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a
Q/CSG 1203∞4. 3-2017 代替 Q/CSG 1203004. 3-2014
GUide for equipments and technology of 20kV-and-under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2016-12-31 发布
2017-01-01 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8线路
24
24
8.1架空线路
9.3终端要求
30
31
32
33
33
9.4对其它设备设施的耍求
IO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11计量装置与计量自动化
11.1计量装置
14.5计坦要求 15充电站与充电桩
39
39
39
15.1选址及布置
15.2配电系统
* * ▲・
冃IJ R
为把中国南方电冋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成为管理精益、眼务精细、业绩优秀、品牌优异的国际一流电 冋企业,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信息畅通的现代化电网,充分利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孕育兴起的机遇,全方位提高南方电网20kV及以下电网相关技术和装备水平,规范设备配置与选 型,促进装侪技术向生产、经营、发展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渗透,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以国家及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为基础,结合南方电网2OkV及以下电网装笛技术水 平、运行经验和管理要求,适用于中国南方电冋有限责任公司及所属(含代管)各单位2()kV及以下电 网建设、改造、运行工作。
本导则由中国南方电网冇限责任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提出、归口、组织编写并解释。
本导则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设俗管理部。
本导则参编单位: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方电冋科学研究院 冇限責任公司、南方电网市场营销部、广东电网冇限責任公司、广西电冋冇限責任公司、云南电冋冇限 责任公司、贵州电网冇限责任公司、海南电冋冇限責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冇限責任公司、深圳供电局冇 限责任公司。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罗俊平、梁唐杰、蒋浩、孙广慧、黄志伟、简浅杨、梁仕斌、符方达、陈永秋、 韩利群、俞小勇、李华鹏、黄杨珏、王敏、黎玉庭、胡冉、孙亚洲、赵法强、赵洪、朱敏捷、陈增胜。
本导则主要审査人:牛保红、丁士、李有诚、柳春芳。
本导则自发布之Fl起实施。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清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设备管理部。
南方电网公司20kV及以下电网装备技术导则
1范围
1.1本导则规定了公司20kV及以下电冋装备的基本技术原则与要求。
1.2本导则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含代管)各单位20kV及以下电网工程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的设备 选型与配置。
1.3本导则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导则未作规定,但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IEC标准 中有规定的条文,应按上述标准条文中的最高要求执行。
1.4接入公司20kV及以下电网的电力用户可参照本导则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口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6 |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rr 3954 |
电工圖铝杆 |
GBfr 3955 |
电工圆铝线 |
GBfT 4208 |
外売防护等级(IP代码) |
GBfr 4623 |
环形混厭土电杆 |
GB 8702 |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
GBfr 12325 |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
GB/T 12326 |
电能质垦电压波动和闪 |
B/T 14285 |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規程 |
GBfr 14549 |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
GBfr 15543 |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
GBfr 15945 |
电能质虽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
GBfr 17742 |
中国地震烈度表 |
GBfr 19862 |
电能质景监测设簿通用要求 |
GBfr 24337 |
电能质虽公用电网冋谐波 |
GBfr 29781 |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 |
GB/T 30137 |
电能质蛍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 |
GB 5∞10 |
混凝土结构设计規范 |
GB 5∞53 |
低压配电设规范 |
GB 50061 |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
IEC 61968 |
电气设备的应用集成 分布式管理用系统接口 |
IEC 61970 |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 (EMS-APn |
DLrr 5220 |
IO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
DlTT 5729 |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
NBfr 32015
NBfr 33010
Q/CSG 11502
Q/CSG I2O4∞9
Q/CSG I2O3O1O
Q/CSG 1204011
南方电网设备[2OI5]4号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規范
IlokV-5(X)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S!电网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规范 配电设施防风加固技术措施
3术语和定义
相关引用规范的术语及下列术语适用于本导则。
3.1
配电网 distribution network
从电源侧(输电网、发电设施、分布式电源等)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分配给各类 用户的电力网络。其中,10(20) kV电网为中压配电网,22O/38OV电网为低压配电网。
3.2
配电站(IiStnbUtiOn SUbStatiOn
中低压配电网中,用于接受并分配电力、将中压变换为低压的供电设施。
3.3
开关站 SWitChmg StatiOn
中压配电网中设有母线及其进出线设备、接受并分配电力、能开断电流的配电设施。
3.4
变压器能效限定值 transformer energy efficiency Iimit VaIUe
在规定测试条件下,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的允许最高限值。
3.5
变压器领跑能效值 transformer Iead Cnergy CfTiCienCy
在规定测试条件下,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比能效限定值更低的标准值。
3.6
剩余动作电流 residual OPerating CUrrent
使剰余电流保护电器在规定条件下动作的剰余电流值。
3.7
剰余不动作电流 residual non-operating CUrrent
在该电流或低于该电流时,剰余电流保护电器在規定条件下不动作的剩余电流值。
3.8
剰余电流保护装置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I PrOteCtiOn device (RCD)
Q/CSG 1203004.3-2017
在规定条件下,当被保护电路中剩余电流超过给定值时,能自动断开电路或发出报警信号的开美 电器或组合电器。
3.9
配电自动化系统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nI
实现中压电网运行监控的自动化系统。貝备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及高级应用功能,一般由配 电自动化主站、配电自动化终端及相关通信系统构成。根据实际情况可配置配电自动化子站。
3.10
计量自动化系统 measurement automation SyStem
计最自动化系统是指实现对电厂、变电站、公变、专变、低压用户等发电侧、供电侧、配电侧和 售电侧电气数据釆集、监测与分析功能的系统,包括计屋自动化主站、通信通道、计量白动化终端。
3.11
供电用户 USer Of POWer SUPPly
是指依法与供电企业建立供用电关系的电能消费者,在统计供电用户数員时,将一个收费计量单 位统计为一个用户。
3.12
雷区 heavy Iightning area
年平均雷暴日数T>90的地区为强雷区,40<T≤90的地区为多雷区,25<T<40的地区为中雷区, T≤25的地区为少雷区。
3.13
I 类风区 ClaSS I Wind SPeed area
架空电力线路30年一遇基本风速V⅛35m∕s的地区。
3.14
II 类风区 ClaSS ∏ Wind SPeed area
架空电力线路30年•遇基本风速VN33m∕s旦V<35m∕s的地区。
3.15
TN 系统 TN grounding SyStem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中性导体或保护导体连接到此接地 点。根据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的组合情况,TN系统的型式有以下三种:
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
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
TN-C-S系统:系统中的•部分线路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的。
3.16
TT 系统 TT grounding SyStem
电源端冇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 接地点。
3.17
IT 系统 IT grounding SyStem
电源端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辻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ft接接地。
3.18
分布式电源 distributed generation
中低压配电冋中,位于用户附近、就地消纳为主的电源,包括分布式发电和储能。
3.19
微电网microgrid
由分布式发电、用电负荷、监控、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等组成(必要时含储能装置),是一个能够基 本实现内部电力电最平衡的小型供用电系统。微电网分为并网型微电网和独立型微电网。
3.20
充电站 electric VehiClC ChargitIg StatiOn
由三台及以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组成,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能够在充电过程中对充电设备进 行状态监控的场所•
3.21
充电桩 CIeCtnC VehiClC ChargitIg PiIC
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的充电设备.交流充电桩为电动汽车车栽充电机提供交 流电源:直流充电桃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小功率直流电源。
4总则
4.1 20kV及以下电网装备技术须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 进、经济适用、节能环保。
4.2凡本导则未规定的技术原则,应符合国家、行业或IEC现行相关标准的最髙要求,以及公司的反 事故措施规定。
4.3应贯彻南方电网“建设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的战略发展冃标,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木、 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提高20kV及以下电网装备技术和自动化水平•
4.4南方电冋供电区域划分标准参照电力行业标准《配电冋规划设计技术导则》(DLrr5729)并结合 南方.区域特点,按表1的规定划分。
表I供电区域划分表
电区域 地区级第、、 |
______中心城市(区)_______ |
______城镇跑区______ |
乡村地区 | |||
A+ |
A |
B |
C |
D |
E | |
国际化大城市 |
市中心区或 _____σ≥30_____ |
朮区或15≤σ<3O |
市区或6≤σ<15 |
城慎或l≤σ<6 |
乡村 rfcθ.1<σ<l |
— |
省会、主要城市 |
σ>30 |
市中心区或 15≤σ<30 |
市区或6≤σ<l5 |
城镇或l<σ<6 |
乡村 J3cO.1<σ<l |
偏远 山区 |
一般地級市 |
— |
σ>15 |
市中心区或 6<σ<15 |
市区、城镇或 l≤σ<6 |
乡村或0.1⅛<l | |
县(县级市)— |
— |
— |
σ≥6 |
城镇或l<σ<6 |
乡村或0.1京「 | |
注:1、。为面K |
区域规划水平年的负荷密度(MW/k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QZCSG 1203004.3-2017
2、 供电区域面枳不宜小于5kmJ
3、 计以负荷密座时,应扣除II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专线负荷,以及高山、戈壁、荒漠、水域、森林等无效供电 面积.
4、 地区级别按行政纹别、城市重要性、经济地位和负荷密度等条件分为四级。其中15个主要城市分别为:广州、 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南宁、桂林、柳州、昆明、曲靖、红河、贵阳、遵义、海口、三亚,其中广州、深 圳为国际化大城市.
5通用技术原则
5.1电压等级
5. 1. 1中压
本导则中压指20kV和IOkV电压等级。
5. 1.2低压
本导则低压指38O/22OV电压等級.
5.2短路电流
5.2.1短路电流控制水平应与电源容量、电网规划及开关开断能力相适应。当系统短路电流过大 时,应釆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开关设备的短路电流开断能力应适当留有裕度。
5. 2.2短路电流控制水平宜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短路电流控制水平
系统标称电压kV |
20 |
10 |
短路电流控制水平kA |
20 |
20 |
5.3中性点接地
5.3.1中压配电网接地型式
1) 新建变电站
a) 新建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及接地装置参数的选取,应根据配冋系统5-10年的发展规划确 定。
b) 新建变电站中,IOkV <20kV)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应首选小电阻接地方式,对供 电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经论证分析后,可选用消孤线圏并联小电阻接地方式。
C)无论采用小电阻或消弧线阙并小电阻接地方式,均可配置小电流选线跳闸保护装置(装 置选线跳闸准确率不低于90%),具备不接地系统选线跳闸功能。
2) 在运变电站
a) 经核实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超过IOA的配电系统,应按照新建原则进行改造:或 可保留不接地方式,但应配得小电流选线跳闸保护装置(装置选线跳闸准确率不低于 90%),装置应具备跳闸及试漏功能(试漏功能应逐步开展研咒,并逐步试点应用),并 投入跳闸。
b) 对于在运的消弧线圏接地装置,应按照新建原则进行改造;或可保留消弧线圏接地方 式,但应配备小电流选线跳闸保护装置(装置选线跳闸准确率不低于90%),装囹应具 备跳闸及试漏功能(试漏功能应逐步开展研究,并逐步试点应用),并投入跳闸。
C)在运的故障相经电抗溶接地装置应完善选线、跳闸功能。
d)在运小电流选线跳闸保护装置巳具备并投入跳闸,满足选线跳闸准确率高于90%要求 的,可不进行改造,否则需按要求进行改造。在运变电站IOkV (2OkV)侧采用敞开布
Q/CSG 1203004.3-2017
置的,在整改完毕前,应采取轮切方式(试漏)快速切除故障。
3)其他要求
a) 无论选取任何接地方式,均应配备相应保护装置,装置均应具备旦投入跳闸功能。按 照应投必投的原则,除以电缆为主的线路或涉及部分抗短路能力不足的主変(经短路 能力校核)外,保护装置均应投入重合闸或选用自动重合器等配网自动化装置方式降 低瞬时故障跳闸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b) 若需将消弧线圏接地方式改造为“消孤线圈并联小电阻”方式的,应重新核算消孤线 圈容量及型式,尽可能利用原有消孤线圈。
C)新建和扩建工程零序CT应选用闭合式,改造工程应优先选用闭合式.
d) 选用消孤线圏并联小电阻接地方式时,其配电线路应配置零序保护,发生接地故障时 先由消孤线圏进行补偿,若故障未消除,则经延时(5s〜IOS)后再投入小电阻。
e) 小电流选线跳闸保护装置应延时(5s〜IOS)投入跳闸并启动重合闸,同时考虑上下级小 电流选线跳闸保护装置之间的跳闸时间配合。选线结果(包括硬节点和软报文)上传 至集控中心或调度中心.
f) 小电流选线跳闸保护装置作为保护装置,应加强设备管理,开展性能及功能测试(RTDS 仿真或实验室测试等),确保装啓动作的准确率不低于90%.
