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 IOO

E 09

备案号:37443—2012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 5225—2012

代替 SY/T 5225- 2005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 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afety PrOdUCtion technoIOgy ProCedUreS for fire & explosive PrOteCtiOn Of OiI & gas drilling, development and StOrage transportation

2012-08-23 发布


2012-12-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前言.....................................................................................*

1范围

3钻井

3.4特殊情况的处理

4试油(气)和井下作业

4. 1井场的布置与防火间距

4.2井控装置及防喷

5- 2 油、气井生产

` 3 特种设备、血热炉、油田专用容器和湿蒸汽发生器

5 4油气井、Il•量站、分离器及管冋的动火

■天牛气集输、处理和储运

防火防爆基本要求.........

:大話气集输和输送................

天场气处理

,」 EV 天然气凝液、液化石油气和稳定轻経的储存

h 5  装卸

(, 改這气准修动火

7 原油,输.世理与储运

7-4 原油储存

S 消防管理

8.3消防队伍建没

8.4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与管理

8.5 应急处理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 S

S

本标准的第3.2.1条、第3.2.2条、第3. 2. 4条、第3. 2.5a)款、第3.2.7条、第3. 4.7条、 第 4.1.3 条、第 4.2.4 条、第 4.3.19 条、第 5.1.4 条、第 6. 1. I. 2 条、第 6. 1. 1.3 条' 第 6. 1. 1.4 条、第 6. 1. 2. 2 条、第 6. 1. 2. 4 条、6. 2. 1.3 C)款、第 6. 2. 1.4 条、第 6. 2. 1. 6 条、第

本标准按照GB Tl. 1-2(Mw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是 SY T 5225-2)(5石油天然气钻井、幵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的修 if.SY T 5225—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増加了钻井现场设畚、设置的布置与天然气儒存处理装置防火间距的要求(见3. 1.3.

——修改了柴油机排气管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批3.2. 4) D

修改了缶井场内动用明火的安全要求(见3.3.7=

——増加了试油(气)和井下作业井场平面布置及与周市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的相关安全要 求(见 4. 1. 1).

増加了应使用压缩氮气或压缩惰性气体等安全方法测试油井动(靜)液面•禁止使用火药弹 和压缩空气的要求(见5. 2.6).

—増加J’试压时无关人员不得进人管道两侧5()m以内.管端封头正前方严禁人员停留或走动 的安全要求_见6. 2. 1. 5 c)~ a

——增加了管道的外部检验一年至少- •次.管道全面检验中首次检验在投产后3郞内逬行.以后 根据管道运行状况确定检验周期的要求(见6. 2. 2. 7).

一修改了原油集输、处理、储运系统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见7. 1.2.S)π —増加了集输站的加剂间、泵房、计量间应有強制通风设施•保持良好通风状态的要求(见 7. 1.2. 11)IJ

増加了原油管道的试运投产应执行SY/T 5737. SY 6IS6SY (.32∣∣有关试运投产的准备、 安全措施、安全设施验收等要求(见7. 2. 1. 1).

——増加了禁止雷雨时上罐顶作业的安全要求(见7.4. 1. 12).

一增加r石油储罐的清洗和维修作业应制定方案.落实防火防爆措施的安全要求(见 7. 4. I- 14).

——增加了消防泵房应设专岗并将证上岗的管理要求(见8. 4.7).

——增加了向周围群众报警可采用“手势"的方法(见8.5. 1.3) O

——增加『"X⅛喷能力巨井场没有储罐和工艺容器的油井.按表1执行有困难时,防火问距砰 适当缩小,但应满足修井作业要求”(见5. 1.4. 2(1(15年版的附录A).

修改了 2(5年版的附录D标题名称.将“应急预案编制提纲”改为“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见附录A. 2005年版的附录D).

— 删除了 25)5年版的附 A,附录B、附衆C.将其内容作为标准JE文要求”

•刪除了 2005年版第6竟中清管次数不少于两次的要求(见2<M5年版的6. 2. I. 3)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 管道局、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枕民、邱少林、裴玉起、张广智、卢鑫、阎玲、张敏、盖明勇、范慎荣、毛 怀新、张学庆、宋FH

本标准代替了 SY T 5225—2005o

SY T 5225 2(105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n 5225—1987, SY 5225 —1994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坏准规定了石油(不含成品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本你准适用于陆匕石油(不含成品油)与天然气钻井、幵发、储运生产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Fl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環新版本(包括所冇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

GB T 22513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井门装置和采油树

GB 5∣m∣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1 Ii>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B 5(10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SlH 174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1H>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116火灾目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5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他

GB 5()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辻防火规范

GB 5U235工业金属管道T程施工规范

<1B5∣∣25t输气管道丄程设计规范

JB 5Q5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2SI泡沫火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观范

GB 5<>351储罐区防火堤设汁规范

GBJ Ih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OA 95火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

SYuU31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SY T 1)422ED集输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SY,τ 0511. 1石油储罐附件 第1部分:呼吸阀

SY TO511. 2石油储罐附件 第2部分:液压安全阀

SY/T 0512石油備罐阻火器

SY T 5()87含硫化氢油气并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SY T 5325射孔施丄及质量监控规范

SY 5727井下作业安全要求

SY T 5737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程

SY 5742石沛天然气钻井井控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SY 5854油田专用湿蒸汽发生器安全规定

SY/T 5922天然汽管道运行规范

SY/T 5957井场电气安装技术要求

SY/T 5964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

SY 5974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規程

SY 5984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査规范

SY 5985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程

SY/T 6120-1995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

SY 6186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

SY 632()陆卜.油气田油气集输安全规程

SY/T 6426钻井并控技术规程

SY 6503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20(y5IFl起施行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549 ⅝ 加)。年5 Λ 1日起施行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与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广号,血> 年4H日 起施行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令第G号21H>25月丨日起施行

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 国家经济委员会、公安部、労动人事部、财政部发布1VS7 119 口起施行

3钻井

3.1.1确定井位前.设计部门应对距离井位探井井口 5km、生产井井口 2km以内的居民住宅、学 校、厂矿、坑道等地面和地下没施的情况进行调査.并在设计书中标明Hf'S

油、气井与周围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GB 50183的规定执行.会也附录

3.1,2油气井井门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应不小于75n“距民宅代不小J- lɪɪ()m;距铁路、高 速公路应不小T 21 M)In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应不小于50(ImO 3.1.3钻井现场设备、设置的布置应保持--定的防火间距。有关安全间距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 钻井现场的生活区与井口的距离应不小T IoOnlO

b) 值班房、发电房、库房、化验室等井场工作房、油罐区、天然气储律处理装置距井口应不 小于30π¼

C)发电房与油罐区、天然气储存处理装置相距应不小于2U∏κ

d) 锅炉房距井口应不小于5lmD

e) 在草原、苇塘、林区钻井时,井场周围应有防火隔离墙或隔离带.宽度应不小于20mβ 3.1.4井控装置的远程控制台应安装在井架大门侧前方、距井LJ不小于25m的专用活动房内.并在 周闱保持2m以上的行人通道;放喷管线出门距井口应不小T 75nι (含磕气井依据SY/T 5(87的规 定).

3.1.5 3.1.2, 3. 1.33. 1.4是应满足的一般性、通行性技术条件,如果遇到地形和井场条件不允 许等特殊情况.应进行专项安全评价.并釆取或増加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在确保安仝的前提下,由 设计部门调整技术条件.

