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271—2019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驮丰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 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眉山中车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北京瑞斯福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宗成强、李善坡、邹怀森、吴荣坤、冯仁锦、王明文、霍孟申、房冲、张红卫、 马玉坤、刘飞、李华、郑和平、韩继国、林武、王林波、张浩、李臣、李强、杨雪峰、贾佃精。
本标准规定了驮背运输车辆及厢内货物的装载要求、栓固要求和栓固装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驮背运输车辆及最高运行速度不大于120km∕h的铁路驮背运输车。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606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5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
JT/T 882—2014道路甩挂运输货物装载与栓固技术要求
TB/T 3550.2—2019机车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车体第2部分:货车车体
TG/HY 106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驮背运输 PiggybaCk transport
通过铁路运输方式来运输道路运输车辆的多式联运形式。
注:改写 JT/T 1092—2016 ,定义 2. 8。
3.2
铁路驮背运输车 railway VehiCle for PiggybaCk transport
用于运输驮背运输车辆的专用铁路车辆。
[JT/T 1243—2019,定义 3. 3】
3.3
驮背运输车辆 road VehiCle for PiggyhaCk transport
用于驮背运输的道路运输车辆。
注1:主要指半挂车、半挂牵引车和由其组成的饺接列至。
注 2:改写 JT/T 1243—2019,定义 3.2。
3.4
栓固装置 SeCUring device
将装载物固定在驮背运输车辆、铁路驮背运输车上的部件。
注:货物在半挂车上的栓固装置主要包括中间阻断装置;驮背运输车辆在铁路驮背运输车上的栓固装置主要包括轮 挡、固定式牵引座。
3.5
栓紧材料 SeCUring material
将装载物固定在驮背运输车辆、铁路驮背运输车上的物料。
注:货物在半挂车上的栓紧材料主要包括合成纤维栓紧带总成、栓紧链条等;驮背运输车辆在铁路驮背运输车上的 栓紧材料主要包括拉牵材料、阻挡材料等。
3. 6
中间阻断装置 intermediate blocking devices
放置在装载物之间,用于阻挡装载物沿车辆纵向位移的装置,主要包括夹杆和撑杆两种形式。
注:改写 JT/T 882—2014,定义 3.8。
3. 7
轮挡 wheel stop
与驮背运输车辆的车轮直接接触,防止驮背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纵向位移的装置。
3.8
固定式牵引座 fixed fifth WheeIS
安装在铁路驮背运输车上,用于与半挂车牵引销匹配连接,防止半挂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位移的 装置。
3. 9
组合栓固 COmbined IaShing
装载物栓固时,采取多种栓固方式对装载物进行固定的方法。
4.1.1驮背运输车辆应在驶入铁路驮背运输车前,对每侧所有轮胎上的质量进行称重,两侧轮胎上的 质量偏差应不大于轴组总质量的8% O
4.1.2驮背运输车辆在铁路驮背运输车上应均衡、稳定、合理地放置。
4.2.1货物包装宜满足JT/T 882—2014中5. 1节的要求,非托盘单元货物装载时,应根据其特点确定 摆放位置。
4.2.2货物应在车厢内合理布置,以确保其车辆轴荷分配合理,且宜在厢内左右对称装载。
