应采用铠装电缆。
14.A【解析】专用人车应有顶棚,并装有可靠的断绳保险器。列车每节车厢的断绳 • 142 •
参考答案与解析«
保险器应相互连接,并能在断绳时起作用。断绳保险器应既能自动,也能手动。
15. B【解析】在回采期间利用充填处理采空区来改善采场围岩及矿柱的受力状态 (充填后由于有侧向约束形成三维应力状态),增强采场围岩的稳定性和矿柱的强度,以及 利用充填处理采空区,借以阻挡围岩的冒落。缓和地压显现,减少地表下沉。充填是一种 常用的地压控制方法。
16. C【解析】为避免造成过高的应力集中,应尽可能避免巷道之间及巷道与构造裂 隙之间呈锐角交叉,使相邻采掘工作面的间距达到可避免应力增高带相互重叠的程度。
17. A【解析】现在的技术条件有许多有效的地压检测方法,比如利用光弹性应力技 术的光弹应力计,它又分为室内光弹性模拟解决已知载荷条件下工程结构的应力分布问题 和现场观测所用的光应力计和光应变计得到应力条纹反求受力状态两种方法;还有应用声 发射技术的智能地音仪,利用电磁辐射技术的电磁辐射仪,应用爆破震动测试的爆破震动 仪和测试原岩应力的应变仪等仪器检测方法。
18. D【解析】矿山防治水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 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避”综合治理措施。有计划地将可能威胁矿井安全的 地下水全部或部分排放,或降低矿区地下水位,称为排水疏干。这是最安全、最有效的防 治水灾事故的措施。
19. B【解析】装药前清除炮孔内的岩粉属于防止拒爆的措施。
20. D【解析】防止产生强烈空气冲击波的具体措施:采用良好的爆破技术;保持设 计抵抗线;进行覆盖和堵塞;注意地质构造的影响;控制爆破方向及合理安排爆破时间; 注意气象条件。
21. D【解析】在井口或井筒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停止井筒中的其他作业,必要时 设置信号与井口联系以确保安全。
22. A【解析】对于井下外因火灾,要依照矿井火灾处置方案,首先将人员撤离危险 区,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一切工具和器材及时灭火。
23. A【解析】人员站在空提升容器的顶盖上检修、检查井筒时,应有下列安全防护 措施:
(1)应在保护伞下作业。
(2)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带应牢固地绑在提升钢丝绳上。
(3)检查井筒时,升降速度应不超过0.3 m/s。
(4)容器上应设专用信号联系装置。
(5)井口及各中段马头门,应设专人警戒,不应下坠任何物体。
24. C【解析】人行道倾角为10。〜15°时应设人行踏步,15°〜35°时应设踏步及扶手, 大于35。时应设梯子和扶手。
25. C【解析】地下金属矿山在天井、竖井、大断面碉室施工时,容易发生高处坠落 事故。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在天井、竖井、大断面碉室施工时,在6 m以上高度作业人员都必须佩戴安全 带。吊桶升降人员也应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
(2)在天井、大断面碉室,埋顶板1.8〜2 m处要设牢固的安全平台。掘进高度超过
• 14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8 m时,应设隔板和安全绳。
(3)上、下人梯子或扒钉的支撑点应位于井框的横梁上,梯子倾角不得大于80。
(4)竖井口的封口盘在不提升时应关闭。在封口盘、固定盘、吊盘及井架上作业必须 佩戴安全带。
26. D【解析】发生炮烟中毒事故后,应加强通风排毒,撤离作业人员,抢救中毒 人员。
27. D【解析】合理的回采顺序:
(1)在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应先回采高应力块段。
(2)自断层下盘后退式回采。
(3)回采空间的长轴方向尽可能与矿体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
28. C【解析】当巷道面越高,巷道两侧的压力越大,巷道两侧应采用圆弧形断面; 巷道断面越宽,巷道顶部的压力越大,巷道顶部应采用圆弧形断面,以减少应力集中。故 圆形与椭圆形井巷断面的应力集中程度最低。
29. C【解析】崩落围岩法是在采矿后立即回采矿柱,尽量使围岩自然冒落,该法能 够人为控制井下地压活动,适用于地表允许下陷或地表下陷可以控制的条件。
充填法的优点是减少采空区顶板移动幅度,防止上部围岩冒落产生的冲击,缺点是施 工复杂,费用高,不利于深部地下压力的释放。
30. D【解析】包围式帷幕有可靠的隔水底板即可。
31. D【解析】《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中7. 4和8. 4对深孔爆破进行了规定,起 爆网路应由有经验的爆破员连接,并经爆破工程技术人员检查验收;现场划定爆破危险 区,并在通往爆破危险区的所有井巷的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装药、填塞、联网、 起爆,应由专职爆破员进行,.遇有装药故障,应在爆破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处理;装药开 始后,爆区50 m范围内不应进行其他爆破。
32. C【解析】防止炮烟中毒的措施:
(1)采用零氧平衡的炸药,使爆破后不产生有毒气体。
(2)爆破后,必须加强通风,按规定,露天爆破需等15 min以上,炮烟浓度符合安 全要求时,才允许人员进入工作面。
(3)爆破员应按爆破技术设计的规定进行操作,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改变填塞长度; 如确需调整,应征得现场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同意并作好变更记录。
(4)起爆站及观测站不许设在下风方向,在爆区附件有井巷、涵洞和采空区时,爆破 后炮烟浓度有可能窜入其中,积聚不散,故未经检查不准入内。
33. A【解析】为防止拒爆须连线后检查整个线路,查看有无连错或漏连,进行爆破 网路准爆电流的计算,起爆前用专用爆破电桥测量爆破网路的电阻,实測的总电阻与计算 值之差应小于10%。
34. C【解析】炮孔有水时,首先应将孔中的水吹出,用防水袋装炸药。杜绝乱孔、 卡孔或孔内存水现象。
35. D【解析】直接灭火法是指用灭火器在火源附近直接进行灭火。
隔绝灭火法是在通往火区的所有巷道内建筑密闭墙,并用黄土、灰浆等材料堵塞巷道
• 144 •
参考答案与解析«
壁上的裂缝,填平地面塌陷区的裂隙,以阻止空气进入火源,从而使火区因缺氧而熄灭。
.联合灭火法是先用密闭墙将火区密闭后,再向火区注入泥浆或其他灭火材料。
均压灭火法是设置调压装置或调整通风系统,以降低漏风通道两端的风压差,减少漏 风量,使火区缺氧而达到熄灭矿岩自燃的目的。用调压装置调节风压的具体做法包括风窗 调节、局部通风机调压、风窗一局部通风机联合调压等。
36. D【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中6. 3. 2对斜井运输进行了 规定,运送人员的列车,应有随车安全员。隨车安全员应坐在装有断绳保险器操纵杆的第 一节车内;运送人员的专用列车的各节车厢之间,除连接装置外,还应附挂保险链,应经 常检查,定期更换。倾角大于10°的斜井,应设置轨道防滑装置,软枕下面的道殖厚度应 不小于50 mm。提升矿车的斜井,应设常闭式防跑车装置,并经常保持完好;斜井上部和 中间车场应设阻车器或挡车栏。
37. A【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6. 3. 1对水平巷道运输进 行了规定,专用人车运送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每班发车前,应有专人检查车辆结构、 连接装置、轮轴和车闸,确认合格方可运送人员;人员上下车的地点,应有良好的照明和 发车电铃;如有两个以上的开往地点,应设列车去向灯光指示牌:调车场应设区间闭锁装 置;架线式电机车的滑触线应设分段开关,人员上下车时,应切断电源;人员上下车时, 其他车辆不应进入乘车线;列车行驶速度应不超过3 m/s;不应同时运送爆炸性、易燃性 和腐蚀性物品或附挂处理事故以外的材料车。
38. C【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6. 2. 3对采矿机械进行了 规定,采用电耙绞车出矿,应遵守下列规定:应有良好照明;绞车前部应有防断绳回甩的 防护设施;电耙运行时,耙道内或尾部不应有人;绞车开动前,司机应发出信号;电耙运 行时,人员不应跨越钢丝绳;电耙停止运行时,应使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
39. B【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中6. 1. 2、6. 1. 4对竖井掘 进,天井、溜井掘进进行了规定,其中6. 1.2.4提到下列情况,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 安全带的一端应正确拴在牢固的构件上:拆除岩柱或保护台;在井筒内或井架上安装、维 修或拆除设备;在井筒内处理悬吊设备、管、缆,或在吊盘上进行作业;乘坐吊桶;爆破 后到井圈上清理浮石;井筒施工时的吊泵作业;在暂告结束的中段井口进行支护、锁口作 业。关闭井盖门之前,不应装卸吊桶或往钩头上系扎工具或材料。采用普通法掘进天井、 溜井,当掘进高度超过7m时,应有装备完好的梯子间和溜殖间等设施;当天井掘进到距 上部巷道约7m时,测量人员应给出贯通位置,并在上部巷道设置警戒标志和围栏。
第四章尾矿库安全技术
【基础知识训练】
1. A【解析】《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提到,尾矿库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 建、扩建以及回采、闭库的尾矿库建设工程。
2. B【解析】尾矿坝是由尾矿堆积碾压而成的坝体,分为尾矿堆积坝和初期坝,初期
• 145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坝可做成透水坝(有利于尾矿排水固结,近年来采用较多)和不透水坝(国内早期采用较 多),在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它主要应用于堆存金属和非金属矿山 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的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
3. B【解析】调洪库容指某坝顶标高时,最高沉积滩面、库底、正常水位三者以上, 最高洪水位以下的空间。它是在暴雨期间用以调节洪水的库容,是设计确保最高洪水位不 致超过设计洪水位水平面所需的库容。因此该库容在非雨季可占用,而雨季绝对不允许 占用。 ,
4. C【解析】尾矿库滩顶标高的检测,应沿坝(滩)顶方向布置测点进行实测,其测 量误差应小于20 mm。当滩顶一端高一端低时,应在低标高段选较低处检测1〜3个点; 当滩顶高低相间时,应选较低处不少于3个点;其他情况每IoOm坝长选较低处检测1~2 个点,但总数不少于3个点。各测点中的最低点作为尾矿库滩顶标高。
5. D【解析】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性确定,分为 危库、险库、病库、正常库四级。
6. D【解析】有效库容是指某坝顶标高时,初期坝内坡面、堆积坝外坡面以里(对下 游式尾矿筑坝则为坝内坡面以里),沉积滩面以下,库底以上的空间,即容纳尾矿的库容。 尾矿坝指某标高顶面、下游坡面及库底面所围空间的容积,包括有效库容、死水库容、蓄 水库容、调洪库容和安全库容5个部分。
7. C【解析】堆积坝形式主要有:
(1)上游式。优点:筑坝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运营成本低、国内外均普遍采用。缺 点:细粒夹层多、渗透性能差、浸润线高、坝体稳定性差。
(2)下游式。优点: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好。缺点:筑 坝工艺复杂、管理复杂、受地形限制、运营费用高、国内采用少。
(3)中线式。优点: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较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较好。缺 点:筑坝工艺较复杂、管理较复杂、受地形限制、运营费用高、国内采用少。对比下游式 和中线式特点后可确定,下游式更稳定。
8.A【解析】尾矿坝常见的病患有裂缝、渗漏、滑坡、管涌。坍塌、突水、冒顶都 属于井下开采存在的安全隐患。
9. B【解析】防洪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防洪标准检查、库水位监测、滩顶高程 的测定、干滩长度及坡度测定、防洪能力复核和防洪设施安全检查等。
10∙ A【解析】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性确定。分 为危库、险库、病库和正常库四级。危库是指安全没有保障,隨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的尾 矿库。
11.C【解析】尾矿库选址的一般原则如下:
<1)不宜位于大型工矿企业、大型水源地、重要铁路和公落、水产基ɪ⅛和大型居民区
上游。
(2)不宜位于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3)应不占或少占农田,并应不迁或少迁居民。
(4)不宜位于有开采价值的矿床上面。
• 146 •
长按或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注安老姚"公众号
参考答案与解析«
(5)汇水面积应小,并应有足够的库容。
(6)上游式湿排尾矿库应有足够的初、终期库长。
(7)筑坝工程量应小,生产管理应方便。
(8)应避开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现象严重区域。
(9)尾矿输送距离应短,宜能自流或扬程小。
(10)在同一沟谷内建设两座或两座以上尾矿库时,后建库设计时应充分论证各尾矿 库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尤其需论证上游尾矿库排洪和溃坝对下游尾矿库的影响。
(H)废弃的露天采坑及凹地储存尾矿时,应进行安全性专项论证;露天釆坑下部有 采矿活动时,不宜储存尾矿。
12. D【解析】A选项按全库容为二等,按坝高为二等,故应为二等。B选项按全库 容为四等,按坝高为四等,故应为四等。C选项按全库容为三等,按坝高为二等,故应为 二等。D选项按全库容为二等,按坝高为四等,按高者降一等故为三等,故D选项正确。
13. B【解析】对于黏性土,只有流土、接触流土或接触冲刷3种破坏形式,不会产 生管涌破坏。
14. D【解析】为提高尾矿坝的地震稳定性,可采取下列抗震构造措施:
(1)控制尾矿坝的上升速度。
(2)放缓下游坝坡的坡度。
(3)在坝基、坝体内部和下游坝坡设置排渗设施。
(4)在坝体下游坡面增设反压体。
(5)采取加密法加固下游坝坡和沉积滩。
【能力提升训练】
1. A【解析】尾矿库有以下工况之一的为危库:
(1)尾矿库调洪库容严重不足,在设计洪水位时,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都不满足 设计要求,将可能出现洪水漫顶。
(2)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塌,不能排水或排水能力急剧降低。
(3)排水井显著倾斜,有倒塌的迹象。
(4)坝体出现贯穿性横向裂缝,且出现较大范围管涌、流土变形,坝体出现深层滑动 迹象。
(5)经验算,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规定值的0∙ 95。
(6)其他严重危及尾矿库安全运行的情况。
2. D【解析】危库指安全没有保障,随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的尾矿库。危库必须停止 生产并采取应急措施。尾矿库有下列工况之一的为危库:
(1)尾矿库调洪库容严重不足,在设计洪水位时,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都不满足 设计要求,将可能出现洪水漫顶。
(2)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塌,不能排水或排水能力急剧降低。
(3)排水井显著倾斜,有倒塌的迹象。
(4)坝体出现贯穿性横向裂缝,且出现较大范围管涌、流土变形,坝体出现深层滑动
• 14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迹象。
(5)经验算,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规定值的0. 95。
(6)其他严重危及尾矿库安全运行的情况。
3. D【解析】尾矿库类型:
(1)山谷型尾矿库。山谷型尾矿库是在山谷谷口处筑坝形成的尾矿库。它的特点是初 期坝相对较短,坝体工程量较小,后期尾矿堆坝相对较易管理维护,当堆坝较高时,可获 得较大的库容;库区纵深较长,尾矿水澄清距离及干滩长度易满足设计要求;但汇水面积 较大时,排洪设施工程量相对较大。我国现有的大、中型尾矿库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2)傍山型尾矿库。傍山型尾矿库是在山坡脚下依山筑坝所围成的尾矿库。它的特点 是初期坝相对较长,初期坝和后期尾矿堆坝工程量较大;由于库区纵深较短,尾矿水澄清 距离及干滩长度受到限制,后期堆坝的高度一般不太高,故库容较小;汇水面积虽小,但 调洪能力较低,排洪设施的进水构筑物较大;由于尾矿水的澄清条件和防洪控制条件较 差,管理、维护相对比较复杂。国内低山丘陵地区中小矿山常选用这种类型尾矿库。
(3)平地型尾矿库。平地型尾矿库是在平缓地形周边筑坝围成的尾矿库。其特点是初 期坝和后期尾矿堆坝工程量大,维护管理比较麻烦;由于周边堆坝,库区面积越来越小, 尾矿沉积滩坡度越来越缓,因而澄清距离、干滩长度以及调洪能力都随之减少,堆坝高度 受到限制,一般不高;但汇水面积小,排水构筑物相对较小;国内平原或沙漠戈壁地区常 采用这类尾矿库。例如:金川、包钢和山东省一些金矿的尾矿库。
(4)截河型尾矿库。截河型尾矿库是截取一段河床,在其上、下j⅛两鍔分别筑坝形成 的尾矿库。有的在宽浅式河床上留出一定的流水宽度,三面筑坝围成尾矿库,也属此类。 它的特点是不占农田;库区汇水面积不太大,但尾矿库上游的汇水面积量常很大,库内和 库上游都要设置排水系统,配置较复杂,规模庞大。这种类型的尾矿库维护管理比较复 杂,国内采用的不多。
• 148 •
参考答案与解析«
4. D【解析】A选项错误,初期坝可分为不透水初期坝和透水初期坝。B选项错误, 初期坝下游坡面沿标高每隔10〜15 m设一条马道,宽度不宜小于1.5 m。C选项错误, 中线式尾矿坝是在初期坝轴线处用旋流分级犯尾矿冲积尾矿的筑坝方式。
5. A【解析】B选项错误,尾矿库正常运行时不得采用机械排洪。C选项错误,除库 尾排矿的干式尾矿库外,三等及三等以上尾矿库不得采用截洪沟排洪。D选项错误,排洪 构筑物不得直接坐落在尾矿沉积滩上。
6. D【解析】A选项错误,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尾矿库监测位移、浸润线、干 滩、库水位、降水量,必要时还应监测孔隙水压力、渗透水量、浑浊度。五等尾矿库监测 位移、浸润线、干滩、库水位。B选项错误,三等及三等以上尾矿库应设置人工监测与在 线监测相结合的安全监测设施。C选项错误,对在线监测系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系统检 查,作好正式记录,存档备查。
7. C【解析】A选项错误,尾矿库应设置排洪设施,排洪设施的排洪能力不应包括机 械排洪的排洪能力。B选项错误,尾矿库的一次洪水排出时间应小于72 h。D选项错误, 除库尾排矿的干式尾矿库外,三等及三等以上尾矿库不得采用截洪沟排洪。
8. C【解析】湿式尾矿库库内水位控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在满足防洪安全、回水水质和水量要求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内水位。
(2)当库水位影响尾矿库安全时,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降低库内水位。
(3)排出库内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库内水位时,应注意控制流量,非紧急情况不得 骤降。,
(4)岩溶或裂隙发育地区的尾矿库,应控制库内水深,防止渗漏。
(5)不得用子坝挡水。
【历年真题实战】
1. A【解析】尾矿坝渗透破坏类型主要有流土、管涌、接触流土和接触冲刷4种。对 于尾矿坝,流土破坏.常发生在坝体下游渗流逸出处无保护的情况下。当下游逸出处渗透坡 降?值较大且大于临界坡降厶时,就会在下游坝坡逸出处发生表面隆起、裂缝开展、尾矿 涌出,甚至出现尾矿土块被整体冲走的现象,这是比较典型的流土破坏。
i <ic, 土体处于稳定状态;
i=ic, 土体处于临界状态,将发生流土破坏;
i > ic, 土体会发生流土破坏。
在设计时,应保证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数,把逸出坡降限制在允许水力坡降[銹,即
ɪ ≤ DU
式中 Fs..流土安全系数。
2. C【解析】当确定的尾矿库等别的库容或坝高偏于该等下限,尾矿库使用年限较短 或失事后对下游不会造成严重危害者,防洪标准可取下限,故选C。
3. B【解析】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下的地区宜采用上游式筑坝。上游式尾矿
坝的堆积外坡比不陡于1 : 3。
• 149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4. A【解析】尾矿坝坝体排渗设施、尾矿库安全监测设施和尾矿库泥石流防护设施 均属于尾矿库专用安全设施。
5. C【解析】
等别 |
全库容V∕l(√ m3 |
坝高H/m |
一 |
V≥50000 |
H≥200 |
二 |
10000≤V<50000 |
100≤H<200 |
三 |
1000≤V<10000 |
60≤H<100 |
四 |
ιoo≤v<ιooo |
3O≤H<6O |
五 |
V<100 |
H<30 |
初期坝坝高30 m,堆积坝坝高80 m,总库容为700X10‘r√,尾矿库等别为三等。因 尾矿库下游500m处有300人的村庄,故取上限500年。
6. A【解析】上游式尾矿堆积坝的最小安全超高与最小干滩长度见下表。
坝的级别 |
最小安全超高/m |
最小干滩长度/m_______ |
1 |
1. 5 |
150 |
2 |
1. 0 |
100 |
3 |
0. 7 |
70 |
4 |
0.5 |
50 |
5 |
0.4 |
40 |
注:1. 3级及3级以下的尾矿坝经渗流稳定论证安全时,表内最小干滩长度最多可减少30%。
2.地震区尾矿坝的最小干滩长度同时需满足不小于坝体高度的要求。
7. B【解析】尾矿库调洪库容严重不足,随时可能发生垮坝事故;排水井显著倾斜, 有倒塌的迹象;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0. 95均属于危库的工况。
8. A【解析】造成坝体失稳的原因主要有坝坡太陡、浸润线过高、坝基承载力不够 等。坝基承载力不够的,要进行坝基处理,措施包括坝体下游设置压重、打碎石桩等。
9. B【解析】测点的间距,一般坝长小于30Om时,取20~100 m;坝长大于30Om 时,取50~200 m;坝长大于IoOOm时,取Ioo〜30Om时。故当坝体长度大于IOoOm 时,允许的测点最大间距是300 m。
第五章排土场(废石场)安全技术
【基础知识训练】
I-B【解析】矿山企业应建立排土场监测系统,定期进行揖土场空发L挣土场发生滑 坡时,应加强监测工作。发生泥石流的矿山,应建立泥石流观测站和专门的气象站。泥石 流沟谷应定期进行剖面测量,统计泥沙淤积量,为排土场泥石流防治提供资料。
2. B【解析】排土场选址时应避免成为矿山泥石■流重大危险源,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切
• 150 ・
参考答案与解析«
实有效的措施。
3. B【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 2005)中提到,排土安全 车挡或反坡不符合规定、坡顶线内侧30 m范围内有大面积裂缝(缝宽O. 1〜0. 25 m)或 不正常下沉(0. l~0. 2 m)时,禁止汽车进入该危险区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应查明原因及 时处理后,方可恢复排土作业。
4. A【解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 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 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泥石流的形成需要3个基本条 件: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 大量流水来源。
5. B【解析】在排土场最终境界20 m内排弃大块岩石,以确保排土场结束后的安全 稳定,防止发生泥石流灾害。
6. A【解析】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 2005)规定,矿山 排土场应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设计。
7. B【解析】排土场安全度分为危险级、病级和正常级三级。
8. C【解析】企业应把排土场安全评价工作纳入矿山安全评价工作中,由有资质的中 介技术服务机构每3年对排土场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排土场的安全评价报告应报省级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9. A【解析】对非正常级排土场的处理措施:
(1)对于危险级排土场,企业应停产整治,并采取以下措施:①处理不良地基或调整 排土参数;②采取措施防止泥石流发生,建立泥石流拦挡设施;③处理排土场重大危险 源;④疏通、加固或修复排水沟。
(2)对于病级排土场,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限期消除隐患:①采取措施控制不良地基 的影响;②将各排土参数修复到排土场作业管理要求的参数或规定的范围内。-
10. C【解析】防治排土场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技术措施:①选择最合适的场址建设 排土场;②改进排土工艺;③处理软弱基底;④疏干排水;⑤修筑护坡挡墙和泥石流消能 设施;⑥排土场复垦。
