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潍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卷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风险码介、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河佥查和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制度

整培训教育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皿设施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囈修砂管理制度

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动火作业安全规定

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

动土作业安全规定

临时用电管定

髙处作业管理规定

断路作业管理规定

吊装作业管≡S

抽堵盲板作业管理规定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14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管理制度

禁火禁烟管理制度

承包商管理制度

供应商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ɪ-hj JLl ”127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品管理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专家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卷杭隹化自评管理制度

安全绩效考理制度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工艺管理制度

幵停车管理制度

建构筑物安全管理制度

电气管理制度

公用工程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定期巡线管理制度

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厂区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 档案管理制度

族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防泄漏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政令畅通,做 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同时对各项工作及时的沟通和总结,特制定本 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车间。

3职责与分工

3. L主要负责人

负责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

负责本公司的安全生产会议管理,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公司各部门、车间在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本制度。

4管理内容与要求

1、 公司级会议。公司或公司指派职能部门组织召开的安全会议,包括安全 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安全生产例会、政府安监部门等有关部门在公司的安全工作 会议。

2、 部门级安全会议。部门或部门指派下属装置岗位专业组织召开的安全会 议,包括部门安全例会,事故报告会等"

3、 车间级安全会议。各车间组织召开的安全会议,包括例会,事故分析会 等。

4、 现场会议。在生产现场召开的安全会议,包括调度会议,交接班会、现 场事故分析会等

4.2会议内容

1、 公司级会议:集中学习新的安全生产法规、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总结 前期安全工作,安排下期安全工作任务,上级指示传达,重大事故安全分析及其 他重要事项等。

2、 部门级安全会议:集中学习新的安全生产法规、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 总结部门前期安全工作,安排下期部门安全工作任务,传达公司最新指示,事故 案例分析等。

3、 车间级安全会议:集中学习安全生产法规、条例、公司规章制度、部门 规定,公司、部门最新指示,事故案例分析等。

L现场安全工作会议内容根据安全生产情况,可自行安排。

4.3会议要求

1、 会议要求讲究实效,主持人要在会前充分准备,确定议题,提岀意见。

2、 发言和交换意见要内容具体,语言简明扼要。

3、 会议内容要有记录,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形成决议 的问题要由相关部门迅速赋予实施。

4、 参会人员应准时到会,因事不能到会(或不能准时到会)应提前向会以 组织部门请假。会议组织人员应在开会前5分钟到达会议地点,与会人员应在开 会前3-5分钟到到达会议地点。参加会议人员填写《安全生产会议签到表》,由 会议组织部门进行考勤。无故缺席人员将对照奖惩制度进行处罚;

5、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部门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安全生产 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次安全生产例会,正常情况下每月下旬召开安全生产 工作例会。车间每月召开一次,车间的安全会议可与其他会议合并召开。

6、 公司每周二下午召开生产平衡会,总经理主持,备部门负责人参加,会 议协调解决与生产有关的冋题,包括安全事宜。办公室保持会议记录。

7、 会议主持人由主管生产安全的人员担任。公司级安全会议由总经理、分 管安全副总经理担任,部门级安全会议由部门负责人担任,车间级安全会议由车 间主任担任。其他现场会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8、 各部门、车间班组的安全活动执行《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 制度》。

4.4会议记录及跟踪

1、各级安全生产会议的组织者负责完成会议记录或纪要,并妥善保管;

2、会议组织者或会议指定部门(或人员)负责对会议决议的跟催,并负责 向会议主持人或相关领导汇报。

5相关文件

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会议纪要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记录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签到表

车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记录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1目的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 理制度的核心。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公司制定了从董事长、总经理到岗位人员 以及各部门、车间的安全责任制度。为确保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做到责任 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安全生产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的管理 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

3职责与分工

负责组织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工作材料,对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所采取的改进措 施进行跟踪验证。

3. 2相关部门

各部门、车间准备与本部门有关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资料,并根据安全生产 责任考核报告的要求制订实施本部门的改进措施。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

4.1.2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标注:

(1)具体时段  2)职责内容   3)责任目标

4)考核内容  5)监督人员   6)责任人

4.1.3坚持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具体工作岗位为基础,以岗位操作规程为 标准,以安全标准化管理为指导,按照“四不伤害”的原则,明确责任,确定目 标。根据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奖惩,

4. 2考核形式

4.2.2公司的安全生产实行以总经理负责制为中心的各部门、车间的安全生 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安全目标责任书应明确考核内容、考 核标准和奖惩办法。

4,2.3公司各级领导、全体员工与各职能部门,均须明确各自工作范围内的 安全目标与责任,并对工作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全责。

4.2.5部门或车间因管理不到位或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原 因发生直接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火灾、爆炸或重大伤害事故,除按《安全生产奖 惩制度》处罚外,部门、车间负责人及事故责任人不享受当月安全绩效奖金,并 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4.2.6年度内部门或车间发生轻伤事故、一般设备事故(责任事故),除按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处罚外,扣除部门或车间员责人及事故责任人当月安全绩 效奖金。

4. 2.7年终部门和全体员工进行年度安全总结,结合■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书” 进行年度考核,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和《安全绩效考核制度》执行、兑现。

4. 3考核奖惩

4. 3. 1各部门、车间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成立以负责人为组长 的安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部门、车间的安全工作。

4.3.2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逐项做好落实工作, 对照安全生产控制目标,把安全生产责任切实落实到位,确保不发生因责任制不 落实而造成的事故.

4. 3.3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釆用百分制的形式,安全职责部分占60%,安全 目标部分占40%.每项职责的每一条款所占分数为六十分除以条款数量。责任制 考核,按照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逐条津分。安全目 标考核,如有事故发生,四十分全扣,其它每项目标的所占分数为四十分除以条 款数屋。目标责任考核由安全职责和安全目标得分合计为总分。考核得分在85 分以上的为合格,合格者获月度安全奖;85分以下-75分为一般不合格,安全奖 扣半发放;75分以下为严重不合格,不享受安全奖n

4.3.4安全部负责对各部门进行考核,确定安全奖总额。

4. 3. 5各部门按4. 3. 3条对部门人员实施考核,负责本部门的安全奖的发放。

4. 3. 6其它奖惩情况执行《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5相关文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安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表

安全生产奖惩登记表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 平的全面提升,使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安全生产目 标责任考核与奖励、惩罚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车间的安全生产奖惩管理.

