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7.020.60

U 61


^綜蒸縁沮陵綵:舟爲:•:密・・:::・^^ ∕⅜iiiiιO⅜Milp⅜

∖∙.∙---L-. I               .

∖ -ɪ, —ʌ [ .................. ɪ

^liHlbiMIto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5696—2017

船舶交流中压柴油发电机组及

控制系统要求

ReqUirementS for marine medium VOltage AC diesel generator Set and COntrOl SySteln

2017-12-29 发布


2018-07-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卷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船舶电气及电子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1)归口。

木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硕丰、洪晓莉、吴国栋、胡方珍、李泽邦、刘丽红、赵飞、李海州。

船舶交流中压柴油发电机组及 控制系统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r山船舶交流中压柴油发电机组及控制系统的分类、要求、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标志、 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3.3 kV6.3 kVJ0,j LV13,8 kV的船舶交流中凡柴油发电机组及控 制系统的设计、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丨I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干本文件.

GlVT 191包装储运图小标志

GlVT 75S旋转电机 定额和性能

GB/T 2423.1

2008

电「一屯子产品环境试验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 23.1

1.2 h循环)

-2008

T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1)4交变湿热12 h +

CB/T 2423.10-

-2008

I 一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l振动(正弦)

GB/T 2423.16-

— 2008

⅛τ⅛子产站环境试验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及导则;长霉

GB/T 2423.17-2008

I 一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fU盐雾

GB/T 282Q.9 2002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9部分:机械振动的测虽和评价 GB/T 282Oac- 2(X)2 在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10部分:噪声的测量(包面法) GB/T 6072,3往复式内燃机 性能 第S部分匕扭转振动 GB/T 1.4711-2013中小型旋转电机通用安全要求 CB/T 3254.2船用柴油机台架试验 试验方法 CB/ʃr 3853船用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测貰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稳态频率调整 Steady frequency regulation

发电机组整定在额定负裁和额定频率工况下,负裁门空载到额定负裁或r额定负载到空载均匀变 化时,稳定的空载频率心与额定频率之差对额定频率的仃分比•按式1)计算〃

f. — f'

%= ∙χ loo ⅞          .............................. 1 >

J %

式中:

% — 稳态频率调整,以%表示;

GB/T 35696—2017

i——空载频率.单位为赫兹(Hz)

f∖——额定频率,单位为赫•兹(Ilg)Q

3.2

瞬态频率变化 trailnt frequency VariatiOlI

发电机组整定丁稳态频率调整后,在额定负载和额定频率下,先突卸.后突加规定对称负载时,最低 瞬时频率f心或最高瞬时頻率兀“与负载变化前的频率r 一或与额定频率厶之差,对额定频率厶 的 百分比n

发电机组在最高瞬时频率下的瞬态频率变化"按式(2)计算。

H = / 心「' 一 × IoO %         .............................(2 )

J N

式中,

* ——瞬态频率变化,以%表示;

——最高瞬时频率•单位为赫兹(Hg)

——额定频率,单位为赫½(IIz).

机组在最低瞬时频率下的瞬态頻率变化为按式(3)计算B

fl =Δ≤1Λ X IQo%               ..................( 3 )

7 N

式中:

^rI ——瞬态频率变化,以%表示;

/疝——最低瞬时频率•単位为赫兹(Hz),

i ——空载频率•单位为赫兹(HZ)C

3.3

循环不均匀度 CyCIiC asymmetry

发电机组在空载到额定负载范围内任一负载下穏定运行时.在一定时间间隔(1 min)内测得的最高 转速幻与最低转速心之差对平均转速H『的百分比,按式(D计算Q

" × 100% 或—竺二^Xlo0% ..............................( 4 )

式中'

> ——循环不均匀度,以%表示;

——平均转速,即牛上,单位为转每分Cr∕miπ);

1    最高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処——最低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α

3.4

稳态电压调整率 Steildy VoItage regulation

发电机组整定于稳态频率调整后,在额定负载和额定频率下,励磁调压系统整定不变.使负载功率 因素保持额定值,在'空载到额定负载范围内单向来冋变化冋线中最高或最低电用H与额定屯压及上之 差对额定电压UN的百分比,按式(5)计算n

