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520—2013
Safety SPeCifiCatiOn for COPPer Smelting enterprise
2013-06-09 发布
2014-02-01 实施
目 次
前言......................................................................
■- ⅛W ---
'• »».4 J!.⅛iX,1.....
-A
•; .....
;..it∙*⅛<XJ5 •
■;.2組织札*⅛≈a家* ■- •
:.? Cff SΛ ,/:•». ∙-i⅛
:« ¾⅞t*Λ⅛√i¾<∙SW⅛∙S
•. •• κnsvι⅞⅛⅛
;.:• r!*Aft⅛ ■ ■
!. •- M
;£ a段轡理
■ ■• ¾⅛!ΛΛJ¾-a,
;.I 鋭,曾涂
•. !■ 冬<".哓合*∙∣It*t • ••
-V5.'ii⅛*ftu.¾S⅜t.S
'.I « Λftf⅞i⅛⅛ -■
,-'设s⅛发令
设备%全
». I ,! .βJκ⅛⅛Sl*u∙t.Λ JWS,t∙l
•■ ⅛ans.....
本标進按照GB/T 1.1 2009绐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HrI.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爪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冇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届集团有限公司、阳谷祥光铜 业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木标准主要起草人:颜虹、张邦琪、田雪北、武江华、盛放、张永红、爾松林、汉尚园、谢卫民、宣善伦、 马庆、陈迎武、王栋、易爱虹、路明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冶炼安全生产的术语Sl定义、基本要求、铜冶炼设备设施安全要求、铜冶炼作业安 全要求、应急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铜冶炼企业的设计、施工、验收、生产、维护、检修和管理。
2规苑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H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坦不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6工业铝炉水质
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43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近输安全规程
GB 622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T 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2145火力发苞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 16912探度冷冻法生产氣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 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080K所有部分)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GB/T 28001—2On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 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蒞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29压缩空站设计规范
GB 50030氣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53 IO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O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59 35~110 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6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姑构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351储修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ZI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工作场所有害IS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警示标识
AQ/T 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顼案编制导则
AQ/T900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 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JB/T7603烟道式余热钢炉设计导则
SH 3063石油化工企业诃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 3097石油化工静电接范
SY 6186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規程
TSG 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笫3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尽周令第17号)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岛令第27号)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規定〈国家安全生产理总局令第30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I厅应急[2009]73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剥国国务院令第591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3术语和定义
GB/T 28001,AQ∕T 90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诺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铜冶炼 CoPPer Smdting
铜糖矿经爆炼一吹嫁一火法精炼一电辭希炼后获得阴极桐的冶炼过程.
3.2
靖妹 SmeIting PrOCedUre
将含铜植矿,配人适当薮段的熔剂、返尘、燃料,送人空气或.富氧空气,将物料熔化.氧气与精矿内 元素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产生含二氧化硫(Soi,)烟气、铜鏡(冰铜)及炉渣的过程.
3.3
吹炼 blowing PrOCCdUre
通辻向铜镇中鼓人空气或SMS气,将其中的铁、磁及其他有害杂质氧化除去以获得粗铜,并将责 金属富集到粗钥中的冶金过程.
3.4
火法精炼 PyrO-refining PrOCedUre
以粗铜为原料,在高温下向铜爆体中鼓入空气,使铜熔体中的杂质与空气中的甌发生!K化反应,以 金属氧化物的形态进入渣中脱險,然后用还原剂将溶解在铜中的紅除去,最后浇铸成合格阳极板的冶金 辻程.
3.5
电解精炼 electroIySiS refining
将Hl极板作为阳极,用始极片或不锈钢阴极作为阴极,相间地装人电解槽中,用硫酸钥溶液做电解 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上的钢和电位较负的金属溶解进人溶液,其他金属进入田极泥,铜从阴极上 析出的过程.
铜包 CePPer bundle
在冶炼过程中,转运冰铜、粗铜、炉渣等物髀的钢包.
3.7
关键装置key eqoipment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等条件下进行丄艺操作的生产装豈.