3职责与分工

3.1安全部

负责组织安全生产奖惩工作材料,对安全生产奖惩所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跟 踪验证。

3.2相关部门

各部门、车间准备与本部门有关的安全生产奖惩资料,并根据安全生产奖惩 报告的要求制定实施本部门的改进措施。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 1安全奖励

4. 1.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部门(车间)和个人,应给予奖励:

D认真贯彻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规章、制度,完成年度目标责任,在预 防事故、安全生产过程中作岀显著成绩的:

2) 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避免事故发生,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 发生的;

3) 发生事故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使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免受 或减少损失的;

4) 在安全技术、工业卫生方面积极釆取先进技术,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发 明创造或科研成果,成绩显著的:

5) 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在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

6) 积极参加公司、部门(车间)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成绩显著, 被评为先进集体、班组和个人的;

7) 在安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成绩显著的:

8) 被评为省、市、县的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或选进个人的。

4. 1.2奖励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物质奖励可发给一次性 奖金、奖品或晋级,精神奖励包括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

4. 1.3公司每年根据各部门安全目标责任完成情况、4.1中的情况及平时安 全表现,评选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和个人,评选时由部门(车间)汇总材料上报安 全部审核后,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通过。先进部门、车间由安全部依据安全 绩效考核结果提岀意见,交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核通过。

4. 1.4公司设年度安全奖和月度安全奖。具体考核发放执行《安全生产责任 考核制度》执行。

4.2安全惩罚

D违章指挥或强令职工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的;

2) 违章违纪,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

3) 事故发生后,不釆取措施,导致事故扩大或重复事故发生的:

4) 破坏或伪造事故现场隐瞒或谎报事故的;

5) 擅自挪用消防设施、损坏消防器材的;

6) 对公司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意见有条件整改而不执行整改的责任人:

7) 对坚持原则,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8) 其它各种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

4.2.2对发生人身伤害、机械事故或其他重大事故隐瞒不报或歪曲、掩盖事故真 相,一经査实,将给予部门(车间)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以行政记过至撤职处分, 并对发生事故的责任人给予加倍经济处罚。

4. 2. 3行政处罚根据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及责任大小,可处以警告、降职、 辞退、开除,性质特别严重触犯法律的,报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4.2.4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均由责任部门提出,报分管副总核实后经公司安 全生产领导小组通过后执行。

4. 2. 5安全实行一票否决权。凡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部门、 车间其负责人,一律取消当年有关评先评优资格。

4.2.6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由安全生产颌导小组组织人员根据《事故管理 制度》明确责任,确定责任人,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对责任部门、责 任人、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4. 2.7公司对各种违纪现象,包括安全违章现象实施检査奖惩,具体罚则见 附件《违纪处罚细则》.

4.3公司对各级人员及部门的安全目标责任的完成情况按《安全生产责任考 核制度》实施考核,按本制度规定实施奖惩。

4.4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项奖惩决定均须公示,接受全员监督。

4.5安全部编制年度安全生产奖惩方案,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核通过, 主要负责人签字批准后实施。

5相关制度

《安全管理考核细则》

《事故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安全生产奖惩登记表

附件:

违纪处罚细则:

1 A类(严重)违纪

1.1脱岗:上厕所、打饭、打水等原因离开本岗位须在《离岗记录》上写明, 并不能超过20分钟/次;特殊情况需向领导请示并批准后离岗,否则按脱岗处理。 违反一次罚款50元。

1.2睡岗:上班期间内在工作岗位、会议场合、成品袋子或其它地点睡觉、 躺卧、坐立闭目、打盹等按睡岗处理。违反一次罚款50元。

1.3吸烟:在禁烟区发现烟头或工作岗位上有烟味都可按吸烟处理。一股厂 区(二类动火区)罚款100元(每人次或烟头每个次),一类动火区罚款200元(包 括外协人员)、(每人次或烟头每个次)=

4喝酒:上班期间喝酒或酒后上岗,违反每人次罚款100元(包括外协人员)。

1.5带小孩上岗:上班期间把小孩带入厂区视为带小孩上岗,违反一次罚款 50元。

1.6打架:无论何时何地,一经发现,情节轻微者,罚款100-500元;情节 严重者,开除并移交公安机关。

1-7地大小便、着装太暴露等不文明行为,违反一次罚款WO元。

1.8威胁、谩骂其他职工或管理人员,不服从领导造成工作被动、严重影响 生产或办公秩序,违反一次罚款IoO-IOoO元。

Lll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违反一次罚款200-1000 TU O

1. 12登高或入罐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违反一次罚款100-500元。

1- 14设备故障不及时排除影响生产或对备用设备不检査造成达不到要求,发 现一次罚款200元。

L 15无证驾驶,车辆(生产用)超速超载、无阻火器,违反一次用款50-200 O

L 16旷工:旷工一天扣发三天工资,并扣除当月奖金;连续三天旷工,开除 处理。

L 17阻碍考核人员或考核人员报复性扣分、代替考核,违反一次罚款50元。

1.20维修无专人监护、管道上行走等高危作业,违反一次罚款200元。

1.21泄密:公司人员因泄露公司秘密造成公司利益损失,情节经微者罚款 IOo-500元:情节严重者,开除处理。

1.22财务入账、报销手续超过1个月(特殊情况例外),罚款50元:(除罚 款外,报销的取消补助资格)。

1.23违反料液交接规定、弄虚作假,发现一次对责任人罚款100元。

L 24质量严重不合格造成不良影响,对责任部门罚款200-500元/次。

25保管不利:仓库保管员、车辆管理员私自将钥匙交与他人,违反一次罚 款100-500元,造成事故将追究责任人责任。

1.26营私舞臀、违反廉洁自律等,罚款100-300元/次。

1.27违反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规定,发现一次罚款100元;造成严重后果 的,罚款150-1000元。

