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


TB 10754—2010

J1150—2011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I QUanty ACCePtanCe Of High-SPeed RaiIWay TraCk Engineering

2010—12—08 发布


2010—12—08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Iity ACCePtanCe Of High-SPeed RaiIWay TraCk Engineering

TB 10754—2010

J IlSO-2011

主编单位: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施行日期;2010128

中国铁道出版社

2 01 1年•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754—2010

J 1150—2On

*

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IOoO54,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 中国铁道出版社印刷「印

开本85OmmXI 168 mm 1/32 印张6 字数156千字

20114月第120114月第1次印刷

统•书号『5113 • 3456 定价328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凡购买铁道版图节,如有缺页、倒页、脱页者,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调换。

发行部龟话:路(021)73170,(OIo)51873172

出版社网址h(tp//www. IdPresa COm

关于印发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等9项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通知

铁建设C2010] 240

现印发《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最验收标准》 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01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010)、《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010)、《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010)、《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010)、《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010)、《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010)、《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8—2010)9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TB (TB (TB (TB (TB (TB (TB (TB


10424— 10751 — 10752—

10753—

10754—

10755—

10756—

10757—


铁道部原发《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24—200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 标准》(铁建设〔2005) 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 160号)、《客运专线铁路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 〔2005160号)、《客运专线无琲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 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高速铁路CRTSn型板式无 硅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客 运专线铁路无昨轨道充填层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

200990号)、《客运专线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 准》(铁建设〔2007251号)、《客运专线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213号)、《铁路CTCS-2级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列控中心及列控车载设备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 行标准》(铁建设函2007) 715号)、《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 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6167号)、 《关于修改〈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部 分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6169号)、《关于修订〈客运专 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局部条文的通知》(铁 建设〔2006196号)、《关于印发〈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 知》(铁建设〔2009152号)同时废止。另外,铁道部前发的 有关标准中与本次发布的9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如有相悖之处, 以本次发布内容为准。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等9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由铁道部建设管 理司负责解释,由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中国铁道出版社组织出 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二。一。年十二月八日

、厶          -->

刖   H

本标准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9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 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934号)的要求,在《客 罵#线无砰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 (2007 ) 85号)的基础上,充分吸纳京津、武广、郑西、合宁、 台武、石太、东南沿海、沪宁等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经验编制 而成的。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紧紧把握高速铁路总体技术路线,坚持高 起点、高标准,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 新,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路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推。

本标准共分1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規定、 与线下工程的交接、施工控制网、CRTS I型板式无砕道床、 CRTSn型板式无非道床、CRTSl型双块式无炸道床、CRTSn型 双块式无酢道床、枕式无券道岔、板式无旃道岔、有作道床、有 炸道岔、轨道过渡段、钢轨伸缩调节器、无缝线路、轨道精调整 理及钢轨预打磨、线路标志、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等。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

制、细节控制方面明确了建设各方的关键性工作内容。

相标准。

本标准全部条文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 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

有关资料寄交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金牛区金科东路 68n邮政编码:610036),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 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 Ooo38),供今后修订 时参考。

本标准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铁二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 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赵 智、谢录杲、秦瑞谦、王智勇、梅 红、 刘 华、白昆华、杜建武、宋德佩、万 轶、吴海涛、郑文军、 潘自立、何晓敏、孙柏辉、曹德志、杨宏伟、颜景润、胡 建、 杨晓辉、陈孟强、许 非、张利军、冀光民、汪梨园、刘 辉。

主要审定人:安国栋、苏全利、米 隆、吴明友、付建斌、 王其昌、吴细水、罗国伟、姚冬、王邦胜、冀聪明、郭强、 赵新宇、李兵选、刘.彬、江成、王继军、闫红定赵陆青、 孙立、许有全、潘声啟、伍 林、钱振地。

目 次

I总 则

2 术 语

3疝本规定

3. 1  •-般规定

3.2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划分

3.3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内容和要求

3.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4与线下工程的交接

41 一般规定............

4.2线下讎口工程交接

5施工控制所

5.2 CP ICPIl和线路水准基点复测

6.2底座与凸形挡台

6.3轨道板铺设...........

6.4板下充填层

7.3桥上滑动层、高强度挤塑板

7

7.4桥上混凝土底座板

7,5台后锚固结构

7.6轨道板安置点、基准点

7.7轨道板铺设

7.8板下充填层

7.9、轨道板纵向连接及灌浆孔封堵

7.10侧向挡块

7.11轨道板锚固连接

8.3桥上混凝土底座

8.4隔离层、弾性垫层

8.5轨排组装、调整

8.6混凝土道床板

9.2支承层

9.3桥上混凝土底座

9.4隔离层、弹性垫层

9.5支脚安装、精调

9.6混凝土道床板

9.7轨枕振动嵌入

9.8固定架安装轨枕

IO枕式无作道岔

'W. 1 一般规定

10.3桥上混凝土底座

8

10.4隔离层、弹性垫层

10.5道岔控制基标及加密基标

10.6道岔组装、调整

10.7混凝土道床板

10.8道岔钢轨焊接

H 板式无酢道岔

11-2路基上混凝土垫层

11-3桥上滑动层

0 4桥上混凝土底座

11.5 基准点、定位点

II- 6道岔板铺设

1L7路基上、隧道内混凝土底座板

>1.8桥上板下充填层

11.9 板缝及观察孔

IJ-IO 转换设备基础

H. 11 侧向挡块

11.12道岔板锚固连接

II. 14道岔钢轨焊接

12有作道床

12.2铺轨前铺奔

12.3分层上昨整道

13 有昨道岔

13.2道岔控制基标及加密基标

13.3铺岔前预铺道奔

13.4道岔铺设

13.5 道岔铺■整道

13.6道免钢轨焊接

14轨道过渡段

14.2无酢轨道与有祚轨道结构间的过渡

14.3不同无薛轨道结构间的过渡

15钢轨伸缩调节器

15.2无詳轨道钢轨伸缩调节器

15.3有砕轨道钢轨伸缩调节器

16无缝线路

16.2神轨道铺轨二

164工地钢轨焊接…二....

16.5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

17轨道精调整理及钢轨预打磨

17.2无炸轨道精调整理

17.3有硅轨道精调整理

17.4道岔精调整理

17.5钢轨预打磨

18 线路标志

19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

19. 1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

19.2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查

19.3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

本标准用词说明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条文说明

IO

1总 贝U

1.0.1为加强髙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高速铁路 軌i∏τ.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最,制定本标准。

1.0. 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时速250 ~ 350 km高速铁路轨道工程 施I质量的验收。时速250 km以下客运专线、城际铁路轨道工 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应参照执行。

*∙°∙4 .敝各方应做好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 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等工作,落实质量、安全、工 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建设管理要求。

L0.5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必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技 术标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满足工程结构安全、耐久 性能及系统使用功能要求,保证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营。

L0.6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应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施工废弃物及污水应集中处理,合理排放,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0.7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守职业健康标准和安全 技术规程,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

1.0∙9高速铁路轨道工程应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验检测 手段,取得的数据应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质量状况。所用方 法和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仪器精度应能满足质量控

制要求,质量检测人员必须具有规定的资格。

1.0.10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的各类质量检测报告、检查验收记录 和其他工程技术管理资料,必须按规定及时填写,并且严格执行 责任人签字确认制度。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应按相关规定整理 归档。

1.0.11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中所釆用的承包合同文件和工程 技术文件等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当设计要 求的质量指标高于本标准的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办理。

1.0. 12参加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及验收的各方管理、技术和 作业人员,应经过本标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10. 1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前应按相关标准要求对线下构筑 物沉降、变形进行系统观测与分析评估,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 施工。

1. O- 1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系 统,并与路基、桥涵、隧道及车站等防、排水设施顺畅衔接,确 保排水畅通。

1. 0. 15与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相关的接口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设 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相关单位应做好接口衔接配合工作。

1.0.16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测量,应按《高速铁路工程测 量规范》执行。

1.0.17本标准应与《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配 套使用。

1.0.18本标准未涉及的新技术、新丄艺、新设备、新材料,其 施工质量的验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的规定。

1. 0.19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 语

反映工程施工过程或实体满足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 廁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 IyI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2.0.2 验收 acceptance

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参与 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 ht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或电子文档对 「.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作出确认。