11.C【解析】排土场滑坡类型分为3种:排土场内部滑坡、沿基底接触面的滑坡和 沿基底软弱面的滑坡。
12. A【解析】(1)山坡排土场周围,修筑可靠的截洪和排水设施拦截山坡汇水。
(2)排土场内平台设置2%〜5%的反坡,并在排土场平台上修筑排水沟,以拦截平台 表面及坡面汇水。
(3)当排土场范围内有出水点时,应在排土之前采取措施将水疏出;排土场底层排弃 大块岩石,以便形成渗流通道。
(4)汛期前,疏通排土场内外截洪沟,详细检查排洪系统的安全情况,备足抗洪抢险 所需物资,落实应急救援措施。
(5)汛期及时了解和掌握水情和气象预报情况,并对排土场,下游泥石,拦挡坝,通 信、供电及照明线路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
• 15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6)洪水过后,对坝体和排洪构筑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与清理。
13. D【解析】排土场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基底承载能力、 排土工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等。
14. A【解析】根据坍塌体的移动形式和速度,排土场坍塌的类型可划分为:
(1)散落型坍塌。在节理或断层发育的陡坡,或是软硬岩层相间的陡坡,或是由松散 沉积物组成的陡坡,常形成散落型坍塌。
(2)滑动型坍塌。沿某一滑动面发生坍塌,有时坍塌体保持了整体形态,和滑坡很相 似,但垂直移动距离往往大于水平移动距离。
(3)流动型坍塌。松散岩屑、砂、黏土,受水浸湿后产生流动坍塌。这种类型的坍塌 和泥石流很相似,称为坍塌型泥石流。
15. A【解析】排土场堆置的岩土力学属性受容重、块度组成、黏结力、内摩擦角、 含水量及垂直荷载等影响。
【能力提升训练】
1. C【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 2005)中规定,汽车进入 排土场内应限速行驶,距排土工作面50〜20Om时速度低于16 km/h, 50 m范围内低于 8 km/h;排土作业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标志牌。
2. B【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 2005)中要求,排土场作 业区内烟雾、粉尘、照明等因素使驾驶员视距小于30 m或遇暴雨、大雪、大风等恶劣天 气时,应停止排土作业。
3. C【解析】为了预防汽车排土时发生坠落事故,排土场应经常保持平整,并保持 3%〜5%的反坡。在卸载平台边缘设置安全车挡,以防汽车、前装机、铲运机以及手推车 卸载时滑落到坡下。车挡是由推土机就地堆置岩土而成,或在平台边缘设置金属车挡。汽 车卸载应有专人指挥,减速慢行,在同一地段不准同时进行卸排和推排作业。
4. B【解析】(1)内部排土场不得影响矿山正常开采和边坡稳定。在不影响矿床近、 远期开采和保证边坡稳定的条件下,尽量选择在露天采场、井口、碉口附近的开采境界以 外,缩短废石运距。排土场坡脚与矿体开采点和其他构筑物之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必 要时应设置滚石或泥石流拦挡设施。
(2)表述正确。
(3)随着矿山开采不断深入,采场边坡不断加深加陡,我国排土场堆置高度不断加 高,边坡安全问题将日益突出。
5. B【解析】《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 2005)中对排土场安全度 进行了分类。其中,排土场有下列现象之一的为危险级:
(1)在山坡地基上顺坡排土或在软地基上排土,未采取安全措;⅛,经常发生滑坡的。
(2)易发生泥石流的山坡排土场,下游有采矿场、工业场地(厂区)、居民点、铁路、 道路、输电网线和通信干线、耕种区、水域、隧道涵洞、旅游景区、固定标志及永久性建 筑等设施,未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的。
(3)排土场存在重大危险源(如汽车排土场未建安全车挡,铁路排土场铁路线顺坡和
• 152 •
参考答案与解析«
曲率半径小于规程最小值等),极易发生车毁人亡事故的。
(4)山坡汇水面积大而未修筑排水沟或排水沟被严重堵塞的。
(5)经验算,用余推力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小于LOo的。
6. C【解析】排土场稳定性首先要分析基底岩层构造、地形坡度及其承载能力。一般 矿山排土场滑坡中,基底不稳引起的滑坡占32%〜40%。当基底坡度较陡,接近或大于排 土场物料的内摩擦角时,易产生沿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的滑坡。如果基底为软弱岩层而且 力学性质低于排土场物料的力学性质时,则软弱基底在排土场荷载作用下必产生底鼓或滑 动,然后导致排土场滑坡。
7. C【解析】A选项错误,排土场场址不宜设于居民区和工业厂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 风侧和生活水源的上游。B选项错误,外部排土不宜设置在汇水面积大、沟谷纵坡陡、出 口不易拦截的山谷中。D选项错误,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可利用闭坑的露天采场作为地 下开采阶段的排土场。
8. B【解析】排土场平台平整,排土线整体均衡推进,排土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应有 2%〜5%的反坡。
9. A【解析】铁路—装载机排土时排土线设置要求:
(1)铁路排土线应设备用线,备用线数量应为生产线数量的20%,排土场为两处以上 时,每处排土场至少应设一条备用排土线。
(2)挖掘机排土,一条排土线宜配一台挖掘机。排土线的通过能力应比挖掘机生产能 力高15%〜20%。
(3)在独头卸载线端部应设置车挡。车挡应有完好的挡栏指示和灯光示警。独头线的 起点和终点,应设置铁路障碍指示器。
10. A【解析】B选项错误,企业对危险级排土场每周不少于1次。C选项错误,对 无滑坡、破坏可能的排土场或虽有这种可能但不会危及生命财产安全、也不会影响土场正 常生产、不至于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排土场,并不需要监测。D选项错误,应用多点位移 计和长距离发送信号的位移传感器(无线传送)可以高精度遥测排土场边坡内部测点的变 形,做到自动监测和预报滑坡,安装水压计进行排土场及其基底空隙水压力的观测,可以 预测基底承载能力和稳定状态。
【历年真题实战】
1. C【解析】排土场有下列现象之一的为病级:①排土场基底条件不好,但平时对排 土场的安全影响不大的;②由于排土场段高高而在台阶上出现较大沉降的;③排土场排土 平台未反坡的;④经验算,余推力法安全系数大于LoO小于设计规范规定值的;⑤汽车 排土场安全路堤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的。
2. C【解析】复垦区陡边坡稳定问题,从排水系统、稳定及复垦出发,排土场的最终 坡面角不应大于27°,各排分层间的台阶宽度最小应保持5 m,接近或超过此限值时考虑 其稳定性监测。
3. B【解析】排土场构成的要素主要包括堆置总高度、台阶高度、平台宽度、排土场 边坡角度、容积、占地面积等。
• 153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4. A【解析】排土场滑坡、泥石流及生态环境破坏这三种灾害都与排土场的排水不 力有关。建设并完善排土场排水设施是预防和治理这三种灾害的重要措施。
5. A【解析】不具备形成泥石流条件,基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排土场, 其设计最终坡底线与主要设施、场地、居住区等的安全距离当不设置防护工程时,应满足 下表的要求。当设置防护工程时,应按采取工程措施要求确定。
序号 |
名称 |
排土场等级 | |||
— |
二 |
三 |
四 | ||
1 |
国家铁(公)路、航道、高压线路铁塔 等重要设施 |
≥1.5H |
>L25H |
≥1,OH | |
2 |
矿山铁(公)路干线(不包括露天采场 生产道路)等 |
≥1.0H |
≥1.0H |
≥O. 75H |
≥0. 75H |
3 |
露天采场开采终了境界线 |
根据采场边坡稳定情况及坡底线外地面坡度情况确定,当 地面坡度顺坡时,不应小于LoH | |||
4 |
村庄、居住区、工业场地等 |
≥2. OH |
≥2. OH |
≥2. OH |
≥2. OH |
该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等级为三级,该排土场坡底线与矿山铁路干线的最小安全距离 应不小于排土场最终堆置高度的O. 75H。
6. C【解析】对于危险级排土场,企业必须停业整治,并采取以下措施:
(1)处理不良基底。
(2)处理滑坡,将各排土参数修复到设计范围内。
(3)疏通、加固或修复排水沟。
7. A【解析】排土场防洪设施设计频率为一、二级排土场应不小于50年,三、四级 排土场应不小于20年,临时性排洪工程可降低标准,但不应小于10年。另根据《冶金矿 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 51119)。
等级 |
场地条件 |
堆置高度H/m |
排土容积V/l()4 m3 |
— |
不良 |
H>180 |
V>20000 |
二 |
复杂 |
120<H≤180 |
5000<V≤20000 |
三 |
一般 |
6O<H≤12O |
1000<V≤5000 |
四 |
良好 |
H≤6O |
V≤1000 |
注:L排土场分级应按场地条件进行分级然后按照排土场堆置高度和排土容积进行等级调整。
2.当排土场场地条件为不良时,排土场等级为一级;当排土场场地条件为复杂、一般和良好时,应按照排土场堆 置高度和容积进行等级调整。
3.当按照场地条件划分,排土场等级低于排土场堆置高度和容积划分的排土场等级时,应按照排土场的堆置高度 与容积进行划分。排土场堆置高度和容积划分等级两者的等差为一级时,采用高标准;两者的等差大于一级 时,采用高标准降低一级使用。
• 154 ♦
参考答案与解析«
题中铁矿新建排土场场地条件复杂,设计总堆置高度220 m、排土场容积8000 X IO4 m3,按照排土场等级分级表分析,该矿排土场等级为一级,故排土场防排洪系统的防 洪标准应不小于洪水重现期50年。
第六章矿山自然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基础知识训练】
1.c【解析r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时,不应在露天进行起重和高处作业。
2. A【解析】大中型矿山或边坡潜在危害性大的矿山,除应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 检查制度,对边坡重点部位和有潜在滑坡危险的地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外,还应每5年 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一次检测和稳定性分析。
3. B【解析】对采场工作帮应每季度检查1次,高陡边帮应每月检查1次,不稳定区 段在暴雨过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4. A【解析】矿产开采过程势必改变原有稳定的矿藏条件,改变当地的地质环境, 而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改变了地质环境所引起或诱发的灾害被称为矿山地质灾害。我国是 地质灾害的多发国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矿山地质灾 害是由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研究的分支。矿山地质灾害 的发生会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和破坏。
5. B【解析】地质灾害按照伤亡及经济损失的不同划分为4个等级。地质灾害等级划 分标准:
(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IOoO万元以上的。
(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IoOo万元 以下的。
(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 下的。
(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6. A【解析】形成泥石流有3个基本条件:
(1)泥石流区含有丰富的松散岩土。
(2)地形陡峻、有较大的沟床纵坡。
(3)泥石流区的上中游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充足的水源。
7. B【解析】滑坡事故防治技术包括合理确定边坡参数、选择适当的开采技术、制定 严格的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8. A【解析】崩塌防治措施包括:
(1)削坡清除。采取合理坡率放坡,设落石平台,清除危岩体、松散浮石等措施。
(2)支撑加固。采取支撑、嵌补、锚杆等措施进行加固。
(3)坡面防护。直接对危岩崩塌区采取柔性防护,挂网喷混凝土等措施,也可采取对
• 155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裂隙灌浆填缝的措施。
(4)被动拦挡。在下方采取拦挡墙(堤)、网等被动防护措施,以便拦截崩塌落石。
(5)遮挡建(构)筑物。采取明洞、楣洞等措施,直接保护建(构)筑物。
(6)截排水措施。截水排水措施是为了减小或防止地表水渗入至裂隙的有效措施。
9. B【解析】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将建设用 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3级,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盡 |
中等 |
简单_______ |
1.地质灾害发育强烈 |
1.地质灾害发育中等 |
1.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 |
2.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 |
2.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
2.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
3.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 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
3.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岩相不稳 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
3.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岩 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
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良 |
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
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
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 强烈 |
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 强烈 |
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 一般 |
注:每类5项条件中,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有1条符合条件者即为该复杂类型。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 |
项目类型 |
项目类别 |
重要建设项目 |
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以上公路、铁路、机 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洪口码头、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 场、水处理厂等 |
较重要建设项目 |
新建村庄、三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洪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 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
一般建设项目 |
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洪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 理场、水处理厂等 |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昼矗度 项目重要 I |
复杂 |
中等 |
简单 |
重要建设项目 |
一级 |
一级 |
一级 |
较重要建设项目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一般建设项目 |
二级 |
三级 |
三级 |
10. A【解析】洪水标准有洪峰、洪量和洪水位3个重要数据。洪峰是指一次暴雨洪 水发生的最大流量数值(也称峰值,计量单位为m8/s)。洪量是指一次暴雨洪水产生的洪 水总量(计量单位为IOΒ n√或IO4 rn3)。洪水位是指一次暴雨洪水引起河道或库水位上涨
• 156 •
参考答案与解析«
达到的数值(计量单位为m,其最大值称为最高洪水位)。
【能力提升训练】
I-B【解析】A选项错误,暴雨是流入矿坑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C选项错误,滚石 弹跳主要发生在运动的滚石撞击坡面等阻碍物时,撞击时与坡面的角度、撞击时的速度、 滚石撞击时的质量等均会影响弹跳过程。D选项错误,在有雷击危险的情况下,矿山坚持 进行爆破作业,很可能会发生早爆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 A【解析】B选项错误,泥石流有不同的特点,相应的灾害防控措施也应有所不 同。C选项错误,我国滑坡灾害防治中应推行"监测为首、排水为主、结构为辅、预测预 警、科学决策”的新技术路线。D选项错误,滚石路径上控制可以采取拦网、拦墙、坡面 植被、坡面形态变化等多种措施来减少或阻止滚石的向下运动。
【历年真题实战】
1- D【解析】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3个等级,即24 h降水量为50 ~ 99. 9 mm称暴雨;100~249. 9 mm之间为大暴雨;250 mm以上称特大暴雨。
2. D【解析】矿山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质灾害,往往是构造、地形地貌、气象 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C【解析】对于新建、改建或扩建的矿山企业,应根据其设计规模确定不同级别的 防洪标准。工矿企业遭受洪灾后,其损失和影响较小,很快可恢复生产的,其防洪标准可 按下表规定的下限确定。
等级 |
矿山企业规模 |
防洪标准(重现期〉/a |
I |
特大型 |
200 — 100 |
π |
大型 |
100 — 50 |
IH |
中型 |
5O~2O |
N |
小型 |
20~10 |
注:1.各类矿山企业的规模,按国家现行规定划分。
2.如辅助厂区(或车间)和生活区单独进行防护的,其防护标准可适当降低。
4. D【解析】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的规定,矿井(竖井、 斜井、平碉等)井口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Im以上;工业场地的地面标高应 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
5. A【解析】人工采掘型崩塌是指在陡崖下人工采石或开矿引发的崩塌。
6. D【解析】地下采矿业的坑口、井口等重要部位,井口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 水位Im以上。
7. D【解析】氣气作为一种短寿命的α粒子放射源,是一种能在岩石中移动的惰性气 体。氢子体是氢的短寿命放射性衰变产物。吸入的氢本身是无危害的,但当222Rn蜕变 时,它会产生同位素218P、214Pb、214Bio这些同位素一旦固定在采矿胶状粉尘上,就 可能沉积在人体肺中,并释放出它们的蜕变能量。
• 15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8. D【解析】对于核工业与核安全有关的产区车间及专门设施应采用高于200年一遇 的防洪标准。对于核污染危害严重的,应采用可能最大洪水校核。
9. B【解析】矿山施工作业机械的电气控制系统,特别是微电子控制装置受雷电直击 或雷电感应过电压损害的概率很大。矿区,在雷雨季节是雷电袭击的高发区,每当大雨来 临时,雷电往往会对施工机械进行正面的袭击。有时即使天空中没有雨云又不下雨的情况 下,感应雷也会时有发生,其产生的浪涌电压入侵并损坏矿山机械的微电控制装置,为 此,防雷工作势在必行。
第七章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类案例
案例1
1.B【解析】露天开采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并坚持"采剥并 举,剥离先行”的原则。
2. B【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 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亿元以上 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 者:LoOO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IooO万元以下直接 经济损失的事故。
其中,事故造成的急性工业中毒的人数,也属于重伤的范围。
本条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3. AB【解析】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基本条件:①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 包括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等;②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利害关系,主要是为了保证事故 调查的公正性。
4- ABCD【解析】事故调查''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 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这 4条原则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成为一个预防事故再次发生的防范系统。
5- ABDE【解析】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 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其中,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 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 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①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②丧葬及抚恤费用; • 158 •
参考答案与解析«
③补助及救济费用;④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①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②现场抢救费用;③清理现场费用; ④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①固定资产损失价值;②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被害者损失工作日X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他损失费用。
6. ABC【解析】安全生产领域"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7. A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 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 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第五十四条规定,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 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 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五十五条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 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 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五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采取措施救治有关人员。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 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提出赔偿要求。