3.1.6井场应设置危险区域图、逃生路线图' 紧急集合点以及两个以上的逃生出口.并有明显标识,

3.2钻井设备与设施

3.2.1井场设备的布局应考虑风频、风向。井架大门宜朝向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风侧。

3.2.2应在井场及周围冇光照和照明的地方设置风向标(风袋、风飘带、风旗或其他适用的装置). 其中•个风向标应挂在施丁.现场以及在其他临时安全区的人员都能看到的地方。

安装风向标的位置可以是:绷绳、T作现场周围的立柱、临时安全区、道路入口处、井架上、气 防器材室等。

3.2.3在油應区、大然气偌存处理装置、消防房及井场明显处.应设置防火防爆安全标识。

3.2.4内燃机排气管应无破损.并有火花消除装置.其出口不应指向循环攏,不宜指向油維区.

3.2.5井场电力装置应按SY T 5957的规定配置和安装.并符合GB 50058的要求。对井场电力装 置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H电气控制宜使用通用电气集中控制房或电机控制房.地面敷设电气线路应使用电缆槽集中 排放。

b)钻台、机房、净化系统的电气设备、照明器具应分开控制.

C)井架、钻台、机泵房、野营房的照明线路应各接一组专线*

≈D地质综合录井、测井等井场用电应设专线。

c>探照灯的电源线路应在配电房内单独控制*

D 井场距井口 3()m以内的电气系统的所有电'气设备如电机、开美、照明灯具、仪器仪表、 器线路以及接插件、各种屯动工具等应符合防爆要求.做到整体防爆。

g)发电机应配备超载保护装置.

h>电动机应配备短路、过载保护装置。

3.2.6对井控装置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 井控装置的配套、安装、阔试、维护和检修应按SY/T 5964的规定执行。

b) 送择完井井口装置的型号、压力等级和尺寸系列应按GB/T 22513的规定执行。

C)含硫油气井的井控装置的材质和安装应按SY T 51)87的规定执行。

出司钻控制台和远程控制合气源应用专用管线分别连接=

远程控制台电源应从发电房内或集中控制房内用专线引出.并单独设置控制开美,

f井场应配备冃动点火装置.并备有李动点火器具。

g >在钻井作业时防喷器安装剪切闸板应按SYzT 5087的规定执行。

含硫油气田钻井硫化氢检测仪和其他防护器具的配置与使用应按SY/T 5087的规定执行, 3.2.8在探井、高压油气井的施丄中.供水管线上应装冇消防管线接口.并备有消防水带和水枪。 3.2.9 施工现场应有可靠的通信联络.并保持24h畅通。

3.3.1钻井队应严格执行钻井设计中有关防火防爆和井控的安全技术要求。钻井设计的变更应按规 定的没计审批程序进行.

3.3.2钻台、底座及机、泵房应无油污.

3.3.3钻台上下及井口周围、机泵房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杂物。

3.3.6井场内禁止吸烟。

3.3.7禁止在井场内擅自动用电焊、气焊(割)等明火。当需动用明火时.枚行动火许M手续.并 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3.3.8在生.产过程屮,対原油、废液等易燃易爆物质泄漏物或外溢物应迅速处理。

3.3.9井控技术工作及Jt防火、防爆要求按SY I- 6426的规定执行∣井控操作和管理人员应按 SY 5742的规定经过专门培训,取得井控操作合格证.并按期复审,

3.3.11钻开油气层后,所有车辆应停放在距井口 3"m以外。因工作需要进入距离井口 3()m以内位 置的车辆.应采取安装阻火器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欠平衡钻井过程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要求按照SY 5974的规定执行■

3.4特殊情况的处理

对有硫化気溢出情况的应急处理应按SY/T 5()87的规定执行"硫化氢含址超过3∏mg m时.应 佩戴正圧式空气呼吸器具,

在有何燃气体溢出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作业和紧急处理时.工作人员应身肴防静电匸作服.并采 取防止TJI廊擦和撞击产生火花的措施

3.4.3井喷发生后.应指派专人不断地使用检测仪器对井场及附近的天然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含髭 进行测量.据供划分安全区的数据,划分安全作业范園。含硫油气井在下风口 IIlI)TTl处、引川m处和 10OOm处各设一个检测点。

进行测量的工作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有监护措施“

3.4.4处理井喷时.应冇医务人员和救护车在井场值班.并为之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

4试油(气)和井下作业

4.1井场的布置与防火间距

4.1.1油气井的井场平面布置及与周围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GB 50183的规定执行.参见附 录A。如果遇到地形和井场条件不允许等特殊情况,应进行专项安全评价.并采取或增加相应的安全 保障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由设计部门调整技术条件匸

4.1.2油气并作业施工区域内严禁姻火.工区内所有人员禁止吸烟。在井场进行动火施工作业应按 动火作业安全规程执行.

4.1.3井场施工用的锅炉房、发电房、值班房与井口、油池和储油罐的距离宜大于3Um,锅炉房处 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側.

4.1.5分离器距井口应大于30mβ经过分离器分离出的天然气和气井放喷的天然气应点火烧掉,火 炬出口距井口、建筑物及森林应大于K)im.且位于井口油錯区主导风向的上风侧.火炬出口管线应 固定牢靠。

4.1.6使用原油、轻质油、柴油等易燃物品施工时.井场5()m以内产禁烟火”

4.1.7井场的计量油罐应安装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K)Ω.避雷针高度应大于人 员作业中的高度2m以上。

4.1.8立、放井架及吊装作业应与高压电等架空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架空线路.

4.1.9井场、井架照明应使用防爆灯和防爆探照灯.有关井下作业井场用电按SY 5727执行,

4.1.11井场应设置危险区域图、逃生路线图、紧急集合点以及两个以上的逃生出口.并有明显 标识。

4.2 井控装置及防啧

4.2.1安装自封、半封或组合防喷器.保证在起下管柱中能及时安全地封闭油套环形空间和整个套 管空间。所有高压油气井应采用液压封井器•配置远程液圧控制台和连接高压节流管汇.远程控制台 电源应从发电房内用专线引出井单独设置控制开关,

4.2.5冲砂管柱顶部应连接旋塞阀;旋塞阀工作压力应大于最髙关井压力.FI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起-F管柱或冲砂中一旦出现井喷征兆,应立即关闭旋塞阀、封并器、套管IM门,防止压井液喷出.

4.2.6对于髙气油比井、气井、高压油气井.在起钻前.应循环压井液2周以L以除气.压井液进 出口密度达到一致时方可起钻;若地层漏失.应先堵漏、后圧井。

4.2.8油气井起下管柱时应连续向井筒内醴人压井液.并计量灌人量.保持压井液液面在井Ll.并 控制起、下钻速度

4.3施工过程的防火防爆

4.3.1施工作业中,应査清井场内地下油气管线及电缆分布情况.采取措施避免施工损坏,

4.3.2井口装置及其他设备应不漏油、不漏气、不漏电。当发生漏油、漏电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井口装置一旦泄漏油、气:、水时.应先放压、后整改t若不能放压或不能完全放压需要卸掉 井口整改时.应先压井、后整改.

