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5.160.30
J 64
GB 15579.3—2014/IEC 60974-3:2007
ArC Welding equipment—Part 3 : ArC Striking and StabiIiZing devices
(IEC 60974-3:2OO7,IDT)
2014-12-05 发布
2015-10-16 实施
本部分的第3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GB 15579«弧焊设备》分为13个部分:
第1部分:焊接电源;
第2部分:液体冷却系统;
第3部分:引弧和稳弧装置;
第4部分:周期检查和试验;
——第5部分:送丝装置;
——第6部分:限制负载的手工金属弧焊电源;
——第7部分:焊炬(枪);
第8部分:焊接和等离子切割系统的气路装置;
——第9部分:安装和使用;
——第IO部分:电磁兼容(EMC)要求;
一第11部分:电焊钳;
第12部分:焊接电缆耦合装置;
——第13部分:焊接夹钳。
本部分为GB 1557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岀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釆用IEC 60974-3:2007<弧焊设备 第3部分:引弧和稳弧装置》。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无锡汉神电气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肯得机电股份有限 公司、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杭州凯尔达电焊机有限公司、浙江巨霸焊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都 电焊机研究所、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晓阳、焦怀志、朱宣辉、李亚群、侯润石、曹再华、杜武、张作文。
1范围
GB 15579的本部分规定了弧焊和类似工艺用的专业或工业引弧和稳弧装置的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独立的引弧和稳弧装置。该引弧和稳弧装置可放置在焊接电源的内部或外部。
注1:典型的类似工艺如等离子弧切割和喷涂。
注2:本部分不包括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579.1—2013 弧焊设备 第 1 部分:焊接电源(IEC 60974-1 :2005,IDT)
GB 15579.7—2013 弧焊设备 第 7 部分:焊炬(枪)(IEC 60974-7:2005,IDT)
3术语和定义
GB 15579.1-2013和GB 15579.7-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引弧装置 arc Striking device
在焊接回路疊加电压以引燃电孤的装置。
3.2
稳弧装置 arc StabiIiZing device
在焊接回路疊加电压以维持电弧的装置。
3.3
引弧电压 arc Striking VoItage
叠加在空载电压上的电压以引燃电弧。
3.4
稳弧电压 arc StabiliZing VOItage
叠加在电弧电压上的电压以维持电弧。
3.5
引弧时间 arc Striking PeriOd
叠加在空载电压上的引弧电压的持续时间。
4环境条件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第4章规定。
5试验
5.1试验条件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5.1规定。
5.2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或精度要求:
a) 电气测量仪表:0.5级(满量程的土0.5%),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测量时例外,对于测量绝缘电 阻和介电强度的仪器的精度没有规定,但测量时应考虑精度问题;
b) 测温装置:±2 K5
C)高压探头:±5%。
5.3组件的符合性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5.3规定。
5.4型式检验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5.4规定。此外,增加下列要求。
引弧和稳孤的额定峰值电压应按11.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试验顺序为型式检验项目中机械要求 检验项目前的任何方便的顺序。
本部分中的其他型式检验項目可按任何方便的顺序进行。
5.5例行检验
5.5.1外置式引弧和稳弧装置
每台外置式引孤和稳弧装置都应按以下顺序通过下列例行检验:
a) 一般目测检验(见 GB 15579.1—2013 的 3.7);
b) 保护性线路的连续性(见第10章,以及适用时见GB 15579.1-2013的10.4.2);
C) 介电强度(见 GB 15579.1—2013 的 6.1.5);
d) 高压回路试验:按制造商的说明,在高压回路施加工作电压以确认绝缘的完整性;
注:空载电压和回流电缆的连接,无论接地或隔离都会影响工作电压。
e) 一般目测检验(见 GB 15579.1—2013 的 3.7)。
5.5.2内置式引弧和稳弧装置
对每台内置式引弧和稳弧装置,应与焊接电源一起,按任意方便的顺序进行下列例行检验:
a)高压回路试验:按制造商的说明,在高压回路施加工作电压以确认绝缘的完整性。
注:空载电压和回流电缆的连接,无论接地或隔离,都会影响工作电压.
