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足部防护 防化学品鞋
Foot protection-Footwear protecting against chemicals
GB 20265-2019
发布日期:2019-12-31
实施日期:2020-07-01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20265-2006《耐化学品的工业用塑料模压靴》和GB 20266-2006《耐化学品的工业用橡胶靴》。与GB 20265-2006和GB 20266-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分类和分级(见第4章);
——增加了Ⅰ类产品技术要求及相关内容(见第5章);
——修改了抗化学品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见5.8和6.23,GB 20265-2006的3.8,GB 20266-2006的3.7);
——修改了标识内容(见第7章,GB 20265-2006第5章,GB 20266-2006第5章);
——增加了“制造商提供的信息”(见第8章)。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双安劳保橡胶有限公司、东莞市新虎威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钧、陈铁、刘天一、余晶晶、章文福、周子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20265-2006;
——GB 20266-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化学品鞋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分级、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标识和制造商提供的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保护穿着者足部免遭作业过程中化学品伤害的鞋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11 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GB/T 2941-2006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
GB/T 20991-2007 个体防护装备 鞋的测试方法
GB/T 22807 皮革和毛皮 化学试验 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GB/T 23462-2009 防护服装 化学物质渗透试验方法
GB/T 28287 足部防护 鞋防滑性测试方法
HG/T 2581.1-2009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耐撕裂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恒速撕裂法
QB/T 2711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撕裂力的测定:双边撕裂
QB/T 2724 皮革 化学试验 pH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降解 degradation
由于与化学品接触导致鞋材料的一项或多项性能发生有害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包括:剥落、膨胀、碎裂、脆化、变色、变形、外观变化、变硬和变软。
3.2 渗透 permeation
化学品在分子水平上通过鞋材料的过程,此过程包括:与材料(外)表面接触的化学品分子的吸附;被吸附分子在材料中的扩散;分子从材料的另一(内)表面的脱附。
3.3 测试用化学品 test chemicals
用于测定实验室条件下透过时间及性能变化的化学品或化学品混合物,该化学品皮肤接触后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4 分类和分级
4.1 分类
防化学品鞋应按表1分类。
4.2 分级
按防化学品水平分为降解级和渗透级。
降解级的鞋可以是Ⅰ类或Ⅱ类,渗透级的鞋应只是Ⅱ类。
5 技术要求
5.1 总则
防化学品鞋应符合表2给出的要求。
如果防化学品鞋有其他防护需求,则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的防护性能及相关要求。
5.2 成鞋
5.2.1 设计
5.2.1.1 式样
防化学品鞋不应使用图1中的式样A。降解级的鞋,应使用图1中的式样B,C,D或E。渗透级的鞋,应使用图1中的式样C,D或E。