5.3.2低压配电网接地型式
低压配电系统可釆用TN、TT或IT接地型式,一个系统宜采用同一种接地型式•低压系统接地型 式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对于设冇配电站的公共建筑、医院、冇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厂房和场所、单相负荷比较集中的场 所,数据处理设备、半导体整流设侨和品闸管设备比絞集中的场所,洁净厂房,办公楼与科研楼,计 算站,通信局、站以及一般住宅、商店等民用建筑的电气装置宜采用TN-S系统。
2) 对于不附设配电站的公共建筑、医院、冇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厂房和场所、单相负荷比较集中的 场所,数据处理设侪、半导体整流设得和晶闸管设侪比较集中的场所,洁净厂房,办公楼与科硏楼. 计算站,通信局、站以及一般住宅、商店等民用建筑的电气装置宜采用TN-C-S系统。
3) 对于无等电位朕结的户外场所,例如鱼塘、农场、施工场地、户外临时用电场、户外照明等场 所的电气装置宜釆用TT系统。
4) 对于不间断供电耍求高和对接地故障电压有严格限制的场所,如应急电源装置、消防、矿井下 电气装置、手术室、钢铁厂以及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场所宜采用IT系统。
5) 由同一变压器、发电机供电的范围内TN系统和TT系统不能和IT系统兼容。分散的建筑物可 分别采用TN系统和IT系统。同一建筑物内宜采用TN系统或TT系统中的一种•
5.4电能质量
5.4.1电能质量指标
电能质量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电能质星标准
________名 称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参照标准______________ |
—依电电压偏禮 |
__________GB/T 12325 电能质『供电电压偏差_________ |
电压波动和闪变 |
GB/T 12326电能质皇电压波动和闪 |
F用电冋谐波 |
-GB/T 14549电能质员公用电网谐波 |
三相电压不平衡 |
GB/T 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
________名 称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参照标准______________ |
公用电网间谐波 |
GBfT 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
频率偏差 |
__________GB/T 1594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______ |
电压哲降与短时中断 |
GB/T 30137电能质量 电压暫降与短时中断 |
5.4.2提高电压质呈的综合措施
1) 无功功率就地平衡。
2) 増大线路导线截面。
3) 减小供电距离。
4) 三相负荷平衡。
5) 釆用调压手段-
5.4.3谐波治理
对谐波超过GBΛΓ 14549所规定限值的变电站、Sd电站,应装设滤波装置。
5.5海拔修正与防污
1)安装在海拔超过IOoOm的设备,外绝缘在使用地点的绝缘耐受水平应进行校正,海拔修正系数 按表4确定。
表4海拔修正系数表
海拔m |
修正海拔m |
______________修正系数Ka _______________ | ||
工频、雷电冲击和相 间操作冲击电压 |
纵绝缘操作冲击电压 |
相对地操作冲击电压 | ||
]Q00〜2θδδ~ |
20∞ |
1.13 |
1.12 |
1.10 |
2000-2500 |
2500 — |
1.20 |
1.19 |
1.15 |
2500〜3000 |
3(X)0 |
1.28 |
________L26_______ |
________L20_______ |
>3000 |
__________考虑实际运行地点A |
白环境.经专题研究后确定__________ | ||
注:海拔修正系数Ka按照下式计算Ka=^M-ICW)P*,5° 式中:H-海拔:m取下述确定值:对于工频、雷电冲击和相间操作冲击电压,m=l:对于纵绝缘操作 冲击电压,m=0.95:对于相对地操作冲击电压,m=O.7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户外中压电气设备.外绝缘按e级及以上设防,户内中压敞开式电气设备外绝縁按C级及以上 设防。
5.6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原则宜符合下列要求:
1) 当中压线路距离长,且配电站低压侧未装设无功补偿装置,或低压侧补偿容量不足,或低压侧 不具备补偿条件时,可在中压线路设置无功补偿装置。
2) 当低压用电设备白然功率因数,能够满足负荷高峰时,中压侧功率因数达到0.95及以上,在配 电站低压侧可不设置无功补偿装置。低谷时不应向系统倒送无功。
3) 配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应通过计算确定,补偿后变压器低压侧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0。当不具备 计算条件时,可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的2O%~4O%配置。
5.7防灾减灾
5. 7.1防风
D20kV及以下配网应具备抵御风灾能力,新建及改造架空线路应遵循影响范围小、损失少、修复 快、可转供原则,应选择效果好、投资少、实施难度小的方案进行建设。
2)设计基本风速取30年一遇、高度为离地面或水面IOm,时距为IOmin T-均最大值。当无可靠气
Q/CSG 1203004.3-2017 象条件资料时,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5m∕s.
3) 不能满足防风要求的架空线路,应综合考虑线路的重要性、地理位置,选择采取装设防风拉 线、加固基础、増立杆塔、更换杆塔等加固措施。
4) 经核算税杆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应选用窄基角钢塔或钢管杆。盐密值较高或运输困难地区可选 用聚氨酯复合材料电杆。
5) 肝塔基础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基础底面压应力、抗抜稳定、傾覆稳定计算,现浇基础的混 凝上强度不宜低于C25级。直埋式校杆基础埋深不得小于《配电设施防风加固技术措施》(南方电网设 ⅛r(2O15]4号)的要求。
6) 1类风区耐张段内应每隔一基直线杆装设一组防风拉线,11类风区范围内直线杆拉线间隔不大于 3基,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适皆增加拉线安装密度•金属拉线应配套安装拉线盘型绝缘子,其电气性 能、结构强度不得低于XP-70要求.部分被盗严重地区、重污秽地区宜选用非金属拉线。
7) 跨越交通主干道、大档距跨越段导线应采用带钢芯导线,穿越人口密集区、林区、重污秽地区 宜选用架空绝缘导线。
8) 直线杆塔绝缘导线固定宜釆用预绞式金具或专用卡扣式金具固定。
9) 中压配电台架的建造位置应尽堂避免直接位于架空线路线行正下方的顺线行方向,台架餘肝选 型及基础配置应进行水平荷载校核,主杆宜选用耐张型杆塔,原有台架不满足水平荷载的驗杆应増加 防风拉线及砕杆基础加固措施。
10) 低压配网主线穿越人口密集区宜选用电缆方式建设。应结合实际情况,对运行中的低压裸导线 逐步进行改造。
U) I类风区宜位隔•基安装防风拉线进行加固.经校验预应力餘杆强度不满足的耐张(转角)杆 应采用高强度杆或窄基角钢塔。
12)不同风区、不同对象实行差异化建设原则.按照重要用户、区(县)城区主干线、镇区主供线 路、行政村主供线路、自然村供电线路的次序以及用户性质,对沿海地区配电设施进行有重点差异化 加固策略,原则上每个墟镇应至少重点加固一条供电线路.县政府等重要用户所在地可重点加固两条 供电线路。
5.7.2防簇
1) 开关站、配电站的选址应避开地震断裂、滑坡、塌陷、溶洞地带,位于地震烈度皿度以上地区 的线路设计时须采取抗震措施,还应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合理配置基础,提高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电气设备的抗震设防烈度应按GB/T 17742《中国地震烈度表》规定的地震基本烈度选取。
2) 地震频发地区的线路,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选择易落石、坍塌地质的路径-
3) 受地形限制的线路.应根据线路途经地形情况,相应増设拉线,防止大范围倒杆、断线。
4) 柱上设备应考虑对其支架作强化设计,防止地震时支揮强度不足造成倾覆损坏。
5) 设侪的支柱电气连接部位,宜考虑软连接,防止地震时将设辭连接部位拉断。
5. 7. 3防冰
1) 应根据冰区分布图,确定设计冰厚,冰区设计气象条件宜按IO年重现期确定。在传统冰区的重 冰区,IOkV架空线路设计冰厚可取20mm。
2) 线路应避开易结冰地段走线,如迎风坡、山岭、风口、临近湖泊等大型水体所在地。
3) 重冰区宜采用导线对称排列的单回路线路,角钢横担须设啓斜撑。应避免大档距、大高差,线 路不宜跨建筑物。
4) 位于重冰区的IOkV线路耐张段长度宜控制在Ikm以内.轻冰区、中冰区、重冰区过渡分界处
宜选用耐张型杆塔。
5)冰区的IokV架空线路,连续3〜5基直线杆应设置-基加强型杆塔,或增设四方拉线:IOkV 分支线路第一基或第二基杆塔宜釆用耐张型或增设四方拉线。
5.7.4防洪、防汛
1) 防洪、防汛要求应满足当地政府的相关要求。
2) 配电站和开关站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枳水的场所。对于有地下室的建筑物,配电站不应设 置在地下室最底层:如配电站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必须配置完善的排涝设施。开关站应设置在建筑物首 层。
3) 配电站和开关站不应设在厠所、浴室、厨房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处,也不宜设在与上 述场所相贴邻的地方,当贴邻时,相邻的隔墙应做无滲漏、无结露的防水处理。
5.7.5防火
5.7.5.1电网设施的防火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5.7.5.2电缆防火
1) 电缆防火措施应按部位的重要性,根据电缆类型、数量、环境特点以及重要程度区别不同情况 和经济合理性釆取相应的电缆防火措施;排管敷设时管内宜填充导热材料改善电缆散热条件.
2) 为防止电缆本体或由外界火源造成电缆引燃而使火灾事故扩大,应对电缆、电缆构筑物采取有 效的防火封堵措施。
3) 对电缆中间接头及终端部位,电缆通过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油箱、油管道以及其他等易 引发电缆火灾的区域,应重点采取各种电缆防火措施,以保证电缆安全运行。
4) 周围环境防火
a) 电缆沟应整洁,沟内无树叶、塑料或其他可燃物。电缆沟盖板应齐全,盖板间缝隙严实, 电缆沟證板和压顶无破损。
b) 对于沟内敷设的通信光缆,应采用北金属阻燃槽盒或穿阻燃防火导管进行封闭隔离揺放。
C)电缆沟与油气管道临近平行时,应做好防止可燃气体(液体)泄漏进入沟道的措施。
5) 电缆沟容量与控制
a) 严禁在超容的电缆沟中敷设新电缆。
b) 根据所处区域用户的敢要程度和远景网架规划,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比较,对超容电力电缆 沟逐步进行扩容改造。
5.7.5.3开关站、配电站防火
1) 开美站和配电站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 建筑内的防火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3) 通风窗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5.7.6防雷
1) 配网防雷保护应遵循简单可靠、技术经济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减少雷击故障率,避免永久故 障,提高供电可靠性。
2) 中雷区及以上线路,重要用户供电线路或可靠性要求较高线路,应适当提高防雷设计标准,宜 釆取堵塞式防雷措施;其它-•般线路,可选用疏导式防雷措施。
3) 多兩区、强市区可选用加装避击器、加强线路绝缘、采用绝缘杆塔(绝縁塔头、绝缘横担)、绝 缘支架等方式提高线路及设备的防雷水平。
4) 易遭受雷击的线路应加强防雷保护
a) 绝缘导线宜釆取雷击断线保护措施。可釆取加强绝缘(如采用柱式绝缘了)等堵塞式防雷 措施,或安装防孤金具(剥线型、穿刺型)、放电钳位绝縁子(剥线型、穿刺型)、长闪络 路径熄弧装置、装设架空地线及安装线路避雷器(无间隙、带间隙〉等疏导式防雷措施。
b) 大跨越档杆塔应加强防雷保护。宜采取加强绝缘措施,并反量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必要时 可装设避雷器或保护间隙来提高防雷性能。
C)配电线路与其它线路或通信线路交叉时,应加强防苗保护。
5) 配冋主要设备应加强防宙保护
a) 配电电缆与架空线路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保护,用于保护电缆主绝缘的避雷器,其接地端 应与电缆金属护层连接。
b) 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侧均应装设避雷器进行保护,避雷器应尽量:靠近变压器安装,避雷 器接地端、低压绕组中性点应接至配电变压器的外壳,釆取三点联合接地方式。容量 IOOkVA以上变压器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Q,容量l(X)kVA及以下变压器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IOd
C)柱上开关设备应装设防雷装置,经常开路运行而又带电的断路器、负荷开关或隔离开关, 应在两侧装设避由器,其接地线应与柱上开关的金属外壳连接在一起接地,接地电阻不应 大于KKJo
d)开关站、配电站、环网单元及箱式变电站,宜在配电母线和每回进、出线安装避雷器保护, 避击器接地线应与设备金属外壳连在一起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6) 0.4kV 防雷
a) 未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时,22OV/38OV三相四线系统的零线除在电源点接地外,宜在 低压线路毎个分支终端及用户侧重复多点接地,特别是用户端距接地点较远时。
b) 用户侧重复接地电阻、低压避雷器接地电阻、绝缘于铁脚接地电阻不应大于IOQ .
C)低压避雷器可选用带脱离器的避雷器或可触摸避雷器。
5.8环保要求
5.8.1电磁辐射
1) 配电站/开关站、输电线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GB 8702的规定。
2) 电破场执行如下标准:高频电破场(0.1-500MHZ)场强限值<5V∕m,工頻电破场(50HZ)场 强限值<4V∕m.工频磁场感应强度<0.lmT.
3) 配电站/开关站宜选用电破辐射水平低的电气设备,如有必要可采用屏蔽措施,降低电磁辐射的 影响。
5.8.2噪声控制
1)电力设施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GB 3096的规定和耍求,其取值不应高于表5规定数 {ft.
