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3. 140. 40 : 75. 200 G 42
备案号:23777-2008
HG/T 3039—2008
代替 HG/T 3039—198;
RUbber hoses—ship/dockside oil discharge
(mod ISO 1823-2 : 1997 V RUbber hoses and hose assemblies— Part 2: ship/dockside discharge一SPeCifiCatiOn)
2008・04・23发布 2008・10・01实施
,∣⅞ r 刖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823-2 : 1997«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一第2部分:船/码头侧排油一规范》。
本标准与ISO 1823-2 ɪ 1997的主要区别: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产品结构的要求;
——调整了标准编写结构;
——删除5. 1,5.2标题;
编辑性修改;
MI
——增加了附录A《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 1823-2 ɪ 1997章条编号对照》。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代替HG/T 3039—1988«海岸输油用橡胶软管》。
本标准因修改采用ISO 1823-2 : 1997标准,所以与HG/T 3039—1988版的编写结构、性能要求 有较大改动,主要区别是: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内径规格;
——增加了对软管屈挠性能的要求;
——增加了软管外覆层耐磨性能的要求;
——调整了软管耐液体性能的要求,改D液体为E液体;
——删除了 5试验方法,将试验方法的内容分列于相关章节中;
—删除了 6检验规则;
删除了附录A,将试验与计算方法的内容分列于相关章节中。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I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软管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燕达橡塑制品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华儿、陈方亮。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 9570—1988;
—HG/T 3039—4988。
本标准规定了船对船和船对码头输送常温常压下为液体的石油基产品的橡胶软管的分类、性能要 r
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船对船和船对码头输送常温常压下为液体的石油基产品的橡胶软管。软管适合于
一20 °C— 80 °C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 1690—2006,mod ISO 1817 : 2005)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GB/T 2941—2006,idt ISO 23529 :
GB/T 1690
GB/T 2941 2004)
GB/T 5563 1994)
GB/T
GB/T
1993)
GB/T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静液压试验方法(GB/T 5563—2006,idt ISO 1402 :
5564—2006橡胶和塑料软管 低温曲挠试验(idt ISO 4672 : 1997) 9572
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电阻的测定(GB/T 9572—2001,idt ISO 8031 :
9575
工业通用橡胶和塑料软管内径尺寸及公差和长度公差(GB/T 9575-2003, idt
ISO 1307 : 1992)
HG/T 2869
1991)
ISO 4649 ɪ 200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使用旋转圆柱形鼓式装置耐磨性能的测定
ISO 8033橡胶和塑料软管层间粘合性能的测定
橡胶和塑料软管 静态条件下耐臭氧性能的评价(HG/T 2869—1997,idt ISO 7326 :
3结构、类别和级别
3. 1结构
软管由内衬层、增强层和外覆层构成。增强层可采用纤维线绳、胶布或钢丝。 软管接头的规格、结构、形式,由供需双方商定。
3.2类别
按输送介质不同分为两类
1类——输送原油和汽油(适用于芳香炷含量不大于50 %)
≡J
2类--输送芳香炷类产品(适用于芳香炷含量为50 %〜IoO %)
'S S1
3.3级别
按最大工作压力分为三个级别,见表1。
表1相对应于不同最大工作压力的级别
级别
最大工作压力/MPa
0. 7 1.0 1.5
4尺寸
4.1内径规格及公差
软管内径规格有:50 mm、75 mm、80 mm、IOO mm、125 mm、150 mm、155 mm、200 mm、205 mm、
250 mm、255 mm 和 305 mmo
内径公差应符合GB/T 9575的规定。
4.2长度要求及公差
软管的长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其公差应符合表2规定。
表2长度公差
软管长度/m |
公 差 |
≤5 |
士50 mm |
>5 |
±1 % |
软管的长度是指包括软管接头在内的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软管长度应在0・07 MPa的静液压压 力下进行。
5物理性能 5. 1静液压要求
按照GB/T 5563进行静液压试验,测量软管的伸长率,程序如下:
a) 将软管放直。
b) 对软管充注水或其他适当液体(注1)排出管内空气,然后施加0. 07 MPa的压力。
注:试验介质可以是水、煤油和其他普遍认可的低黏度流体。
C)测量软管整体长度(L°)。
d) 从0. 07 MPa的压力升到表1对应的级别所规定的最大工作压力,保持此压力10 min,检查软 管应无渗漏。
e) 测量软管整体长度(L1),然后释放压力并降至0。
f) 在间隔至少15 min后,将压力再次升到0. 07 MPa,测量软管整体长度(L2)o
由(1)式计算的暂时伸长率,不大于7.5 %。
暂时伸长率= LITzXlOO %
Lo
(1)
由(2)式计算的永久伸长率,不大于2.5 %。
永久伸长率=以了项× 100 %
(2)
5.2屈挠性
在不加压力和在最大工作压力两种情况下,分别将软管弯曲到表3规定的半径。该半径以软管弯
2 (16)
表3弯曲半径
∙∙t
公称内径∕mm |
内侧弯曲半径∕mm |
50 |
300 |
' 75 |
450 |
80 |
480 |
100 |
600 , |
125 |