2.0.3 进场验收 Site acceptance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按相关标准规定要 求进行检验,对其达到合格与否作出确认。

2.0.4 检验 inspection

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 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 活动。

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 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2. 0. 6 见证检验 WitneSS testing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材料取样、送样、检验或某项检测、试 验过程进行的监督活动。

2. 0. 7 平行检验 ParalIeI acceptance testing

监理单位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

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査或检测的活动。

2.0- 8 旁站 On-Site SUPerViSion

在工程的关键部位或关键T序施工过程中,由监理人员在现 场进行的监督活动。

2.0.9 工序 WOrking ProCedUre

工程施工过程的基本单元。

2. 0. 10 交接检验 handing OVer inspection

由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方经双方共同检查并对可否继续施工 做出确认的活动。

2. 0. 11 主控项目 dominant item

对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 检验项目。

2. 0. 12 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2. 0. 13 抽样检验 SamPling inspection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逬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 或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 检验。

2. 0. 14 抽样方案 SamPIing SCheme

根据检验项目的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

2. 0.15 计数检验 COUnting inspection

在抽样的样本中,记录每一个体有某种属性或计算每一个体 中的缺陷数目的检查方法。

2. 0.16 观感质量 quality Of 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2.0. 17 返工 rework

对不合格的工程部位采取的重新制作、重新施工等措施。

2.0. 18 返修 repair

对工程不符合标准规定的部位采取整修等措施。

4

2.0. 19 缺陷 defect

1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 HlM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C

2.0. 20 一般缺陷 COmmon defect

対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

M,,

L β. 21 严重缺陷 serious defect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

H

2. 0. 22 型式检验 type inspection

确认产品或过程应用结果适用性所作的检验。

2. 0. 23 工后沉降 SettIement after acceptance

铺轨工程完成以后,基础设施产生的沉降量。

2. 0. 24 标准长度钢轨 Standard IengLh rail

公祢长度为25 m50 mIoOm的钢轨(又称定尺轨)。

2.0. 25 长钢轨 LOng rail

超过标准长度的钢轨(其中包括厂焊钢轨)。

2. 0. 26 单元轨条 Unit rail Iink

用长钢轨焊接而成,达到无缝线路设计所需的单元长度。

2. 0. 27 设计锁定轨温 design fastening-down rail temperature

根据气象资料和无缝线路允许升温幅度、允许降温幅度,计 算确定的无缝线路锁定轨温。

2.0.28 施工锁定轨温 COnStrUCtiOn fastening-down rail temperalure

铺设无缝线路时确定的锁定轨温,即单元轨条始端及终端铺 入轨枕承轨槽时分别测得轨温的平均值。

2. 0. 29 实际锁定轨温 actual fastening-down rail temperature

无缝线路温度应力为零时的钢轨温度。

2. 0. 30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 glued insulated rail joint

5

由胶粘剂胶合的钢轨绝缘接头

2, O- 31 支承层 SUPPOrting Iayer

无砕轨道结构中,用于支承混凝土道床板或轨道板的承 载层。

2. 0∙ 32 混凝土底座 COnCrete base

现场浇筑的用于支承CRTSl型轨道板、道岔区混凝土道床 板或在桥上支承CRTS ∏型轨道板和双块式混凝土道床板的钢筋 混凝土基础O

2. O- 33 板下充填层 PaCkedIayer

灌注于已定位的轨道板(道岔版)和混凝土底座或支承层 之间的结构层。

2,0- 34 双块式轨枕 bi-block SIeePer

釆用钢筋桁架连接两块混凝土支承块而形成的轨枕,是双块 式无蜂轨道的主要部件。

2.0.35 混凝土 道床板 COnCrete track bed Slab

现场浇筑的埋设双块式轨枕或混凝土岔枕的整体钢筋混凝 土层。

2, 0. 36 CRTS I 型板式无郁轨道 CRTS I SIah ballastless IraCk

将预制轨道板通过板下充填层,铺设在现场浇筑的具有凸形 挡台的钢筋混凝土底座上,并适应ZPW-2000轨道电路的单元轨 道板无酢轨道结构形式。

2,0- 37 CRTS ∏ 型板式无詳轨道 CRTS ∏ Slab ballastless track

将预制轨道板通过板下充填层,铺设在混凝土支承层或连续 的钢筋混凝土底座上,并适应ZPW-2000轨道电路的连续轨道板 无亦轨道结构形式。

2.0.38 CRTSl 型双块式无碎轨道 CRTS I bi-block SIeePer ^aIJaSIIeSS track

将预制的双块式轨枕组装成轨排,以现场浇筑混凝土方式埋 人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并适应ZPW-2000轨道电路的无非轨道结 .6 •

枸形式。

将预制的双块式轨枕通过机械振动法嵌入现场浇筑的钢筋 根群上道床内,并适应ZPW-2000轨道电路的无■轨道结构 式,,

2.0.40 枕式无非道岔 SIeePer ballastless IUmOUt

将预制的混凝土岔枕组装成标准道岔轨排,以现场浇筑混凝

I疗式埋入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并适应ZPW-2000 道电路的岔 K无炸轨道结构形式。

L0. 41 板式无酢道岔 SIab ballastless turnout

将预制的混凝土道岔板通过板下充填层,铺设在混凝土垫层 或钢筋混凝土底座上,并适应ZPW-2000轨道电路的岔区无酢轨 造结构形式。

2.0.42 充填式垫板 filling Pad

由注入袋及树脂浇铸体组成的、用于精确调整钢轨高低用的 地板。

在框架控制网CPo)的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 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lI)提供 起闭的基准。

2. 0. 44 线路平面控制网(CPn) route horizontal COntrOI network (CPn)

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l)基准上沿线路附近布设,为勘 测、施工阶段的线路测量和轨道控制网测量提供平面起闭的 基准。

2.0. 45 轨道控制网CPnl) IraCk COntrOl network (CPiIl)

沿线路布设的平面、高程控制网,平面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

■ 7 •

CPl)或线路平面控制网CPU),高程起闭于线路水准 基点,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施測,是轨道铺设和运营 维护的基准C

2. 0. 46 加密基标 den si GeatiDn reference mark

在轨道控制网CPlll)基础上加密的轨道控制点,为轨道 铺设所建立的基准点,一般沿线路中线布设。

3基本规定

3.1 J般规定

Λ 1.1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 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检验制度。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按表 V1.1的规定填写,总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査,并作岀检查结论。

3.1.1现场管理检查记录表

哗位工程名称

开工日期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设计単位

项目负责人

监理单位

总监理工程师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序写

项    目___________

____内 容____

I

开工报告___

2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3

质量责任制

4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5

施丁技术皆您

6

施工图现场核对,情况

7

_下部结构物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资料

8

交接桩、施工复测及测量控制网资料

9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环境保护方案及 审批

续表3.1.1

序号

__________项    目       ___

内 容

10

分包方资质及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

1

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

12

管理层、技术房、作业层人员质量責任登 记表

13

施工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配置

14

现场材料、设备存放与管理制度

15

相关工程接口检验資料

检查结论;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3.1.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单位应对其 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 检查认可。凡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单位应按批次进 行检验,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其质 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 分别标识存放。

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 后,施工单位应进行检査,并形成记录。

3 •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 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 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査或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施工。

3-1. 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1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验收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

2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参加丁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佇种检查记录签证人员应报建设单位确认、备案。

4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 此堆础上进行。

5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现场检验项目,监理单位 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见证取样检测或见证检测O

6检验批的项目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

7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8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 应的资质C

9单位工程的综合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蛰査共同评定。

3.1.4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负责轨道铺设条件的评 俏「作,并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等单位实施。评估 过程中各方应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 %实、可靠。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工程 施丄U

1轨道工程与线下工程工序交接应在轨道工程施工一个月 前进行,并应成立专门的线路交接小组。

2轨道工程施工前线下工程主体应全部完工,检验合格。 并对相关接口工程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工程 施工。

3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 冋收处理。隧道在交由轨道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 位对隧道清洗除尘的质量进行全面验收。

4轨道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线下工 程施工单位向轨道施工单位提交控制网资料、线下构筑物竣工测

-IL •

量资料、桩撅及与轨道工程有关的变更设计、线下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资料等文字及电子文档资料。