表5各类区域噪声标准值Lol: dB(A)
_______SM_______ |
_______⅛M_______ | |
__ 0 |
50 |
40 |
55 |
45 | |
1【 |
60 |
50 |
【II |
65 |
55 |
IV |
70 |
55 |
注:I、务类标准适用范围由地方政府划定. 2、0类标准适用于疗挥区、髙级别墅区、髙级宾馆区等特别編要安静的区域;_____________ |
Q/CSG ] 203004.3-2017
类别 I 昼间 I 夜冋
3、 I类标准适用于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4、 II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
5、 III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6、 IV类标准适用丁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电力设施噪声应从声源上进行控制,宜选用低噪声设备。
3) 运行时产生振动的电气设备、大型通风设备等,宜考虑设置减振技术措施。配电站、开关站可 利用站内设施如建筑物、绿化物等減弱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也可釆取消声、隔声、吸声等噪声控制措 施。
6配电站及开关站布置型式
6.1开关站、配电站宜选用小型化、低噪音、节能型设备,宜与市政建设相配合,与周围环境相协 调,实现标准化配置。
6.2开关站、配电站布置型式宜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开关站、配电站型式
供电分区 |
A+类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E类 |
配电 站型式 |
室内配电站 箱式配电站 |
室内配电站 箱式配电站 |
室内配电站 箱式配电站 台架 |
室内配电站 箱式配电站 台架 |
室内配电站 台架 |
台架 |
开关站型式 |
户内开关站、户外开美站 |
— |
7主要电气一次设备
7.1配电变压器
7.1.1选用原则
1) 应选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其空我损耗和负裁损耗应满足国家、行业和公司的能效限定值要求. 在满足技术经济条件下,宜选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达到领饱能效伉的配电变压器。
2) 在满足防火安全的前提下,宜选用油浸式配电变压器。
3) 对于短时过负荷严重.年平均负荷率不高的场所宜釆用高过载变压器。
4) 在环保和防火防爆要求高的场合宜选用植物油变压器。
5) 对于居民分散,供电半径过长的场所宜采用单相变压器。
7. 1.2基本参数
児电变压器基本参数宜符合表7的規定。
表7配电变压器基本参数
参数名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參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系统标称电压 kV |
20 |
10 | |
额定容量 |
三相配电 |
油浸式:50、100、200、315、400、500、 |
油浸式:30、50、100、200、315、400、 |
kVA |
变压器 |
630、800、1000、1250、16∞ |
_______________500、630_______________ |
干式:315、400、500、630、800、1000、 1250、1600、2000、25∞ |
干式:100、200、315、400、500、630、 800、 1000、 1250 | ||
单相配电变亩厂 |
______________10、20、30______________ |
10、 20、 30 | |
电压比 kV |
三相配电变压器 |
2O±2×2.5%∕O.4∕O.23 __________21±2x2.5%∕O.4Λ)∙23__________ |
IO±2×2∙5%∕O.4∕O.23 ________1O∙5±2X2∙5%ΛU∕O∙23________ |
单相配电变压器 |
2O±2×2.5%∕(O.22 〜0.24) 21±2×2∙5%∕(0.22~0∙24) 2O±2×2.5%∕2×(O.22^O.24) 21±2χ2∙5%∕2x(O.22~O.24) |
10±2X2.5%/(0.22 〜0.24) IO∙5±2× 2.5%∕(O.22-0.24) 1O±2×2J%∕2× (0.22 〜0.24) 10.5 ± 2 X 2∙5%∕2 X (0.22 〜0.24) | |
阻抗电压 % |
三相配电变压器 |
油浸式:5.5、6.0 ___________干式:6.0___________ |
油浸式:4.0、4.5 ___________千式:4.0、6.0___________ |
单相配电变压器 |
油浸式:3.5 |
油浸式:3.5 | |
冷却方式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冷、风冷(干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调压方式- |
无励磁调压 | ||
联结组标号 |
三相配电变压器 |
DynlI | |
单相配电变亩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o 或 Ii6、Ii0i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绝缘耐热等级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式:F、H级:高过栽:B、F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1.3其他要求
1)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油箱宜釆用波纹式箱体、全密封式结构。
2) 干式配电变压器宜装设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具有高温报警、超温跳闸输出接点,应具有运行温 度数字显示器。
3) 在电压波动范围较大,且电压变化较频繁的场所,可选用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
7.1.4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选用原则
1) 城慎和乡村企业、商业、餐饮服务、农业灌舐以及农村生活等噪音非敏感区域,可选用非晶合 金配电变压器。
2) 城市照明、小型商铺、餐饮等噪音敏感区域,可结合环境选用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居民住宅 区、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等噪音敏感区域,可采用满足噪音限值要求的非晶合金配电变压 器,并应采取优化安装方式、现场隔音降噪等措施。
3) 油浸式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噪音应符合表8的规定.
______________表8耳 |
b浸式』 |
,晶合金配电弓 |
£压器噪音限值__________ | |||||
額定容量:kVA |
30 |
50 |
IOO |
200 |
315 |
400 |
500 |
630 |
噪声水平(声功率级)dB (噪由城感区) |
50 |
50 |
52 |
56 |
58 |
58 |
60 |
60 |
噪声水平(声压級)dB (噪声域感区) |
40 |
40 |
40 |
42 |
44 |
44 |
46 |
46 |
噪贞水平(K功率级)JB (噪声非敏感区) |
52 |
53 |
55 |
61 |
64 |
64 |
66 |
66 |
噪声水平(声压级)dB (噪声非敏感区) |
42 |
42 |
42 |
46 |
49 |
49 |
51 |
51 |
注:噪声水平按国家标准要求应给定声功率级值。因在实际使J 中力功率级折算为声压级数值, |
](测量)中多& |
E用声压級,表 |
7.1.5铝统组配电变压器选用原则
变压器绕组宜选用铜绕组。如需选用铝绕组配电变压器时,圆铝线的电阻率不得大于0.02759
Ω∙mm2∕m.竊铝线和铝箔不得大于0.02800 Ω∙mπΓ∕mo
7.1.6高过载能力配电变压器选用原则
Q/CSG 1203004.3-2017
对于年平均负载率不高、负荷峰谷差大、特定时期(如春节、农忙时期等)负荷短时大幅增K:容易 造成常规变压器短时严重过我的ft!电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过载能力配电变压器。
在正常温升试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在1.5倍額定容fi6h, 1.75倍额定容最3h、2.0倍額定容量:Ih 阶段性连续运行,且满足以下要求:I)顶层油、绕组(平均和热点)、铁心、油箱及结构件表面的温升 不应超出表9的要求;2)压力保护装置不动作;3)无渗漏现象:4)变压器附件无异常;5)不影响变 压器正常使用寿命。
表丄圖过载 |
配变的温升限值 | |
名称 - |
B级绝缘 |
F级绝缘 |
______顶层油(K)______ |
80 |
l∞ |
绕组(平均〉(K)— |
85 |
100 |
绕如(热点〉(K) |
95 |
110 |
铁心、油箱及结构件表面(K厂 |
80 |
l∞ |
7.1.7植物油变压器的选用原则
1) 在环保要求较高的自然保护区域(如水源地、湖泊、海洋、土壤保护区等),宜采用植物油变 压器。
2) 在人口密集区域,和防火防爆要求高的场所(如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石油化工厂等)宜采 用植物油变压器。
7.1.8单相变压器的选用原则
1) 针对单相配电将中压线路深入低压负荷中心以降低线损、提高电压质量的特点,对负荷密度低、 用户分散的乡村、郊区、无三相负荷的多层住宅区及别墅区的居民用电,以及城镇道路照明用电,宜采 用单相配变供电。
2) 在具体设计选型时,应针对三相配变供电方案和单相配变供电方案进行能效技术经济评价,根 据评价结果确定供电方式。应尽量避免出现三相、单相混合供电,有三相供电需要时原则上统一采用三 相供电。
3) 单相配变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负荷矩(即配送容量和配送距离的乘枳)的中心,并根据负 荷分布,将单相配变均衡接于中压供电线路三相上,保证三相负荷尽量平衡.在运行线路的三相负荷不 平超过规定时,应对所接入的单相配变进行适当改接以平衡三相负荷。
4) 应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的原则选择单相配变容坦。对新用户采用单相配变供电时,应根据 负荷预测合理配置6数及容量。现有三相配变供电用户改造为单相供电时,应事先测量负荷曲线,以合 理配置台数及容虽。
5) 向多层住宅小区、别墅区供电时,宜采用与小区环境相适的箱式。向负荷率低的负荷供电时, 宜采用非晶合金单相配变。
7.2中压断路器
7.2.1选用原则
1) 中压断路器宜选用真空断路器(灭弧介质为真空泡)°
2) 断路器应采用三相机械联动操作。
3) 断路器宜选用弹簧或永磁操作机构。
4) 在不进行机械调整、维修或更换部件情况下,真空断路器空载操作循环次数不应少于IO∞O 次。
7.2.2基本参数
表10中压断路器基本参数
单位 |
_________技术要求_________ | |
__ 額定电流 |
A |
630/1250 |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有效值) • |
kA |
20/25/31.5 |
額定短路持续时间 |
S |
4 |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 |
kA |
50/63/80 |
额定短路电流开断次数 |
次 |
≥30 |
7.3隔离开关
7.3. 1选用原则
1) 中压应釆用三相联动操作机构或单相操作机构。
2) 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机械寿命在无需进行机械调整、维修或也换部件情况下,操作次数不应 小于3000次。
3) 隔离开关的支柱绝缘子应选用等静压干法成型工艺的防污型高强度产品。
7.3.2基本参数
中压隔离开关基本参数应符合表Il中的规定。
表丨 |
中段刷美基本参数 | |
名称 |
配电站、开关站 |
__ |
系统标称电压kV |
IO <20) |
10(20) |
额定热IS定电流kΛ∕S |
25/3 |
25/2 |
7.4电流互感器
7.4.1选用原则
1) 20kV及以下宜采用干式电流互感器。
2) 釆用硅橡胶夏合外绝缘的电流互感器,应选用经高温硫化的硅橡胶材料,采用环氧树脂的干式 电流互感器应一次浇注成型。
7.4.2基本参数
2()kV及以下电流互感器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 20kV及以下电流互感器基本参数
_____系统标称电压kV_____ |
10 <20) |
0.4 | |
准确级 |
______it*______ |
0.2S |
0.2S |
测量 |
0.2, 0.5 |
0.2, 0.5 | |
保护 |
5P, IoP |
IOP |
7.5电压互感器
7. 5. 1选用原则
1) 中压宜釆用干式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2) 中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宜带一次消谐装置和微机型二次消谐装置。
3) 满足二次电压和负荷要求的条件下,宜采用简单接线。需要零序电压时,中压宜采用三相五柱 式或三个单相式。
7. 5.2基本参数
中压电压互感器基本参数宜符合表13的规定。
表13中压电压互感器基本参数
系统标称电压kV |
20 |
10 |
额定电压比kV |
20,0.1 ,0.1,0.1 石'石'亦 |
10 .0.1 .0.1 .0.1 |
准确级 |
O.2/O.5/3P |
O.2/O.5/3P |
7.6避雷器
7. 6. 1选用原则
1) 应选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2) 避由器宜釆用瓷质绝缘外套。当采用复合绝缘外套时,宜釆用高温硫化硅橡胶。
3) 无间隙避雷器可配置脱离器(可指示避雷器本体绝缘失效,但在接入或者移去时,系统应处于 不带电状态)或采用跌落式避雷器(可指示避雷器本体绝缘失效,可带电雄护、更换或检测,由燃断器 复合基座和避击器两部分组成),也可采用带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击器。
7. 6.2基本参数
I)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基本参数宜符合表14的规定。
表14无间隙氣化锌避雷器基本参数
系统标称电压kV |
20 |
10 |
型号 |
(H)Y5W∙34∕85 |
(H)Y5W-17/45 |
避雷器額定电压kV |
34 |
17 |
最■持续运行电压 ______________(有效■)kV______________ |
27.2 |
13.6 |
标称放电电流kA |
5 |
5 |
l∕5μs陡波冲击残压(峰值〉不大于<20kA或10kA) |
95kV∕5kA |
5l.8kV∕5kA |
8720μx宙电冲击残压(峰值〉不大于(2OkA或IOkA) |
85kV∕5kA |
45kV∕5kA |
30∕60μs操作冲击残压(峰偵)不大于(3kA或2kA〉kV |
75 |
38.3 |
宜流ImA参考电压不小于kA |
48 |
24 |
_________2m$方波通流容Bt (20次)A_________ |
2∞ |
2∞ |
4∕IOμs短时耐受电流(岭值)kA |
80 |
80 |
2)低压避雷器基本参数宜符合表15的规定。
表 |
15低压避雷器基本参数_________________ | |
系统标称电压kV |
0.38 |
0.22 |
额定电压kV |
0.50 |
0.28 |
持续运行电压(有效值)kV |
0.42 |
0.24 |
密电神击残压(峰值)kV |
W 2.6 |
W 1.3 |
直流ImA参考电压kV |
N 1.2 |
N 0.6 |
2ms方波通流容量峰值A |
N 75 |
N 75 |
7.7母线
母线选用原则如下:
1) 中压开关柜母线宜釆用铜材,并应加热塑绝缘护套。
2) 变压器低压侧可采用绝缘铜管母线或密集绝缘母线。绝缘管母线的温升不宜超过30KD
7.8开关成套设备
7.8.1中压断路器柜
1) 选型原则
a) 中压断路器柜宜釆用移开式,可采用电动底盘和电动接地开关:
b) 中压断路器柜应通过内部燃员试验,试验电流为额定开断电流,持续时间0.5s:
C)中压断路器柜内母线避雷器不应与母线直接连接:
d)断路器宜采用陶瓷直空泡固封极柱。
2) 型号规格
中压断捋器柜宜采用表16中的规格型号。
表16中压断路器柜推荐型号规格表
推荐柜体类型 |
柜体功能类型 |
备注 |
移开式 |
断路器柜 |
630A: 25kA |
断路器柜(带PT) |
630A: 25kA | |
联络柜 |
630A : 25kA | |
过渡柜 |
630A: 25kA | |
PT及避雷器柜 |
63OA | |
所用变柜 | ||
固定式 |
断路器柜 |
630A: 25kA |
断路器柜(帯PT) |
630A; 25kA | |
PT及避雷器柜 |
63OA |
7.8.2负荷开关柜
D选用原则
a) 应具有“五防”功能,负荷开关应具有一•体化三工位开关,负荷开关与接地开关之间应 具冇机械闭锁功能。变压器单元的负荷开美应具冇分励脱扣装置。
b) 线路单元应配置三相带电显示装置,应按回路配置,具有核相插孔。
C) SE开关柜应带气体密度表。
d)固体绝缘柜应将所冇带电体全部密封在固体绝缘箱体中,防护等级应达到IP67.
2)型号规格
负荷开关柜宜采用表17中的规格型号。
7.8.3户外开关箱
1)选用原则
a) 应具有“五防"功能,负荷开关应具有一体化三工位开关,负荷开关与接地开关之间应具 有机械闭锁功能。断路器单元隔离、接地应采用一体化三工位开关,断路器与隔离开关 之间应具有机械闭锁功能。变压器单元的负荷开关应具有分励脱扣装置。
b) 线路单元应配置三相带电显示装置,应按回路配置,具有核相插孔。
C) SF6开关柜应带气体密度表。
d)固体绝缘柜应将所有带电体全部密封在固体絶缘箱体中,防护等级应达到IP67.