3.8
重点部位key Sue
铜冶炼过程中可能形成爆炸、火灾、泄漏场所的炉窑、情炉、傩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以及对关 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工程系统等.
4基本要求
4.1建立和保持
4.1.1策划
企业应按照策划、实施、检査、改进四步循拜模式,结合企业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通过ft我检査、白我剑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1.2方针目标
4. 1.2.1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根据策划、绩效测量的反馈、审核、自评结果.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 方针并予以发布.
4. 1.2.2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以文件化形式建立并保持可以量化的安全Sfei.
4. 1.2.3目标应符合企业安全方针,包括対持续改进的承诺•
4.1.3考核
企业应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按照所悔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 标和考核办法并予以考核.
4.2组鏡机构颓职麦
4.2.1组织机构
4.2.1.1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领导小组,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实际情况设 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4.2. 1.2企业应建立、健全从安委会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明确安全责任人.
4.2.2职责
4.2.2. 1企业应制建安姿会、管理部门、其他部门以及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其他人 员的安仝职责.
4.2.2.2企业应建立安全武任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 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4.2.3负责人
企业主要负責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获得安全管理资格证书,并认真履行《中 华人民共用I国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
4.3安全生产投入与工伤保险
4.3.1安全生产投入
应按照相关法规要求提取安全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专项用于安全设施、安全技术擂施、重 大危险源评佔和监控、事故隐患整改等方面.
4.3.2工伤保险
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ffiβ∣⅛∙ffi用.
4.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4.4.1法據法规、标准规范
4.4. 1. 1企业应建立识别?∏获取适川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規范的陽度,明确主骨部门,确定荻取 的巣遒和方式,及时识别、获取和更新透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腐规范.
4.4. 1.2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透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 管部门汇总.
4.4.1.3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4.4.1.4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注规范,芽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 到各项H作中.
4.4.2规章制度
企业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 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最大限度飽障低対人、机、物、环境的ifl⅛.安全生产规 章制度至少应包含AQ/T 9006-2010中5.4.2规定的内容.企业应按照GB/T 28001—2011中4.4.4. 的要求,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1、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使文件、记录处于受投状态.
4.4.3操作規程
4. 4. 3. 1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圳材料、产昂的危险性,编制安全操作 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4. 4.3.2企业实施新工之、新技术吠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
4.4.4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我行1»况进行检查 评佔.
4.4.5修订
企业应按照ΛQ∕T 3013-2008中5. 3. 5的规定进行.
4.5教育培训管理
4.5.1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⅞HiWΠ,S规定及岗位苗要,定期讽別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 施安全敎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操作貫位人员、其他人员的教育培 训应满足4生产条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M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服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
4.5.2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亲,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 改进。
4.5.3企业应按照AQ/T9004的要求,建立帯有本企业特点的安全文化体系,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持续提高,
4.6相关方管理
4.6.1企业应制定并严格执行承包商管理制度,对承包Itf资格预审、迷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 表现评价、复评等过程造行管理,建立合格承包商名录和档案。企业应与选择的承包商签订安全协 设书.
4.6.2企业应制定并严格执行供应商管理艇度,对供应商资格预审、选择和复评等辻程进行管理,建立 合格承包商名录利档案,并定期识别与呆购有关的风险.
4.6.3不得将项目委托绪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日协议应明确规定双 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利义务.
4.7变更
4.7.1企业应制定并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明确变更申请、审批、实施、验收要求.
4.7.2企业应对机构、人员、法律法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等变 更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4. 7.3企业应管理并保存变更记录.
4.8风险管理
4.8.1评价范BI
企业应组织制定风險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准则,评价范围包括: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 W⅛>ffi¾;
—事故及潜在的紫急情况,
所有进人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近输和使用过程,
一一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牺、安全防护用品;
——人为因素,包括建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直;
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4. 8. 2评价方法
企业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以下兀种,
作业条件危险性半定量分析<LEC i
——安全检査表分析(SCL)i
—工作危害分析(JHA),
—预危险性分析(PHA) i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失效模式与餘响分析(FMEA)I
—故障树分析(FTA))
—事件树分析(ETA).
