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3∙ 020
SY
P 21
备案号:43173—2014
P SY/T 4126—2013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 水工保护施工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OiI and gas transportation PiPeIine hydraulic PrOteCtiOll
2013-11-28 发布
2014-04-01 实施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 水工保护施工规范
CoCIC for COnSlrlIctiOll of Oil and gas IranSl)orlation PiP(Tine hydraulic ɪ)roteetion
SY T 4126 2013
上编部门:中国“油大然气集团公司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石消工业出版社
2013 北京
国家能源局
2()13年第6号 、
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 52号)的规 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考核》等 334项行业标准(见附件),其中能源标准(NB) 62项、电力标 准(DL) 144项和石油天然气标准(SY) 128页,现予以发布。
附件:行业标准日录(节选)
国家能源局
2013年11月28日
序号 |
标准编砂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准 |
采标'J- |
批准I丨期 |
实施H期 |
207 |
SY 5X57—2()13 |
石油物探地震作业民川爆炸物品 管理规范 |
SYUT 5S57 -2()06 |
2013- 1 1 - 2H |
2()14-04-01 | |
2( )S |
SY 6280 2013 |
石油物探地震队健康、安仝与环 境管理规范 |
SY ZT 62S0 20( )6 |
2()13 — 11-28 |
2014-04- 01 | |
209 |
SY 6322 2013 |
汕(气)川测JF川放射源贮打咋 安全规范 |
SY 6322 I(Q7 |
2013 - 11~28 |
2014-04-01 | |
210 |
SY 6608- 2013 |
海洋石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规范 |
SY/T 66( E 2()(/ ∣SY∕T 6341—1998 |
2013- 11 ~28 |
2014-04-01 | |
211 |
SY 6652 2013 |
成品油管道输送安全规程 |
SY/1' 6652 2006 |
2013- 11 - 2S |
2014- 04-01 | |
212 |
SY 6925 2013 |
钻井川大然气发动机及供气站安 全规程 |
SY 6925 2012 |
2013- 11-28 |
2014-04-01 | |
213 |
SY/T 003S—2013 |
管道防腐层特定可弯曲性试验 方法 |
SY/T 003S 1997 |
ASTM Gl 0: 2010. MOD |
2013-11 -28 |
2014-04-01 |
214 |
SY∕rΓ ()039 2013 |
管道防腐层化学稳定性试抢方法 |
SY∕rI' ()039 1997 |
ASTM (也)- 1(). M()I) |
2013- 1 1 - 28 |
2014-04-01 |
215 |
SY/T ()040—2013 |
管道防腐层抗冲击性试羚方法 (落锤试验法) |
SY/T 0040—1997 |
ASTM Gl 4: 2010. MOD |
2013- 11 -28 |
2014-04-01 |
21() |
SY∕rΓ 0096 2013 |
强制电流深阳极地床技术规范 |
SY,T' ()()火)2()()() |
2013 - 11 - 2S |
2014-04-01 |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准 |
采标号 |
批准Ll期 |
实施「1期 |
217 |
SY/T ()315 2013 |
兩质管道熔结环商粉末外涂层技 术规范 |
SY T()315 2()()5 |
2013 - 11 - 2S |
2()14-04 ()1 | |
218 |
SY/T 0379- 2013 |
埋地钢质管道煤焦油瓷漆外而禱 层技术规范 |
SY T ()37(J IWS |
2013- 11 -洲 |
2014-04-01 | |
219 |
SY/T 0540- 2013 |
石油丁业川加热炉型式勺基本 参数 |
SY T ()54() 2006 |
2013 -H- 2S |
2014-04-01 | |
220 |
SY/T I(K)15- 2013 |
海上拖缆也震资料釆集S 规程 |
SY TI(K)15 2tX)() |
2033 -11-2^ |
20U-O4-O1 | |
221 |
SY/T 10()2()—2013 |
海匕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
SY^r 10020 2M) |
2013 - 1 1 - 2S |
2014 -()4 - Ol | |
222 |
SY/T 4102 2013 |
阀门检验勺安装规范 |
SY T 4i()2 1995 |
2013 - I 1 - 2S |
2014 04-01 | |
223 |
SY/T 4109 2013 |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项「 |
SYTm卩丿 2005 |
2013 - H - 2S |
2()∣4 - ()4 - (H | |
224 |
SY/T 4124—2013 |
油气输送管道匚程竣工验收规范 |
2∣H3- 11 - 2S |
2014-()4-01 | ||
225 |
SY./T 4125 2013 |
钢制管道焊接规程 |
2013 - ! 1 - 2S |
2()14-04 - 01 | ||
226 |
SY/T 4126 2013 |
而'〔输送管血线路「稈水「保护 方也匚规范______________ |
2013 -11-28 |
2014-04-01 | ||
227 |
SY/T 5029- 2013 |
抽、油杆 |
SY/1' 5()29 2006 |
API SPcC 11B? ∣2U1(}. M()I) |
2(H3 - 11 - 2S |
2014 - 04 - Ol |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准 |
米标⅛ |
批准H期 |
实施H期 |
22S 22υ |
SY/T 5030 2013 SY/T 5()S() 2013 |
≠Γ∕l∣!λ然气「业柴'油机 A、油钻机和修丿IFL川转盘 |
SY/T 5030 2006 SY T 5" 1叫 SY rr 5( )S() 2()()4 |
2013 - 1 ! *- 2S 2013 - 1 I - 2S |
2(H4-O4-O1 2(H4 (14- Ol | |
230 231 |
SY/T 5089. 2 2()13 SY/T 5144 2013 |
钻并井史福式第2部分 部分 钻铤 |
SY ;T 50Stλ2 2(X)7 SY 1' 5144 2007 |
2013 -Il- 2S 2∣)13 1 I - 2S |
2014-04-()1 2()14 04- ()1 2(∣!4-(14 (11 | |
232 |
SY/T 5150 -2013 |
分级汴冰泥岩 |
SY T 515() 2(M)() |
2013 - I ! - 2S | ||
233 |
SY/T 5165—2013 ' |
石油井下取姦 |
SYT 51()5 "7 |
2013- 1 1 - 2S |
2()∣4- ()4-()1 | |
234 |
SY/T 517() 2(} 13 |
石汕大然气「.业川钢丝绳 |
SYT 517() 2( KIS |
ΛIiI SI)(V 20! 1 . M()l) |
2013-II- 2S |
2014-04 ()1 |
235 |
SY/T 5259—2013 |
音屑罐顶 *炷的气相色谱芬折 方法 |
SY T 5259—I: |
2013- H -2S |
2(∏4-(∣4-(H | |
236 237 |
SY∕rΓ 5324 2013 SY/T 5325 2013 |
预应力隔热油管 射孔作业技术规范 |
SY 1' 5324 1994 SY,T 5325 2()()5 SYTm)2 2() W |
2013 - 1 1 - 2S 2013 - 1 1 - 2^ |
20 14-()4-01 2()14-04-01 | |
238 |
SY/T 5343- 2013 |
滤液侵人岩心宛的测足方法 |
SY T 5343 rm |
2(H3 - 1 1 - 2S |
2(H4-(U-O∣ | |
239 |
SY/T 5376 2013 |
A汕通丿卜机 |
SY T 5376 2005 |
2013 -II- 2S |
2()14 - ()4 -()1 |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准 |
采标号 |
批准日期 |
实施日期 |
240 |
SY/1' 5377 2013 |
钻井液参数测试仪器技术条件 |
SY/T 5377- -2()07 SY 53SO 2(H)S SYUT 537S 2009 SY^T 53S1--2OOS SY/T 5382—2009 |
2013- 11 -財 |
2014-04-()1 | |
241 |
SY∙,,Γ 5466 - 2013 |
钻而工程及井场m置技术耍求 |
SY T 51如 2004 |
2013- 11-28 |
2014-04-01 | |
242 |
SYT'55()4. 1 2013 |
而F水泥外加剂评价万法 第1 部分:缓凝剂 |
SY T 55(4 1 2(X)5 |
2013- 11-28 |
2014-04-01 | |
243 |
SY/T 5504. 2- 2013 |
油井水泥外加剂评价方法第2 部分:降失水剂 ___ |
SY. ʃ T 5504. 2--2( X )5 |
2013- 11 -28 |
2014-04-01 | |
244 |
SY∕,Γ 5504. S 2013 |
和丿F水泥外加剂评价方订"项島 部分:膨胀剂 |
2013 - 11 ~ 28 |
2()14 一(4 — ()1 | ||
245 |
SY./T 5530 -2013 |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用水龙头 |
SY. T 5530—2005 |
2013 - 11 -处 |
2014-04-01 | |
246 |
SY/T 553(J- 2013 |
油井管产品质代评价方法 |
SY T 5539 2( )0() |
2()13 - 1 1 - 2S |
2014 - 04 T)I | |
247 |
SY,T 55X7.3 2013 |
*'规修丿卜作业规程 笫3部分; 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
SY∕rΓ 5587. 3 2(X4 |
2013- 11 -2S |
2014-04-01 | |
248 |
SY/T 5587.14 -2013 |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笫14部分; 注塞、钻塞___________ |
SY/T 55K7.14--am |
2013- 11-2^ |
2014-04-01 |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准 |
采标号 |
批准日期 |
实施日期 |
249 |
SY/T 5594 - 2013 |
油田开发规划编制内容及技术 方法 |
SY/T 5594- 1 m |
2013- 11-28 |
2014-04-01 | |
250 |
SY/T 5595 2013 |
油田链条和链轮 |
SY/T 5595 -2009 |
API SPCC 7F: 2()1(}, M()D |
2013- 11-28 |
2014-04- 01 |
251 |
SY/T 569] ■■ 2013 |
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测井资料解释 规范 |
SYzT 5691 -2006 |
2013- 11—28 |
2014-04- 01 | |
252 |
SYzT 57()() 2013 |
常观游梁抽汕机并操作规稈 |
SY/'T 57()() 1995 |
2013- 11 - 2S |
2014-04-01 | |
253 |
SY/T 5740- 2013 |
聚合物驱油开发方案设计与效果 评价技术要求 |
SY/T 5740 -IW5 SY/T 66S3—2007 SY/T 6693- 2007 |
2013- 11-28 |
2014-04-01 | |
254 |
SY/ T 574S 2013 |
岩石气体突破压力测定方法 |
SY/T 574S I(Q5 |
2013- 11-2“ |
2014-04-01 | |
255 |
SY/T 5S27—2013 |
解卡打捞工艺作法 |
SY/T 5827 -2005 |
2013- 11 - 28 |
2()14-04-01 | |
256 |
SY;7T 5916- 2013 |
岩石矿物阴极发光鉴定方法 |
SY/T 5916- 1994 |
2013-11 |
2014-04-01 | |
257 |
SY/T 5936 2013 |
地宸检波隔使用LJ维护~ |
SY/T 5936 2007 |
2()13- 11-28 |
2014-04-01 | |
258 |
SY/T 61IS-2013 |
热力釆油蒸汽发生器水处理系貌 运行技术规程 |
SY/T 6118—1995 |
2()13 - 11-28 |
2014-04-01 | |
259 |
SY ZT 6120- 2()13 |
油井井F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
SY/T 6120—1995 |
2013- 11-28 |
2014-04-01 |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准~ |
-采标砂~1 |
I批准n期 |
实施日期 | |||
260 |
SY/T6125 |
2013 |
气并试气、釆气及动态监测工艺 |
S∖' T (>125 |
2()<)f> |
I |
∣2()!3 Il |
-2S |
2014 ()4-()1 |
261 |
SY/T 6132 |
2013 |
煤岩中甲烷等温吸附疆测走IT 燥基容量法 |
SY T 6132 |
丨 |
I |
∣2()13 - 1 1 |
-2S |
2()14-04-01 |
262 |
SY./T 6202 |
2013 |
钻丼井场油、水、电及供暖系纾i 安装技术娈求 |
SY T 62( )Γ 艾 T 5457 |
1996 ∣υ(M |
2013 I1 |
-2S |
2014 ■( >4 - () 1 | |
263 |
SY/T 6223 |
2013 |
钻冲液净化设备配察、安装、成 川和维护 |
SY ()223 |
2005 |
2()I.>-- I 1 |
-2S |
2014-()4-01 | |
264 |
SY/T 62(X) |
-2013 |
釆汕用冻胶强度的测定流变参 数法 |
SY ,I' 62(X) |
I(W |
2015 - 11 I |
-2S |
2014 - ()4 — (}1 | |
265 |
SY/T 6304 |
2013 |
WliW时隔器及丿I:卜一补偿器技木 条件 |
SYT "4 |
lυυ7j |
I |
2()15 I 1 |
-2S |
2(H4 04 - 01 |
266 |
SY/T 6310— 2013 |
气Hl开发可行性评价技术要求 |
SY T 6310 |
-2(H)(> |
I------- |
2013 - Il |
…2S |
20U-04-01 | |
267 |
SY∕"331 |
2013 |
ZJH地血匸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 |
SY η' 6331 |
2007 |
i I |
2()13 I 1 |
-2S |
2014 ()4-01 |
268 |
SY/T 6334 |
2013 |
而Df酸化设计、施「及评布 规范 |
SYTd |
--------—! 丨"7 |
1 L .一 . i |
∣2(H3 1 1 |
-28 |
2014 - 04 -(H |
269 |
SY/T 6352 |
-2013 |
岩样电化学参数的实骑室测虽 规范_____________ |
SY 丁 6352 |
1998 |
I |
∣2∏13 - I 1 I I |
■ 2S |