1.28环保不合格:私自排水,用水冲洗路面等对环保有不利影响的,发现一 次罚款100-5000元。

1.29不按规定办理出门手续,生产区爬大门、爬墙者发现一次罚款100元。

2 B类违纪

2∙ 10交接班不严:不执行交接班制度,不填写交接班记录,记录不签名、代 签名,造成生产责任模糊,违反一次罚款20元。

5.4.2.15设备断冷却水、电机温度过高、保养不当等因过失造成设备损坏, 违反一次对责任人罚20元。

2. 16工作延误(错误)造成别人工作被动,如:报表(单据)错报、漏报、 迅报,单据、日志等迟审、漏审等;违反一次对责任人罚款20元。

2. 17备案工作失误:所有单位制定的文件、下发的通报、表扬、通知(牵涉 各单位非正常工作的)等,都必须到总监督中心备案,不进行备案的,发现一次 罚款10元。

2. 18文件的借阅、复制、更改等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违反一次罚款10元。

2. 19记录收发、归档不及时:记录收发不及时,保管不力造成错发,归档期 限内未能归档(含借阅),违反一次罚款10元,

2. 20进出手续不规范:无特殊情况下,仓库不能达到先进先出、供应部门釆 购不能达到先急后緩等,违反一次罚款10元。

2. 21丢失人员管理方面的物件,如:厂徽、员工卡、上岗证、施工证、专区 通行证等,违反一次罚款10元。

3 C类违纪

3. 2迟到、早退:15分钟以内者,罚款520分):15分钟-30分钟者,罚 款1050分):30分钟以上者,按旷工半天处理。会议迟到或早退,罚款10 50分)。

3. 15配套设施不全:地沟盖板、地板、门窗玻璃、井盖等缺损不及时更换, 发现一次每块罚款220分)O

3, 16考核问题:考核人员检查次数不够,每少一次罚款550分);检查 完不成任务,每少一项罚款220分)。

3. 17问题整改不到位:在无特殊原因的情况下,现场问题超过整改期限的, 按问题的性质进行相应处罚,超过期限未交罚款的,加倍处罚。

3. 18通讯工具干扰;会议、培训(学习)期间通讯工具响铃,上班期间响铃 声音过大影响工作秩序、玩弄通讯工具,发现一次罚款550分)。

3. 19会议、培训(学习)不认真听讲、不做记录、精神传达不到位,违反一 次罚款550分)O

3. 20岗位示意图不规范:员工卡指示不准确,每人罚款550分)。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1目的

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的要求以及《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 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为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特制定 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项安全费用的提取以及使用管理。

3职责与分工

批准年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

3.2分管副总经理

审核年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

负责制定年度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并对其使用监督检查。

3.4财务部

负责安全费用的提取、支岀。

3.5安全部

负责审批计划中的安全费用及使用管理。

4管理内容与要求

a) 安全培训教育所需资金投入;

b)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及保健品的经费:

C)安全设施' 安全连锁、报警装置、安全通讯设施、防触电、防雷设施' 防噪声 与防尘设施等费用;

d)职业卫生改进、检测費用,员工休息、洗浴设施费用: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范围内,按照《重大危险源辭识》CGB18218-2009) 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0号)的规定, 识别竟大危险源的管理并进行分级管理。

3职责与分工

负责本制度的归口管理;负责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测的管理;员责建立公司 重大危险源档案。

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监控。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 1. 1按照《重大危险源辩识》(GBIS218-200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 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0号)的规定,公司生产场所涉及重大危 险源物质有:爾烯、甲苯、丙烯醛、醋酸、对苯二酚、丙烯酸、甲醇、乙醇、丁 醇、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三氯化磷、甲醛、氢、氫°贮存区 涉及的重大危险源物质有丙烯、丙烯酸、甲苯、丙塔酸甲酯、両烯酸乙酯、丙烯 酸丁酯、甲醇、乙醇、丁醇、三氯化磷、甲醛。涉及的区域有:各生产装置、丙 烯罐区、原料罐区、丙烯酸罐区、丙烯酸酯罐区等。

4.1.2安全部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档案内容包括物质名称、性质、区域位 置、管理人员、安全规章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

4,2.2.2相关部门及专业要落实专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如防雷、防 静电、防火、防爆等设施: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及计量、急救等 安全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测。涉及法定检测的请有资质机构进行检测 并出具报告。

4.2.3.3重大危险源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异常情况时,相关人员应立即 向部门负责人及公司安全部汇报,紧急情况可直接向公司领导或有关救援及监管 部门汇报。

4.2. 5其它管理要求

4.2,5.2公司对重大危险源现场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具体有喷淋水 源、消防水源、灭火器材、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防毒衣等消防防护用品,作 为处理事故之用,安全部和各所属部门要加强管理,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4.2.5,3无关人员冊禁进入库区、罐区、生产场所,非本工序、本车间人员 确需进入的,必须经领导批准,并由公司人员陪同,进入重大危险源单元必须严 格登记,现场人员应交待清注意事项并跟踪监护。

5相关文件

5,2《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6记录

6. 2重大危险源管理表

6. 3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

6. 4应急演练记录

6. 5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附健廉姓法做触他要求鮑制®

1目的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安全标准化体系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耍求的有效 控制,确保及时识别、获取、更新和传达到与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面有关的各级领 导、部门、车间,并对其遵循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与安全标准化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 识别、更新、传达和符合性评价。

3职责与分工

3.2.2负责将有关环境方面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 和人员»

3.2.3负责跟踪检查环境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执行情况。

3.2.4负责评价有关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

3.3各部门

3.3.2负责落实本部门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 ɪ. 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包括:

一一法律:安全标准化管理及其他方面的有关适用的国家法律;

一一法规:法规、行政规章和标准;

一一其他要求:除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外的行政主 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协会的有关要求、国际公约、合同方、供方及其他相关 的要求等,以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与官方构的协议,非法规性指南,公司 内部管理制度等。

4.1.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途径

安全部、环保部每年组织…次对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评审,确保各使 用部门均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安全部、环保部负责将有关适用的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 传递方式有*

一一按《管理制度评审与修1丁制度》的规定,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 求传递到相关各部门贯彻抽行,各部门应将获取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在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中登记;

——组织对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学习,以确保相关人员遵照执行;

一一通过会议、宣传栏、黑板报进行宣传。

4.4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评价

安全部、环保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适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进行 评价,壊写《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并向公司领导层报告评价 结果。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识别是否充分?更新是否及时?