4.8.3风险评价依据
企业应以下列依据制定风险评价准则,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相关信息.
4.8.4风险评价
4.8.4.1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歇和设备设施进行危 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物和环境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 严重程度分析.
4.8.4.2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4.8.5风险控制
4.8.5.1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生产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揩施,将 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可行性,
—安全性,
——可靠性.
4.8.5.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揩施,
—个体防护措施.
4.8.5.3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対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 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4.8.6重大危险源
4.8.6.1 1»识与评估
企业应按黑GB 18218葬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 评估.
4.8.6.2登记建档与备案
4. 8.6.2.1企业按照GB 18218辨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后,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
4.8.6.2.2企业应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送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和有关部门备案.
4.8.6.3监控与管理 4.8.6.3.1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安装安全监控报警系统.
4.3.6.3.2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査、检验,并做好记录•
4. 8,6.3.3企业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毎年至少进行1次重大 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4.8.6.3.4企业重大危险源的防护Bi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规定.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应釆取切 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4.8.7风险倩息更新
4.8.7.1企业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息.
4.8.7.2企业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靖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4.8.7.3企业应在下列情形发生时及时:®行风险评价:
-~-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发生更新或新发布时,
—技木改造攻目使工艺或操作条件改变;
——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冇渐的认识,
组织机相发生大的调整。
4.9隐患排查与治理
4.9. 1隐患排査
4.9. 1. 1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査治瓊的管理制度,现魂相关部门/人员责任、方法,定期組织事故隐患排 査,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險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冇效的治理措施.
4.9.1.2隐息排查前应依据冇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企业安全牛产冃标制定排査方案,明 确排查的m的、范图,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
4.9.2排査范围与方法
4. 9.2.1企业隐患排査的范围应炬括所冇与生产经晋相关的作业场所、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
4.9.2.2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利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査、季节性检查、节暇日检斐、日常 检査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査.
4.9.3隐患治理
4.9.3.1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査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対隐息及时进行治理•
4.9.3.2隐息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洲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利要求.重大 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果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4.9.3.3隐息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重大隐患整 改效果要进行安全评估.
4.9.3.4企业应根掘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适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对其发 生事故的可能性、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和预测,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預瞥指数系统.
4 9.3.5洽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利效果评估.
4.10职业健康
4.10.1职业健康管理
4.10.1.1企业应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利从业人员健康监护 档案。
4.10.1.2企业作业场所应符合GBZ 2.1 ,GBZ 2.2要求.
4.10.1.3企业应确保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与生活区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应将有害作业与无 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4.10.1. 4企业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 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査,并记录.
4.10.1.5企业应定期対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告知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存人 取业卫生档案.
4.10.1.6企业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査,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 员不应从事禁忌作业。
4.10.2职业危害吿知和管示
4. 10.2. 1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T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亜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 施等如实吿知从业人员.
4.10.2.2企业应釆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 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4.10.2.3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 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利警示说明.
4.10.3职业危害申报
企业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应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 办法》进行申报.
4.10.4劳动保护用品
4.10.4.1企业应根据接触危害的神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含GB/T 11651及其他要求的个体防 护装备,并监智、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4. 10.4.2企业各种防护器異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贲保管、检査,定期校验湘维 护,每次校監后应记录或铅對.
4. 10.4.3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 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HI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4. 11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企业应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吿和调査处理条例KGB/T 6441制定事故管理制度,規确事故调査 人员的能力要求、职责与权力,按照"四不撤: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分析和处理,编制事故调在报告,提 出预防措施.
5铜冶炼设备设施安全要求
5.1生产设施建设
5.1. 1企业选址、总体布周工作场所应符合GBZl的要求.
5- 1-2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冇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JH业病防护设备设施 应•勺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建设 项U的"三同时"报批审查和安全评价工作.
5.1.3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礁认和竣 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苑管理.
