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5∙060∙10
S 42
TB/T 3472—2017
LayOUt Of MU driver's desk
2017-05-06 发布
2017-12-01 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春客 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赵金星、张莉、孙景波、陶林、刘俊明、李宏伟、李刚、朱宁龙、宋永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车组司机操纵台的布置要求和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200 km/h及以上的动车组司机操纵台。
2布置要求
2. 1基本要求
2. 1. 1操纵设备的布置应便于单司机操作。
2. 1.2非正常运行时所用的操纵设备和测试设备,不应安装在操纵台上,以免分散司机的注意力。
2. 1.3操纵设备与控制设备,无论是独立还是关联,均应按其功能和符合逻辑的方式布置。
2.1.4正常运行时使用的操纵设备应靠近司机,应集中在司机操纵台上。基本控制部分应排列在操 纵台的左侧或右侧,以便于司机操作牵弓I/制动控制器。
2. 1-5当司机面朝线路方向操作时,常用的操纵设备如操纵手柄等,应便于司机操作。
2. 1.6操纵台上不应有产生爆炸、火灾、电击、有害气体等对工作人员构成伤害的装置或部件。
2.1.7操纵台上所有的突岀部件应避免对人体带来伤害。
2. 1.8操纵台宜设置辅助照明灯,保证司机在自然或人工临时照明条件下能观察各操纵设备。
2.2操纵设备
2. 2. 1对于在特殊情况或在危险场合下需迅速操作的操纵设备,应保证在黑暗环境下也不产生误 操作。
2. 2.2操纵手柄分为单手柄和双手柄两种模式。所有手柄均应采用非导热且非反光的材料。
2. 2.3在单手柄模式下,牵引区域位于0位远离司机的一侧,制动区域位于O位靠近司机的一侧。
2. 2.4在双手柄模式下,牵引控制器位于操纵台右侧,制动控制器位于操纵台左侧。
2. 2.5司机控制器可采用操纵杆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主操纵杆位于0位时,宜垂直于水平面;
b) 在制动操纵状态下,操纵杆和操纵台面的夹角不应小于40。,操纵杆的运动弧方向应保证司机 的操作尽可能简单。
2.2.6采用双手柄时,牵弓I/制动控制器应采用操纵杆结构。
2.3控制设备
2.3.1应限制用来引起司机注意的音响信号的数量。应保证司机能在司机室噪声状态下听得清音响 信号,并应与其他音响信号有明显区別。
2. 3. 2表盘式仪表指针的零点位置应一致,指针应按同一方向动作。
3布置原则
3. 1 人机工程
3. 1. 1人机工程应满足以下原则:
a) 重要性原则:将最重要的器件布置在最佳区域上;
b) 频次性原则:将使用频率最高的器件布置在最佳区域上;
C)功能性原则:将功能上相关的控制器布置在邻近位置上;
d) 顺序性原则:器件的布置应与操作的逻辑保持一致;
e) 可达性原则:对于不能按功能和使用顺序组合、且经常使用或重要的器件,则应布置在最容易 接近的区域上。
3. 1.2环境背景、操纵台、显示屏的颜色应协调,不应引起司机疲倦。选择颜料和面料时,应确保其不 会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镜面效果引起司机感觉不舒适。需连续操作或重复接触的操作部件,不应有冰 冷金属的感觉。
操作台面的光泽度GS不宜大于30% /60OO
操纵台不应使用色彩明度低的颜色或红色调,避免吸收热量引起司机室内温度升高。在光线充足 时颜色应清晰可见。
3. 1.3反射光应分散且不聚光。
3. 1.4操纵台的设计应考虑司机的身材尺寸(参见附录A),宜满足以下要求:
a) 司机脚踏板前缘至操纵台下缘的垂直距离不小于630 mm;
b) 从脚踏板前缘至操纵台上部前缘的垂直距离不大于800 mm;
C)操纵台下部空间深度,从操纵台前缘测量不小于600 mmO
3. 1.5行车过程中司机操作的全部操纵设备、仪表宜集中布置在操纵台上,并满足以下要求:
a) 装有常用操纵设备的台面应与水平面成0。~20。夹角;
b) 装有经常观察的控制仪表的台面应与垂直面成20。~40。夹角。
3. 1. 6操纵台最适宜的手可达性半径参见附录B的规定,操纵台外形尺寸参见附录C的规定。
3. 1.7操纵台和操纵设备的布置不应妨碍司机在正常位置上的工作。
3. 1.8操纵台所使用的标识和文字说明应尽量靠近被说明的设备,文字说明应简短扼要。
3. 1.9不同动力牵引形式的动车组的操作设备、控制系统及其布局宜按照功能分区进行布置。
3.2操纵台功能区布置
操纵台功能区主要由仪表盘、台面及脚踏构成,仪表盘主要布置各系统显示设备等;台面主要布置 牵弓I、制动控制器手柄,行车过程中重要的操作开关等。仪表盘布置参见附录D的规定。
为规范相关人员专业用语和准确描述不同型号动车组具备相同功能的操作设备,操作台主要设备 及按钮开关的名称见附录E,如需刻打相关设备及按钮开关名称,可适当进行缩减。
3.3仪表盘区域布置
3. 3. 1仪表盘区宜设置6块显示屏及仪表区。
3. 3.2 ATP/LKJ显示器,显示与列车安全运行相关的关键设备信息,应置于仪表盘区的最佳位置。
3. 3. 3 TCMS显示器,显示列车的牵弓I、制动、高压系统、车门、故障导向等信息,应置于ATP显示器1 的一侧。
3. 3.4 ClR显示器及话筒,应置于司机较易拿取的位置,确保司机操作此设备过程时,依然能够控制 制动手柄,CIR显示器及话筒应布置在与制动手柄相反的操作区。
3. 3.5预警显示屏作为可选项预留。
3.4 台面区域布置
3. 4. 1操纵台上的设备应可防止误操作,左右侧外门开闭控制开关应分别布置在操纵台上对应的左 右两侧,开关按钮等应通过颜色、文字标识或通用图示区分,重要的操作按钮应加保护單等措施减少误 操作。紧急制动按钮、主控钥匙等应合理布賞,防止误操作。
3.4.2司机正前方的操纵台面应预留一定区域,以方便司机操作。
3.5脚踏区域布置
脚踏区域设置司机警惕装置及风笛脚踏开美。
3.6表面防护
台面区域应设有防护层,防止操纵台表面被划伤。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人体测量尺寸
司乘人员的主要测最尺寸见图A. Io
单位为毫米
尺寸 |
a |
b |
C |
d |
e |
g |
h |
. I | |
最小值 |
1 598 |
1 489 |
820 |
711 |
535 |
481 |
414 |
118 |
421 |
最大值 |
1 790 |
1 679 |
920 |
809 |
615 |
557 |
479 |
157 |
494 |
按CB/T IOoOO选取人体尺寸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按GB/T 12985确定人体尺寸选取范围和功能修正值。 |
图A. 1司乘人员的主要人体测量尺寸
司机最适宜的可达性半径见图B. Io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最适宜的可达性半径
单位为毫米
图B. 1最适宜的手可达性半径示意图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操纵台外形尺寸
操纵台外形尺寸见图C.1。
单位为毫米
向后5。~7。
水平移动
ɔ
C
E
图C. 1操纵台外形尺寸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操纵台仪表盘布置
操纵台仪表盘布置与速度相关,300 km/h及以上动车组仪表盘布置见图D. 1,200 km/h ~250 km/h 动车组仪表盘布置见图D.2o
ATP主
ATP主
b)
图D. 1 300 km/h及以上动车组仪表盘布置示意图
预警 显示屏
b)
图D∙ 2 200 km/h ~250 km/h动车组仪表盘布置示意图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主要设备及按钮开关名称
动车组操纵台主要设备及按钮开关名称见表E. 1。
表E. 1主要设备及按钮开关名称
序号 |
功 能 |
____设备功能简介____ |
名 称_______ |
说 明 |
1 |
牵引/制动 |
单手柄实现牵弓I、制动 |
