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7. 040 87. 060. 20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5571 〜5573—2019

涂料用天然树脂乳液、 石化设备内壁用耐酸性防腐蚀涂料 和石墨烯锌粉涂料

(2019)

2019-12-24 发布                             2020-07-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利H言息化部发布

HG/T 5571-2019涂料用天然树脂乳液

HG/T 5572-2019石化设备内壁用耐酸性防腐蚀涂料

HG/T 5573—2019 石墨烯锌粉涂料

ICS 87. 040

G 51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5572—2019

石化设备内壁用耐酸性防腐蚀涂料

AlItiCOrrOSiOn COatingS

for interior WaiI Of PetrOCheIniCaI equipment for acid InediUln

201 9-12-24 发布


2020-07-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

-⅜∕-        —1—

刖   5

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庆鲁朗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胜利油田 方圆防腐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北京碧海舟腐蚀防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常 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航百慕新材料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佐敦涂料(张家港)有限公司、海虹老人涂料(广州)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常州 光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信和新 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南充西南石油大学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无锡市太湖防腐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湘江涂料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飞轮造漆 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志强涂料有限公司、浙江飞鲸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远关西涂料化工(天 津)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江苏绿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希革、陆卫中、张平、蔡锐、王德洲、李秀伟、赖广森、吴美汝、黄卫 国、邓本金、刘小平、刘茂喜、赵绍洪、林蛟、冯少广、李跃武、陈双铜、徐茂利、张泉、刘嘉东、 黄立明、刘寿兵、朱能杰、张丹丹、颜朝明、殷勇、蒲吉斌、彭刚军。

石化设备内壁用耐酸性防腐蚀涂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化设备内壁用耐酸性防腐蚀涂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和 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环氧树脂、乙烯基树脂或其他聚合物为主要成膜物质,加入颜料、填料、助剂等 配制而成的双组分涂料。产品主要适用于高温、高压(温度不超过IOO "C,压力不大于10 MPa且 含有H2S. Co2CΓ , F-NOSo厂及炷类化合物的酸性介质环境下的钢质储罐、压力容器、 管线及混凝土设施等石化设备内壁的防腐蚀保护。

电力、冶金、食品及水处理等行业设备内壁用耐酸性防腐蚀涂料也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3—2008

GB/T

GB/T

GB/T

GB/T

GB/T

GB/T

GB/T

GB/T

GB/T

GB/T

GB/T

GB/T


煤油

1725—2007

1728—1979

1766—2008

1768—2006

2794—2013

3186色漆、

5210—2006

6682—2008

6750—2007


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 胶黏剂黏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 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6753. 1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8923. 1-201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

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 9271色漆与清漆标准试板

GB/T 9274-1988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T 9750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 13288. 1-2008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 第1部 分:用于评定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的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

GB/T 13452. 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13491—1992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HG/T 4337-2012钢质输水管道无溶剂液体环氧涂料

(15)                                                                1

JTJ 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SY/T 0315-2013钢质管道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

SY/T 6717-2016油管和套管内涂层技术条件

3要求

产品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1要求

项   目

指 标

底漆

面漆

在容器中状态

搅拌混合后应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不挥发物含量/%                     

85

密度/(g/mL)

商定值士 0.1

干燥时间/h

表干                        

实干                       

24

48

细度∙∕∕χm                                  ≤

80

100

黏度/(mPa ∙ S)

商定

涂膜外观

正常

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C

商定b

耐冲击性(5. 0J)

无漏点

耐磨性(IOOOg/1 000 r)∕mg                      ≤

50

35

附着力(拉开法)∕MPa

钢基材         

10

混凝土基材

2570%及以上基材破坏

耐冷热冲击循环30次)

无开裂,无起泡,无剥落

耐介质腐蚀性

混酸溶液Iod)

涂层无生锈、起泡、 开裂、剥落;45°V形 切口黏结力测试,涂层 无成片脱落现象

土酸溶液3d)

盐水溶液14 d)

混合溶剂3Od)

耐高温高压性能(7d)

a含玻璃鳞片等片状颜料的产品除外。

b商定值至少高于实际工况的上限温度IOre

4试验方法

产品按GB/T 3186的规定取样,也可按商定方法取样。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确定。