^II = " n X Ic)O%           ...............................( 5 )

式中:

M ——稳态电压调整率.以%表小J

——最高或最低电压,单位为伏特(V)

GB/T 35696—2017

U N——额定电压,単位为伏特(V) *

3.5

机组瞬态电压变化率 transient VOltage Viiriation

发电机组在整定的穏态频率调整、电丿E调整率下,空载突加后再突卸功率因数0.n滞后)及以下的 规定对称负载时•最低或最高瞬时电压/与负载变化前的电压小之差对额定电斥"X的百分比.按式 (6)计算。

f

Ii — U 卩        "                                        F

∆w .------- X IoO %  ..........................................( 6

式中:

AU ——瞬态电压变化率,以%表示;

√——最低或最高瞬时电压,単位为伏特(V);

5——负载变化前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

WN ——额定电压,单位为伏特V)

3.6

电压调制 voltage modulation

发电机组整定于稳态频率调整后,在空载到额定负载范围内任一负载I稳定运行时•于一定时间间 隔H mm)内测得的最高电斥UL与最低电床縁之差,对平均电斥ME的白分比。按式7)计算。

H = *"* ioo%        ...............................7

式中:

0——电压波动率,以%表示;

——平均电压.即当尹七单位为伏特V)

——最高电圧.单位为伏特V)

旳 ——最低电压•门位为伏特V)O

3.7

负载分配差度 di FhTenCe Joad ShHring

并联运行中第,台发电机组的实际负载率与总平均负载率之差。有功负载分配差度见式8) ,无功 负载分配差度见式9),

P

△P:= p ; -VnJ X ]°。%      ..............................< S

ɪ       2j ʃ /N

g =           ×ιoo% .............................. 9

式屮:

AP, ——有功负载分配差度,以%表不;

ΔQ.: ——无功负载分配差度,以%表示F

Pi —第寸台机组实际有功功率•单位为千瓦CkW),

QI  ——第ʃ台机组实际无功功率.单位为千乏Ckvar)

Pl ——并联运行机组总实际有功功率,单位为T(kW)

∑Q.—— 并联运行机組总实际无功功率,单位为千乏(kvar)

—第,台机组的额定有功功率•单位为千瓦<kW);

QL ——第i台机组的额定无切功率.单位为千乏CkVar)J

Pl^——并联运行机组总额定有功功率.单位为TkwL

GB/T 35696—2017

∑Q,x——并联运行机组总额定无功功率,单位为Tkvar).

4分类

4.1运行模式

4JJ 恒定负荷持续运行

施加恒定的电气负载.在考虑了维修周期后,发电机组的运行时间没右限制。

4.1.2 变负荷持续运行

施加町变的电气负载,在考虑了维修周期后,发电机组的运行时冋没冇限制,

4L3恒定负荷限时运行

施加恒定的电气负载,发电机组的运行时间有限制。

4.k4变负荷限时运行

施加可变的电汽负载.发电机组的运行时间有限制,

t发屯机細的运行模式可能影响某此車要性能(如运行的经济性和叫靠性、维修间隔时间),

4.2启动和控制模式

4.2.1分类

在发电机组运行中的启动和控制模式通常有:

a) 启动]

b)  监测;

C)适用时.电圧和频率的调整与同歩f

d) 切换;

e) 停机口

注:可令部或部分地手动或自动Il

4∙2.2 手动操作

手动启动和控制发电机组口

4.2.3半自动操作

发电机组的某些功能手动启动与控制的.其余为白动的口

4.2,4自动操作

发电机组完全r动启动和控制的。

4.3负载类型

431线性负载

当此类负载发生变化时.允许暫时冇电压和频率的偏差,

注:照明系统F泵、风机和卷扬机。

4,3.2非线性负载

发电机组连接的负载设备对发电机组的频率、电丿k和波形特性有严格的要求*

注:整流•器和晶闸管控制的负载对发电机电压波形的影响需要考虑。

4,4发电机组结构型式

机组结构型式一般有;

a) 无底架;

10有底架;