5.2.1.2 鞋帮高度
按照6.2规定的方法测量时,鞋帮高度应符合表4要求。
5.2.1.3 鞋座区域
鞋座区域应封闭。
5.2.2 鞋底性能
5.2.2.1 结构
有内底时,在不损坏鞋的情况下内底应不能移动。
没有内底时,鞋应有固定不能移动的鞋垫。
5.2.2.2 鞋帮/外底结合强度
除缝合底外,按照6.3规定的方法测试时,结合强度不应小于4.0N/mm。如果有撕裂现象,则结合强度不应小于3.0N/mm。
注:缝合底鞋无结合强度要求。
5.2.3 防水性
按照6.4规定的方法测试时,走完100个槽长后或80min后,鞋最里层浸湿的总面积不应超过3cm2。
5.2.4 防漏性
按照6.5规定的方法测试时,应没有空气泄漏。
5.2.5 防滑性
根据制造商提供的信息选择测试平面,按照6.6规定的方法测试时,防滑性应符合表5或表6或表7要求。
5.2.6 工效学要求
按照6.7规定的方法测试时,如果所有问卷回答是肯定的,应认为防化学品鞋满足工效学要求。
5.2.7 安全性
防化学品鞋对使用者应无害,应用化学性适合的纺织品、皮革、橡胶或塑料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在正常使用时不应释放或降解出有毒、致癌、致基因突变、过敏、生殖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应检查产品宣称的无害信息。
5.3 鞋帮
5.3.1 一般要求
从紧靠鞋底的水平表面测量时,满足本条款要求的鞋帮区域应有与表8一致的最小高度。
当沿口皮和垫材料在超出表8高度的地方时,其应符合对衬里要求的撕裂性能(5.4.1)和耐磨性(5.4.2),皮革材料应另外符合pH值要求(5.3.6)和六价铬含量要求(5.3.7)。在表8给出的高度上方非沿口皮和垫材料应符合鞋帮要求。
5.3.2 厚度
按照6.8规定的方法测量时,Ⅱ类鞋的鞋帮任何一处厚度应符合表9要求。
5.3.3 撕裂性能
按照6.9规定的方法测试时,Ⅰ类鞋的鞋帮撕裂性能应符合表10要求。
5.3.4 拉伸性能
按照6.10规定的方法测试时,鞋帮拉伸性能应符合表11要求。
5.3.5 耐折性
按照6.11规定的方法测试时,鞋帮耐折性应符合表12要求。
5.3.6 pH值
皮革鞋帮按照6.12规定的方法测试时,pH值不应小于3.2;如果pH值小于4,则稀释差应小于0.7。
5.3.7 六价铬含量
皮革鞋帮按照6.13规定的方法测试时,六价铬含量不应超过3.0mg/kg。
5.3.8 透水性和吸水性
按照6.14规定的方法测试时,透水量不应高于0.2g,吸水率不应高于30%。
5.4 衬里
5.4.1 撕裂性能
按照6.9规定的方法测试时,衬里撕裂性能应符合表13要求。
5.4.2 耐磨性
按照6.15方法测试时,在完成下列转数前,衬里不应产生任何破洞:
——干式测试:25600转;
——湿式测试:12800转。
注:对无线纹的硬衬没有要求。
5.4.3 pH值
皮革衬里按照6.12规定的方法测试时,pH值不应小于3.2;如果pH值小于4,则稀释差应小于0.7。
5.4.4 六价铬含量
皮革衬里按照6.13规定的方法测试时,六价铬含量不应超过3.0mg/kg。
5.5 鞋舌
注:仅测试与鞋帮材料或厚度不同的鞋舌。
5.5.1 撕裂性能
按照6.9规定的方法测定时,鞋舌撕裂性能应符合表14要求。
5.5.2 pH值
皮革鞋舌按照6.12规定的方法测试时,pH值不应小于3.2;如果pH值小于4,则稀释差应小于0.7。
5.5.3 六价铬含量
皮革鞋舌按照6.13方法测试时,六价铬含量不应超过3.0mg/kg。
5.6 内底和鞋垫
5.6.1 厚度
按照6.16规定的方法测定时,内底厚度不应小于2.0mm。
5.6.2 pH值
皮革内底或皮革鞋垫按照6.12规定的方法测试时,pH值不应小于3.2;如果pH值小于4,则稀释差应小于0.7。
5.6.3 吸水性和水解吸性
按照6.17规定的方法测试时,吸水性不应小于70mg/cm2,水解吸性不应小于水吸收的80%。
5.6.4 耐磨性
5.6.4.1 非皮革内底按照6.18规定的方法测试时,完成400次前,不应有严重磨损。
5.6.4.2 非皮革鞋垫按照6.15规定的方法测试时,完成下列次数前,磨擦表面不应产生任何破洞:
——干燥:25600次;
——潮湿:12800次。
5.6.5 六价铬含量
皮革内底按照6.13规定的方法测试时,六价铬含量不应超过3.0mg/kg。
5.7 外底
5.7.1 花纹
外底至少应在图2所示的阴影部分有向侧边开口的花纹。
5.7.2 厚度
按照6.19规定的方法测量时,外底厚度应符合表15要求。
5.7.3 撕裂强度
按照6.20规定的方法测试时,撕裂强度不应小于8kN/m。
5.7.4 耐磨性
Ⅰ类鞋外底按照6.21规定的方法测试时,相对体积磨耗量不应大于150mm3。
Ⅱ类鞋外底按照6.21规定的方法测试时,相对体积磨耗量不应大于250mm3。
5.7.5 耐折性
按照6.22规定的方法测试时,连续屈挠30000次,切口增长不应大于4mm。
5.7.6 中间层结合强度
按照6.3规定的方法测试时,外层或防滑层与相邻层之间的结合强度不应小于4.0N/mm。如果鞋底有撕裂现象,则结合强度不应小于3.0N/mm。
5.8 抗化学品性能
