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220.20


P 16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 325—2018 代替 JT/T 325—2013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TyPe dividing and CIaSS rating for COmmerCial motor-vehicles Of PaSSenger transport

2018-05-22 发布


2018-08-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类型划分

5等级划分

6等级评定内容

7等级评定规则

8等级评定要求

参考文献

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T/T 325—2013(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与JT/T 325—2013相比除编辑性 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2013年版第1);

——修改了术语营运客车的定义3.1,2013年版的3.1)

——增加了客车乘用车的术语和定义3.1. 13.1.2)

——修改了小型车范围见表1,2013年版的表1)

—修改了乘用车等级划分见表2,2013年版的表2)

——修改了乘用车评定内容6.2,2013年版的6.2)

—增加了乘用车的规定7. 3.4)

—删除了营运客车质量保质期的规定2013年版的8.1.1)

—删除了发动机排放的规定(2013年版的8. 1.2)

—增加了客车安全性能的规定8.1.2)

—增加了客车驾驶区的规定8. 1.4)

—增加了客车安全标志的规定8.1.5)

—增加了客车标明座位数的规定8.1.6)

—增加了客车空气质量的规定8.1.7)

—增加了客车制动储气筒气压的规定8.1.12)

—增加了客车应急锤的规定8. 1.13)

—增加了客车应急窗附近配置应急锤和自动破窗功能装置的规定8.1.14)

—增加了客车安全顶窗的规定8.1.15)

—修改了非金属材料阻燃性能要求的参照标准8.1.17,2013年版的8.1.9)

—增加了停车楔的规定8.1.19)

——修改了应急出口的要求8.1.24,2013年版的8.1.18)

—增加了客车座椅测量的要求8.1.26)

—增加了客车配备灭火装置的规定8. 1.27)

—增加了纯电动客车和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电池箱安装灭火装置的规定8. 1.28)

—增加了混合动力客车和纯电动客车续驶里程的规定8.1.29)

—增加了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系统总质量的规定8.1.30)

—增加了车外顶置行李架的规定8.1.31)

—增加了乘客门结构和数量的要求见表3)

—增加了应急门的要求见表3)

—增加了外推式应急窗的要求见表3)

—增加了安全顶窗的要求见表3)

—增加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的要求见表3)

—增加了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的要求见表3)

—增加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的要求见表3)

—增加了爆胎应急安全装置的要求见表3)

—删除了子午线轮胎的要求2013版的表4)

—修改了胎压监测报警系统限于单胎的车轮的要求见表3,2013版的表4)

—修改了无内胎子午线胎的要求见表3,2013版的表4)

—修改了前后桥盘式制动器的要求见表3,2013版的表4)

——修改了 ABS(一类的要求见表3,2013版的表4)

—修改了空气净化装置不小于人均10m3∕h)的要求见表3,2013版的表4)

——修改了 CAN总线的要求见表3 ,2013版的表4)

——修改了车内噪声的规定8.2.1,2013年版的8.2. 1)

—增加了卧铺客车乘员数量的规定8.2.2.2)

—删除了特大型双层公路客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2013年版的8.2.3)

—修改了乘用车评定必要条件见表6,2013年版的表7) O

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4/SC 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 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 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江铃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中汽客汽车零部件(厦门)有限公司、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中通客车控股 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华德尼 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选儒、李强、于雅丽、裴志浩、洪贵阳、彭庆华、庄唯、宋伟、刘继红、梁博、白崤、 郭永明、刘有建、彭丽英、邓建军、张明明、徐晓芳、邓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T/T 325—1997JT/T 325—2002JT/T 325—2004JT/T 325—2006JT/T 325—2010JT/T 325-2013o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营运客车的类型和等级划分,以及等级评定的内容、规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的M2类、M3类中的B级、皿级客车和乘用车的等级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3094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GB/T 13594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

