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7.100
N 11
∖vΛ Jsa EllIIIlI^
GB/T 1226—2017
代會 GB/T 1226—2010
General PreSSUre gauge
2017-12-29 发布
2018-07-01 实施
-⅛2- —1—
刖 后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226—2010《一般压力表》。
本标准与GB/T 1226-2010«一般压力表》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对于直接安装的仪表接头长度的要求做了更改(见4.3.4,2010年版4.3.4);
——修改了高压压力表的超压要求(见5.8,2010年版6.3);
——增加了高压压力表的交变压力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9.2、6.11.2);
——增加了高压压力表的超压试验方法(见6.10);
—修改了耐工作环境振动的试验方法(见6.14,2010年版6.12)。
木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单位:红旗仪表有限公司、重庆昆仑仪表有限公司、上海赛途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秦川机 床集团宝鸡仪表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赛讯仪器 仪表有限公司、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北京布莱辿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西安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 所、雷尔达仪表有限公司、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蓝德仪表有限公司、西仪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宁波江北兴达焊割减压仪表厂、浙江中恒仪器仪表有限公司、青岛华青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隆兴焊割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丽俊、周春龙、王小平、刘同宪、张远道、杨卫东、袁德芳、毛文章、周永华、 潘征宇、高冀东、张炜、朱成伟、杨凯、杨学青、黄勤俭、刘赛红、蒋万伟、叶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226—1986、GB/T 1226—2001、GB/T 1226—2OIOo
学兔兔 www. bzfxw. COm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般压力表的术语及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骑规则和标志、包装与 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弹簧管(C形管、盘簧管、螺旋管)为弹性兀件的机械指针式压力表、頁乌表及压力 真空表(以下简称仪表八
注:本标准包含了不锈钢压力表以及外売为幷咽的圧力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丨I期的引用文件,仅注丨1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丨丨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捡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B/T 1338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lVT 17214.3 -2000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丄作条件 第3部分:机械影响
GB/T 2548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B/T筒霽 圧力表标度及分划
JB/T 9252工业自动化仪表指针指示部分的基本型式、尺寸及指针的一般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绝对压力 absolute PreSSUre
以绝对真空为零位基准的压力(见图I)O
压力/
压力B
大气压力(表压零位)
GB/T 1226—2017
3.2
正压(力) PoSitiVe PreSSUre
以大气压力为基准,大于大气压力的压力(见图I)。
3.3
负压(力)(真空)negative PreSSUre
以大气压力为基准,小于大气压力的压力(见图I)Q
3.4
差压(力)diFferenti;il pressure
两个压力之间的差值(见图1),
3.5
表压(力) MHUge PreSSUre
以大气圧力为基遊.大于或小于大气压力的圧力。
3.6
压力表 PreSSUre gauge
以大气压力为基准.用于测虽正压力的仪表.
3.7
真空表 VaCUUnI gauge
以大气压力为起准,用于测量负压力的仪表*
3.8
压力真空表 COmPOUnd PreSSUre gauge
以大气圧力为基准.用于测量正压力和负圧力的仪表.
3.9
—般压力表 genera] PrCSSUre gauge
精确度等级等于或低于1.0级的压力表、真空表及压力真空表口
3.10
轻敲位移 distance after tapping
在输入不变的情况下.仪表所显示的被测量经轻敲仪表外売以后的变化量,
3.11
超压 OVer-PreSSlIre
对仪表施加大于其测量上限值的负荷。
3.12
交变压力 CyCIiC PreSSUre
对仪表施加以一定幅度、频率,按一定规律往复交变的负荷/
3.13
回 差 hysteresis error
在测蛍范围内•当输入压力上升或下降时•仪表在同•测员点的两个相应的输出值间轻敲后示值的 最大差值*
3.14
温度影响 temperature effect
当环境条件的其他参数均保持在参比值时,由于温度参数的变化影响引起的示值变化量L
3.15
测量范围 IneaSUring range
按规定精确度进行测量的被测虽的范围,
4产品分类 4J 型式
4,1.1仪表按测量类别分为r压力表、真空表*压力真'空表*
注:在仪表标度盘上的标度能正确识别出测量类别者.n统称为压丿J表。
4.L2仪表按螺纹接头及安装方式分为:白接安装压力表、嵌装(盘装)压力表、凸装(墙装)压力表(见 表1及图2〜图8).