5.1.4企业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规定,履行变更程序,对变更全过程进行 风险管理.建设项目蛟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依飛冇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 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人生产和使用.
5.1.5按规定為进行“安全验收评价”的建设项冃,应在项日试运行正常后,在申报验收前,委托具备相 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吿》.
5.1.6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5.1.7企业应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5.2设施安全
5.2. 1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安全设施管理台账.
5.2.2企业应确保安全设施配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a)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施,报警信号应传输至H 艺装置、储Jg设施等控制室或操作室,应符合SH 3063的有关规定,
ω 可燃液体雀区设置防火堤,在酸、碳躍区设毁围堤并进行防腐处理,应符合GB 50351的有关 规定,
C)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ifi安装的防節电设施应符合SH 3097的冇关规定,
d) 厂区防雷设施安装应符合GB 50057的有关规定;
e) 消防设施与器材配置应符合GB 50016、GB 50140的有关规定,
O电力装置设置应符合GB 50058的有关规定;
矽 厂房、库房建猊应符合GB 50016、GB 50Ie(I W GB 5018?的有关#5Ei
h)。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題温、超压等检测枚表、声或光报警和安全联锁 装置等设施,
D 供排水设施应符合GB 50015;GB 50069的有关规定;
j)变电所应符合GB 50053,GB 50059的有关规定S
k〉空.压站应符合GB 50023的有关规定;
1)畑Jg式余热锅炉应符合JB/T 7603 .GB∕T 12145的有关现足;
nɪ) IE力容器应符合TSG R(M(R的有关规定i
n)氧气站应符合GB 50030的有关规定;
O) 压力管道应符合GB/T 20801的有关规定;
P) 油库应符合GB 50074的有关魂定,
q)工业锅炉水质应符合GB/T 1576的有关规定;
r>煤气使川应符合GB 6222的有关规定,
S)天然气输送管道应符合SY 6186的有关规定;
t)生产车辆、道路设置及厂内送输应符合GB 4387的有关规定.
5.2. 3企业的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贵管理,定期检査和雄护保养'
5.2.4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修.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 维修拆除的,检维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
5. 2.5企业应MJUT-安全设•备设施监视和測量的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账,定期 进行检定和维护,并保存检定利维护活动的记录.
5.3设备安全
5.3.1特神设备
企业应按JfW侍神设备安全雌察条例》管理判定,对特种设备进行规范管理.
5.3.2 一般设备
5.3.2.1企业应保证5.3. 2. 2-5. 3. 2. 9中所列设备具有相应的紧急停车系统、监控、报警系统、联儀 系统、冷却系统、安全自动控制系统、防爆装置并保证该没备安全可靠、完整.
5.3.2.2橱冶炼用炉窖:
a) 炉容投人使用前应进行烘炉,确保炉帘达到工艺要求;
h)加人爆体中的原辅材料应确保Si到工艺要求,
C)吹炼炉生产时,安全坑内及熔体泄漏安全控制所奇范围之内的地面,不得有双水,
5.3.2.3婚体排放设备:
a〉根据排放爆体压力、流速和落点,设计蛤体排放设施两侧的高度,应达到安全要求,防止熔体 '溢出,
b) 熔体排放设施需満足膨防止变形,
C)需根据排放谿体温度、落点,安装耐火材料,减小受熔体冲刷的影响;
d) 外部配置冷却系统装置.
5.3.2.4 铜包,
a) 应使用专业生产厂家生产、检验合格的铜包;
b) 包耳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探伤检雀,
C)应定点存放不得占用安全Sfi道;
d〉工作前应按冊设备使用要求进行安全确认,若发现有发紅、裂纹和包环脱落等现象,则禁止 使用;
e) 铜包成装高温爆体时,液面距包沿应大于150 mm.
5.3.2.5浇铸设备:
a)溜指、中间包、盗铸包湘铜模应干燥无水分,
W出飄速度应适当.