C)有底架’控制装置、开关装置和辅助设备整体安装;

d)按在4.4c)中给川的构型,有罩壳,

4.5安装型式

4.5.1刚性安装

发电机组安装在刚性底架卜或底架固定在无弹性层嵌入的低弹性衬底(如软木垫块兀

4.5.2弹性安装

4.5.2.1全弹性安装

发屯机组安装在带有底架的基础或基座上D

4.5,2.2半弹性安装

柴油机弹性而发电机刚性安装在基座或基础IL

4.5∙2.3 在弹性基础上安装

发电机组安装在弹性基础(减振块)上,机组与承载基础隔离(如川抗振架)。

注:在弹性安装中•机组安装在弹性底座上,根据其特性可以部分隔离振动,对十船上∙ W要求限制弹性安装。

4.6联轴器结构

典型的联轴器结构般有:

H)

刚性;

b)

扭转刚性’

C)

挠性;

d)

扭转挠性:

e)

离合器.

5要求

5*1外观质量

机组轴系安装的对屮性,调速器机构成在规品的位置上,停车机构灵活;确认滑油、燃汕液位正常F 燃油系统中无空气;附件、管路、电气线路连接可靠;管路无漏油、漏水和漏气现象。

5.2设计

5.2.1.1.1柴油机的输出功率应包括发电机输出端的电功率、基本独立辅助设备需要的电功率以及交 流发电机的功率损耗。

5.2.1.1.2柴油机的输出功率应与所驱动的发电机的过载和承受大负载的要求相适应。

5.2.1.2低负荷运行

若发电机组要在低于该最低负荷下运行,柴油机应采取的措施和/或减轻问题的修正方法。

5.2.1.3调速器

在柴电推避系统屮.发电机组的柴油机电子调速器应有机械调速器作为备用。机械调速器应在电 子调速器发生故障时|'|动承担控制柴油机的功能。若采用电子调速器.可考虑配备两个电源.其中一个 电源采用蓄电池,在正常电源损坏时,调速器自动转换到备用蓄电池电源。

5.2.2 发电机

5.2.2.1主要参数

发电机的主要参数见表1

1发电机主要参数

主要指标

参数要求

额定电压

3.3 kV6.3 kV(6.6 kV)10.5 kV 13.8 kV

额定频率

50 HZ 60 IlZ

功率定额

发电机的定额应按GB/T 755-2008规定。根据运行模式,发电机的功率定额应规定持续定 额(工作制类型SI)或间断恒定负载定额(工作制类型SIO)O Sl工作制的2 500千瓦6极)以 上应为中压电制

中压发电机的防护等级应至少为IP44

交流中压发电机的电气冋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T 14711 2013中表5的规定。

所有旋转电机绕组应设有监测和报警用的温度检测器。温度保护电路应考虑过电压保护。

5.2.2.5定子绕组电路布置

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所有相的出现端应引出.以便连接定子保护。

5.2.2.6在变压器切换时的发电机性能

大型变压器合闸时的冲击电流影响带励磁时发电机的性能应由制造方和买方协商一致。

励磁系统应保证当电机发生故障时Ij动灭磁。

向非线性负载供电.如电力推进系统.与半导体变流器一起运行的发电机应针对系统预期谐波设 汁。和正弦波负载相比,应考虑足够的温升余度,发电机的效率应汁及谐波耗损。

5.2.2.9轴承和润滑

轴承和润滑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所有轴承应设有温度指示器。测量点应符合GB/T 755的规定。

b) 即使在倾斜位.置也应保证足够的润滑。应设冇轴承润滑检查设备。

C)发电机应设右当润滑油的正常供应被破坏能提供足够的润滑直至发电机停机的装置。

d)润滑液不能流出轴承.并渗透到电机内。

C)在采用轴承强制润滑的情况下•润滑油供应中断(油泵损坏.轴承供油管中失压)和轴承温度过 高,应发出报警。若温度进一步升高,则发电机停机。

f)为避免损坏轴承,重要的是在轴承和轴之间要确保无有害的电流。

设右强制通风、风道、空气过滤器或水冷却器的电机的冷却空气温度应采用机外读数温度计连续监 测。温度传感器应设冇报警触发器;对于采用装冇热交换器的闭路冷却方法的电机,应监测-次和二次 冷却剂的流量;绕组应保持无漏水和冷凝的水分。需要对漏水进行监测。