一一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贯彻执行情况。

4.5.1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及时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按《安 全检査与隐患治理管理制度》执行。

4.5.3对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涉及到需制定或修订的程序、制度、技术要求 等文件的,由办公定负责组织制定或修订。

4. 5.4安全部负责保持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将确认有效的 法规和其他要求文本存档。

4.6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更新

安全部、环保部通过适当的渠道获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更新信息,按本 制度“4.2”条款的要求组织评审,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填写《法律法规及 其他要求清单更新豊记表》,按《管理制度评审与修订制度》规定执行。

5相关文件

《管理制度评审与修订制度》

《安全检査与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更新登记表

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制度

1冃的

对公司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有关的管理制度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 制度均为有效版本。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有关的管理制度控制.

3职责

批准发布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3.2.2审核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在办公室协助下,组织有关的专业部门制订公司级的安全生产制度,并送达相关 部门、单位进行会签,征求修改意见。

3.4办公室

负责按《文件控制程序》组织对现有钵系文件中管理性文件的定期评审、发放、 更改、销毁' 保管。

3.6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

4程序内容

4.1.]公司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的要求,在办公室 的协助下,由安全部组织编制安全管理制度。

4.1.4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经会签后,经分管安全副总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 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发放到各相关的部门。

4. 2安全生产制度的评审

4. 2.1评审的频次:正常情况下,每年组织评审一次: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随 时组织评审。

a)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b) 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C)安全生产相关的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d)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发生重大変化时;

4.2.2评审组织:安全生产制度评审,本着制订部门组织评审的原则。相关管理 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代表需参加评审。

4.2.3评审内容

a) 与法律' 法规符合性:

b) 与企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相适应性:

C)与工艺流程和装置变化的相适应性;

d)安全管理制度之间的相容性和匹配性;

4.2.4评审输出

4.2.4.2评审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反馈给参加评审的人员和审批人。

4. 3安全生产制度修订

4. 3.1修订频次:正常情况下,每两年组织修订一次。当岀现以下情况,可随时 组织修订。

1) 当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废止、修订或新颁布时;

2) 当企业归属、体制、规模发生重大变化时;

3) 当生产设施新建、扩建、改建时;

4) 当工艺、技术路线和装置设备发生变更时:

5) 当上级安全监督部门提出相关整改意见时:

6) 当安全检查、风险评价过程中发现涉及到规章制度层面的问题时;

7) 当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复事故原因,发现制度性因素时;

8) 其它相关事项。

4. 3. 2修订组织:安全:生产制度修订,本着制订部门组织修订的原则,当制订部 门发生职能变化时,由该职能的后续承接部门组织。必要时,需了解该制度的制 订的原始背景。

4. 3. 3修订依据:

4. 3.3. I国家行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

4. 3.3.2安全生产制度评审结果。

4. 3. 3. 3制度执行过程中,员工提出其它合理建议。

4. 3.4修订后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履行会签手续,最后由原审批人审批后, 修订版发布实施。

4.3.4安全生产制度终止执行

因特殊原因,终止执行的安全生产制度,按原申批程序申请批准终止执行。

管理制度的发放、审批、修订及作废的记录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相关文件

6记录

6.2《文件领用(发放)登记表》

6.3《文件更改申请(通知)单》

6.4《文件销毁(留用)申谙单》

6.6《文件会签単》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1目的

为増强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规范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所有员工、承包方人员及外来参观、学 习的人员等。

3职责与分工

3. L总经理

负责批准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的实施和培训资金的落实。

3. 2分管副总经理

负责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的审定。

3.3人事部

3,3,1负责公司的培训教育管理,培训器材、资料的准备,授课人的聘请和 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3.3.2负责员工培训教育台帐的建立和相关培训资料的归档。

3.3.3负责年度培训教育计划的制定并监督其实施。

3.3.4负责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

3.4安全部

3.4.1负责整理安全培训教育需求,编制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并上报人事 宓,

3.5各部门、车间

负责培训人员的组织和在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本制度。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 1培训教育管理

4. 1. 1每年初,各部门、车间根据本部门的风险评估结果、更新情况结合员 工安全意识、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填写“培训需求调査表”,经安 全部统一汇总后,交人事部。人事部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报分 管副总和总经理经批准后下发至各部门实施C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 标,对培训教育计划需变更时,人事部应及时调整并记录变更情况。

4. 1.2对内部组织的培训,培训的组织部门应保留培训计划(通知)、签到 表、培训课件、培训实施记录、试卷和培训考核的成绩。

4.1.3对外部组织的培训,安全部做好培训登记,并收集培训资质证书,保 留复印件,原件存档。

4. 1.4人事部对所有从业人员培训时间、内容和考核结果必须建立安全培训 教育档案,记录。

4. 1.5安全部制订特种作业培训计划,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台帳”, 并保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合格证书e

4. 1.6人事部组织职能部门对每次安全培训教育的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价,完 成“培训效果评价表",确保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公司对参加培训的人 员达到的能力水平逬行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在培训过程中进行,也可以通过现场 检查或监測培训产生的长期效果来评价是否已达到相应的能力。