2014-04-(H |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准 |
采标另 |
批准I」期 |
实施日期 |
27() |
SYT (423. 1 2013 |
Tnftf 方法第丨部分:焊接钢管炸缝 缺欠的射线检测 |
SYT (心 1 " |
ISO H)S93 -():2011. Ilyl |
2013 - 1 1 - 2S |
2014 - 04 - 01 |
271 |
SY T (423. 2 2013 |
石而关"〒•业钢管无损检'厕 方法笫2部分:焊接钢管焊缝 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动超丿打 检测_________ |
SY;T M23. 2 -IW SY ^r Mɔʒ. 3 IW |
ISO J 0893 - 11: 2011. II)T |
2013- 1 1 - 2S |
2014-04 - ()1 |
272 |
SYT (心 3 2013 |
方法第3部分:焊接钢管用钢 带钢板分层缺欠的fl动超占 检测______________ |
SY T r423. 5 Iw |
ISO i()sυ3- 2()11. 11)T |
2013 - 1 1 - 2S |
2014- f)4- ()1 |
273 |
Sλ7 T (423. 4-2013 |
匕汕天然气「业钢管无损检测 方法 第1部分:无缝和焊接钢 管分层缺欠的3 动超点检测 |
SYTq」Ig SY T 6423. () IW SY Tw2Λ 7 -I(W |
IS() 1∏S93 - S: 2011. Ir)T |
2013 - 11 - 2S |
2014-04 — (11 |
274 |
SY T 644() 2013 |
油气丿冋寸孔弹质卄检捡,杷 |
SY 1' 6446 2000 |
2(H3 - 1 1 - 2S |
2014 - 04 -()1 | |
275 |
SY ,Γ ()476 2013 |
管线钢管落锤撕裂试羚方法 |
SY rI' 6476 -2007 |
AITRlJ 51 J r 1"(). M()1) |
2013 - 1 1 - 2S |
2014-04'01 |
27() |
SYT (4W 2013 |
充操作、维g及故障诊断 推荐作法 |
SY '"4旧 2005 |
AHRp 11V5: 2( H )S. M( )1) |
2013 - 1 1 - 2S |
2014-()4' Ol |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准 |
米标号 |
批准日期 |
实施日期 |
277 |
SY/T 6585- -2013 |
连续抽油杆 |
SY.∕^Γ 6585 -2003 |
2013- 1 1 - 2S |
2014 - ()4 - Ol | |
278 |
SY/T 6643- 2013 |
陆上多波多分虽地晨资料釆i≡ 术规程 |
SY/T 6643 2006 |
2013- 11-28 |
2014-04-01 | |
279 |
SY/T 6647—2013 |
气田开发新区产能建设项目后评 估技术要求 |
SY/T 6647-- -2()06 |
2013- 11-28 |
2()14-04-01 | |
280 |
SY/T 6653 2013 |
如F凤险的检查(RHl)推荐 作法 |
SY∕,Γ 6653 2006 |
ΛP1 RP 5S0: 2009. NEQ |
2013 - I I - 2S |
2014-()4-01 |
281 |
SY/T 6656- -2013 |
聚乙烯管线管规范 |
SY /T 6656一 2006 |
APl ⅛cc 15IE: 2≡. MDD |
2013- 11-28 |
2014-04-01 |
2S2 |
SY/T 6664- 2013 |
石油钻机用偶合器机组 |
SY/T 6664 2006 |
2013- 11—28 |
2()14-04-01 | |
283 |
SY∕,T 6673- 2013 |
常压与低压储罐逋风安全规范 |
SY/T 6673- 2006 |
Apl SId 顼)「 2(X⅜tλ M(W) |
2013- 11-28 |
2014-04-01 |
284 |
SY/T 6680—2013 |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出厂验收规范' |
SY/T 6680- -2007 |
2013- 11 -2S |
2014-04-01 | |
285 |
SY/T 6685 - 2013 |
味()RPlON地每数据釆集系统 检验项口及技术指标 |
SY∕λΓ ()()X5 2007 |
2013- 11-28 |
2014-04-01 | |
2S6 |
SY/T 6687- 2013 |
井中一地面电磁法勘探技术规程 |
SY/T 66S7- 2007 |
2013- 11-28 |
2014-04-01 | |
287 |
SY/T 668S--2013 |
时频电磁法勘探技术规程 |
SY/T 6688—2007 |
2013- 11-28 |
2014 - ()4 - ()1 | |
288 |
SY/1' 6692 -2013 |
随钻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
SY/T 66<)2 2007 |
2013- 11 -2S |
2014-04-01 |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准 |
采标号 |
批准日期 |
实施日期 |
2sυ |
SY ZT 672S -2013 |
石油天然气T业柴油/天然气 双燃料发动机________ |
SY/T 6728 2008 |
2013- 11-28 |
2()14-04-01 | |
290 |
SY/T 6839-2013 |
海上拖缆式地震勘探定位导航技 术规程___________ |
SY/T 6839—2011 |
2()13- 11-28 |
2014-()4-01 | |
291 |
SY∕T≡6∙2- 2013 |
石油天然气工业特种管材技术规 范第2部分:定向穿越用钻杆 |
2013- 11-28 |
2014-04-01 | ||
292 |
SY/1' 6933. 1 -2013 |
天然气液化匸厂设计建造和运行 规范 第1部分:设计建造 |
2013- 11—28 |
2014-04-01 | ||
293 |
SY/T 6934—2013 |
液化天然气(LNG)车辆加注 站运行规程 |
2013- 11-28 |
2014-()4-01 | ||
294 |
SY,zT 6935 2013 |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T程初步设怀 内容规范 |
2013- 11 - 2S |
2014-04-01 | ||
295 |
SY/T 6936—2013 |
液化天然气词汇 |
2013-11 -28 |
2014-04-01 | ||
296 |
SY/T 6937- 2013 |
多极子阵列汚波测井资料处理与 解释规范 |
2013- 11-28 |
2014-04-01 | ||
297 |
SY/T 6938 -2013 |
油套管检测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
2013- 11-28 |
2014-04'0l | ||
29X |
SY/T 6939—2013 |
多井测井资料处Ii解释及评价 规范 |
2013-11 -28 |
2014-04-01 | ||
2i)i) |
SY∕,Γ 6940 2013 |
员岩含气量测定方法 |
2()13 - 11-28 |
2014 - 04 一()1 |
序号 |
标准编砂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准 |
采标号 |
批准H期 |
实施Fi期 |
30() |
SYT(VHl 2013 |
信集辰热蒸发R气相色糸录井 规范 |
2()13 — 1 1 — 2X |
2014 - 04 - 01 | ||
301 |
SY/T 6942 2013 |
石油犬然气流层评价方法 |
2013- 1 1 -2S |
2014-()4-01 | ||
302 |
SY/T 6943- 2013 |
致密油地质评价方法 |
2()13 T I -28 |
2()14-04-01 | ||
3()3 |
SY2013 |
褚丽-孔测试水力喷%兩禄 联作技术规范 |
2013 - 1 I - 2S |
2014 - ()4 -()1 | ||
304 |
SY,T (Λ45 2013 |
A油管材失效分析涕则 |
2013- 1 ! - 2S |
2014 - ()4-01 | ||
305 |
SY T 6946 -2013 |
石浦天然气两k木锈钢内衬玻 璃钢夏合管 |
2(H3 - 1 1 -2S |
2014-04-01 | ||
306 |
SY T ()947 2013 |
合油管 |
2013 -II- 2H |
2()14-04-01 | ||
307 |
SY「T 694S -2013 |
石油钻具耐磨带 |
2013- 11-28 |
2014-()4-01 | ||
30S |
SY.zT 6949 2013 |
特殊螺纹连接套管和油管 |
2013 -H- 28 |
2()14-04-01 | ||
309 |
SY rr 695() 2013 |
耐蚀合金於管和油管 |
2013- 1 I - 28 |
2014 - 04 -()丨 | ||
31() |
SY∕'T6951 -2013 |
实体膨胀管 |
2013- 11-28 |
2()14-04-01 | ||
31 1 |
SY T 6952. 2 2013 |
基于应变设计的热釆井套昏厂 第2部分:套管________ |
2013 - 1 I - 2S |
2(H4 - 04 - Ol |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准 |
采标号 |
批准H期 |
实施H期 |
312 |
SY'T3>52∙3 2013 |
亲于杰变段计的热釆丼套管W 第3部分:适用性评价方法 |
2013 - 11 - 2S |
2014-04-01 | ||
313 |
SY∕T(353 2013 |
海上油气HI TJ能监测规范 |
2013 - Il - 2S |
2014 - 04 - (H | ||
314 |
SYUT 6954 -2013 |
稠油髙温氧化动力学参数测定方 法热重法 |
2013 -11-2^ |
2014-04-01 | ||
315 |
SY T` 255 2013 |
L E蒸汽泡沫提高打油釆收率室内 评价方法 |
2013- 1 1 - 2S |
2014- ()4 - ()1 | ||
316 |
SY T 6956--2013 |
海洋磁法勘探釆集技术规程 |
2013 - 1 1 - 2S |
2014-04-01 | ||
317 |
SY.zT 6957 2013 |
海洋重力勘探釆集技术规程 |
2013- 11 - 28 |
2()14-04-01 | ||
31S |
SY rr ()95S 2013 |
低温A油钻机和修井机 |
2013- 1 1 - 2S |
2014 ~ 04 - Ul | ||
319 |
SY门' (Q刑—2013 |
協胀式尾管点挂裁诺莒冋接 装置 |
2013- H - 2S |
2014 - 04 - ()1 | ||
320 |
SY TGt)()() -2013 |
阀门试验耐火试验要求 |
ISO 10497: 2010. M()1) |
2013 - 1 1 - 2S |
2014- 04 -01 | |
321 |
SY, T 6%1 2013 |
油气川用车装往夏式床缩机 |
2013-11-28 |
2014 - 04 - ()1 | ||
322 |
SY.zT 6962- 2013 |
切占井装置两⅛系统配置及安 装要求 |
2013 - 11-28 |
2014-04-01 | ||
323 |
SY " I' 6963 2013 |
大应移丿卜钻丿円殳计指南 |
2013 - H - 2S |
"4-()4 —()1 |
序号 |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代替标准 |
采标号 |
批准日期 |
实施日期 |
324 |
SY/T 69()4- 2013 |
石祐天独气站场阴极保护技术 规范 |
2013- 11-28 |
2()14-04-01 | ||
325 |
SY/T 6965- 2013 |
石箱犬然气工程建设遥感技术 规范 |
2013- 11-28 |
2()1 04 ~ ()1 | ||
326 |
SY/T 6966- -2013 |
输油气管道工程安全仪表系统设 计规范 |
2013- 11 - 2S |
2014-04-01 | ||
327 |
SY./T 6967—2013 |
浦气唇道工程必字花系统设计 规范 |
2013- H -2S |
2014-04-01 | ||
328 |
SY/T 6968—2013 |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钻穿 越设计规范 |
2013- 11-28 |
2014-04- 01 | ||
329 |
SY/T 6969 -2013 |
沿海滩涂地区油田1()(6) k°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
2()13 - 11-28 |
2014-04-01 | ||
33() |
SY/T 6970—2013 |
蒿含硫化氢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在 线腐蚀监测技术规范_____ |
2013- 11-28 |
2014-04-()1 | ||
331 |
SY/T 6971 - 2013 |
钻井多参数仪测试装置 |
2013- 11-財 |
2014-04-01 | ||
332 |
SY/T 6972 -2013 |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 |
2013- 11-28 |
2014- 04-01 | ||
333 |
SY/T 6973- 2()13 |
石油岩石激发极化电位测量仪 |
2013- 11—2, |
2014-04-01 | ||
334 |
SY/T 6974 -2013 |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 |
2013- 1 1 - 2S |
2014-04-01 |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1年第二批能源领域行业标 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11] 252号)的要求. 本规范编制组总结了国内长输油气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施工的 经验,搜集了有关标准、手册等资料•借鉴了国内公路、铁路、 水利以及水土保持等行业和部门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在广泛征求 和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本施工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 定、施工准备、开挖与回填、特殊地区施工、典型水工保护结构 施工、挡土墙施工、坡面防护工程、河流、沟道冲刷防护工程、 冬、雨季施工、安全施工、健康与环境保护、「程交工等。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 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负责 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 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和平路日6 号.邮编:()65()()())。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西北石油管道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
第二工程公司 |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王 鸿 张文峰 张志宏 张文伟 |
简朝明桑广世王贵涛王海龙 |
张力佳郑学萍刘宇晶宋海斌 |
周磊王麒李宝华李可夫 |
耿晓梅马强郭存杰张可佳 |
滕爱君张卫云姜宇澄韩伟伟 |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李献军郑玉刚王炜郭宝安 |
李艳华李顶发 张京华朱杰 付向¥卢树月 常亮
赵晓峰崔国敬 张军刘胜富 邮红岩 ⅛ 丁
1总则.....................................................................