5轨道匸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勘察设计单位会同施 工单位对CPICPIl及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施工单位依据复 测资料进行CPln测设,并复核中线桩和基础面高程及平整度等, 核实中线和髙程贯通情况。

3.1.6无粹轨道施工前,应对支承层、混凝土底座、混凝土道 床板施工和轨道板铺设、充填层灌注等重要分部、分项工程和关 键工序进行工艺性试验。

3.1.7轨道施工测量采用的测量仪器、方法、精度及平差计算 应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

3.1.8轨道道床漏泄电阻、无昨轨道绝缘处理及综合接地应符 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3.2工程施工质■验收单元划分

3.2.1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划分为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3-2.2单位工程应按一个完整工程或一个相当规模的施工范围 划分。正线轨道单位工程按一个区间(以站中心为界,含正线 道岔)划分;当区间含有不同类型轨道时,单位工程也可按轨 道类型划分;当区间轨道划分为不同的施工标段或接管管段时, 单位工程也可按施工标段或接管管段划分。

3.2.3分部工程应按一个完整部位或主要结构及施工阶段 划分。

3. 2.4分项工程应按工种、工序、材料、施工工艺划分。

3.2.5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验收需要按长度、施工 段(处)等进行划分。

3.2.6轨道工程分部、分项王程划分和检验批、检验项目应符 合表3.2.6的规定。

• 12 •

a 3. 2. 6轨道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检验批划分和检验项目

-          ----r

⅜ffliτ.⅛

分项T

检验批

检验项目条文号

主控项目_

—般项目

υ*⅞ F匸程 的交接

线卜及接口

工程交接 I

交接区段

4.21~426

4.2. 7~4. 2. IO

I柱制网

CPICPU和线路 水准基点复测

测量区段

5.2. J -5.2.5

CP Ifl测设

测量区段

5.3, 1 -5.3.3

5, 3.6

A.

虐 冰

CUTS 1 型 板式无郡 道床

底座与凸 形挡台

模板

安装段

6.2 1 -6.2.2

6.23-6.2.6

钢筋

安装段

627~6210

6.2. U -6.2.14

浇筑段

&Z15-&2J7

6.Z J8~6 2 2O

轨道板铺设

铺设段

6.3r 1 ~6- 3.5

6l 3.6*6,17

板下⅞⅜⅞

灌注段

64.1 ~64.15

6.4 16 -6.4.21

凸形挡台壊充树脂

灌注段

6 5.1 -&5.4

&5565,8

CRTSJI型板

式无作道床

支承层

引导线

或模板

安装段

7,2+1

7,2.2 ~7, 2,4

水硬性 混合料或 混凝土

摊铺段或 浇筑段

"5~7.214

7.115^7.119

桥上滑动层、高 强度挤塑板

施工段

7.3.1 ~7.3.9

7.3. 10

桥上混凝 土底座板

模板

安装段

7.4. 1

7.4,2-7t 4.3

钢筋

安装段

T 4.4-7.4,5

7.4 6~7.4.9

钢板 连接器

每座桥

74 ~7.4]2

7,413-7.4.14

底座 混凝土

浇筑段

7.4.15

7.4.16-7.4.19

后浇带

混凝土

浇筑段

7.4.1)^7.422

7.4. 23

■ 13 •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检验批

__检验项目条文号

主控項目

一般项目

CRTSll 型 板式无炸 道床

,

台后锚

固结构

摩擦板

每处

7.5,1 -7.5.5

7.56^7.5.11

端刺

每处

7 5l12^7.5l16

75,17→7.5l2D

过渡板

每'处

7.5L 21 ~7Λ21

7.5l25~7Λ29

轨道板安置点、 基准点

测量区段

7.6tl ~7.&2

7.63~7.66

轨道板铺设

铺设段

7.7.1 -7,7,5

7 7.δ-TT7

板下充填层

灌注段

7.&1~7.&12

7.8. □ ~7 & 18

轨道板 纵向连 接及灌 浆孔封堵

模板

安装段

7 9. I

7.9. 2 ~7. 9.3

钢筋及纵向 钢筋连接

施工段

Z 9.4-7.9.7

7.98

混凝土

浇筑段

7,9.9-7.9.10

7.9. IJ ~7.9∙12

側向挡块

模板

安装段

7. IQl-Ziai

7. IQ3~7. IQ 4

钢筋

安装段

7. 10.5

7. 10. 6

混凝土

浇筑段

7, 10.7

7.1Q8~7.1Q9

弹性限位板

施工段

7. 10. 10 ~

7. 10. H

轨道板锚固逢接

施工段

7.11.1-7.11.2

7JL3~7.11.4

CRTS1型 双块式 无碎道床

支承层

引导线 或模板

安装段

8.2.1

8.12-8.2.3

水硬性混合

料或混凝土

雉铺段或 浇筑段

8.2.4

8.2.5

桥上混凝 土底座

模板

安装段

8. 3. 1

8. 32~8. 3.4

钢筋

安装段

8. 3.5

8. 3.6

混凝土

浇筑段

8.3.7

8. 3. 8~8.3.9

隔离层、弹性垫层

T

&4.1 -8.43

8.4,4~8.4. 5

⅛M I.程

分项工程

检验批

检验项目条文号

主控项日

一般项目

TrrS r 型 双块式无 ■1道床

轨排组装、调整

施工段

8.5. 1 *8,5,7

8. 5.8 ~8. 5. 9

混凝土

道床板

棋板

安装段

8, 6.1

8.6.2~8.6∙A

钢筋

安装段

8.6.5-8.6,7

8. 6. 8

混凝上

浇筑段

8.6 9

& 6. IO ~&6 13

CHTSR 型 双块式无 炸道床

支承层

引导线

或模板

安装段

9. 2. I

9. 2.2~9∙ 2.3

水硬性混合

料或混凝土

摊铺段或 浇筑段

9.2.4

9.2.5

桥上混凝 土底座

模板

安装段

9. 3, 1

9. 3,2 *9. 3.4

钢筋

安装段

9.15

9.3.6           I

混凝土

浇筑段

9, 3.7

9. 3.8 ~9,3,9

隔离层、弹性垫层

施工段

9.4. 1

9.4.2

支脚安装、精调

施工段

9.5. 1

9.5.2

混凝土

道床板

模板

安装段

9∙ 6. I

9. 6,2-9, 6.4

钢筋

安装段

9.65~9.G6

9. 6.7

混凝土

浇筑段

9. 6.8

9,69~9.611

轨枕振动嵌入

施工段

9. 7,1

9.7.2 ~9.7.3

固定架安装轨枕

施工段

9. 8.1 ~9. 8.2

9. & 3~9.8.4

尤式无峰

道岔

路基上混

擬土底座

模板

每组

10. 2. 1

10.12-10.2.4

钢筋

每组

10.2. 5

10.16-10.27

混凝土

每组

10. 2, 8

I(II 9~ιαzιo

桥上混凝 土底座

模板

每组

1。. 3. 1

Ia 3.2-10,14

钢筋

每组

10.3. S

10,16

—混凝土

每组

10.3.7

10.3.8〜】Q.3.9

隔离层、弹性垫层

每组

10.4. 1

10.4.2

续表3.2.6

续表3.2.6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检验批

检验项目条文号

主控项目

—般项目

枕式无

排道岔

道岔控制基标及 加密基标

每组

_

10.5.1 *10.5.5

10.5.6

道岔组装、调整

每组

10.6Ll-Ia 6ι 12

1(16 13~1Q616

混凝土

道床板

模板

每组

0.7. 1

10.7.2-10.7.5

钢筋

每组

IQ 7.6 ~ IQ 7.7

ia 7.8-IQZ 9

混凝土

每组

10. 7. 10

K∏H~IQ7. B

道岔钢轨焊接

每组

Wl & 1 ~1。&9

10&1O~1Q&12

板式无

作道岔

路基上混

凝土垫层

模板

每组

ll.2. J

1L2.2~11.23

混凝土

每组

11.2.4

ll.15~11.28

桥上滑动层

每组

11. 3. 1

11.3.2

桥上混凝 土底座

模板

每组

11.4.]