2)基本参数应符合 表18的规定。
3)型号规格
户外开关箱宜采用表19中的规格型号。
表17负荷开关柜
_________推荐柜体类型_________ |
开关类型 |
备注 | |
负荷开关柜 |
单元式 (配宾空负荷开关) |
点空负荷开关柜 |
630A : 20kA |
直空负荷开关+陪断器组合⅜F |
200(125) A: 20kA | ||
母絞提升柜 一 |
630A : 20kA | ||
PT及避雷器柜 |
630A: 20k A | ||
站用变隔离柜 一 |
— | ||
站用变柜 |
— | ||
单元式 (S!SF6负荷开关) |
SE负荷开关柜 |
630A; 20kA | |
负荷开关+婚断器柜 |
20(X125)A: 20kA | ||
母我提升柜 一 |
630A: 20kA | ||
PT及避雷器柜 |
630A : 20k A | ||
共箱式 (KSF6负荷开关) |
可扩俄KK型 |
630A: ZOkA | |
可扩展KR型 |
63(X125)A: 20kA | ||
可扩展KKR型 |
630( 125) A: 20kA | ||
可扩展KRR型 |
63(X125) A: 2OkA | ||
_____可扩展KKRR型_____ |
630( 125) A; 20kA | ||
不可扩展KKK型 |
630A: 20kA | ||
____不诃扩展KKKK型____ |
630A: 20kA | ||
不可扩展KKKKK型 |
630A: 20kA | ||
不可扩展KKKKKK型 |
630A: 20kA | ||
不可扩展KKK+PT型 |
630A; 20kA | ||
不诃扩屐KKKK+PT型 |
630A: 20kA | ||
不可扩展KKKKK+PT型 |
630A; 20kA | ||
不可扩展KKKKKK+PT型 |
630A: 20kA |
表18户夕 |
卜开关箱基本参数 | |||||
技术参数名称 |
断路器单元 |
负荷开关 単元 |
负荷开关•爆断 器组合单元 |
断路器单元 |
负荷升关 单元 |
负荷开关•烙断 器组合单元 |
系统标称电压kV |
10 |
20 | ||||
额定电流A |
630 |
630 |
125 |
630 |
630 |
125 |
开关短时耐受电流 (有效值)LVs |
20/3 |
20f3 |
20/3 |
20/3 |
20/3 |
20/3 |
接地开关短时耐受电流 (有效值)kA/s |
25/2 |
25/2 |
25/2 |
25/2 |
25/2 |
25/2 |
烙断器预期短路 开断电流(有效值)kA |
— |
— |
N25 |
— |
N25 | |
开关柜外壳防护等级 |
IP67 (气箱);IP34D (外壳) | |||||
SFG气室年泄Si率% |
≤ 0.1 (SF6) | |||||
绝縁型式 |
SF伊耳空、固体 |
表19户外开关箱推荐型号规格表
_________推荐柜体类型_________ |
______开关类型______ |
备注 | |
户外开美箱 |
单元式 (配真空负荷开美/断路器) |
点空负荷开关柜 |
630A : 20k A |
其空负荷开关+⅛⅜断器组合柜 |
2(XX125) A: 20kA | ||
直空断路器柜 |
630A: 20kA | ||
母线提升柜 一 |
630A: 20kA | ||
PT及避雷器柜 |
630A: 20kA | ||
站用变隔l⅜柜 |
— | ||
站用変枢 一 |
— | ||
单元式 (配SF.负荷开关/断捋器) |
SFe,负荷开关柜 一 |
630A: 20kA | |
负荷开美时S断器柜 |
20(X125) A; 20kA | ||
SF6断路器柜 |
630A: 20kA | ||
母线提升柜 一 |
630A; 20kA | ||
PT及避雷器柜 |
630A: 20kA | ||
共箱式 (配SF1,负荷开关/断路器) |
可扩展KK型 |
630A: 20kA | |
可扩展KR型 |
63(X125) A: 20kA | ||
可扩展KKR型 |
630( 125) A; 20kA | ||
可扩展KRR型 |
630(125) A: 20kA | ||
_____可扩展KKRR型_____ |
630(125) A: 20kA | ||
不可扩展KKK型 |
630A: 20kA | ||
不可扩展KKKK型 |
630A: 20kA | ||
不可扩展KKKKK型 |
630A: 20kA | ||
不可扩展KKKKKK型 |
630A: 20kA | ||
不可扩展KKK+PT型 |
630A: 20kA | ||
不可扩展KKKK+PT型 |
630A: 20kA | ||
不可扩展KKKKK+PT型 |
630A: 20kA | ||
不可扩展KKKKKK+PT型 |
630A: 20kA |
7.8.4电缆分接箱
1) 选用原则
a) 电缆分接箱分支回路数不宜超过4个;
b) 电缆分接箱宜采用企绝缘:
C)接入电缆分接箱的电缆接头宜具有可带电触摸型。
2) 基本参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20电缆分接箱基本参数
系统标称电压kV |
10 |
20 |
額定电流A |
630 |
630 |
外売防护等级 |
IP34D |
3)型号规格
电缆分支箱宜釆用中表21的规格型号。
表21电缆分支箱推荐型号规格表
名称 |
冋路要求 |
备注 |
—电缆分接箱 |
4回路 |
630A; 20kA |
7.8.5低压开关柜
I)基本参数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低压开关柜基本参数
__________技术參数名称__________ |
__________技术參数__________ | |||
__________系统标称电压V__________ |
400 | |||
脱扣器类型 |
框架:智能电子式脱扣器(可调) _________塑壳'夏式脱扣器_________ | |||
柜体防护等级 |
IP4X | |||
柜内各隔室之间防护等级 |
IP20 | |||
N相截面枳要求 |
与相絞相同 | |||
PE煥截面面积要求 |
____相线•面积mn√____ |
W 16 |
16 VS W35 |
>35 |
PE线截面枳eπ?— |
S |
16 |
S/2 |
2)其他要求
a) 抽出式开关柜低压断路器应冇三个明显位置:运行位置、试裁位置、分断位置;
b) 相同规格的低压断路器应具俗互换性:
C)低压进线断路器不宜设置低电压脱扣装置。如必须配置,居民住宅小区、商场、小型加 工企业、一般服务业企业、公共事业等电力用户,宜选用动作时限不小于IS的低电压脱 扣器:-般工业电力用户,宜配置动作时限不小于0.5s的低电压脱扣器:
d)对电压质最有特殊要求的电力用户,可根据用电设备的要求,合理的配置低电压脱扣器。
3)型号规格
低压开关柜宜釆用表23中的规格型号。
表23彳氐压开关柜推荐型号规格表
名称 |
型号 |
用途____ |
容量或电流选择 |
固定面板式控制柜 |
GGD3 |
进线柜 |
配変4∞kVA |
___________配变 50OkVA___________ | |||
配变63OkVA | |||
__________紀变 80OkVA__________ | |||
GGD3 |
出线柜(40α√>30KVA) |
四馈线.额定电流(630A、3X400A) | |
山线枢(⅛∞KVA) |
四饬线,额定电流(630A、400A、2∙25OA) | ||
GGD3 |
计量柜 | ||
GGD3 |
低压动态补偿柜 |
按30%补偿,配40OkVA配变 | |
按30%补偿,配50OkVA配变 | |||
按30%补偿,配63OkVA配变_____ | |||
按30%补偿,紀80OkVA配变 | |||
抽屜式控制柜 |
GCK3 |
进线柜 |
配变 4∞-630kVA |
配变80OkVA | |||
GCK3 |
母线分段柜 |
__________配变 400∙630kVA__________ | |
配变80OkVA | |||
GCK3 |
出线柜 EQOf3OKVA) |
四馈线,额定电流(630A、3X4OOA) | |
出线柜(⅜OOKVA) |
四绥线,额定电流(630A、400A、2X25OA) | ||
GCK3 |
计量柜 | ||
GCK3 |
低压动态补偿柜 |
按30%补偿,配4∞kVA配变 | |
按30%补偿.配50OkVAHe变 | |||
按30%补偿,配63OkVA配变 一 |
Q/CSG 1203004.3-2017
I Il I 按 30%补偿,配 800kVAi¾变 I
7.8.6箱变
I)基本要求应符合表24的规定。
表24箱变基本要求
设备 本体 |
__________项日名称__________ |
_______技术参教_______ | |
系统标称电压kV |
中压 |
10、20 | |
低压 |
0.4 | ||
设备结构 |
中压部分 |
进出线方式 |
电缆 |
接线方案 |
环网型、终端型 | ||
低压部分 |
出线回路 |
W 6 | |
无功补偿 |
自动 | ||
________设备布買型式________ |
品字形、目字形或其他 | ||
外売防护等级 一 |
1P34D |
2)型号规格
箱变宜采用表25中的规格型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25箱 |
变推荐型号规格表 | |
序 号 |
名称 |
規格型号 |
1 |
预装式变电站(地埋式、终端型) |
SBIbM D-630KVA油变,话用地埋式,IP68 |
2 |
组合式变电站(美式、终端型) |
S13-M-315kVA, fid SF6气体绝缘或空气绝銭共箱式环网柜 |
3 |
组合式变电站(美式、终端型) |
S13∙M∙4∞kVA, K SF6气体绝绿或空气绝绿共箱式环网柜 |
4 |
组合式变电站(美式、终端型) |
S13∙M∙5(M)kVA, K SF6气体绝绿或空气绝绿共箱式环网柜 |
5 |
组合式变电站(美式、终端型) |
S13-M√>30kVA. K SF6气体绝缘或空气绝缘共箱式环网柜 |
6 |
預装式变电站(欧式、紧凑式、终端塑) |
S13∙M∙315kVA, 配SF6气体绝缘或空气绝缘共箱式环网柜 |
7 |
預装式变电站(欧式、紧澳式、终端型) |
S13∙M∙4OOkVA∙- 配SF6气体绝缘或空气绝缘共箱式环网柜 |
8 |
預装式变电站(欧式、紧凌式、终端型) |
SI3-M-5∞kVA, ____配SF6气体绝绿或空气绝绿共箱式环网柜____ |
9 |
預装式变电姑(欧式、紧凑式、终端型) |
SI3-M-630kVA. ____配SF6气体绝绿或空气绝绿共箱式环网柜____ |
10 |
預装式变电姑(欧式、紧凑式、环 |
Sl3∙M∙315kVA, 配SF6气体绝缘或空气绝缘共箱式环网柜 |
11 |
预装式变电站(欧式、紧凌式、环网型) |
Sl3∙M∙5∞kVA, 配SF6气体绝缘或空气绝缘共箱式组合负荷开关柜 |
12 |
预装式变电站(欧式、紧漆式、环网型) |
SI3-M∙630kVA, 电SF6气体绝缘或空气绝缘共箱式环网柜 |
13 |
预装式变电站(欧式、紧漆式、终端型) |
SC(B)I l∙315kVA∙ 配SF6气体绝縁或空气绝缘共箱式狙合负荷开关柜 |
14 |
预装式变电站(欧式、紧凑式、终端型) |
SC(B)II ∙500kVA∙ 配SF6气体绝缘或空气绝缘共箱式环网柜 |
15 |
预装式变电站(欧式、紧凑式、终端型) |
SC(B)Il 03OkV A, 配SF6气体绝缘或空气绝缘共箱式环网柜 |
16 |
预装式变电站(欧式、紧凑式、终端型) |
SC(B)II-8∞kVA. 配SF6气体绝绿或空T绝绿共箱式环网机 |
7.9熔断器
7. 9.1选用原则
1) 中压配电变压器熔丝选择宜按下列要求进行:
a) 额定容最IOOkVA及以下者,一次侧焰丝额定电流按变压器容量额定电流的2〜3倍选择;
b) 额定容量l∞kVA以上者,一次侧陪统額定电流按变压器容量:额定电流的1.5〜2倍选择: C)变压器二次侧熔丝按二次侧额定电流选择。
2) 跌落式陪断器宜设置灭孤罩,灭孤罩应能抗紫外线辐射,防腐蚀。
3) 熔断器触头及触头座应采用铜合金材料,表面镀银,上下触头均为压紧式结构。
4) 同型号与规格的跌落式熔断器陪管应具有互换性。
7. 9.2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应符合表26的规定。
表26馆断器基本参数
系统标称电压kV |
IO |
20 | ||
结构形式 |
限流式 |
跌落式 |
限流式 |
跌落式 |
额定开断电流kA |
N 20 |
N 12.5 |
N 20 |
— |
7. 9.3其他要求
IOkV配电变压器与靖断器的配合宜符合表27要求。
表27配电变压器与熔断器的配合表
名称 |
配电变压器緘定容量kVA | ||||||||
30 |
50 |
l∞ |
2∞ |
315 |
4∞ |
5∞ |
630 |
800 | |
IOkV跌落式坊断器博丝A |
5 |
IO |
16 |
20 |
40 |
50 |
50 |
75 |
— |
IOkV限流式爆断岩坊丝A |
5 |
5 |
IO |
20 |
31.5 |
40 |
50 |
63 |
80 |
0.4kV限流式靖断器靖统A |
50 |
80 |
160 |
315 |
500 |
630 |
800 |
10∞ |
— |
7.10柱上断路器
7.10. 1选用原则
1) 灭弧方式宜釆用真空泡灭孤。
2) 宜釆用全封闭全绝缘结构,外売坚固,具有防腐性;内绝缘为SFe,气体绝缘时,SF6气体年泄露 率小于0.1%.
3〉永磁机构储能电源应至少能进行一次“04).3S-CO”操作,并具备操作电源欠压告警、闭锁控制 输出功能。
4)操作机构应具有防跳功能,应具有动作次数的计数器。
7. 10.2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应符合表28的规定.