引用标准名录 附件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41
参考文献..................................................................7()
COntentS
5. 4 (ralhering and abandoning Soil
().1 MOllnIHin area construction
7 COnStrUCliOn Of typical hydraulic PrOtCCtion StrUCtion •… 1 5
7. 4 Lilne and CIUSt StruCIion
S Retaining WalI COnStrLlctiOn
S. 3 Caιιtile∖-er and CC)LlIllCrfort retaining Wall
() SloPe i)roiection engineering
tλ 3 Slo])c SUrfaCC ɪɔrotoetion
tλ 4 SlO])ti SUrfaCe Water anti Soil protection
1 (). 4 UndcrWatCr ɪ)ipeIiIKI Stal)ilizing
1 1 Winter and rainy SeaSOn COnStrUCtiQn
1 2 SafCty. health a 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2. 5 ClIltUraI relics i)rotcction
EXPIanatiOn Of WOrCIing in this CoCIC
Ael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0. 1为统一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匚保护施工技术要求, 保证工程质量,使水T∙保护施工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可靠、经济 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的陆地长距离输送石油、 天然气管道、煤气管道、成品油管道线路工程的水工保护工程施 工,以及在役管道线路维修工程的水工保护.工程施工。
1.0.3水工保护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2.1术 语
2. 1. 1 天然砂 natural Sand
山门就风化、水流搬Mi和分选形成的粒径小^Γ 4. 75πhh的 岩石颗粒.
2. 1. 2 填料 fill materials
用以垣筑边坡和地基换填的主料3
2. 1.3 改良土 improved soil
通过痣入石灰、水泥、粉煤灰、固化剂等材料以提⅛Tfdrt 能的土体一
2. 1. 4 特殊地段水工保护 hydraulic PrOteCtion engineering in SPeCiaI areas
位丁•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软上、膨胀土、湿陷性黄七、 盐渍土、多年冻土、沙漠、采空区等不良地质地段的水T一保护T.程。
2. 1.5 混凝土柔性板 flexible COnCrete board
•组铉接的混凝土预制板(块).rhTfi^接的板时以相时转 凯整组板便貝有J'柔性;
注:在河流岸坡坡脚铺设柔性混凝上板.可以防止岸坡坡脚笑到水流 冲刷或淘刷.Ili T混凝土柔性板的变形能力.能适应被防护表而 的变化,*发At-冲刷形成冲E同坑时.混凝土柔性板能下沉覆盖冲 制坑的坑壁.防止冲Wl∏Jfll*坡坡脚发展•达到保护河岸的丨丨的
2.2符 号
M、指所取填料的湿重。
B指填料的犬然含水垃。
注『指填料的最优含水⅛L
3. (). 1水「保护丁程应按批准的i殳i「文件施Γ..并廊达到设i I-要求。临「•中当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或出现新的「桦问题 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信息。
3.0.2水「•保护匸程施T必须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上地管理的仃关法律法规.尽Uf保护原何植被地貌.防止噪ʃ打和 粉个汚染.对于施匚废弃物应妥善处理.
3.(). 3水「保护T程临「在满足质&标冷的前捉 J 鼓励采用 新技术、新「一尤、新材料和新设备:
3. 0.4水「•保护「.程应结合管道主体a T-.仝而安排.I大I弛制 宵,周密计划•正确选用施「方法°水T.保护「程渔T一严禁对管 道本体造成损害。
3.0.5水工保护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特 殊地段水工保护工程应单独编制特殊地段施工技术方案,且应按 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4. 1 一般规定
4. 1. 1水工保护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在了解设计要求和设 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岀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报请设计、监理单位核实,并应 报建设单位批准:
1工程垦与设计图纸不符。
2地形地貌发生较大变化。
3地质条件与设计文件不符,原有结构形式无法继续实施。
4其他原因造成的无法施工。
4.1.2根据设计要求、合同和现场收集到的资料等,应编制施 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应按管理规定报批。单体水丁一保护工程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单独编制施工组织方案:
1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的工程。
2施工险难的工程。
3新工艺、新技术试验工程。
4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
4.1.3水T.保护工程施T涉及水利、航运、环境保护、交通等 部门时•开匚前应征得当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
4.1.4水工保护工程开工前应对施丁•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 安全交底。
4. 1.5临建设施、临时料场、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的设置和修 筑,应符合安全、环保、节约集约用占地要求,并应保证施工影 响范围内原冇道路及农田水利设施等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
4. 1.6在既有地下构筑物附近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构 筑物受到损伤。
4 —
4.2现场调查
4. 2.1水工保护工程施工调查应根据工程特点收集以下资料:
1核对土石的类别及分布,进行填料初步复查和试验。调 查高填、深挖和施工地点的施匚环境条件及取土、弃土困难地段 的填料来源、弃土位置和运土条件等。
2 施丁附近的地形、地貌、地质和附近的居民、建(构) 筑物、交通与通信设施等情况。
3 大型土石方施工机械的运输及组装场地。
4各项临时工程和施工防、排水所需资料。
5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等特殊需要的资料。
4. 2.2在既有地下构筑物附近施工时,应与主管单位取得联系. 调查已有地下构筑物的相关情况。
4.3材料及检验
4.3.1 「一程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具有合格的质量证 明文件,并应按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对进场材料进行 复验。
4.3.2水工保护工程所用砌筑石料应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 裂纹,石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料表面的污渍应予清除,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片石:形状不受限制,但其中厚度不宜小于1 5()mm∙长 度及宽度不宜小于厚度的1. 5倍,最大边长不宜大于10()Ommo
2 块石:外形大致方正,砌块厚度20Omm — 3()Omm .宽 度约为厚度的1 .()倍至1 . 5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 • 5倍至
3.()倍。
3毛石:无一定规格形状,中部厚度不宜小于200mm ,最 大边长不宜大于100OmmO
4漂石:中部厚度不得小于1 50mm。其中圆蛋形及薄片状 者不得使用。
5. 1 一般规定
5. L 1基坑丿「-挖、边坡幵挖、冋填及取弃上等.应按施匚时的 地形、地质、,〔象、水文实际情况结合设计要求安排施【L在不 影响管道主体施「的条件下.水T保护「•程施工宜与管道匸体匸 程同步进行°
5. 1.2发现地基范围内冇泉眼、坑穴或局部松软等.应及时向 设计、监理部门反映.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C
5.1.3在已有建(构)筑物附近进行开挖时.应确定其位置和 保护范围.在与相关管理单位取得联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后方 可施Γ.:施T.中应接受相关监督人员的监督。
5.1.4工程开挖发现文物时,应保护现场,并应向当地主管部 门报吿C
5.2基坑开挖
5. 2.1开挖基坑前.应向施工人员说明地下设施的分布情况。 对于重要地卜设施.在开挖前应征得其管理部门同意。
5. 2.2明挖基坑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核对地质情况.当与设计不符时应 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现场复核、处理。
2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十。
3墙基位于斜坡时,墙趾埋入深度和距地面水平距离均应 符合设计要求。
4采用倾斜基底时,应准确挖、凿,不得填补。
5. 2.3基坑的开挖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侧向斜坡地段的基坑 深度,应按基坑横断面的低侧深度计算。
6
5. 2. 4基坑坑壁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T 列规足:
1当在天然土层L挖基,基坑深度在5m U内,施「期较 短、基坑底在地下水位以上,上的湿度接近最佳含水皐、土层构 造均匀时.基坑坑壁坡度应符合去5. 2. 4的规定。
表5. 2. 4深度在5m以内基坑坑壁最陡坡度
一上壤类别 |
坑壁坡度 | ||
坡顶无荷载 |
坡顶⅛载 |
玻顶仃动荷载 | |
屮密的砂上 |
I : 1 |
1 : 1. 25 |
丨:丨.5 |
中密的碎“类上 (填充物为砂".) |
:1 : I). 75 |
1 : 1 |
1 : 1. 25 |
映型的粉-E |
1 : 0. ()7 |
1 :(). 75 |
: Ii |
屮密的碎“类上 (填充物为黏炸十.) |
丨:I). 5 |
1 : (L 67 |
I :(). 75 |
硬塑的粉质黏十一、黏土 |
1 :(L 33 |
! : 0. 5 |
1 : (}.(>^7 |
老黄十 |
1 : (). 1 |
丨:0. 25 |
1 :(). 33 |
软土(经井点降水) |
1 : 1. 5 | ||
硬质岩 |
1 : {) |
1 :() |
1 :() |
注:1挖基通过不同十一层时.边坡而分层选定.并酌留平台:
2在山坡上开挖基坑,当地质不良时.应防止滑塌,
3在既冇建(构)筑物旁开挖基坑时.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 基坑深度大T 5m时,应将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加设 平台。
3当土的湿度可能引起坑壁坍塌时,坑壁坡度应缓于该湿 度下的天然边坡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支护。
5. 2.5 一般地段基坑开挖时,应将挖出的土石方堆放到施工对 面一侧.堆土距基坑边不应小于1 mo
5.3 边坡开挖
5.3.1边坡开挖前.应先检查坡顶、坡面,对危石、裂缝和其 他不稳定情况应妥善处理。
5.3.2边坡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挖应自上而下有序进行,同时应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 严禁掏底开挖。并应保持两侧边坡的稳定。
2边坡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 坡线前,应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 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
3弃土、弃渣不得随意堆弃.防止坡顶超载.严禁导致边 坡附加变形或破坏现象发生。
4在岩石的走向、倾斜不利于边坡稳定及施丁•安全的地段. 应顺层开挖.不得挖断岩层,并应采取减弱施匸振动的措施。
5软石和强风化岩石宜采用机械开挖,边坡高度大于2()m 的坚硬岩石可采用光面、预裂爆破开挖。
6爆破开挖应根据岩性、产状、边坡高度选择适当的爆破 方法.严格控制药量。爆破后应达到边坡和堑顶山体稳定,基床 和边坡平顺、不破碎、不松动。
7开挖过程中应避免地表水及地下水大垦渗入坡体,并应 对有利于边坡稳定的相关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5.3.3边坡开挖遇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向设计、监理单位提 出修改意见:
1边坡的土石种类或岩层构造与设计不符时。
2因自然灾害危及边坡稳定时。
3采用新的或特殊的施工方法•需改变边坡坡度时。
4需增设或改变防护形式时。
5.4取、弃土
5. 4.1施工取土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当地土地规划、环境保 护和水土保持要求进行,不得任意挖取。
5.4.2弃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弃土堆的位置与高度应保证边坡、山体和自身的稳定.