表1
图6型式V
图7型式Vl
名称 |
螺纹接头及安装方式 | |
旨接安装压力表 |
径向宣接式(丄) 轴向偏心.∣T接式(It) 轴向同心閉接式(川) | |
嵌装(盘装)压力表 |
軸向偏心嵌装式(Iv ) |
轴向同心嵌装式(V ) |
山装(墙装)昆力表 |
径向Z装式〔VI) |
轴向同心凸装式(Vl) |
GB/T 1226—2017
图8型式VII
4.2精确度等级
仪表的精确度等级分为:LO级一.6级;2.5级;4.。级,
4.3基本参数
4.3.1仪表外席公称宜径(mm)系列$
•1〔)、6。、10。、150、20。、25。,
注:外克为异型的丿I【力表的外壳尺寸由生产商与川户协商确定..
4∙3.2仪表测量范围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单位为兆帕
类 型 |
测量范围 |
压力表 |
θʃ- 1 ; n~E; D~1QO E O〜1。卩O U 〜0.]$; (j— ].6; (}— 1(); ij — ISO t)〜X冬;0-2.5; 0-25, U 〜2沒) O-0.4; 0-4; O-10; O-IOo |
真空表 |
-OLI-(J |
圧力真空表 |
0.]~0.06ι —0.1 〜Q.]5} — fl. 1 i},3 : —0.]〜。.而 — -0.1 -1.5 ; —0.1 〜2.4 |
4.3.3仪表的标度,标度分划及分格值应符合JtVT 5528中的有关规定
434直接安装式仪表的主要安装尺寸应符合表3和图9的规定D
表3 単位为毫米
D |
H 不小于 |
接头尺寸 | |||
d |
L |
不小于______ | |||
40 |
40 |
MlUX 1 |
10 |
4 |
口 |
60 |
55 |
M] 1 Z ]Λ |
14 |
5 |
4
表3(续) 単.位为毫米
H |
接头尺寸 | ||||
I) |
不小于 |
d |
L |
dl |
如 不小于______ |
IOt) |
85 |
M2 O X 1.⅛ |
20 |
6 |
12 |
150 |
110 | ||||
Zw |
135 | ||||
250 |
160 | ||||
注1:当肘仪表接头螺纹有特殊要求时,用户与牛产商协商解决, 注2;图9中接头尺寸L.处可为四方、六方或对方,图示为四方II |
4.3.5嵌装(盘装)压力表及凸装(墙装)压力表安装尺寸应符合图IO和表4的规定.
3 —舟;均布
图10
GB/T 1226—2017
表4 単.位为毫米
外壳公称宜径D |
装配螺栓中心圖以径矶 |
外充螺栓孔甘径丄 |
40 |
4 | |
6。 |
72 |
3 |
IOO |
∏8 |
6 |
顷J |
163 |
6 |
200 |
215 |
6 |
250 |
272 |
7 |
4.3.6对于测星氧、氢等特殊介质仪表的附加要求见附录A的规定。
4.3.7对在一定测量范围的仪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参见附录B的规定, 5技术要求
5.1正常工作条件
5.1.1仪表正常工作环境温度(含介质温度)为一10 r- + 70 =C ;
5丄2 仪表正常I 一作环境振动条件应不超过GB/T 17211,3—2Om规定的V.H,3级甲
5.1.3仪表的压力部分-般使用至测堂I:限的3/L
5.2参比工作条件
在下列条件下,仪表的基木误差、叫差,轻敲位移及指针偏转的平稳性应符合本标准有关的规定•
a) 环境温度为20笆士5 S
b) 仪表处于正常工作位置;
C)负荷变化均匀,
注:未指明H4,∣∣:常「.作位置系指垂占安装=
5∙3 基本误差
仪表的基本误差以引用误差表示,其值应不大于表5规定的基本误差限。
表5
精确度等级 |
基本误差限(以卄程的I'「分数计)箜 | |||
零Ilr ∙-fc / l-⅞ ⅞ |
测量I:限90%以下 部分(含90%) |
测量I fH 90% 以上部分 | ||
带止销 |
不带止销 | |||
][ |
ItO |
±1,0 |
± UJ |
±1.6 |
1,6 |
L6 |
+ 1.6 |
+ l + 6 |
+ 2", |
2,5 |
2上 |
I 士 2,5 |
士 2上 |
+ 4 |
4.0 |
4.0 |
I 士 |
+ ∣√j |
+ 4」} |
注1:对于直空表.测量上限M庆以下(含9。%)部分是指一也W MPa-O MP私測仕上限90%以上部分是指 口. ] IvIPaf — ().09 MPao
注2: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压力表,经用户与生厂商协商后,也可在测拭上限的1。%以卜-,降低一个精确度等级,
注E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真空表,经用户写生.厂商协商后技也可在一 CM冷〜一 <U Mpa区域内降低一个精度等级K 注L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斥力真空表,经用户与生厂商协商f∣ Ik⅛部分及真空部分町分别参照注2和注3的规 定降低,个精度等级』
5.4回差
仪表示值回差应不大于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