表28柱上断路器基本参数
_______系统标称电压kV_______ |
]0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20____________ |
________额定电流A________ |
630 |
630 |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
____________25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25______________ |
额定短路电流开断次数次 |
________N 30________ |
_________N 30_________ |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A效值)kA∕持续时间S |
_________25M_________ |
__________25M__________ |
7. 10. 3规格型号
柱上頁.空断路器宜采用表29中的规格型号。
表29柱上真空断路器推荐型号规格表
序号 |
__ |
________型号規格_______ |
柱上真空断路器(相同SR气体绝縁云相共箱式〉 |
__________ZW20 (63OA)___________ | |
2 |
柱上真空断路器(相间空气绝缘,即三相支柱式固 ___________体绝缘)___________ |
ZW32 (63OA) |
注1:操动机构直选择(永磁、禅黄〉作为配件选择 注2:控制器宜选择(联络型控制器、分段型控制器、分界型控制器)作为配件选择__________ |
7.11柱上负荷开关
7. 11. 1选型原则
1) 灭弧方式宜采用真空泡灭孤。
2) 宜采用全封闭全绝缘结构-当内绝缘为SF6气体绝缘时,SF6气体年泄露率小于().1%。
7.11.2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应符合表30的规定。
表30柱上负荷开关基本参数
_______系统标称电压kV_______ |
____________IO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20___________ |
额定电流A 一 |
630 |
630 |
额定负荷电流开断次数次 |
________N ]Q0________ |
______NlOO______ |
額定短时耐受电流(有效值)kΛ∕持续时冋S一 |
25/3 |
2蹈 ■ |
7.11.3规格型号
柱上负荷开关宜釆用表31中的规格型号。
表31柱上负荷开关推荐型号规格表
序号 |
型号规格 | |
1 |
__ 柱上i⅝空负荷开关(相间SF,气体绝縁,三相共箱式) |
FZW28 (63OA) |
2 |
柱上真空负荷开关(相间空气绝缘,即三相支柱式固体绝缘) |
FZW32 (63OA) |
注1:操动机构宜选择(水磁、弾黄)作为配件选择 注2:控制⅞⅜H选择(联络型控制器、分段型控制器、分界型控制器)作为聞件选择_________ |
7.12无功补偿装置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用原则如下:
1) 低压并联电容器宜釆用金属自愈式。
2) 低压熔断器宜选用限流式。
3)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宜采用半导体电子开关投切,也可采用复合开关、接触器投切。
7.13低压电器
7.13.1低压电气设备在短路下的通断能力,应釆用设备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冇效值 进行验算。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 响。
Q/CSG 1203004.3-2017
7.13.2配电站低压进线和分段开关应釆用断路器,应具备联锁和闭锁功能。低压进线断路器不 宜设置低电压脱扣装置。
低压出线应考虑负荷的増长及变化需求,适当预留开关数虽,提高额定电流的等级。出线回路额 定电流的总和,按2倍变压器额定电流配置出线开美。
变压器低压出线总开关应釆用整定值可调的电子式低压断路器保护。
7. 13.3配电站内发电备用电源接入低压配电系统的断路器与市电断路器之间应设置电气及机械 联锁,并采用四极断路器。
7.13.4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7.13.4.1设置原则
D末端保护
a) 移动式及手持式电气设备;
b) 办公等场所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的其他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
C)安装在水中的电气设备;
d) 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為;
e) 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
f) 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
g) 环境特别恶劣或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
h) 农业生产用电气设备。
2) 线路保护
釆用多级配电系统时,在电源端、线路末端(如农村电表箱、农业生产设备的电源配电箱)安装剰 余电流保护装置(以下简称RCD).
3) 电气火灾防护
式中:需要防止电气设备或线路因绝缘损坏可能引起的电气火灾,应在进线电源箱装设剰余电流 保护装置。
7.13.4.2 极数
1) 单相22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应选用二极二线式RCD:
2) 三相三线38O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应选用三极三线式RCD:
3) 三相四线38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三相设备与单相设备共用的电路应选用三极四线或四 极四线式RCD。
7.13.4.3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
1) 作为直接接触防护的附加保护或间接接触防护,剩余动作电流不应超过30πιA,无延时:
2) 特别潮湿场所不应大于6mA,无延时;
3) 水中的电气设辭应选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为IOmA,无延时•
式中:4)电气布线系统接地故障电流的额定剰余电流动作值不应超过500mA,带延时.
式中:5)对断开电源会造成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用户,可釆用信号报警方式。
式中:6)剩余电流保护裝置的分断时间应满足:
a) 二级保护的最大分断时间:一级保护0.3s,末级保护≤O.Iss
b) 三级保护的最大分断时间:一级保护0.5s,中级保护0.3s,末级保护W0.1s°
式中:7)选用的RCD的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应不小于被保护电气线路和设俗的正常运行时 泄漏电流最大值的2倍。
7.13.4.4其他要求
Q/CSG 1203004.3-2017
D电子元器件较多的电气设备,电源装置故障含冇脉动直流分量时,应选用A型RCDo对负荷带 有变频装置、三相交流整流装宣、逆变换装置、UPS装置等产生平滑直流剰余电流的电气设备,应选 用特殊的对脉动直流剩余电流和平•滑直流剩余电流均能动作的B型RCDo
2) RCD负荷侧的N线,只能作为中性线,不得与其他回路共用,且不能币:复接地。
3) TN-C系统的配电线路,在N线必须有重复接地时,不应将RCD作为线路电源端保护;
4) 电源电压偏差较大地区,应优先选用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无关的RCD。
8线路
8.1架空线路
8.1.1 一般要求
1) 架空线路应避开低洼地、易冲刷地带、不良地质地区(砂质、溶洞、滑坡、强地震带等)、林 区以及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它区域。
2) 配电线路的供电距离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线路长度推荐范围见表32.
表32线路长度推荐表
供电分区 |
A+、A 类 |
B类 |
I C类 |
D类 |
E类 | |
中压 |
IOkV: 3km 20kV: 6km |
6 km |
15 km |
应根据需要经计 算确定 | ||
低压 |
2∞m |
25OnI |
4∞m |
50Om |
8.1.2导线
1) 导线型号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电力系统规划和工程技术条件,特别是所处地区的台风、覆冰等特 性。
2) 中压架空导线截面应按线路计算负荷和机械强度选择,并留有适当的裕度。同一地区内,相同 应用条件的导线截面应尽星统一。
3) 低压架空导线应釆用铝芯架空绝缘线。台架变低压侧至综合配电箱引线宜釆用铜芯绝缘导线或 电缆.
4) 架空线路导线截面与型式宜符合表33~表35的规定。
表33中压架空线路导线截面推荐表
_____供电分区_____ |
______主干线(mn?)______ |
次干线(mm2) |
____分支线(mπ?)____ |
_____AR A、B、C 类_____ |
__________240、185___________ |
_________185、120________ |
_________120、70_________ |
________D、E 类________ |
___________185、120__________ |
_________120、70_________ |
_________70、 50_________ |
表34中压架空线路导线型式
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 |
A类~E类 |
架空绝縁导线 |
架空绝绿导线 __________钢芯铝绞线__________ |
表35低压架空线路导线型式
A+〜B类 |
D〜E类 | |
架空绝缘导线 _______低压电线_______ |
__ 架空绝缘导线 _______低压电线_______ |
架空绝缘导线 ______低压电统______ |
5)中压绝缘线应用条件
a) 线路走廊狭窄,树线矛盾突出,裸导线架空线路与建筑物净距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时:
b) 林带区,城市绿化带、穿越园林、不可迁移的林树木地带:
C)人口密集、繁华街道区、风景旅游区:
d) 主要公路、航道:
e) 高层建筑群地区:
f) 污秽等级d级及以上的严重污秽地区。
8.1.3绝缘子
1) 中压线路直线杆宜采用柱式绝缘子或瓷横担,耐张杆宜采用盘型绝缘子,特殊需求可采用玻璃 绝缘子等其他类型绝缘子。
2) 低压线路直线杆宜釆用针式绝缘于、蝶式绝缘于、线轴式绝缘子,耐张杆宜釆用盘型绝缘子。
8. 1.4金具
1) 金具宜选用节能型产品。
2) 金具表面应进行热镀锌等防腐处理。
3) 绝缘配电线路应选用绝缘导线专用金所冇端头接头均应进行绝缘防水处理。
4) 绝缘导线应在T接处、终端杆、开关两侧、配变熔断器出线侧及其他检修需要的部位装设接地 挂环.
5) 一般地区金具的安全系数应符合Q/CSG 11502的规定。城市配电线路金具的安全系数宜适当提 高。架空线路金具型式宜符合表36的规定。
表36架空线路金具型式
序号 |
____________推荐类型____________ | |
__ __聾__ |
__________耐张线夹、悬垂线夹__________ | |
2 |
联接金具 |
U型挂环、直角挂板、球头挂环、碗头挂板、延长环 |
3 |
接续金具 |
并沟线夹、补修管、接续管、C型线夹、安普线夹 |
4 |
保护金具 |
___________防振锤.铝包带___________ |
8.1.5导线布置
1) 中压架空线路导线布置可采用垂直、水平、三角形排列。
2) 低压架空线路导线宜釆用垂直或水平排列。受限区段可釆用穿管、集束导线形式布置.
3) 受条件限制时,低压架空线路可与中压架空线路同杆架设,但不应跨越中压分段开关区域。
8. 1.6杆塔和基础
1) 城区宜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钢管杆或案基铁塔:城市远郊可采用自立式铁塔或不打拉线的混凝 土电杆。
2) 平地、丘陵等便「•运输和施工的非农田和非繁华地段可釆用拉线铁塔和环形混凝土电肝。
3) 山区线路应依据地形特点,配合高低基础,釆用全方位长短腿结构型。
4) 清理走廊费用较高和走廊较狭察的地带,宜釆用导线呈垂直或三角型排列的杆塔。
5) 居民区、检修困难的山区、重冰区、交叉跨越点及两侧档距或标高相差较大的地方,不应釆用 转动横担或变形横担。
6) 钢管杆及铁塔离地2.5m以上应冇登杆塔设施,钢管杆的横担宜安装高空防坠落装置。
7) 耐张杆宜选用普通杆,杆高一般不超过18米,在交通困难地区可选用螺栓连接的分段电杆,严 格控制电焊连接的分段电杆的使用。
8) 在易受车辆碰撞的地方.不宜选用预应力杆。
9) 城市及餘杆强度不满足要求是宜选用窄基角钢塔及钢管杆:案基塔宜选用整段连接式,钢管杆 宜选用菱角套接式。
10) 後杆结构执行GB 5∞IO的冇关规定:普通钢筋混凝土杆和预应力混凝土杆的生产应符合 GBfr4623的有关规定.制作混凝土电杆时,宜在杆身处标注混凝土强度等级、厂家名称、出厂日期、 埋深线和埋深参考线。
11) 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时,宜使用高强度材料。无拉线单杆可按受弯构件进行计算,弯矩应乘以 増大系数Lk
12) 基础应根据杆位或塔位的地质资料进行设计.现场浇制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 低于C25。
13) 位于水田、泥塘和堤坝等地质条件絞差地区的混凝土电杆,可通过增加基础埋深、加大底盘、 加设长盘和地基处理等措施,提高基础的抗倾覆能力.
8.1.7规格型号
1)中压架空线路导线宜釆用表37中的规格型号。
表37中压架空线路导线推荐型号规格表
序号 |
推荐型号 |
____________推荐規格(mπ√)____________ |
1 |
JL/G1A |
70/10, 120/20. 185/25、240/30 |
2 |
J1√LB1A |
_____________70/10、]20/20、185/25、240/30_____________ |
3 — |
JKLGYJ |
70/10, 120/20. 185/25、240/30 |
4 |
_______JKLYJ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70、 120、 185、 240__________________ |
表4()水泥杆推荐型号规格表
序号 |
名称 |
类型 |
_________技术爹數_________ | ||
开裂穹炬(kN∙m) |
IfiS (Infn) |
杆高(In) | |||
(部分)預应力电杆(>10m) |
Y(BYAZ∙ 150x1 OD |
14.08 |
150 |
10 | |
2 |
Y(BY)-Z-190x10-1 |
24.15 |
190 |
10 | |
3 |
Y(BY[Z∙190x12∙K |
________39________ |
190 |
12 | |
4 |
Y(BY>-Z-190×12-M |
58.5 |
190 |
12 | |
S |
Y(BY 卜Z・ 190x15∙K |
49 |
190 |
15 | |
6 |
Y(BYAZ ・ 190xl 5-M |
7^5 |
190 |
15 | |
7 |
Y(BY 卜 Z・ 190xl 8∙M |
91.5 |
190 |
18 | |
8 |
(部分)预应力电杆<<I0m) |
Y(BY)∙Z∙130x7∙B |
________6194________ |
130 |
7 |
9 |
Y(BY)∙Zd50x7∙C |
9.16 |
150 |
7 | |
IO |
Y(BY)∙ZJ50x8∙C |
________9168________ |
150 |
8 | |
11 |
Y(BYUZ ∙150×9∙G |
______1812 |
150 |
9 |
序号 |
名称 |
类型 |
_________技术•数_________ | ||
开裂写炬(kN∙m> |
IB径(HIm) |
杆高(E) | |||
12 |
Y(BY[Z∙19Qx8∙K |
________2518________ |
190 |
8 | |
13 |
Y(BY>-Z-190×9-K |
________29________ |
190 |
9 | |
14 |
Y(BY) ∙D∙3∞×4∙5∙40kN.m |
40 |
300 |
4.5 | |
15 |
Y(BY)~630Qx6~40kN.E |
40 |
300 |
6 | |
16 |
Y(BY)-D-3∞×9-40kN.m |
40 |
300 |
9 | |
17 |
高强度部分预应力电杆(>IOm) |
BY∙Z∙19Qx∣(‰60kN.E |
60 |
190 |
10 |
18 |
BY-Z-190×12-80kN.m |
80 |
190 |
12 | |
19 |
BY-Z-190×l2-IOOkN.m |
________IOO________ |
190 |
12 | |
20 |
BY∙Z∙190xl5∙100kN.m |
1∞ |
190 |
15 | |
21 |
BY-Z-190×l8-l20kN.m |
________120________ |
190 |
18 | |
22 |
BY∙Z230xl2∙125kN.m |
________125________ |
230 |
12 | |
23 |
BY-Z-23O× 15-150kN.m |
________150________ |
230 一 |
15______ | |
24 |
BY-Z-35O×I5-2(X)kN.!n |
2∞ |
350 |
15 | |
25 |
BY-Z-35O×l5-25OkN.m |
250 |
350 |
15 | |
26 |
BY∙Z-350xl5∙300kN.m |
300 |
350 |
15 |
8.1.8邻近及交叉跨越
1) 架空配电线路严禁跨越电气化铁路、油气站。
2) 与一级公路、高速公路、普通铁路的交叉跨越宜设独立耐张段,绝缘子采用双固定形式,严禁 导线跨越段有中间接头,并満足电力、交通、燃气、通讯等相关部门的安全距离要求。
3) 配电线路与甲类厂房、库房,易燃材料堆场,甲、乙类液体贮罐,液化石油气贮罐,可燃、助 燃气体贮織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贮雄不应小于1.2倍。
4) IkV-IOkV配电架空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易燃材料的建筑物.