并不得影响附近建(构)筑物、农田、水利、河道、交通和环 境等。
2弃土堆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D弃土应先拦后弃、集中堆放,并应与周边环境相协 调,严禁随意处理;
2) 弃土堆的几何尺寸、压实程度、位置应保证弃土堆自 身的稳定;
3) 在地面横坡陡于1 : 5的地段,不得在坡顶上方设弃 土堆;
4) 弃土堆置于山坡上侧时,应每隔5()m~l()()m设宽度 不小于Irn的缺口排水,排水主流方向不得对地面建 (构)筑物及农田等造成不利影响,必要时可设人工 沟渠导引排水。弃土堆坡脚应进行防护和加固。
5.5 回填施工
5. 5. 1回填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填料。
2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 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回填。
3水泥改良土土料粒径不应大于15mmo
4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应根据填料性质、要求的压实度和 机械压实能力综合确定。细粒土和粉砂、黏砂填层的压实,应在 接近其最优含水量时进行。当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排水疏干、 松土晾晒或其他措施;当含水量过低时,应加水润湿,也可先挖 弃表土,取用含水量适当的下层土.人工润湿的加水量M“ (kg)可按公式(5.5.1)估算:
M、、.-普(¾⅛ - WIl) (5. 5. 1 )
1 + wɪɪ
式中 M、——所取填料的湿重(kg);
τc,."“ 填料的天然含水量、最优含水盅 以小数
表小。
5. 5. 2回填施T一应符合卜列规定:
i问垣施「一时填层依实系数不应小于设计值:⅛∕zUrt筑压 实应检捡介格后.方i ɪf住其上继续填筑。
2 ∣h!M∙≡ Γ.时遇原弛血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 川介格垣料问墳分层务实:
3弛基为耕地、水稻IL湖塘、士一质松散、软土、髙液限 土或地下水位较Γ⅞ ∣⅛. &按设计曳求进行处珂L
4改良土施T.∏寸应严格按照空内试验配方配料」
5水泥改⅛±.水泥撒入上中后应立即进行十拌,拌匀后 再边泗水边拌和.拌均后应/即整'卜、压实;从拌和幵始全压实 完成不W超过54压实时应采取措施减小震动.避免扰动卜层。
6改良上不得在雨天和寒冷的冬季施工.改良土压实后应 按规定进行养护。
7 土质冋填施工时.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 填筑.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不应大于30OmmO同一水平层应采 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 厚度不宜小于50Omm3
8填石回填施工时,岩性相差较大的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 筑。严禁将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混合使用。
5. 5.3 土质冋填施工应分层夯实.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 1 山区施工
6.1.1山区地段施工前应制定对滑坡、不稳定边坡、崩塌和泥 石流等危害的施工安全预案。
6.1.2山区地质灾害易发段施匚时.应设置监测点和专职巡查 人员,监测地质灾害动态。
6.1.3山区水丁•保护工程施工官在旱季进行。施丁时应采取措 施截断流向滑坡、不稳定边坡和崩塌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6. 1.4滑坡体和不稳定边坡体上不得积水,裂缝应夯填密实。
6. 1.5滑坡体和不稳定边坡体未处理之前,严禁在坡体上增加 荷载.严禁在坡脚前缘减载。
6. 1.6采用削坡减载方案整治滑坡体和不稳定边坡体时.减载 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超挖,严禁爆破减载。
6.1.7山区水工保护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的水匚保护工程施工应在地质灾害防 治措施实施完毕后进行。
2排水工程应先期施工。
3结构物的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中遇到异常地质情况时,应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5各种结构的基础应置于稳定地层。
6在易诱发地质灾害地段施工.基坑开挖应分段间隔施工. 并应加强支撑,随挖随砌,及时回填。
7与永久性支挡结合的临时支护措施、锚固设施不宜拆除。
6. 2 黄土地区施工
6. 2.1黄土地区施工应做好施工期排水,将水引离施工场地。
-11
各种水沟铺砌应保证质量,严防渗漏。
6. 2.2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底为非湿陷性黄土,且无地下水时•再按本规范第5 章的相关规定进行基底处理。
2基底为一般湿陷性黄土时.应采取措施拦截、排除地表 水。地下排水构造物与地面排水沟渠应采取防渗措施。
3地基黄土具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时,应按设计要 求进行处理。
6. 2. 3黄土填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填筑横跨沟堑的土方施工时,应做好上下游的排水工 程.不得因施工堵塞沟道。
2填筑后的边坡土质及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6. 2.4黄土陷穴治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地点范围内的陷穴,应在其发源地点对陷穴进口进 行封填・并应截排周围地表水。
2现有的陷穴、暗穴,可采用灌土、灌浆、开挖回填等措 施进行填充。
3陷穴表面的防渗处理层厚度不宜小于3()()mm,并将流向 陷穴的附近地面水引离。
4 挖方边坡顶以外5()m范围内、构筑物坡脚以外2()m范 围内的黄土陷穴宜进行处理。对串珠状陷穴应彻底进行处治。
6.3 水网地区施工
6.3.1水网地区地基的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按照设计要求 将地基处理后才可进行水T保护工程施工。
6.3.2换填施丁应符合下列要求:
1换填料应选用水稳性或透水性好的材料。
2回填应分层填筑、压实。
6. 3. 3抛石挤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用不易风化的片石或毛石。
2软土地层平坦、软土成流动状时,填筑应沿地基中线向 前成三角形方式投放石料.再渐次向两侧全宽范围扩展。当软土 地层横坡陡于1 : 1()时*应自高侧向低侧填筑,并应在低侧坡脚 外一定宽度内同时抛填形成抛石平台。
3石料抛填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并应碾 压密实。
6. 3. 4填筑排水砂垫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砂料应采用屮、粗、砾砂.并不得含冇草根、树根、垃 圾等杂物。
2应适当洒水压实。
3砂垫层铺设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 3.5水稻田地段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稻田地段水工保护施工不得影响农田排灌。
2施工前应采取措施排除施工地点范围内的地表水。疏十 地表水确有困难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治。
3当阶梯状水稻田高差大且上部有大量汇水时,宜在上级 坡顶适当距离外筑埋或挖截水沟。
6.3.6 河、塘、湖地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受水浸、润作用的填筑边坡.宜用水稳性好、压缩性小、 不易风化的透水性填料填筑。
2两侧水位差较大的河滩、水塘段,根据具体情况,宜放 缓背水侧边坡、设滤水趾和反滤层、按设计要求在基底设隔渗墙 或隔渗层。
3 水工保护工程宜避开汛期。
6.4 沙漠地区施工
6.4. 1防沙治沙工程应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害设防、 综合治理”的原则,保护施工区域的天然植被。管道主体工程施 工和防沙治沙应同步进行。
6.4.2施匸时不得随意破坏路线两侧植被和地表硬壳,并应保 护沙漠环境。
6.4.3 施工作业应尽量避开风季。
6. 4.4 土工网格和土工网垫防沙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边坡上铺设土 T.网格、土丁一网垫,应将上、下两端埋 入坡顶和坡脚的沙中,埋入深度不应小于50OmmO
2铺设土工网格、土工网垫应密贴坡面、铺设平顺并用钉 或短木桩固定。
3 土丁一网格、上匚网垫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设计值,接头 处用钉固定G
6. 4.5草方格沙障防沙「•程施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迎风侧应先设主带(垂直主风向),后设副带(平行主 风向);在背风侧应先设副带・后设主带;均应先远后近、自上 而下施Tf
2新月形沙丘地带应从迎风坡脚开始施工。
7. 1砌石结构
7.1.1 基础砌体施工前应按有关规定检查和处理基坑。基础砌 体的砌筑.第一层石块应将大面朝下。当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 时,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后再铺浆砌筑。
7.1.2砌体变形缝、泄水孔和隔水层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7.1.3砌体所用的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石材 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应清除干净。用于砌体表面的 石材,宜色泽均匀。当使用有层理的石料时,层理面应与受力方 向垂直。
7. 1.4石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7. 1.5浆砌石砌体所用砂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 不得低于M7. 5。
2砂浆的配合比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通过试验确定。
3砂浆应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砂浆应随拌 随用。当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发生离析、沁水现象时.砌筑前应 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7. 1.6浆砌石砌体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应饱满,叠砌面的粘灰面 积(即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
2 砌体表面的灰缝厚度:毛石和块石砌体不得大于4()mm, 粗料石砌体不宜大于20mm ,细料石砌体不宜大于IOmmO砌石 结构不得形成竖向通缝,毛石和块石砌体不宜形成水平通缝。
3砌筑时应先砌外圈定位石块,并应与里层石块交错连成 一体。定位石块宜选用表面平整且尺寸较大的石料。
4定位石块砌筑完后,应先在圈内底部铺一层砂浆,其厚 度应使石料在砌筑安装时能紧密连接。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 触,也不得干填石料后铺灌砂浆。石料应大小搭配.较大的石料 应以大面为底.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填塞。挤浆时可用小锤敲 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孔隙。
5砂浆初凝后.如移动或碰撞已砌筑的石块.应将原砂浆 清理干净.重新铺浆砌筑。
6砌体表面的勾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在砌体砌筑时留 出1()mm〜2()mm的深的空缝。勾缝可采用凸缝或平缝。当设计 无勾缝要求时,应随砌随用灰刀刮平砌缝。
7 砌体砂浆强度木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承受全部设计 JJ-: 荷载。
7. 1.7十砌石砌体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砌筑干砌石砌体[干砌片石、「砌块石和十栽砌漂(卵) 石I前.应将基底土夯实。宜将较大石块置于底层,石块应交错 咬搭.幸隙应用碎石填实。石块外露面宜稍加修整。反滤层宜采 用碎石、卵石、角砾或粗砂等透水性材料.不得采用非渗水 性-L。
2十砌石、栽砌漂(卵)石用于河沟床或坡面时,应断面 整齐、排列紧密和互相错缝。大块石料应置于表层。栽砌漂 (卵)石时.不得形成逆水砌缝。
7.2草袋结构
7. 2.1草袋内的装填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草袋内装填料应以黏性土、粉土为主,不宜充填砂性土。 不得装填粒径大于20mrn的砾石或土块。
2草袋内装填土容量不宜超过草袋最大容量的7()%。
7. 2.2草袋结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草袋内装填土料时,应现场就地充填.不得搬运已充填 土料的草袋G草袋个体间所充填的土料体积应一致。
2草袋每层码放的空隙处应采用细土填实。
3草袋结构不得形成竖向通缝。
4草袋填充完毕后.应采用人工挤压的方式保证袋状结构 厚度的一致性和均匀性.不得形成中间鼓胀的现象。
5 草袋袋口封闭时应向下折叠,折叠长度不宜小 于 10Omm O
7.3混凝土结构
7.3.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的规定。对于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 儿何尺寸不小于Im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 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 土工程.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的相关规定。
7.3.2混凝土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并应搅拌均匀。混凝 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表7.3.2的规定确定,当能保证搅拌均匀 时可适当缩短搅拌时间。
表7.3.2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混凝土坍落匿 |
搅拌机机型 |
搅拌机出料量 | ||
(mm) |
、EF)L |
25()L 〜E)()L |
>5(M)L | |
⅛--4(∣ |
强制式 |
60s |
9() S |
121)S |
二7("∙L II)I) |
强制式 |
60s |
60s |
90s |
;KiO |
强制式 |
60s |
注:1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系指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的
时间。
2当掺冇外加剂与矿物掺合料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K-
3采用□落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宜延长30SiJ
4 *采用其他形式的搅拌设备时.搅拌的最窟时间也叮按设备说明书的规 定或经试验确定:
7. 3.3水下混凝土施工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下混凝土浇筑应在不受水流影响的环境中进行。
2水下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在浇 筑过程不得发生离析和沁水过多等现象。
7.4 灰土结构
7.4. 1灰土结构中的石灰和水泥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T用上料不得含有冇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 径不应大于IOmm.并应按照实验结果控制含水星。
2施工用石灰应用川级以上新鲜的块灰• '活性氧化钙、氧 化镁含量不得低T 50:/..使用前Id〜2d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 得大于ɔmm , FL不应夹冇未熟化的牛-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3石 灰贮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
7.4.2灰土结构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填料 种类、施工条件,进行必要的压实实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 围、铺土厚度、夯实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同时应将基底表面 的虚土、树枝、木屑等杂物清理十净。
7.4.3 灰土的配合比宜采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 般为2 : 8或3 : 7。拌合时应均匀一致,至少应翻拌两次,拌合 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 两指轻捏即散为宜.如含水分过多或过少时,应稍晾干或洒水湿 润,如有球团应打碎.要求随拌随用。
7. 4. 4灰上结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I灰土铺设应分段分层夯筑.毎层虚铺厚度可按表7. 4.4 的规定确定.夯实机具可根据匚程大小和现场机具条件,用人力 或机械夯打或碾压。
2灰土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现场 试验确定。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测定灰土的压实系 数,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表7.4.4灰土最大虚铺厚度
项次 |
夯貝的种类 |
亟量 (I) |
虚铺厚度 (nɪm) |
备注 |
1 |
石弃、木夯 |
(L 04-H.()8 |
200-2511 |
人力打夯.落髙4()Omm ~ 50Omlli. - -夯床半夯 |
2 |
轻型芬实机械 |
().12-11. 40 |
2θ()~~ 25∣∣ |
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 |
7.5石笼结构
7.5.1石笼结构的笼体尺寸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7.5.2笼内应选用浸水不瓦解、不易风化的毛石或卵石.且 &)%以上填料的块径应大于笼网孔径,较大石块应装在笼内的边 部,并使石块的棱角露出网孔外.较小填料装在中部。
7.5.3石笼基底应大致平整,必要时应用砾石或碎石垫层找平, 孤石应予以清除。安置石笼应做到位置正确、搭叠稳固、衔接紧 密,并应保证其整体作用。
7.5.4石笼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8. 1 一般规定
8.1.1挡土墙施T.前.应按设计要求在上方做好截、排水及防 渗措施。
8. 1. 2在岩体破碎、土质松软或地下水丰富地段修建挡土墙时• 应加强安全巡检。
8. 1.3挡土墙基坑开挖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二节的规定外.宜 分段开挖进行。
8.1.4挡土墙端部嵌入地层部分应与挡土墙同时砌筑,其与边 坡间的空隙应夯填封闭。
8. 1.5挡土墙背后填土的填料及填筑、压实应符合设计要求及 本规范第5. 5节的有关规定。
8.1.6泄水孔、反滤层、排水层、隔水层、沉降缝和伸缩缝应 按照设计要求设置。
8. 2重力式挡土墙
8. 2. 1重力式挡土墙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施工前,应将基底表面风化、松软土石清除。
2硬质岩石基坑中的基础,宜满坑砌筑。
3雨季在土质或易风化软质岩石基坑中砌筑基础时,应在 基坑挖好后及时封闭坑底。
4采用台阶式基础时,台阶与墙体应连在一起同时砌筑, 基底与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得砌成垂直通缝,砌体与台阶壁间的缝 隙应用砂浆填充饱满。
5基坑应随砌筑随分层回填夯实,并应在表面留3%向外 的斜坡,防止积水渗入基底。
-20 -
8. 2.2重力式挡土墙墙身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身应分层错缝砌筑,并应完成其顶面排水、防渗措施。
2伸缩缝与沉降缝内两侧壁应竖直、平齐.无搭叠;缝中 防水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填塞紧密。
3泄水孔应在砌筑墙身过程中设置,确保排水畅通,并应 保证墙背反滤、防渗设施的施工质量。
4当墙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墙背填 料的填筑等工作。在距墙背().5m〜LOm内.不宜采用重型设 备碾压C
8. 2.3重力式挡土墙砂浆强度和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8.3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
8.3. 1凸樨应按照设计尺寸开挖.并应与挡土墙底板一同浇筑 混凝土。
8. 3.2 现场整体浇筑时.每段挡土墙的底板、面板和肋的钢筋 整体绑扎完毕后,宜一次完成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R 5()666的有关规定 施丁
8.3.3挡土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养护。墙 体(底板和面板)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方可进行墙背填土. 并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填料和密实度分层填筑、压实;墙背排水设 施应随填土及时施工。
8. 3.4现浇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混凝土强度和断面尺寸应符 合设计要求。
8.3.5装配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方可安装;
2预制墙板预制的混凝土强度和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预制墙板与基础应按设计要求连接牢固。
8.4锚杆挡土墙
8. 4.1锚杆类型、规格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按设计尺寸 下料、调貞、除污、制造。
8. 4.2锚杆挡土墙应自上向下分级施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应 符合下列要求:
1清除岩面松动石块,整平墙背坡面。
2按设计要求做锚杆抗拔力验证试验。
3根据设计孔径及岩土性质合理选择钻孔机具。
8. 4. 3钻孔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丨 应按照设计孔径、孔位、深度和倾角钻孔.孔轴应保持 直线.孔位允许偏差为± 5()mm .深度允许偏差为-IOmm〜 + 5()mm0
2钻孔后应将孔内粉尘、碎屑和积水及时排出。
8. 4.4安装普通砂浆锚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应安装在孔位中心•安装前应在锚杆上设置定位 支架。
2锚杆未插入岩层部分应按设计要求做防锈处理。
3有水地段安装锚杆应将孔内的水排出或采用早强速凝药 包式锚杆。
4砂浆应按设计配合比配制,随拌随用。
5宜先插入锚杆然后灌浆,灌浆应采用孔底注浆法,灌浆 管应插至距孔底50mm — K)Omm处.并随水泥砂浆的注入逐渐 拔出,灌浆压强不宜小于0.2MPaO
6砂浆锚杆安装后,不得敲击、摇动。普通砂浆锚杆在3d 内,早强砂浆锚杆在12h内,严禁在杆体上悬挂重物。应待砂浆 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安装肋柱、墙板。
8. 4.5安装面板时,应边安装墙板边进行墙背回填。
8.4. 6锚杆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锈处理和防水封闭。
9.1 一般规定
9. 1.1边坡施工过程中,应控制不利于边坡稳定的因素产生和 发展。不应随意开挖坡脚,防止坡顶超载。
9.1.2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地基和坡体上施工。在设有挡 土墙或地下排水设施地段,应先做好挡土墙、排水设施.再应进 行坡面防护工程施工。
9.1.3多雨地区或地下水发育地段,应采取有效措施截排地表 水和导排地下水。
9. 1.4坡面防护工程施工前,应对边坡进行整平,清除边坡上 的危石及不密实的松土。坡面防护设施应与坡面紧密结合,不应 留有空隙。
9.2 护 坡
9. 2. 1浆砌石护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护坡基底应设置在稳固的岩层或原土层上。地基软弱时, 应采取加深基脚或加固地基的措施。
2 在冻胀变化较大的土质边坡施工时,护坡基底应铺设 1 ()()mm~ 15()mm厚的碎石或砂砾垫层。
3坡面局部超挖或凹陷处应挖成台阶,并应用与砌体相同 的材料砌补找平,不应回填土、石或干砌石。
4护坡、护墙表面及两端面应砌筑平顺,背面应与坡面密 贴。顶面与边坡间的缝隙应封严。
5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泄水孔及反滤层。
6浆砌石护坡砂浆强度和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9. 2.2骨架植物护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T前应清除坡面浮土、石块,填平坑凹;当骨架内需 另铺种植土时,应先将坡面适当清刷。
2骨架护坡施工时应逐条砌筑骨架,骨架应按设计形状和 尺寸嵌入边坡内*表面与边坡齐平.其底部、顶部和两端均应做 镶边加固。
3骨架护坡应采用植物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骨架内应有 2()0mm厚的种植土,种植土应与骨架表面平齐,并应 与骨架和坡面密贴。
4骨架内植物成活率应在以上.并应及时进行养护。
5骨架植物护坡砂浆强度、植物成活率和断面尺寸应符合 设计要求。
9.2. 3干砌石护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边坡为粉质土、松散的砂或粉砂土等易被冲蚀的土时. 护坡底部应铺设不小于IoOmm的碎石或砂砾垫层,且护坡应随 垫层随垫随砌。
2当护坡基础外侧有取土坑时•除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设 计要求外.还应采取保护基脚措施.