4. 1. 7公司对员工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培训教育,使员工树立终身安全教 育的观念。经常性的安全培训教育以安全意识、安全态度、规章制度、技术技能 为主。

4. 1.8人事部根据员工的历次培训情况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4.2管理人员培训教育

4.2.1按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规定,公司总 经理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上级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培训谡时不少于48小 时,(且每年参加不少于20个课时的再培训),并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 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4.2.2公司其他管理人员,包括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单位魚责人、专业工 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人事部组织,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4.3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1) 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新岀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规范;

(2) 有关危险化学品生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及其安全技术 要求:

<3)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与讨论。

4. 3. 2从事电气、锅炉、焊接、起重、车辆驾驶等人员均属特殊工种,必须 按“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要求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取得 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各单位对特殊作业人员变动,应向安全部门提 岀书面报告,经审定,并经专业技术培训后,方可安排该项专业工作。特种作业 人员由所在单位负责管理,公司安全科负责复审工作的安排。

4.3.3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各事业部负责对有关人 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3.4调岗、转岗或髙向后复岗的职工,必须进行上岗前安全培训教育, 学习新岗位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经车间和班组两级教育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 岗。

4.3.5凡经公司安全培训教育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必须不带薪重新培训,对 重培、重考不合格的人员需进行调岗或予以辞退。

4. 3. 6公司每年应对所有职工进行两次安全教育.时间基本为公司大检修后 职工复工之前。

两次累计时间为;公司领导参加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6个学时。辅助部 门职工累计不少于M个学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员工累计不少于20个 学时。每次培训组织部门做好■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登记表”。

4.4新从业人员培训

凡新入厂的员工(包括新工人、合同工、临时工、外包工和培训、实习及新 调入本公司人员等)必须经过公司、车间和班组三级岗前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 格后,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工作。新员工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

公司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a) 本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b) 本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和劳动防护;

C)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d) 事故应急救援及防范措施:

e) 有关事故案例等。

车间(部门)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a) 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b) 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C)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d)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处理;

e) 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f) 本车间(部门)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g) 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急注意的安全事项:

h) 有关事故案例等。

4.4.3班组级安全培训由各车间按实际情况进行,由安全员或班长负责,教 育时间为16个学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操作岗位试用,满三个月后,车 间根据试用期的表现,反馈给人事部,合格的签订正式用工协议。

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b)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C)有关事故案例;

d)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4.4.4二、三级培训教育后,班组向车间汇报,车间向安全部汇报,安全部 整理完善《新职工“三级”培训登记表》。

4.5其他人员培训教育

4.5.1本车间员工在厂内调动工作岗位时,接收部门应对其进行二、三级安 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接收部门完成“安全生产培训教 育登记表”。

4.5.2脱离岗位(如产假、病假、学习、外借)六个月以上重返岗位的操作 人员,由车间负责进行岗位复工安全教育。并完成“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登记表

4. 5. 3公司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 培训教育。并完成“外来人员培训记录”.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的培训教育内 容包括;

<0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

2) 进入生产区相关部位的危险性告知和基本防护用品;

(3) 易燃易爆危险区载明火、静电、通讯器材、照相、摄像的管制;

(4) 相关场所的应急通道和安全疏散(风向)方向。

4. 5.4企业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 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 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4,6日常安全教育

4.6.1日常安全教育计別

公司安全部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管理部门、 班组月度安全活动计划,规定活动形式、内容和要求。

4.6.2日常安全教育要求

4.6.2. I公司管理部门、班组应按照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和基本 功训练。

4. 6. 2. 2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学时。班组 安全活动应有负责人、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公司领导层应每月至少参加1 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 动。

4. 6. 2. 3管理部门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学时-

4.6.3日常安全教育检査

4. 6. 3. 1公司安全部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抽查1次安全活 动的记录并签字。重点班组覆盖率不小于95

4. 6. 3. 2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抽査1次安全活动的记 录并签字,全年覆盖率不小于95%

5相关文件

无。

6相关记录

培训需求登记表

年度安全培训计划

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台帐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登记表

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表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台帐

新职工“三级"培训登记表

培训签到表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登记表

车间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登记表

培训效果评价表

临时出入iιE登记表

外来施工队伍管理登记台帐

外来人员或单位培訓记录表

年度班组安全活动计划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车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记录

员工培训档案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确保公司特种设备操作安全,更好地服务于生 产,使安全标准化工作持续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3职责与分工

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计划的审批。

3. 2生产副总经理

负责特种作业人员涪训计划和岗位的申定。

3.3.2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台帐建立以及轮岗时的安全教育。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2各所属部门/车间对已培训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实际操作技能 的考核,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4. 2管理要求

4,2.2安全部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档案,填写“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表” 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台帐”,记录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状况、培训简历、 培训考试考核成绩、资格i正书期限等资料。

4. 3新上岗特种作业人员的IL岗资格;

a) 年满18周岁,中专(相关专业)以上文化程度,并取得白地、市级劳动行 政主管部门考核认证;

b) 按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及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者:

C)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4. 4在岗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4. 4.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与发证工作,由生产部组织申报,参加上 级部门组织的考试。

4.4. 2各事业部对己经培训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考 核不合格者不得安排上岗。

4.4.3安全部负责对己经取得相关证件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审。 复审合格方可再从事本工种工作:复审不合格者,不得继续独立从事本种作业。

4, 4. 5为保证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每年由安全部组织到相关部门对特种作 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4∙4.6培训结束后,考试不合格的不准上岗,直到复试合格方可重新上岗°

4.4.7特种作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做到定员、定人、定岗:■必须调动时 要经生产副总和安全部同意。

4. 4. 8对特种作业人员应提供保障安全作业的各种必要条件,不得以任何借 口强令其冒险作业。

4. 5对安排无证人员进行特种作业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及人员的责任。

4. 6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一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考核, 合格者方可从事原岗位作业。

5相关文件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6相关记录

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表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台帳

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使管理部门、各班组安全活动更有实效,真正达到干部员工自我教育、自 我管理的目的,进一歩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安全活动制度 化、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开展的各类安全活动的筹备、组织程序。

3职责与分工

3, 2安全部负责公司级安全活动的管理,编制安排公司安全活动计划,并对 各部门、基层班组的安全活动进行监督。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安全活动内容

4.1.1学习国家和政府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上 级主管部门文件、会议要求公司组织的安全活动「如化工专项整治活动、隐患治 理专项活动、新的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等.