5.3.2.6铜电解设备:
a) 电解槽内设起槽墩或移动楼梯,
b) 洗探机组应设置酸雾收集装置,电解液循环系统威设置酸雾排空裝置,防止酸雾伤害人及 设备;
C)电解槽而、浓微储存处应设置应急冲洗装置;
d) 电解槽应做防腐蚀处理,
e) 电解槽应能承受阴、冊极放貰其精沿时所产生的重量.
5.3.2.7除生设备:
a) 锁风下料装置应锁风有效及下料顺畅;
b) 提升飢动作应顺畅到位AM压蓋紧固,不松动;
C)气源三联体中分水滤气器的水量应低F其容量的】/3,减压阀输出压力应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油葬器内部应有油;
d)收尘袋及收生骨架,应及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走行更换.
5. 3.2. 8企业生产设备开车前应组织检查,进行安全条件确认.安全条件应满足卜'列要求:
a)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
W机械设备、设施、工具、配件等完戡无缺陷;
C)机械设备的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无缺陷;
d) 裸露的府轮、轴及高度在2m以下的链传动、传动帯应有防护罩,
e) 机器设备的金局外売、底座、传动装8,⅛ffi电线管、配电盘以及配电装置的金薦构件,遮栏和
电缆线的金属外包皮等,均已釆取保护接地或接零;
n主电室、圖电室、主要电舗隧道和电线夹层设有白动报警器,烟雾火警信号器监视装置;
g) 系统气密测试、设施空运转调试合格,
h) XfetlWS控制;
。 己制定操作规85、应急预案和装置矛车方案,
i) E完成应急预案演练,确认κ⅛fi⅞ffi∏rπ≈
»现场工艺和设备符合设计规范.
5.3.2.9企业生产装fit停车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编制停车方案、制定应am;
W操作人员能够按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裸作,按照应念措施进行处理.
5.4检錐修
5.4.1企业在进行检维修前-应编制检维修计划,检维修计划应落实"五定”原则,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 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壁、定检修選度,并做到:
Q安全控制措施和检修方案得到安全确认并严格按照檢修方案执行;
b) 対检维修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C)确认工艺、设备没施具备维修作业条件后,办理交付总修手续;
d>办理各种作亜许可证;
e>对.检维修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査.
5.4.2企业在检维修后应办理检维修交付生产手续.
5.5钥冶炼关键装置、重点设施
5.5.1企业应加强对至少包括以下关健装景、柬点设施的安全曾理:
Q冶惨用炉;
ω铜电解精炼装置;
D燃料供给系统,
a>除尘系统.
5.5.2企业应建立关键装置、宣点设施梢案,按照安全重要性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各专业的职责,定期 进行监督检査,并形成记录.
5. 5.3企业关键装豈.重点部位为重大危险源时,还应按4. 8. 6执行.
6铜冶炼作业安全要求
6.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6.1.1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韻生产过程的控制。应严格执行各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规定,对 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思,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対动火作业、受限 空冋内作亜、临时用由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卅批手续.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利安全措施等内容.
6. 1,2企业进行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
6. 1.3企业进行正常作业时,应按如卜•要求进行,
6. 1.3.1铜冶炼作业,
a) 生产过程中,应适时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巡检;
b) 作业人员在操作前,应对作业条件反现场环境等进行安全确认,方可进行操作;
C)生产过程中,炉毒周围婚体容易喷SS到的区域严禁放易燃易爆物晶,
d)严禁用潮湿或过冷的工具接触高温熔体,防止熔体爆炸伤人;
矽炉体水冷构件发生漏水时,成立即藏断供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It ,対泄漏旳水进行引流,避免 水进入炉内或流淌到炉体耐火材料上,
O应定期检查压缩空气"气动三联件,,.⅛w风量、压力、汽水分离器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压Sft空气 含水过高布JS成炉内进水,引发咬炉、爆炸事故.
6.1.3.2铜水吊运作业:
a) H作前应按照设备使用要求进行安全确认,若发现包体有发红、裂纹、包环和包耳脱落等现象, 则禁止使用;
b) 装有高温蜂体的铜包在吊适过程中应走规定路线,避开地面行人,桐包倾却明严禁站人;
C)严禁与其他物体碰撞;
d)倾倒铜水或其他爆体时,应防止飞濾或洒落伤人.