6防触电保护
6.1绝缘
6.1.1总则
应符合 GB 15579.1—2013 的 6.1.1 规定。
6.1.2电气间隙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6.1.2规定,并增加下列要求。
高压器件的最小电气间隙应符合表1的规定。
符合性检查:目测和测量。
6.1.3爬电距离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6.1.3规定,并增加下列要求。
引弧和稳弧回路的最小爬电距离应符合表1规定。
符合性检査:目测和测量。
表1引弧和稳弧回路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峰值电压• kV |
电气间隙b mm |
爬电距离b mm |
3 |
3 |
6.3 |
6 |
5.5 |
10 |
8 |
8 |
12.5 |
10 |
11 |
16 |
12 |
14 |
20 |
15 |
18 |
25 |
18 |
25 |
30 |
20 |
30 |
35 |
注:施加于回路的这些数值是根据11.3确定的。 | ||
•应根据ILl测量额定峰值电压。 ♦允许采用插入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1.4绝缘电阻
应符合 GB 15579.1—2013 的 6.1.4 规定。
6.1.5介电强度
引弧和稳弧装置的输出回路及耦合器件的绝缘(例如:耦合变压器或耦合电容器)应能承受高于装 置在额定最大脉冲频段下的额定引弧电压峰值120%的电压。替换试验:可用具有相同峰值的、频率为 50 HZ或60 HZ的近似正弦波的交流试验电压进行试验,但仅限耦合器件。
符合性检査:通过下列试验进行。
引弧和稳弧电压中使用的耦合器件应承受引弧试验电压或交流试验电压60 S.
注1:干扰抑制电容器不是耦合器件.
应在输出回路施加引弧试验电压60 s,施加电压的部位为焊接电极与:
a) 外露导电部件之间;
b) 其他隔离回路之间。
应无闪络或击穿现象。不伴随电压降低的任何瞬时放电可以忽略不计。
注2:干扰抑制电容器应承受输出回路的试验。
6.2正常使用中的防触电保护(直接接触)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6.2规定。
6.3发生事故时的防触电保护(非直接接触)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6.3规定,并增加下列要求。
根据额定最大输入电压,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将输出冋路与公共供电系统电气隔离。图A.1 为引弧和稳弧装置的耦合系统的示例。
符合性检查:目测。
7热性能要求
装在引弧和稳弧装置内的载流器件,应能传输制造商规定的额定焊接电流而不会:
a) 超过载流器件的额定温度;
b) 导致表面温度超过GB 15579.1-2013表7的规定。
对于采用液体冷却的引弧和稳弧装置,试验应在制造商推荐的冷却液的最小流量和最高温度下进行。
符合性检查:按GB 15579.1-2013的7.2规定进行测量。
8非常规运行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第8章规定,并增加下列要求。
如适用,外置式引弧和稳弧装置应经受非常规运行试验。
如果引弧和稳孤装置是设计成与特定的焊接电源一起使用的,非常规运行试验时引弧和稳弧装置 应与特定的电源连接。
如果稳弧装置既不与焊炬相连,也不与回流电缆相连,则试验时应在输出端将其短路,直到达到热 平衡。
带有内部保护装置的引弧和稳弧装置,在出现危险因素之前自动断电,则认为其满足本项试验的 要求。
9热保护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第9章规定(如适用)。
10供电电源的连接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第10章规定,并增加下列要求。
如果引弧和稳弧装置的额定输入电压不高于安全特低电压(SELV)或输入电压由焊接回路提供, 则不要求外露导电部件接地。
11输出
11.1额定峰值电压