5.8.1 总则
降解级的鞋,应至少选择两种化学品进行降解测试。
渗透级的鞋,应至少选择三种化学品分别进行降解测试和渗透测试。
鞋帮和鞋底应选择同一种化学品。
选择表16规定的测试用化学品,或根据设计的用途选择其他化学品进行测试,所选化学品按降解级和渗透级要求至少应归属表16中两种或三种不同分类。
5.8.2 降解
按照6.23.1方法降解处理后,如果试样受影响明显(见A.3.3),或内表面有透过痕迹,则本性能判为不合格。
按照6.23.1规定的方法测试时,应符合表17和表18要求。
对于Ⅰ类鞋外底,按照6.23.1规定的方法测试时,相对体积磨耗量不应大于250mm3。
对于Ⅱ类鞋外底,按照6.23.1规定的方法测试时,相对体积磨耗量不应大于350mm3。
5.8.3 渗透
按照6.23.2规定的方法测试,应符合下列级别之一:
——级别1:透过时间≥121min且≤240min;
——级别2:透过时间≥241min且≤480min;
——级别3:透过时间≥481min且≤1440min;
——级别4:透过时间≥1441min且≤1920min;
——级别5:透过时间≥1921min。
6 测试方法
6.1 取样和调节
被测样品的最少数量以及从每个样品上取得的试样最少数量应与表19一致。
试样应尽可能从成鞋上取下,如果不能从成鞋上获得足够大的试样,可以用生产该部分所用的材料样品代替,并且应在测试报告中注明。
如果样品要求三个鞋号,测试时应选择鞋的最大、最小和中间号。
除非测试方法中另有说明,所有试样测试前应在(23±2)℃和相对湿度(50±5)%的标准环境中调节至少48h;从停止调节到测试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最长不应超过10min。
6.2 鞋帮高度
按照GB/T 20991-2007中6.2方法测量。
6.3 鞋帮/外底和鞋底中间层结合强度
按照GB/T 20991-2007中5.2方法测试。
6.4 防水性
按照GB/T 20991-2007中5.15.1方法测试,走完100槽长后鞋最里层浸湿的总面积;或按照GB/T 20991-2007中5.15.2方法测试80min后鞋最里层浸湿的总面积。
6.5 防漏性
按照GB/T 20991-2007中5.7方法测试。
6.6 防滑性
按照GB/T 28287方法测试。
6.7 工效学要求
按照GB/T 20991-2007中5.1方法测试。
6.8 鞋帮厚度
按照GB/T 2941-2006中7.1方法A测量,测厚计压足直径(10±0.1)mm,施加压力(1±0.1)N。
6.9 鞋帮、衬里和鞋舌撕裂性能
按照下述方法之一测定撕裂力:
——QB/T 2711适用于皮革;
——HG/T 2581.1-2009方法B适用于涂覆织物和纺织品。
6.10 鞋帮拉伸性能
按照GB/T 20991-2007中6.4方法测试。
6.11 鞋帮耐折性
按照GB/T 20991-2007中6.5方法测试。
6.12 pH值
按照QB/T 2724方法测试。
6.13 六价铬含量
按照GB/T 22807方法测试。
6.14 透水性和吸水性
按照GB/T 20991-2007中6.13方法测试。
6.15 衬里和鞋垫耐磨性
按照GB/T 20991-2007中6.12方法测试。
6.16 内底和鞋垫厚度
按照GB/T 20991-2007中7.1方法测试。
6.17 吸水性和水解吸性
按照GB/T 20991-2007中7.2方法测试。
6.18 内底耐磨性
按照GB/T 20991-2007中7.3方法测试。
6.19 外底厚度
在对应图2的阴影区域的踏地处切开鞋底后,根据不同的外底类型,用0.1mm刻度的合适仪器测量图3、图4或图5所示的花纹高度d2,及厚度d1和d3。
6.20 外底撕裂强度
按照GB/T 20991-2007中8.2方法测试。
6.21 外底耐磨性
按照GB/T 20991-2007中8.3方法测试。
6.22 外底耐折性
按照GB/T 20991-2007中8.4方法测试。
6.23 抗化学品性能
6.23.1 降解
依据5.8.1规定选择测试用化学品,按照附录A方法测试。
6.23.2 渗透
依据5.8.1规定选择测试用化学品,按照GB/T 23462-2009中6.4方法测试,透过时间以分(min)为单位,结果修约到个数位。
对每种化学品,应测试来自鞋的三个试样(最弱点,通常鞋帮)(鞋取样区域见图A.2)。不规则设计和/或多重结构,每种不同设计或结合层应至少测试三个试样。
如果有必要测试鞋底,除去花纹并裁成70mm直径的圆形试样。
7 标识
应清晰标记下列各项:
a)鞋号;
b)制造商和/或授权代理商名称;
c)生产日期(年、月);
d)本标准编号、级别、测试用化学品。
示例1:GB 20265-2019 降解级 氢氧化钠(40%)-氨
示例2:GB 20265-2019 渗透级 甲醇-丙酮-异辛烷
8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
8.1 一般要求
每双防化学品鞋应有一份信息单,其至少应提供预期销售国的官方语言版本及应包含8.2~8.4规定的信息。
8.2 使用说明书和相关信息
下列信息应包含在信息单中:
a)防护符号、标识和性能等级的说明,应用于鞋的测试说明,特别是关于防滑测试的说明。