1L4.2~11.43

钢筋

每组

LL4.4

11.4.5

混凝土

每组

11.4.6

11,47~1L4.8

基准点、定位点

每组

1L5. J 1L5.3

11.5.4

道岔板铺设

每组

11.6 l~11.6ι6

11.67~1L6∙9

路基上、

隧道内混 醍土底座板

模板

毎组

11.7. I

U.7.2-11.7.4

钢筋

每组

11.7.5

11.7.6

自密实

混凝土

每组

11.Z7-U.7. U

]L7.12-1L114

析上板下充填层

每组

11.8. I

11.8.2

板缝及观察孔

每组

11.9. 1

11.9.2 ~ IL 9.4

转换设备 基础

模板

每组

11. 10. I

1L]Q2~1LIQ3

钢筋

每组

11. 10.4

IIqO.5

混凝土

每組

11. 10.6

ILla 7 ILIQ 8

侧向挡块

模板

每组

ILJLl-II.1L2

11.11.3 ~1L 11.4

⅛wτ.

分项工程

检验批

检验项目条文号

主控项目

-般项目

板式无

碎道岔

侧向挡块

钢筋

每组

IL 11.5

Ik 11.6

混凝土

毎组

ILH,7

n.]L8~]1.11.9

弹性限 位板

每组

11. 11. 10*-

ILlLll

道岔板锚固连接

每组

IL 2 1

)1. 12.2

道岔组件安装及帯调

每组

ILlil-ILBO

JLI17-11.118

道岔钢轨焊接

每蛆

IL )4. 1

1】.14.2

仃排道床

铺軌前铺峰

5 km

IZZl -112.3

12 2.4-1115

分层上炸整道

5 km

12.3.]12 3.3

113.4 ~ 123.6

。辞道岔

道岔控制基标及 加密基标

每组

Illl ~13.2 2

13. 2.3

铺岔前预铺道炸

每组

13.3. I -13.3.3

13.3.4-113.6

道岔铺设

每组

13.4.1 -13.42

13.4.3-114 4

道岔销砰整道

每组

13.5.1 ~】3.5.2

13.5.3 ~ 13.5,5

道岔钢轨焊接

每组

13. 6. i

13.6.2

軌道过渡段

无砕轨道 与有旃轨 道结构间 的过渡

模板

每个 过渡段

14. 2. I

L4.22~]4.Z4

钢筋

毎个 过渡段

14. 2,5

14.2.6

混凝土

每个 过渡段

14. 2.7

14.2874.29

锚固连接

每个 过渡段

14.2.10 ~

14. 2.1X

14. 2.12

道琲

每个 过渡段

14. 2. 13 ~

14. 2. 16

辅助轨

每个 过渡段

142. J7 ~

14.2.19

J4. 2.20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I

检验批

检验项目条文号

主控项目

一般顼目

轨道过渡段

K同无碎轨道结构 间的过渡

每个 过渡段

14.3. I -)4.14

钢轨伸缩 调节器

无作轨道钢轨

伸缩调节器

每组

15.1 1 ~15.28

15.2.9

有酢轨道钢轨伸 缩调节器

每组

15.3.1 ~ 15.3.6

15.3.7

无缝线路

无阵轨迫铺前

6 kɪŋ

16.2. 1 -Id 13

16. 2. 4 ~ 16. 2. 5

有非轨道铺枕铺轨

2 km

16.3.1-163.5

16. 3. 6~16. 3.9

工地钢軌焊接

12个接头

164 I -16.4 6

16. 4.7 ~ 16. 4.9

无鮭线路应力放散 及锁定

单元轨条

16.5.1 ~ 16 5.4

16.5.5 -16.5.7

轨道精调整 理及钢轨 预打磨

无炸轨道精调整理

5 km

17.2.1 -17.22

17. 2. 3 17. 2.8

有作轨道精调整理

5 kπι

17.3.1 ~ 17.3.3

17.3.4 ~ 17.3.8

道岔精调整理

每组

17.4.1 -17.4.4

17.4. 5 *17.4.10

钢轨预打磨

5 IUQ

17. 5. l~17.5.6

17. 5.7-17. 5.8

线路标志

线路标志

每个区间

1&Q2-18.Q3

18.0.4

注:1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

2安装段、浇筑段.曲工段是指-•个班次戒作业循环的作业长瘻。

3检验批长度均按单线计算,轨道过渡段按双线计算。

3.3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内容和要求

3. 3-1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包括如下内容:

1实物检査,按下列方式进行:

■ 18 •

1) 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检验,应按进场的批次 和本标准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2) 对混凝土性能指标的检验,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 本标准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3) 对本标准中釆用计数检验的项目;应按抽查总点数的 合格率进行检査。

2资料检査,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质量证明文 件(质量合格证、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等)和检验报告、 施I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验记录、平行检验报告、见 M妝样检测报告等。

3质量责任确认:对施工作业人员质量责任登记进行确认。

3. 3. 2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应全部合格。

2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当釆用计数检验 册,有允许偏差的抽查点,除有专门要求外,80%及以上的抽査 点应控制在规定的允許偏差内,最大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 的1.5倍。

3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4施工作业人员质量责任登记情况真实、全面。

,,3, 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i. 3.4 分部工程质量萸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I分部工程所含务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重要分部工程中有关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检测结果应 ħ M关规定。

Λ. .V 5氓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I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株岬时H•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参加,并按表3- 4. 3填与记录。

J.4.4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 白冲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单位工程验收报告。

K 4.5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 JUN饥貌工、设计、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并 j V 4. 5填写记录。单位工程验收包含综合质量验收的内容, M n曲址验收应符合本标准第19章的有关规定。


3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设 计要求。

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3.3.6当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1经返工重做的或更换构配件、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 行验收。

2当对试块、试件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因试块、试件丢 失损坏、试验资料缺失等无法判断实体质量时,应由有资质的法 定检测单位对实体质量进行检测鉴定,凡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 可予以验收。

3.3.7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 程、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3.4工程施工质畳验收程序和组蛆

施工单位应对全部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检查。

监理单位应对全部主控项目进行检查,对一般项目的检查内 容和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按表3.4. 1填写。对于主控项目,施 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及监理单位验收记录的内容应填写详细具 体;对于一般项目,可填写概括性结论。

3.4.2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 责人等进行验收;施工控制网分项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技术负 责人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或评估单位技术负责人进 行验收。并按表3.4.2填写记录。

3. 4.3分部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 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施工控制网分部工程进行验收时,

• 21 -


. 20 .

3.4.1 检验批质景验收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_

项目负责人

施工质信渔收司 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质口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査评定记泉

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主 控 项 目

1

2

3

4

5

6

7

8

9

J

2

3

4

5_____

施工作业人员

质量责任登记

勘察设计单位

现场确认情况

(需要时)

现场负责人         年 月曰

施工単位 检査评定结果

专职质量检査员 年 月曰 分顼工程技术负责人 年 月曰 分项工程负貴人 年 月曰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___________监理T∙程叫           、年 月 日

注:施丁作业人员质最竇任登记应按部位和工序兮别箋名。

-22 •

X4.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蜘丁程名称

卄邯I程名称

检验批数

Jr「帏

项目负责人

1网_

检验批部位

施工单位检査评定结果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I

2

4

S

6

7

K

9

IO

Il

施丁单位 检住评定結果

分項工程技术负责人      年 月 H

监理单位

脸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       年 月曰

Il .施匚控制网应根据具体情况及参加验收単位参照本表填写验收记录“

3.4.3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项目负赍人

项目技术负责入]    I项目质量负责人_____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检验批数

施工单位检我评定结果

监理単位验收结论

1

2

3

4

5

6

?

