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27
CB 306 8-91
1991 ~~ 1 1 - 08发布
1992 -实施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气胀救生筏架
CB 3068 — 91
分类号:U 27 代替 CB , 3068—8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胀救生筏架的分类、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应于安装QJF和DF型气胀救生筏。
2产品分类 2.1气胀救生筏架型式按表1。
表1
名称 型式
适用气胀救生筏范国
(83) QJ F - 10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 991-11-08批准
1 992 - 07 - 0 1 实施
续表I
名称 型 式 简 图
适用气胀救生筏范围
(83) QI F - 6
(83) QJF- 10
(83) QJ F - 15
(83) QJ E - 20
吊座式 D
(83) QJ F - 25 (83)【)卜'-2()
QJ EBe
QJ F - BlO
QJ F- Bi5
QJ K - B20 QJ 4 B25
注:;L Al)吧为A型短臂倒杆筏架。.
AC型为A型长臂倒杆筏架,倒杆长度为! 2()Omm
2不配静水压力释放器的筏架在塑式代号中加F。
2.2 A型筏架结构和基本尺寸见图1和表2。
图1
1 一倒杆;2 —陲架;3—止动杆;4 —动杆;
5 一静水压力释放器;6 —索具扎带
CB 3068—91
表2 mm | |||||||||
名称 |
型 式 |
b |
I |
/1 |
I 2 |
I 3 |
r |
重量,kg | |
抛投式 |
A |
AD/AC |
900 |
820 |
450 |
600 / 1 200 |
一 |
370 |
43/ 49 |
AD/A C |
620 |
750 |
410 |
550/1 200 |
— |
33() |
36/ 42 | ||
层疊式 |
B |
900 |
1 120 |
150 |
600 |
700 |
370 |
134 | |
620 |
1040 |
410 |
550 |
650 |
330 |
117 | |||
排抛式 |
C |
900 |
2 4Go |
15() |
600 |
一 |
370 |
130 | |
620 |
2190 |
110 |
550 . |
i |
33() |
112 | |||
吊座式 |
D |
900 |
900 |
― |
— |
— |
370 |
56 | |
620 |
800 |
,一 |
一 |
— |
330 |
54 | |||
440 |
750 |
一 |
— |
— |
300 |
38 | |||
30 |
2.3 B型筏架结构和基本尺寸见图2和表2。
I图2
1一倒杆;2 —座架;3一止动杆;4 一动杆;
5一静水压力释放器;6—索具扎带
2.4 C型筏架结构和基本尺寸见图3和表2
图3
1一倒杆;2 —座架;3 一止动杆;4 -⅛H∙s
5 —静水压力释放器;6—索具扎带
2.5 D型筏架结构和基本尺寸见图4和表2。
3标记示例
宽度为900的AD型筏架
AD900 CB 3068—91
CB 3068-9 1
宽度为440的,不配静水压力释放器的D型筏架
D 440 F CB 3068—91
4技术要求
4.1气胀救生筏架的焊接应焊透,不咬口,焊后药皮需清理。
4.2气胀救生筏架的管子弯曲部分应没有明显的皱折和扁塌的变形。
4.3气胀救生筏架的主要零部件材料按表3。
表3
名 称 |
材 料 | |||
名 称 |
牌 号 |
标准号 | ||
倒杆 |
□ |
Q 235 |
40 (IT) |
GB 30 91 — 82 |
座架 |
50 ( 2 ) | |||
止动杆 |
15 (T) | |||
动杆 |
40 ( 1 ɪ) | |||
角钢 |
6() X 40 X 5 |
GB 9788 —88 | ||
扎带 |
丙纶带 |
丙纶丝 | ||
轧扣 |
不锈钢 |
1 Crl8∖i 9 Ti |
GB 3281-82 |
4.4筏架需配船检认可的静水压力释放器。
4.5筏架转动部位应能灵活翻转。
4.6检验合格后,应涂刷防锈底漆二度。
5检验
5.1筏架应按表2的规格与外观尺寸检验,其表面质量应符合第4.1条与第4.2条要求。
5.2筏架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应符合第4.3条表3要求。
5.3筏架应由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并出具合格证书。
6标志、包装、运输
6.1经检验合格的气胀救生筏架,在侧面处应附有下列标志的铭牌。
a∙制造厂代号及制造日期;
b. 型号及标准编号;
c. 产品编号;
d∙检验合格印章。
6.2筏架在运输过程中,转动零部件应全部拆下,妥善包扎。
附录A 包装完整的气胀救生筏外型尺寸
(参考件)
适应筏架 宽度
气胀救生筏型号
(X3 ) Q J I' 25
(83 ) QJF 2(1
900 --------------------
(83 ) I) 1; 2()
QJF-R25
QJF-R2()
(83)QJF 15
620 —----------
(83)QJl; -10
QJF 项5
(83 ) Q J F - 6
620
QJF-B 10
440 __—
QJF - 13 6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船舶舸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华船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蔡淑娟、卞妙忠。
标准分享网WWW. bzfxw. Com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