b)安全性相关信息(参考GB/T 31009)。
c)使用说明:
1)使用前穿着者应进行的任何检查;
2)试穿——怎样穿脱鞋;
3)用途——可能的使用信息,用在哪里的详细信息,出处;
4)鞋防护的化学品清单;
5)适用范围和使用限制(如,降解级鞋和渗透级鞋各自适用范围、温度范围等);
6)存储和维护指南,维护检查的最大周期。如果可能,应提供干燥程序;
7)清洁和/或消毒指南;
8)使用期限,失效和弃置建议;
9)如果适用,可能遭遇问题的警告(修改能使型式认可无效,如矫形鞋);
10)附加图示,部分数字,等。
d)关于任何部件和备件。
e)适于运输的包装类型。
8.3 抗化学品性能
每双防化学品鞋应提供包含下列文字的信息单:
你正在使用防化学品鞋,本产品依据GB 20265-2019使用下表中的化学品进行了测试与评定,产品的防护性能在实验室条件下评定且仅与测试用化学品相关。穿着者应知悉:如果接触其他化学品或物理因素(如高温、磨损),本产品提供的防护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应采取必要预防措施避免这些影响。
8.4 鞋垫
如果防化学品鞋采用可拆卸鞋垫,则应在说明书上明示,鞋的防护性能测试是在使用鞋垫的条件下进行的。同时警告:该鞋穿着时必须使用配套鞋垫,鞋垫如需更换,最好使用原鞋制造商提供的同等鞋垫。
如果防化学品鞋无可拆卸鞋垫,则应在说明书上明示,鞋的防护性能测试是未使用鞋垫的条件下进行的。同时警告:加装鞋垫将影响鞋的防护性能。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降解测试
A.1 仪器
A.1.1 降解池
降解池结构与尺寸应适合放置试样,如图A.1的示例,包括一个底盘(5)和一个一端敞口的柱形容器(4),试样通过装在螺栓(2)上的蝶形螺母(1)夹持在底盘和容器之间。测试期间,容器顶端开孔应用密封塞(3)封闭。
注:可以在底盘上加工直径大约50mm的圆孔以使不与液体接触来进行表面检查。
A.1.2 其他用品
其他用品包括:
a)洗瓶、容量瓶等;
b)吸水纸或无绒布。
A.2 试样制备
如果无法从成鞋上取样,可以用鞋材料样品代替。
鞋帮试样应由直径(120±10)mm圆片组成,从鞋上(见图A.2)或从设计用于制作鞋的材料上取下。应除去衬里。
注:衬里去除过程中尽可能去掉聚合物质。
对于鞋底,直径(120±10)mm的圆片应取自鞋底前部,应按下列步骤制备至少1.8mm厚的圆片:
a)切除鞋底踏地面;
b)去除内部材料得到至少1.8mm厚度。
制备过程中除了必需的处理外,与化学品接触的表面应没有任何机械处理。如果样品上面有接缝,应包含接缝取样。
A.3 步骤
A.3.1 降解前的测试
鞋底试样按照GB/T 2411方法测量硬度。
Ⅱ类鞋帮试样按照GB 20991-2007中6.4方法测定扯断伸长率,按照GB 20991-2007中8.2方法测定撕裂强度。
A.3.2 降解
将试样置于图A.1所示的仪器中,其外表面应与化学品接触。
在仪器的容器中装入大约15mm深的测试用化学品并插入塞子,保持仪器在(23±2)℃或其他温度下(23±1)h。后一种情况时,在测试报告中记录该温度。
移走液体并松开试样,除去试样表面多余的液体。
A.3.3 降解后的测试
用装有清水的洗瓶冲洗试样并用吸水纸或不掉绒织物擦干试样,表面不要残留碎屑。
在(23±2)℃温度下,按照GB/T 2411方法测定鞋底试样的硬度,测试应在30min内完成。
尽可能快地从降解后的试样上裁取图A.3所示试样,鞋底试样按照GB/T 20991-2007中8.2方法测定撕裂力,Ⅰ类鞋帮试样按照GB/T 20991-2007中6.3方法测定撕裂力或按照GB/T 20991-2007中8.2方法测定撕裂强度,Ⅱ类鞋帮试样按照GB 20991-2007中6.4方法测定扯断伸长率,外底试样按照GB/T 20991-2007中8.3方法测试相对体积磨耗量,应在2h内完成全部测试。
试样受降解测试影响明显出现强烈变化时,如试样上有破洞、试样表面严重膨胀变形以及试样变脆,出现裂口,裂口深度超过试样厚度的一半等,则不需进行后续测试。
参考文献
[1] GB/T 31009 足部防护 鞋(靴)安全性要求及测试方法
[2] EN 13832-1:2006 Footwear protecting against chemicals-Part 1:Terminology and test methods
[3] EN 13832-2:2006 Footwear protecting against chemicals-Part 2:Requirements for footwear resistant to chemica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4] EN 13832-3:2006 Footwear protecting against chemicals-Part 3:Requirements for footwear highly resistant to chemica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