额定电压高于1 kV的出线端应不要同电压低于1 kV的出线端混装在一个盒内。

发电机应设有差动电流保护。

若绝缘未采用白熄灭材料,则封闭式的发电机应备有适于在电气设备发生火警时使用的灭火系统。

发电机的结构应能承受超速25%而不产生机械损坏。

磁场回路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发电机励磁线路中不应配置自动开路装置,且应设置磁场线路断开时限制感应电压的措施。

b) 在采用静止励磁装置时,防止磁场线圈瞬变过电压用二极管或品闸管的保护用半导体熔断器 的布置应为:将保护限制于单独的装置或装置组.而不断开整个励磁线路。在利用熔断器来

保护励磁线路的情况下,在发生损坏时熔断器应不断开磁场放电电阻线路。

5.2.2.16 无功补偿

当两台或以上的发电机作并联运行时,应设置无功补偿装置。

5.2.3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可与发电机组一体或分体安装,分体安装柜可为一个或多个。

控制冋路电压应采用低于250 V的电压,推荐下列电压:

a)  交流:48 VJIO V230 V

b)  直流12 V24 V36 V48 VJIo V

注:为确保控制Inl路装置的正常工作.控制电源偏差限值应予以考虑。

5.2.3.3启动蓄电池系统

5.2.3.3.1若柴油机为电启动,应使用满足负载要求、有足够容量的启动蓄电池,井为预计的工作环境 温度留有余量。除非蓄电池可补偿,否则不准许从蓄电池分电压。若控制电路也与启动蓄电池连接.蓄 电池应有足够的容量保证控制设备在所有条件下(即使是启动柴油机吋)能可靠工作。

5.2.3.3.2若蓄电池始终与耗电装置并联,目•仅在电源发生故障或需要峰值电流的情况下放电,应采用 一台适合向耗电装置供电的静态充电器。该充电装置应有足够的输出•且应在足够的时间内向蓄电池 提供必要的再充电电流,同时提供控制系统常备负载电流。

5.2.3.3.3当柴油机装有机械驱动的蓄电池充电发电机吋,蓄电池的再充电应在柴油机合理的运行吋 间内完成。若冇这样的蓄电池充电发电机,静态充电器口J■只供给控制系统常备负载电流和充足的浮充 电电流。

5.2.3.3.4选取充电设备时.应保证跨接于蓄电池的控制继电器和电磁线圈不会因充电过程中的偶然 过电压而损坏。

5.2.3.3.5应根据电缆总压降确定启动电动机的电缆尺寸.启动柴汕机时总电压降不超过蓄电池标定 电压的8%

5.2.3.4启动/停机的控制方式

5.2.3.4.1就地电启动/手动停机

该控制方式通常无保护控制。

5.2.3.4.2就地电启动/电停机

增加电停机便于设置自动保护控制。

5.2.3.4.3遥控启动/电停机

手动触发的启动和停机控制不在发电机组上或不靠近发电机组。在手动信号要从听不见机组声音 的地方触发信号或信号反馈不可行的场合,应采用自动保护控制。

5.2.3.4.4 自动启动/自动停机

发电机组的启动或停机是由独立取得的信号触发的,无手动干涉。

5.2.3.5停机装置

停机装置工作时应能切断进入柴油机燃烧室的燃油.这种装置应能保持在“停机”位置。停机装置 应能手动复位。

5.2.3.6 监测

5.2.3.6.1发电机应有措施确保静止绕组的温度。该温度应在能显示。应设置温度报警装置。对装有 热交换器的闭路冷却发电机,应对一次和二次冷却剂的流fi及绕组温度进行监测和报警。若町行,还应 设置液体冷却剂泄漏的检测和报警。发电机都应设置该检测器。两半拼成的轴承应设有温度计,若可 行,将指示轴承下半轴瓦的温度。