引弧和稳弧装置的额定峰值电压不应超过表2规定的最大值。
引弧和稳弧电压是通过减去GB 15579.1-2013中表13给出的空载电压值而得到的(见图I)O
表2额定最大峰值电压
图1额定峰值电压
焊炬类型 |
额定峰值电压 |
手工焊炬 |
15 kV |
机械导向焊炬或等离子割炬 |
20 kV |
符合性检査:用具有足够带宽的示波器和高压探头进行测量。
额定峰值电压应通过跨接一个既不与焊炬(枪)相连,也不与回流电缆相连的220 PF的电容器进行 测量。
11.2脉冲电流
11.2.1充电量
脉冲电流在半个周期(不考虑极性)的最大充电量不应超过(见图2):
用于手工焊炬的引弧和稳弧装置,8 /xC;和
用于机械导向焊炬和等离子割炬的引弧和稳弧装置,15 μCa
//A
a)交流脉冲
图2脉冲电流充电量的测量
图3引弧和稳弧电压
11.2.2触电危险性
根据引弧和稳弧装置的设计,由于脉冲电流而导致的触电危险会在下列情况下发生:
——人体与引弧和稳孤装置的输出端直接接触(见H.2.3);
人体与作为焊接回路组成部分的电弧串联接触(见11.2.4)o
选择产生最大充电量的脉冲电流进行相应的试验。
11.2.3直接接触
按图4所示的电路,用具有足够带宽的示波器和高压探头,在既不与焊炬相连也不与回流空缆连接 的情况下测量电压,以进行符合性检查。
4
RNlO MΩ
('≤10 PF
4--高压探头;
5——尽可能紧凑的负载;
说明:
1— —焊接或切割电源;
2— —引弧和稳弧装置;
3--示波器;
,尽可能短的连接线。
图4直接接触的测量线路
为模拟焊炬所具有的电容特性,Ct的值应为:
连接焊炬或回流电缆长度为IOm及以下的引弧和稳弧装置,220 pF;或 一连接焊炬或回流电缆长度超过10 m的引弧和稳弧装置,1 000 PFe
为模拟人体电阻,无感电阻RB应为:
对于用在触电危险性不大的环境或釆用机械导向焊炬的引弧和稳弧装置,1 kO;或
对于用在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的引弧和稳弧装置,500 Ωo
测得的电压值除以电阻值RB得到脉冲电流值。
11.2.4串联接触
按图5所示的电路,用具有足够带宽的示波器和高压探头,在既不与焊炬相连也不与回流电缆连接 的情况下测量电压,以进行符合性检查。
将电弧间隙(见图5)调至能持续放电的最大距离。
为模拟焊炬所具有的电容特性,Ct的值应为:
一连接焊炬或回流电缆长度为IOm及以下的引弧和稳弧装置,220 pF;或
用于连接焊炬或回流电缆长度超过10 m的引弧和稳弧装置,1 OOO PFe
为模拟人体电阻,无感电阻RB应为:
对于用在触电危险性不大的环境或采用机械导向焊炬的引弧和稳弧装置,IkQ;或
对于用在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的引弧和稳弧装置,500 Ωo
测得的电压值除以电阻值RB得到脉冲电流值。
说明:
1— —焊接或切割电源;
2— —引弧和稳孤装置;
3--示波器;
,尽可能短的连接线。
4— 高压探头;
5— —尽可能紧凑的负载;
6— —电弧间隙;
图5串联接触的测量线路
11.3平均能量
模拟人体电阻,引弧和稳弧装置在无感电阻上产生的平均能量在IS的周期内不应超过:
——用于连接手工焊炬的引孤和稳弧装置,4 J;和
用于连接机械导向焊炬和等离子割炬的引弧和稳弧装置,20 Jo
符合性检查:按11.2的规定进行试验。
平均能量低于4 J的引弧和稳弧装置可被认为满足能量限值,适用于GB 15579的所有部分。
减去GB 15579.1—2013表13中的空载电压值得到引弧和稳孤电压(见图3)o
11.4输出回路的电容器放电
引弧和稳弧装置的输出被切断1 S后,输出电压不应超过直流113 Vo
符合性检査:按图6所示的电路,用具有足够带宽的示波器和高压探头测量电压。
4--高压探头;
5——尽可能紧凑的负载;
说明:
1— —焊接或切割电源;
2— —引弧和稳孤装置;
3— —示波器;
•尽可能短的连接线。
图6电容器放电的测试线路
为模拟焊炬所具有的电容特性,Ct的值应为:
连接焊炬或回流电缆长度为10 m及以下的引弧和稳弧装置,220 pF;或 用于连接焊炬或回流电缆长度超过10 m的引弧和稳弧装置,1 000 PFo
12控制回路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第12章规定。