4.1.2学习安全生产文件、通报安全技术规程及其它安全技术知识。

4.1,4开展预想事故的模拟演习、岗位练兵及组织各类安全技术表演。

4. 1.5检査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和消除事故隐患。

4.1.6开展安全技术座谈、安全技术攻关的其它安全活动。

4.2活动要求

4. 2. 1活动要求内容丰富、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可采用讲座、 讨论、竟赛等形式。

4. 2.2各部门必须开展以班组或部门単位的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 少于二次.每次不得少于I学时45分钟)o

4. 2.3公司负责人应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班组安全活动,部门负责人应每月参 加二次班组安全活动C

4.2.4安全活动时间不得挪作它用,要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记录、有检 査,防止走过场。

4.2.5班组安全活动应有相应的记录。安全活动要做到有领导、有内容、有 记录,部门及基层单位领导要对记录进行检查和签字,并写出评语。

4.2.3安全部要定期监督检查。安全部、办公室要做安全活动的效果进行评 价和考核,并将其纳入部门及基层班组的绩效考核当中。

5相关文件

《安全会议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安全活动计划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车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记录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使各类生产设施(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按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运行, 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设施(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建设、使用、维护、 报废和拆除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3职责与分工

3.1设备部

生产设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査生产设施从建设到报废、拆除全过 程中本制度的执行。负责制定并执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o

3.2供应部

负责生产设施(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釆购管理。

负责制定《安全设施管理制度》,负责安全设施的管理。

3,3各生产事业部

保障在生产设施(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的管理中执行本制度。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 1.2公司安全部负责安全“三同时”的资料准备、跟踪及实施腕督。负责 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准备资料,从安全条件论证、设 立安全审査、安全设施设计审査、装置试生产方案备案、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 验收直至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全过程的跟踪并监督实施a

4. 1.3其它行政许可审批

I、建设项目应根据《消防法》和公安部第30号令《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市核 管理规定》,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设计, 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部门审核,项目竣工时,必须经消防验收 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2、根据《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应确保环境保护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2生产设施申购或配置

4,2.1部门车间根据公司发展及本部门实际,需配置设备时,填写《设备设 施配置申请表》注明设备名称、数量、型号规格、用途、技术参数等。

4.2.2设备部负责设备配置情况说明,经生产副总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由供应部负责安排采购或动力车间自制。

4.2.3各部门需增置的设施经批准购买后,须报设备部备案。

4. 3生产设施的安装

4.3.1对大、中、型新建、改建、扩建装置设备的安装施工,由主管副总经 理、设备部、安全部等依照《承包商管理制度》共同对安装施工单位的资格、资 质进行甫定,确定安裝施工单位。

4.3.2重大、关键设备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监督检验资格和资质的単位进行 监督检验。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设备、车辆等设备的安装,必须 强制执行全过程安装监督检验。

4.3.3设备部对新置设备的随机配件要按图纸进行验收,未经验收不得入 库。

4. 3.4新设备的竣工验收由设备部组织技术、安全、环保及使用单位参加, 按制定的试车方案进行验收。验收必须达到完好标准、符合安全规范。防腐保温、 设备几何尺寸、静态、动态试验等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规范。

4.4生产设施使用

4.4. 1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研发中心编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 关岗位和人员.各类生产设施使用前,设备管理人员要组织使用人员接受操作培 训,告之正确的操作方法、可能出现的危害和风险、紧急情况时的处理、违章作 业的不良后果等,使他们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 置及佩戴个体防护用品,防止出现事故。同时,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对员工操作 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工人违章操纵设备设施的现象。

4,4.2使用现场配备必要的检査维护工具,进行使用性能及安全性能测试, 并为设备和操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4. 4.3使用人员应达到四懂三会(懂原理、懂性能、懂构造、懂用途、会操 作、会维修保养、会排除故障),方可上岗操作。

4.4.3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车和停车,发现有异常现象,及时整 改。

4. 4. 4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或严重.事故时,按照操作规程要求立即停车,保 护现场,并报告班组长或有关人员。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4. 4.5对不遵守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使工具、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受 到损失者,应按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和处分。

4. 4.6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负责生产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对 本岗位设备、管路要做到不潮、不冻、不腐性,及时消除跑、冒、滴、漏。认真 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及时填写各项运行记录。

4. 4.7为保证生产设施安全、合理的使用,各车间设兼职设备员,协助设备 部对各类设施进行管理。

4.4.8所有动力设备不经车间、设备部允许,不准私自拆卸,不准在电气设 备上搭湿物和放置金属、棉纱类物品。

4. 4. 9严禁私拆或改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发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损坏或失 效立即报告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设备主管部门应建立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维修 保养档案。

4. 4. 10对封存、闲置的设备,不经设备前批准,不得随意启动、转移、拆 卸。

4.5生产设施维护

4. 5. 1生产设施维护要做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做到日常维护和定期 维护相结合。

4. 5.2日常检査

4. 5. 2. 1日常检查,一般由操作工人承担,主要是采用日常点检的方法对设 备的异常声响、漏淮、润滑油量、压力、振动、温度等参数检查,如发现异常及 时排除,使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4. 5. 2.2H常检查内容有:

4.5.2.2通过操作人员的注意和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岀修理或 改进意见,防止设备发生故障而引起突发性事故。

4.5.3维护保养由动力车间维护保养工进行,维护保养工作有如下几种:

4. 5. 4检维修分计划检维修和临时检修,具体执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4.6生产设施报废和拆除