GB/T 16887

卧铺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GB/T 17729

长途客车内空气质量要求

GB 18565

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 19239

燃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

GB/T 20734

液化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安装要求

GB/T 23334

开启式客车安全顶窗

GB 30678

客车用安全标志和信息符号

GB 34655

客车灭火装备配置要求

JT/T 198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JT∕T711

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JT/T 782

营运客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技术要求

JT/T 1030

客车电磁击窗器

JT/T 1094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JT/T 1095

营运客车内饰材料阻燃特性

QC/T 476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

QC/T 633

客车座椅

QC/T 768

客车冲水式卫生间

QC/T 997

客车全承载整体框架式车身结构要求

QC/T 1048

客车应急锤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营运客车 COmmerCial motor-vehicles Of PaSSenger transport

用于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的汽车,包括客车和乘用车。

3.1.1

客车bus

用于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的M2类",类中的B级和M级客车。

乘用车 PaSSenger Car

用于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在设计和制造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 车,包括驾驶人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GB 7258—2017,定义 3.2.1.1]

3.2

客舱 PaSSenger SPaCe

供乘员使用的区域,即驾驶区和乘客区的总称。

:GB/T 4780—2000定义 3.23]

4类型划分

4. 2客车按车长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种见表1

1类型划分              单位为米

类型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车长L

12 <L≤13.7

9 <L≤12

6 <L≤9

L≤6

'三轴客车

4 . 3 乘用车不分类型。

5等级划分

等级划分见表2

2 等级划分

类型

乘用车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等级

高三级

高 级

—■

中级

普通级

高三级

高 级

—■

中级

普通级

高 级

—■

中级

普通级

高 级

—■

中级

普通级

高级

中级

6等级评定内容

2

6.2乘用车主要评定内容包括:轴距、配置、动力性、空气调节与控制、灭火器、卫星定位系统等。

7等级评定规则

7.1必要条件

8章规定的所有评定指标为必要条件。

7.2新营运客车等级评定

新营运客车是生产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或进口的营运客车,根据该企业提供的技术文件(进口检验 文件)及实车检测结果,依第8章规定评定等级。

7.3在用营运客车等级核定

8等级评定要求

8.1客车等级评定一般要求

8. 1.6客车应在乘客门附近车身外部易见位置用高度大于或等于100mm的中文及阿拉伯数字标明 该车提供给乘员(包括驾驶员)的座位数。

8. 1.7客车内空气质量应符合GB/T 17729的规定。

8. 1.8空气净化装置应具有杀菌、消除有害气体的功能。

8. 1.9防雨密封性应符合QC/T 476的规定。

8. 1.10特大型客车的第二或第三轴应具有随动转向机构。

8. 1.11制动防抱死装置(ABS)应符合GB/T 13594规定的一类防抱系统的要求。

8. 1.12采用气压制动的营运客车制动储气筒的工作气压应大于或等于1 000kPa°

8. 1. 13客车应急窗附近应安装符合QC/T 1048要求的应急锤应急锤取下时应能通过声响信号实现 报警。驾驶员座位附近应配置一个应急锤。若配置动力控制乘客门,应设置易于驾驶员操作的乘客门 应急开关;若配置自动破窗装置,应设置易于驾驶员操作的自动破窗装置开关。

8. 1.14车长小于或等于7m的客车应急窗附近除配置应急锤外还应配备具有自动破窗功能的装置 该装置的破窗功能应符合JT/T 1030的规定。

8.1.15车长大于9m的客车不包含氢燃料电池客车),应至少配置2个安全顶窗;车长大于7m且小 于或等于9m的客车应至少配置一个安全顶窗。开启式安全顶窗应符合GB/T 23334的要求。

8. 1.16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客车其专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GB 19239的规定液化天然气汽车 其专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GB/T 20734的规定。

8.1.17客车用内饰材料阻燃性能应符合JT/T 1095的规定。

8. 1.18如安装电涡流缓速器,安装部位应设置温度报警系统或自动灭火装置。

8. 1.19客车应装备至少两个停车楔(如三角垫木)。

8. 1.20座间距测量应符合GB 13094的规定。

8. 1.21车轮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性能应符合JT/T 782的规定并能通过仪表台上显示器向驾驶员显示 相关信息。

