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69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 3386」〜3386.2—92

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

1 992-07-04 发布                           1 993-02-01 实施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 3386-1 -92 分拳号∙U69

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技术条件

本标准等效采用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74)1983年修正案的有关部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以下简称贯穿装置)的型式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 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上电缆贯穿A级或B级耐火分隔时,为保持该分隔的耐火完整性而设置的贯穿 装置。

2引用标准

CB 3386.2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耐火试验方法

3术语

3.1不燃材料

通过规定的试验程序,加热到约75O"C,既不燃烧,也不发出足量的造成自燃的易燃蒸气的材料。

3.2隔热材料                           ʃ

具有热绝缘作用的不燃材料。

3-3隔热层

以隔热材料包覆于贯穿装置框圈外壁及其周围分隔板上的防护层。

3-4填料

在贯穿装置中填充于框圈与电缆、电缆与电缆之间的空隙中,以保持耐火分隔原来的防护完整性能 不受损坏的材料。按功能分为耐火填料与水密填料两种;按工艺分为填塞型与灌注型两种。

3-5堵料

灌注型填料在施工时,为了防止灌注的填料流失而用于封堵于贯穿装置框圈两端或一端的材料。

3∙ 6标准耐火试验

将试样置于规定的加热炉上,按规定的“标准时间-温度曲线"要求加热,以考核贯穿装置耐火性能 的试验。

3-7电缆占据率

'通过贯穿装置的电缆截面积之和与贯穿装置框圈(框、筒、函、管)内截面积之比.

4型式分类

A 级∙ A-O5 A~15-> A-30∙> A-60 ;                                                   -

B 级:B-O ,B-15 β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 992-07-04批准                         1 993-02-01实施

d∙按填料施工方法分为:填塞型、灌注型。

e.按安装场所分为:舱壁用、甲板用。

5技术要求

5∙ 2材料

5∙2∙2贯穿装置的框圈及其法兰,对A级,应以钢(必要时适当防挠加强)或其他“等效材料”制成;对 B级,应以认可的不燃材料制成。

注:“等效材料”是指任何不燃材料本身或由于所设置的隔热层,经标准耐火试验的相应耐火时间后,在结构性和完 整性上具有和钢同等性能(例如设有适当隔热层的铝合金)的材料。

5∙2∙3耐火及水密填料、堵料、隔热材料,应对电缆无腐蚀性,并在施工中对人体健康无危害性。

5-3结构主要参数

5.3.1和贯穿装置耐火性能有关的结构的主要参数包括;

上述主要参数,在实船施工时均应按典型结构的图样施工。•

5.3-2贯穿装置所用水密或非水密的电缆框、电缆筒、填料函、电缆管等组件的结构及尺寸。一般应选 用相应的标准件并符合其产品标准及工艺标准的要求。■

5- 3-3贯穿装置的电缆占据率不宜大于30%。且电缆与框壁及电缆与电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填料厚 度,一般该厚度不应小于8 mm

5∙4施工工艺

5∙4∙1贯穿装置耐火及水密填料的施工工艺,包括填料的配制、填塞或灌注的程序,施工及固化时间的 控制等,均应严格按照所选用的填料的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5- 4 2贯穿装置隔热层的包覆与固定应牢靠。

5-5耐火性能

5- 5-1 A级贯穿装置的耐火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考核温升的时间,随贯穿装置耐火等级的不同而不同,规定为:

A-60 60 min

A-30 ,3Omin

A-15 15 min

A-O 0 min<,

5∙5∙2 B级贯穿装置的耐火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B-15 ,15 min

B-O 0 min0

试样一端应能承受0.1 MPa的水压试验,历时1 h,而无漏水现象。

试样一端应能承受0. 02 MPa的气密试验,历时15 min,而无漏气现象。

6试验方法

贯穿装置的耐火试验按CB 3386. 2的规定进行。

将试件安装在水密和气密试验箱上进行试验。为便于试件在试验箱上安装,允许将试件上与水密和 气密性能无关的隔热层拆除。

试验过程中,观测水压或气压及泄漏情况。

7检验规则

贯穿装置的检验分为验收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

I- 2-1贯穿装置在船上安装过程中及安装结束后,应由工厂检验部门进行验收检验。

7-2-2验收检验的项目及要求按下表规定。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分类

验收检验

型式检验

1

主要材料检查

5-2

. √

2

结构及主要参数检查

5.1,5*3

3

施工工艺检査

5.4. 1

4

耐火试验

5,5

6.1

' —

5

密性试验D

5.6

6.2

注:①表中符号表示应检验项目》

D仅对水密式贯穿装置进行。

I- 2- 3检验数量,一般进行抽验,每种结构型式抽验数量至少为一件。

7- 2-4如抽验发现不合格,应加倍抽样复验。如复验仍有不合格,则应全部进行检査,对不合格者进行 修补。,

7-3型式检验

I- 3-1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

7∙3∙2型式检验的项目及要求按上表规定。

7.3- 3检验数量,一般为一式一件。如同一型式的贯穿装置可兼供舱壁用或甲板用时,则其试样应为一 式两件(一件为舱壁用,一件为甲板用)。

所有检验项目应在同一试件上进行。     .