-地面设备发生泄漏动力油时.应釆取措施F以整改;严重漏油吋•应停机整改。

—地面油气管线、流程装置发生泄漏油、气吋.应关闭泄漏流程的上、F游闸门,对泄漏部位 整改。

——发现地面设备漏电.应断开电源开关.

4.3.3射孔过程中的防爆按SY/T 5325执行。

4.3.4斥井管线、出口管线应是钢质管线.各段的压力等级、防腐能力应符合设计妾求,满足油气 井施丄需要;进、出口管线应固定牢固,按相应等级的压力设计分段试压合格.

4.3.5不压井作业施工的井LI装置和井下管住结构应貝备符合相应的作业条件要求以及与之相配套 的作业设施、作业T.具。

钢丝绳及抽汲工具,关闭总闸门.打开放喷削门准备放喷,防止油气从防喷侖喷HL 4.3.7气井施工不应用空气气挙.

4.3.8放喷管线应是钢质管线,各段的压力等级、防硫化蝕腐蚀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油气井 放喷需要•管线固定牢固;按相应等级的压力设计分段试压合格。

4.3.9用于高含硫貝井井口、放喷管线及地面流程应符合防疏防腐设计要求.

4.3.1。放喷吋应根据井口压力和地层压力,采用相应的油嘴或骨形阀进行节流控制放喷:气井、高 油气比井,在分离前应配备热交换器,防止出门管线結冰堵塞。

4.3.11使用的油气分离器.对安全阀每年至少委托有资格的检验机构检验、校验一次.分离后的天 然气应放空燃烧。           •

4.3.12分离器及阀门、管线按各自的工作压力试压;分离器停用时应放掉内部和管线内的液体.清 水扫线干净.结冰天气应再用空气把水排出干净。

4.3.13员油测气及施工作:业需用照明时.应采用防爆灯具或防爆F电照明,

a) 高压施匸中的井口压力大于35MPa时,井口装置应用钢丝绳潮紧固定.

b) 高压作业施工的管汇和高压管线•应按设计要求试压合格.各阀门应灵活好用.髙压管汇 应有放空阀门和放空管线,高压管线应固定牢固。

C)施工泉压应小于设备额定最高工作压力,设备和管銭泄漏时.应停泉、泄压后方可检修 泵 车所配帯的高压管线、弯头按规定进行探伤、测厚检查.

d)高压作业中•施工的最高压力不应超过油管、套管、工具、井口等设施中最薄弱者的允许 的最大许可压力范围。

4.3.16对易燃易爆化学剂经实验符合技术指标后方可使用=

a) 井口到分离器出口的设备、地面流程应抗硫、抗一.氧化碳腐浊一下井管柱、仪器、工具应具 有相应的抗硫、抗二氣化碳腐蚀的性能,压井液中应含有缓浊剂。

b) 在含硫化氢地区作业时,气井井场周围应以黄色带隔离作为警示标志,在井场和井架醒口 位置悬挂设置风标和安全警示牌。

C)井场应配备安装固定式及便携式硫化氫监测仪。

d)在空气中硫化氢含量大干3()mg∕m,的环境中进行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正压呼吸器具 4,3.18高压、高产气井管线及设施应配置安全阀并保温匸对安全阀每年至少委托有资格的检验机构 检羚、校验一次。

4.3.19气井井口操作应避免金属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机排气管道应安装阻火器。入井场车辆的排% 管应安装阻火器;对特殊井应装置地滑车.通井机宜安放在距井口 IBrn以外,

5采油、采气

5.1油、气井的井场布置和防火间距

5.1.1油、气井的井场平面布置、防火冋距及油、气井与周围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GB 511K3的规定执行。油气井与周围建(构)筑物、设施的防火间距见表1。如果遇到地形和井场条件 不允许等特殊情况.应进行专项安全评价,并釆取或増加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 下.由设计部门调整技术条件。

1油气并与周围建(构)筑物、设施的防火间距       单位为米

名称

自喷油、气井.単.井拉油井

机械釆油井

一、二、三、四级广、站、库储罐及甲、乙类容器

40

20

IoO人以上的居民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

45

25

相邻厂矿企业

441

2

铁路

国家线

40

211

企业々•用线

30

15

公路

高速公路

3()

20

普通公路

15

IO

架空 通信线

国家IU

40

2(»

其他通信线

15

IlI

35kV及以上理立变电所

40

20

架空 电力线

35kV以下

1∙5倍杆高

35kV及以上

5.1.2施工作业的热洗清蜡车应距井口 20m以上;污油池边离井口应不小于2(>m°

S. 1.3当气井关井压力超过25MPa时,与1()0人以上的居民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和相邻厂矿企 业的防火间距.应按去I规定的数值增加50⅜.

5.1.4无自喷能力且井场没冇储罐和工艺容器的油井,按表1执行有困难时,防火冋距町适当缩小. 但应满足修井作业要求•

S. 2油、气井生产

a) 气举井、注气井、压气站、配气站之间的管线及注蒸汽井口管线应安装单流阀.并无渗漏。

b) 压气站向配气站输送含水天然气时.应进行降低露点的预处理.在配气站内管线I应安装 冷凝液分离器0

C)压气站到配气站的输气管线上要安装紧急放空管•放空管I应装阻火器。

d)斥气站如向多个配气站分輸时,则每个分支管线上应安装截止阀。

5.2.4禁止用空气进行气举采油。

5.2.5禁止以空气作注蒸汽井油管套管环行空间隔热介质.

5.2.8计仗站计量分离器设置的安全阀应做到规格符合要求,每年至少委托冇资格的检验机构检验、 校验J次。

5.2.9计量站内应设置“严禁烟火”的防火标识IJ

5. 2.12油、气井场和计量站用电应按SY/T 5957GB 5()058执行.

5.3特种设备、加热炉、油田专用容器和湿蒸汽发生器

5.3.1汕、气井所使用的圧力容器应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号)的规定, 加热炉按SY (MI31的规定执行•

5.3.2湿蒸汽发生器按SY 5854的规定执行,

5.3.3湿蒸汽发生器朗液化气点火时.燃烧器燃烧正常后.应切断液化气.并将液化气罐移置安全 地点。

5.4油气井、计畳站、分离器及管网的动火

油气井、计量站、分离器及管网的动火应执行动火许可手续.并釆取防火安全措施。

6天然气集输、处理和储运 6.1防火防爆基本要求

2埋地天然气集输管道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单位为米

公称压力

MPa

管径 ɪnm

人以上居民 区、村慎、公共 福利设施、丄矿 企业、重要水匚 建筑、物资仓库

作燃烧材料堆 场、库房.建 筑面积50HTn'以 上的非居住 建筑物

公路

与管线平 行的35 k V 及以上架 空电力絞 路和【級架 空通信线路

与管线平 行的InkV 架空电力 线路

与管线平 行的非同 沟埋地电 缆,通信 电缆和其 他埋地管 线(技术 上可以同 沟的除外)

国家

干线

矿区

公路

P,V≤1.6

DjV<200 2(M≤l)iV≤40(l

D>4()0

13

3()

40

5

ɔ

5

3

1()

K

5

1.6VPN ≤4.ll

ΠN<2>(I 200≤PN≤4<K) DN>400

2(»

40

60

B

In

8

5

15

10

8

PN>4. (I

DN<2(X> 2(IO≤D.V≤4<O DN>40()

25

So

75

10

5

10

S

2()

15

10

6.1.1.2天然气与凝析油混输管道可按天然气管道执行;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凝液管道均按天然气 管道对待,

6.1.2引燃源控制

6.1.2.1天然气集输、处理、储运系统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器设施应采用防爆电器.其选型、安装 和电气线路的布置以及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范围划分应按GB 501158执行。

6.1.2.3天然气集輸、处理、储运系统的建(构)筑物•处理装置塔类、储罐、管道等设施应有可 靠的防雷装置,其防雷装置的设置应按GH 501)57SY 5984执行。防常装置每年应逬行两次检测 (其中在雷雨季节前检测一次),接地电阻不应大于l()∩0

6. 1.2. 8天然气集输、处理、储运系统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动火作业应按动火作业安全规程执行。

6.1. 2. 9天然气集編、处埋、储运系统生产现场应做到无油汚、无杂草、无易燃易爆物,生产设施 做到不漏油、不漏气、不漏屯、不漏火.