8. 1.22大型高二、高三级和特大型高二、高三级客车需要配置卫生间卫生间应符合QC/T 768的规 定,洗手池和冲洗便器污水应存入污水箱。

8. 1.23乘客门应急控制器应符合GB 7258的规定。

8. 1.24应急出口应符合GB 13094的规定。

8. 1.25车内应安装影音播放及麦克风设备,麦克风设备应采用音频方式连接。

8. 1.26客车座椅测量应符合GB 13094的规定座椅尺寸规格应符合QC/T 633的规定。

8. 1.27客车配备灭火装置应符合GB 34655的规定。

8. 1.28纯电动客车和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电池箱内应配备具有报警功能的自动灭火装置。

8. 1.29混合动力客车采用40km∕h等速法测试的纯电动工况续驶里程应不小于50km。纯电动客车 采用40km∕h等速法测试的纯电动工况续驶里程应不小于200kmo

8. 1.30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系统总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应不大于20% O

8. 1.31客车不应设置车外顶置行李架。

8.2客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

8.2.1座位客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

客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见表3,其中车内噪声应符合客车车内匀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的相 关规定。

3客车等级评定性能指标

评定项目

特大型客车

大型客车

中型客车

小型客车

高三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高三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客车

结构

发动机位置

后/中

后/中

后/中

_

后/中

后/中

后/中

后/中

后/中

乘客门结构和数量

单扇/2

单扇/2

单扇/2

一/2

—/2

单扇/2

单扇/2

单扇/2

—/2

—/2

单扇

单扇

单扇

行李舱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应急门

V

V

V

V

V

V

V

V

V

V

V

车内行李架b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外推式应急窗"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安全顶窗'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车身全承载式结构"

V

V

V

V

V

V

V

通道宽mm)

≥350

≥35O

≥35O

≥35O

≥35O

≥35O

≥35O

≥35O

≥3OO

≥3OO

≥35O

≥35O

≥3OO

≥3OO

≥3OO

≥3OO

≥3OO

≥3OO

底盘

悬架结构型式

A

AB

AB

A

AB

AB

AB

ABC

C

C

配置

制动系

前后桥盘式制动器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ABS( 一类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蹄片间隙自调装置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

(ESC)h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缓速装置

V

V

V

V

V

V

V

V

V

V

V

动力转向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评定项目

特大型客车

大型客车

中型客车

小型客车

高三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高三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配置

底盘集中润滑系统,

V

V

V

V

V

V

V

车轮及 轮胎

无内胎子午线胎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胎压监测报警系统

限于单胎的车轮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爆胎应急安全装置

限于转向车轮

V

V

V

V

V

V

V

V

V

V

V

电磁风扇离合器或其他节能 风扇散热系统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主动 安全性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J

V

V

V

V

V

V

V

V

V

V

V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

V

V

V

V

V

V

V

V

V

V

V

动力性

比功率k(kW∕t)

≥12

≥11

≥1O

≥9

≥8

≥14

≥12.5

≥11

≥9

≥8

≥13

≥12

≥11

≥1O

≥2O

≥18

≥13.5

≥12

车内噪声七二50km∕h) ,dB(A)

≤66

≤69

≤72

≤75

≤79

≤66

≤69

≤72

≤75

≤79

≤7O

≤72

≤75

≤79

≤7O

≤72

≤75

≤79

空气

调节 与控制

配置

冷暖

冷暖

冷暖

冷或暖

冷暖

冷暖

冷暖

冷或暖

冷暖

冷暖

冷或暖

冷暖

冷暖

冷或暖

制冷量人均)(kj∕h)

≥2OOO

≥2OOO

≥19OO

≥1 8OO

≥2OOO

≥2OOO

≥1 8OO

≥1 8OO

≥1 9OO

≥1 9OO

≥1 8OO

≥19OO

≥19OO

≥1 8OO

供热量人均)(kj∕h)

≥2OOO

≥2OOO

≥19OO

≥1 8OO

≥2OOO

≥2OOO

≥1 8OO

≥1 8OO

≥1 9OO

≥1 9OO

≥1 8OO

≥19OO

≥19OO

≥1 8OO

强制通风换气量'人均

(m3∕h)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O

温度自动控制装置

V

V

V

V

V

V

V

V

空气净化装置不小于人均

IOm3 ∕h)