7∙3∙4如检验不合格,应进行复验。若复验的试样在主要结构、材料及尺寸不变时,则其试样数量应加 倍。

附录A

船用耐火贯穿装置典型结构型式

(参考件)

Al贯穿装置典型结构型式及适用场所,见表Al

'                                    表Al

序号

名     称

耐火等级

防水性能

电缆根数

安装场所

图号

1

DFD-I A-6O组合式耐火填料函

A60A30A15

水密

多根

鲍壁甲板

Al

2

DFD-1 A-60耐火填料函

A60,A30sA15

水密

单根

舱壁甲板

A2

3

DFD-II A-60耐火填料框

A60A3OA15

非水密

多根

舱壁甲板

A3

4

DFD-J A-60耐火填料管

A60,A30,A15

非水密

单根

舱壁甲板

A4

5

DMT-W A-6O耐火填料框

DMT-SL A-60耐火填料框

A60A30A15

水密

多根

舱壁

A5

6

DMT-W A-6O耐火填料筒

DMT-SL A-60耐火填料筒

A60A30A15

水密

多根

甲板

A6

7

DMT-W A-O耐火填料框

DMT-SL A-O耐火填料框

A-O

水密

多根

舱壁

A7

8

DMT-W A-O耐火填料筒

DMT-SL A-O耐火填料筒

A4-O

水密

多根

甲板

A8

9

DMT-J2 A-60耐火填料框

A-60

.水密

多根

舱壁

A9

10

DMT-T2 A-60耐火填料筒

A-60

水密

务根

甲板

AIO

11

DFD- ∏ B-15耐火填料框

B-i5

非水密

多根

舱壁

All

12

DFD-1 B-15耐火填料管

B-15

非水密

单根

鲍壁

A12

13

DFD-1 B-O耐火填料框

B-O

非水密

多根

舱壁

A13

14

DFD-1 B-O耐火贯穿孔

BW

非水密

单根

舱壁

A14

注;表Al所列各种典型结构,均是1985年前经ZC检验认可,供参考,采用时应征得Ze同意*

A2贯穿装置典型结构型式见图Al〜图Al4

A2∙1 DFD-1 A-60组合式耐火填料函,见图Ah

1一舱壁(或甲板;2—碰钉;3一陶瓷棉板;4一填料;5—填料函;

6—电缆管;7—框圈;8—电缆;9-DFD-1型填料

A2∙2 DFD-1 A-60耐火填料函,见图A2

A2

1—舱壁(或甲板;2—碰钉;3-陶瓷棉板;4-电缆管;

5一填料;6一填料函;7 DFD- J型填料;8—电缆 A2∙3 DFD-I A-60耐火填料框,见图A3

1舱壁(或甲板)沱一电缆框;3 DFD-Il型填料;4—电缆;

5 -陶瓷棉板;6-玻璃丝布;7不锈钢扎带


A2∙4 DFD- ∏ A-60耐火填料管,见图A4



5—电缆管i 6 DFD-1型填料;7电缆

A2∙5 DMT-W(DMT-SL) A-60级耐火填料框,见图A5



A2∙6


4—电缆;5一陶瓷棉板;6 一电缆框;7 -玻璃丝布;8一不锈钢扎带

DMT-W(DMT-SL) A-60级耐火填料筒,见图A6


I-DMT-W(或DMT-SL)型无机密封填料;2一甲板;3-PD Ioo型膨服填料;4—电缆;

5一陶瓷棉板;6—玻璃丝布;7—不锈钢扎带;8—电缆筒

A2∙7 DMT-W(DMT-SL) A-O耐火填料框,见图A7



•图A7

1—舱壁;2—DMT-W(DMT-SL)型无机密封填料3—PD IOO型膨胀堵料

■ 4一电缆;5―电缆框

A2∙8 DMT-W(或DMT-SL) A-O耐火填料筒,见图A8



A8

1—电缆;2 -甲板;3—PD 100型膨胀堵料;4—电缆筒;5—DMT-W(或DMT-SL)型无机密封填料 A2∙9 DMT-J2 A-60耐火填料框,见图A9

A9

1—舱壁;2-陶瓷棉板;3一电缆框;4一衬圈;5一电缆;

'      6-DMT-J2型填料;7—硅酸钙衬条;8石棉绳

A2∙10 DMT-J2 A-60耐火填料筒,见图AIOO

AlO

1 一电缆;2-DMT-J2型填料;3一石棉绳;4硅酸钙衬条;

5—甲板;6—衬圈;7—电缆框;8—陶瓷棉板

A2∙11 DFD-I B-15耐火填料框,见图AllO

1—电缆框;2—DFD-1型填料;3—电缆;4一陶瓷棉板

5一垫圈;6一六角螺钉;7一硅酸钙板澎一碰钉

A2∙12 DFD-I B-15耐火填料框,见图Al2

A12

1—硅酸钙板;2一电缆管;3-DFD- I型填料;4—电缆;

5一垫圈;6一六角螺钉;7—陶瓷棉板;8一碰钉

A2∙ 13 DFD- I B-O耐火填料框,见图Al3

1

A13

1—硅酸钙板;2一垫圈;3一六角螺钉;4…电缆框;

5—电缆;6- DFD-1型填料

A2∙14 DFD-Π B-O耐火贯穿孔,见图A14o

A14

1—硅酸钙板;2—电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造船工艺专业组提岀。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造船工艺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江南造船厂负责起草,中华造船厂、沪东造船厂、上海造船厂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11 所参加。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绳甫、孙德康。

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