8

9

10

质量控制资料

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检验(检测)报吿

验 收 単 位

施工単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勘察设计单位

项目负贵人         年 月曰

监理单位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注:1勘素设计单位应根据有关标准要求参加相关分部工程的骥收;

2质量控制资料核査、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査项目应按本标准第19章 确定;

3T.控制网应根据具体情况及参加验收单位瘍照本表填写验收记录。

• 24 ,

«3.4.5  单位工程质貴验收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JF 1.1

竣工

日期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I项目质母负责人

__验收记录

验收结论

1

分部工程

经査符合标准规定及设计要求

分部

分部

2

质最控制资 料核査

姪査,符合要求 不符合耍求

项 项 项

3

合 质 量 验

实体质最和主 要功能核査

共核査、抽査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共检査

4

观感质敏验收

评定为合格的

评定为差的

5

综合验收结论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勘察设计单位

建设単位

(公章)

(公章)

(公章)

(公章)

Φ

项目负责人

总监理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責人

年 月

B

年 月

年 月

年 月曰

• 25 •

4与线下工程的交接

4.1 一般规定

4.1.1轨道工程施工前应确认轨道铺设条件评估已完成,线下 工程工后沉降变形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工程施工。

4.1.2轨道工程施工前应与线下工程进行工序交接,并及时复 测,境认基础面和相关接口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

4.2线下及接口工程交接

主控项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评估报告。

4.2.2路基面、桥面、隧道仰拱回填层或底板的中线、高程、 宽度、平整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査交接资料、复测;监理单位检查交 接资料、见证检测。

4.2.3桥面和隧底预埋件的规格、材质、位置、数量、状态应 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检査交接资料,查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 尺量。

4.2.4桥面伸缩缝安装应牢固,不得有脱落现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5线下T程排水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通畅。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检查交接资料,观察、尺量。

4.2.6与线下工程同步施工的接触网基础、过轨管道、综合接 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检査交接资料,观察。

—般项目

<2.7相邻梁端高差不应大于IO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交接资料,釆用0.5 m水平尺进行检查。

4.18预埋件表面的水泥浆、油渍、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应清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和锤击检查。

4,2.9桥面、隧道仰拱回填层或底板表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拉

E姓理,拉毛纹路应均匀、清晰、整齐。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110桥面防水层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破损和空鼓。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

5施工控制网

5.1 —般规定

5.1.1线下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组织勘察设计单位' 线下 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向轨道施工单位移交测量成果资料及标 石。交接时应检查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坏的控制点应按同 精度扩展方法恢复或补设。

3线路水椎基点成果及点之记。

4水准测量平差计算资料。

S测量技术报告(含平面、高程控制网联测示意图)。

6 CPO. CF I , CPlI控制点标石和线路水准基点标石。

5,1.2轨道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勘察设计单位会同施 工单位对CPICPlI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复测 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复测前应编制复测技术方案,并按规定报批。

2 CPICPIl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复测时,外业测量 的网形宜与原网相同。当复测成果与原成果的较差满足规范规定 时,应采用原测成果;当较差超限时,应进行二次复测,查明原 因,并釆用同精度扩展方法更新成果。

3复测完成后应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6°1-2009)5.7节的规定进行成果分析,编写复测报告。

1轨道控制网CPHf施测前,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技术方案设 1I-,并报建设单位审批。

5.1.4轨道施工过程中应按测量的相关规定,对轨道控制网 CPHI进行定期复测维护。

Λ 1.6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应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JI定期校验和检定。

1.7全站仪自动观测的控制测量软件和CPilI控制网内业平差 rn⅛精度评定的数据处理软件应通过铁道部组织的评审或

s.2 CP I S CPn和线路水准基点复测

主控项目

& 2.1现场交接的控制桩数量应齐全,测量资料应完整,并应 M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lO601—2009)的有关

-28 -


规定。

检验数量: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全部検査。

检验方法: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 位现场确认控制桩、检査测量资料。

5.2.2控制桩的规格、标识、埋设位置应符合《高速铁路工程 测量规范》(TB 10601—2009)的规定。

检验数量: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単位、监理单位 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 位观察、尺量。

5.2.3 CP ICPiI和线路水准基点复测采用的仪器、复测的方法、 精度和平差方法应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5. 7节的规定c,

检验数量: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见 证检测10% c

检验方法:勘察设计单位会同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检查 测量技术文件并见证检测。

5.2.4复测成果应与原测量成果对照检査,检査判定方法应符 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Q9)5.7.8条和 第5.7.9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単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与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原测量成果对照检查。

5.2.5复测完成后,应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lo601— 2009)5.7.10条的规定整理和提交复测成果资料。

检验数量: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全部检查。

检殁方法: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 位检查复测成果资料。

5.3 CPnI 测设

主控项目

6,3∙1 CPln控制网设计应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 个部检査。

检验方法: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 m检杏技术方案。

%   CPlll点的预埋件应埋设稳固,埋设位置应符合《高速铁

胳「.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附录A, 4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JL3.3 CPBI控制网测量采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精度和平差方 決应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IO601—2009)3. 5 [Y和第4. 6节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见证检测10%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检查测量技术文件并见

IjE检测。

5,3.4轨道控制网CPlIl测量标志的加工和安装精度应符合《高 速钦路工程测屋规范》(TB 10601-2009)附录A. 4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5.3.5 CPllI控制网测设完成后,应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 他》(TB 10601-2009)3. 6节和第4. 8节的规定提交CPill测 度成果资料,并由建设单位组织评估。

检验数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 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

位检查测量成果资料,并进行评估。

一般项目

5.3.6 CPnI控制点的标志、标识、编号应全线统•,并符合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IO601—2009)附录A. 4的相关 规定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6 CRTS I型板式无琏道床

6.1 一般规定

,1.1轨道板应工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标准、标识、 存放、运输、装卸等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珪 靴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 期定,出厂时工厂应提供轨道板制造技术证明书。

1.2依据CPlII控制网釆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极坐标法进行底座 收凸台模板、轨道中心线平面放样,高程测量可釆用全站仪自由 段站三角高程或几何水准方法施测。

*.1.3底座混凝土施工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怵准》TBIQ424—2010)的规定。每段底座混凝土应一次连续 携筑完成,不得中断。

&L4底座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且底座及凸形挡台各项 指标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铺设轨道板。

6.1.5轨道板应采用专用机械及机具进行铺设和精确调整固定。

6.1.7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前应依据原材料、气候等现场情 况进行配合比试验,满足相关技术条件规定后,进行现场灌注揭 板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和灌注工艺。

6.1.8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原材料储存、砂浆施工应符合《客运 々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酢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 件》(科技基〔200874号)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釆用专

. 33 •

用移动设备进行灌注。

6.1.10凸形挡台填充树脂施工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 1 型板式无炸轨道凸形挡台填充聚箋酯树脂CPU)暂行技术条 件》(科技基〔200874号)的规定。

6.1.11无炸道床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轨道部件的防护,避免混凝 土、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等产生的污染。

& 2底座与凸形挡台

I模 板

主控项目

6.2.1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材料质 量及结构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査相关工艺设计资料及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观察。

6 2.2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井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 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一般项目

6.2.3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位置、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 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其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和方法应符合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4. 2. 4条的规定。

∙. 2.4底座模板安装允W⅛⅛⅛检触量应陆表6.2.4的媛。

6.2.4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

W

项目

允许偏差mm)

____检验数員____

I

顶面高程

±3

5皿检査1

2

±5

5 E检査3

3

中线位置

2

5 m检査3

4

伸缩缝位賈

5

毎条伸缩缝检在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

«.2.5凸形挡台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 2. 5的规定。

6.2.5凸形挡台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圆形挡台模板的直径________

±3

2

半圆形挡台模板的半径__

±2

3

挡台中心位置__

2

4

顶面高程

4-4

Q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凸形挡台检査一次。

检验方法:测量。

ft. 16模板拆除应确保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

II钢 筋

主控项目

6.2.7钢筋原材料性能指标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 Mi最验收标准》TB 10424—2010)5. 2. 1条、第5.2.3条和 第5. 2. 4条的规定。

6.2.8钢筋加工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35 -

(TB 10424—2010)5.3. 1 条和第 5. 3. 2 条的规定。

6.2.9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的技术要求应符合《铁路混凝土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Io424—201。)第5. 4. 1条~第 5.4.4条的规定。

6.2.10钢筋安装质量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标准》(TBlO424—2010)5. 5.1条~第5.5.2条的规定。

—般项目

6. 2.11钢筋原材料外观质量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标准》(TBlO424—2010)5.2.5条的规定。

6.2.1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TBlo424—2010)5. 3.3条的规定。

6.2.13钢筋骨架的绑扎应稳固,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绑 扎扣数的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扳检査。

6. 2.14钢筋的绑扎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 2. 14的规定。

6. 2.14钢筋的绑扎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13

允许偏差(mm)

[

钢筋间距

±20

2

钢筋保护层厚度C

c⅛30 mm

-Tio

C < 30 mm

_______ _

___________Q_________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施工段至少抽检1。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皿混凝土

主控项目

6.2.15混凝土原材料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TBlO424—2010)6.2.J条~第6. 2.8条的规定。