案例2
1. 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 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 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事故责任主体是指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或者 个人。事故责任主体包括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人员和对发生生产安全 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人员。
2. D【解析】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 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D【解析】事故的直接原因: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②人的不安全行 为。本案例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乙的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 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车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
• 15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柴油。
4. AC【解析】本案例中由于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 员中毒或窒息。柴油燃烧产物中有CO、CO2,能引起人员中毒或窒息,所以A选项和C 选项正确。
5. BDE【解析】井下安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防止发生事故的 必备物品。主要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矿灯等。另外防尘口罩可以防止在铲装作 业的过程中吸入粉尘。
6. ACE【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矿山、金属 冶炼、建筑施工、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 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 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 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7. CDE【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 责任制;②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③保证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投 入;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⑤组织制定本单 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A、B选项属于企业生产经营措施,而非预防措施。
案例3
1. A【解析】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 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题中为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引发荆笆着 火,属于固体火灾,故选A选项。
2. C【解析】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 轮等,以及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属动火作业。在禁火区进 行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许可证,严格履行申请、审核和批准手续。
3. C【解析】该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9523 + 3052 + 1850 = 14425 (万元)。
4. AD【解析】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Ioo人以上重伤,或者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案例中的事故属于特别重大事故。对于特别重大事故, 应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 循精简、效能的原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 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5. AC【解析】案例当中作业人员在检修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⅛⅛t进行维修,可以看 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因此选项A、C正碩。
6. CD【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鮭,组织抢救,防止事 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 关证据。
• 160 •
参考答案与解析«
7. AE【解析】依据本案例,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方面需要改进。本案例中井下 巷道及未开采区互相贯通,各矿均未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且安全出口和标志均不符合安 全规定,所以矿井通信系统及安全标志标识方面需要改进。
案例4
I.D【解析】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宽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 规程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 用品。
(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 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 B【解析】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从事尾矿库放矿、筑 坝、巡坝、抽洪和排渗设施的作业的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
3. BCDE【解析】A选项错误,安全培训的内容不包括对作业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 护,而是对安全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
4. BCE【解析】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提出审查申请,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3)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5)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6)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5. AD【解析】直接经济损失:人员医疗费用120万元、抚恤费200万元、清理事故 现场费用800万元、居民家属救济费用130万元、罚款30万元共计1280万元。间接经济 损失为总经济损失4300万元减去直接经济损失1280万元,即3020万元。
• 16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案例5
1.D【解析】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 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 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需要技术鉴定的,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该时限,其提交事 故调查报告的时限可以顺延。综上,事故调查报告最迟为130天后的2012年7月23日 提交。
对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 告之日起15 H内作出批复。报告于15日内批复,故调查报告的最迟批复日期为2012年8 月7日。
2. BE【解析】A选项错误,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 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或相关安全使用证。C选项错误,"五定" 原则,即定检维修方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维修质量、定检维修进度。D 选项错误,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实因检修拆除 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在作业完成后立即复原。
3. ABE【解析】根据材料,该矿井采用双滚筒单绳缠绕式提升机,采用罐笼提升。C 选项错误,单绳缠绕式提升时,井底应设简易缓冲式防过卷装置,有条件的可设楔形罐 道。D选项错误,罐笼提升系统,应设有能从各中段发给井口总信号工转达提升机司机的 信号装置。箕斗提升系统,应设有能从各装矿点发给提升机司机的信号装置及电话或 话筒。
4. BCD【解析】提升系统防坠罐事故的措施包括:①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资格; ②确保提升设备符合安全要求;③严格落实防坠罐跑车措施;④强化检测检验和维护 保养。
老姚注安免费QQ群:819223280
案例6 注安VIP班,老姚微信/QQ:863575556
I-E【解析】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新 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2∙ B【解析】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属于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因此该企业应当完善人 员安全管理制度。
3.ACD【解析】王某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其法定职责为:
(I)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 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162 •
参考答案与解析«
4∙ ABD【解析】露天矿山装运过程中主要的事故类型有: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 辆伤害、触电、高处坠落。
5. ABCD【解析】内在因素包括:
(1)岩层岩性。
(2)岩体结构。
(3)风化程度。
(4)水文地质。
(5)气候与气象。
(6)地震。
案例7
1. A【解析】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规定,采矿工作面进风 风流中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的限值为0.0024%。
2. D【解析】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2)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 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癒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 疾病和生理缺陷。
(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3. ACE【解析】(1)设备设施(或物质)保障责任。包括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依法 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依法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 教育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2)资金投入责任。包括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确保资金投入满足安全生 产条件需要;按规定购买安全生产责任险;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保证安全生 产教育培训的资金。
(3)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责任。包括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按规定委托和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注册安全助理工程师为其提供安全管理 服务。
(4)规章制度制定责任。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 程、应急救援预案并督促落实。
(5)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包括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生 产教育培训,取得相关上岗资格证明。
(6)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包括主动获取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贯彻落实;依法 取得安全生产许可;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依法对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或项目进行安全 评价;依法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确保其处于可控状态;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统一协调 管理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 16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7)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责任。包括按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开展事故抢险救 援,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8)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4. BCD【解析】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
(1)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
(2)措施名称。
(3)措施目的和内容。
(4)经费预算及来源。
(5)实施部门和负责人。
(6)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7)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
案例8
1. A【解析】一般说来,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 保证;一般国有企业由厂长或者经理予以保证;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 保证。
2. AD【解析】Co气体探测仪属于检测、报警设施,皮带安装防护罩属于设备安全 防护设施,均属于预防事故的设施。B选项属于个体防护,C选项属于紧急处理设施,E 选项属于逃生避难设施。
3. BCE【解析】非煤矿山开采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 施)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支出,包括矿山综合防尘、防灭火、防治水、危险气体监测、通 风系统、支护及防治边帮滑坡、防冒顶片帮设备、机电设备、供配电系统、运输(提升) 系统和尾矿库等完善、改造和维护支出以及实施地压监测监控、露天矿边坡治理等支出;
(2)完善非煤矿山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 联络等安全避险设施设备支出,完善尾矿库全过程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支出,应急救援技术 装备、设施配置及维护保养支出,事故逃生和紧急避难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应急救援队伍建 设、应急预案制修订与应急演练支出;
(3)开展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支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 支出,机械化、智能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运维和网络安全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估评价(不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标准 化建设支出;
(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从业人员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的奖励支出;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智能化、机器人等新装各的推广应用 支出;
(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检定校准支出;
(9)尾矿库闭库、销库费用支出;
• 164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0)地质勘探单位野外应急食品、应急器械、应急药品支出;
(11)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支出;
(12)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
4.ABD【解析】提升竖井的井塔或者井架内和竖井井底应设置过卷段,过卷段高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
(I)提升速度大于6 m/s时,不小于最高提升速度下运行IS的距离或者Io m。
(2)提升速度为3〜6 m/s时,不小于6 mo
(3)提升速度小于3 m/s时,不小于4 m。
(4)凿井期间用吊桶提升时,不小于4 m。
案例9
I-E【解析】老空水涌水量随井巷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少。其特点是:突水迅猛,水 量、水压大,具强大冲溃力,破坏性大。如无其他水源联系时,突水量很快减小,水压下 降,容易疏干。
2. C【解析】该起事故导致17人死亡,死亡人数在10人至30人之间,故属于重大 事故。 ,
3. ACD【解析】重大事故隐患上报应包括以下内容: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4. ADE【解析】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 察院派人参加。该起事故为矿山事故,无须住建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参加。
5. BCE【解析】矿山水灾的水源有两类: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包括地面的江河、 湖泊、池沼、水库、废弃露天坑和塌陷区的积水以及雨水和冰雪融化水等。地下水包括含 水层水、断层裂隙水和老空积水等。
案例10
1.C【解析】A选项,工作面湿滑故应配备防水胶鞋。B选项,井下工作必须佩戴安 全帽。D选项,工作面有噪声故应配备耳塞。E选项,工作面有粉尘故应配备防尘口罩。 综上,本题选择C。
2. B【解析】制度64项属于规章制度,支撑材料900余份并存档属于文档管理。这 两项均属于制度化建设的"二级要素",故本题选B。
3. ABCD【解析】E选项作业场地地面湿滑属于环境因素。
4. ACDE【解析】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括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
5. AD【解析】主要通风设施应能使矿井风流在IOmin内反向,反风量不小于正常 运转时风量的60%,采用多级机站通风的矿山,主通风系统的每台通风机都应满足反风要
• 16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求,以保证整个系统可以反风。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反凤试验,并测定主要风路的风量。
案例11
1.C【解析】该起事故死亡3人,属于较大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 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 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 E【解析】事故调查组聘请的专家参与事故调查,也是事故调查组的成员。
3. ACE【解析】B选项错误,巷道型采场和掘进巷道不小于0.25 m/s。D选项错误, 采掘工作面进风风流中的。2体积浓度不低于20%。
4. ABCD【解析】局部通风应采用阻燃风筒,风筒口与工作面的距离:压入式通风 不应超过Iom;抽出式通风不应超过5 m;混合式通风,压入风筒的出口与工作面的距离 不应超过IOm,抽出风筒入口应滞后压入风筒出口 5m。
5. ABCE【解析】依据《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分 项发包单位,应当将承包单位及其项目部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重 点加强对地下矿山领导带班下井、地下矿山从业人员出入井统计、特种作业人员、民用爆 炸物品、隐患排查与治理、职业病防护等管理,并对外包工程的作业现场实施全过程监督 检查。
案例12
I.C【解析】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矿山大量产生 的生产性毒物主要有爆破产生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输送带维修中产生 苯挥发有害气体,密闭空间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吸入有毒性气体会导致人恶心、头 晕、昏迷,严重者甚至致人死亡。爆破后,必须加强通风,按规定,露天爆破需等15 min 以上,炮烟浓度符合安全要求时,才允许人员进入工作面。特别是爆破作业时要站在上风 处,爆破后待炮烟散尽后才能进入爆破现场。
2. 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委 托前款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 负责。
依据《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分项发包单位,应当 将承包单位及其项目部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重点加强对地下矿山 领导带班下井、地下矿山从业人员出入井统计、特种作业人员、民用爆炸物品、隐患排查 与治理、职业病防护等管理,并对外包工程的作业现场实施全过程芝督检查。
3. BCD【解析】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而其他原因。本案 例中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不到位(教育原因);没有为入井作业人 员配备自救器(技术原因);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管理原因)。
4. ABCE【解析】该起事故的类别属于中毒和窒息。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