5) IkV-IOkV配电架空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通道,通道净蜜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5m.绝 缘线为3m°
6) IkV〜IOkV配电架空线路与特殊管道交叉跨越时,应避开管逍的检査孔或检査井,交叉处管道 上所有金届部件应接地。
7) 20kV电压等级临近及交叉跨越可参照35kV电压等级相关要求执行。其它要求应符合GB 50061、DUT 5220等标准及国家和地方颁发的强制性条文规定。
8.2电缆线路
8.2.1电力电缆选型原则
1) 中压电缆宜选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在条件允许时,可选用铝合金电缆或铝芯电缆:
2) 低压电缆宜选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或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住宅小区、商场等场所在条件 允许时,可选用铝合金电缆或铝芯电缆。
3) 对于铝芯电缆,导体材料应釆用符合GB<Γ3954, GBrr3955中规定的铝材料制造而成。
8.2.2电缆线路应用条件
1) 高负荷密度的市中心区、大面枳建筑的新建居民住宅区及高层建筑群、重点风景旅游区、对市 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以及依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明确要求采用电缆线路的地区。
2) 道路狭窄、严币:腐蚀性,架空线路难以通过或不宜釆用架空线路的区域。
3) 电网结构要求或供电可靠性、运行安全性要求髙的重用用户供电区域。
4) 易受台风侵袭的沿海地区主要城市的帀:要供电区。
5) 电缆地下敷设时需满足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的运行耍求。
8.2.3电缆芯数
1) 中压电缆宜釆用三芯。
2) 低压电缆宜符合下列要求:
a) 保护线与中性线合用同一导体时,应选用四芯电缆:
b) 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宜选用五芯电缆:
C)保护线与中性线合用的单相回路,应选用两芯电缆;保护线与中性线各自独立,应选用 三芯电缆。
8.2.4电缆护层和电缆附件
1) 宜釆用冷缩型电缆中间头和终端头,电缆中间头应设置保护盒。
2) 中压开关柜内应釆用内半导体屏蔽层、外导电屏蔽层的可触摸式终端头。
3) 交流单芯电缆不应选用未经非磁性有效处理的钢制铠装层。
8.2.5规格型号
I)中压电力电缆宜釆用表41中的规格型号。
表41中压电力电缆推荐型号规格表
序号 |
推荐型号 |
推荐规格 |
1 |
ZC-YJVn |
3X70、3×12O, 3×24O, 3 X 300、3X400 |
2)低压电力电缆宜采用表42中的规格型号。
表42低压电力电缆推荐型号规格表
序号 |
推荐型号 |
推荐規格 |
I |
ZC-YJV |
1X120、l×24O |
2 |
ZCYJV22 |
4X35、4X50、4X70、4X 120. 4X185、4X240 |
9配电自动化
9.1 —般要求
9.1.1建设原则
1) 配电自动化建设应坚持“网架与自动化并举”的原则。按照公司配电自动化配置要求,在配网 规划时应同时考虑配电自动化设笛的配置,确保配网规划与自动化紧密联系。
2) 配电自动化配胃应遵循“简洁、实用、经济”的装备技术原则,确保自动化布点和设备选型的 合理性和正确性。
3) 配电自动化设邕选型应遵循标准化原则,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先进性要 求,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9.1.2建设模式
配电自动化建设应按照供电区域类别,综合考虑一次网架结构、用户负荷分布与密度、用户数量 与重要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情况,合理确定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设备及功能配置等*各供电分 区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如表43所示。
表43各供电分区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的适用范围
供电分Ix |
特級城市 |
一级城市 |
二级城市一 |
三级城市 |
备注 |
A+ |
|
|
— |
— |
|
A |
|
— | |||
B |
|
|
可混合采用运行 监测型和架空钱 就地馈线自动化 技术. |
W混合采用 运行监测型 和架空线就 电馈銭自动 化技术。 | |
C |
可釆用以故障自 动定位为主的运 行监视型. |
可釆用以故 卓自动定位 为主的运行 监视型。 |
可结合新建或改造项 目在线路较K、故障场 发、维护工作量大的部 分架空线路采用就地 敢合器方式. | ||
D |
L伉先采用您中控制型.在规 划期内不具答可弄、安全的通 信条件时,采用就地控制型 2.可辅以故障定位技术。 |
可采用以故障自动定位 为主的运行监视型。 | |||
E |
备注'特级城市对应表1中国际化大城市.一级城市对应谷会级其他主要城市,二级城市对戍其他城市和地、卅政府所 在地,三级城市对&为县和县级市.
9.2主站系统
9.2.1硬件要求
配电主站硬件配置要求:
1) 关键硬件设备应采用冗余配置:
2) 系统硬件设备必须是标准化的通用设备,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替代性;
3) 硬件配置必须满足系统性能和功能要求,并旦符合安全性、可靠性原则。
下表是釆用小型机做服务器时的主站硬件设备推荐配置.
≡44配电自动化主站硬件设备推荐配置表
序号 |
____________设备名称____________ |
数量 |
] |
专网通信数采服务器 |
2台或多台 |
2 |
公网通信数釆服务器 |
2台[玄多代 |
3 |
SCADA服务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台 |
4 |
历史数据服务g⅜ |
2台 |
5 |
历史库磁盘阵列 |
]台 |
6 |
WEB服务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台 |
7 |
WEB磁盘阵列(可根据规模选配> - |
1台 |
8 |
通信接口服务藩 |
2台 |
9 |
此调工作站 - |
3台 |
ID |
远程工作站 |
毎区2台_______ |
序号 |
设备名称 |
数星 |
Γi |
维护工作站 |
2〜3台 |
12 |
接入路由器 |
视实际情况 |
13 |
网络交换机 |
视实际情况 |
14 |
正向、反向物理闸离装苴 |
视实际情况 |
15 |
网络防火墙.入侵监测及其他冋络安全设备 |
祝实际情况 |
16 |
打印机、GPS时钟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祝实际情况 |
π |
UPS电源 |
2台____________ |
9.2.2软件配置要求
主站系统应具备跨平台运行能力,具有统一的公共服务和系统管理功能,软件釆用分层、模块化 结构,务种应用软件模块即插即用。
主站系统软件釆用分层构件化结构,通过应用中间件屏蔽底层操作,在异构平台上实现分布式应 用。所有软件模块设计必须遵循IEC 61968, IEC 61970等国际标准,实现与外部系统数据交互与共享 的标准化以及第三方软件产品的即插即用。
9.2.3操作系统要求
主站系统服务器釆用Linux、UNIX等安全可靠操作系统,工作站宜采用LinUX操作系统。
9.2.4数据库要求
主站系统除应配置基本关系数据库,还应配置能处理海量数据的时序数据库。
9.2.5功能要求
按照主配一体化模式建设配电自动化功能,满足《南方电冋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相 关要求。
9.2.6数据交互与共享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总线方式实现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服务共享,并实现系统运维 的“源端数据唯一、全局信息共享”.
配网自动化系统与配电自动化专网或公网路由器边界应部署配网主站安全防护设备,为主站系统 与配电终端提供网络通信认证与加密服务,实现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保护,防止黑客入侵。
主站系统应和外部系统交互功能,交互系统包括:
1) 配冋生产管理(MlS)系统;
2) 配网GIS系统:
3) 调度自动化系统:
4) 计量自动化系统(含厂站计量、负荷管理、配变监测、低压集抄);
5) 营销管理系统:
6) (准)实时数据平台。
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互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实现基于SOA软件架构体系的标准数据接口服务功能:
2) 接口符合IEC61970、IEC61968的ClS服务标准:
3) 釆用符合IEC6I970、IEC6I968标准的XMUSVG方式实现各系统模型、图形的导入和导出, 并能对外提供标准的SVG图形服务:
4) 支持E模型描述语言。
9.3终端要求
1) 根据监控开关的辅助接点数最、互感器数量及变比和电动操作机构参数确定遥信点配置数量、 遥测点配置数量及额定值和遥控点配置数呈及控制输出电压和功率,并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扩展遥 信、遥测、遥控点数。
2) 建设安装点冇相关需求时,配电自动化终端应配置网结式保护、分布式能源监控、电能质量监 測、在线监测、视频监视、环境监测等功能(一项或多项).
3) 配备RS232/RS485串口、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口及本地维护口,支持IEC60870-5-101和 IEC6O87O-5-l()4通信規约,支持远程维护,数据可分级传送主站,包括主动、召唤两种模式.
4) 配置光纤、无线通信设备,并提供相应的电源和通讯接口,支持接入光纤和无线等通信通道。 为保障通信的可靠性,通信设备应栗用工业级芯片,GPRS模块应配置工业级SlM K'
5) 无线通信方式下如需实现遥控功能,配电自动化终端应支持无线加密要求。
6) 具邕设笛状态自诊断,电流输入回路具备防开路自动保护,所有输入、输出回路具有安全防护 措施,模块互换性强,拆装易操作.