5.5指针偏转的平稳性
在测量过程中,仪表的指针不应有跳动和停滞现象。
5.6轻敲位移
在测量范围内的任何位置上,用手指軽敲(使指针能自由摆动)仪表外壳时,指针指示值的变动量应 不大于基本误差限绝对值的1/2。
5.7温度影响
当仪表的使用环境温度偏离20 0C÷5 °C时.其示值误差(包括零点)应不超过式(1)规定的范围:
△ =±(3 + KAQ ..................( 1 )
式中:
△ ——环境温度偏离20笆±5 °C时的示值误差允许值,表示方法与基本误差相同,%。
8 ——5.3规定的基本误差限绝对值,%;
K ——温度影响系数,其值为0.04%/笆;
∆/ —1∕2-∕1∣,单位为摄氏度(°C);
G——5.1.1规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的任意值,单位为摄氏度(°C);
∕l ——当IZ高于25 °C时,为25 °C;当低于15 °C时,为15 °C。
5.8 超压
压力表及压力真空表的压力部分应按表6的规定.承受超压试验。
表6
压力上限值U/'MPa |
负荷(压力上限值)/% |
时间/h |
Lτ≤10 |
125 |
0.5 |
1O<L7≤6O |
115 | |
60<σ≤160 |
110 | |
L∕>160 |
105 |
5.9 交变压力
5.9.1对于量程小于或等于160 MPa的压力表,应按表7的规定承受交变压力试验。
表7
量程S _________MPa________ |
交变幅度 (量程的百分数) |
交变频率 次 ∕min |
交变次数 |
S≤2.5 |
(20%±5%)~(75%±5%) |
30 |
30 Ooo |
2.5<S≤160 |
范围内幅度不小于50⅝ |
60 |
20 000 |
5.9.2对于量程大于160 MPa的压力表,应能承受连续6次(每次试验间隔时间为5 min)为时10 Inin 的上限值压力。
5.10指示装置
5.10.1标度
仪表的标度应符合JB/T 5528的规定。
5.10.2指针
仪表的指针应符合JB/T 9252的规定。
5.10.3 指针与标度盘间的距离
仪表指针与标度盘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外壳公称直径 mm |
指针与标度盘之间的距离 mm |
40; 60 |
0∙5~2.5 |
100;150 |
1〜3 |
200;250 |
1〜4 |
5.11外观
仪表的可见部分应无明显的瑕疵、划伤,接头螺纹应无明显的毛刺和损伤;标度、标示等应清晰、正 确和完整。
5.12 耐工作环境振动性能
仪表应能承受符合GB/T 17214.3—2000中规定的V.H.3振动等级的振动。
5.13抗运输环境性能
仪表在包装、运输条件下应能承受GB/T 25480的规定。其中:
a) 高温、低温和相对湿度项冃不要求做;
b) 自由跌落高度为250 mm。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按5.2参比工作条件。
注:出厂检验可以不在参比温度条件下进行。
6.2试验用标准仪器
试验用标准仪器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不大于被检仪表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的1/4 O
6.3检验点
以标右数字的标度线作为检验点。
6.4 测试方法
采用被检仪表与试验用标准仪器比较的方法进行测试。仪表的试验顺序及各试验项目之间的间歇 时冋按附录C进行。
6.5基本误差试验
6.5.1试验时应由零点均匀缓慢地增负荷,检验各规定的检验点至测量上限(真空表不低于当地可抽 得极限真空的90%),并保持测量上限压力3 min.然后再均匀缓慢地减负荷到零点,检验各检验点。
6.5.2检穀时各检验点应进行两次读数,一次是在负荷平稳达到规定检验点的值时(即轻敲仪表外壳 前)进行.另一次是在轻敲仪表外壳后进行读数。
6.5.3基本误差应在正反行程中,轻敲前后各测量一次,考察轻敲前后示值与检验点的值之差均应符 合5.3规定。
6.5.4压力为零时目测被检仪表指针轻敲前后所处位置。有止销仪表.指针应紧泉在止销上。无止销 仪表,指针应位于零点标度线内。
6.6回差试验
在6.5试验屮,其值应符合5.4的规定。
6.7指针偏转平稳性试验
在6.5的试验中,观察指针偏转的平稳性。結果应符合5.5的规定。
6.8轻敲位移试验
在6.5试验中,考察同一检验点軽敲前后示值之差,其值应符合5.6的规定。
6.9温度影响试验
将仪表放入恒温箱中,逐渐升(降)温度至5.1.1规定的温度范围上(下)限值,并使仪表承受测量范 围上限值3/4的负荷,待温度稳定后.保持不少于3 h∙然后进行温度影响示值误差试验。其值应符合 5.7的规定。
6.10超压试验
在6.1规定条件下,仪表按5.8规定进行超压试验。卸掉负荷后在30 min内按6.5〜6.8检验。其 值应符合5.3-5.6的规定。
6.11交变压力试验
6.11.1对于量程小于或等于160 MPa的压力表,在6.1规定条件下,将其安装在能产生正弦波形的交 变压力实验机上.按5.9.1规定的参数进行交变试验,试验后在30 min内按6.5〜6.8检验。其值应符合 5.3~5.6的规定。