6. 1.3其他要求

6. 1.3. 1天然气集输、加压、处理和储存等厂、站应建立严格的防火防爆制度.生产区与办公区应 冇明显的分界标志.并设有“严禁烟火”等醒目的防火标志,

6. 1.3.2天然气集輸、处理、储运系统爆炸危险区域.应按SY 6503的规定安装、使用可燃气体检 测报警器*

6.1.3.3天然气集輸、处理、储运系统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应进行安全评价•其防火、防 爆设施应符合“三同时”的有关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肘瀚收投产。投产正常 后,应对站场管道防火防爆设施进行验收评价。

6.1.3.4应定期对天然气集输、处理、储运系统进行火灾、爆炸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影 响应制定和落实风险削减措施,并应有完善的防火、防爆应急救援预案。

6-1.3-5天然气集输、处理、储运系统的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应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 令第549号)的规定执行。

6. 1.3.6天然气集输、处理、储运系统中设置的安全阀.应做到启闭灵敏,每年至少委托有资格的 检验机构检验、校验一-次I,压力表等其他安全附件应按其规定的检验周期定期进行佼验。

6. 1.3.7在天然气管道中心两侧各5m范围内.严禁取土、挖塘、修渠、修建养殖水场、排放腐蚀 性物质、堆放大宗物资、采石、建温室、垒家畜棚圈、修筑其他建筑(构)物或者种植深根植物.在 天然气管道中心两侧或者管道设施场区外各Wm范围内,严禁爆破、开山和修建大型建(构)筑物。

6.2天然气集输和输送

6-2.1集输、输气管道和站场内工艺管道的投产要求

6. 2.1. 1管道投产前•应进育清扫、试压、干燥、置换等作业.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6.2.1.2管道试压前•应先进行清扫.将管道中的焊渣、泥沙、石块等杂物吹扫干净.

a) 站场内工艺管道的清扫应采用用缩空气进行吹扫,吹扫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应大T- 20m s. 吹扫压丿J不应大于管道的设计压力。

b) 输气管道的清扫应采用清管器分段进行。当清管器的收发不在输气站吋.分段清管应庄地 势较髙的地方设临时清管收发装置,L5()m内不应有居民和建筑物.清管前应确认清管段 内的线路截断阀处于全开状态,清管时的最大压力不应大于管道的设计压力。

C)集输管道的清管方法应视情况而定。可采用洁净水、压缩空气或清管器分段进行,每段不宜 过长(一般不超过1∏km).扫銭压力不应大于管道设计压力。

6. 2. 1.4管道的试圧介质宜选用水。在高差大的山区、缺水、寒冷或人烟稀少地区可采用空气.但 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6. 2.1.5管道的试压应符合以下安全要求:

a) 集输管道、站内工艺管道、输气管道的试压应分别按SY/T 0422. GB 5)251. GB 5(1235 执行。

b 试压过程中(包括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发现管道泄漏,应査明原因.在管道卸压后方可进 行修理.

C)试压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管道两侧50m以内,管端封头正前方严禁人员停留或走动.

6.2.1.6管道在清管、试压结朿后宜进行T燥/干燥后应保证管道末端管内气体在最高输送压力F 的水露点比最低环境温度低5TCo

6. 2. 1.7管道清扫、试压、干燥合格后.在天然气进入管道前,应用氮气等惰性气体置换管道中的 空气。其置换过程应符合以下安全要求:

a 应根据管道的长度、管径、站场工艺流程和所输天然气的組分等注入足够量的氣气等惰性气 体,使所投产的天然气与管道中原有的空气形成充分隔离,保证隔离段在到达貴换管道末端 时空气与天然气不相混合。

b) 置換过程中,管道内的气体流速不应大于5m∕so

e置换时混合气体应排放到站库放空系统,当排放口的气体含氧量低于时即为置换合格.

6.2.2集输气站场、管网的运行

6. 2. 2. 1天然气集输应执行SY∕T5922, SY 6186. SY 6320中相关安全要求,

B集输十线、输气管道及站场的放空管道、放空立管和火炬的设置应符合GB 501 S3的规定• b)放空气体应经放空立管排入大气或引入火炬系统,并应符合环境保护和防火防爆要求。

C) 天然气放空管道在接入火炬之前.应设置阻火设备。当天然气含有凝析油时•,应设置凝液分 陶器《

d) 分离器内的凝液,应密闭回收.不应随地排放。

e) 集输干线、输气管道及站场的火炬应设有可靠的点火装置.并有防止火雨的措施。

f 天然气的放空应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敢空时应有专人监护。当含有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天然 气放空时.应将其引入火炬系统.并做到先点火后放空。

a) 输气站应在管道进站載断阀上游和出站截断阀下游设置限压泄放设施

b) 输气站场内可能存在超压的受压设备和容器,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应小于或 等于受压设备和容群的最髙允许工作压力。

C)安全阀泄放的可燃气体宜引入同级压力的放空管线。当安全阀泄放少虽的可燃性气体时可排 入大气。泄放管宜垂直向上.管口应高出设备的最高平台,且不应小于Zm,并应高出所在 地面5m.厂房内的安全阀其泄放管应引出厂房外.管门应高出厂房2πιL:当安全阀可 能排放仃含油天然气(湿气)或含硫化題等有毒气体时.应将其接入密闭系统或火炬系统*

d) 安全阀的泄放系统应釆取防止冰冻、防止堵塞的措施.

e 对安全阀雁年至少委托有资格的检验机构检验、校验一次=

a)集输、输气管道进行清管等作业需要排污时,应有具体的防火防爆措施。排污口应设置在站 外.并设仃临时排污池,在排污口正前方5<)m沿中心线两侧各L2m范围内不应冇建(构) 筑物。排污时痼实行警戒.不应冇人、畜和火源.

1> T艺管道、设备或容器排污可能释放岀大量气体或蒸气时,应将其引人分离设备,分岀的 气体引人气体放空系统,液体引入冇关储罐或污油系统,不应直接排入大气.