• 36 •

6. 2.1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Ilft收标准》(TB 10424—2010)6. 3. 1 条 ~ 第 6.3.5 条的

*.1.17混凝土原材料称量、拌制、浇筑施工和养护等应符合 《校弗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ft. 4. 1条~第6.4.16条的规定。

—般项目

6. 2.18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数最应符合表6218的规定。

6.2.18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數資

.序导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1

顶面高程

± 5 ITW

5 m检査1

2

宽度________

±10 nun

5 m检查3

3

中线位置_____

3 mm

5 m检査3

4

平整度

10 mm∕3r∏

5 m检査1

5

伸缩缝位置

IO ram

每条伸缩缝检査一次

检验方法:测量。

6. 2. 19凸形挡台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 2. 19的规定。

6.2.19凸形挡台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_______项 目_______

允许偏差(mE)

1

圆形挡台的直径

±3

2

半圆形挡台的半径

±2

3

t位置

3

4

挡台中心间距________

±5

5

顶面髙程

___________________0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凸形挡台检查1次。

检验方法:测量。

6.2.20模板拆除后,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

• 37 -

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 缺陷。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3轨道板铺设

主控项目

6.3.1轨道板的类型、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及《客运专线铁 路CRTS I型板式无俳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 基〔200874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最证明文件,观察。

6.3.2减振型轨道板板底垫层应粘贴平整、牢固、无翘起,粘 贴的橡胶垫层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6.3.3轨道板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 式无酢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 号)第3.5. 1条的相关规定C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 量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专用工具测量;监理单位见证 检验。

6. 3.4轨道板与底座的间隙不得小于40 ∏1m,减振型轨道板与 底座间隙不得小于35 mmO

检验数量:每块轨道板两侧检查三处(两端及中部),施工 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0% O

检验方法:尺量。

6.3.5轨道板与凸形挡台的间隙不得小于30 mm,与两端凸形 rS台间隙之差不应大于5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0% c 检验方法:尺量。

一般项目

6.3. 6轨道板铺设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应符合表6. 3. 6 的规定。

6. 3. 6轨道板铺设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

_______项    日

允许偏差mm)

检验数鼠

I

中线位置

2

毎板检査3处 (两端和中部)

2

_丝处横轨面高程

±1

全部检查

3

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面相对 横向偏差

2

全部检査

4

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面相对 高差

1

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

6.3.7轨道板铺设过程中,减振型轨道板板底粘贴的橡胶垫层 亦得变位、脱落,接缝处及周边无翘曲、无空鼓匸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6.4板下充填层

主控项目

乳化沥青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 I 冊板式无炸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Im)874号)第4. 3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乳化沥 肖.侮20O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

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 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抽样试 验检验;监理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 检测。

6.4.2水泥的性能指标和质量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标准》TBlo424—2010)6. 2.1条的规定。

6.4.3细骨料的性能指标及颗粒级配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 CRTS I型板式无砕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 基〔200874号)第4.6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细骨料, 每400 m'600 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 位每批抽检一次,其中有机物含量每3月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 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 检测。

6.4.4聚合物乳液性能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 板式无玮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874号)第4.4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聚合物乳 液,每5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 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 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抽样试 验检验;监理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 检测。

6. 4.5拌制用水的质量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TBlo424—2010)6. 2.7条的规定。

6.4.6铝粉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铝粉》GB/T 2085. 1)

* 4° ■                           标准分享网www.bz 舰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Λ. 4.7膨胀剂、消泡剂、引气剂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 CHTS I型板式无砕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基〔200874号)第4. 7条、第4. 10条和第4. Il条 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t.4.8灌注袋的质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 [型板式无炸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和凸台树脂用灌注袋暂行技 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第3. I条、第3. 3条、第5. I 条和第5. 4条的规定。

检號数量: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一工艺生产的 H连续进场的灌注袋每IOoo个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 1|-„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 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抽样试 臉检验;监理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 检测。

6,4.9灌注袋铺设应平展、无褶皱,四边,对角对称。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 置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尺量,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6.4.10充填层砂浆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35 OC范围内。当天最 低气温低于-5 Y时,全天不得进行砂浆灌注。

检验数量:每班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温,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ft. 4.11充填层砂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客运专线 Com免费下载                                ’41 •

铁路CRTS I型板式无炸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基〔200874号)第5条的规定。施工前应进行配合比选 定试验。

检验数量:同一基本配合比的砂浆检验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6. 4.12拌制砂浆时应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原材料称量,各种 原材料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乳化沥青、聚合物乳 液±1%,水泥、细骨料、膨胀剂或干料±1%,引气剂士0.5% , 拌和用水±1%,消泡剂、铝粉±0. 5%0

检验数量:每周检査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委托校核砂浆搅拌车计量系统,监理单 位见证检验。

6.4.13灌注砂浆前,应检测充填层砂浆的流动度、温度、含气 量,其指标及试验方法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l型板式无 非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 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首罐检验,每十罐检验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旁站。

6. 4.14每工作班灌注第一罐砂浆时,应制作试件检查砂浆泛浆 率、膨胀率、分离度、抗压强度,其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应符合 《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砰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 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作班至少检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 工单位检验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6.4.15充填层灌注前应检査确认轨道板的位置,砂浆灌注厚度 不应小于40 mmc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块板检査。

检验方法:尺量e

一般项目

6. 4.16充填层灌注砂浆厚度不应超过60 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块板检査。

检验方法:尺量。

'4.17充填层应灌注饱满,与轨道板密贴,不应有空隙。灌注 仪U形边切线与轨道板边应平齐,偏差不应大于±10 mm,轨道 板边角悬空应小于50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块板检测6个点。

检验方法:0.6 mm厚钢尺插入检査,插入深度应小于 50 mm

6.4. 18充填层灌注后应对轨道板空间状态迸行检测;轨道板位 置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应符合表& 4. 18的规定。

6.4.18轨道板位置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

_______项    目 _____

允许偏差mm)

检验数量

I

中线位置

3

每板检査3处 (两端和中部)

2

测点处承轨而高程

±L5

全部检査

I

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面相对横 向偏差

1.5

全部检査

4

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面相对 高差

1.5

全部检査

il :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而相对高差一栏中,括号外数字为直线地段的允许偏 於值,括号内数字为曲线地段的允许偏差值。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

6,4.19灌注袋口切除后应封闭。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块板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0板下充填层应外观完整、无损伤C个别损伤经修整后不

得影响使用。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块板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罐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拌和记录。

6.5凸形挡台填充树脂

主控项目

6.5.1凸形挡台树脂AB组分材料质量应符合《客运专线铁 路CRTSl型板弍无珏轨道凸形挡台填充聚氨酯树脂CPU)暂 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批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6.5.2灌注袋的质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非软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和凸台树脂用灌注袋暂行技 术条件》(科技基〔2008) 74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一工艺生产的 且连续进场的灌注袋每IOOo个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 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 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抽样试 验检验;监理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6.5.3灌注袋铺设应平展、无褶皱,两侧面分别与轨道板和凸 形挡台混凝土粘贴牢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 量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Λ∙5.4树脂混合液的黏度、可使用时间和浇铸体的外观质量、硬 度、弾性系数、剪切强度、黏结强度、耐热老化性应符合设计要 求及《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非轨道凸形挡台填充聚氨酯 WJlH (CPU)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生产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岀厂日期且连 岐进场的材料每20 t为一批,不足20 t时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 枇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 Oft.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验或委托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 检飢

一般项目

ft. 5.5灌注前应清理灌注区域,凸形挡台周边树脂灌注位置应 何浩、干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凸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6凸形挡台与轨道板间填充树脂厚度不应小于30 mm,K应大于50 mm,顶面应低于轨道板顶面5~I0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凸台检査。

检验方法:尺量。

15.7凸形挡台填充树脂施工温度应在5-40 t之间,雨雪天 紫止作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凸台检查。

检验方法:测温。

♦,5.8凸台树脂的底边应与板底平齐或低于板底,不得高于板 底 10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凸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

7 CRTSn型板式无酢道床

7.1 一般规定

7.1.1混凝土轨道板应工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标准、 标识、存放、运输、装卸等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n型板 式无酢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 74 号)或《客运专线铁路CRTSn型板式无炸轨道混凝土轨道板 (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73号)的规定, 出厂时工厂应提供产品制造技术证明书。