6.1.3.3浇铸作业:
a〉出铜前,应保证溜槽、中间包和浇待包按设计要求砌筑井烘均、干燥;
b)出铜辻程中,应控制好铜模温度,模内不得积水,脱模剂成干燥,并控制好出铜速度,防止因出 铜速度辻快,中间包或浇鈴包漫包溢铜造成人员利设备伤害事故;
C)处理粘模时,应停止浇铸设备。
6.1.3.4阳极整形作业,
a)在启动设备之前,应确认设备各部件处于完好状态;
W操作前应魂保安全区域内人员安全在可控状态;
C)铜阳极吊装作业时应明确指择人员及信号,吊车工应听从阳极指吊人员的指挥,不得擅自 操作,
d)据阳极在吊這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站在吊逐的安全距离内,防止铜阳极意外滑落砸伤及铜阳极 的飞边毛刺割伤;
e〉堆放阳极板时,应保证阳极板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防止阳极板翻倒瑚伤人员,同时要求壊放装 齐,便于行走及现场管理.
6.1.3.5铜!&解作业*
a)应定期检査短路铜排连接点堪栓是否松动,接触是否良好,
W做糟前应清理短路排和导电板接触部,确保其接触見好;
C)生产过程中应对各电解槽内电解液的流量、液位等进行检査,避免电解液断流或漏空引起 事故,
d)定期检査电解糟设备、供冋液循环管道,发现跑、冒、滴、漏现象应及时处理,
矽对供回液管道、檀间导电铜排.⅛⅛r块进行更换时,应统--由--人指挥,多人配合作业,动作 应协调,防止扭伤;
O在槽面上操作时应注意防止踏空跌伤;
g)槽面操作人员在吊车E吊时应与吊车保持安全距离,
S传统电解法生产的始极片谜行剥离时,两侧操作人员应协调配合,按要求进行,防止始极片划 伤和掉落碰伤,
1)在JSiS及加工始极片过程中应按规范舞作,防止边緣尖利部分割伤,
j)应使剥离架的生产始极片用的母板两边挂耳距离相等,防止掉板砸伤;
W打磨歓母板时,应胡藏防护眼镜;打磨好后应整齐摆放在备用架上,防止倒塌伤人,
O対钛母板⅛≡S行打磨抛光处理时,应正确使用磨光机,防止跑位伤人;打磨过程中磨板机不 应正对人,防止飞屑伤人;
In)在机组操作台及关键部位应设置紧急停止按钮,操作前应确保操作人员在安全区域内,
n) 检査各运转机构以及关键部位是否灵敏、正常,机电设备需配备灭火设施;
o) 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触摸活动部件,不得将身体置于机组的下面或靠近移动部分;
P)进入阴极冲洗室、残极冲洗室处理时,应确保蒸汽及冲洗水处于关闭状态;
q〉手动剥洛所极片时,操作员应戴保护性手套,防止铜刮伤,
I)安装极板夹边条时,应正确使川修弟工具以免伤手.
6.1.3.6硫酸铜生产作业:
a) 定期检査蒸发栖的送、岀液阀门、蘇汽阀和压缩空气阀有无损坏;
b) 对幕发槽进液时,当距离蒸发槽上沿200 mm~300 mm时,先停案,待管道内无液体流出时. 关闭阀门;
C)对兼发槽谜行比重和温度測SW.Ri止电解液溅起灼伤,防止摔倒;
d) 离心机开机前应手动盘车,检査转动鼓是否转动灵活,若转动鼓抱死应及时处理,
C)离心机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挨蝕转动部件,出现异常应立即断电停机进行处理.