I) T艺管道、设备或容器低压或小流量排放十气时.可直接排入大气.排放口应髙出操作平台 (或地坪)2m以上。L5m以内不应有明火或产生火化的设施U

d)设备或容器内的残液不应排入边沟或下水道.可集中排入冇关储罐或污油系统。

站场内的分离器、管道上的分水器应定时巡査.及时将污水排放至污油系统.并有防止冰冻 的措施-

6.2.2.5干线阀室应保持通风良好,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査验漏,并设置防火标志。

a) 埋地管线无裸露.防腐层无损坏。

b 跨越管段结构稳定.构配件无缺损,明管无锈蚀。

C)标志桩、测试桩、里程桩无缺损,

d)护堤、护坡、护岸、堡坎无垮塌。

Q 穿越管段稳定.无裸露、悬空、移位和受水流冲刷、剝蚀损环等.

f) 管道中心线两側各5m范围内.不应有取土、釆石、挖塘、修渠和修筑其他建(构)筑物等 或者种植深根植物,

g) 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0Tn ⅛围内.不应冇开山、爆破和修筑大型建(构)筑物工程。

h) 管道上有无打孔倫气等情况.

6.2.2.8管道解堵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严禁用明火烘烤。

6.2.2.9対积水管段应及时避行清管作业.排除管内污水、污物,并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6.2.2.111管道的清管作业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符合以下安全要求:

a) 清管作业排污Γl的设置应符合6. 2.2. 4 a)的规定。清管作业前.应对清管器收发设备、仪 表进行I节细检查.收发筒应经严密试验合格,快速盲板防松楔块应保持完好

b) 开肖板前收发筒内压力应确认降到零.并全开放空阀,关盲板后应及时装好防松楔块。

3 清管过程开关阀门应缓开缓关.清管器运行期间.发送站要严格控制进气IS.保证清管器速 度不大于5m7s□

d) 天然气湿气的含油污水排放,应密闭输送至钢制储罐内.罐体及进罐管线应有可靠的接地’

e 对含疏的干燥气体,接收站打开盲板后.应将清出的硫化亚铁粉末排入有水封的排污池.防 止其遇空气后自燃。

6.2.3天然气的加压

6.2.3. 1压缩机组应根据匸作环境及对机组的要求.布置在霧天或厂房内.在高寒地区或风沙地区 宜采用封闭式厂房,其他地区宜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厂房=当采用封闭式厂房时.应有良好的机械 通风设施和足够的防爆卸压面积,其机械通风设施的设:置和泄压面积的大小按GEJ IG的规定执行。

6.2.3.2压缩机房的每一操作层及其高出地面3m以上的操作层(不包括单.独的发动机平台).应至 少有两个安全出门及通向地面的梯F=操作平台上的任意点沿通道中心线与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大距离 不应大于25ma安全岀口和通往安全地带的通道应畅通无阻

6- 2.3.3应根据天然〈压缩机所配套的动力机的类型,采取以下相应防止和消除火花的措施:

a) 当采用电机驱动时.应选择防爆型电动机

b 当采用燃气发动机或燃气轮机驱动时.应将原动机的排气管出口引至室外安全地带或在出 口处采取消除火花的措施。

S 瓜缩机和动力机间的传动设施应釆用=角皮带或防护式联轴器.不应使用平皮带。

6.2.3.4压缩机冋电缆沟应用砂砾埋实.并与配电间电缆沟的连通处用土填实严密隔开。

6.2.3.5床缩机及其连接的管汇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tΩe

6.2.3.6压缩机的吸入管应有防止进入空气的措施•高压排岀管线应设单向阀.

6.2.3.7往复式压缩机出口与第一个截断阀之阿应装设安全阀和放空阀.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不小 于压缩机的最大排量。对安全阀每年至少委托有资格的检验机构检验、校验•次'

6.2.3.8压缩机组的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应完好、可靠"

6.2.3.9投运新安装的或检修完的压缩机系统装置前,应对机纽、管道、容器、装置系统进行氮气 置换.置换时.管道和在机组、容器、装置孔口处的置换速度应不大于5m∕s,当在气体排放口和检 修部位取样分析氣含量低T2⅞时即为置换合格π

6.3天然气处理

6.3.1天然气的加热

加热炉的使用、管理和检验应按SYm)31执行.

6.3.2天然气处理装置的气体置换

天然气处理装置在投产前或大修后重新投用前应进行气体置换.应配备可燃气体检测设备,当排 放出的气体含氧量:不大于2%时为置换合格=用于置换的气体应为紅代等博性气体,置换速度应不大 于 5m∕s.,

6.3.3天然气脱硫

当天然气中的硫化氢超标时.应按工艺要求进社脱硫处理.

6.4.2.3天然气凝液、液化石油气储罐应设冇排水口.排水口处应装有排污箱.污水应送到污水处 理点进行集中处理*

6.4.2.4天然气凝液、液化石汕气储罐宜在其底部的管线上或液化气泵的入口增加注水线。注水线 平时通过阀门与系统分开*

6.4.2.6天然气凝液、液化石汕气和稳定轻炷储鎌应设有固定式喷淋水装置或遮阳防晒设施。储存 温度心应髙于则应采取喷淋水等降温措施,

6.5.1.1装车台顶部应设有遮阳棚.在遮阳棚下应安装自动紧急干粉灭火装置,并在装车台周围配 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灭火器。

6.5.1.2装车台至少设有两处接地(一处是罐车与大地连接,另•处足罐车与管线连接),接地电阻 不大于11Ω∙并在其附近应设置静电消除装置.

6.5.1.3充装前•应冇专人对槽车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凡属下列情况之•者.不应充装。

a 槽车超过检验期而未作检验者一

b) 槽车的漆色、铭牌和标志不符合规定.与所装介质不符或脱落不劾识别者。

C防火、防爆装置及安全附件不全、损坏、失灵或不符合规定者.

d) 未判明装过何种介质者=

e) 雄体外观检査冇缺陷而不能保证安全使用或附件冇跑、仃、滴、漏者’

f 槽车无使用证、押运证、准运证和驾驶员证件者.

K)雄体与车辆之间的固定装置不牢靠或已损坏者.

6.5.1. 7槽车的充装量K应超过槽车罐容积的85'.

6.5.1.11装油完毕.宜静止不小于Zmin后.再进行拆除接地线和发动车辆

液化石油气装卸的防火防爆要求应按SY 5985执行。

天然气凝液的装卸应根据其组分按以卜.要求进行确定:

a)当天然气凝液的组分主要为稳定轻•燈时.其装卸防火防爆要求应按6.5. 1的规定执行.

1,)当天然气凝液的组分主要为液化石油气时,其装卸防火防爆要求应按6.5.2的规定执行.

C)当天然气凝液的组分主要为乙烷或在37.8"C温度下其饱和蒸气压大于LSMPa时.应采用 管道输送,不应釆用槽车灌裝。

凡有下列情況之一吋,槽车应立即停止天然气凝液、液化石油气和稳定轻炷的装卸作业.并做妥 善处理。

a)  雷雨天气1,

b) 附近发生火実。

C)检测出介质有泄漏,

d) 捎车鸞内圧力异常.

e) 其他不完全因素.

6.6改造与维修动火

6.6.1在站场和生产设施上进行维修、改造施T.作业时,应根据生产T艺过程.制定可靠的安全施 工措施。

6.6.2站场内爆炸危险区域和装置、管四、容器等生产设施上的一切动火作业应按动火作业安全规 程执行.