7.1.2依据CPln控制网,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极坐标法进行底 座或支承层模板平面放样,测设轨道板安置点、基准点。加密基 标测设所釆用的平差软件应通过部评审或鉴定ɔ

7.1.3支承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摊铺机施工时,支承层材料应采用水硬性混合料;立模 浇筑施工时支承层材料应采用低塑性混凝土。

2支承层施工配合比设计应结合施工现场的水泥、集料等 实际情况,在工地上选配岀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配合比。当主要 原材料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3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验,验证配合比、机械性能及工 艺参数。

4支承层材料应由拌和站拌制,拌和物应均匀一致,有生 料、成团现象的非均质拌和物严禁用于摊铺。

5支承层施工完成后应喷雾或洒水并覆盖保湿养护不少于 7天。

7.1.4桥上滑动层、高强度挤塑板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滑动层铺设前,应对摩擦板顶面、桥面高程、平整度, 相邻梁端高差,防水层,轨道预埋件,剪力齿槽状态,伸缩缝状 弥等进行检查。用洁净高压水及高压风冲洗桥面,确保铺设范围 内洁净,无油污和砂石等。

2高强度挤塑板规格尺寸应按桥面拼接需要加工为定尺 OO

3滑动层的铺设范围、方式及接缝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4铺设完成的滑动层和高强度挤塑板应做好保护,安装钢 筋网时要选择合适的垫块间距,以免钢筋刺穿滑动层和高强度挤 财板。一旦破损,必须更换。

7,1.5钢板连接器焊接时,应对焊接方式、焊条、焊接参数等 此行适用性验证,并制作焊接试件送检。

7.1-6混凝土底座板施工除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TBlO424)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照设计要求,对桥上混凝土底座板进行施工单元划分 WIh分段浇筑底座板混凝土。

2底座板混凝土后浇带的钢板连接器螺母应在混凝土浇筑 前保持松开状态。

3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温差电偶。

4各施工单元混凝土底座板分段浇筑完毕且强度达到要求 各施工单元后浇带钢板连接器必须按不同的温度釆取不同的 力式顺序张拉连接。

7.1.7轨道板应釆用专用机械及机具进行铺设和精确调整。

7.1.8轨道板铺设前,应确认支承层或底座板质量符合标准要 JR.表面清洁、无杂物、无积水和油污,并确认轨道板编号、方 I可准确,表面清洁、无油污e

7.1. 9砂浆充填层施工前应按本标准第6.1.6条和第6. 1.7条 焜定进行人员培训和工艺性试验。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原材料储 “、砂浆施工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n型板式无非轨道水

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规 定,并应采用专用移动搅拌、灌注设备进行灌注。

7.2支承层

I引导线或模板

主控项目

7.2.1 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一般项目

7.2.2当摊铺机采用引导线方式施工时,引导线控制点放设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引导线控制点纵向间距直线段不应大于IOm,曲线段一 般为5 ~7 mo

2引导线控制点定位允许偏差:平面5 mm,高程士3 mmo

3引导线张拉到位后,相对于引导线控制点的允许偏差: 平面5 mm,高程±2 mm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 m检査一次。

检验方法:测量。

7.2.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检査项目

允许偏差mɪn)

检验方法

1

中线位置

5

全站仪

2

顶面高程

+ 2

_________-5_________

水淮仪

3

宽度

& 10 0

尺量

检對数量:施工单位每5m检查一处。

1 2.4支承层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6条的规定。

水硬性混合料或混凝土

主控项目

12.5水泥的性能指标和质量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 「.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6. 2.1条的规定。

7.2.6细骨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无炸轨道支承 果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第4.1.4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细骨料, HHoo m'60O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计。施工单位 僧批抽检一次,其中有机物含量每3月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 「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

.2.7粗骨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无酢轨道支 米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第4. 1.5条的 舰定。

检验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迸场的粗骨料, tt∙400 m3600 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计。施工单位 何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 楡脸,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

7.2-8粉煤灰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无昨轨道支承 足暫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第4.1.2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厂家、同编号、同出厂日期的粉煤灰,每 2(K) 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 少-•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试验检

. 49 -

W,COm免费卜载

验;监理单位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7.2.9减水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无砕轨道支承 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 74号)第4.1.3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厂家、同编号、同出厂日期的减水剂,每50t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 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抽样检 验;监理单位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7. 2.10支承层材料的性能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无砕轨道支 承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第4.2条的规定。 施工前应进行配合比选定试验。

检验数量:同一基本配合比的支承层材料检验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7. 2.11水硬性混合料的相对密实度不应小于98% 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Om检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 位检验数量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7. 2.12低塑性混凝土增实因素应为JC ±0.1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 √或工作班检验一次。监理单位 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7. 2.13支承层28 d单个芯样抗压强度不应小于6 MPa1 28 d单 组芯样抗压强度不应小于8 MPa, 28 d芯样抗圧强度平均值应大 于 10 MPa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0Om检验-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 位检验数量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7.2.14浇筑完成的支承层在7 d内不得受冻,当气温低于OtC 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班检査。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 址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温,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一般项目

7.2.15支承层表面应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疏松和缺棱掉角

瞥缺陷。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2.16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 2. 16 的规定。

7.2.16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采用滑模摊铺机和摊铺碾压法施工时, 侮50 Tn各检查一处;采用立模浇筑施工时,每20 m各检査 一处。

7.2.17支承层横向切餞深度不应小于支承层厚度的1/3,一般 情况下沿线路方向每5m设一横向切缝,且与线下构筑物结构缝 对齐。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2.18轨道板宽度范围内的支承层表面应进行拉毛处理,拉毛 绥路应均匀、清晰、整齐。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

7. 2.19支承层宽出轨道板部分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施工段检查20处(左右各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尺量。

7.3桥上滑动层、高强度挤塑板

主控项目

7. 3.1梁端1.45 m范围内桥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 mm/1 m, 桥面底座板苑围内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 mm/4 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孔梁梁端检查4处,其他部位检查 10处;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3.2前力齿槽深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査10%。 检验方法:尺量。

7. 3. 3梁端凹槽深度允许偏差为± 2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平行检查10%。 检验方法:尺量。

7. 3.4滑动层(土工布、.土工膜、胶粘剂)原材料的规格、材 质、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客运专线铁路CRTSll型板式 无砕轨道滑动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88号)的 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技术条件规定的项目和数量进行检 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取样检 验;监理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7.3.5高强度挤塑板的规格、材质、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及《客运专线铁路CRTSn型板式无炸轨道高强度挤塑板暂行技

• 52 •

术条件》(科技基〔200988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技术条件规定的项目和数量进行检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描的10%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仅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取样 检验;监理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 检脸。

7.3.6滑动层铺设必须平整密贴。下层土工布宜连续整块铺设, 时接时处理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土工膜宜整块铺设,分块铺设 时接缝应釆用热熔对接,禁止釆用搭接方式,自然状态下起拱高 度不得大于15 mmO上层土工布宜连续整块铺设,搭接处理方式 府符合设计要求。各层之间接头的距离不得小于1 m,且不得设 産:高强度挤塑板范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查2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7.3.7高强度挤塑板纵向拼接接缝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应交 懵布置,不得出现通缝。高强度挤塑板与桥面及加髙平台边缘应 Wi贴牢固,不得有缝隙。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3.8铺设完成的滑动层和高强度挤塑板应无破损。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19滑动层和高强度挤塑板铺设位置应准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见证检查10% O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般项目

■ 53 •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4桥上混凝土底座板

I模 板

主控项目

7. 4.1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1 条和第6. 2. 2条的规定。

—般项目

7. 4. 2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4. 2的规定O

7.4.2底座板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数畳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数量

1

顶面高程

±3

5 m检査1

2

宽度  _____

-Γio-0 ____

5 m检查1

3

中纹位置_____

5

5 m检査I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

7.4.3底座模板拆除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6条的规定。

n钢 筋

主控项目

7.4.4钢筋原材料质量指标、加工、连接、安装质量应符合本 标准第6. 2. 7条~第6. 2. 10条的规定。

7.4.5桥梁固定支座处齿槽剪力钉与螺纹套筒连接,剪力钉旋 人深度不应小于42 mm,扭力矩不应小于300 N ∙ mo剪力钉安 装高度距离底座板顶层钢筋20 ~ 50 mm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尺量、测扭矩;监理单位旁站,