V

V

V

V

V

V

3

评定项目

特大型客车

大型客车

中型客车

小型客车

高三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高三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座垫宽mm)

≥45O

≥44O

≥44O

≥42O

≥42O

≥45O

≥44O

≥44O

≥42O

≥42O

≥44O

≥44O

≥42O

≥42O

≥44O

≥44O

≥42O

≥42O

座椅深mm)

≥44O

≥44O

≥44O

≥42O

≥42O

≥44O

≥44O

≥44O

≥42O

≥42O

≥44O

≥44O

≥42O

≥42O

≥44O

≥44O

≥42O

≥42O

靠背高mm)

≥72O

≥72O

≥68O

≥65O

≥65O

≥72O

≥72O

≥68O

≥65O

≥65O

≥72O

≥68O

≥65O

≥65O

≥72O

≥68O

≥65O

≥65O

靠背角度可调调节角度向后15。〜

30°)m

V

V

V

_

_

V

V

V

_

_

V

V

_

_

V

V

_

_

扶手靠通道

_

_

_

V

V

_

_

_

V

V

_

_

V

V

_

_

V

V

座椅脚蹬

V

V

V

_

_

V

V

V

_

_

V

_

_

_

_

_

_

_

座间距同方向"mm)

≥78O

≥76O

≥74O

≥74O

≥72O

≥78O

≥76O

≥72O

≥72O

≥7OO

≥75O

≥72O

≥7OO

≥68O

≥68O

≥67O

≥65O

≥65O

座椅左右调整mm)

≥6O

≥6O

≥6O

_

_

≥6O

≥6O

≥6O

_

_

≥6O

≥6O

_

_

_

_

_

_

汽车安全带P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卫生间

V

V

_

_

_

V

V

_

_

_

_

_

_

_

_

_

_

_

行李舱容积q

(m3/

高度不大 于 1.2m)

车长L(m)

12 <L≤13.7

O. 17

O. 15

O. 13

O. 12

O.1O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1 < L≤12

_

_

_

_

_

O.17

O.17

O.15

O.13

O.13

_

_

_

_

_

_

_

_

1O< L≤11

_

_

_

_

_

O.15

O.15

O.13

O.1O

O.1O

_

_

_

_

_

_

_

_

9< L≤1O

_

_

_

_

_

O.13

O.13

O.11

O.O9

O.O9

_

_

_

_

_

_

_

_

8 <L≤9

_

_

_

_

_

_

_

_

_

_

O.1O

O.O9

O.O8

O.O8

_

_

_

_

7.5 <L≤8

_

_

_

_

_

_

_

_

_

_

O.O8

O.O6

O.O6

O.O6

_

_

_

_

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

V

V

V

V

_

V

V

V

V

_

V

V

V

_

_

_

_

_

3

评定项目

特大型客车

大型客车

中型客车

小型客车

高三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高三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高二

高一

中级

普通

CAN总线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影音播放及麦克风设备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表中“√” ——要求配置;“一”一一不做规定。