4.2.3货物装载宜与栓固同蜘行,装载作业应满足JT/T 882-2014中第4章和5. 3节的要求。
4.2.4密度、质量较大的货物应放置在貨厢中下部。
4.2.5符合JT/T 882-2014描述的不物不宜单独进行装载,宜进行单独加固或与其他装载 物进行配装。
4.3.1驮背运输车辆总重心投影宜位于铁路驮背运输车纵、横中心线的交叉点上。当投影点与中心 线的交叉点无法重合、产生偏离时,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1) 横向偏离量不超过IOOmmo
2) 纵向偏离量:
a) 四轴铁路驮背运输车每个转向架所承受的货物质量不超过其允许载质量的1/2,且两转 向架承受质量之差不大于Wt;
b) 关节式铁路驮背运输车每根轴所承受的质量不超过允许的最大轴重,且单车前后转向架 承重差限值满足表1要求。
表1关节式铁路驮背运输车单车前后转向架承重差限值
关节式铁路驮背运输车型号 |
转向架承重差限值(t) |
QTl |
23 |
QT2 |
17 |
STXl |
23 |
STX2 |
29 |
4. 3. 2驮背运输车辆在铁路驮背运输车上装载后的重车重心高度从轨面起应不大于2 Ooommo
4. 3. 3驮背运输车辆的门窗应锁闭,驻车制动应处于制动状态,半挂车的支承装置应处于收起状态。
4. 3. 4驮背运输车辆在铁路驮背运输车上装载后不宜超限,若超限则应按TG/HY 1O6的相关规定执行。
5. 1. 1应按照附录A计算典型栓紧方式下栓紧材料的最小栓紧力,栓紧材料许用拉力应取其破断拉 力的1/2。
5. 1.2栓紧材料宜对称布置;非对称布置时,应对每个方向(横向、纵向)栓紧材料的受力进行计算,取 较大值。
5. 1.3选用栓紧材料/栓固装置时应考虑系固点的许用拉力;栓固装置宜选用能水平承受12kN均布 载荷的中间阻断装置,并应根据所阻挡货物质量选择对应数量的中间阻断装置。
5.1.4货物采用摩擦栓紧(亦称顶部下拉栓紧,以下统称“摩擦栓紧”)方式栓固时,栓紧材料上的栓紧 力应不小于A. 5的计算结果。
5.1.5宜使用组合栓固方式对货物进行栓固,且应合理使用货物限位装置。
5.2.1驮背运输车辆左鉄路驮背运输车上栓固后,应能承受正常编组作业以及在列车运行中产生的 各种力的作用,在运输全过程中不应发生移动、滚动或倾覆等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形。
5.2.2带有空气悬架的驮背忘输车辆在铁路驮背运输车上进行运输时,应将其悬架调整为驮背运输状态。
5.2.3驮背运输车辆宜优先采用固定式牵引座和轮挡的组合栓固形式,驮背运输饺接列车(以下简称 “饺接列车”)宜优先采用轮挡阻挡的栓固形式;半挂牵引车宜优先采用拉牵材料和轮挡的组合栓固 形式。
5.2.4饺接列车纵向栓固时,应使用不少于4个轮挡,在饺接列车前部一根车轴两侧轮胎前端各放置 一个轮挡,后部一根车轴两侧轮胎后端各放置一个轮挡,如图1所示;轮挡与轮胎掩紧的同时应与铁路 驮背运输车固定牢靠,也可辅助采用其他纵向加固措施。
说明:
1——轮挡。
图1钗接列车纵向栓固轮挡布置示意
5. 2.5单独运输的半挂车牵引销应与铁路驮背运输车固定式牵引座连接并予以锁固,且应使用不少 于4个轮挡进行栓固。轮挡应布置在半挂车前轴对应轮胎的前端和后轴对应轮胎的后端,且与轮胎掩 紧,并与铁路驮背运输车固定牢靠,如图2所示。
说明:
1——轮挡。
图2半挂车纵向栓固轮挡布置示意
5. 2. 6应按附录B校核驮背运输车辆的轮胎与铁路驮背运输车地板面间的摩擦力。摩擦力不足时, 应采取横向栓固措施,并根据铁路驮背运输车的结构选择以下加固方式:
a) 有侧墙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宜采用不少于4个阻挡材料进行固定。阻挡材料应布置在半挂牵引 车第二轴和半挂车最后轴对应车轮外侧,与车轮侧面和铁路驮背运输车侧墙掩紧,并与铁路 驮背运输车固定,如图3所示。阻挡材料的阻挡力应按附录B进行校核。
b) 无侧墙的铁路驮背运输车宜采用拉牵材料进行栓固。在半挂牵引车驱动轴(组)或车体前端 栓固点和半挂车轴(组)或车体后端栓固点用拉牵材料对称地呈“八”字形拉牵,拉牵材料的另 一端捆绑在铁路驮背运输车栓固点上,如图4所示。拉牵材料的拉牵力应按附录B进行校 核,许用拉力取其破断拉力的1/2。
说明:
1— —侧墙;
2— —阻挡材料。
图3校接列车横向栓固阻挡材料布置示意
说明:
1——拉牵材料。
图4钗接列车横向拉牵栓固示意
6栓固装置要求
6.1轮挡 6.1.1轮挡应能在铁路驮背运输车上进行固定,并与驮背运输车辆轮胎掩紧。