7) 智能化电源管理,支持电源实时监视,交流失电及电池欠压告警、电池在线管理、电池充放电 保护等功能。
8) 应符合GBrr4208-2008外壳防护要求,安装于户内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4,安装于户外时防 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
9) 位于配电室、箱式变电站、电线桩等隗电终端,采用公网无线方式通信的,应部署配网终端安 全防护设备,实现加密认证功能。
9.4对其它设备设施的要求
表45不同类型配电终端的各专业配合要求
配电终端 类型 |
一次设施和要求 |
运行环境要求 |
变电站 保护配 合要求 |
通信 要求 |
其他要求 |
远传型架 空线路故 障指示器 |
与柱上自动化成套装 置組合使用时,故障指 示器通信终端戍具有 开关状态量输入接点. |
L户外设备,无易燃、爆炸 危险、化学腐蚀及剧烈振 动的场所。 2.沿海地区设备需具备抗 盐蚀、防潮、防污能力. |
无 |
无线 公网 |
|
远传型电 缆线路故 障指示籌 |
具脩安装取电CT.零 序传感器及3个単相故 障传感器的空间 |
|
无 |
线网 |
|
(电压时 间型)柱 上自动化 负荷开关 终端 |
|
L户外设备,无易燃、爆炸 危险、化学腐蚀及剧烈振 动的场所。 2、沿海地区设备需具备扰 盐蚀、防潮、防污能力。 |
变电站 出蜩析 路器具 备二次 重合闸 功能 |
可通过无线 公网通信 |
(可釆集零序电压)或单相PT,负荷側栗用 单相PTa
|
用户分界 负荷开关 终端 |
|
L户外设备.无易燃、爆炸 危险、化学腐蚀及剧烈振 动的场所。 2.沿海地区设备需具备抗 盐蚀、防潮、防污能力“ |
交电站 出线断 路器具 备重合 闸功能 |
可通过无线 公网通信 |
不可申联安装. |
配电终端 类型 |
一次设施和要求 |
运行环境要求 |
变电站 保护配 合要求 |
通信 要求 |
其他要求 |
(电流型) 柱上自动 化断路器 开关终端 |
L主干线或重要分支线 路 2.单杆安装需12米以 上杆 |
I.户外设备无易燃、爆炸危 险、化学腐蚀及剧烈振动 的场所。 Z沿海地区设备需具备抗 盐蚀、防潮、防污能力. |
电线器级合 变山路护配 与站断保差 |
可通过无线 公网通信 |
|
“三遥" 终端 |
转供要求
|
户内,可靠电源、有稳定 运行环境. |
无 |
通信专网、 无我公网 (APN通道) |
PT取电或就近从配变或市电取AC220V电源 作为工作电源. |
“二遥” 终端 |
|
户外 |
无 |
无絞公网 |
PT取电或就近从配变或市电取AC220V电源 作为工作电源. |
10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配置原则:开关站、配电站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置见表46。
表46开关站、配电站継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置
被保护设备名称 |
保护配置 |
_____自动装置_____ | |
配电变压器 |
油式 W63O⅛VA 干式 W800⅛VA |
釆用限流胳断器作为速断和过流、过负荷保护。 | |
油式 N800kVA 干式⅛ IOOOkVA |
釆用断路器桁,配置速断、两段过流、零序过流、过負荷、温 度、瓦斯(油浸式)保护.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能满足要 求时,应釆用纵联岌动保护“_________________ | ||
中压配电线路 |
|
| |
低压配电技路 |
短路、过负荷、接地保护。 — | ||
注:保护信息的传输”釆用光纤通道。对于纹路电流差动保护的传输通道,往返均位采用同-信号■道传输.______ |
11计量装置与计量自动化
11.1计量装置
11.1.1计景装置配置
1) 关口点
a) 关口计量点应设置在两个企业间产权分界点:
b) 电网企业与发电厂的关口计觉点应设置在其产权分界点,如产权分界点处不能准确计星 上网电最,则关口计最点应设置在发电机升压变变高侧(对三圏变増加变中侧)和启备变 变高侧:
C)省公司对务市级供电局、市级供电局对下属各县级供电局(包括代管县)的关口计量点应 设置在其受电端变压器高压侧:
d) 省公司和市(县)级供电局与其宜供用户的关口计量点应设置在产权分界点:
e) 当关口计量点设置在发电机升压变变高侧(对三圈变增加变中侧)时,考核关口点应设置 在发电机机端和厂高变(或升压变变低侧)。对多台发电机共用-台升压变,考核λ∙∣ l,ʌ 也可设在主变低压侧.当关口计堂点设置在出线线路时,考核关口点应设置在线路对 侧。当关口计量点设置在受电端变压器高压侧时,考核关口点应设置在变压器中压和低 压侧。发电厂启备变不设考核计屋点;
f) 各考核关口计f⅛点只装设•只多功能电能表,技术要求应与主关口要求•致。
2) 电力用户计量点
a) 各供电局应在用户每一个受电点内按照不同的电价类别,分别安装电能计量装置,每个 受电点作为用户一个计费单位:
b) 电力用户计量点应设置在电力设施产权分界处。如产权分界处不适宜安装电能计量装置 时,对专线供电的高压用户,可在供电线路对侧处计量。对公用线路供电的高压用户, 可在用户受电变压器高压侧计量。特殊情况下,专线供电用户可在用户侧计量,公共线 路供电的高压用户可在受电变压器低压侧计呈;
C)居民住宅、别墅小区应按政府冇关规定实施“一户一表,按户装表二因特殊原因不能实 行一户一表计费时,可根据容蛍按公安门牌或楼门单元、楼层安装共用的计费电能表。
11.1.2计量装置分类及准确度
计最装置分类及准确度不应低于表47的规定。
表47计量装置分类及准确度
电能计皇 装置类别E |
准确度等级 | |||
有功电能表 |
无功电能表 |
电味互感器 |
电流互感器 | |
I |
0.2S 或 0.5S |
2 |
0.2 |
0.2S 或 O.2121 |
Il |
O.5S 或 0.5 |
2 |
0.2 |
0.2S 或 0.2⑵ |
IlI |
1 |
2 |
0.5 |
O.5S |
IV |
2 |
3 |
0.5 |
0.5S |
V |
2 |
— |
— |
0.5S |
注1:电能计 注2: 0.2级4 |
耻装置分类详见电能计Ift装置技术資理规程要求“ ,流互感器仅用于发电机出口计量装置。_________________ |
11.1.3计昂表计选择原则
1) 所冇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发电厂(含小电源)计量点表计应采用三相多功能电予式电能表。
2) 中压专变用户表计应采用三相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
3) 同一关口计景点应装设两只相同设备供应商、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相同等级的电子式多功能 电度表,其中一只为主表,一只为副表。美口表计冇功电度准确度应采用0.5S或0.2S,考核表计有功 电度准确度应采用0.5S:无功均应采用2.0。其他有特殊规定的,可根据电能计量装置分类依据不同选 取其他准确度。
4) 多功能电能表应具有独立的两个或以上的RS485通信接口,应具有供停电时抄表和通信用的舖 助电源。
11-1.4计量自动化终端选择原则
1) IO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计量点的计量自动化终端100%覆盖。
2) 变电站及发电厂应SI置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实现电能表信息的釆集存储和电能表运行工况监 测,并对栗集的信思进行管理和传输。
3) 专变客户应安装负荷管理终端,实现对专变客户的远程抄表、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客户用电 负荷与电能量监控等功能。
4) 公变计量点应直接安装配变监测计筮终端,不再配置台区总表,实现公变侧电能信息采集,包 括电能虽数据采集,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供电电能质虽监测,并对采集的数据实现管理和远程 传输。
5) 在条件成熟的区域以配变台区为基本单元进行低压集抄工程建设,安装集中器及采集器,实现 低压用户用电信息远程采集和台区线损监测•
11.2计量自动化
11.2.1覆盖范围及基本要求
1) 应统筹考虑管辖范围内务电压等级的发电厂、变电站、大用户专变、公用配变以及低压用户等 各类计虽对象,建设一体化计員自动化系统,实现厂站计量遥测、负荷管理、配变监测及低压用户集 抄等四类应用。
2) 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集中实现所有数据采集、处理及统计分析,县(区)及以下供电单位不再 単独建设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
3) 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中基础档案应包括电能表档案、终端档案、电厂档案、变电站档案、专变 用户档案、公变台区档案、居民用户档案等,并可通过系统间接口的方式与营销管理系统或营配信息集 成平台基础档案进行自动更新或手动同步更新。
112.2计量自动化主站系统
1) 网级计量自动化系统汇总各区域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对各系统进行监管. 网级计量口动化系统应采用数据转发的方式,与各省级计量自动化系统建立接口。
2) 省级计虽自动化系统应汇总全省各电压等级计虽点的计量数据和负荷数据。计量自动化系统按 照部署方式不同分为省级集中式部署和省地两级分布式部署。对于分布式部署方式,地市级主站数据 的通过接口汇总到省级主站形成省地两级应用:对于集中式部署方式,计呈自动化主站部署在省公 司,包含省地两级应用,同时,主站的采集前置程序应当具备全省集中部署方式和省地分布部署方式 两种功能。
3) 计量自动化系统部署应遵循Q/CSG 1204009《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的要求。
12通信
12.1配置原则
1) 配电自动化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应采用光纤通信方式,配置两条无环冋保护的专线通道或网络 通道.
2) 配电自动化“三遥”终端宜采用光纤通信方式,配置一条具备自愈功能的专线通道或网络通道: 光缆无法敷设的区域釆用无线公网等其它通信方式,釆用无线公网通信承载的,应配置双网双待无线通 佰终端(不同运营商网络双网双待)。
3) 配电自动化“一遥"、“二遥”、计量自动化终端以无线公网通信为主、其它通信方式为辅,己有 专网通信覆盖的优选专网通信方式,配置一条通信通道。
4) 20kV (IOkV)分布式能源站调度管理、IokV汽车充换电站智能管理业务终端宜采用光纤通信 方式(生产控制大区业务采用配电数据网承载、管理信息大区业务釆用综合数据冋承栽),光缆无法敷 设的区域釆用其它通信方式。釆用无线公网通信承载时,应配置双网双待无线通信终端(不同运营商网 络双网双待)。
5) 配电房视频监控、配网设备在线状态监测、电房门禁管理、电房环境监测等管理信息业务终端 以无线公网通信为主、其它通信方式为辅,己有专网通信覆盖的优选专网通信方式,配置•条通信通道。
6) 380V/220V低压居民电表至集中器、分布式能源点至集中器的本地通信因地制宜选拝低压载波、 RS485总线、微功率无线等方式,或三种方式混合使用。38OV/22OV低压居民电表至主站、充电粧至主 站的通信以无线公网通信为主、其它通信方式为辅。
7) IOkV电缆新建及改造工程应同步建设光缆专用管孔,5年内有配电自动化“三遥”终端实施计 划的,应与配电冋电缆同步建设通信光缆。
8) 各类区域“三遥”节点,在已冇光缆管孔等便利条件,可不经开挖路面或简单开挖即可敷设光 缆的,应建设配电通信光缆:A+、A类区域的重要“三遥”终端、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等节点应克服 困难敷设光缆。
9) 根据配电自动化“三遥”终端、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建设情况确定配电数据网建设规模,配电 数据网按照骨干层、接入层分层建设。
a) 配电数据冋骨干层应充分利用现有电力通信冋络,通信汇接点宜选择IlOkV变电站或有 光纤通信通道的35kV变电站,采用IP over MSTP技术双归星型结构组网;
b) 配电数据网配置核心设备和汇接设备,核心设备配置中端交换机,汇接设备配置低端三 层交换机:
C)配电数据网接入设备宜选工业以太网技术,可选XPON技术,同时开展PTN技术应用的 研究及试点.釆用工业以太网时,宜采用环形拓扑结构形成通道自愈保护。釆用XPON 时,宜采用“手拉手''拓扑结构形成通道自愈保护:
d)生产控制大区多种业务共享配电数据网通信通道时,不同业务系统的业务之间应采用 VLAN、MPLS VPN等方式实现端到端的谡辑隔离•
12.2技术要求
D配网光缆建设技术要求:
a)配网光缆宜成环成网建设,满足“N-1"可集性要求,起始点应设置在变电站,光缆芯数不 少于36芯。
Q/CSG 1203004.3-2017
b)电缆沟内(含穿市政管道)的光缆应带PE管、PVC管或铠装等保护;进入配网节点如果 需要开挖路面,光缆需要在PE管上增加镀锌钢管的保护;进入配电点后,光缆进金届 线槽至ODF单元。
2) 配电数据网骨干层技术要求:
a) 部署在主站的核心节点设i⅛应按双设备冗余配置,其它核心、汇聚节点设侪关键部件应 冗余配置。
b) 骨干层设备宜为同一设备制造商设备,新建设备功能和性能应与现有网络兼容,满足业 务承载和组网需求,并接受同一网管系统的管理。
C)骨干层设备技术参数应满足《南方电网数据网络技术规范》的耍求。
3) 配电数据冋接入层技术要求:
a) 釆用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应配置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工业交换机相关技术要求及典 型配置应遵循《南方电网配电网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支持不少于2个IG单模 光口,支持不少于4个I(X)M电口:支持不少于2个RS232/485串口(可选).
b) 釆用EPON技术的,汇接层应配置光线路终端(OLT):接入层应配置ONU设备;ONU 与OLT应采用双PoN 口互连,配网EPON系统规划时应预留一部分光功率余量,OLT至 每个ONU的光通道衰减最大伉应小于28dB.最终规划每个OLr的PON 口所带ONU数 量不超过12个。EPON技术要求及典型IE置应遵循《南方电网配电冋无源光网络(EPON) 技术规范》.
4) 无线公冋通信技术要求:
a) 无线公网的应用宜具佈资源实时监测手段,具俗以下功能:
① 终端设备管理功能:能实现终端设备的监视,实现对应用进程、服务端口、连接以及一些应
用数据等的管理。
② 网络性能管理功能:实时监测终端的运行状态、数据速率、传输时延、响应时间等信息。
3終局故障管理功能:能及时发现无线终端设备和网络故障,并发出告警信息。
④流虽管理功能:实时统计终端的数据流量:,并形成统计数据保存备用,対于流量超出限定值 的终端应及时发现并做出处理。
b) 承载控制类业务节点的无线公冋终端应支持多模(2G/3G/4G及不同制式)、双长双待通 信方式,具备“双网络"同时接入、网络自动切换、用户名/密码/SIM卡号/设备序列号或 mac地址的绑定认证、远程管理和异常吿警等功能。
13节能环保要求
13.1应积极选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使20kV及以下电网向更加智能、高效、可靠、 绿色方向转变。
13.2统筹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因素,优化设计方案、设备材料选型、积 极采用节能降耗新技术等措施,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13.3配电站、开关站不应占用基本农田,宜少占用或不占用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
13.4 SF6的釆购、使用、回收宜实现全过程监控,提高SF6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13.5配电站、户内开关站照明灯具及附件宜选用LED灯具。
13.6应枳极釆用非导磁材料金具。
13.7杆塔设计应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情况,尽蛍减小根开,减少占地面积。
13.8通过经济林带或林区的架空线路,宜釆取跨越设计。
14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
14.1 一般性要求
1) 配电网规划应考虑等分布式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等分布式电源以及微电冋在城乡建筑、 工业、农业、交通、公共设施等领域的应用,支持潜在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的安全、可靠、高效接入。
2)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冋需满足NBfT32015的相关规定。微电网并冋运行时,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 也应满足NBrr 32015的相关要求。
3) 小水电、分散式风电、光伏发电及储能系统等接入配电网需符合相应类型分布式电源的规定。
14.2电能质量要求
14. 2. 1基本要求
1) 分布式电源和并网运行模式下微电网发出电能的质量,以及独立运行模式下微电冋向内部负载 提供电能的质量,在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方面应满足第5.4节相关标准。
2) 接入10 (20) kV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和徹电网应在并冋点装设满足GBrr 19862要求的电能质量 在线监测装置,电能质最监测历史数据应至少保存一年。
14. 2.2直流电流
1) 变流器类型分布式电源向公共连接点注入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0.5%.
2) 微电网向公共连接点注入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与电网协定最大交换容量对应交流电流值 的 0.5%«
14.3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
14. 3. 1有功功率控制
D通过10 (20) 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应具有有功功率调节能力,输出功率偏差及功率 变化率不应超过电网调度机何的给定值,并能根据电冋频率值、电对调度机构直流等信号调节电源的有 功功率输岀。
2) 通过10 (20) kV电压等级井网的微电网,其与外部电网交换的有功功率应能根据电网频率值、 电网调度机何指令等信号进行调节。
3) 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其最大交换功率、功率变化率可远程或就地手动完成设段。
14. 3.2无功功率与电压调节
1) 分布式电源参与电网电压调节的方式包括调节电源的无功功率、调节无功补偿设备投入量及调 整电源变压器的变比。
2) 通过10 (20) k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并网点功率因数应能在0.98 (超前)〜0.98 (滞后) 范围内连续可调。在其无功输出范围内,应具备根据并冋点电压水平调节无功输出,参与电冋电压调节 的能力,其调节方式和参考电压、电压调差率等参数可由电网调度机构设定。
3) 通过10(20) 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无功调节按以下规定:
a) 同步发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功率因素应能在0.95 (超前)〜0.95 (滞后〉范用内可调。
b) 异步发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功率因素应能在0.98 (超前)~0.98(滞后)范围内连续可调。
C)变流器类型分布式电源功率因素应能在0.98 (超前)〜0.98 (滞后)范围内连续可调。在 其无功输出范围内,应具备根据井网点电压水平调节无功输出,参与电压调节的能力。
4) 通过38O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并网点功率因数应在0.95 (超前)〜0.95 (滞 后)范围内可调,若不满足应采取相应措施。
Q/CSG 1203004.3-2017 14.4保护要求
14. 4. 1基本要求
1) 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保护装置的配置选型与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其他相关规 定,并通过电网运营管理部门审定.