3干砌石护坡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9. 2.4草袋护坡施T.应符合本规范第7. 2节的规定.草袋护坡 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9.3 护 面
9.3. 1浆砌石实体护面墙施工应符合F列规定:
1护面墙施工前・应清除边坡风化层至新鲜岩面,且应及 时修筑护面墙。
2护面墙基础应设置在稳定的地基上,地基软弱时应采取 加固措施。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护面墙表面与两端应砌筑平顺,背部应与坡面密贴.顶 面与边坡间的缝隙应封严。
4护面墙砂浆强度和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4 -
9. 3. 2截水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截水墙于管沟沟壁、沟底的嵌入深度。
2截水墙顶面宜与自然地面齐平.农田地段截水墙顶面应 与自然地面保持(). 3m〜().5m的耕种层厚度。
3浆砌石截水墙和灰土截水墙施工时,应采用胶皮或绝缘 橡胶板对管道进行包裹.防止施工时对管道防腐层造成损坏。
4灰土截水墙施工时・应采用支模夯实的施工方法,土质 干燥时应对灰土洒水湿润。
9. 3.3喷浆护面施丁.应符合下列规定:
1喷浆护面施T-前.应清除坡面浮土、松石.将较大裂隙、 凹坑嵌补牢实、平整。并应对泉水、渗水采取治理措施.按照设 计要求设置泄水孔。
2喷浆护面应分段、分片依次施工,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 进行。
3喷射水泥砂浆防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砂浆初凝后.应立即开始养生,养护期一般 为5d〜7d;
2) 应及时对喷浆层顶部进行封闭处理。
4喷射混凝土防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喷射混凝土作业前应进行试喷,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和喷射压力;
2) 喷射作业区的气温不应低于+ 5°C ;
3) 喷射混凝土回弹率不宜大于15%;
4) 分层喷射混凝土时,后一层混凝土应在前一层混凝 土终凝后喷射,若终凝Ih后再进行喷射,应先用风 水清洗喷层表面;
5) 混凝土初凝后,应立即开始养护・养护期一般 为 7d 〜1()d;
6) 喷射混凝土的混凝土强度和喷层厚度应符合设计 要求。
5锚杆挂网喷浆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D 锚杆应嵌入稳固基岩内.锚固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 结合岩体帷质确定・锚杆孔深应大于锚固深 度 20Omm ;
2) 锚杆安装时.应先清除锚孔内泥踏,再放入锚杆;
3) 铺设钢筋网前宜在坡面喷射一层混凝土,钢筋网与 坡面间隙宜为3()mm∙再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 钢筋网应与锚杆连接牢固.且均不得外露,并应做 好喷射层周边与未防护坡面的衔接封闭处理,防止 水从缝隙进入;
5)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 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
6) 锚杆挂网喷浆混凝土强度、喷层厚度和锚孔深度应 符合设计要求。
9.4坡面水土保持
9. 4. 1水平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沟应顺等高线在坡面上连续布设。
2水平沟施工应采用半挖半填的方式,内侧挖出的生土用 作外侧作地埋。
3 坡面陡、土层薄、雨蛍大时.水平沟间距宜适当缩小; 反之宜适当增大。
4坡面较陡时,水平沟宜深而窄;反之宜浅而宽。
5水平沟内应间隔5m-1()m设置土挡,其高度宜为沟深 的
6树苗应栽植于水平沟底外侧。
9. 4.2鱼鳞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鱼鳞坑应在坡面顺等高线布设.上下两行坑口呈“品” 字形错开排列。
2鱼鳞坑施匚应采用半挖半填的方式,坑内取土培在外沿
—26 -
筑成弧状土壇.土坡应中部较高、两端较低。
3 鱼鳞坑两端应开挖宽深各2()()m-300m的倒“八”字形 截水沟。
4树苗应栽植于距外沿2()3()Om的位置。
9. 4.3边坡植被防护T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边坡植被防护工程宜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施工。
2铺、种植被前.边坡应平整、密实、湿润。坡面土层不 适宜植被生长时,应铺设一层种植土,并应采取适当的保土 措施。
3铺、种植被后.应适时进行洒水、施肥等养护管理.直 到植被成活.成活率应达“%L养护用水不应含油、酸、碱、 盐等有碍植被生长的成分。
4种草防护施工时.宜先将草籽与砂、干土或锯末混合后 均匀撒播。边坡较陡或较高时,可通过试验采用草籽与含肥料的 有机质泥浆混合.喷射于坡面。
5植生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植生带施工前,应全面翻耕坡面,并应施入有机肥;
2) 植生带应自然地平铺在坡面上,不得加外力强拉. 且应沿坡面水流方向铺设;
3 )植生连接处应搭接5()mm~ 1()()mm∙上下两端应置 于矩形沟槽中,并应填土压实;
4)植生铺设固定完毕后.表面宜铺设l()mm~2()mm 细粒肥土,禁止在植生带上行驶车辆或机械设备C
9. 4. 4堡坎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田地坎施工不应改变田埴原状。
2堡坎施工应将地表耕作土层集中堆放,施工完毕后•耕 作土层应均匀回填地表。
9.5 地表排水
9. 5. 1地表排水措施施工前,应校核排水设计是否完善、合理.
-■ 27 -
必要时应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使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 槽等组合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9. 5.2地表排水措施施「•前,直先完成临时排水设施,临时排 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水方案应因地制宜、经 济实用。
9.5.3排放水流不得对管道本体、管道水工结构或附近道路、 农田及建(构)筑物等形成隐患,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源地、养 殖池等。
9.5.4截水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截水沟应先施工.并应与其他排水设施衔接平顺。
2截水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渗及加固处理。
3截水沟底纵坡不宜小于3%.o
4截水沟沟底纵坡、断面尺寸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5.5排水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沟线形应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为弧 线形。
2排水沟沟底纵坡、断面尺寸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5.6急流槽底宜砌成粗糙面。
侦.i护 岸
10. 1. 1砌石护岸施T一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选用坚硬未风化且浸水不崩解的石块。
2护岸与岸坡的嵌入和衔接应满足设计要求。
3应按设计尺寸和材料设置反滤层、沉降缝G
4护岸施工尚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和第9章的有关规定。
10.1.2混凝土板护岸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铺砌混凝土预制块时.应按设计规格和要求检验合 格后方可铺筑。
2就地浇筑混凝土板时,宜采取措施提高早期强度,混凝 土表面应平整、光滑。
3混凝土板护岸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T 程施工规范% GB 50666的规定。
10. 1.3采取铺草皮防护的植物护岸施工,坡面及基础部分的铺 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基础部分的铺置层的表面应与地面齐平。
10.2护 底
10. 2. 1护底工程与两岸的衔接方式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0. 2.2 护底T程的顶面不宜高出原河、沟床面。
10. 2.3过水面护底施工前,应对沟道、河床进行平整。
10. 2.4防冲墙护底走向须与水流方向垂直。
m 3护 脚
10.3. 1混凝土柔性板护脚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柔性板铺设前应清除大孤石,先将基底河床整平,
或先铺设一层砂砾石垫层.并顺河床地势由河岸向河心做成 缓坡。
2柔性板护脚应按与主体防护建(构)筑物基础轮廓线相 垂直的方向,顺序铺设在防护范围内的河床上C 10. 3. 2抛石护脚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石料尺寸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抛投时应大小搭配。
2抛投时机宜在枯水期内选择。
3抛石前,应测量抛投区的水深、流速、断面形状等基木 情况。
4抛石应从最能控制险情的部位抛起,依次展开。
5抛石应准确定位.自下而上逐层抛投,并应及时探测水 下抛石坡度、厚度。
6水深流急时,应先用较大石块在护脚部位下游侧抛一石 埴,然后再应逐次向上游侧抛投。
7抛石护脚达到预定断面,并经沉降初步稳定后,应按设 计轮廓将抛石体整理成型。
10. 3. 3石笼护脚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个石笼体积以1. ()m'〜3. ()n√为宜。
2应先从最能控制险情的部位抛起,依次扩展,并应适时 进行水下探测,坡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抛完后,须用大石块将笼与笼之间不严密处抛填补齐。
10. 3. 4柴枕护脚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柴枕的规格(长度和直径)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2应考虑流速因素,准确定位。
3抛枕前,应将穿心绳活扣拴在预先打好的拉桩上,并应 掌握好穿心绳的松紧度。抛枕应均匀受力.且应同时推枕、掀垫 桩,确保柴枕平衡落入水中。
4抛枕施工应由上游侧向下游侧逐个靠接,并应顺堤坡方 向由下而上逐个贴岸。采取分段抛枕时,应同时进行。
5柴枕抛完后,应及时抛压枕石将其压稳。
—30 -
10.4 稳 管
10. 4. 1混凝土连续浇筑稳管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保 护管道防腐层。混凝土浇筑应符合本规范第7. 3节的规定。
10.4.2混凝土配重块制作应符合木规范第7.3节的规定。稳管 施工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配重块稳管施工前.应严格检查配重块的外观及 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
2混凝土配重块压放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对管道防腐层 采取保护措施。混凝土配重块吊装就位时,应缓慢、平稳地落 放,不应损伤防腐层。
3间断式稳管施工时,安装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10. 4. 3袋装土稳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袋装土稳管码放方式、重量、袋体材料及规格应符合设 计要求。
2袋装土填充率以7O⅝-8O⅝¾宜。
3施工过程中不应在地面上拖拽袋体,避免划伤损坏。施 T完毕后.应对袋装土整体的稳定性及个体外观损伤进行检查。
11.1冬季施工
11.1.1当室外昼夜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笆时,水工保 护工程即进入冬季施工.