• 166 •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规定,预防有害气体中毒应采取下列措施:
(I)井下爆破前后加强通风,应设置对死角和盲区的通风设施。
(2)加强有毒气体监测,不盲目进入可能聚藏有害气体的死角。
(3)对封闭矿井应作监管,防止盗采和人员误入造成中毒事故。
5. BDE【解析】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矿山大量 产生的生产性毒物除了爆破产生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外,还 包括输送带维修中产生苯挥发有害气体;密闭空间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燃油设备运 行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吸入有毒性气体会导致人恶心、头晕、昏迷,严重者甚至 致人死亡。
案例13
1.E【解析】应急救援不及时事故案例中未提及。
2. D【解析】采掘工作面进风风流中的O2体积浓度不低于20%。采矿工作面进风风 流中有害气体浓度限值见下表。
有害气体名称 |
限值/% |
一氧化碳(CO) |
0.0024 |
氮氧化物(换算成NO?) |
0. 00025 |
二氧化硫(SO2) |
0. 0005 |
硫化氢(HZS) |
0.00066 |
氨(NH3) |
0. 004 |
氧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折算成二氧化氮)、硫化氢的气体浓度超过限值,不符 合规定。二氧化硫的气体浓度符合规定。
3. CE【解析】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包括:巷道或者采场顶板 、未按照设计要求采取支护措施;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山,未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 计采取防火措施;矿井未按照设计要求建立机械通风系统,或风速、风量、风质不符合国 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未配齐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和自救 器等。
4. ABDE【解析】承包地下矿山工程的项目部负责人不得同时兼任其他工程的项目 部负责人。承包单位及其项.目部应当根据承揽工程的规模和特点,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外包工程有多个承包单位的,发包单位应当对多个承包单位的 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 整改。
5. ACDE【解析】采场临时支护使用木支护不属于防范中毒窒息事故的安全措施。
案例14
1.C【解析】水仓应由两个独立的巷道系统组成。一般矿井主要水仓总容积,应能容
• 16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纳6~8 h的正常涌水量。
单个巷道式水仓的最小容积=(7600 + 1200) ÷ 24 ×6÷2=1100 m3 o
2. C【解析】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AQ 2061),设计暴 雨频率标准取值应按下列规定选取:
(1)大型矿山可取5%。
(2)中型矿山可取10%。
(3)小型矿山可取20%。
(4)塌陷特别严重、雨量大的地区,应适当提高暴雨频率标准取值。
矿种类别 |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级别/(K? t,a^l) | ||
小型 |
中型 |
大型 | |
铁(地下开采) |
<30 |
30 〜IOO |
≥3100 |
铁(露天开采) |
<60 |
60 — 100 |
≥32OO |
该矿露天开采规模为600X 1(/ t/a,地下开采设计规模为400X104 t∕a,属于大型矿 山,设计暴雨频率可取5%。
3. BCDE【解析】应特别关注的重大安全凤险包括淹井、坠罐、火灾、中毒和窒息。
4. ABCE【解析】地压检测:①对于在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铁路、水体下面 开采的地下矿山,应进行地压或变形监测。并应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②存在大面积采空 区、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的地下矿山,应进行地压监测;③变形监测的等级和 精度要求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有关规定。
5. ABDE【解析】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 行)》,该矿的重大隐患包括未观测并记录露天边坡位移、矿井安全出口不符合规定、自 救器配备数量不符合规定、井下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不足。
案例15 •
I.C【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第三 条规定,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①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②重大 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IOO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 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③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④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Iooo万元以下直接经济 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 规定。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因事故共造成3人受伤,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434. 66万元,故该起事故的等级 为较大事故。
• 168 •
参考答案与解析《
2.B【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第十 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 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 检察院:①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②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③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 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因该起事故的等级为较大事故,故应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 AE【解析】本案例的直接原因是该金矿+89Om探矿巷道越界掘进至3号矿体老 窿水下部,工作面与老窿水体间的岩层厚度约为0.95 m,该岩层在自重、老窿水和爆破 震动的综合作用下被破坏,发生透水事故。
可能的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矿山防治水不到位。探放水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 专用探放水设备未配备,矿区范围内的详细情况未调查清楚等。二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安 全责任体系不健全,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透水预兆识别、处 置能力差等。三是爆破作业不规范。爆破人员违反爆破作业规程,起爆后未进行是否存在 盲炮和其他安全隐患的检查,放弃了防止事故的把关环节,致使透水事故隐患发展为较大 事故。四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对该矿越界开采监管不力。
4. ABC【解析】该矿发生透水事故主要是因为矿山防治水不到位、爆破人员违反爆 破作业规程、越界开采等几方面原因,为预防类似事故发生,可以采取加强矿山开采期间 水文地质调查,加强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和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进行开采等技术 与管理措施。
5. CE【解析】通过透水事故,该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安全责任 体系不健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不落实。二是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不到位,从 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三是作业过程危险辨识不充分,作业人员对透水预兆识别、处置能 力差。
案例16
1.调查组成员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这起事故主要应该聘请瓦斯、通风、机电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2.这是一起特别重大事故,应该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进行调 查和处理,而不能按2起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主要教训是救援人员的安全没有得到保 障,所以,应在矿井救灾计划中拟定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措施。
3.调查组应该由矿山安全监察机构、监察部门、工会组织、公安、煤炭管理部门组成。
4.该工作面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火灾、冒顶片帮、 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
• 16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案例17
1.这是一起生产经营单位拒绝、阻挠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 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案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 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是代表国家执行公务的行为,具有强制性,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都必 须接受。否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就无法落实,安全生产也就无法保障。因此,事件 性质恶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这 就是说,生产经营单位要允许监督检查人员进入本单位,允许在其有关生产经营场所进行 检查并主动如实地向监督检查人员介绍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情况。监督检查人员需 要调阅有关资料时,生产经营单位要如实提供,对监督检查人员要求当场纠正的违法行 为,应当立即纠正等。这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得拒绝,也不得阻挠。
3.本案中,矿长先是以各种理由拒绝监督检查人员来检查,后来采取"空矿"的办 法阻挠检查,不提供有关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不提供有关会计账目还授意有关人 员不得介绍有关实际情况。该矿长的行为,给矿山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 监督检查职责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其性质是严重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的有关规定。鉴于该矿长并未使用暴力,尚不构成犯罪,可以依法追究其相应的行政 责任。
4.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
(1)矿井风量、风质、风速及井下温度、湿度、噪声。
(2)瓦斯、粉尘。
(3)矿山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4)露天矿山边坡。
(5)尾矿坝。
(6)提升、运输、装载、通风排水、瓦斯抽放、压缩空气和起重设备。
(7)各种防爆电器、电器安全保护装置。
(8)矿灯、钢丝绳等。
(9)瓦斯、粉尘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仪器、仪表。
(10)自救器。
(H)救护设备。
(12)安全帽。
(13)防尘口罩或面罩。
(14)防护服、防护鞋。
(15)防噪声耳塞、耳罩。
案例18
1-对于可能发生井喷的钻井工程,应该与当地政府建立互动应急机制,具体如下:
• 170 •
参考答案与解析《
(I)平时应通报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2)建立事故紧急通报渠道。
(3)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应急演习等工作。
(4)设置紧急疏散的通信设备、防护用具。
2.该案例在应急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1)钻井队队长未敢下令点火,也没有请示点火。
(2)公司应急中心主任在知道已有人员中毒伤亡的情况下未能做出点火决定。
该案例在现场应急工作的连续性方面暴露出的问题:
(D钻井队向A市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但未向当地镇政府通报情况。
(2)钻井队派出2名员工通知井口附近村民紧急疏散,但这2名员工不幸中毒身亡, 使通信中断。
3.该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主要:
(1)钻井队队长未及时下令(请示)点火。公司应急中心主任也未能做出点火决定。
(2)井喷1 h20 min左右,钻井队才向A市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但没有向当地镇 政府通报事故情况,延误了群众的疏散时间。
(3)没有报警设备、防护用具。
(4)村民缺乏安全知识教育,对钻井队存在毒气泄漏情况不了解。
4.应急演练方案应明确演练目标、场景和情景、实施步骤、评估标准、评估方法、 培训动员、物资保障、过程控制、评估总结、资料管理等。
案例19
1∙事故原因:
(1)爆破后作业人员对井壁检查不细,更帮不彻底,没有发现存在于高层的岩石和片 帮隐患,空帮作业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发生片帮伤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作业规程中没有明确临时支护的形式,现场空帮作业,各级技术管理把关不严是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员工的互保联保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 原因。
(4)公司各级分管领导管理、监督检查、安全教育均不到位,工程监理和项目所在单 位没有严格履行安全监管责任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2.这起事故告诉我们,小隐患如溃坝的蚁穴管涌,大隐患如吃人的猛虎饿狼。小隐 患处理不好就可能酿成大祸,大隐患发现不了可能会殃及员工生命。作为现场施工领导、 安监人员一定要把发现隐患、处理隐患作为重要职责,密切关注现场监控,防患于未然, 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3.防范措施:
(1)公司矿建施工作业地点全部停产整顿,自查隐患,完善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 措施。
(2)科学决策立井施工工艺,明确立井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护的形式,完善安全技术
• 17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措施。
(3)加强各级的安全宣传教育及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正规操作规程的再培训,提高 职工的安全自保互保意识。
案例20
1.事故原因:
(1)下把钩工周某站位不当,没有到安全的地段躲闪,恰巧绞车刚启动的同时平板车 掉道周某站位不当、躲闪不及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绞车司机赵某开车经验不足,绞车启动后瞬间加速太快造成平板车掉道。平板车 本身在弯道处,还没有到直道、给提升安全带来不利因素。
(3)副工区长王某安排工作时,没有布置相应的安全措施,且没有在现场统一协调指 挥,安全管理有漏洞。
2.此次事故教训为切实消灭不安全的隐患,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加大现场安全 管理力度,强化现场精品工程意识。
3.防治措施:
(1)各单位要组织职工重新学习三大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并结合此次事故教训,举 一反三,深刻反思,开展好警示教育。
(2)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关键工序和重点隐患的双 重预警,并加强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3)各级管理人员要冷静下来,深刻反省自己的工作,真正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 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 生产。
案例21
1.事故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通风不良造成瓦斯聚积;火 区管理不善造成浮煤自燃;违章救灾导致事故扩大;由火灾造成瓦斯爆炸。
事故间接原因(管理缺陷):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现场管理混乱;金属矿安全技术 管理混乱,相关图纸不能反映井下实际,矿井没有编制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矿井没有绘 制瓦斯巡回检查路线图,没有建立完善的防火墙管理档案;矿井组织救灾工作无序,没有 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井下火灾情况,未请救护队,多次自行组织人员冒险入 井施救,使事故扩大;新入职的人员,未经入井培训,便直接下井作业。
2.事故的防范措施:
(1)加强通风,使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2)严格落实火区管理制度。
(3)杜绝违章救灾,按应急预案进行救灾。
(4)加强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3.防火墙位置的选择原则:封闭火区范围要小,防火墙的数量要少,封闭的时间要 快,封闭的密封性要严。
• 172 •
参考答案与解析《
4.金属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I)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 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案例22
1.施工单位井筒施工组织设计防治水方案存在的问题:
(1)存在问题:井筒防治水方案缺少穿过断层的探水措施。
正确做法:按相关规定,穿过导水断层应先探后掘。
(2)存在问题:井筒施工排水采用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不合理。
正确做法:井筒施工应有预防井筒涌水的措施,应按规定布置排水系统(配齐排水供 电电源、排水泵、排水管路等)。
(3)存在问题:井筒施工地面防洪标高设计不合理,临时锁口标高小于矿山建设安全 的规定。
正确做法:按规定井筒临时锁口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若低于最高洪水位 时,必须采取防洪安全措施。在山区还必须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
2.井筒施工期间突遇断层发生淹井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
(1)地质资料不准确(断层位置、涌水量大小)。
(2)没有遵循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探水、治水。
(3)井筒施工组织设计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不足。
3.根据施工规范探水钻孔钻进前,应安装孔口管、三通、阀门、压力表等设施。
如遇钻孔内水压过大,应采取反压和防喷装置进行钻进,并应采取防止孔口管和矿岩 壁突然鼓出的技术措施。
4.所发生的淹井事故不可定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事故。
理由:因为该洪水位没有超过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且施工单位未做好应有的防水 措施。
案例23
1.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某矿维修工在盲井的井筒内违章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 金属残渣掉落在井壁上,引燃井下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
2.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
(1)存在热源。要具备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
(2)存在可燃物。可燃物的存在是火灾发生的基础,无可燃物不能出现火灾。
• 173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3)具有持续供给的足量的助燃气体。最常见的助燃气体为氧气。火灾发生的三要素 必须同时存在,互相结合,缺一不可。
3.除明火外,引起火灾的外部因素有爆破、电流短路、摩擦等。
外因火灾大多容易发生在井底车场、机电碉室、运输及回采巷道等机械、电气设备比 较集中,而且风流比较畅通的地点。
4.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火区同时具备下列条 件时,方可认为火已熄灭:
(1)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 ℃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2)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
(3)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烘,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 0. OO1%以下。
(4)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 ℃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5)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5.防范措施和建议: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 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
(2)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水平。加大规范矿 业权审批职责的力度,坚决防止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包代管、包而不管,违法租赁或转让采 矿权问题的发生。
.(3)在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严格审核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尤 其是井下矿山开采的安全出口和井下通风系统。
(4)要督促企业加强从业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 好考核和持证上岗的监管工作。
(5)矿山建设项目应依法履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要从项目建设的源 头上加强监管,确保企业安全。
案例24 .