5.2.3.6.2为保证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和输出,应监测柴油机下列运行参数:

a) 转速;

b) 润滑油温度;

C)润滑油油位;

d) 柴油机冷却液温度;

e) 柴油机冷却液液位;

f) 排气温度。

5.2.3.6.3当被监测的柴油机参数超过运行限值时,应执行下列之一的动作:

a) 报警;

b) 报警并立即停机。

注:可进行光和/或声报警。

5.2.4 发电机组

5.2.4.1燃料和润滑油的供给

燃料和润滑油供给应使发电机组能在所有工作条件下正常运行,并应考虑安全措施(如防火防爆)。

5.2.4.2燃烧空气

应考虑供燃烧所需空气的品质.选择合适的空气滤清器。

5.2.4.3 HE气系统

排气系统应按允许的排气背压和要求的噪声衰减设计。

5.2.4.4机组结构要求

5.2.4.4.1发电机组的总成设计应当合理,零部件和附件的布置应便于維护和检修。

5.2.4.4.2发电机组在运行时可能被触及的运动部件应加防护装置。

5.2.4.4.3操作人员可能触及到的机组温度容易灼伤人的表面,应加防护措施。

5.2.4.4.4发电机组结构应有防止燃油和机油溅落入排气管和电气装置上及落入进气系统内的措施。

5.3性能

5.3.1启动特性

5.3.1.1发电机组应能在室温不低于5 °C无预热的条件下顺利起动。

5.3.1.2应急发电机组应具有两种起动能源,应急发电机组起动到空载转速的时间应不大于IO SO

注:发电机采用强迫润滑的滑动轴承时•润滑系统允许采用预热和预润滑措施。

5.3.2 频率特性

5.3.2.1瞬态频率变化和恢复时间

运行在下述负载时,发电机组的瞬态频率变化应在额定频率土 10%的范围内:

a) 发电机在满载(等于额定输出功率)下运行,突卸最大电气阶跃负载(在相当于发电机额定输出 功率的阶跃负载被突卸后.附加安装的过频率保护装置不动作);

b) 在空载运行时,向发电机突加其满载的50%,在经一段足以恢复穏态频率时间后.乂突加其余 的50%满载。在所有情况下,在不超过5 S的时间内,频率应恢复到最终稳态的±1%的范 围内。

5.3.2.2稳态频率调节

在从空载到满载的任何负载下.持续频率变化应在额定频率的±5%范闱内。

5.3.2.3稳态频率调节的可调范围

发电机组应具有连续可调稳态频率调节的机构,其可调范围不小于05%

5.3.3过频率保护

除调速器外.发电机组还应安装过频率保护装置,旦应调整成频率不应超过额定频率的15%

5.3.4循环不均匀度

发电机组在空载及各种穏定负载下的转速,其循环不均匀度不应超过0.5%

5.3.5空载电压整定范围

发电机组空载电压的整定范围为额定电压的95%105%

5.3.6稳态电压调整率

5.3.6.1发电机组在调定的稳态调速率下热态运行,负载在空载到满载,功率因数在0.5-0.8(滞后)范 围内变化时.在无功调差不起作用时,其稳态电压调整率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在功率因数为0.9 (滞后)吋.稳态电压调整率应不超过±2%

5.3.6.2发电机组在无功调差起作用时.当负载在0100%范闱内变化和功率因数为0.8(滞后),额定 电压为满载整定时,稳态电压调整率应不超过4%额定电压为半载整定时,稳态电压调整率应不超过 ±2%

5.3.7瞬态电压变化率和恢复时间

发电机组在空载工况下,突加、突卸60%额定电流、功率因数为().4(滞后)及以下的对称负载时.瞬 态电压的变化率最低不应超过额定值的一15%,最高不超过+ 20%恢复时间不应超过1.5 So

5.3.8 电压调制

发电机组在0100%额定负载内的任意对称负载下电压调制不应超过±1 %。

5.3.9过载

发电机组应具有能承受110%额定功率连续运转1 h的能力.温升不作考核。

5.4并联运行

5.4.1相同容量的发电机组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分配差度应不大于发电机额定有功功率的15% .无 功功率分配差度应不大于发电机额定无功功率的10%