6.6.3站内动火与站内、外放空.不应同时进行。

6.6.5检修仪表应在泄压后进行。在爆炸危险区域内检修仪表和其他电器设施时,应先切断相应的 控制电源。

7原油集输、处理与储运

7.1防火防爆基本要求

7∙ 1.1.1集输、输油等站、库及原油集输管道与周围建(构)筑物、设施的防火冋距应按GB 50183 执行。输油管道与地而建(构)筑物、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GB 5()253执行.埋地原油集输管道与建 (构)筑物的防火间距见表E

3埋地原油集輸管道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单位为米

称斥力

Mpa

管径

Tnm

I也)人以上居民区、村 值、公共福利i殳痼、-L 矿企业、重麦水工建 筑、物资仓斥

非燃烧材料堆厂、库 房、建筑而枳在5()()nr FIl:居住建筑物

铁路

公路

国家T线

矿区铁路

PNW 5

DN≤2<H)

IO

5

10

5

3

DN>2(M)

15

PX>2. 5

D.V≤2oo

20

D∖>2tnι

25

1. 1. 1.2原油与油田气混输管道应按原油管线执行。

7.1.2引燃源控制

7.1.2.4连接管道的法兰连接处.应设金属跨接线(绝缘法兰除外)。当法兰用五根以上螺栓连接 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应构成电气通路,

7.1.2.6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排气管应戴阻火器,

7.1.2.11集输站的加剂冋、泉房、计量间应有强制逝风设施,保持良好的通凤状态=

7. 1.3.2原油集输' 处理、储运系统爆炸危险区域.应按SY 6503的规定安装、使用可燃气体检测 报警群。

7.1.3,3原油集输、处理、储迅系统的新建、改建和扩建TZ程项目应进行安全评价.其防火、防爆 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

7. 1.3.4应定期对原油集输、处理' 储运系统进行火灾、爆炸风险评佔.対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影响 应制定和落实风险削减措施.并应有完善的防火、防爆应急救援预案.

7. 1.3. 5原油集输' 处理、储运系统的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应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 第549号)的规定执行。

7. 1.3.6原油集输、处理、储运系统屮设置的安全阀.应做到启闭灵敏.每年至少委托冇资格的检 验机构检验、校验•次。压力表等其他安全附件应按其规定的检验周期定期进行校验。

7. 1.3.7在原油管道中心两侧各5m范围内,严禁取土、挖塘、修渠、修建养殖水场、排故腐蚀性 物质、堆放大宗物资、采石、建温室、垒家畜棚圏、修筑其他建筑(构)物或者种植深根植物,在原 油管道中心两侧或者管道设施场区外各5()m范围内,严禁爆破、开山和修建大型建(构)筑物,

7.2原油集输和输送

7.2.1集输、输油管道和站场内工艺管道的投产要求

7. 2.1.1原油管道的试运投产应执行SY, T 5737, SY 6186. SY 632(有关试运投产的准备、安全措 施、安全设施验收等要求。

7.2.1.2管道投产前•应制定清管扫线、试压和投油等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7. 2. 1. 4管道的清扫应符合以F安全要求:

a) 站场内工艺管道的清扫应釆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吹扫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应大于2()m∕s, 吹扫压力不应大于管道的设计压力.

b) 输油管道的清扫应采用清管器分段进行.清管次数不少于两次。当清管器.的收发不在输油 站时,分段清管应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设临时清管收发装置.且5()m内不应有居民和建筑物。 清管前应确认清管段内的线路裁断阀处于全开状态.清管时的最大压力不应大于管道的设 计压力。

C)集输管道的清管方法应视情况而定。可采用洁净水、压缩空气或清管器分段进行,每段不宜 过长(一般不超过IOkm).扫线压力不应大于管道设计压力。

a) 集输管道、站内工艺管道、输油管道的试压应分别按SY/T 0422. GB 50253. GB 50235 执行•

b) 试斥过程中(包括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发现管道泄漏.应査明原因,在管道卸压后方可进 行修理。

7.2.2集输油站库、管网的运行

7.2.2.3站库内设置防止超压的泄压装置.应保持灵敏可靠.并按规定定期检验.

7. 2. 2. 4站库内工艺管道、容器等所设置的安全阀.其泄放管应将其接入污油回收系统。对安全阀 每年至少委托冇资格的检验机构检验、校验一次。

7. 2. 2. 5站库内工艺管道、设备或容器的排污和放空,应将其引入污油冋收系统,严禁随地排放。

7. 2. 2. 6旁接油城运行时.应有防止油罐拙空和溢罐的措施。

7. 2. 2. 7在输油站通信中断时.应严密监视进出站压力、排量、温度和旁接油罐的液位.并采取措 施•防止抽空、憋圧和溢罐事故.

7.2.2.8沿线落差大的管道.应保证管道运行时大落差段动水斥力和停輸吋低点的净水压力不超过 设计压力.

7. 2. 2.9管道解堵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严禁用明火烘埒•

7.2.2.10应根据沿线情况对管道进行经常性地徒歩巡杳。在雨季、汛期或其他灾害发生时应加密巡 査次数.巡线检査内容应至少包括:

a) 管道阀组完好,无渗漏.

b 埋地管线无裸露.防腐层无损坏。

C)跨越管段结构穏定.构配件无缺损,明管无锈蚀。

d)标志桩、测试桩、里程桩无缺损。

C)护堤、护坡、护岸、煲坎无垮塌。

f) 穿越管段稳定.无裸露、悬空、移位和受水流冲刷、剥蚀损坏等。

g) 管道两侧各5m范围内.不应有取十.、釆石、挖塘、修渠和修筑其他建(构)筑物等或者种 植深根植物。

h) 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m范闱内,不应有开山、爆破和修筑大剧建(构)筑物T∙程.

i) 管道上无打孔盗油等情况。

7.2.2.11管道的检验应按《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与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

17号)的要求.委托有检验资质的机构定期进行全面检测。

7.2.3输油加压

7.2.3.2输汕泵运行时,应加强岗位之间联系.严密监视参数金化和旁接油罐的液位,防止抽空、 憋压和溢罐事故。

7.2.3.5输油泵检修吋,应关闭进出口阀门。电动阀门应切断电源.手柄放到窄挡位置.并加以 固定It

7.2.3.6输油泉房内的电缆沟应用砂砾埋实,并与配电间电缆沟的连通处用土填实严密隔开.

原油加热装置应设有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加热炉的使用、管理和检验应按SYW31执行。

7.3原油处理

7.3.1原油脱水

a) 在关闭进出口阀时<,

b 进油后未放气或有气吋。

C)内压力小于脱水器允许的最低操作压力时。

<1安全门联锁装置未经检査或失灵时一

7. 3. 2.1应根据不同的原油稳定方法.制定防火、防爆措施。

7. 3. 2. 2稳定装置应在设计的工作压力和温度范围内运行。

7.3.2.3斥缩机吸人管应有防止空气进入的可靠措施。

7.4原油储存

7.4.1储油罐

7. 4. 1.2呼啜阀、液压安全阀底座应装设阳火器.呼吸阀、液压安全阀冬季毎月至少检査两次,每 年进行•次校验*阻火器每季至少检査次。呼吸阀灵活好用。液压安全阀的油位符合要求.油质合 格.阻火器阳火层完好.无油泥堵塞现象。

7. 4. L 3储油僕透光孔孔盖严密.检尺口应设冇仃色金属衬会.人工检尺釆用铜质金属重锤.检尺

IS

后应盖上孔盖。

7. 4. 1.6周定顶油罐极限液位为泡沬发生器接门以下3tcm.安全液位上限应低于极限液fʧ IOOcm. 安全液位卜‘限应高于近出I」管线最高点1 (»0CnIL浮顶油罐极限液位是浮船挡雨板的最高点低于管壁上 沿3<cm∙安全液位上限低于极限液位IlH)Cm .安全液位下限为浮船支柱距離底51 Icmn大于或等于 5Ul><tm'的储油罐进出油管线、放水管线应采用柔性连接

7. 4. 1.7 f⅛油挪内当凝油油位髙于加热盘管时.应先用蒸汽立管加热.待凝油溶化后.再用蒸汽盘 管加热,

7. 4. 1.8储油罐应在安全罐位内运行’储油罐顶部无积雪、无积水、无油污.