6.1.2仅采用轮挡限制铰接列车纵向滚动时,轮挡最小有效高度(打轮)应按式(1)计算。
h轮=(0. 3744 - 0. 001 SQ总)D (1)
式中止轮一一轮挡有效高度,单位为毫米(mm);
D—铰接列车或半挂车轮胎直径,单位为毫米(mm) O
6. 1.3轮挡与铁路驮背运输车之间的联结强度应足以防止轮挡自身移动或倾覆,轮挡受力按满载铰 接列车纵向加固力进行计算,理论计算最大应力应小于所用材料第二工况(超常载荷工况)许用应力, 许用应力值按TB/T 3550.2—2019中附录F的相关规定选取。满载铰接列车的纵向加固力(F纵)按 式(2)计算。
F纵=(0. 0012Q总-0. 32Q总 + 29.85) X 49 - min(9. ⅛μ1 X Q轴,F制) (2)
式中:F纵一满载铰接列车的纵向加固力,单位为千牛(kN);
μl——轮胎与铁路驮背运输车地板面间的摩擦系数,取值参见TG/HY 102;
Q轴一一满载铰接列车所有制动轴轴荷之和,单位为吨(t);
F制一一满载铰接列车所有制动轴的制动力之和,单位为千牛(kN)。
6. 1.4轮挡定型试验时应按照附录C的方法对其强度进行检验,相关测点最大应力应小于所用材料 第二工况许用应力,且轮挡无明显位移和变形,铰接列车、半挂车栓固状态良好。
6.2. 1固定式牵引座结构强度应符合TB/T 3550. 2—2019的相关规定,且按照附录C的方法对固定 式牵引座及半挂车的加固状态进行检验时,固定式牵引座无明显位移和变形,半挂车栓固状态良好。
6. 2.2固定式牵引座应能支承半挂车所传递的垂向荷载,并能对半挂车的牵引销进行限位,同时能限 制半挂车的横向、垂向和纵向位移。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栓紧力的典型计算方法
典型的栓紧方式包括摩擦栓紧(图A. 1)和直接栓紧,直接栓紧又包括纵向或横向平行斜拉栓紧 (图A.2)、交叉斜拉栓紧(图A.3)等。
说明:
1——装载物;
2 垂直轴(Z轴);
3— —栓紧材料;
4— —拉紧装置;
5——横轴(y轴);
6--系固点;
7— —货物装载平面;
8— —纵轴伝轴)。
图A.1摩擦栓紧示意
说明:
1、 4---系固点;
2、 3--连接点。
图A.2纵向或横向平行斜拉栓紧示意
说明:
1——货物装载平面;
2--装载物;
3——垂直轴(Z轴);
4——横轴(y轴);
5---纵轴(%轴);
6——栓紧材料。
图A.3交叉斜拉栓紧示意
栓紧力计算及示意图中提及的相关符号见表A.1o
表A. 1符 号
符 号 |
说 明 |
单 位 |
a |
驮背运输车辆及其所装货物总重心偏离车辆横中心线的距离 |
mm |
b |
倾覆力臂 |
m |
CX |
纵向加速度系数 |
— |
Cy |
横向加速度系数 |
— |
CZ |
垂向加速度系数 |
— |
d |
装载物质心高度 |
m |
L |
栓紧力 |
N |
FX |
由纵向加速度导致,在装载物上产生的纵向力 |
N |
Fy |
由横向加速度导致,在装载物上产生的横向力 |
N |
FZ |
由垂向加速度导致,在装载物上产生的垂向力 |
N |
g |
重力加速度,通常取值为9. 8 |
m∕s2 |
h |
装载物高度 |
m |
k |
拉力传递系数 |
— |
I |
铁路驮背运输车转向架中心距 |
mm |
m |
装载物质量 |
kg |
n |
栓紧材料的数量 |
— |
表A.1(续)
符 号 |
说 明 |
单 位 |
。总 |
铁路驮背运输车重车总重 |
t |
W |
装载物宽度 |
m |
货物与驮背运输车辆承载面间的摩擦系数 |
— | |
α |
栓紧材料与承载面的夹角 |
° |
β |
栓紧材料的纵向栓固角 |
° |
β |
栓紧材料的横向栓固角 |
° |
摩擦系数μ取值参见TG/HY 102。 当栓紧材料配有拉紧装置和/或拉力指示器时,拉力传递系数k的取值为:
|
A.3加速度系数
货物的纵向加速度系数C八横向加速度系数Cy、垂向加速度系数C:应分别按式(A. 1) ~式(A.3)
计算。 |
C = Q 001 2<⅞ 二 0. 32。总 + 29. 85 (A I) g , 2. 82 + 2. 2 ɪ c’ - g (A'?) 4. 53 + 7. 84y C= - g "W |
A.4摩擦栓紧的栓紧力计算
A.4.1避免移动
在图A.1所示的摩擦栓紧方式下,避免货物拶动所需的栓紧力(%)的最小值按式(A. 4)
计算。 |
FT =(「E "g (A.4) n × k × μ × Sma |
A.4.2避免倾覆
在图A.4所示的摩擦栓紧方式下,避免货物倾覆所需的栓紧力(FT)的最小值按式(A. 5) 计算。