1.南部端帮出现了 一系列与坡面近于平行的陡倾张开裂隙,使边坡岩体向临空方向 张开属于松弛张裂。
露天采场边坡破坏类型主要有:
(1)松弛张裂。
(2)蠕动变形。
(3)崩塌。
(4)滑坡。
2-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外在因素包括设计边坡角偏大、违反开采顺序、台阶没按设计 施工、爆破作业违反边坡安全规定等。
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坡体开挖形态。
• 174 •
参考答案与解析《
(2)坡体内部或下部开挖扰动。
(3)工程爆破震动影响。
(4)坡顶堆载。
(5)降水或排水。
3.控制爆破效应的措施:
(1)采用预裂爆破或开挖减震沟槽。
(2)限制一次爆破最大用药量。
(3)设置缓冲层。
(4)选择合理爆破器材,设计合理爆破参数。
4.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的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 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案例25
1.该机构进行安全评价的基本流程如下:
(1)前期准备。明确被评价对象,备齐有关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国内外 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根据被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与分析危险、有 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和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 规律。
(3)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单元的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且具有 明显的特征界限。
(4)定性、定量评价。
(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 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 管理措施建议。
(6)做出安全评价结论。
(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编制流程如下:
(1)起草。
(2)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
(3)审核。
• 17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4)签发。
(5)发布。
(6)培训。
(7)反馈。
(8)持续改进。
3.电气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操作维修应由专职电气工作人员进行,严禁非电气专业人员从 事电气作业。
(2)不应单人作业。
(3)未经许可不得操作、移动和恢复电气设备。
(4)紧急情况下可以为切断电源而操作电气设备。
(5)停电检修时,所有已切断的电源的开关把手均应加锁,并验电、放电、将线路接 地,悬挂"有人作业,禁止送电"的警示牌。
(6)不应带电检修或搬动任何带电设备和电缆、电线;检修或搬动时,应先切断电 源,并将导体完全放电和接地。
(7)移动设备司机离开时应切断设备电源。
(8)接地电阻应每年测定1次,测定工作应在该地区最干燥、地下水位最低的季节 进行。
4.露天矿山高处坠落的防范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按要求配备使用安全带、安全绳、防滑软底鞋、防护架等防护用品和设施,严禁 多人同时使用一条安全绳(带)。
(3)高处作业有专人负责指挥,处理坡面危石、浮石时,必须设置专人防护。
(4)因遇大雾、炮烟、尘雾和照明不良而影响能见度,或因暴风雨、有雷击危险不能 坚持正常生产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大雨后进入采场前,要派专人清理工作面及边坡松 石、危石,作业人员不得站在危石、浮石上及悬空作业。
(5)禁止在6级风以上的天气进行高空作业。
(6)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超过2 m (含2m)或坡度超过30°的坡面上作业时,要使用 安全防护设施。在采场边坡外20 m处设置醒目警示标志。
案例26
1.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报告,该企业在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中 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是:
(1)未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方式进行开采。
(2)局部工作帮坡角大于设计工作帮坡角。
(3)回返式坑线上山道路坡度大于设计坡度20%。
2.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 176 •
参考答案与解析«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3.安全生产检查程序如下:
(1)安全检查准备。
(2)实施安全检查。
(3)综合分析。
(4)结果反馈。
(5)提出整改要求。
(6)整改落实。
(7)信息反馈及持续改进。
4.汽车运行应遵守下列规定:
(1)驾驶室外禁止乘人。
-(2)运行时不升降车斗。
(3)不采用溜车方式发动车辆。
(4)不空挡滑行。
(5)不弯道超车。
(6)下坡车速不超过25 km/h。
(7)不在主运输道路和坡道上停车。
(8)不在供电线路下停车。
(9)拖挂车辆行驶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有专人指挥。
(10)通过道口之前驾驶员减速瞭望,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11)不超载运行。
案例27
1.安全员刘某没有履行到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1)由于该矿没有爆破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因此刘某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的职责没有履行到位。
(2)由于刘某仅口头制止两人的违章作业,因此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 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该项职责没有履行到位。
(3)因爆破作业,边坡岩土地质稳定性发生了变化;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倾向与 采场坡向一致,且倾角大可能引起岩石坍塌。刘某没有在装药前对周边进行检查,因此刘 某"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职责没有履行到位。
2.间接原因:
(1)安全管理制度缺失,该公司没有制定与爆破作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2)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对爆破作业安全以包代管,未进行现场统一协调和管
• 17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理;爆破作业时,未将无爆破资质人员清理出爆破作业现场。
(3)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该公司对开采作业面地质情况掌握不够,对边坡进行安全 检查不到位,未采取支护、安全技术措施防范边坡岩石坍塌。
(4)违反爆破安全操作规程。该公司安全员刘某在爆破作业前,对爆破周围的自然条 件和环境状况未进行检查,未充分了解危及安全的不利环境因素。
3.防治采场边坡垮塌的措施:
(1)确定合理的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
(2)正确选择台阶坡面角和最终边坡角。
(3)选用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坚持由上而下分台阶水平开采,坚持打下向孔 或倾斜孔,杜绝掏底开采,避免边坡形成伞檐状和空洞。
(4)合理进行作业,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
(5)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发现边坡上有裂陷可能滑落或有大块浮石及伞檐 悬在上部时,必须迅速进行处理。
(6)矿山应选派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工人专门负责边坡的管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7)对于有边坡滑动的矿山,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设立专门观测点,定期观测 记录变化情况。
4.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如下:
(1)采用预裂爆破或开挖减震沟槽。
(2)限制一次爆破最大用药量。
(3)对于建筑物拆除爆破,应加大拆除部位,减少爆破钻孔数,对基础部位采用部分 爆破拆除方式、低爆速炸药或采用静态破碎剂。
(4)设置缓冲层。
(5)选择合理爆破器材,设计合理爆破参数。
案例28
1.禁止使用的设备和工艺:
(I)JKA型矿井提升机。
(2)非阻燃电缆。
(3)非阻燃风筒。
(4)非矿用局部通风机。
(5)使用爆破方式对大块矿岩进行二次破碎。
(6)无稳压装置的中深孔凿岩设备J
(7)专门用于运输人员、炸药、油料的无轨胶轮车使用的干式制动器。
2.基本安全设施:
(1)安全出口。
(2)安全通道和独立回风道。
(3)人行道和缓坡段。
(4)支护。
• 178 •
参考答案与解析«
(5)保安矿柱。
(6)防治水。
(7)竖井提升系统。
(8)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各种闭锁和机械、电气保护装置。
(9)排水系统。
(10)通风系统。
(11)供、配电设施。
3.提交的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3)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5)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6)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4.乙企业应履行的流程:
(1)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评价机构进行安全预评价。
(2)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同时进行安全设施设计。
(3)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应当向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4)在审查完成后应当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管理。
(5)在项目竣工后应当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在30〜180日之间。
(6)试运行完成后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价单位进行安全验收评价。
(7)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并形成书面的报告 备查。
案例29
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设施(或物质)保障责任。
(2)资金投入责任。
(3)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责任。
(4)规章制度制定责任。
(5)安全教育培训责任。
(6)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7)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责任。
(8)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内容如下: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 17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3.采空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充填法、崩落围岩法和隔离法。
(1)充填法。其优点是减少采空区顶板移动幅度,防止上部围岩冒落产生的冲击,并 可以利用尾矿砂充填,减小地表尾矿库容积。主要缺点是施工复杂,费用高,不利于深部 地下压力的释放。
(2)崩落围岩法。与充填法相比,崩落围岩法成本较低,能够人为控制井下地压活 动,适用于地表允许下陷或地表下陷可以控制的条件。
(3)隔离法。根据采空区分布情况的不同,隔离法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①对于孤立 分散的小采空区,采取措施隔绝采空区与生产区段之间可能传递危害的一切通道,并在采 空区附近开设一个能通向地表的"天窗";②对连续或基本连续的大矿床,在其中间应设 置隔离带,切断各主要采空区的连续,控制地压活动范围。
4.采空区危害的预防措施:
(1)构建"灾前预防、灾后治理”的防治体系和"政府主导,预防为主,引发者赔 偿,社会化治理"的采空区塌陷灾害防治模式。
(2)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塌陷灾害评估,对容易造成严重塌陷灾害的项目予以 禁止。
(3)合理避让村庄、乡镇,如确需开采,可采用边开采边治理方案。
(4)矿山企业主动编制采空区治理计划,及时采取可行的措施进行治理。
(5)加强顶板管理。
(6)强化地压和釆空区管理。
(7)大力推广充填采矿法。
案例30
1.加强顶板管理的方法:
(1)落实顶板分级管理制度,确保井下检查井巷和采场顶帮稳定性、撬浮石、进行支 护作业的人员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回采作业前,必须"敲帮问顶”,处理顶板和两帮的浮石,确认安全方准进行 作业。
(3)处理浮石时,应停止其他妨碍处理浮石的作业,严禁在同一采场同时凿岩和处理 浮石。
(4)发现冒顶预兆时,应停止作业进行处理,发现大面积冒顶危险征兆时,应立即通 知井下人员撤离现场,并及时上报。
2.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简述事故风险评估的结果。
(2)应急工作职责:明确应急组织分工和职责。
• 180 •
参考答案与解析《
(3)应急处置: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措施、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 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4)注意事项:人员防护和自救互救、装备使用、现场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3.安全承诺的主要内容:
(1)提供安全工作的领导力,坚持保守决策,以有形的方式表达对安全的关注。
(2)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
(3)制定安全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
(4)接受培训,在与企业相关的安全事务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5)授权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质疑安全问题。
(6)安排对安全实践或实施过程的定期审查;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
4.安全文化的建设流程:
(1)建立机构。
(2)制定规划:①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观念、状态进行初始评估;②对本单位的安全 文化理念进行定格设计;③制定出科学的时间表及推进计划。
(3)培训骨干。训练内容可包括理论、事例、经验和本企业应该如何实施的方法等。
(4)宣传教育。
(5)努力实践。
案例31
1.控制冲击地压的方法:
(1)应尽可能避免巷道之间及巷道与构造断裂之间呈锐角交叉。
(2)回采工作面应是直线布置,少出现急转角变化。
(3)采掘空间的长轴,应尽可能与岩体中最大主应力方向呈平行布置。
(4)回采时应从构造应力高的地段或构造断裂面、矿脉交叉处后退回采。
(5)回采跨度的扩大,即卸压拱跨度的扩大应逐渐扩展,避免突然成倍增长。
2.加强地下采空区的安全管理包括:
(1)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以及开采深度超过80Om的地下矿山要建立并严 格执行采空区监测预报制度和定期巡查制度。
(2)必须建立地压监测系统,实时在线监测,发现大面积地压活动预兆时,应立即停 止作业,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3)地表塌陷区应设明显标志和栅栏,通往塌陷区的井巷应封闭,严禁人员进入塌陷 区和采空区。
3. (1)冒顶事故应急预案属于专项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编制满足的基本要求如下: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②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③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 析情况;④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⑤有明确、具体的应 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⑥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 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⑦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
• 18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息准确,⑧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4.采用喷锚支护应遵守的规定:
(1)应对锚杆做拉力试验,对喷体做厚度和强度检查。 ,
(2)进行锚固力试验应有安全措施。
(3)处理喷射管路堵塞时应将喷枪口朝下且不应朝向人员。
(4)在松软破碎的岩层中进行喷锚作业时应打超前锚杆,进行预先护顶。
(5)动压巷道支护应采用喷锚与金属网联合支护方式。
(6)在有淋水的井巷中喷锚应预先做好防水工作。
(7)软岩采用锚杆支护,锚杆应全长锚固。
案例32
1.该起事故的水源为地表水中的废弃露天坑和塌陷区的积水。
矿山水灾的水源有以下两种:
(1)地表水,包括地面的江河、湖泊、池沼、水库、废弃露天坑和塌陷区的积水以及 雨水和冰雪融化水等。
(2)地下水,包括含水层水、断层裂隙水和老空积水等。
2.应审查的内容:
(1)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相应资质。
(2)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3)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工程技术人员。
(5)主要设备设施。
(6)安全教育培训和负责人。
(7)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8)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9)其他。
3.矿山水灾安全防治技术的一般要求:
(1)矿山建设项目设计之前,应委托相应资质单位对矿区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 探,探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划分水文地质类型。
(2)矿山防治水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 "防、堵、疏、排、截、避”综合治理措施。
(3)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及以上矿山应成立相应防治水机构,直置防治水专业技术人 员,配备防治水及抢险救灾设备,建立探放水队伍。
(4)矿山在未调查核实矿区内及周边的小矿井、老空区、现有生产矿坑的积水区、含 水层、岩溶带、导水构造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前,严禁进行采矿活动,应先采取物 探、钻探、水文试验等手段查清水文地质条件。
(5)发现有透(突)水征兆时,应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作业,撤出所有可能受 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分析查找透水原因,采取有效安全措施,防止发生透水事故。
• 182 •
参考答案与解析《
4.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包括: (1)安全投入保障。
(2)安全设施和施工条件。
(3)隐患排查与治理。
(4)安全教育与培训。
(5)事故应急救援。
C6)安全检查与考评。
(7)违约责任。
案例33
1.适用条件:
(1)在采矿错动带以外有相对狭窄且集中的地下水进水通道。
(2)有可靠的隔水边界(两端)。
(3)有可靠的隔水底板。
(4)包围式帷幕有可靠隔水底板即可。
2.防治措施:
(1)查清水害聽患。
(2)超前探水。
(3)排水疏干。
(4)隔水与堵水。
(5)完善排水系统。
(6)强化应急保障。
3.该企业未制定的水害应急预案属于专项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其特点如下:
(1).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 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2)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 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 方案。
(3)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 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4.矿山编制应急预案的流程: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2)资料收集。
(3)风险评估。
(4)应急资源调查。
(5)应急预案编制。
(6)桌面推演。
• 18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7)应急预案评审。
(8)批准实施。
案例34
1.该起事故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事故等级的划分依据如下: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 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IOO人以下重伤, 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IOOO万元以下直 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焊接作业引发火灾的防范措施:
(1)在井口建筑物内或井下从事焊接和切割作业时,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井下 动火作业管理规定执行,并制定经主管矿长批准的防火措施。
(2)必须在井筒内进行焊接作业时,需派专人监护防火工作。焊接完毕后,应严格检 查和清理现场。
(3)在木材支护的井筒内进行焊接时,必须在作业部位下方设置接收火星、铁渣的设 施,并派专人喷水淋湿,及时扑灭火星。
(4)在井口或井筒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停止井筒中的其他作业,必要时设置信号与 井口联系以确保安全。
3.事故报告应当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 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井下发生火灾事故的处理措施:
(1)发现井下起火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扑灭,并迅速报告矿谓度室;矿山 各层级应按照矿井火灾应急预案,首先将人员撤离危险地区,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一 切工具和器材及时灭火。火源不能扑灭时,应封闭火区。
(2)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电源切断之前,不能用导电的灭火器材 灭火。
(3)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接到火灾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查明火源及发火地点
• 184 •
参考答案与解析«
的情况;根据矿井火灾应急预案,拟定具体的灭火和抢救行动计划。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 风流自然反向和有害气体蔓延。