750 |
■ - - 1 150 |
900 |
155 |
930 |
200 |
1 400 |
205 |
1 450 |
250 -----■——r^π-π~r^M------ - . . Hi ■ »—,—^ _ -------------- |
2 000 |
255 |
2 050 |
305 |
2 700 |
曲后的内缘进行测量。检查该软管不应有损坏或打折。
Ill
5.3导电性
除另有规定外,软管的两个接头之间应能导电。按5.1进行静液压试验期间及以后,每根软管的管 接头之间的导电性能应符合GB/T 9572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电阻2X106 Ω∕m的要求。
5.4爆破压力要求
5.4.1按GB/T 5563进行爆破压力试验,程序如下:
按5.1的要求向软管施加最大工作压力后,再将压力降到OO经过15 Tnin时间重新施加压力至最 大工作压力的4倍,之后保持该压力15 mine检査该软管不应有失效的迹象。然后再升压至软管爆破, 将其记录为爆破压力,单位MPaO
5. 4.2除非试验方法规定使用模压试样,爆破压力及5.5.5. 6、5.7、5・8试验应使用代表成品的样品软 管。每当制造方法、材料或结构有显著变化时,都应进行爆破压力及5. 5、5.6、5.7、5・8试验。
5.5外覆层要求
1类和2类软管的外覆层应满足表4规定的要求。
表4 1类和2类软管的外覆层要求
检测项目 |
试验条件 |
体积溶胀 |
B液体,标准试验室温度,70 h |
3号标准油,100 °C,70 h | |
耐臭氧 |
臭氧体积分数50X10-8 ,40 Q ,70 h |
耐磨耗 |
要 求 |
试验方法 |
≤80 % _____ ・ * |
GB/T 1690 |
≤100 % | |
无龟裂 |
HG/T 2869 |
≤200 mm3 I |
ISO 4649 : 2002 . 方法A |
5.6
内衬层要求
根据GB/T 2941用制造软管所用的内衬层混炼胶制备试片,硫化时间和硫化温度都应与生产软管 的硫化条件相同。
1类和2类软管的内衬层应满足表5规定的要求。
表5 1类和2类软管内衬层的要求
软管类别
检测项目
试验方法
体积溶胀
C液体,标准试验室温度,7Oh
≤5O %
GB/T 1690
体积溶胀
E液体,标准试验室温度,70 h
≤50 %
GB/T 1690
5.7黏合强度
将一段长度为(300士5) mm的软管充注试验液体。按GB/T 2941在标准试验室温度下经48 h
后,将试验液排掉,再按ISO 8033进行黏合强度试验。
软管层间黏合强度应符合表6规定的要求
表6层间黏合强度的要求
5.8低温曲挠性
IH
检测项目
软管类别
要 求
1类、2类 |
内衬层、各增强层和外覆层之间的黏合强度 |
≥4 kN/m |
1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_ |
按GB/T 1690充注C液体后,内衬层、各增强层和外覆层之间的黏合强度 BIRR |
≥2 kN/m |
≥1. 1 kN/m
按GB/T 1690充注E液体后,内衬层、各增强层和外覆层之间的黏合强度
2类
所有类别和级别的软管应符合表7规定的低温曲挠性能要求。
表7低温曲挠性能要求
«>1
检测项目
试验方法
低温曲挠
取内衬层和外覆层的试样,在(一25士3) °C下调节5 h后弯曲
HI
无龟裂
GB/T 5564—2006 方法B
6订购
用户应在订单中规定下列内容:
a) 公称内径。
b) 长度(整体长度,除非另有规定)。
C)类别和级别。
d) 管接头结构形式。
e) 要求的试验。
标志
«<
每根软管都应标识如下永久性标志: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a)
b)
C)
d)
e)
f)
本标准的编号。
类别和级别。
公称内径。
制造年、月。
最大工作压力,MPao
示例:
MN/HG/T 3039—2008/1C/80/2007-05/1. 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 1823-2 : 1997章条编号对照
表A. 1给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 1823-2 : 1997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表A- 1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 1823-2 : 1997章条编号对照
本标准章条编号
1
2
3
3∙ 1
3.2
3∙3
4
■
对应的国际标准章条编号
1
2
4∙ 1
4.2
5
5∙ 1
5.2
5<3
5.5
5.6
5. 7
5.8
6
7
附录A
5.4
5. 4. 1
5. 4, 2
3
4
4∙ 1
4.2
5
5< 1
5∙ L 1
5∙ L 2
5. 1.3
5.2
5< 2.3
5∙2∙ 4
5∙2∙5
5. 2∙ 6
6
7
5. 2.2
5∙ 2∙ 1
近期出版软管类部分化工行业标准目录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书号 |
HG/T 3842—2006 |
消防用不可折叠型橡胶和塑料软管 第1部分:定为应急设施用轴卷板硬性软管 |
0356 |
HG/T 2184—2008 |
通用输水织物增强橡胶软管 |
0654 |
HG/T 2192—2008 |
喷砂用橡胶软管一规范 |
0655 |
HG/T 2301—2008 |
压缩空气用织物增强热塑性塑料软管 |
0656 |
HG/T 2193—2008 |
洗衣机和洗碗机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进水软管规范 |
0657 |
HG/T 3038—3039—2008 |
岸上排吸油橡胶软管船/码头输油用橡胶软管 |
0661 |
HG/T 3037—2008 |
计量分配燃油用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
0663 |
HG/T 3045—2008 |
排吸用螺旋线增强的热塑性塑料软管 |
0684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化工行业标准 岸上排吸油橡胶软管 船/码头输油用橡胶软管 HG/T 3038〜3039—2008 岀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邮政编码IOOOlI) 北京云浩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装
88OmmX 123Omm 1/16 印张 字数 32 千字 2008年9月北京第I版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5 ・ 0661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http: //www・ cip, com* Cn
凡购买本书,如有缺损质量问题.本社销售中心负责调换。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