1L1.2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构件安装工程和钢筋工程冬季施工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的相关 规定。
11. 1.3水工保护工程地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冬季水工保护地基施工应采取措施排放雨雪水及基坑开 挖时出现的地下水。
2水工保护单体丁程基础施工应同时进行.基础施工完毕 应及时冋填。
3开挖完的基槽(坑)应采取防止基槽(坑)底部受冻的 措施。当基槽(坑)开挖后不能及时进行下道丁序施工时,应在 基槽(坑)底标高以上预留土层*并应覆盖保温材料保温。
4需换填处理的地基,填料应选用未冻结的碎石、卵石土、 石渣等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不得使用含水量过大的黏性土。
11. 1. 4砌体T一程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石材、砌块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 使用遭水浸冻的砌块。石材、砌块与砂浆的温差不宜大于20OC o
2砌筑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0C0当设计无要求且最低气 温低于或等T- 15oc时,砌筑承重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按常温时 施匚提高1级。
3 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冬期砌筑不得使用无 水泥拌制的砂浆。已冻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4拌制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mm的冻结块或 -32 —
冰块。
5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OC .砂的温度不得超 过4()°C∙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
6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及时在砌筑表面进行保护 性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在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筑 表面。
7砂浆砌筑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5%前,不得使其 受冻。
S砌体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外加剂法。
11. 1.5改良土不得在冬季施工.并应在冰冻前留足养护期。
11. 2雨季施工
11.2.1施工前应制定雨季施工安全预案,并应做好防洪抢险的 准备工作。
11.2.2雨季施工应综合规划、合理设置现场防排水系统,并应 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引排地面水。
11.2.3对施工临时挤占的沟渠、河道应采取措施保证不降低原 有的排水能力。
11.2.4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卵)石土、砂砾和砂类土等作为 填料。含水垦过大难以晾晒的土不得用作雨季施工填料。
11.2.5结构物基坑在雨季开挖后未能及时施工时,应采取防浸 泡措施。
12. 1 一般规定
12.1. 1水工保护施工应制定安全预案,并应编制健康•与环境保 护方案。
12.1.2工程开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并应根据施工地段的地 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施工环境、地下隐蔽物等.制定 相应的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屮应及时掌握气温、雨 雪、风暴、汛情等预报.且应做好防范工作。
12. 1.3水T.保护工程施工前,应r解施工范围内地下构筑物情 况,并应与相关部门联系.制定合理的安全保护措施。施工过程 中如发现危险品及其他可疑物品时.应立即停止施T,并应报请 冇关部门处理。
12.1.4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 志。施T现场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12.2 安全施工
12.2.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规定。夜间施工时,现场应 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设施。
12.2.2施工作业人员应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作业人员、进入现场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有 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辅助作业时.作业人员应密切观察,严禁在机 械正在作业的范围内进行辅助作业。
12.2.3 机械在管沟、基坑边缘、边坡、不稳定体(地段)上作 业时,应米取安全措施。
12. 2.4水工结构物基坑开挖应根据土质、水文和开挖深度等选
择安全的边坡坡度和安全防护,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并应 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开挖弃土或坑边材料的堆放不得影响 基坑的稳定。基坑(管沟)开挖深度超过2m时.其边缘上面作 业应按高处作业要求进行安全防护并应设置警告标志。开挖基坑 (管沟)位于现场通道或居民区附近时.应设置安全护栏。对开 挖较深且边坡稳定性较差的基坑.应分段间隔幵挖.并应加强临 时支护。
12. 2.5采用围堰法施工沿河护岸、护底等水工结构时,应制定 针对出现洪水、渗流水、流砂、涌砂、围堰变形等情况的安全 预案。
12.2.6作业高度超过I. 2m时,应设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对 脚手架应经常检査.发现松动、变形或沉陷应及时加固。
12.2.7砌筑作业时•脚手架下不得有人操作及停带,不得重叠 作业。砌筑护坡时.严禁在坡面上行走•不得采川从上向下H由 滚落的方式运输材料。砌筑中应防止砸伤手脚。
12. 2.8喷浆作业时.应密切观察压力表变化.出现异常时.应 停机、断电、停风.并应及时排除故障。作业区内严禁在喷浆嘴 前方站人。
12. 2. 9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根据现场条件制定详细的吊装方 案,所有起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关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定。
12. 2.10凡有毒、有粉尘侵害的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环 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并应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12.2. 11锚杆挡土墙施工采用高压风、水吹孔时.应有安全防 护措施。
12. 2.12预应力锚索施工脚手架平台应用锚杆固定在岩壁上, 平台四周应设防护栏杆。钢绞线锚具端应设置安全防护栏•张拉 时近旁严禁站人。
12. 2. 13 滑坡、朋塌、岩堆和陡坡地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作好滑坡体外的截、排水沟,阻止水流入滑坡体内。
2滑坡体应设置观测点,观测其动态变化,发现异常应及
-35 -时采取防范措施。
3在滑坡范围内不得搭盖丁.棚、堆放机具。
4开挖挡墙基槽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分段间隔进行.并 应加强支撑、及时砌筑和冋填墙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弃土不 得堆在滑坡体内。
5开挖崩塌、落石和岩堆地段,应先清理危石和修建拦截 建(构)筑物;岩堆开挖前,应将坡面的松动危石清除;开挖过 程中发现山体有滑动或崩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应采取 相应措施。
6在陡坡施工时.严禁重叠作业.必要时应设临时拦挡设 施防止落石伤人。
7雨期和冰雪融化期不宜开挖堆积体,不得夜间施工。
S人行道应设在距边坡线或主要裂缝5m以外,并应设警 告标志。
12.3环境保护
12.3. 1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前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水土污染和水土流失措施.缩 短临时占地使用时间。
2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严禁取土、挖沙、 采石。
3施工过程中・各种排水沟渠的水流不得直接排放到饮用 水源、农田、鱼塘中。
4不得随意丢弃施工及生活垃圾.垃圾的掩埋或处理应按 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排放含油废水及生活污水。
5在河流、沟道附近施T一时•应及时疏通.恢复河、沟道 功能。
12.3.2噪声、空气污染的防治应符合卜列要求:
1在居民居住区或其他噪声敏感的建(构)筑物附近施工 时,应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居民的干扰。
一3 6
2施丁•作业人员在噪声较大的现场作业时,应采取有效防 护措施。
3水工保护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控制扬尘等。
4粉状材料运输应采取措施防止材料散落。
5粉煤灰、石灰、水泥等在露天存放时*应采取防尘、防 水措施。
6采用粉状材料进行改良土施工时,应避免在大风天作业, 施工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并应采取环境保护 措施。
12.4 生物保护
12. 4. 1施工前应对施丁一范围内的珍稀植物进行保护.
12. 4.2施工中严禁随意采摘、损害野生植物及捕猎野生动物。
12.4.3在有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段,应按规定做好相 关防护工作。
12.4.4 不得随意砍伐林木。
12. 4.5在草原和森林地区施工时.须遵守护林防火规定。
12. 5文物保护
12.5.1施工中发现文物时.应暂停施丁,保护好现场,并应立 即报告当地文物管理部门。
12.5.2在文物保护区周边进行施「一时,应按制定的保护方案 实施。
13. 0. 1当施工单位按合同规定的范围完成水工保护丁一程项目 后,应及时办理交工手续。
13. 0.2 「程交丁验收前.施「单位应提交下列主要技术文件:
1交T.主要实物量表。
2设计交底记录。
3地基验槽记录。
4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5混凝土施T记录.
6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7检验、试验报告。
8开、竣工报告。
9竣工图。
1()设计变更通知单、材料代用单、施工联络单。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2本规范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 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T•规范》GB 5()666
《施匸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
附件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 水工保护施工规范
条文说明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丁一程水工保护施工规范》SY/T 4126 2013,经国家能源局2013年11月財日以第6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现场调查研究,总 结了我国长输油气管道水工保护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 了国家现行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设计规范》 SY/T 6793和《公路路基施T一技术规范》JTGF1().以及现行国 家标准。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T及验收规范鈴G13 5O36<>等国内 相关行业的先进技术标准O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本规范编制组按章、节、 条顺序编制了木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义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 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 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丿J .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 的参考。
i.o.i水工保护工程作为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的重要部分, 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管道的安全运行•而水工保护工程 施工的影响因素又比较复杂,故制定本规范,使施工做到技术可 靠、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确保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1.0.2工程实践证明,在役油气管道线路维修工程的水工保护 施工与新建管道的线路丁 .程水工保护施工相比.两者没有根本性 区别,故条文规定在役管道的线路维修工程的水工保护施工亦可 应用本规范。
3. 0.1油气输送管道的水工保护设施是确保管道安全而采用的 重要工程设施,水工保护工程施工应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以 确保施工质量,故该条作了相应规定。
3. 0.3本条为促进水工保护T程技术进步而提出,实用的新材 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使用对提高工程质量和工效有很好的 作用。
3.0.5水工保护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质 量该条提出了相关要求。
4. 1 一般规定
4.1.1为了更好地领会设计意图,施工单位在认真审图和现场 踏勘的基础上,复杂工程可要求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经现场 核对和仔细调查后,如发现工程地质、地形和水文资料与设计有 较大出入时,可要求澄清或者提出变更设计。因变更设计可能涉 及质量、工期、投资三大目标的控制,所以应根据相关规定 进行。
4.1.2被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编制中应结合工程特点编制周密地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能有序、 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
对条文中提出的特殊水工保护工程,鉴于该工程的特殊性和 重要性,需按单体或单项工程编制施工组织方案。
4.1.5临时工程的建设是为保证水工保护工程做充分准备。
如果原有道路、构筑物及农田水利等设施正常功能受到影 响,不但会产生群众纠纷,影响工程进度,还会造成对水工保护 工程的干扰,影响安全和工程质量,故该条作了明确规定。
4. 3材料及检验
4.3.2为统一水工保护工程所用的石料,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及 有关规范.本条作了明确的规定。
5. 1 —般规定
5.1.1地形、地质等条件是水工保护施工布置最重要的依据, 但这些条件时常发生变化或与实际不符,故特强调应按施工时的 实际情况,不宜单纯按设计图布置施工。
5.1.4根据保护文物法规.施工单位有责任保护地下文物不受 损坏。
5.2基坑开挖
5.2.1应重视保护地下设施。在机械开挖时,不清楚地下设施, 如电缆和光缆,则很容易将其挖断造成事故。
5. 2.3规定侧向斜坡基坑深度按低侧计算,可保证基础深度。
5. 2.4规定了基坑的边坡坡度。根据实际情况.施工时常有推 土机、挖掘机、吊管机、拖拉机、运管机运行,应按动荷载考虑 边坡坡度。
5.2.5为保留施工作业场地,规定一侧堆土。