FT |
=Xy "Z xg( CW Xd-JXb)_____ K/7 1 ∖ . . . . ∙ ./7 C∖..7.. \ ° 丿 TI (ZC-I)XZOX Sma + (k -2) xhx COSa |
1——倾覆边缘;
2--拉力指示器;
3——拉紧装置;
4---质心。
图A.4
避免倾覆和移动的摩擦栓紧示意
A.5直接栓紧的栓紧力计算
A. 5.1纵向或横向平行斜拉栓紧的栓紧力计算
纵向或横向平行斜拉栓紧时,栓紧材料上的栓紧力(FT)的最小值按式(A.6)计算。
F = (CW 一以 XCZ) Xm × g
T 2( COSa + μ X Sinα)
交叉斜拉栓紧时,栓紧材料上的栓紧力(FT)的最小值按式(A. 7)计算。
F = U - ■ X 勺)XmXg
T 2( CoSa X CoS8口 + μ × Sina)
(A.6)
(A.7)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横向摩擦力与阻挡力及拉牵力计算方法
铰接列车轮胎与铁路驮背运输车地板面间的横向摩擦力应按式(B. 1)计算,且应不小于横向惯性 力与横向风力之和的1.25倍。横向惯性力按式(B.2)计算,横向风力按式(B.3)计算。
式中:F横摩一横向摩擦力,单位为千牛(kN); μι——轮胎与铁路驮背运输车地板面间的摩擦系数,取值参见TG/HY 102;
Q——铰接列车及其所装货物总重,单位为吨(t);
F横一横向惯性力,单位为千牛(kN);
a'—铰接列车及其所装货物总重心偏离车辆横中心线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I—铁路驮背运输车转向架中心距,单位为毫米(mm);
F风—横向风力,单位为千牛(kN);
S—饺接列车横向迎风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O
B.2.1阻挡材料所受的阻挡力(FI)应按式(B.4)计算:
1. 25 X [(2.82 +2. 2y]2 + 0. 49SJ-V(5. 27 - 7. 84 η-jQ
式中:Z —阻挡材料应能承受的力,单位为千牛(kN); μ—货物与驮背运输车辆承载面间的摩擦系数,取值参见TG/HY 102 o
B.2.2如图B. 1所示的每根拉牵材料应承受的拉牵力(F2)应按式(B.5)计算:
1.25 × [(2. 82 +2. 2,)Q + 0. 49s]-/z(5. 27 - 7.⅛4 ap∖Q
F2 =-----------------------------卜----------------------- - L2Bo + L2BC (B.5)
TI X LBC
式中顼2—每根拉牵材料应承受的拉牵力,单位为千牛(kN); n—同一方向拉牵栓紧材料数量;
LAC—Λ点至C点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Bo—B点至O点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BC—B点至C点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说明:
A——拉牵材料在铁路驮背运输车上的栓固点;
B——O点在铁路驮背运输车地板上的投影;
C——O点在铁路驮背运输车上经过A点与车辆纵中心线平行直线上的投影;
O——拉牵材料在驮背运输车辆上的栓固点。
图B.1拉牵栓固示意
冲击车应选用装有MT-2型缓冲器,标记载重不小于70t的满载散堆装货物的敞车。被冲击车为铁 路驮背运输车,按最不利装载工况装载铰接列车、半挂车,且按规定布置轮挡。
应按满载和空载两种工况进行试验,满载时货厢内货物均布装载,且车辆最大允许总质量应满足下 列要求:
a) 半挂车:40 000kg;
b) 铰接列车:49 000kg。
应力测点应布置在被冲击端轮挡危险断面处。
C.4.1用冲击车对停止在平直线路上的被冲击车进行冲击,应做好防溜准备。
C. 4.2以3km∕h速度试冲击一次,确定无异常后再以3km∕h的速度进行冲击试验。以1 km/h ~2km∕h 梯度逐级提高冲击速度,直至最高冲击速度达8Who冲击时每一速度下的冲击次数应不少于3次,并 记录每次冲击的应力、冲击速度、固定式牵引座和轮挡的状态等。
[1] JT/T 1092—2016货物多式联运术语
[2] JT/T 1243—2019驮背运输道路运输车辆技术要求
[3] TG/HY 102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