司机控制器 |
牵弓I/制动集成控制 |
牵弓I/制动力输出_________ |
主操纵杆 | |||
2 |
牵引 |
实现牵引输出功能 |
牵引控制器___________ |
牵弓I/制动分开控制 |
牵引力输出__________ |
牵引手柄 | |||
3 |
制动 |
实现制动力输岀功能 |
制动控制器 |
牵弓I/制动分开控制 |
激活主控端司机室 |
主控钥匙 | |||
制动力输出 |
制动手柄 | |||
停放制动施加 |
停放制动施加 | |||
停放制动缓解 |
停放制动缓解 | |||
施加紧急制动 |
紧急制动(开关/按钮) | |||
主制动功能失效时,辅助制动 |
辅助制动(阀/手柄) | |||
启动前轮对或全部轮对撒砂 |
撒砂(开关/按钮) | |||
触发自动制动测试 |
制动测试(开关/按钮) | |||
4 |
门控 |
打开所有左侧门 |
开左门 |
■— |
关闭所冇左侧门 |
关左门 |
— | ||
左侧门释放 |
释放左门 |
— | ||
右侧门释放 |
释放右门 | |||
打开所有右侧门 |
开右门 |
■ ■ | ||
关闭所有右侧门 |
关右门_____________ |
.. . | ||
前照灯强光/弱光转化 |
前照灯 |
■ | ||
标识灯控制 |
标识灯 |
■ ■ | ||
5 |
刮雨器 |
刮雨器功能 |
刮雨器开关 |
单开关实现控制 |
刮雨器工作速度调节 |
刮雨器速度调节(开关) |
多开关实现控制 | ||
挡风玻璃清洗 |
清洗 | |||
6 |
遮阳帘 |
遮阳帘控制 |
遮阳帘开关 |
单开关实现控制 |
遮阳帘上升 |
多开关实现控制 | |||
遮阳帘下降 |
表E∙ 1主要设备及按钮开关名称(续)
序号 |
功 能 |
设备功能简介 |
_______名 称 |
说 明 |
7 |
仪表、指示灯 |
显示控制电压值 |
控制电压表 |
— |
显示网压值 |
网压表 |
— | ||
显示制动缸/压力 |
双针压力表 |
■ | ||
显示列车运行速度 |
速度表 | |||
8 |
高压系统控制 |
主断路器断开和闭合 |
VCB开关 |
单开关实现控制 |
VCB断 |
多开关实现控制 | |||
VCB合 | ||||
受电弓控制 |
受电弓开关 |
单开关实现控制 | ||
升弓 |
多开关实现控制 | |||
降弓 | ||||
9 |
报警 |
客室火灾报警 |
火灾报警 |
— |
乘客紧急报警 |
乘客紧急报警__________ |
— | ||
IO |
警惕装置 |
司机警惕装置 |
DSD脚踏开关 |
— |
DSD手动开关 |
— | |||
DSD报警器 | ||||
DSD报警灯 |
■ | |||
11 |
显示屏 |
无线显示器 |
ClR显示器 • |
■■■■■■ ■ |
无线话筒 |
ClR话筒 |
— | ||
无线打印机 |
CJR打印机 |
■ | ||
主要ATP显示器 |
ATP显示器1 |
— | ||
备用ATP显示器 |
ATP显示器2 |
— | ||
主要TCMS显示器 |
TCMS显示器1 |
— | ||
备用TCMS显示器 |
TCMS显示器2 | |||
LKJ显示器 |
LKJ显示器 | |||
12 |
过分相 |
过分相控制及操作 |
过分相 |
—■ ■ |
13 |
风笛 |
控制风笛鸣叫 |
风笛开关 |
参考文献
[I J GB/T 6769机车司机室布置规则
[2] GB/T IoOoO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3] GB/T 12985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通则
[4] DlN 5566-1 :2006 RaiIWay VehiCIeS-DriVer CabS-Part 1 : General requirements
[5] UIC 651 :2002 LayOUt Of driver,s CabS in locomotives, railcars, multiple Unit trains and driving IraiIerS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