5.4.2不同容量的发电机组并联运行时,当负载按额定功率因数在额定功率的20%100%范围内变 化时应能稳定运行.其有功功率分配差度应不大于最大发电机额定功率的15%和最小发电机额定功率 的25%,无功功率分配差度应不大于最大发电机额定无功功率的10%或最小发电机的额定无功功率 的 25%

5.4.3当发电机组柴油机的循环不均匀度的频率接近系统电气固有频率时会出现并联运行的功率交 互振荡。发电机组总的飞轮效应应使任何一个方向上偏离匀速旋转位置的角偏差任何时候都不超过 3.5电角度。

5.5振动烈度

发电机组的安装、固定应采用减振器并应右良好的隔振效果.机组台架试验时的振动烈度有隔振时 不应大于45 mm∕s∙无隔振时不应大于28 mm∕so

5.6空气噪声

当发电机组不带隔声罩,额定转速低于或等于IoOo r/min时,空气噪声A计权声压级应不大于 105 dB;高于1 000 r/min时,空气噪声A计权声压级应不大于110 dB。当发电机组带隔声罩时A计 权声压级空气噪声应比不带隔声罩时的限值低20 dB25 dBo

5.7扭转振动

发电机组扭转振动分析按GB/T 6072.5的规定。机组成套方应确保机组扭转振动安全地处在临 界值范围之外。当按合同预先约定时,机组成套方应对扭转振动特性进行计算和测屈。扭转振动测虽 和/或计算的结果应符合发电机组、柴油机和被驱动发电机制造方的要求。

5.8 环境适应性

5.8.1高低温

发电机组在0 °C45 °C下应能正常工作。

5.8.2湿热

发电机组承受在下列湿热条件F

a) 当温度等于或低于40 °C时.相对湿度为95%±3%;

b) 当温度高于40 °C时,相对湿度为70%±3%

5.8.3振动

发电机组在下列振动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 振动频率为2.0 Hz~13.2 IIZ时,位移幅值为±1.0 mm

b) 振动频率为13.2 HZ100.0 HZ时,加速度幅值为±6.86 m∕s2 o

5.8.4倾斜和摇摆

发电机组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  横倾15°

22°30'(应急机组;

b)  纵倾 7o30,;

10°(应急机组);

C)横摇 22°30';

d)纵摇IoOo

5.8.5 盐雾

发电机组在GB/T 2423.17 20083章中规定的盐雾条件下,其表面应符合表2的要求。

2盐雾

底金属材料

镀层类别

后处理

试验时间

要求

一般设备

防爆设备、室外

铜和铜合金

铜+镣T馅

拋光

48 h

96 h

无棕锈

钝化

拋光

无白色或 黑色腐蚀物

无浅绿色腐蚀物

镣+铭

无灰色或浅绿色腐蚀物

无铜绿

钝化

阳极氧化

无腐蚀点

5.8.6霉菌

装置的长霉等级应不超过2 b0 6试验方法

6.1试验设备

6.1.1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频率表等电气仪表的精度应不低于0.5级.功率因数表的精度应不低于 1.0 级。

6.1.2温度表、压力表等热工参数测量仪表的精度应不低于2.5级,机组出厂试验时允许用机旁仪表板 仪表。

6.1.3仪用互感器的精度应不低于0.5级。

6.1.4负载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用水电阻作有功负载时,其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应小于发电机额定电流的3%

b) 无功负载可以采用堵转的异步电动机或水电阻加线性电抗器,也可采用感应调圧器作为无功 负载,此时调压器应工作在非饱和区。

C)在进行机组负载试验时,允许采用电能反馈电网的形式。

6.1.5试验中所用的仪器仪表.示波器等均应计量合格且在有效的合格期内。

6.1.6测量仪表的量程,应使测试数据可能的最大变化范围在测试仪表量程的20%90%范围内。

6.2外观检查

用目视法检査外观质量。

6.3启动特性

按照CB/T 3254.2规定的方法进行启动试验。

6.4瞬态频率变化和恢复时间

6.4.1发电机组在额定有功负载工况下运转5 minIO min,突卸全部负载•然后按5.5.2.1规定突加相 应的负载,用示波器(配瞬时转速测量仪)或其他有效测试方法.记录频率的变化和恢复时间。