4.2试验环境

除非另有规定,试板的状态调节应符合GB/T 9278的规定。

除非另有规定,干燥时间、涂膜外观、耐冲击性、耐磨性和附着力(拉开法)项目的试验环境应 符合GB/T 9278的规定,其余项目的试验环境按相关检验方法标准的规定进行。

4.3试验样板的制备

除另有商定外,按表2的规定选用底材,C5O混凝土块符合GB/T 50107—2010的要求,浇注后 经28 d养护,表面处理按JTJ 275-2000附录DD. 1. 1的要求进行,其涂装面为非成型面。除非 另有商定,试验用钢板、铝板和玻璃板的材质和处理应符合GB/T 9271的规定。钢板经喷砂清理后, 表面清洁度应达到GB/T 8923. 1-2011中规定的Sa2切级,表面粗糙度应达到GB/T 13288. 1—2008 中规定的“中(G)"级。商定的底材材质类型和底材处理方法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

按产品规定的组分配比混合均匀并放置规定的熟化时间后制板。

除非另有商定,按表2的规定制备试验样板。采用与本标准规定不同的样板制备方法和干膜厚度 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表2中干膜厚度为实验室检验用干膜厚度,实际施涂最小干膜厚度可参见附 录Ao

涂膜厚度的测量按GB/T 13452. 2-2008的规定进行。测量喷砂钢板上的干膜厚度时,从试板的 上部、中部和底部各取不少于2次读数,读数时距离边缘至少IOmm,去掉任何异常高或低的读数, 取6次读数的平均值。

2试验样板的制备

检验项目

底材类型

底材尺寸∕mm

涂装要求

干燥时间、涂膜外观

喷砂钢板

150X70X(3 6)

刷涂、刮涂或高压无气喷涂1道底漆或面漆, 干膜厚度(250±50) μτn,涂膜外观项目放置 48h后测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耐冲击性

100X100X6

刷涂、刮涂或高压无气喷涂1道底漆或面漆, 干膜厚度(25O±5O) μm,放置IOd后测试。

耐磨性

铝板或玻璃板

直径100

附着力(拉开法)

喷砂钢板

150X70X(3~6)

刷涂、刮涂或高压无气喷涂1道底漆、1道面 漆,每道间隔24 h,底漆干膜厚度(250±50) μm, 面漆干膜厚度(25050)m,放置IOd后测试。

C50混凝土块

ιoo×ιoo×ιoo

耐冷热冲击循环, 耐介质腐蚀性

喷砂钢板

80X50X6

刷涂、刮涂或高压无气喷涂2道底漆、2道 面漆,每道间隔24 h,底漆干膜总厚度(300± 50) μm,面漆干膜总厚度(300±50) μm,放置 14 d后测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耐高温高压性能

喷砂钢板

150X30X6

4.4操作方法

除非另有规定,在试验中仅使用确认为化学纯及以上纯度的试剂和符合GB/T 6682—2008中三 级水要求的蒸馋水或去离子水。试验溶液在试验前预先调整到试验温度。

4. 4.2在容器中状态

打开容器,用调刀或搅拌棒搅拌,允许容器底部有沉淀。若经搅拌易于混合均匀,可评定为“搅 拌混合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应分别检验各组分。

4. 4.3不挥发物含量

GB/T 1725-2007的规定进行测试。产品按生产商规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立即称量,称样量 为2±0.2)g°称量好的试样在23±2) P条件下放置24 h后烘烤,烘烤温度为105±2)*C,烘 烤时间为1 h.

4. 4. 4 密度

GB/T 6750—2007的规定进行。产品按生产商规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进行测试。

4. 4.5干燥时间

GB/T 1728-1979的规定进行。表干按乙法进行,实干按丙法进行.

4. 4.6细度

GB/T 6753. 1的规定进行。仅测试主剂。

4.4.7黏度

GB/T 2794—2013的规定进行。仅测试主剂。

4. 4.8涂膜外观

样板在散射日光下目视观察。如涂膜均匀,无流挂、发花、针孔、开裂和剥落等涂膜病态,则评 为“正常”。

4. 4.9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SY/T 0315—2013中附录B的规定进行。涂膜的制备方法由双方商定。

4. 4. 10耐冲击性

HG/T 4337-2012中附录B的规定进行。冲击试验后用直流电火花漏点检测仪对冲击点进行 漏点检测,检测电压为(1 750±250) V.