2) 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的保护应符合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其技术条件应满 足 GBZT 14285、NBrr 32015, NB/T33O1O 的要求。
14. 4.2电压和频率保护
丨)当并网点电压超出表48規定的电压范围时,分布式电源应在相应的时间内停止向电网线路送电, 微电网应在相应的时间内由并网模式切换到独立模式。此要求适用于多相系统中的任何一相.
2) 通过10 (20) k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按照表49要求的频率范围运行。
3) 通过38()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和微电冋,当并网点频率在49.5Hz~50.2Hz范围之内时, 应能正常并网运行。当并网点频率超过49.5Hz~50.2Hz运行范围时,分布式电源应在0.2s内停止向电冋 送电,微电网应在0.2s内切换到独立模式。
表48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电压保护动作时间要求
并网点电压 |
__ | ||
__________分布式电源__________ |
微电网 | ||
通过38OV并网 |
通过K) (20) kV井冋 | ||
U<5O% Un |
持续超过0.2s,与电网斷开 |
在20%UZVUVUN范围内. 宙具备一定的低电压穿越 能力(见 NBfT 32015) |
持续超过0.2s,切换到独立模式 |
5O%1∕n≤U<85%UN |
持续超过2.0s. ⅛电网断开 |
持续超过2.0s.切换到独立模式 | |
85%Un≤U<IIO%Un |
连续运行 |
连续运行 |
连续运行 |
丨 10%〃NWU<135%UN |
持续超过2.0s,与电网断开 |
持续也2.0s,则与电网断开 |
持续超过2.0s.切换到独立模式 |
I35%Un≤U |
持续超过0.2s,与电网断开 |
持续超0.2»,则与电阿断开 |
持续超过0.2s,切换到独立模式 |
注:Un为分布式电源或微电网并网点的电阳额定电压. |
表49分布式电源频率保护要求
頻率范围 ~ |
_________分布式电源_________ |
∕≤49∙5 HZ |
分布式电源应具备一•定的频率异常耐受能力, 应按照电网调度就够指令执行并冋/退岀操作 |
_________________49.5 HzW∕⅜5⅛2 HZ_________________ |
连续运行 |
50.2 HZWy |
应根推电两调度机构指令降低仃功输出或停 _______止向电网供电_______ |
14. 4.3线路保护
1) 分布式电源专线并网线路、分布式电源上网存在整定配合困难的中压配电线路,应釆用光纤电 流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配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2) 能够同时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要求的分布式电源并树中压配电线路,可采用 三段式电流保护。
3) 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宜配置快速燃统或低压过流保护开关,并应配置剰余 电流保护装置:通过220V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宜配置低压过流保护开关,并应配置剰余电流 保护装置。
14. 4.4防孤岛保护
Q/CSG 1203004.3-2017
分布式电源应具备快速检测孤岛且立即与电网断开连接的能力。非计划孤岛情况下,接入电网的分 布式电源应在2s内与电网断开.
14. 4.5逆功率保护
当分布式电源设计为不可逆并网方式时,应配置逆向功率保护设备,当检测到逆向电流超过额定输 出的5%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在2s内自动降低出力或停止向电网线路送电。
14.5计量要求
1) 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接入电网前,应明确计量点,电能计量点的设置原则应遵循以下规定:
a) 微电网计虽点设在微电冋与外部电网的产权分界点。
b) 分布式电源釆用专线接入公共电网时,电能计量点设在产权分界点。
C)分布式电源采用T接方式接入公用线路时,电能计量点设在分布式电源出线侧。
d) 分布式电源接入企业(用户)内部电网时,电能计量点设在并网点。
e) 其他情况按照合同执行.
2) 当电能计量装置未安装在产权分界点时,应明确线路与变压器损耗的有功与无功电虽承担方.
3) 电能汁最装置应对双向有功功率和四象限无功功率进行i∣∙fi,对事件进行记录,且应定期向当 地电网运营管理部门上传电能量信息和时间信息。
15充电站与充电桩
15.1选址及布置
1) 充电站的选址应结合城市电动汽车发展规划、配电网现现状及规划,充电站对供电可靠性的要 求,以及电网对充电站电能质量控制的要求。
2) 充电站应便于供电电源的取得,宜接近供电电源端,并便于供电电源线路的进出。
3) 充电桩宜设在停车场内或停车位旁,并靠近配电站,可结合当地电动汽车发展规划,按照停车 位配置一定比例的充电粧。
4) 充电站配电装置由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等组成,宜设在建筑物的首层,便于运输 和安装。
15.2配电系统
15. 2. 1电压等级
1) 充电站的供电电压等級应按照GB/T2978I根据配电容量进行选用。
2) 交流充电桩应釆用38O/22OV电压等级供电:直流充电桩应采用38OV电压等级供电。
15. 2.2配电变压器
充电站配电变压器应采用节能环保型变压器,接线方式应考虑减少谐波对电网的影响。
15.2.3开关柜
1) 宜选用小型化、无油化、紧凑式、免维修或少维护的电气设佐。
2) 高压配电装置宜釆用组合电器开关柜,低压开关柜宜釆用金属封闭抽出式开关柜。
15. 2.4供电方式
1) 容最较大或较币:要的用电设备,宜采用放射式供电。
2) 成组布置的交流充电桩宜采用链式供电。
3) 交流充电桩的配电系统应尽量做到三相负荷平衡。
4) 直流充电桩宜釆用放射式,也可釆用链式供电。
15. 2.5配电线路
1) 配电线路和控制线路宜采用铜芯导体,高压电缆宜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类型,低压电缆宜选用 交联聚乙烯绝缘类型,照明及插座宜选用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电线。
2) 移动式电气设备等经常弯移或有较高柔软性要求的回路,应使用橡皮绝缘等电缆。
3) 低压接地系统为TN-S时,宜选用五芯电缆,电缆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低压接地系 统为IT时,可选用带PE保护线的四芯电缆。
4) 用于三相负荷的电力电缆,其外护套宜采用钢带铠装类;用于单相负荷及汽流负荷的单芯电缆, 其外护套不应釆用导磁性材料铠装。
15.3电能质量
15. 3. 1电压偏差
1) 受电端的电压偏差值,应符合以下要求:2O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电压偏差不得超过标称电压的 ±7%: 220V単相供电的电压偏差不得超过标称电压的+7%、∙IO%.
2)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设备端予处的电压偏差允许值,宜符合下列要求:充电机及其电气接 口 ±5%:充电桩±5%.
15. 3.2公用电网谐波
1) 在设计时应重视IE线性用电设备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并应采取枳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减小谐波分景。如不能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谐波控制要求,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2) 减小谐波的常用技术措施如下:増加充电机整流装置的脉波数:加装交流滤波装置:三相用电 设备平衡:由容量较大的系统供电。
3) 当公共电网的连接点不止有一个用户时,谐波电流允许值应按协议容量与其公共连接点的供电 容屋之比进行分配。
15. 3. 3无功补偿
1) 充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宜安装在低压侧母线上。
2) 无功补偿装置应配置自动投切,容量应保证最大负荷时变压器中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
3) 无功补偿装置中有关电气参数应合理设置,有效消除谐波对电网的影响,抑制谐波电压的放大 作用,同时避免产生谐振。
15.4继电保护
D低压进线断路器宜具有短路瞬时、短路短延时、长延时三段保护功能,并具有接地保护功能。 低压进线断路器宜设置分励脱扣装置,不宜设置失(低〉压脱扣装性.
2) 低压配电设备及线路的保护应满足GB 5∞5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3) 向充电桃供电的低压断路器应具有短路保护和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其剰余电流保护额定动作电 流为3()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 So
附录4本标准用词说明
(规范性附录)
一、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釆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釆用”不应”或“不得”。
3. 对表示允许稍冇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
正面词釆用“宜"或“可";
反而词采用“不宜”。
二、 条文中指定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規范”或“应按……执 行"。
附录B:线路、设备对地、交叉跨越距离表
(资料性附录)
附表1 IokV及以下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 单位:m
线路经过地区 |
___________________线路f |
⅛_________ |
IkV 〜IOkV |
IkV以下 | |
居民区’ |
6.5 |
6 |
非居民区 — |
5.5 |
5 |
不能通航也不能浮运的河、湖(至冬季冰面~ |
5 |
5 |
不能通航也不能浮运的河、湖(至50年•遇洪林5" |
3 |
3 |
交通困难地区 |
4.5 (3) |
4(3) |
注:括号内为绝缘线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附表2 IOkV及以下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最小距离 单位:m
絞路经过地区 |
___________________线,f |
¾⅛___________________ |
IkV 〜IokV |
________IkV以下________ | |
一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 |
4.5 |
3.0 |
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 |
1.5 |
1.0 |
附表3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 单位:m
________址大■垂情况的垂直距离_________ |
_______最大风偏情况的水平距离_______ | ||
___________IkV 〜IOkV___________ |
IkV以下 |
______IkVTOkV______ |
IkV以下 |
3 (2.5) |
2.5 (2) |
1.5(0.75) 相邻建筑物无门窗或实堵 |
1.0(0.2) 相邻建甄物无门窗或实堵 |
注:括号内为绝錄线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附表4导线与行道树的最小距离 单位:m
最大强垂情况的垂直距囱 |
最天风偏情况的水平距离 | ||
__________IkV 〜IokV__________ |
_____IkV以下 |
________IkV 〜IOkV________ |
_____IkV以下_____ |
】5 (0.8) " |
LO (0.2) |
2.0 (1.0〉 |
1.0 (0.5〉 - |
注.括号内为绝錄线数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附表5架空配电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基本要求
单位:m
項目 |
快路 |
公路 |
电车 道 |
河流 |
弱电线路 |
电力銭路kV |
特殊代 道 |
-殷管道、蜜道 |
人人天 桥 | |||||||||||||
轨 |
电气化 |
高速 公路, 一级 公路 |
―■、二、 四级公 路 |
有轨 及无 轨 |
通航 |
不通航 |
__ — 、—« |
三级 |
1以 下 |
[〜 IO |
35- IIO |
154〜 220 |
330 |
500 | ||||||||
导縁场小裁 面 |
铝线及铝合金线SOmmj铜成为I6mn√ | |||||||||||||||||||||
导谜在跨越 档内的接头 |
— |
— |
不应 接头 |
— |
不应 接头 |
不应接头 |
—— |
不应接 头 |
—— |
交叉不应接头 |
交叉不应接头 |
— |
— |
— |
— |
不应接头 |
—— | |||||
导絞支持方 式 |
双固定 |
—— |
双固 ,定 |
单固定 |
虫固 |
双固定 |
单固定 |
双固定 |
筆固 <• |
双 IfiI 定 |
— |
—— |
— |
— |
双固定 |
— | ||||||
最 小 垂 直 离 m |
项目 |
至轨顶 |
接触线 或承力 索 |
至路面 |
承索接线 至力或触 |
至常年高水位 |
M航水的Awft 至高行位最暢r |
至A高洪水位 |
至被跨趙雄 |
至导絞 |
电力絞在卜.面 |
— | ||||||||||
线路 电压 |
至路 面 |
电力线 在下面 |
电力线在下面至电 力力上的保护设施 |
— | ||||||||||||||||||
IkV〜 IOkV |
75 |
6 |
平原地 区配电 线路入 地 |
7 |
3∙g.0 |
6 |
1.5 |
3 |
5 |
2 |
2 |
2 |
3 |
4 |
5 |
8S |
3 |
2.O/2.O |
5 (4) | |||
IkV 以下 |
7.5 |
6 |
平联地 区配电 线路入 地 |
6 |
3.gO |
6 |
1 |
3 |
5 |
I |
I |
2 |
3 |
4 |
5 |
85 |
15/15 |
4 (3) | ||||
小 |
项目 |
电杆外缘至轨道中心 |
电杆中心至路面 边缘 |
电杆 中心 |
与拉纤小路平等的絞路. 边导蚀至斜坡上缘 |
在路径受限制 地区,西焼路边 |
在路径受限制地IV两线路边导戏何 |
企路径受限制地W・至管道. 案道任何部分 |
导线边 戏至行 |
1
水 平 距 离 m |
至路 面边 绿 |
9AK |
大桥边 绿 | ||||||||||||
线路 电压 |
电杆 外绿 至執 道中 心 | ||||||||||||||
IkV- IokV |
交叉:5.0 平行,杆 為∙3.0 |
平行杆 A÷3.0 |
0.5 |
O.5/3.O |
最高电肝高度 |
2 |
2.5 |
25 |
5 |
7 |
9 |
13 |
2 |
4 | |
IkV 以卜 |
O.5/3.O |
I |
15 |
2 | |||||||||||
备注 |
山区入 增困难 时.应协 商,并签 订协议 |
城巾道路的分 级.詹照公路的 規定 |
最高洪水位时.冇抗洪抢 险朝只航行的河流.垂宜 距离成协商确定 |
①两平行线路 在开圖地区的 水平距肉不应 小于电杆高SG |
两T行线路开御地区的水TWi离不应小 于电杆高度 |
φtt殊管道指架设在地面上的 输送始燃、時爆物的管道:② 交义点不应选任管道怜育井 (Λ)处.与管道、素道平行、 交叉时,営道、索道应接地 |
I: Ikv以卜亢电税路与二、".級姻电线路.勻公g¾⅞时,导技U:「j :「1;阵制:
注2:架空电电线捋‘淄电线路交义时.交义档出电线路的木质电H心右防n;措施:
注3: lk∖E l(⅝Λ∙电力接户技勻I•业企业内fl用的同电丿K∕⅜级的架空线路交义时・接户线‘立架设仆13:
注%不能通航河流指不能通航也不能浮运的河流;
注5:妁路径受贝制的地IK的斌小水牛册尚的要求,应计及架空电力线路导技的髭大風偏:
注缶公路等级应符合JTJoOl的规定S —
注7,括号内数值为绝缘导线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