前置发动机机舱在客舱外,且在车外设舱盖时,可视同为中、后置。

"车长不大于5.5m可不设车内行李架。

"外推式应急窗数量应符合JT/T 1094的要求中型客车对车长大于7m的要求)。

"安全顶窗数量应符合JT/T 1094的要求中型客车对车长大于7m的要求)。

全承载式车身结构应符合QC/T 997 O

r A-前独立及后气囊;B-全气囊C-前独立及后为少片板簧不大于四片或后独立。:AB BC——两种形式中任一种均可)。

中型、小型客车后桥装备盘式制动器的要求于201941日实施。

"关于车高不大于3.7m的营运客车和总质量大于3 500kg的营运客车装备ESC的要求于201941日开始实施。

'底盘润滑点少于5处时,可选装集中润滑装置。

关于车长大于9m营运客车应装备具有前撞预警功能的AEBS其他功能要求于201941日实施。

k比功率等于发动机净功率与最大设计总质量之比,其中不包含新能源客车。

'换气量(人均)应等于安全顶窗风扇、独立式风扇、空调新风风扇进气量之和与核定的乘员人数(乘客人数、驾驶员和导游员的人数之和)的比值。

应急门前排座椅靠背应不可调。

"大型高一级和大型中级客车座位总数应不大于49+1

"靠通道座椅。每个座椅两侧有扶手且间距不小于500mm不要求左右调整。

P全部座椅和卧铺应安装安全带,驾驶员座椅、前排乘客座椅、驾驶员和乘客门后第一排座椅、最后一排中间座椅及应急门引道后方座椅,应装备三点式安全带。

q燃气客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油电混合的行李舱容积应为同等级燃油客车的50%纯电动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油气混合客车的行李舱容积应为同等级燃油客车 的 25% o

'客车应装备具有存储和上传功能的车内外视频监控系统,以及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

8.2.2卧铺客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

8.2.2.1卧铺客车等级评定除座椅、行李舱容积、车内行李架等应符合8.2. 1的规定。卧铺尺寸按 GB/T 16887测量并应符合表4规定。

4卧铺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代号

类 型

等 级

高三

高二

咼一

中级及普通级

A

排列形式

1 +1

1+11+1+1

1+11+1+1

1+1+1

B

卧铺类型

平铺

平铺

半躺

平铺

半躺

平铺

半躺

C

靠背调节

_

_

不可调

_

不可调

_

不可调

D

卧铺全长

≥1 900

≥1900

≥1 900

≥1 900

≥1900

≥1 800

≥1 800

E

卧铺宽度

≥700

≥500(700c)

≥500

≥500

≥500

≥450

≥450

F

铺纵向间距

≥1 950

≥1950

≥1 600

≥1 950

≥1550

≥1 850

≥1 500

G

铺横向间距

≥700

≥350(700c)

≥350

≥350

≥350

≥350

≥350

H

上铺空间高

≥800

≥800

≥800

≥800

≥800

≥780

≥780

I

铺间高度

≥850

≥850

≥850

≥850

≥850

≥800

≥800

J

重叠脚窝内端高

_

_

≥250

_

≥250

_

≥250

K

下铺面距地高度'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L

护栏高度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M

铺垫厚b

≥70

≥70

≥70

≥70

≥70

≥70

≥70

a当上下铺分别设置空调管道时下铺面距地高允许不小于150 mm

"从铺垫头部端向脚方向900mm处测量铺垫厚。

C1+1时。

8. 2.2.2二轴卧铺客车的核定乘员数应小于或等于36三轴卧铺客车的核定乘员数应小于或等于 40人。

8. 2.2. 3同一卧铺客车的卧铺类型应相同,采用平铺或半躺不可调式,且不得设置折叠铺。

8. 2.2.4在驾驶区、踏步间及其他服务设施(卫生间等)上方空间内不得设置卧铺。

8. 2.2.5卧铺客车卧具空间布置应不大于二层。

8. 2.2. 6卧铺的支撑杆件、扶梯及护栏等金属件表面应采用软性材料包覆。

8. 2.2.7高、中级卧铺客车上下铺间的空调气流应均布且人均换气量大于同等级座位客车的30% O

8. 2.2. 8卧铺客车应安装杀菌、消除有害气体的空气净化装置其通风量应不小于人均10m3∕h°

8. 2.2. 9卧铺客车行李舱容积规定见表5o

8. 2.2.10卧铺客车车身应为全承载式结构。

8. 2.2.11卧铺客车应采用无内胎子午线轮胎。

8. 2.2.12卧铺客车应设置双乘客门前门加中门o

单位为立方米每人

类型

特大型

大型

等级

高三

高二

咼一

中级

普通

高三

咼二

咼一

中级

普通

车长£(m)

12 < Z≤13.7

0. 30

0.18

0. 16

0. 14

0.12

11 LW12

0.22

0.19

0. 17

0. 15

0.15

10 L≤11

0.20

0.18

0. 16

0. 12

0.12

9 < L≤10

0.16

0. 15

0. 11

0.11

5卧铺客车行李舱容积


8.3乘用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

乘用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见表6

6乘用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

评定项目

高级

中级

轴距mm)