7. 4.1.9对油罐附件应定期检査.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入冬前.应对放水阀门的保温情况进行检査. 防止阀门冻裂。

7.4.1.10储油罐放水应冇专人监护.底水应通过放水g⅛⅛⅛接排至'汚油池.冬季何次放水完毕应对 放水管线进行扫线。

7. 4.1.11 I罐作业时不应使用非防爆照明灯具,

7.4.1.12某止雷雨时上罐顶作业。

7.4.1.14石油储罐的淸洗和维修作业应制定方案,落实防火防爆措施.

7.4.2油篷区

7. 4. 2. 1防火堤应按GB 50351的规定进行设置,并保持完好。

7.4.2.2进出储罐组的各类管线、电缆宜从防火堤、防护墙顶部跨越或从弛而以卜穿过。当需穿过 防火堤、防护墙时.应设置套管并应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也可采用固定短管且两端釆用软管密封连 接的形式.

7. 4. 2.3防火堤内应设置集水设施:连接集水设施的雨水排放管道应从防火堤内没计地面以下通出 堤外•并应设置安全可靠的截油排水装置=年降雨量不大于20(>mm或降雨量在24h内可渗完.且不 存在环境汚染的可能时,可不设雨水排除设施.

7.4.2.4防火堤内应无油污等可燃物。

7. 4. 2.5油罐区内不应釆用非防爆电气设施和有架空电力线路通过,

7. 4. 2. 6防火堤与消防路之间不应栽种树木。

7.4.2.7油罐区的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应按GB 5(1151规定的内容执行,

7.5原油装卸

7. 5.1 一般规定

7.5.1. I原油装卸区应建立严格的防火防爆制度.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B

7. 5.1.3装卸区内无油污、无易燃易爆物品.道路应保持畅通’

7. 5. 1.5装卸前应对槽车顶盖、踏板、车盖垫圏、底部阀门和油舱附件等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 能作业’

7.5.1.6装卸作业现场应设导静电装置,装卸人员在装卸作业前应触摸导静电装置.导走静电。

7.5.1.7操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服和鞋,开关槽车车盖、起放套管(软管)和检查卸油管时,应轻 开、轻关、轻放。充装时人应站在上风侧。

7. 5.1.10甫雨天气或附近发生火灾时不应装卸油品。

7.5.2.2接送槽车时.叽车头应按规定拖挂隔离车.装卸吋机车头和其他牢辆不应进人栈桥严禁烟 火区。

7.5.2.3栈桥的铁路每根道轨和栈桥鹤管法兰处,应用两根直径不小于5mm的金属线连接.每

2()()m铁轨应设接地点一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丁∙ IUfk

4mm的软铜导线与接地极连接.                                    .

7.5.2.5原油装车温度不超过规定值,装卸鹤管应插入到距槽罐底部20OmIn处.装卸流速应控制 在4. 5m∕s以下。

7.5.2.6装油完毕.宜静止不小于Zmin后.再进行计虽等作业,

7.5.3 汽车装卸

7.5.3.2装卸台应设两处静电接地活动导线,装卸前分别接于罐体和车体.间距宜为25m.且接 地电阻值不应大于IUCiS

7.5.3.3装卸油汽车应配备灭火器、灭火毯.

7.5.3.4装车鹤管应采用标准的金属鹤管或带有铜丝的专用胶管。装车时庞使鶴管流速控制在

4. 5m∕S 以下*

7. 5. 3. 5装油完毕.宜静止不小于2min后.再进行飛样、检尺、測温、拆除接地线等.

7.5.4禍头装卸

7.5,4.1油码头按建设船舶的载重吨位划分等级。等级划分见表L

7. 5.4.2油码头选址及至其他相邻码头或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 50(174的规定,

7.5.4.3装卸油码头与陆地明火及散发火花的地点的防火距离应不小于m.

7.5.4.4汕码头应在岸边方向根据需要设置安全围障,生产区可不另设=

7. 5. 4. 5油码头的建造材料应釆用非燃烧材料《护舷设施除外),

7. 5. 4. 6油码头应设有明显的红灯信号。

20

4油码头分级

等级

沿海

\

内河 t

一级

≥HHM)(I

≥5(M)(I

二級

300()-* <1(KHM)

H)()0-*<5<H)0

三级

I(Hln** Oouo

<10()0

四級

<!(MM)

<100

7.5.4.7停靠需要排放压胞*或洗船水油船的码头.应设置接收压舱水或洗舱水的设施B

7.5.4.8油码头输ifħff⅛⅛ 的阀门应采用钢阀输油管线在岸边的适当位置应设紧急关闭阀一

7.5.4.9油码头应设有为油船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此接地装置应与码头上装卸油品设备的静电 接地装置相连接。

7.5.4.10油码头采用橡胶软管作业时•应设置过压保护装置。

7.5.4.11油码头及油船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完好可註。

7.6改造与维修动火

7.6.1在站场和生产设施上进行维修、改造施工作业时.应根据牛产丁■艺过程.制定可靠的安全施 工措施。

7.6.2站场内爆炸危险区域和管冋、容器、储罐、装置等生产设施上的一切动火作业应按动火作业 安全舰程执行。

7.6.3检修仪&应在泄压后进行.在爆炸危险区域内检修傥表和其他电器设樞时,应先切断相应的 控制电源.

8消防管理

8.1.3应编制防火防爆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参见附录A要求并定期演练。

8.2 工程建设

8.2.1油气HI及油(气)长输管道新建、改建、扩建项冃的总体规划,应包括消防站布局,消防给 成、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消防没施等内容.

8.2.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防火防爆设施.应与主体丁.程同时设计、同时施丄、同时验收. 8.2.3设计部门釆用的防火防爆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有法定 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证书.