(4)需要封闭的发火地点应先采取临时封闭措施,然后再砌筑永久性防火墙。进行封 闭工作之前,应由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的救护臥员检查回风流的成分和温度。在有害气体中 封闭火区,应由救护队员佩戴隔绝式呼吸器进行。在新鲜风流中封闭火区,应准备隔绝式 呼吸器。
案例35
1-该起事故属于重大事故。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其规定如下:
(I)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 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故应当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 部门。
2.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 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 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 调查。
该起事故为重大事故,故应由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进行调查。
3.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4.电气引发火灾的防范措施如下:
(1)井下禁止使用电热器和灯泡取暖、防潮和烘烤,以防止热量积聚而引燃可燃物造 成火灾。
(2)正确地选择、装配和使用电气设备及电缆,防止发生短路和过负荷。注意电路中 接触不良、电阻增加发生过热现象,正确进行线路连接、插头连接、电缆连接、灯头连 接等。
(3)井下输电线路和直流回馈线路通过木质井框、井架和易燃材料的场所时,必须采 取有效地防止漏电或短路的措施。
• 18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4)变压器、控制器等用油,在倒入前必须清除杂质,按有关规程与标准采样,进行 理化性质试验,以防引起电气火灾。
(5)严禁将易燃易爆器材存放在电缆接头、铁道接头、临时照明线灯头接头或接地极 附近,以免因电火花引起火灾。
案例36
1..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他损失费用。
2.•甲矿业公司对乙承包公司的安全管理责任:
(1)发包工程项目,应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进行,严禁以某一部门的名义进行发包。
(2)甲公司应明确发包工程归口管理部门,统一对发包工程进行管理。
(3)甲公司要建立完善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
(4)对承包商进行资质审查,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安全业绩好的企业作为承包商。
(5)对进入本单位的承包商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
(6)对承包商进行作业现场安全交底。
(7)对承包商的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对承包商的作业进行 全过程监督。
(8)定期对承包商的安全业绩进行评价。
(9)对不能履行安全职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的承包商,要予以相应考核直至清退。
3.井下明火引发火灾的防范措施:
(1)禁止用明火或火炉直接接触的方法加热井内空气,也不准用明火烤热井口冻结的 管道。
(2)井下使用过的废油、棉纱、布头、油毡等易燃物应放入盖严的铁桶内,并及时运 至地面集中处理。
(3)在大爆破作业过程中,要加强对火种的管制,防止明火与炸药及其包装材料接触 引起燃烧、爆炸。
(4)不得在井下点燃木材照明或生火取暖,特别是对外包队伍更要加强明火的管.理。
4.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的一般性措施:
(1)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制度,井下切割、焊接等动火作业制定安全措j⅛,并经矿 长签字批准后实施。
(2)有自然发火危险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计采取防火措施。
(3)井下严禁吸烟,违规使用电器,违规使用电炉、灯泡等进行防潮、烘烤、做饭和 取暖等行为。
• 186 •
参考答案与解析《
(4)井下油品单独存放在安全地点并严密封盖。
(5)井下消防设施完善,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地面和井下消防设施。
(6)制定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案例37
1-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爆 破、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
2.采用无轨设备运送人员的要求:
(1)用于运输人员、油料的无轨设备应采用湿式制动器。
(2)井下专用运人车应有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和应急制动系统。
(3)通过斜坡道运输人员时,应采用井下专用运人车,每辆车乘员数量不超过25人。
(4)斜坡道坡度:承载5人以上的运人车辆通行的,不大于16%;承载5人以下的运 人车辆通行的,不大于20%。
3.事故的直接原因:
(1)该公司违规使用未取得金属非金属矿山矿用产品安全标识、采用干式制动器的报 废车辆井下运送作业人员。
(2)事故车辆驾驶人不具备大型客运车辆驾驶资质,遇制动不良突发状况处置不当, 误操作,车辆失控引发事故。
4.采用电耙绞车出矿应遵守的规定:
(1)应有良好照明。
(2)绞车前部应设防断绳回甩的防护设施。
(3)绞车开动前司机应发出信号。
(4)电耙运行时人员不应跨越钢丝绳,耙道内及尾部不应有人。
(5)电耙停止运行时应将钢丝绳放松。
案例38
1.用爆破法贯通巷道、天井等掘进工作时应采取的措施:
(1)用爆破法贯通巷道,两工作面相距15 m时,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掘进,并应在 双方通向工作面的安全地点设置警戒,待双方作业人员全部撒至安全地点后,方可起爆。
(2)天井掘进到上部贯通处附近时,不宜采取从上向下的坐炮贯通法;如果最后一炮 在下面钻孔爆破不安全,需在上面坐炮处理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2.3人死亡,2人重伤的事故属于较大事故,应当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 18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3) 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时应履行的职责:
(1)加强对井下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安全检查及检查巡视,全面掌握井下的安全生 产情况。
(2)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和险情,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严禁违章指挥, 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
(3)遇到险情时,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组织涉险区域人员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 地点。
4.矿山企业应对采掘施工单位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1)矿山企业应与采掘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2)矿山企业应把所有采掘施工单位纳入统一安全管理,定期对采掘施工队伍安全管 理工作进行检查,严禁存在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情况。
(3)矿山企业应急救援方案应与各个采掘施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有效衔接,定期组织 包括采掘施工单位的联合应急演练。
(4)采掘施工单位应按照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应对采掘施工单位从业人 员统一组织安全培训。
(5)采掘施工单位"三项岗位”人员应配足并持证上岗。
(6)采掘施工单位应为从事井下作业的每个班组配备便携式多功能气体检测报警仪; 应为每名入井人员配备自救器,并确保随身携带。
案例39
1.直接原因:李某主动打开带电的联络柜进行清理,由于缺乏经验或者一时疏忽, 手不慎触碰到带电的静触点上,造成触电事故。
间接原因:
(1)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当工人违章打开不准检修的开关柜进行作业时,未及时 制止。
(2)安全教育不得力,职工自主保护意识不强、互保意识差…
(3)现场管理不严不细,落实措施不到位,未按照检修措施的要求对不准检修的开关 柜柜门上锁。
(4)特殊工种培训针对性不强,个别职工素质低。
主要原因:李某在清理卫生时,没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产禁在他人检修的线路 上擅自进行作业,在同一线路上进行两个以上检修项目作业时,必须分别办理停电手续。
2.事故教训为井下电气设备在检查、修理、搬移时,应由丙人协同工作,相互监督。 检修前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经验电确定已停电后再放电(采区变电所的电气设备及供电电 缆的放电,只能在碉室内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才准进行)、悬挂接地线,操作手把上挂 "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后,才允许触及电气设备。
3.防治措施:
• 188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各单位要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大比武活动,奖优罚劣,不合格者停班学习,切 实将此项工作抓到根上,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提高职工对隐患的防范能力。
(2)各单位要组织职工重新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并结合此次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深 刻反思,开展好警示教育。
案例40
1.事故原因:
(1)刘某、张某违章操作,冒险作业,顶板破碎地段未及时支护是造成事故的直接 原因。
(2)刘某、张某安全意识淡薄冒险作业、自我保护能力差,互保联保不到位是造成事 故的直接原因。
(3)该队平时管理不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2.事故的防治措施:
(1)在工作时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工作,不准违章操作。
(2)加强对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增强自主保护能力。
(3)做好互保联保,尽职尽责,不违章蛮干,确保安全生产。
(4)要保证支护结构强度,液压支架、单体支柱支撑力要符合要求,不空顶作业。
3.事故教训及感想:
此次事故是由于顶板破碎压力大,并且没有及时伸出护帮板护住岩壁造成的。职工自 主保护能力差,队领导没有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落实到位,对待安全工 作说得多、落实得少。安全工作只有真抓严管,把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减少事故 发生。
案例41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 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 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2.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和要求:
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级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准。一级企业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核准,二级企业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准,三级企 业由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3.标准化企业考评程序:
(1)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企业组织自评小组,按照本办法自评本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等 级,形成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自评报告(简称企业自评报告)。
(2)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企业按照自评等级向相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金属与非 金属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申请表(简称企业申请表),同时报送企业自评报告。
(3)收到企业申请表和企业自评报告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委托中介机构依据本办 法对企业进行评审,形成书面评审意见。
• 189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4)接受委托的中介机构将评审意见报相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意见、企业申请表和企业自评报告进行核准,形成 核准意见,并将核准结果备案,以书面或电子形式通知申请企业(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准化 企业备案表)。
(6) 一级企业、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由核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金属与非金 属矿山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级证书(简称企业等级证书),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
4.安全标准化评审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案例中尾矿库属病库,应先行整改。
(2)案例中作业现场存在重大风险,评价时需关注安全生产组织保障措施、危险源辨 识与风险评价结果、检查结果、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情况、应急管理措施等多个相关要素 的运行情况。
(3)案例中只做了骨干培训,而安全标准化的创建工作强调全员参与。
(4)评价人员在实施评价时要根据查询的文件资料、相关人员问询情况、现场实际查 看的结果,综合分析所获取的信息后作出判断,并要关注要素之间的关联。
案例42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生产安全事故按照伤亡人数和直接 经济损失分为: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 者5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下直接经 济损失的事故。
此次事故最终造成33人死亡(其中井下16人、地面17人)、一 38人受伤(其中井下 26人、地面12人)、井下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74万元。故此事故等级为特别重大事 故。
不同级别事故上报至不同上级单位: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奇门和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莊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的有关部门。
2-事故上报内容为: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 情况;③事故的简要经过;④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
• 190 •
参考答案与解析«
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⑤已经采取的措施;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 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事故原因:
(1)采矿权设置不合理,在不足O. 6kn?的范围内设立了 5个矿,开采影响范围 重叠。
(2)事故矿山属非法开采,工人有权拒绝下井作业。
(3)采空区未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的规定及时处理。
(4)安全管理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案例43
1.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流程:
(1)确定编制时间。
(2)布置。
(3)确定项目和内容。
(4)编制。
(5)审批。
(6)下达。
(7)实施。
(8)监督检查。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内容:
(1)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
(2)措施名称。
(3)措施目的和内容。
(4)经费预算及来源。
(5)实施部门和负责人。
(6)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7)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
3.该矿山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范围包括: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支出。
完善非煤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支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设施配置及维护保养
• 19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支出,,事故逃生和紧急避难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应急演练支出。
(2)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3)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标准化 建设支出。
(4)
(5)
(6)
(7)
(8)
(9)
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尾矿库闭库及闭库后维护费用支出。
地质勘探单位野外应急食品、应急器械、应急药品支出。
(10)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4.采场地压的防治措施包括
(1)
(2)
(3)
(4)
(5)
(6)
合理确定采场断面形状及矿房、矿柱参数。
支撑与岩体加固。
利用免压拱解除采场地压。
合理的回采顺序。
充填。
崩落。
案例44
1.安全生产检查准备阶段的内容包括:
(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3) 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
(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2.厂(矿)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1)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2)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4)有关事故案例等。
对于该矿厂级安全培训除包括上述内容外,应当增加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 练及防范措施等内容。
3.∙该企业3年有效期满后复评,还可能直接换发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岸直。其应满 足以下条件:
(1)按照规定每年提交自评报告并在企业内部公示。
• 192 •
参考答案与解析«
(2)建立并运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未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4)安全监管部门在检查工作中,未发现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突出问题或者重大隐患。
(5)未改建、扩建或者迁移生产经营、储存场所,未扩大生产经营许可范围。
4.采场地压的防范措施:
(1)合理确定采场断面形状及矿房、矿柱参数。
(2)对回采空间进行支撑与岩体加固。
(3)采矿过程中利用免压拱解除采场地压。
(4)确定合理的回采顺序。
(5)利用充填或者崩落的方法处理采空区。
案例45
1.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 报事故情况并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救援措施:
(1)组织抢救遇险人员,救治受伤人员,研判事故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2)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单位和人员,隔离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域,疏散受到 威胁的人员,实施交通管制。
(3)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扩大和次生、衍生灾害发生,避免或者减少事故对 环境造成的危害。
(4)依法发布调用和征用应急资源的决定。
(5)依法向应急救援队伍下达救援命令。
(6)维护事故现场秩序,组织安抚遇险人员和遇险遇难人员亲属。
(7)依法发布有关事故情况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信息。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急救援措施。
2.冲击地压的主要表现:
(1)在掘进巷道或采场围岩发生强烈的劈裂声。
(2)矿岩的弹射和振动,并引发大量矿岩碎块抛出。
(3)底板鼓起,并伴有巨大响声。
(4)气浪冲击造成井下严重破坏及地面剧烈振动(地震)。
3.属于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 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 火车事故伤害的。
• 19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4.冲击地压的预防措施:
(1)合理布置采掘工程与选择合理的回采顺序。
(2)使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层卸压。
(3)使矿岩中积累的弹性变形能有控制地释放。
(4)向岩层中注水使其软化。
(5)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
(6)减小冲击地压危害的其他措施。
案例46
1.应进行岩爆倾向性研究的金属非金属矿山:
(1)有强烈震动、瞬间底鼓或帮鼓、矿岩弹射等现象的。
(2)相邻矿井开采同一深度发生过岩爆的。
(3)埋深超过IOOO m的。
2. "四不放过"原则的具体内容: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3)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4)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3.应符合的条件:
(1)依法取得国家规定的相应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2)申请评审之日的前一年内,无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3)在本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原则上控制在本行业企业总数的1%以内。
(4)建立并有效运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自查自改自报,达到一类 水平。
(5)建立并有效运行安全生产预测预控体系。.