4. 4. 11耐磨性

GB/T 1768—2006的规定进行。砂轮型号为CS-IOO

4. 4. 12附着力(拉开法)

钢基材的附着力测试按GB/T 5210—2006的规定进行。采用直径为20 mm的试柱,上、下两个

4                                                           (18)

试柱与试板同轴心对接进行试验。

混凝土基材的附着力测试按JTJ 275-2000中附录C. 3的规定进行。釆用直径为20 mm的试柱。

4. 4. 13耐冷热冲击循环

将试验样板放入(140±2) 0C的恒温烘箱中2 h,然后快速将试样放入预先降温至(一30±2) P 的低温箱中2 h,即为一次耐冷热冲击循环。经30次循环后观察涂膜是否有开裂、起泡、剥落等异常 现象,按GB/T 1766—2008进行描述。

4.4. 14耐介质腐蚀性

GB/T 9274-1988中甲法的规定进行。试验样板分别浸泡于60±2)笔的混酸溶液[5% (质量分数)盐酸10% (质量分数)硫酸=1 ɪ 1 (质量比)]、50±2) IC的土酸溶液[10% (质量 分数)盐酸3% (质量分数)氢氟酸=1 : 1 (质量比)]、(95±2) -C的氯化钠溶液[10% (质量分 数)氯化钠]、混合溶剂[二甲苯:煤油≈乙醇=1 ≈ 1 1 (质量比)]溶液中,煤油符合 GB/T 253-2008.试验结束后取出样板观察,如出现生锈、起泡、开裂、剥落等涂膜病态现象,按 GB/T 1766-2008进行描述。浸泡后的试验样板取出后Ih内进行45°V形切口黏结力测试,用锋利 的刀刃垂直划透涂层,形成边长约40 mm、夹角为45°V形切口,用刀尖从切割线交点挑剥切口内 的防腐涂层,观察涂层是否出现成片挑起或剥离的情况。

SY/T 6717—2016中附录C的规定进行。试验样板放入同时含有气相、有机相、水三相的介 质中。其中气相:二氧化碳分压0. 5 MPa,硫化氢分压0. 2 MPa,总压12 MPa;有机相:甲苯:煤 油=1 : 1 (质量比),煤油符合GB/T 253—2008水相:Cl-含量120 g∕L.将试验样板同时置于三 相介质中,且各占1/3,802) P高温高压化学介质浸泡至规定时间后取出样板观察,如出现生 锈、起泡、开裂、剥落等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2008进行描述。试验后浸入3种介质的涂 层均进行45°V形切口黏结力测试,用锋利的刀刃垂直划透涂层,形成边长约40 mm、夹角为45°V形切口,用刀尖从切割线交点挑剥切口内的防腐涂层,观察涂层是否出现成片挑起或剥离的情况。

5检验规则

5.2检验结果的判定

5.2.2应检项目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本标准要求时,该试验样品为符合本标准要求。

6标志、包装和贮存

GB/T 9750的规定进行。在包装标志或说明书上注明产品类别。包装标志上应明确组分配比。

6.2包装

GB/T 13491—1992中一级包装要求的规定进行。

6.3贮存

产品贮存时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并应隔绝火源、远离热源。产品应根据类型 定出贮存期,并在包装标志上明示。

附录A

(资料性咐录) 防腐层厚度

防腐层的材料和干膜厚度可根据防腐层设计寿命、防腐层特性和结构不同部位、结构形状、介质 腐蚀性、温度等因素确定。

内防腐层的最小干膜厚度根据储存介质、工程要求和腐蚀环境等因素按照表A. 1的规定确定。 设计时可根据介质腐蚀性等因素适当增加干膜厚度。

A. 1石化设备内壁不同部位耐酸性防腐蚀涂层建议最小干膜厚度

基体

防腐对象

部 位

最小干膜厚度m

普通级

加强级

底漆

面漆

底漆

面漆

钢质

储罐

储罐壁(油水线以上)

150

300

200

450

储罐底、罐顶及罐壁油水线以下

200

300

200

400

储罐附件

200

300

200

400

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内壁

200

400

200

500

压力容器附件

200

450

200

550

压力管线

压力管线

200

400

200

500

泵、阀门

200

500

200

600

混凝土

汚水池

内壁

400

400

500

500

酸碱中和池

内壁

500

500

600

600

隔油池

内壁

400

400

500

500

(21)

7

库七七www.kqqw.com提供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