6.4.2试验应连续(一种状态稳定后再进行另一次突变负荷试验)重复.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试验 的结果。

6.4.3用测量仪表记录发电机组突加、突卸负载前后的稳定频率。

6.5稳态频率调节

发电机组稳态频率调节一般调整在3%5%范围内.使发电机组带额定冇功负载、额定频率、固定 调速手柄。发电机组从额定有功负载的100%-0;再由OflO0%额定有功负载.单方向缓慢改变负载 (不准许在一种负载工况下来回调整负载,加载或减载方向上的测点应不少于五点),测定负载改变后的 稳定频率及相应的发电机组功率。试验应连续进行三次(出厂试验时允许只测一次),在各次特性基本 稳定的情况下,取其中一个循环的平均特性仙线,求出稳态频率调整率。

6.6 稳态频率调节可调范围

将调速器上的稳态调速率置于最小位置。发电机组带额定负载,并使发电机组为额定频率。卸去 全部负载.记录此吋发电机组的空载频率。将调速器上的稳态调速率置于最大位置。重复上述试验.分 别求出发电机组稳态频率调节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6.7过频率保护

发电机组在空载条件下调节过频率保护装置的频率整定值(允许模拟方式进行),使发电机组频率 达到113%115%额定频率时,过频率保护装置应迅速动作,使发电机组停机,试验三次均应成功。

6.8循环不均匀度

发电机组在额定频率下,在100%75%50%20%额定负载及空载时分别记录发电机组频率变 化,每一工况稳定1 min2 min

6.9空载电压整定范围

发电机组升到空载转速,发电机应能起励建压.调整电压整定电位器.观察电压变化范围。

6.10 稳态电压调整率

发电机组在额定功率、额定频率运行至热态,卸载后.使发电机组负载从空载到100%额定负载,再 从100%额定负载到空载,保持额定功率因数,单方向缓慢变化,每一方向测虽不少于5点,并包括20% 额定负载,记录各点负载、电流、电压、频率值。

6.11瞬态电压变化率和恢复时间

待发电机组的稳态调压率测定后,卸去负载,机组空载先突加后突卸对称的60%额定电流,功率因

数低于0.4(滞后)。

发电机组在额定功率因数的条件下,对20%50%75%100%额定负载用示波器或其他有效仪器 记录电压波动情况,出厂试验时允许用电压表测量。

6.13过载

6.13.1发电机组先进行负载试验和燃油消耗率测定。

6.13.3测定的燃油消耗应修正到环境温度为45 °C、相对湿度为60%、海水温度为32 °C,大气压力为 101.3 kPa的条件。

6.13.4在发电机组负载试验后.随即进行110%额定负载过载试验,试臆时间为1 hɔ30 min记录 一次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电压等参数。

发电机组应在起动转速到额定转速范闱内检查最大振动点.并在额定频率和额定负载整定后,分别 在带50%Io0%110%额定负载时,按GB/T 2820.9-2002规定方法,测定发电机组运行部分主要测 试点三个方向上振动速度的有效值。

发电机组在额定频率、额定负载下.按GB/T 2820.1() 2002规定的方法测量噪声。

6.16扭转振动

发电机组在空载工况下.在最低稳定转速至110%额定转速范围内按CB/T 3853规定方法测琵发 电机组的扭振振幅。发电机组在额定负载下,在95%100%额定频率范围内按CB/T 3853规定方法 测量发电机组的扭振振幅。

6.17高低温

6.17.1GB/T 2423.1规定进行低温试验。

6.18湿热

GB/T 2423.4规定进行湿热试验。试验結束后,将装置从箱(室)内取出,在正常的大气条件下 进行恢复。允许将装置所有能接触到的表面和部件上的水渍抹去。

6.19振动

按正常状态固定在振动台上,按GB/T 2423.10所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持续时冋为每个轴线方向 上扫描振动90 min0如有共振,应在最严重的一个共振频率上耐振90 min°

6.20倾斜和摇摆

以倾斜22.5°的角度,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各进行15 min倾斜试验;以幅度为22.5°周期为10 s.