8.3消防队伍建设

8.3.1专职消防队(站)人员、车辆、装备配套建设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8.3.2专职消防队应执行《企业事业申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国家经济委员会、公安部、劳动人 事部'财政部发布),深入辂区开展消防宣传,进行防火检查.熟悉道路、水源、单位的分类、数垃 及分布.熟悉单位消防设施、消防组织及其灭火救援任务的分丄情况.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定期 演练。

8.3.3油气牛产单位应建立志愿消防队.协助本单位制定消防安全制度.经常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 训.按规定进行防火巡杳和防火检査.维护保养本单位、本岗位的消防设施器材一定期进行灭火训 练.发生火灾时.积极参加扑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因调査。

8.3.4志愿消防队应做到有组织领导、有灭火手段、有职责分T、有教育培遡计划、有灭火预案; 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具.会检査、发现、整改,殷的火灾隐患.会拝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疏 散逃生;熟悉本单位火灾特点及处置对策.熟悉本单位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情况和灭火疏散预案及沢 源情况,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8.4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与管理

8- 4. 1油气站、场的消防监测、火灾报警、消防绐水、泡沫灭火、消防站、消防泵房等设施和器材 的配置按GB 5II1S3的规定执行。

8.4.3 火灾白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检査按GB 5()116GB 51)166的规定执夺 8.4.4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施丁.、验收及运行检查按GB 5<)151CB5<2SI的规定执行. 8.4∙5自动喷水火火系统的应用参照GB 5(OS4的规定执行一

8.4.7消防泉房应设专岗,持证上岗.实行24h值班制度.定期对消防条试运和保养。

8.4.8消防重点岗位应设置宜通外部的通信设施。

8.5应急处理

向周围群众报警可用呼喊、『势、警傍、警带、广播.也可用哨、锣等就地取材的方法。

8.5.2 火场逃生与救援

8.5.2.3无法自行逃脱时."I用呼城、用非金属物休敲击管銭、设备、锣、盆或挥动衣物等方法向 其他人员求救.

8.5.2.4被困人员神志清爬但住烟雾中辨不清方向或找不到逃生路线时.应指明通道,让其自行脱 险.对于因惊吓、烟桌.火烧、中毒而昏迷的人员’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应用背、抱、抬等方 法将人救出。

8.5.2.5对于受伤人员.除在现场进行紧急救护外.应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8.5.3灭火

8.5.3.2发现火灾后.在报警的同时.义务消防队应立即启动灭火和盅急疏散预案.扑灭初起火灾。 无关人员撤离现场.专职消防队到达现场后,义务消防队应配合做好灭火救援工作。

8.5.3.3专职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应迅速出动:到场后.按预案展开灭火救援T.作,并根据火情侦 察情况和火场指挥部要求.随时调憤力量部署.实施灭火救援。

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 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8.5.4安全警戒及疏散撤离

发生火灾、爆炸后.事故有继绒扩大要延的态势时.火场指挥部应及时采取安全警戒措施.果断 下达撤退命令,在确保人员安全前提下.抢救设备、物资.采取相应的措施一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ʌ. 1基本情况简介

基本情况简介包括作业场所和其地理位置、风向、口然状况•作业场所附近的医院和消防部门所 在地、距作业场所距离、通信及交通情况。

A.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应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包括决策机构、咨询机构、运行管理机构、湿急指挥和救援机向、 现场指挥机构等.同时应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应急组织机构、部门、相关人员及社区 的联系方法。

A. 3 应急响应

A.3. 1 分级响应程序

应依据应急情况的类别、危宙程度的级别和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 定预案的分级响应条件-

ʌ. 3. 2报警、通信联络的选择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佔结果•确定以卜内容:

有效的报警装置:

有效的内部、外部通信联络手段。

A. 3. 3危险区的隔离

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別、危吿程度级別.确定以下内容;

危险区的设定: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I

——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A.3.4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依据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一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

——非事枚现场(含周边社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A.3.5 应急灭火方法选择

A. 3. 5. 1油气井井喷着火,可采用密集水流、喷射干粉、大排吊:高速气流喷射,水泥喷砂切割.高 效灭火剂综合灭火、空中爆炸以及打救援井等方法灭火.灭火抢险作法.具体可参照SY/T 62<I3规 定的内容。当汕气中含冇硫化氢气体时.应根据浓度釆取相应措施,

24

A.3.5.2油謙起火∙应冷却燃烧油雄和相邻油標一可采用灭火器、喷射泡沫、啧射F粉等方法灭 火=灭火作法可参照SY T 6306.如预计油攏有可能发生沸溢或喷灘.应将人员師散到安全区域’ ■V 3-5.3油管道泄漏或着火时.应迅速关闭阀门或堵漏.釆取防火或灭火措施.同时保护受火势成 胁的生产装置、设备

A.3.5.4气管道泄漏或笆火•应迅速关闭阀门切断气源或堵漏.同时保护受火灾威胁的生产装置、 设备.失控状态下的气管道火灾.不应灭火.

A.3,5.5密闭性装置?:火.灭火的同时,应采取冷却、泄压、堵漏等措施.排除火势扩大和爆炸的 危险.掩护、疏敞有爆炸危险的物品.

A.3.6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医院救治

依据对诃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附近地区医疗机构的设置情况的综合分析结果.确注 以下内容:

——伤亡人员的转移路线、方法:

-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措施;

—受伤人员进入医院前的抢救措施;

—选定的受伤人员救治医院:

——提供受伤人员的致伤信息.

A.3.7 应急结束

危险得到有效控制后•宣布紧急状态解除.并通知周边社区及有关人员.

A.4应急保障

A. 4. 1内部保障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确定应急队伍;

应急通信系统;

应急电源、照明:

——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

A.4.2外部救援

依据对外部急救援能力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互助的方式:

——清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

——应急救援信息咨询: 一专家侑息.

A.5应急培训计划

依据对作业人员能力的评估和社区或周边人员戎质的分析结果.确定以F内容:

—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Si T应急响应的培训;

—社区或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A. 6应急演练计划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結果,确定以1、一内容:

——演练准备;

——演练范围与频次;

——演练实施记录与评估。

A.7社区警告及保护计划

应急预案还宜包括社区警吿和保护计划。宜使用公认的扩散模拟技术以确定在井场叫周各种硫化 氢浓度的扩散半径.任何居民或商业区如果坐落在井场的括Umgjn√ 3H}ppm>硫化長浓度半径范 围以内.则宣考虑使用施时安全避唯所.以便为将公众从临时避难所中安全地撤出令得更多的时间。

社区警告及保护计划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几个方而:

a) 计划:一项在井场附近地区硫化基的大气浓度达到75mg m ( 5∣∣PPrn J,二氧化硫达到 27mg∕m3 (InPPm)时,井场附近地区居民及土地拥有者的通知及撤离计划.

b) 图及清单;象限图及电话清单.t⅛K±fe明所有居民、学校、商业区的标识号码、所在地 点及电话号码(如有的话)和牲口棚、监狱、道路、动物的位置.以及任何可能引起人员 岀现的地方.而这些人"J能需要接到警告或被通加撤离.进入及撤离路线宜在地图上注明. 任何一个人需要在撤离时得到帮助.比如病床、轮椅等.宜在表上注明.以便撤离时优先 提供帮助。如果使用了就地躲避.就地躲避的区域可用•个朋绕井场的圆圈来表示.圆圏 的半径是150Tng mj (I(IOPPm)或更大硫化氧浓度的暴露半径。

C)建议:向政府部门及当地应急服务蛆织提岀在硫化'A或二氧化硫释放期间.保护井场以外的 公众的初始响应的建议,

d)作业条件:在此条件下,现场作业者代表将与地方当局接触,并釆取所建沒的社区保护 措施。

C)安全设备;为支持社区警告及保护计划.将由作业者和地方当局或服务公司提供的安全设备 的描述及地点.

参考文献

LG SY/T 6203油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

2] SY/T 63(16常任储攏的灭火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 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 5225—2012

石油匸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安定口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 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搆版印刷

新华书店」匕京发行所发行

*

880 X 1230毫米16开本2 25印张62 T字 印1—5IUM) 2012年”月北京第12012年口月北京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1 ∙ 6B14 定价:27. 00

版权专有不得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