(6)建立并有效运行国际通行的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健康事故调查统计分析方法。
(7)相关行业规定的其他要求。
(8)省级安全监管部门推荐意见。
4.防治岩爆的措施:
(1)矿山应有专门的机构与人员负责岩爆防治工作。
(2)矿山应制定防治岩爆灾害的专门技术措施。
(3)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4)应选择有利于减少应力集中的采矿方法和工艺、开采应序。
(5)主要设施应布置在岩爆危害相对较弱的区域。
(6)巷道或采场支护应采用锚网或锚喷等柔性支护为主的支护型式。
(7)一岩爆危害严重的矿山应建立微震监测设施和危险区域日常监测和预警制度。
(8)判定有岩爆危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上报。
• 194 •
参考答案与解析«
(9)采取安全措施并确认危险解除后方可恢复正常作业。
案例47
1.疏干塌陷防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1)疏干排水时有地表沉降、塌陷的矿山必须进行塌陷和沉降观测,分析塌陷和沉降 的发展趋势,预测塌陷和沉降范围及灾害程度。危及居民安全的必须采取加固措施或 搬迁。
(2)采取有效的物探方法查明塌陷区的岩溶裂隙、过水通道的分布情况及发展规律。
(3)建立矿区塌陷发生、发展趋势台账,统计掌握塌陷个数、塌陷面积、裂缝位置、 规•模、时间、降雨量、矿坑排水量等。
(4)露天转井下矿山应加强地面泥石流的监测和预防,对可能存在地面泥石流的矿山 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和预测预报,并应制定应急和治理措施。
(5)疏干岩溶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评价、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 位完成。
2.井下探放水的安全措施:
(1)探水的巷道中间不得有低洼积水段。
(2)探水巷必须在探水钻孔有效控制范围内掘进,探水孔的超前距、帮距及孔间距应 符合设计要求。
(3)巷道支护应牢固,顶、帮背实,无高吊棚脚,斜巷有撑杆,使巷道有较强的抗水 流冲击能力。
(4)探放水地点必须安设电话和报警装置。
(5)必须向受水威胁地区的施工人员贯彻、交代报警信号及避灾路线。
(6)探水巷道应加强出水征兆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处理。情 况紧急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
(7)钻孔接近老空区、预计可能有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 班,检查空气成分。
(8)放水工作应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
(9)探放水人员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施工,未经审批单位允许,不得擅自改变设计。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风险评估包括:
(1)辨识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别。
(2)分析各种事故类别发生的可能性、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
(3)评估确定相应事故类别的风险等级。
4.应对预案进行修订的情况:
(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2)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3)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5)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的。
• 195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6)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案例48
1.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中应当收集的资料:
(1)适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技术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2)企业周边地质、地形、环境情况及气象、水文、交通资料。
(3)企业现场功能区划分、建(构)筑物平面布置及安全距离资料。
(4)企业工艺流程、工艺参数、作业条件、设备装置及风险评估资料。
(5)本企业历史事故与隐患、国内外同行业事故资料。
(6)属地政府及周边企业、单位应急预案。
2.应急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老姚注安免费QQ群:819223280
(1)本单位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
(2)针对生产过程及存在的风险可采取的监测、监控、报警手段。
(3)上级单位、当地政府及周边企业可提供的应急资源。
(4)可协调使用的医疗、消防、专业抢险救援机构及其他社会化应急救援力量。
3.应采取的措施:
(1)矿区范围汇水面积较大的,应在采矿错动范围外修筑截洪沟,将降雨径流截出矿 区,避免渗入井下。
(2)严禁开采防隔水矿(岩)柱。
(3)地表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排泄积水。
(4)矿山受到河流、山洪威胁时,应修筑堤坝和泄洪渠。
(5)排到地面的矿坑水,应妥善处理,避免再渗入井下。
(6)漏水的沟渠和河床,应及时堵漏或局部改道。
(7)地面裂缝和塌陷应填塞,填塞前及填塞过程中应有防止人员陷入塌陷坑内的安全 措施。
(8)位于频繁发生塌陷区的河道,具备改道条件时,应改道。
(9)有滑坡危险的地段,应加密观测,可能威胁矿山安全时,应采取防止滑坡措施。
(IO)影响矿区安全的落水洞、岩溶漏斗、溶洞等,均应采取填充或注浆等措施严密 封闭。
4.应采取的救援措施:
(1)矿山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应及时通知救护队前往救护。
(2)救护队员到达现场后,应先向事故附近区域工作的人员了解事故发生原因、事故 前人员分布位置,并实地查看巷道状况,保证退路安全畅通。
(3)如果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应积极恢复事故发生地点的正常通风;如果暂时不能恢 复,可利用水管、压风管路等向被水堵截区域的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当有害气体威胁到抢 救人员安全时,救护队应独立担负抢救人员和恢复通风的工作。
(4)抢救人员时,要用灯光、呼喊、敲击等方法,判断遇险人员位置,与遇险人员保 持联系,鼓励他们配合工作。必要时,可开掘通向遇险人员所在区域的专用巷道。
• 196 •
参考答案与解析«
(5)恢复被水淹巷道时,应始终坚持由外向里、由高到低的原则,并由专人检查顶板 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出人员,加强巷道支护。
案例49
1.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 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 参加。
该起事故共造成29人死亡,故该起事故为重大事故。
故该起事故事故调查组应由省级人民政府、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省监察机 关、省公安机关、省工会及邀请省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必要时事故调查组还可以聘请有 关专家参与调查。
2.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3.防范地下矿山透水事故的措施:
(1)摸清矿区范围内的其他矿山、废弃矿井、老采空区,含水层、岩溶带等详细情 况,掌握矿井水与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水力关系,并填绘矿区水文地质图。
(2)按照设计和规程要求建立排水系统,并确保排水系统完好可靠。
(3)严禁相邻矿山的井巷相互贯通;严禁开采隔水矿柱等各类保安矿柱。
(4)露天转地下开采,地表与井下形成贯通,按照设计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5)地表水系穿过矿区的,按照设计要求采取防治水措施。
(6)'井口标高在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Im以下的,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7)严格落实探放水制度,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水害防治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8)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及复杂的,应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探放水作业队伍, 配齐超前探放水等专用设备;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的,关键巷道防水门设置要符合设计 要求。
(9)制定透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4.避灾碉室内应当配备的物资:
(1)不少于额定人数的自救器。 ■
(2)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氧气浓度、温度、湿度和大气压的检测报警装置。
(3)额定使用时间不少于96h的备用电源。
(4)额定人数生存不低于96 h所需要的食品和饮用水。
(5)逃生用矿灯,数量不少于额定人数。
(6)空气净化及制氧或供氧装置。
• 19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7)急救箱、工具箱、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设施设备。
(8)避灾碉室内应有使用操作说明。
案例50
1.综合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
(1)总则。包含:①适用范围;②响应分级。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应急响应。包含:①信息报告;②预警;③响应启动;④应急处置;⑤应急支 援;⑥响应终止。
(4)后期处置。包含:明确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人员安置方面的内容。
(5)保障措施。包含:①通信与信息保障;②应急队伍保障;③物资装备保障;④其 他保障。
2.该起事故属于外因火灾。
引起外因火灾的主要原因如下:
(1)明火(包括火柴点火,吸烟、电焊、氧焊、明火灯等)所引燃的火灾。
|(2)油料(包括润滑油、变压器油、液压油、柴油设备用油、维修设备用油等)在运 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所引起的火灾。
(3)炸药在运输、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所引起的火灾。
(4)机械作用(包括摩擦、震动、冲击等)所引起的火灾。
(5)电气设备(包括动力线、照明线、变压器、电动设备等)的绝缘损坏和性能不良 所引起的火灾。
3.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1)依据事故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结果,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及 处置特点,合理确立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
(2)结合组织管理体系及部门业务职能划分,科学设定本单位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分工。
(3)依据事故可能的危害程度和区域范围,结合应急处置权限及能力,清晰界定本单 位的响应分级标准,制定相应层级的应急处置措施。
(4)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确定事故信息报告、响应分级与启动、指挥权移交、警戒 疏散方面的内容,落实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
4.预防地下矿山火灾的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制度,井下切割、焊接等动火作业制定安全措施,并经矿 长签字批准后实施。
(2)有自然发火危险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计采取防火措爲。
(3)井下严禁吸烟,违规使用电器,违规使用电炉、灯泡等进行防渤、烘烤、做饭和 取暖等行为。
(4)井下油品单独存放在安全地点并严密封盖。
(5)井下消防设施完善,并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地面和井下消防设施。
• 198 •
参考答案与解析《
(6)制定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案例51
1-该起事故最迟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日期为2018年8月14日,批复的最迟日期为事 故调查报告后的15日内。理由如下:
(1)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 0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 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 长不超过60日。同时该起事故需要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的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的期 限。因此该起事故最长的调查期限为140日,自事故发生之日及2018年3月27日的第 140 H为2018年8月14日,故提交报告的最迟日期为2018年8月14日。
(2)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 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且不能延期,故批复的最迟日期为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 日起15日内。
2.引发该起中毒事故的气体应为硫化氢。
矿山常见的职业中毒类型及其表现如下:
(1) 一氧化碳。轻度中毒者可出现剧烈头痛、眩晕、心悸、胸闷、耳鸣、恶心呕吐、 乏力等症状,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 律失常、心电图改变等。
(2)硫化氢。硫化氢轻度中毒症状主要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头晕直至神志不清、窒 息等症状,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可立即昏迷、死亡。
(3)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眼睛、呼吸道及肺等组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遇水能生成 硝酸,破坏肺及全部呼吸系统,使血液中毒,经6〜24h后,发生肺水肿,出现严重咳 嗽,并吐黄色的痰,还会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甚至很快死亡。
3.对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要求如下:
(1)应从事矿山工作5年以上、具有相应的矿山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熟悉 本矿山生产系统。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依法接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2)应按照岗位职责组织或者参与拟定本矿山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岗位的安全操 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应按照岗位职责组织或者参与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组织矿山从业人员的安全生 产教育和培训工作以及外来人员入矿前的安全教育工作。■
(4)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按照岗位职责组织或者参与本矿山应急救援演练。
(5)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按照岗位职责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 检查,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制止和纠正违章指 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检查、处 理情况和改进措施及整改情况应由检查人员记录,并由各级责任人员签字确认后存档。
4.矿山井下中毒的预防措施:
(1)安全出口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设计要求;在井下主要通道明确标示避灾
路线。
• 199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2)建立通风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通风技术人员和测风、测尘人员。
(3)为从事井下作业的每个班组配备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为每名入井人员配备自 救器,并确保随身携带。
(4)按照设计要求建立机械通风系统,安装主要通风机,并设置风门、风桥等通风构 筑物;及时封闭废弃井筒和巷道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风速、风量、风质符合国家和行 业标准的要求。
(5)主要通风机安装开停传感器和风压传感器,在回风巷设置风速传感器。
(6)矿井机械通风系统能实现反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反风试验,并保留试验记录。
(7).独头采掘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安装局部矿用通风机,严禁存在无风、微风、 循环风冒险作业现象。
(8)定期对入井人员进行通风安全管理和防中毒窒息事故专题培训、开展防中毒窒息 事故应急演练。
案例52
1.符合相关规定。理由如下:
(1)由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的,其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组织事故 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
(2)由政府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的,其事故调查组组长也由负 责组织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
(3)由政府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的,其事故调查组组长确定可 以在授权时并进行,也就是说事故调查组组长可以由有关人民政府指定,也可以由授权组 织事故调查组的有关部门指定。事故调查组组长的任命符合要求。
2.局部通风时,应注意:
(1)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工作场所,应设局部通风设施,并应有防止其被撞击破 坏的措施。
(2)局部通风应采用阻燃风筒,风筒口与工作面的距离:压入式通风不应超过Io m; 抽出式通风不应超过5 m;混合式通风,压入风筒的出口不应超过IO m,抽出风筒入口应 滞后压入风筒出口 5 m以上。
(3)人员进入独头工作面之前,应启动局部通风机通风,确保空气质量满足作业要 求,较长时间无人进入的工作面还应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独头工作面有人作业时,通风机 应连续运转。
3.间接原因:
(1)爆破后仅靠自然通风和打措施工程遗弃的2寸压气管进行通凤,且塑料管受损后 (离事发平台约5 m处有折断)未及时检查发现。
(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企业上至领导下至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安 全防护常识和应急救援技能。
(3)缺乏必要的个体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企业没有按规定为井下作业人员配备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也没有按要求为员工配备自救器材及相应的个体防护设备。
• 200 •
参考答案与解析《
(4)出入井管理不到位。1786 m坑道调度不知道调度职责,不了解坑内作业的探矿 掘进队情况,不知道矿山当班总调度姓名和总值班室位置,不知碉口值班人员姓名。
(5)应急救援不合理、不得力。
(6)企业未按规定组织应急救援演练,致使从业人员缺乏相应的应急救援知识和 技能。
4.矿山防止炮烟中毒的主要措施:
(1)采用零氧平衡的炸药,使爆后不产生有毒气体。
(2)加强炸药的保管和检验工作,禁用过期变质的炸药。
(3)保证填塞质量和填塞长度,以免炸药发生不完全爆炸。
(4)爆破后,必须加强通风,炮烟浓度符合安全要求时,才允许人员进入工作面。
(5)起爆站及观测站不许设在下风方向,在爆区附近有井巷、涵洞和采空区时,爆破 后炮烟浓度有可能窜入其中,积聚不散,故未经检查不准入内。
案例53
1.排‘土场存在以下情况时可以判定为病级:
(1)排土场基底条件不好,但平时对排土场的安全影响不大的。
(2)由于排土场段高高而在台阶上出现较大沉降的。
(3)排土场排土平台未反坡的。
(4)经验算,余推力法安全系数大于1.00小于设计规范规定值的。
(5)汽车排土场安全路堤达不到设计规范的要求的。
2.排土场发生滑坡的形式:
(1)沿排土场内部的滑坡。
(2)沿基底接触面的滑坡。
(3)沿软弱基底鼓起引起的排土场滑坡。 、
(4)上述3种破坏形式中的2种或3种破坏面的组合形式。 、
3.预防排土场滑坡的措施:
(1)科学组织排土场前期设计与建设的论证工作。
(2)完善排土规划体系,调整排土工艺。包括:①清理地表植被层、松软基底或将原 始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段改造成为阶梯地带降低初始坡度;②在底部排弃大块岩石;③合理 安排排土顺序和设置排土高度;④采用类比法或其他方法计算,确定合理的排土阶段 高度。
(3)完善排土场排水设施。
(4)修建防护挡墙。
4.排土场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排土场段高、排土线长度、反坡坡度、地基等排土参数检查。
(2)检查排土场滑坡。排土场滑坡时应检查滑坡位置、范围、形态和滑坡的动态趋势 以及成因。
(3)检查排土场坡脚外围滚石安全距离范围内是否有建构筑物和道路,是否有耕种地
• 201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等,不得在该范围内从事任何活动。
(4)检查排土场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危及排土场安全运行的因素。
案例54
1.进行演练时应当成立的小组:
(1)策划与导调组:负责编制演练工作方案、演练脚本、演练安全保障方案,负责演 练活动筹备、事故场景布置、演练进程控制和参演人员调度以及与相关单位、工作组的联 络和协调。
(2)宣传组:负责编制演练宣传方案,整理演练信息、组织新闻媒体和开展新闻 发布。
(3)保障组:负责演练的物资装备、场地、经费、安全保卫及后勤保障。
(4)评估组:负责对演练准备、组织与实爲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评估,演练结 束后,及时向演练单位或演练领导小组及其他相关专业组提出评估意见、建议,并撰写演 练评估报告。
2.形成泥石流的基本条件:
(1)泥石流区含有丰富的松散岩土。
(2)山坡地形陡峻和较大的沟床纵坡。
(3)泥石流区的上中游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充足的水源。
3.事故应急演练是根据事故情景,进行如下工作:
(1)预警与报告:向相关部门或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事故 情■况。
(2)指挥与协调:成立应急指挥部,调集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资源,开展应急救援 行动。
(3)应急通信:在应急救援相关部门或人员之间进行音频、.视频信号或数据信息 互通。
(4)事故监测:对事故现场进行观察、分析或测定,确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 变化趋势等。
(5)警戒与管制:建立应急处置现场警戒区域,实行交通管制,维护现场秩序。
(6)疏散与安置:对事故可能波及范围内的相关人员进行疏散、居移和安置。
(7)医疗卫生:调集医疗卫生专家和卫生应急队伍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并开展卫生监 测和防疫工作。
(8)现场处置: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和现场指挥部要求对事故現场进行控制和处理。
(9)社会沟通:召开新闻发布会或事故情况通报会,通报事故有关情况。
(10)后期处置:应急处置结束后,开展事故损失评估、谓查、事故現场清理和相关 善后工作。
(11)其他。
4.排土场泥石流防控的技术措施如下:
(1)选择最合适的场址建设排弃场。
• 202 •
参考答案与解析«
(2)合理控制排岩顺序避免形成软弱结构层。
(3)设立泥石流消能设施。
(4)积极处理排土场基底,避免发生基地软弱层滑坡型泥石流。
(5)坡面防渗层。
(6)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
案例55
1.该矿安全标准化建设与运行存在的问题:
(1)未制定安全例会制度和许可作业审批制度,制度不健全。
(2)未开展安全生产现状评估。
(3)未见马头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不全面。
(4)尾矿库坝面巡查记录有缺失,安全记录有缺陷。
(5)未及时发现相关隐患,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有缺陷。
2.整改措施包括:
(1)健全完善有关制度文件。
(2)按规定开展安全生产现状评估。
(3)全面系统地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4)完善相关安全记录。
(5)提高安全标准化自评质量,并确保评审发现的事故隐患和不符合项整改到位。
3.该矿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井下巷道和采场风量、风速、风质不符合要求,尾矿 库排水斜井盖板局部坍塌;仅有1条排水管路,与设计要求不符;现状图与实际严重不 符;反风试验周期超过1年;马头门安全门未与提升机联锁。
4.该矿安全标准化需要加强运行管理的要素:
(1)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3)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4)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5)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6)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案例56
1.直接经济损失= 370 + 1700 + 130 + 540 = 2740万元,事故等级为较大事故。
2.该尾矿库第四次加高扩容前的等别为四等库。该尾矿库按库容分为三等库,而按 坝高为五等库。依据等差大于一等的,按高者降一等进行确定,该尾矿库为四等库。
3.直接原因:库区底部有采空区;坝体增高,荷载增大。间接原因:尾矿库加高扩 容论证不充分;周边矿山多年越界采矿;安全隐患排查不全面;尾矿车间安全培训、班前 会等流于形式;主要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未高度重视异常情况。
4.防范此类尾矿库溃坝事故的措施:尾矿库扩容前要严格进行工程勘察和安全论证;
• 203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查清库区周边矿山开采及采空区分布情况;加强尾矿库隐患排查与治理;提高主要负责人 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政府加强非法、违法采矿行为的监管。
案例57
1.该矿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火药爆炸、爆破、高处坠落、坍塌、触电、机械伤害、 车辆伤害、物体打击。
2.该矿在边坡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不健全、边坡安 全隐患排查的教育培训不足、没有明确强降雨和暴风雪条件下边坡安全管理措施、未及时 进行隐患整改,危险告知警示牌设置不规范,排水设施管理不到位。
3.该矿发生边坡坍塌的内在因素:地下水丰富、边坡岩体破碎、基性脉岩发育、构 造面倾向与边坡同向,倾角45°〜50°小于台阶坡面角。
4.该矿在边坡安全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边坡坍塌区域最终台阶坡面角偏大, 边坡坍塌区域没有采用控制爆破,未及时处理破碎的坡面,局部未形成排水系统,未实施 边坡位移在线监测。
5.该矿防范此类边坡坍塌事故的整改措施:严格按照设计形成坡面角,完善边坡安 全管理制度,加强边坡隐患排查的教育培训,加强边坡隐患排查与治理,规范设置危险告 知警示牌,临近最终边坡实施控制爆破,完善排水系统,加强排水设施检查维护,建立边 坡在线监测系统。
案例58
1.实际总炸药消耗量为530X10 + 590X30 = 23000 kg,因此实际单位炸药消耗量为 23000÷38700 = 0. 59 kg∕m3 β
大块率高的原因是实际单位炸药消耗量(0. 59kg/π?)小于设计量(0. 77kg/ι√)。
2.该起伤人事故的类型为物体打击,直接原因是爆堆大块滑落,张某在爆堆大块下 铲装作业,作业位置不当。
3.该矿采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坍塌、 高处坠落、火药爆炸等。
4.防范此类伤人事故的安全措施:
(1)严格按照爆破设计组织穿爆作业。
(2)变更穿孔钻机应严格执行变更程序。
(3)严格落实现场监管责任。
(4)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5)在正确的位置进行铲装作业。
(6)及时处理大块矿岩。
(7)极端天气要严禁作业。
案例59
1-该矿实际需要的排土场总容量为 40690. 81 X IO4 XI. 50÷l. 25 = 48828. 97×104 m3,
• 204 •
参考答案与解析《
未超过设计容量,满足实际需要。
2.该矿泥石流事故专项预案中缺失的内容有响应启动和应急保障。
3.安排专人协调指挥排土作业,且作业平台宽度不小于60 m,设置安全车挡,重车 卸载时倒车速度小于5 km/h,上下台阶作业的汽车,水平方向应错开一定距离,夜间作 业应有良好的照明。
4.该排土场在用的专用安全设施主要有:安全车挡、导流盲沟、截洪沟和挡石坝等。
案例60
1.该矿发生了 2人死亡事故,不满足二级安全标准化要求,应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 等级。
2.该矿需要审批的井下作业包括爆破、探放水、井下动火作业、主通风机停机和副 井提升作业等。
3.甲铁矿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包括:副井、专用进风井、北回风井兼作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不符合要求;临近矿体边界掘进,未进行探放水。
注:《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矿安〔2022〕88号)自2022年9月 1日起施行,《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管一’〔2017〕98号)同时 废止。
4.甲铁矿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的要素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 求,安全生产组织保障,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检查与隐患排 查,安全教育与培训,应急管理。
5.该矿在邻近矿体边界掘进巷道作业时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透水、中毒窒息和冒 顶片帮等。
该矿掘进作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未识别乙铁矿越界开采带来的风险,风险辨 识不充分;未制定探放水作业管理制度、未明确探放水要求;无开工报告、作业方案;未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未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护,现场无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案例61
1.北排土场存在的危害有害因素:坍塌、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起重伤害、物体打 击、触电、火灾、其他伤害。
2.直接经济损失= IIO+ 180 = 290万元,故该起事故的等级为一般事故。
3.乙公司安全生产的不符合项:
(1)台阶高度79.5m,不符合40 m的设计高度要求。
(2)反坡1%,不符合2%〜5%的反坡要求。
(3)车挡高度0.9 m,不符合应达到轮胎直径1/2的标准。
(4)倒车速度30 km/h,超过了 5 km/h限速规定。
(5)排土场缺少8 km/h的限速标志。
(6)排土作业无专人指挥。
4.该矿对承包商安全管理和监督存在的问题:
• 205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1)乙公司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内容不全。
(2)对乙公司隐患整改情况监督不力。
(3)对乙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监督不到位,未对新上岗人员岗前培训。
案例62
1.第一排炮孔最大允许装药量:
Q1 =q ∙ WI ∙ a ∙ H = 0. 8 X 7. 5 × 8 X 15 =720 kg ∣
后排炮孔最大允许装药量:
Q=k ∙ g •« ∙6∙H=1.2×0.8×8×7× 15 =806. 4 kg
直接原因是调整后的炮孔装药量超过了最大允许装药量。
2.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爆破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2)未按照爆破设计要求进行装药,擅自调整炮孔装药量。
(3)爆破技术员、爆破班长不在爆破现场。
3.提出的改进措施:
(1)爆破作业人员须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严格按照爆破设计进行爆破作业。
(3)严格爆破作业现场管理,严禁相关人员擅自脱岗。
(4)加强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
4.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不完善,预案体系不健全,未按规定评审、备案,未及时修订 预案,未按规定配置应急设备装备和物资,未按规定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评估、建立应急 救援信息系统等。
案例63
1.地下开采部分为600X 10 = 6000万元,尾矿库部分为80X1 = 80万元,合计为 6080万元。
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资〔2022〕136号)自2022年∏ 月21日起施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同时 废止。
2.承包单位超过了 3家,将主通风、主提升、供排水、供配电、主供风系统及其设备 设施的运行管理进行分项发包,对承包商的监督管理不到位。
3.充填管路减压设施、排气设施、压力监测装置,充填撓拌站内及井下的安全护栏 及其他防护,充填系统事故池,采场充填挡墙。
4.可能导致的事故有冒顶片帮、透水、中毒和窒息。
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包括:充填,封闭,防止积水,设置警示标志、标识、拦栏,定 期巡查。
5.分别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设施设计,进行安全设施设计 审查。
• 206 •
案例64
参考答案与解析«
LA企业矿山开采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别: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 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2. A企业在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综合应急预案。
(2)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 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3)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评审人 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4)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 活动。
(5)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6)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单位、人员的,未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 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的。
.(7)应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
3.A企业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存在的不符合项:
(1)该企业没有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预评价。
(2)该企业没有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
(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 题及时整改。该企业没有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 '
(4)该企业没有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
(5)该企业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没有形成书面报告备查。同时在检查中发现了隐 患和问题说明验收并未合格。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文件 资料档案,并妥善保存。该企业没有建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文件资料档案,并 妥善保存。
4. A企业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基本安全设施:
(1)安全出口。通地表的安全出口 [包括由明井(巷)和盲井(巷)组合形成的通地 表的安全出口 ],中段和分段的安全出口,采场的安全出口,其他安全出口。
(2)安全通道和独立回风道。动力油碉室的独立回风道,爆破器材库的独立回风道, 主水泵房的安全通道,主溜井的安全检查通道,其他重要碉室或重要场所的安全通道或独 立回风道。
(3)井巷工程。各类巷道(含平巷、斜巷、斜井、斜坡道等)的人行道,斜坡道的缓 坡段,井筒支护,巷道(含平巷、斜巷、斜井、斜坡道等)。
(4)支护。采场支护(包括采场顶板和侧帮、底部结构等的支护),碉室支护。
• 207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5)保安矿柱。矿区保安矿柱,中段(分段)保安矿柱,采场点柱、保安间柱等,为 安全目的而留设的其他保安矿柱。
(6)防治水。河流改道工程(含导流堤、隧洞、桥涵等),地表截水沟、排洪沟 (渠),地下水疏/堵工程及设施(含疏干井、放水孔、疏干巷道、防水闸门、水仓、疏干 设备、防水矿柱、防渗帷幕及截渗墙等),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露天坑底防灌水设施(包 括露天坑底所做的假底、坑底回填等),热水充水矿床的疏水系统。
(7)竖井提升系统。提升装置,包括制动系统、控制系统。钢丝绳包括提升钢丝绳、 平衡钢丝绳、罐道钢丝绳、制动钢丝绳、隔离钢丝绳。罐道包括木罐道、型钢罐道、钢轨 罐道、钢木复合罐道等。
(8)斜井提升系统。提升装置(包括制动系统、控制系统),提升钢丝绳。
(9)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各种闭锁和电气保护装置。
(10)排水系统。主水仓、井底水仓、接力排水水仓,主水泵房、接力泵房、各种排 水水泵、排水管路、控制系统。
(11)通风系统。专用进风井及专用进风巷道,专用回风井及专用回风巷道,主通风 机、控制系统。
(12)供、配电设施。矿山供电电源、线路及总降压主变压器容量,地表向井下供电 电缆,井下各级配电电压等级,电气设备类型,高、低压供配电中性点接地方式,高、低 压电缆,提升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的供配电设施,地表架空线转下井.电缆处防雷设 施,高压供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低压配电系统故障(间接接触)防护装置,直流牵引 变电所电气保护设施,直流牵引网络安全措施,爆炸危险场所电机车轨道电气的安全措 施,设有带油设备的电气碉室的安全措施,正常照明设施。
案例65
1.直接原因:该采石场北部矿岩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发生坍塌的坡面接近地表风 化带,在断层上沉积的泥质填塞物因水的作用,降低了岩体的黏聚力。
间接原因:采石场没有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采石场主管兼任。2名钻工是 9日刚入矿的新员工,接受20 h培训后进入现场作业。采石场未制定边坡安全管理 制度。
2.主要问题:
(1)15时19分第二平台坡面突然坍塌,17时49分,采石场主管向公司负责人报告 了事故情况,应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
(2)公司负责人接到报告后,于21时12分向A市安全生产J⅛督管理筍门报告了事故 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伤亡人数。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Ih内向事故发生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胜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报告。
3.主要内在和自然影响因素:
(1)岩层岩性。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矿物成分,结构与构造,对整体岩层而言,是 确定边坡的主要因素之一。相间成层的岩层,其厚度、产状及在边坡内所处的部位不同,
• 208 •
参考答案与解析«
稳定性也不一样。
(2)岩体结构。岩体结构面是在地质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具有一定方向、一定 规模、一定形态和不同特性的地质分割面,统称为软弱结构面,它具有一定的厚度,常由 松散、松软或软弱的物质组成,这些组成物质的密度、强度等物理力学属性较之相邻岩块 则差得多。在地下水作用下往往出现崩解、软化、泥化甚至液化的现象,有的还具有溶解 和膨胀的特性,具有这样软弱泥化的结构面的存在,给边坡岩体失稳创造了有利的 条件。
(3)风化程度。岩层的风化程度愈深,则岩层的稳定性愈低,要求的边坡坡度愈缓。 例如花岗岩在风化极严重时,其矿物颗粒间失去连接,成为松散的砂粒,则边坡的稳定值 近似于砂土所要求的数值。
(4)水文地质。地下水对边坡稳定的主要影响有:使岩石发生溶解、软化,降低岩体 特别是滑面岩体的力学强度;地下水的静水压力降低了滑面上的有效法向应力,从而降低 了滑面上的抗滑力;产生渗透压力(动水压力)作用于边坡,使岩层裂隙间的摩擦力减 小,其稳定性大为降低;在边坡岩体的孔隙和裂隙内运动着的地下水使土体容重增加,增 加了坡体的下滑力,使边坡稳定条件恶化。地表水对边坡的影响主要是冲刷、夹带作用对 边坡造成侵蚀形成陡峭山崖或冲洪积层,引发牵引式滑坡。
(5)气候与气象。在渗水性的岩土层中,雨水可下渗浸润岩土体内,加大土、石容 重,降低其凝聚力及内摩擦角,使边坡变形。我国大多数滑坡都是以地面大量降雨下渗引 起地下水状态的变化为直接诱导因素的。此外,气温、湿度的交替变化,风的吹蚀,雨雪 的侵袭、冻融等,可以使边坡岩体发生膨胀、崩解、收缩,改变边坡岩体性质,影响边坡 的稳定。
.(6)地震。水平地震力与垂直地震力的叠加,形成一种复杂的地震力,这种地震力可 以使边坡作水平、垂直和扭转运动,引发滑坡灾害。地震触发滑坡与地震烈度有关。
4.石材公司负责人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时缺少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 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5.石材公司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1)强化边坡安全检查。作业前,必须对工作面进行检查,清除危岩和其他危险物 体;对采石场工作帮要每季度检查一次,高陡边坡要每月检查一次;对运输和行人的非工 作帮,应定期进行安全稳定性检查,发现坍塌或滑落征兆,应立即停止采剥作业,撤出人 员和设备。
(2)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查清开采境界内的废弃巷道、采空区和溶洞,设置明显的 警示标志,超前进行处理;节理、裂隙等地质构造发育、容易引起边坡垮塌事故的矿山,
• 209 ♦
» 安全生产专业实务习题集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
要采取人工加固措施治理边坡。
(3)加强监测监控。要根据最终边坡的稳定类型、分区特点确定监测级别,并建立边 坡监测系统,对坡体表面和内部位移、地下水位动态、爆破震动等进行定点定期观测,对 存在不稳定因素的最终边坡要长期监测。
(4)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发现边坡上有裂陷可能滑落或有大块浮石及伞檐 悬在上部时,必须迅速进行处理。
(5)矿山应选派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工人专门负责边坡的管理工作。
• 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