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 120. 20

CCS F 69

□H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2490—2022

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

2022 - 07- 21 发布

2022 - 10-20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6火灾预防

7 应急处置

参考文献

本文件按照GB/T L 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檢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施汾市消防救援支队、北京春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中安创盈能源科技产业 有限公司、山西华道友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江' 张华东、赵武军、张宏亮、郭健、邢小崇、武丽珍、王静波'薛飞、李 延明、成新华、郭兴、张楠、刘军、常国琦.

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没计与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防火没计、 火灾预防和应急处豊。

本文件适用于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防火设计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荽求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2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没计防火规范

GB 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1048申一化学備能电站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 15630GB 50140GB 50116GB 50016. GB 5037。、GB 50229, GB 50058GB 51048GB 5097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码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

将锂离子储能电池、功率变换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外围配套电气设备集成后,采用集装箱封装, 可进行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电站。由储能系统功率变换装置集装箱、电气设备集装箱、电池集装箱 构成。

3.2

功率变换装置集装箱

将功率变换装置及其附属的控制、通信、冷却装置集成在一个集装箱内形成的设备单元。

3.3

电气设备集装箱

将高、低压幵关、母线及相应的控制装.胃、保护装置集成在一个集装箱内形成的设备单元。

3.4

电池集装箱

将锂离子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及其直流控制单元、冷却系统、附属的通信装置集成在一个集装箱内 形成的设备单元。

3. 5

电池管理系统

用于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信息.并对电池的状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装置。

3. 6

电池集装箱主动防护系统

用于电池热失控监测、释放惰化介质、通过热交换降温、形成惰化空间消除燃爆条件,同时具备灭 火功能的防护系统。由热失控特征气体探测系统、惰化、灭火系统和报警控削系统组成。

4基本要求

4.1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

4.2应建立健全各类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纳入与储能电站有直接电气连接的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

4,3应制定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等运行与维护的操作规程。

5防火设计

5.1火灾危险性类别

储能电站按照厂房分类定性。电池集装箱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储能系统功率变换装置集装箱、 配套电气设备集装箱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火灾种类为E类。

52总平面布重

1储能电站与周围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甲类

生产

建筑

乙类

生产

建視

丙、丁、戊类生产建筑 办公、生活建筑

屋外

装置

主变或屋外厂用变压器

施天卸 煤装置 或储爆 厂

供氢站、

氢罐'

露天油

点火油

雄区储

油攝

耐火萼级

变压器油宅t/台)

一、二级

三级

W10

>10, ^50

>50

12

10

10

12

10

12

15

20

8

12

2

5.2.2集装箱成组布置应符合第.5. 2.1条规定,当受用地条件限制,无法满足第5.2.1条的要求时.

集装箱成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每组集装箱布置场地占地面枳不应大于10000

b) 组内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 m

c) 组与组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 m

d)组与组之间应采用防爆墙分隔。

5.2.3储能电站应采用具备独立工艺过程的成套电气设备,设备的投入和坦出不应影响火电机组正常 工作。

5.2.4储能电站占地范围内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且应便于救援人员和器材出入.储能电站周围设置 的围护设施不应影响消防灭火需要.

5.3集装箱设置

5.3.3集装箱的门应向外开启,且内部不应设畏锁具。

5.3.4集装箱内电气线路应穿镀锌钢管或釆月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 可以直接明敷。

5 3 5集装箱同外部的接口应采用防火泥或格兰头严密封堵。

5.3 6电池集装箱釆用空调或风冷设计时,每个电池集装箱应釆用独立冷却或通风管道系统。电池集 装箱空调应采用不燃烧、不爆炸的冷媒。

5,3.7锂离子电池与功率变换系统宜采用分集装箱集成方案,确需布置在一个箱纬内时.应采用与集 装籀体相同丽火等级的材质进行分隔。

5.4消防设施设置

5.4. f集装箱内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个集装箱为一个独立的报警区域。集装箱内应设置电池 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处置电池热失控的主动防护系统。

5.4.2电池集装箱内宜没置不少于两种电池热失控特征的气体探测器,并分别与电池集装箱的通风系 统和处置电池热失控的主动防护系统联动。

5 4.3电池集裝箱內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第一只火灾探测器动作信号应触发电池集装箱停机,断开 电池侧与外部电气连接,并启动声光报警;第二只火灾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劫作应触发自动灭火系统动 作。

5.4.4储能电站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信号应实时接入与储能电站有直接电气连接的单位的消防控制室, 该消防控制室可远程手动控制储能电站灭火系统.

5.4.5储能电站应设置数据集中采集和存储功能设备,且存储设备不应设置于电池集装箱或功率变换 系统集装箝内.其供电、通讯线路的敷设要求应按照消防电气线路的要求设置。

5.4.6锂离子电池模块及电池管理系统应具备过温保护功能。

5. 4. 7电拖集装箱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且应苻合GB 50370的要求。

5.4.9应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旦应符合GB 1563。的要求。

5.4. 10设置其他自动灭火系统应符合GB 50016GB 50370的要求.

6火灾预防 6. 1火灾危险源管理

6.1- 1储能电站内确需使用明-火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办理用火许可.进行电焊、气焊等动火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会操作规程;

b) 使用明火期间应有专人看■护.落实用火期间的应急措施;

c) 施工中确需使用的油漆、稀料等易燃化学品应在集装箱式锂离子储能电站外存放.不得在施工 屮交叉作业.不得在作业现场调配用料.不得使用喷枪作业。

6.1.2应设立危险源风险告知标识牌,注明储能电站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处罠要求。

6.2消防宣传培训

6.2.2工作人员应经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每半•年对在岗员工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 教育。

6.3防火检查、巡査

6.3.2检査、巡査人员应重点检査以下内容:

a) 每组集装箱布置场地占地面积不j应大于1000ms

b) 组內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 5 in

c) 组与组之间防火间距不磁小于6 m

64火灾隐患整改

6.4.2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并如实记录;不能立即改正的,应釆取防范措施,并确定整改措施、 整改时限和整改走任人。

6.4.3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整改情况应存档备直。

7应急处置 7.1液组织制定灭火应急预案,并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灭火应急预宾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组织机构;

b) 接、报鹫处置程序;

O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及措施;

d) 灭火物资的储备管理及使用程序;

e) 火场电气隔离、安全防护的程序及措施。

7.2疫配备必要的灭火物资及防护装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完好有效。

7.3发生火灾后,应立即启动灭火应急预案,组织初期火灾的扑救。

7.4发生火灾后.应明确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提供储能电站的基本情况及扑救储能电站火灾的注意事项 等。

7.5火灾扑灭后,应当保护火灾现圖,接受火灾事故调查。

鑿夸女南i

[5]山西省消宙条愤.网的年11冃勇日.

[0] tE50116火炙自动很咎舞统设计规范

[15] &E510.JS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

[14]彌邮消酣貽■京爱消火检累跳校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