6.11.2对于量程大于160 MPa的压力表,按照5.9.2的规定.对其进行试验。试验后在30 min内按 6.5〜6.8检验。其值应符合5.3-5.6的规定。
6.12指示装置试验
目测。
6.13外观检验
B测。
6.14 耐工作环境振动试验
6.14.1按GB/T 2423.10规定进行定频试验.振动频率为55 Hz,位移幅值为0.075 mm .加速 度]0 m∕s2 o
6.14.2试验时施加测量范围上限值的50%的负荷.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分别进行为时1 h的振 动试验。
6.14.3试验结束后,仪表应无机械损伤。在参比条件下放置1 h.然后按6.5-6.8 a行检验。其值应 符合5.3〜5.6的规定。
6.15抗运输环境性能试验
按5.13要求及GB/T 2548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后按6.5〜6.8逬行检验。其值应符合5.3〜5.6 的规定。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及判定规则
仪表应按5.3-5.6及5.10.5.11规定进行逐台检验。若某台仪表中有一个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即 判定该台仪表为不合格品;只有在所规定的出厂检验项冃全部合格后.才能判定为合格品。合格品应附 有合格证才能出厂。
7.2型式检验及判定规则
下列任一情况,仪表应按本标准全部技术要求项目进行型式检验:
a)
b) C) CI)
新产品试制定型;
成批生产的仪表定期检验;
当设计、工艺和材料等方面有重大变更时;
停止生产的仪表再次生产时。
在a)、C)的情况下,在试制品中任意抽取3台仪表,作为被检样本;在b)、d)情况下,应随机抽取同 一批产品中的4台仪表,作为被检样本。被检样本只有在所规定的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时,则型式 检验通过。但对b)、d)的情况.若某台仪表中有一个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则应加倍抽取样本进行复 检,复检样本只检验被检样本的不合格项目;经检验合格后.则型式检验通过,否则为不通过。
8标志、包装与贮存 8.1 标志
仪表应有如下标志: a)生产商或商标;
b)仪表名称;
C)计量单位;
d) 精确度等级;
e) 制造年月及仪表编号。
8.2包装
仪表包装应符合GIVT 13384规定.其防护类型由生产商∙ El定。
8.3贮存
仪表应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室内.室内空气应洁净并对仪表无腐蚀作用。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用于特殊介质仪表的附加要求
A.1测量氧、氢、乙焕等其他可燃性介质的仪表,应在标度盘上标示出测量介质的名称或测量介质的颜 色警示标记。
A.2特殊测量介质的仪表在采用颜色警示标记吋,应在标度盘上的仪表名称下而画一标示横线。标示 横线的颜色见表A.lo
表A. 1
测量介质 |
标示横线的颜色 |
氧 |
天蓝色 |
氢 |
绿色 |
乙换 |
白色 |
其他可燃性气体 |
红色 |
A.3测量氧压力的仪表,应在标度盘上标以红色.•禁油”字样或者冇图A.1所示禁油标志,严格禁油。
图A.1禁油标志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安全措施
B.1仪表外壳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卸压装置.也可以不采用卸压装置,但要确保使用安全,以防弹簧管 破裂时介质不能及时散逸而导致表玻璃爆裂发生事故。
B.2建议用节流装置,它有助于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B.3建议测量气压≥2.5 MPa和测量液压26 MPa的仪表.采用有卸压装置的外壳。
B.4对仪表有其他要求时,用户町在订货时与生产商协商解决。
B.5仪表应便于做封印标记。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试验顺序及项目之间间歇时间
试验顺序及项目之间间歇时间如图C.1所示。
图CI试验顺序及项目之间间歇时间
GB/T 1226-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般压力表
GB/T 1226—2017
*
中国标准岀版社岀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 Jik : www.spc.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7年12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 • 1-58678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