≥3 000

≥2 800

配置

制动

前后盘式制动器a

配置

配置

ABS

配置

配置

ESCb

配置

配置

动力转向

配置

配置

胎压监测报警系统"

配置

配置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

配置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

配置

配置

日间行车灯

配置

盲区监测系统"

配置

倒车雷达

配置

配置

动力性

比功率(kW∕t)

汽油

≥34

≥24

柴油

≥20

≥18

空气调节与控制

配置

冷暖

冷暖

制冷量人均)(kj∕h)

≥1 900

≥1 800

供热量人均)(kj∕h)

≥1 900

≥1 800

强制通风换气量人均)(m3∕h)

≥25

≥20

温度自动控制装置

配置

灭火器

配置

配置

主驾安全气囊

配置

配置

副驾安全气囊

配置

配置

座椅深mm)

≥420

≥420

6

评定项目

高级

中级

座椅宽mm)

≥420

≥420

靠背高mm)

≥720

≥650

靠背角度可调(调节角度向后15。〜3。。)

配置

配置

座间距同方向)(mm)

≥650

≥650

汽车安全带

配置

配置

卫星定位系统

配置

配置

通用串行总线USB

配置

配置

,后轮装备盘式制动器的要求于201941日开始实施。

B配置ESC的要求于201941日开始实施。

U胎压监测系统或胎压报警装置,能通过仪表台向驾驶员显示相关信息。

'配置AEBS的要求于201941日开始实施。

"配置盲区监测系统的要求于201941日开始实施。

最后一排除外。

参考文献

[1] GB/T 4780—2000 汽车车身术语

附件2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 325-2018) 1号修改单

1.JT/T 325-2018《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中“5等级划分”表2中乘用车序列增 加“普通级”。

2等级划分

________________客  车________________

乘用车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2.在“8.3乘用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的表6中增加“普通级”及相关评定条件。具体条款如下:

6乘用车等级评定必要条件

评定项目

高级

中级

普通级

轴距(mm)

≥3000

≥2800

≥2700-

前后盘式制动器

S

S

配置

ABS

S

S

S

E^

S

S

配置-

动力转向

S

S

S

胎压监测报警系统C

S

S

S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

S

-

-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 DWS)

S

S

-

日间行车灯

S

-

-

盲区监测系统

S

-

-

倒车雷达

S

S

-

比功率(kW/t)d

汽油

≥34

≥24

≥24

柴油

≥24

≥21

≥21

燃气

≥24

≥21

≥21

空气调

节与控制

冷暖

冷暖

冷暖

空调制冷量(人均)(kj/h)

≥1900

≥1800

≥1800-

评定项目

高级

中级

普通级

空调供热量(人均)(kj/h)

≥1900

≥1800

≥1800-

强制通风换气量(人均)(m3∕h)

≥25

≥20

≥20

温度自动控制装置

配置

-

-

灭火器

配置

配置

配置

主驾安全气囊

配置

配置

配置

副驾安全气囊

配置

配置

配置

座椅深(mm)

≥420

≥420

≥400

座椅宽(mm)

≥420

≥420

≥400

靠背高(mm)f

≥720

≥650

≥650

靠背角度可调(调节角度向后15°30° )g

配置

配置

配置

座间距(同方向)(mm)

≥650

≥650

≥630

汽车安全带

配置

配置

配置

卫星定位装置

配置

配置

配置

通用串行总线USB

配置

配置

-

轮胎断面宽度(mm)

≥195

≥195

≥175

a普通级后轮装备盘式制动器于标准第1号修改单发布后第7个月开始实施。

b普通级该配置于标准第1号修改单发布后第7个月开始实施。

C胎压监测系统或胎压报警装置,能通过仪表台向驾驶员显示相关信息。

d不包含电动乘用车。

e普通级该配置于标准第1号修改单发布后第7个月开始实施。

f若配有头枕,靠背高含头枕高度。

g该配置高级、中级最后一排除外;普通级仅第一排靠背角度可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