在前后、左右两个垂直方向各进行15 min摇摆。

6.21盐雾

GB/T 2423.17—2008规定进行盐雾试验。

6.22 霉菌

GB/T 2423.16规定进行霉菌试验。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发电机组的成套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两种。

7.2机组型式检验

7.2.1 检验时机

发电机组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发电机组定型后,在出厂试验运行中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连续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时;

C)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

d) 发电机组中的主要配套件(柴油机、发电机、调速器、励磁系统)转厂生产或设计丁艺、使用材料 有重大变化,足以引起性能变化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检验有较大差别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2.2受检样品数

每型发电机组型式检验受检样品为一台套。

7.2.3检验项目

符合检验时机的机组均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项冃见表3

3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要求条号

试验方法条号

1

外观检査

.

.

5.1

6.2

2

启动特性

.

.

5.3.1

6.3

3

瞬态频率变化和恢复时间

.

.

5.3.2.1

6.4

4

稳态频率调节

.

.

5.3.2.2

6.5

5

稳态频率调节的可週范围

.

5.3.2.3

6.6

6

过频率保护

5.3.3

6.7

7

循环不均匀度

.

5.3.4

6.8

8

空载电压整定范围

5.3.5

6.9

3 (续)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臓

出厂检验

要求条号

试验方法条号

9

稳态电压调整率

.

.

5.3.6

6.10

IO

瞬态电压变化率和恢复时间

5.3.7

6.11

11

电压调制

5.3.8

6.12

12

过载

.

.

5.3.9

6.13

13

振动烈度

.

5.5

6.14

14

空气噪声

.

5.6

6.15

15

扭转振动

.

5.7

6.16

16

高低温

.

5.8.1

6.17

17

湿热

.

5.8.2

6.18

18

振动

.

5.8.3

6.19

19

倾斜和摇摆

5.8.4

6.20

20

盐雾

.

5.8.5

6.21

21

霉菌

.

5.8.6

6.22

注:•必检项日;一不检项目。

7.2.4合格判据

当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要求时,则判定发电机组检验为合格,若受检样品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 允许返修后复检.复验仍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发电机组型式试验为不合格,在发生7.2.1b)d)C) 项情况时.允许只作有关项目的型式检验。

7.3出厂检验

7.3.1检验项目

每台柴油发电机组应做出厂检验•试羚项冃见表3.其检验项冃也可由制造方、用户代表和验船部 门商定。

7.3.2合格判据

当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要求时.则判定机组检验为合格,若受检机组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允许 返修后复验.复验仍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机组出厂检验为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8.1 标志

8.1.1发电机组上应装有耐久材料制成的铭牌,铭牌应留有船检标记的位置,铭牌上宜标明下列内容:

a) 发电机组名称;

b) 代号;

C)额定功率;

d) 额定转速;

e) 额定电压;

D 净质量;

g) 外形尺寸;

h) 出厂编号;

i)  成套厂名;

j)  出厂日期。

8.1.2安全警示标志和紧急处理说明应明显地置于有关部位。

8.2包装、运输

发电机组的包装应有防潮等措施,并且牢固可靠,保证在长途运输中不致损坏.包装的包装储运标 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其内容宜包括:

a) 机组名称;

b) 出厂编号;

C)包装箱尺寸;

d) 毛重;

e) 包装日期及汕封有效期;

f)  成套厂名;

g) 发货地点;

h 收货单位;

i) “不得倒置”“向上”“小心轻放”“防潮”及挂钩和索具位置字样和标志。

8.3储存

机组应储存于通风干燥、无腐蚀的仓库内,并定期查看油封情况。油封到期后,用户应按要求重新 进行油封。

Z

O

CXJ


9 6 9

Ln OO


GB/T 35696-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船舶交流中压柴油发电机组及 控制系统要求

GB/T 35696—2017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Iooo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IOOO45)

网 址:www.spc∙θrg∙cn

服务热线400-168-0Olo

201712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 • 1-59069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