4. 6.2生产设施报废和拆除执行《生产设施报废和拆除管理制度》

4.7其它设施运行管理

4.7.2安全设施管理按《安全设施管理制度》执行。

4.7,3监视和测量设备按《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执行。

4.8检査与监督

4.8.1主管副总经理、设备部、安全部、各事业部等单位按3. L-4.7的规定 的相关内容要求并参照各职能部门的相关文件制度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监督。

4.8.2设备安全检查一般采用设备安全检查表的方式。设备的检查有日查、 周查和月查等。一般而言,日查是由操作者、班长和机修工进行;周查由所在车 间进行;月査由公司按职能部门组织进行。

4.8.3设备部组织设备专项检查,参与临时的联合检查。

5相关文件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设施报废和拆除管理制度》

《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承包商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设备设施配置申请表

生产设施验收单

设备管理台帐

安全设施台帐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维修方案

设备报废清单

设辭检修记录

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维修保养档案

安全检查表

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使各类安全设施按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配备、运行,实现安全生产,保 证公司正常运营,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安全设施设计、采购、建设、使用、维护、报废和拆除 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3职责与分工

安全设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除温度、压力监测设施外的安全设施的管理。

负责安全设施釆购管理。

3.3质检部

负责安全设施中温度、压力监测设施的管理,

3-4各部门、车间

负责在安全设施的管理中执行本制度。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2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公司应配备以下安全设施:

a) 检测、报警设施:如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等报警设施,可燃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和报警设施:

b) 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単、防雷、防潮、防腐等设施,静电接地设 施等;

C)防爆设施:如:各种电气、仪表的防爆设施、抑制易燃易爆气体和粉尘 形成等设施;

d) 作业场所防护设施:如:作业场所的防辐射、防护栏(网)等;

e) 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各种指示、警示作业安全和逃生避难及风向等警示 扌不志O

4. 1.2.2控制事故设施:

a) 泄压和止逆设施:如用于泄压的阀门、爆破片、放空管等设施;

b) 紧急处理设施:如紧急备用电源,吸收、中和、冷却等设施,紧急停车、 仪表联锁等设施。

4. 1.2.3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a) 防止火灾蔓延设施:如阻火器、安全水封、防火墙等设施,防火材料涂 层。

b) 灭火设施:如消火栓、消防车、高压水枪、消防水管网、消防站等设施。

C)紧急个体处置设施:如:洗眼器、喷淋器、应急照明等设施;

d) 应急救援设施:如:堵漏、工程抢险装备和现场受伤人员医疗抢救装备;

e) 逃生避雄设施:逃生和避难的安全通道(梯)、避难信号等,

f) 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如头部、面部、视觉、呼吸、听觉器官防火、防 毒、防腐蚀、防高处坠落、防噪声等免受作业场所物理、化学因素伤害的劳动用 品和装备0

4.1.3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配备安全设施,做到:

D按照SH3063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 报警设施,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控制室或操作室;

2) 按照GB5O351在可燃液体罐区设置防火堤,在酸、碱罐区设置围堤并进行防 腐处理;

3) 按照SH3097-2Q0Q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安装防静电设施;

4) 按照GB50057在厂区安装防雷设施:

5) 按照GB50016GB50140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

6)按照GB50058设置电力装置:

7) 按照GBl 1651配备个体防护设施;

8) 厂房、库房建筑应符合GB50016κ GB50160规定要求;

9) 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或 光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

4.1,4设备部按照设计及规范标進要求,提岀安全设施配备申请,经安全部审核 后,报分管副总批准,交供应部实施采购。

4. 1.5供应部根据釆购申请,到有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合格的安全设施。

4. 1.6安全设施购进后,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

4. 1.7各部门、车间应建立安全设施台帐,并报安全部备案。

4. 1.8生产部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台帐。

4. 1.9安全部建立除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外的其它安全设施台帐。

4.2安全设旎的管理

4. 2.1安全设施要定期检查、定期校验和维护保养,对损坏的安全设备要及时检 修或更换,对人为损坏的安全设备行为要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査处。

4.2.2所有的安全设施必须挂牌或标识,内容包括名称、检验周期、管理人等。

4,2,3生产现场所有的安全设施必须灵敏可靠有效,同时要定点、定位,明确负 责人。

4.2.4各事业部应积极开展完好设备和无泄漏活动,实行设备专人专职管理制, 做到台台设备、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4.2.5安全设施应与设备设施的检修管理相同,在编制设备设施检修计划时,将 安全设施编入计划中,同时进行检修。

4.2.6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应 立即恢复。

4. 2.7公司制定《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质检部按照制度要求和职责对监 视和测量设备建立档案,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

4.2.8安全设施设备报废必须经过严格鉴定,履行审批手续。

4.3防护器材的选用和保管

4. 3. 2岗位配备的过滤式防毒面具,应与使用人员头型相渣应;

4.3.3种防毒面具使用前、后必须仔细检查;

4. 3. 4各种防毒面具应定点存放:

4. 3.5个人使用和保管的防护用具,应登记造册,定期检査:

4.3.6车间应有防爆手电、防毒面具、隔热手套、胶靴、防火服和安全带等急救 器材,以备抢救用:

4. 3. 7安全带使用前要仔细检査,用后妥善保管,防止霉烂和强度下降,定期进 行强度试验;

4.3.8绝缘手套、胶靴、绝缘垫台等常用的电气绝缘工具要指定专人保管:

4.3.9常用电气绝缘工具按照电气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定期进行耐压试验,严禁使 用不合格的绝缘工具从事电气工作。

5相关文件

生产设施管理制度

监视和測量设备菅理制度

6相关记录

安全设施台帐

消防器材台帐

安全设施检测、保养、维护记录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使各类特种设备按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运行,实现安全生产,保证公司正 常运营,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特种设备建设、使用、维护、报废和拆除全过程的安全 管理。