6. 1.3.7脱砰作业:
a)及时检査风机SsffA否正常,防止帥化氢气体中希;
b>停电2.5h后,才可以进人脱神现场进行操作;
C)停电前不得关闭风机,不得SJFffi面盖布,防止伸化気气体中毒,
d>脱碑循环Mi的铜⅛J于范围应控制在2 g/L以上,以防止碑化気气体的产生,导致碑化気气体 中毒,
e) 在进行橹面操作时应踩稳,以免踩滑摔伤。
6.1.3.8硫酸繰生产作业,
a)对搅拌器减速机加油时,应站好防止摔倒,跡止高压触电;
址对结晶梧进液时,结站糟液位距结晶槽上沿IOO mm时,停止造波,防止搅拌时电解液溢流,
e)结晶作业时严禁站在结品槽證上,防止潸倒跌入结晶糟, '
d)冷冻盐水槽补加氣化钙时,防止盐水溅起伤害或滑倒跌人低温桩水槽内造成人身伤害, C)氨斥机Sl在进行操作时,防止泄漏.
6.1.3. 9氧气配气区域作业应严格按GB 18912执行.
6.2作业行为管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 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6.3警示标志
6.3.1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 2894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 施上,设S ∣!SM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6.3.2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 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6.3.3企业应按冇关规定,在厂内道路设豈限速、限髙、禁行等标志.
6.3.4企业应在可能产生严重靳业危害作业岗位的醒口位置,按頰GBZ 158没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同时设置•告知牌,吿知产生耿业危害的种类、后果、BI防及应急救治措施、作业场所風业危害因素检测结 果等.
6.4报废、拆除作业 6.4.1企业应制定并严格执行生产设施拆除SKS管理制度.拆除作业前,拆除作业负责人应与需拆 除设施的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到现场进行对接,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拆除计划 或方案,办理拆除设施交接手续。
6.4.2企业凡需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应先清理于净,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
6.4. 3企业计划报废的容器、设备和管道渉及危险化学品的,应清理干净,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 处置.
6.4. 4拆除炉体前应进行安全珈认,®6保炉内温度降至常温,应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氧含量检测,确保 浓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防止炉体坍塌,并办埋相关审批手续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
7应急管理
7.1应急机构和队伍
7.1. 1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7. 12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耿应急救援人 员,并组织训练;无条件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7.1.3企业应明确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和救援队板的酬贲。
7.2成魚預案
7.2.1企业应按AQ/T 9002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编写综合应急救 援预案,针对具体的事故和类别、危险源编制专项应急救援預案,財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肉位制定 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7.2.2应急案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預案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7.2.3应急預案应按!S《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组织评审并发放.
7.2.4应急预案应板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弁-通报冇关应急协作单位.
7.2.5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尤其在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 进行修订和完善.
7.2.6企业至少应建立以下应急救援预案,
a) 冶金炉窑藤体泄漏应急敷援预案;
b) 倾动式冶金炉炉体严重下滑事故应倉救援预案;
d降压站大面积停电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d) 燃料供应站 < 系统〉发生火灾、爆炸应急救援预案;
e) 危险化学品火夹、爆炸、泄漏应念救援预案;
D其他会造成大范国影响的应急教援预案。
7.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7.3.1企业应按规定配备应急设施、装备,储备应急物资,进行经常性的检査、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完 好、可靠,并保持记录.
7.3.2企业应建立应急通讯网络,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iffl.
7.3.3企业应为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教援器材柜,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逆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 记录,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7.4应急演抵
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教援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评价演练效果,评价应急救援预案的充 分性利有效性,并形成记录.
7.5事故救援
仓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展开事故救援,应急结束后应编制应急救援报告,并对 救援效果进行评估或评价,根据评估、评价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剥国 国家标准
桐冶炼安全生产规范
中国标准山版社也版发行 北京HfSBfflKftTB西街甲2号OoOln3>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II;街16 ⅞<100045>
四址 WWW. spc. net. Cn
总績室,S10> 64275323 发行小心,<010>51780235 ⅛⅛JIR⅛β :(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奈珏岛勿St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钳
GB/T 29520-2013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 ≈ (010)68510107
打印Ia期;2013年7JJ23日 FO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