13防触电装置
不适用。
14机械要求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第14章规定(仅适用于外置式引弧和稳弧装置)。
15铭牌
每台外置式引弧和稳弧装置上都应可靠地安装或印制标记清晰且不易擦掉的铭牌,其内容至少应 包括:
编号D 制造商名称和地址,如有必要,给出销售商、进口商、商标和原产国名;
编号2)制造商给出的型号(标记);
编号3)设计序号及制造信息(如顺序号);
编号4)本部分的标准编号,以证实引孤和稳弧装置符合本要求;
编号5) UP额定峰值电压;
编号6) X...⅛负载持续率(如适用);
编号7) I2额定焊接电流(如适用);
编号8) UI额定输入电压和频率;
编号9) Ii最大负载时的额定输入电流;
编号10) IP...防护等级,如IP21或IP23;
编号11)回II类保护符号(如适用)。
符合性检査:目测检査。
如果是内置式引弧和稳弧装置,应将编号5)加入焊接电源的铭牌中(见GB 15579.1-2013的 第15章)。
a) 志
1) |
2) |
3) |
4) |
b)輸岀
5) | ||||
6) |
X |
6a) |
6b) |
6c) |
7) |
7a) |
7b) |
7c) |
C)能量輸入
IX> |
8) |
9) |
10)可选择 |
11)如适用 |
16调节输出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第16章规定。
17使用说明书和标识
17.1使用说明书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17.1规定,并增加下列要求。
制造商应在说明书中给出:
额定峰值电压;
一引弧和稳弧装置是设计用于手工焊炬还是机械导向焊炬。
由于脉冲电流会在使用具有较长电缆线的焊炬或回流电缆时增加触电危险(见第11章),制造商应 规定电缆线的最大长度(m)和焊炬类型,并给出下列警告:
警告:焊炬电缆线或回流电缆线的长度超过制造商规定的最大长度时会增加触电危险。
17.2标识
应符合GB 15579.1—2013的17.2规定(仅适用于外置式的引弧和稳弧装置)。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引弧和稳弧装置的耦合系统示例
说明:
1— —焊接或切割电源;
2— —引弧和稳孤装置;
3— —输出;
4--电压源;
5— —电压发生器;
6— —扼流装置;
7— —输入耦合绕组;
8— —隔离二极管.
IO
图A.1引弧和稳弧装置的耦合系统示例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铭牌示例
a)标志
1)制造商 |
2)型号 | ||
3)顺序号 |
4) GB 15579.3 | ||
b)输出 | |||
5) UP = 8.5 kV | |||
6) X |
6a) 35% |
6b) 60% |
6c) 100% |
7) I2 |
7a) 300 A |
7b) 220 A |
7c) 180 A |
C)能量輸入
8) B =220 V |
9) Z1 =0.5 A | |
10) IP23 |
11) |
图B.1外置式引弧和稳弧装置的铭牌示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弧焊设备 第3部分:引弧和稳弧装置
GB 15579.3—2014/IEC 60974-3:2007
*
中国标准岀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总编室:(010)64275323 发行中心 i (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 1/16 印张1.25 字数25千字 2014年12月第一版 2014年12月第一次印刷
GB 15579. 3-2014
*
书号:155066 • 1-49884 定价 21.00 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打印H期:2015年1月20H F0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