3职责与分工

3.1设备部

是特种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

负责特种设备及其附件登记及其委托检测工作。

3.2各部门、事业部

保障在特种设备的管理中执行本制度。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公司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管理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规范管 理。

4.2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

4.2.2特种设备安装前,应委托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 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4.2.3安装完成后,公司(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 构申报验收检验。

4.2.4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口内,由安全部负责向县质量技 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4.3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4.2. 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由设备部负责管理,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 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资料 借阅人。

4.3,2特种设备技术档案陋汽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 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 和定期自行检査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 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 录等。

4.4特种设备使用管理

4. 4.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宏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 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4.4.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 制度。

4.4.5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技要求 检査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

4.4,6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尽快排除 故障或抢修,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4.4.7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 应的故障处理。一时难以处理的,应在上报领导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 障进行排査,并根据排査结果,抢修故障设备。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 电运■行。

4. 4, 8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 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4. 5特种设备维护保养

4. 5. 1设备部门对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同时保存维护保养记 录。

4.5.2设备部每月组织一次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的检査.对在用的特种设备,包 括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逬行定期校验, 取得合格证书。

4.5.3特种设备要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检修,执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同时要保存检验和检修记录,存入档案。

4.6特种设备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

执行国家和公司的有关规定,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 安金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 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相应手续。严禁擅自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 除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O

5相关文件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生产设施验收单

特种设备登记表

特种设备登记台帐

特种设施维护保养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作业操作证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对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以及用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的 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和生产过程以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用 设备的管理。

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检验、试验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4程序内容

4. 2监视和測量设备的初次校准

a) 新购买的或自制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质检部送权威计量部门检定或自行检 查、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对合格品应贴上表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并对该 设备编号,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总台帐》。记录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 精度等级、测量范围、制造厂家、校准(校验)周期、初装日期、使用地点等。

b) 对于没有国家标准的设备,应记录用于校准的依据。

4. 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校准

4. 3.1每年十二月底或次年元月初,质检部编制下年度《监视和測量设备周检计 划及实施记录》,根据计划实施周期检定、校准。

a)对需外校的设备.由质检部联系国家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或校准,出 具检定或校准合格证,并墳写实施记录;

b)对需进行内部检査、校准的设备,计量人员应在规定校准的方法、•使用 设备、验收标准及校准周期等内容,进行检查或校准,并填写相关记录,

4. 3.2校准合格的,由计量管理人员张贴合格标签,并标明有效期;部分功能或 量程校准合格的,张贴限用标签,标明限用的范围,校准不合格的,张贴不合格 标签,修理后重新校准;对不便粘贴标识的设备,可将标签贴在包装盒上,或由 使用者妥善保管。

4. 4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搬运、维护和贮存控制。

4.4.1仓库负责对计量器具的发放、回收管理,执行《仓库管理制度》并办理出 库手续。

4.4.2使用部门(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确保设 备的测量和监控能力与要求相一致,防止发生可能使其失效的调整。使用后要进 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4.4.3在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务前,应按规定检查监视和测量设备是否正常,是否 在校准有效期内。使用过程中质检部适时检査监视和测量设备完好状况和使用是 否规范。

4. 4.4使用者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搬运、维护和贮存过程中,要遵守使用说明书 和操作规程的要求,防止其损坏或失效。

4.4.5监视和测屋设备的校准、修理、报废等应记录在《监视和测量设备总台帐》 内。

4. 5监视和测量设备偏骂校准状态的控制

4.5.1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计量管理人员。 由其组织追査使用该设备检测的产品流向,再评价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 雀重新检测的范围并車.新椅测。同时组织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维修并重新校准, 釆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5.2对需降级使用的设备,由质检部批准后,在台帐上予以登记,作降级使用 处理:对无法修复的设备,经质检部确认后,填写《设备报废审批表》,由总经 理批准报废或作相应处理。

4. 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环境要求

监视和測量设备的使用环境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由质检部负责监督检 查。

4.7对监视、测量装置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的要求

4.7. 1计量管理人员需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4.7.2质检部组织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经质检部认可 后上岗。

5相关文件

6记录

6. 2《监视和测量设备周检计划及实施记录》

6.3《设备报废审批表》

6.4《物资采购计划表》

6.5《在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抽检记录》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和强化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各级领导干部的安 全责任,避免重大、特大事故发生,保障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督管理。

3职责与分工

3.1,3负责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査监督管理。

3.2各事业部

负责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生产技术、工艺的管理与监督。

3.3设备部

负责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设备、电气、仪表以及附件的管理与监督。

3. 4各相关单位

4管理内容与要求

工艺生产操作是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 高压、真空、深冷、 临氢、烧氧化等条件下进行的生产装置,如:丙烯酸氧化装置、両嬌酸精制装置、 丙烯酸甲酯装置、丙烯酸乙酯装置、丙烯酸丁酯装置等。

a)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危险品场所,以及可•能形 成爆炸、火灾的场所,如:各生产装置区、罐区、危险化学品库区、罐区和剧毒 品使用岗位,DCS控制室、冰机房及总配电房与分配电间等;

b)对关键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4.3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分级监控

4.3.2对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实行公司、职能部门、基层单位三级监控。

4.3.3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的界定,由公司分管生产的领导组织生产、技术、设 备、仪表、电气、安全等有关部门进行。

< 3.4各事业部' 仓储部门建立部门关键装置、重点部位一览表,并报公司安全 部备案。

4.3.5关键装賞及重点部位应制定各种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

4.4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联系点的管理

4.4. L公司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实行公司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制 度。每年年底,安全部根据公司领导班子分工变化情况,对总经理助理级及以上 领导干部定点联系〈承包)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进行调整,并下发到各位 领导和各部门、车间。务部门、车间联系人应每月或每季与对口联系(承包)点 的领导干部联系,督促领导干部及时参加安全活动。

a) 监督检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b) 指导帮助对口联系点实现安全生产;

C)检査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d) 帮助并督促隐患项目治理与整改;

e) 监督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的实施:

f)帮助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