5.3边坡开挖
5.3.1本条规定是根据施工中引起边坡滑坍或落石,发生事故 的经验教训而提出。
5.5回填施工
5. 5.1条文所列的填料均影响回填质量,应严格控制。
4细粒土和粉砂、黏砂填层的压实密度,一般以压实系数 控制,即要求达到按重型击实试验测定的填料最大干密度乘以压 实系数所得的干密度;最优含水量为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最。当 —48
含水量小于或大于最优值时,即使其他压实条件相同.压实密度 将小于其最大值,甚至达不到要求值.故压实时填料的含水量应 接近其最优含水量。
5.5.2为保证施工冋填质量本条做出了各种规定:
1逐层检验控制填筑是为确保整个回填段的密实度符合 要求。
3地下水位较高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如:设置稳 定层、隔离层;或采用无机结合料(生石灰粉、水泥等固化材 料)对填料进行改良;或选用水稳定性好的填料等。
5水泥改良土的土料一般多为天然的黏性土,难以使其粉 碎,只宜采用犁耙划碎.故土料的粒径较大,但在加入外掺料经 过初拌、闷土之后,土块会变得干酥,复拌时极易粉碎。
6雨天,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好控制,故不得进行改良土施 -T-;冬天.气温接近()°C时,石灰、水泥与土的反应很慢.气温 达到()°C'及以下时,反应完全停止,故不得进行改良土施工G
7 土质填筑使用不同的填料应采用适宜的施工工艺,不合 理的施工会造成不均匀沉降、水囊现象和不稳定的滑动面等病 害。采用分层并按规定的层厚填筑.可得到均匀的压实度。如填 层过厚.则填层底部不易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土方顶面如太薄. 则易起皮剥离,影响回填质量。
5.5.3 土质回填压实度在无设计要求时,可按表1的规定确定。
表1 土质回填压实度标准
土质类型 |
砂粉土、砂黏土 |
粉上、粉黏土 |
黏粉土、黏土 |
Ii灰改良土 |
水泥改良七 |
压实度 (%) |
_ |
>S5 .. _ _ |
>S5 一 .一 |
>9() |
E) |
本规范特殊地区施工规定木涉及采空区、多年冻上K等地 区,因目而尚无成熟的经验。随着工程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与完 善,本规范将逐步纳入其他特殊地区的水工保护施工内容。
6. 1 山区施工
6.1.6削坡减载措施简单易行.在边坡整治中使用比较广泛, 效果也好。但减重后应验算滑面从残存坡体薄弱部分剪岀的可能 性。不合理的削坡有时反而会进- ,步降低边坡的稳定性。
6.1.7山区地段水「保护-「程包括挡土墙、护坡、护面、锚固 喷浆等。用来稳定边坡时.各种结构物的基础应置于稳定层,且 满足设计要求的深度。
6在易诱发地质灾害地段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务必采 用分段开挖的施工工艺。根据情况可跳一槽或者两槽进行施工. 严禁全断面开挖。
6.2 黄土地区施工
6. 2.1黄土地区的边坡容易遭受雨水冲淘,防水措施极为車要. 故应做好排水防护丁.程。
6. 2.2防止黄土地基受水浸而湿陷.可按设计要求或根据实际 情况采用垫层法、强夯法、冲击压实法、重锤法、换填土、预浸 水法、灰土改性加强、压力注浆法、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法等措 施加固黄土地基,加固的目的是提高土层的承载力。地基处理范 围应按设计要求或大于基础的平面尺寸或每边宽出基础外缘的 宽度。
6. 2.3根据黄土地区近几年管道水工保护施工经验,本条做出
50 -
了各种规定。
压实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填筑边坡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尤 其是黄土峻崛压实是施T∙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黄土地区的边坡填筑・应充分考虑黄土特性.做到土方工程 完成后,其断面满足设计要求。
6. 2.4 黄土经水的冲蚀形成的暗沟、暗洞、暗穴等统称陷穴. 它的危害很大。黄土陷穴是由黄土的某些特性(垂直节理、多孔 性、大孔性、含可溶盐等)所引起的一种物理地质现象。
当黄土类土受水浸泡时.水一方面溶解黄土中的可溶盐,另 一方面在黄土微粒间起着润滑作用.使黄土微粒在自重作用下发 生位移下沉•使地表发生沉陷现象。故条文规定应将地表水、地 下水引入防渗层的水沟内排走。
水的潜流溶解黄土中的可溶盐.破坏黄土结构,松动黄土微 粒及其集合体,并携带它们流向出口。这样逐渐掏蚀黄土体,使 其中产生暗穴。暗穴的洞壁坍塌,乂使其逐渐扩大。
陷穴有多种类型.一般多呈竖井状及串珠状。在地形起伏多 变、地表径流容易汇集的地方和在土质松散、垂直节理较多的新 黄土中.最容易形成陷穴.在填方工程中,填土夯实密度不足是 陷穴病害的主要根源。陷穴对管道安全运营具有较大的危害•--般均需按条文规定进行处理。
2黄土陷穴处理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 灌土:适用小而直的陷穴.常采用编制袋装土下溜 的方式;
2) 灌浆法:适用洞身不大,但洞壁起伏曲折较大的小陷 穴,施匸时先将陷穴出口用草袋装土堵塞.再在陷穴 顶部每隔4m〜5m打钻孔作为灌浆孔.待灌好的土浆 凝固收缩后.再在各孔作补充灌浆,一般需要重复2 次至3次.有时为了封闭水道也可灌水泥砂浆;
3) 开挖冋填夯实:本方法适用于各种形状的陷穴・填 料一般用现场黄土并分层夯实。
6.3 水网地区施工
6. 3.2当泥沼及软土厚度小T- 2. Om时可换填软基。对非饱和 黏性土的软弱表层,也可添加适蛍石灰、水泥进行改良处治。
6.3.3抛石挤淤一般用于当泥沼及软土厚度小于3. Om,且其 软层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或基底直接落在含水量极高的淤 泥上.稠度远超过液限.呈流动状态。一般认为,抛石是经济、 适用的。当淤泥较厚、较稠时选用本方法须慎重。
6. 3.5水稻田地段施匸要求:
2水稻田排水疏干是十分重要的工序.有了干燥的原地面. 才能对原地面进行技术处治。如疏壬地表水确有困难时.可按设 计要求进行换填、抛石挤淤等方式进行基底处治。
3加高田梗、设置排水沟.可防止灌溉水流入或浸入边梗 冲刷边坡。
6. 3.6河、塘、湖地段施I:要求:
1浸水边坡除承受普通边坡所承受的外力和自重外,还要 承受水的浮力和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因此可能受水浸害部分边 坡.应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松铺厚 度不大于3U0mm.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对于水位差较大的地上水塘、河滩,应按设计要求采取 预防渗漏措施。
6.4 沙漠地区施工
6. 4.1风沙地区管道水T•保护工程是按纟宗合治理原则采取匸程 措施的.故对施T.的要求着重于各项设施的施工步骤和与管道主 体T一程的配合,以及保护地面、防范灾害等。
6.4.5草方格沙障是一般用茬草、稻草、芦苇材料将草插入沙 层内直立于沙丘上,在流沙上扎成方格状的半隐蔽式沙障。固沙 芦苇方格要采用已被碾压成扁状H柔性的较新芦苇。
草方格施工,要按设计要求测量放线,达到美观和防沙要 -52 -
求,布设草方格,材料中心应落在位置线上,再脚踏平头铁铲将 其插入设计要求的深度。方格形成后用脚将芦苇根部的沙踩紧. 并用铁铲将方格中心的沙子向外扒一扒,以便使方格内形成浅弧 形洼地。草方格排列布设形式与主风向成45。防护效益最佳。在 风向比较单一的地区,可把格状沙障栽成与主风向垂直的行列式 沙障。
7. 1砌石结构
7.1. 1为使毛石基础和料石基础与地基或基础垫层黏结紧密, 保证传力均匀和石块平稳,故要求砌筑毛石基础时的第一层石块 应坐浆并将大面向下。
7.1.3本条对石砌体所用石材的质量作出了一些规定,以满足 砌体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为达到美观效果,要求用于表面的石 材,应色泽均匀。同时保证了石材与砂浆的黏结质量,避免了泥 垢、水锈等杂质对黏结的隔离作用。
7.1.6砌体匚程质量能否满足设计要求.除石材质量外砂浆饱 满度将起绝对性作用。本条对砂浆饱满度作出了规定。
石砌体的灰缝厚度控制是根据相关行业规定,并结合管道工 程水工保护多年实践经験.是可行的.既便于施工操作,又能满 足砌体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砂浆初凝后,如果再移动已砌筑的石块,砂浆的内部及砂浆 与石块的黏结面的黏结力会被破坏•使砌体产生内伤,降低砌体 强度及整体性。因此应将原砂浆清理干净,重新铺浆砌筑。
7.2草袋结构
7∙2∙ 1本条对草袋结构内的充填料进行了技术要求。
粒径过大的充填料既不能保证草袋的密实性•乂增大了草袋 结构的透水性,因此对草袋结构的整体稳定和使用功能不利。
根据管道水工保护工程的经验.填充率过于饱满时,不利于 草袋结构尺寸的统一,同时亦会发生鼓胀破坏。
7.2.2草袋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单个袋体规格尺寸的一致 性,同时应采取简单压实的措施。
7.5石笼结构
7.5.3石笼是加固河床和坡脚防止冲刷较好的柔性体防护。当 水流含有大量泥沙时.石笼中的空隙能很快淤满.而形成一整体 防护层,其防护效果会更为理想•但应将各个石笼单元间彼此很 好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柔性体。
8. 1 一般规定
8.1.1设置截、排水及防渗设施是为了防止地表水流入或渗入 挡土墙基坑,造成岩、土体软化.降低地基承载力和边坡稳 定性。
8. 1.3分段施工的目的在于加快施工速度,减少基坑和临时边 坡的暴露时间。
8.1.4嵌入部分与挡土墙同时施工是为了保持墙体的整体性, 并防止地表水流入墙背造成危害。
8. 2 重力式挡土墙
8.2.1本条第3款的规定是为了防止地表水渗入施工场地.造 成岩、上体软化,降低地基承载力。
8. 2.2伸缩缝与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2()mm〜3()mm°为保证 接缝的作用.两种接缝均需垂直.并且缝两侧砌体表面需要平 整,不能搭接,必要时缝两侧石料需加修凿。缝中防水材料应填 满挤紧,且填塞深度一般不小于1 5()mm,以满足防水要求。
在砌筑墙身过程中设置泄水孔,墙背泄水孔周围应用由粗至 细的颗粒覆盖形成反滤层,使泄水孔免于淤塞,并在反滤层下设 置30Omm厚防隔水层.并夯实以防止水渗入基础.
8.3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
8.3.1为了提高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的抗滑能力,减少墙踵 板的宽度,常在墙底板底部设置凸樨.应保证其设计尺寸,不得 用土和石晴填铺,并应与灌注墙底板混凝土一同满坑灌注,以确 保挡土墙的整体性。
8.3.2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一般应按沉降缝(或伸缩缝)分 段施工。由于墙体断面一般很窄、钢筋密集,灌注混凝土时出现 工作缝不易处理,故要求每段挡土墙一次绑扎钢筋、一次灌注混 凝土。
8.3.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一般在1()h左右即可覆盖浇水。当 气候炎热或有风的天气时.2h〜3h后即可浇水以维持充分的湿 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和用水相同O
8. 4锚杆挡土墙
8. 4.1锚杆是对受拉杆件所处的锚固系统的总称。锚杆挡土墙 通过锚杆与周围地层之间的锚固力(即抗拔力)抵抗土压力・维 持挡土墙的平衡与稳定。其中.锚杆抗拔力与锚杆锚固形式、锚 孔直径、冇效锚固长度、施工方法、填筑材料等因素相关。因 此,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锚杆挡土墙的稳定性。
8. 4.2锚杆挡土墙应自上向下分级施工,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上、 下施工的干扰,施工较为方便,而且随挖、随锚、随挡,施工更 为安全C
钻孔机具应根据锚孔直径、孔深、地层条件和施工单位现有 设备的实际情况等因素进行选择。
对于小直径浅孔,使用普通手动冲击式钻机即可。钻机可以 是气动或电动的,并且在干钻凿过程中能够清除钻孔中的粉尘和 石渣。如果钻孔过程中的可利用空间较大*则可使用高效移动式 钻机.这种钻机有一只或两只钻臂,通过安装在台架上的控制板 进行操作。
对于大直径长锚杆的钻孔,可以用回转钻、冲击钻或冲击-回转钻。可用的钻机有专门为岩土锚固孔施工设计的锚孔钻机* 也可使用地质勘探中常用的轻型钻机。钻机的选择还应根据冲洗 钻孔方式和钻机安放空间等因素来确定。
8.4.3 钻孔是锚杆挡土墙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个环节,如果钻 孔速度慢.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如果钻孔质量 差,则会影响到锚杆的安装、水泥砂浆的灌注质量,进而影响锚 杆与砂浆以及砂浆与孔壁的黏结力*致使锚杆达不到设计要求。 因此,在锚孔的钻凿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确保锚孔的 成孔质量’
8. 4.4锚杆的锈蚀降低了锚杆的耐久度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 到锚杆挡土墙白勺稳定性,所以应进行防锈处理。
防锈的方法分为积极防锈法和消极防锈法两种。积极防锈法 如对锚杆产生一种电路进行电力阴极保护,从而使锚杆表面极化 成阴极.并保持阻止发生修饰过程的电位。它通常是为保护大批 锚杆所采用的辅助性方法,因其设计施工复杂且造价较高.一般 工程不予采用。消极防锈法及使用防水防锈材料涂层抑制锈蚀条 件的形成.因其造价较低・且能满足工程要求.所以大多数T一程 均采用此类防锈方法。
锚杆挡土墙一般采用一次注浆法。注浆前,先将锚孔中的粉 尘、碎屑及积水清除下净.在锚孔口深50Omm范围内用水泥砂 浆封闭捣实.并设置孔口封盖.孔盖应留有排气孔和注浆孔。注 浆管随砂浆的注入逐渐拔岀,应保证注浆过程中排气孔不被堵 塞,锚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管停止排气时.停止注浆.封闭注浆 孔及排气孔。
9. 1 一般规定
9. 1.2坡面防护措施不承受坡后部的侧向土压力.应置于稳定 的边坡。当边坡不稳定或欠稳定时.应在采取边坡稳固措施后 施工。
9.1.4应先清除松动的岩石并将基座凿平一定宽度后再行砌筑, 并应做到嵌体稳固,表面平顺,周边封严。
9.2 护 坡
9. 2. 1护坡基础置于承载力较低的回填土和软土地基上施工时. 容易产生结构的不均匀沉降、断裂等失稳破坏。对于承载力不足 地基的加固,可采用清除软土的方法,软土层较厚的情况下,常 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改良地基。
工程实践证明,如果坡面中的水不能顺利排出,将严重影响 浆砌石护坡的稳定和使用寿命,甚至失效。
9. 2.2骨架护坡四周常因雨水冲蚀作用首先破坏,尤其在离骨 架顶部一定范围内(约50Omm左右)会出现掏空现象,从而导 致整个防护工程的破坏或出现边坡坍塌,在护坡周围用浆砌石或 混凝土镶边、混凝土骨架在节点处加锚杆对边坡的稳定性和耐久 性都有明显提高,故本条作此规定。
护坡骨架内栽种草籽等植被措施,既可以防止坡面土的流 失,乂能与周围环境自然融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是目前管 道行业边坡防护的主要形式之一,并已被广泛推广使用。
9. 2.3透水性材料垫层不仅能防止坡后来水将细颗粒土带出冲 走,还可以增加护坡的弹性,抵抗各种冲击力的能力,使结构自 身不易损坏。
9.3 护 面
9.3. 1护面墙形式包括实体护面墙、窗孔式护面墙、供式护面 墙及肋式护面墙等。在油气管道水工保护工程中•浆砌石实体护 面墙运用较为广泛。
浆砌石实体护面多用于易风化的去母片岩、绿泥片岩、泥质 页岩、千枚岩及其他风化严重的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岩石地段及 一般土质边坡G由于护面墙只承担自身重力作用.因此所防护坡 面应是极限稳定坡面.施工时严禁采用墙后一边填土,一边砌筑 的施工方法.严禁将护面墙作为支挡结构使用。
9.3.2截水墙是油气管道坡面防护中最常用的水工保护结构形 式。在管道顺坡敷设的条件下.由于管沟填土均为虚上回填.在 降雨充沛的条件下*坡面极易汇水形成径流.管沟内回填土容易 产生水土流失.导致管道暴露甚至悬空。设置截水墙可以逐级减 弱、消除坡而径流的冲刷作用.封闭其水力通道.起到消能保土 的作用。
截水墙侦管沟沟壁和沟底之间能否形成较好的封闭效应.是 决定截水墙成败的关键,截水墙两侧应嵌入管沟沟壁(), 2m〜 ().5m, 土质地基时.截水墙还应嵌入沟底不小于O. 2m ,嵌入部 分还可起到增强截水墙抗滑稳定性的作J H。
9.3.3喷浆护面施E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高压风水冲洗坡面,可将岩面的岩粉、碎浮石冲洗掉, 保证喷射材料与坡面黏结牢固。
喷浆护面属于半刚性结构(砂浆或混凝土)・防护面积较大, 应设置泄水孔和伸缩缝。
2喷射作业分段、分片依次进行.便于施工管理•冇利于 保证喷射支护的质量。喷射顺序自下而上,町避免松散的回弹物 料污染待喷面,并且由于下部喷层对上部喷层的支托作用.有利 于避免喷混凝土的脱落:
3管道行业中・喷锚防护中最常用的喷浆材料是水泥砂浆 --60
和混凝土.尤以水泥砂浆最为常见。
喷浆层顶部应做好封顶,以免地表水流冲蚀,喷射砂浆达到 初凝后应立即开始洒水养护,但应注意防止压力水冲坏喷浆面。
4喷射混凝土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喷射混凝土前应通过试喷,调节适宜的水灰比和喷 射压力,以控制喷层质量及减少回弹量。
2) 在低温下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混凝土凝结时间显 著延长,使一次喷射厚度减少,并使回弹率增大。 同时,喷射混凝土在低温下硬化时,强度增长缓慢。 为了保证喷射作业具有良好的丁一作条件,混凝土在 冬期施工中的强度能够得到正常发展,本条作出了 作业区的温度不应低于+ 50C的规定。
3) 影响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因素包括原材料质量、水 灰比、喷射速度、喷射距离和角度、喷射手技术熟 练程度等。回弹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喷射混凝土质量、 材料消耗量和施工效率。长期施工实践表明,只要 正确地按相关规定施工,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就可 以达到规定的回弹率指标。
4) 当喷层厚度大于70mm时,宜采取分层喷射。若未 待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就进行后一层混凝土喷射,将 会扰动前一层混凝土结构,并导致前一层混凝土与 坡面之间脱空甚至脱落。
5) 喷射混凝土因砂率较高、水泥用垦较大并掺有速凝 剂,因而收缩变形比现浇混凝土大。因此,在混凝 土终凝后.应按规定进行洒水养护。
5锚杆挂网喷浆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嵌入稳固基岩内.是锚杆挂网喷浆稳定的关键, 因此结合国家现行标准《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而提出了进入稳固基岩深度不小于Im〜2m 的规定C
3) 先喷一层混凝土,再铺设钢筋网,既可以保证岩层 稳定性较差时的作业安全,又可以减少岩面表面起 伏.便于使钢筋网与岩面保持适宜的间距。
4) 钢筋网应与锚杆连接牢固.否则喷射混凝土时容易 产生颤动.影响混凝土的凝结,使喷层与钢筋之间 或坡面之间的黏结遭到破坏,甚至造成喷层的脱落。
5)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 再铺设第二层钢筋网,有利于减少喷射作业中物料 的回弹率.增加钢筋网与坡面之间混凝土的密实性。
9. 4坡面水土保持
9. 4.1水平沟一般应用于坡面不平、覆盖层较厚、坡度较大的 丘陵坡地.可拦截坡面上游降雨径流,使其变为土壤水.起到防 止坡面水土流失的作用。水平沟沿等高线布置和沟内设置土挡, 都是为了使汇水在沟内分布均匀,减少流动。
9. 4.2鱼鳞坑一般应用于较陡或支离破碎的坡面,此类坡面不 便于修筑连续的水平沟.于是采取挖鱼鳞坑的方式分散拦截坡面 径流,控制水土流失。鱼鳞坑外沿采用中部较高、两端较低的形 式,可以保证降雨强度较大时,坑内汇水可顺两侧流岀,避免坡 面径流沿直线集中冲刷,径流在层层鱼鳞坑的拦截作用下冲刷能 力逐渐减弱D
9.5地表排水
9.5. 1地表排水措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阶段,应进行一次实 地考察和核对.确保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起到应有的效果。
9. 5.2地表排水措施施工前,宜先施工临时排水设施和永久排 水设施,使丁.程不受水侵害,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临 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还可减少临时工程费用。
9.5.3 从环保角度出发,排水设施不应对饮用水源、养殖水体 造成污染,而应将水引至地方排水体系中。
—-62 ■■-
9.5.4截水沟应结合地形合理布置并接顺.在转折处应以曲线 连接。加固后的截水沟在坡顶与边坡连接处易产生渗漏水.应严 格进行夯实和防渗处理.以防坡面来水渗入影响边坡稳定。
9.5.5排水沟的位置可根据需要结合当地地形等条件确定,要 力求直捷.需拐弯时要做成弧形.尽量圆顺,使得排水顺畅。排 水沟连续长度不宜过长.以免流量增加而漫溢。
10.1护 岸
10. 1.2混凝土板防护常用于水塘和灌溉渠等静水水域边坡.以 抵抗渗透水及波浪的破坏。
10.2护 底
10. 2. 1护底工程与两岸的衔接封闭,可以防止水流侧蚀淘刷
I ∏√ Lj-T 两序。
1(). 2. 2护底工程一旦高出原始河、沟床面,容易造成上游壅 水,护底结构的下游也宜因跌水而破坏。
10. 2.4防冲墙是护底防护中最常见的水工建(构)筑物。防冲 墙-与水流流向形成锐角时,容易造成岸坡因水流的集中顶冲而 破坏。
10.3护 脚
10. 3. 1混凝土柔性板护脚要求:
2主体防护建(构)筑物基础轮廓线为直线或接近直线时. 宜用方形板按直线排列,铺设分组以6列至8列连成一组为宜。 当基础轮廓线为曲线时,采用梯形块板按放射状扇形排列铺设分 组以4列至6列连成一组较好,在靠近基础的一端可锚定于基础 脚墙内或特设的固定桩上。
10. 3. 2抛石护脚要求:
1抛填石块尺寸大小应有搭配.才能增加抛石体的密实性。
5抛石护脚的准确定位十分重要,及时探测水下抛石坡度、 厚度,可以随时掌握抛石情况,调整施工方案,满足设计要求。
6石壇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可以使抛石不被冲走,落点准确 --64 —
有效,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整个抛石体稳固。
10.3.3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石笼体积在l.()r√〜3∙()n√比较 适宜。
10.3.4抛柴枕护脚是中国北方河流(特别是黄河流域)在长期 治河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护脚措施既可以就地取 材,又便于操作,是一种经济实用且行之冇效的方法。
4在分段抛枕时.要求同时进行是为了使柴枕更好地相互 衔接。
10.4稳 管
10. 4.2混凝土配重块稳管施工要求:
1在施工现场受限的情况下.混凝土配重块的预制通常采 用从预制场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方式.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 对块体造成损伤,严重时还会出现裂纹、破损等现象,施工前应 对其外观和整体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2混凝土配重块属于刚性构筑物.在压放施工过程中管道 外防腐层极易受到损伤.一般采用绝缘橡胶板或胶皮包裹的方式 对管道进行保护。
3混凝土配重块在没计中根据当地水文、地质等情况通过 抗漂浮稳定性计算确定设置间距.施工过程中设置间距过艮,会 起不到稳管作用,严重时会造成漂管等事故;如间距过短,因地 基承载力问题会直接影响管道安全。
10. 4. 3 袋装土稳管施匚要求:
1 土袋材料分为编织袋和平衡压袋等多种袋装材料,每种 土袋都有其各自的码放方式和施丁 .技术要求,在施工前应根据设 计要求确认采用的袋装土材料,明确码放方式、袋体规格和重量 等参数。
3袋装土在码放或吊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袋体变 形、破损和压放不到位等情况,在袋装土压放施工后,应及时检 查袋装土整体的稳定性和单体损伤情况。
11. i冬季施工
11. 1. 1我国相关施「一规范中关于冬季施工中冬期的界定尚不统 一,如公路路基施匸技术规范中规定-3°C以下连续l()d以上. 铁路路基施丁一技术规范规定昼夜平均气温在()°C以下连续15d.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定室外日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0C 以下,铁路混凝土与砌体施工规范规定日均气温50C以下连续 3d,砖石工程施工规范规定连续10d平均气温低于5°C或当日最 低气温为-3笆以下。
本条结合长输管道行业水工保护施匸的特点.考虑地基、基 础,以及混凝土、浆砌石等各种结构形式冬期施工的要求,综合 确定本条。
11.1.3冬季基坑换填宜采取层薄、快填、快压、连续作业的施 工方法.迅速填完每一层.争取使土不冻或少冻。
11. 1.5冬季气温接近()笆时,石灰、水泥与土的反应很慢.气 温达到()1及以下时.反应完全停止.故不得进行改良土施工。
11.2 雨季施工
11.2.2, 11.2.3 对雨季施工地段.要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 究,核实编制好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计划.重点解决防排水问题. 要把临时排水和永久排水衔接好,保证雨季施丁.场地不被淹没、 不积水•使其尽快恢复施工。
11.2.5 结构物基础在雨季施「时.基坑开挖后.如未能及时施 工基础.应对基础采取砂浆封底、及时排水等防浸泡措施。
12. 1 一般规定
12.1.2现场调查的目的.一是核对设计文件与现场的符合程 度,二是为制定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掌握第一手 资料。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应根据工 程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切忌泛泛而谈。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应根 据工程周边的环境情况.着重考虑由于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施 T.而引发的环境保护问题.如施匸扬尘、噪声、废水、废弃物排 放、水土保持、生物保护等。
12. 1.4管道线路水「•保护施匸现场易发安全事故的部位主要 有:爆破区、边坡防护、支挡结构基础施工、悬崖、陡坎、沟、 槽、坑等危险部位应加强防范,保证安全防护设施到位.确保施 工安全。
12.2 安全施工
12. 2.4支撑防护是管沟和水工保护结构基础开挖时关系到施工 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包括支撑的设计、施工、维护和拆 除。对这些内容应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以免坑壁失稳,出现塌 方、造成人身安全损失。
采用人工开挖时.如沟槽(基坑)较深,不能直接将土扔到 沟槽(基坑)夕卜,就应采取分层开挖、层间留台的措施,分层高 度一般不宜超过1. 5m.层间留台宽度不宜小于O. 8m0
沟槽(基坑)上边缘暂时堆放的土方距沟槽(基坑)边不得 小于().8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 5mo
开挖至基底标高后.应尽快安排结构物施工,以尽量避免沟 槽(基坑)因长时间暴露而可能引发的坑壁坍塌事故。
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边壁土质稳固情况.发现有裂缝、 疏松或支撑走动,要随时采取加固措施。
12. 2.5围堰结构设计应防水严密.安全可靠.能够承受水、土 及施工附加荷载产生的压力.满足其强度和稳定性(抗滑动、抗 倾覆)要求.满足抗冲刷要求,围堰顶面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 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涨潮、浪高)()∙5m~().7m°
12. 3 环境保护
12.3.1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施工 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农田 污染。
3生活污水和清洗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具的废水废油等有 害物质,应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处理后,方可排放。
12. 3.2噪声、空气污染的防治:
1噪声敏感建(构)筑物是指住宅、医院、学校、机关、 科研单位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构)筑物。
对噪声超过限值规定的区域,可采取调整作业时间、优化施 工机械设备组合、改变施T方法、增加消声设施等措施,以达到 减少噪声的效果。
12. 4生物保护
12. 4.3在有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出没路段进行水工保护施工 时,应注意维护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
12.4.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3号(Ig8年修订)]第二十八条之规定:砍伐林木必须申 请砍伐许口〔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砍伐。
12.4.5在草原、森林地区焚烧清除丛草、树木易引发火灾和空 气污染.严禁焚烧。
12.5文物保护
12.5.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八十四号(2007年修正)]的规定,在进行建设工程中 发现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哄抢、私分、 藏匿。
12. 5.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八十四号(2007年修正)〕第十七条,文物保护单位的 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 业。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 他建设T.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 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 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丁一程或者爆破、钻探、 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 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参考文献
:1]《建筑用砂》(}B∕T 14684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力 GB/T 16453. 2
DJ《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
[4] 《砌体结构工程施丁一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
[6] 有由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69
[7]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T程设计规范》GB 50423
[8] 《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DL/T 5181
[刃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zT 0219
[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l()
[11] 《灰土垫层T.程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3()l()3
[12] 《灰土地基施丁.T.艺标准》QB-CNCECJOIOn)I
[13]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60
[14]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丁保护设计规范》 SY/T 6793
[15]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
[16] 《铁路路基丁.程施T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号,1998年修订)
[1S]《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八十四号,2007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 水工保护施工规范 SY/T 4126—2013
*
石油工业出版社岀版
(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 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排版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
850 X IIGX 毫米 32 开本 3. 125 印张 79 T■字 印 1 25()() 2014年2月北京第1版2U14年2月北京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1 • 7016 定价:39, ()0 元
版权专有不得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