—锻项目

7.4.6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 我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2. 11条~第6.2. 14条的 舰定。

7. 4.7剪力钉T形接头抗拉强度不得小于470 N/mm2 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300个抽检3个迸行试验。 检验方法:取样试验。

,,4.8混凝土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底座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0 m'混凝土制作一组试件进行 麟验。

检验方法:取样试验。

7.4.9混凝土垫块的间距、布置形式应符合相关规定和设计 豊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DI钢板连接器

主控项目

7.4.10钢板连接器原材料的质量、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平行检验20%。 检验方法:查验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7.4.11钢板连接器的焊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固定端采用穿孔塞焊方式进行连接。

2焊缝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

3钢筋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 mm

4钢筋相对钢板的直角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

5钢板连接器焊接后钢板变形最大矢高不应超过IOmlL

6焊渣应清除干净。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4.12后浇带钢筋的连接与松开的条件、连接方式、张拉顺 序、张拉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查10% O

检验方法:检查温度测量记录、螺纹钢筋张拉距离计算和扳 手张拉读数。

一般项目

7. 4. 13钢板连接器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 4. 13要求。

7.4.13钢板连接器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tn)

1

长度

3

2

______髙度

±3

3

—- 孔 X      「

Xi

4

钻孔位置

±1.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址。

7. 3.14钢板连接器安装时应垂直于线路中线,置于底座板断诲 中部,纵向允许偏差±50 mm,钢板与桥面的垂直度允许偏差 10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C

IV底座混凝土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 4. 16的规定。

7.4.16混凝土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检査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

中线位置

)0

全站仪

2

__宽度•

Γ]5 _________________0________________

尺最

L 3

顶面高程

±5

水准仪

4

平整度

7 mτπ∕4 r∏

4 m直尺

5 ⅝B-——

厚度

10%设计厚度

尺最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0 m检查1处。

14.17底座混凝土外观质最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

W

7.4.18混凝土底座宽岀轨道板部分的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施工段检查20处(左右各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7∙4∙∣9轨道板宽度范围内的底座表面应进行拉毛处理。拉毛纹 所应清晰、整齐。

检验数量:施丁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V 后浇带混凝土

主控项目

7.4.20后浇带钢板连接器张拉连接顺序、张拉位移及间隔时间 勾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监控、统计。

7.4.2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监控、统计。

7.4.22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一般项目

7. S台后锚固结构

I摩擦板

主控项目

7.5.1 土工布、土工膜的规格、材质、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 求及《客运专线铁路CRTSIl型板式无弈轨道滑动层暂行技术条 件》(科技基(2009) 88号)第4条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技术条件规定的项目和数量进行检 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取样检 验;监理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7.5.2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 1 条和第6. 2. 2条的规定。

7. 5.3钢筋原材料质量指标、加工、连接、安装质量应符合本 标准第6. 2.7条~第6. 2. 10条的规定。

7.5.4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指标、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应符合 本标准第6. 2.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

7. 5.5摩擦板范围内回填土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填筑,其压实质 量应符合《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相关条文的 规定,且不得对端刺结构造成破坏。

一般顼目

7.5.6 土工布的施工部位、铺设方式和细部R艺等应符合设计

鉴求及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5.7泄水管及侧向挡块预埋件应按设计要求埋设,侧向挡块 质埋件中心位置允许偏差应小于5 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7.5.8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及方法应符合表7.5.8的 规定。

7.5.8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数畳及方法

检査项目

允许偏差mra)

检验数量及方法

1

中线位

5

尺量每边不少于2

r 2

顶而高程

±10

测量2

.3_

寛度______

-Γio-____________ð___________

尺量不少于3______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

7.5.9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 2.11条~第6. 2.14条的规定。

7.5.10摩擦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及方法应符合表

7.5.10的规定。

7. 5. IO摩擦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及方法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数量及方法

F 1

中线位置

LO

尺量毎边不少于2

2

顶面高程

±20

测量2__________

3

截面尺寸

~20

_________-5__________

尺諳不少于3

4

.

平整度

7 mm/4 In

4 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

■ S. 11摩擦板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条规定=

• 59 -

端 刺

主控项目

7. 5. 12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1 条和第6.2.2条的规定。

7.5.13钢筋原材料质量指标、加工、连接、安装质量应符合本 标准第6,2.7条~第6.2. IO条的规定。

7. 5.14端刺与摩擦板、过渡板、底座间连接钢筋的规格、数 量、连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5.15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指标、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应符合 本标准第6. 2. 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

7. 5. 16端刺回填土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填筑,其压实质量符合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相关条文的规定,且不 得对端刺结构造成破坏。

一般项目

7. 5.17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及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 7.5.8条的规定。

7.5.18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11条~第6. 2. 14条的规定。

7. 5.19端刺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及方法应符合表

7.5.19端刺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及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数量及方法

I

中线位置

20

尺量每边不少于2

2

顶面高程

±20

测量2

3

截面尺寸

«20

_________0___________

尺景不少于3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

HI过渡板

主控项目

7.5.21高强度挤塑板的规格、材质、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及《客运专线铁路CTRSn型板式无炸轨道高强度与塑板暂行技 术条件》(科技基〔2009) 88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技术条件规定的项目和数量进行检 臉;监理单位按施^E单位检验数量的10%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仅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取样检 脸;监理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7.5.22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1 条和第6. 2. 2条的规定。

7.5.23钢筋原材料质量指标、加工、连接、安装质量应符合本 标准第6.2.7条~第6. 2. 10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5.26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及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 /.5.8条的规定。

7,5.27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 及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2. 11条~第6.2. 14条的 姬定。

7. 5. 28过渡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及方法应符合本标 准第7. 5. 10条的规定。

7. 5. 29过渡板混擬土外观质域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条规定C

7.6轨道板安置点、基准点

主控项目

7. 6.1轨道板安置点和基准点应设于混凝土底座或支承层上3 轨道板安置点与基准点连线应垂直于轨道中线,并分别向左和向 右偏离轨道中线100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测量;监理单位检査测量资料.

7.6.2轨道板安置点和基准点测量方法、仪器、精度应符合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lO601—2009)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检查测量资料。

一般顼目

7.6.3定位锥安装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6.4轨道基准钉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高速铁路工程测 量规范》(TB 10601—2009)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材质证明文件。

7. 6. 5轨道基准钉的对中凹槽应与精调用三脚架对中杆配套。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6.6轨道基准钉应铅垂埋设牢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7轨道板铺设

主控项目

7,7.1轨道板的类型、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客运专 戡铁路CRTSn型板式无硅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基[2008] 74号)、《客运专线铁路CRTSn型板式无碎轨 M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73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

7.7∙2轨道板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n型板 忒无非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 74 9)、《客运专线铁路CRTSlI型板式无詳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有 ∏∕fJ)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 173号)第3. 4. 2条的 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 魅的10%进行见证检验。

检對方法:施工单位观察、专用工具测量;监理单位观察、 貝证检验。

7.7.3轨道板应有标识,承轨台、轨道板四周和边角无破损及 ■供,除预裂缝外板体及承轨台无裂缝;扣件应完整,预埋件及 MIW孔齐全,无损坏、无混凝土淤块,埋设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期向连接精轧螺纹钢筋端部完整、无弯曲。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

,,7.4轨道板应按布板图给定的编号和位置进行铺设。

检験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布板图,现场核查轨道板编号(左/右和序 H)..

7. 7. 5轨道板精调定位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 7. 5的规定。

7.7.5轨道板精调定位允许偏差

序号一

检査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髙程             _

0.5

2

中线               _____

0.5

3

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合____

0.3

4

相邻轨道板接縫处承轨宅顶面相对平面位置

0.3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检查测量记录。

一般项目

7.7.6轨道板粗铺时的平面定位允许偏差:纵向不应大于

IOmm,横向不应大于10 mm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

7.7.7板下充滇层灌注完成后,轨道板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7.7的规定。

7.7.7轨道板位置允许偏差

序号

___检査项目__

允许偏差mm)

备注

1

•高程___

±2

2

中线__

2

3

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 对高差

0.6

不允许连续3 块以上轨道板出 现同向偏差

4

相邻轨道板接縫处承轨台顶面相 对平面位置

0.6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40块轨道板或每施工段检査一次。 检验方法:依据CPIn点进行测量。

7.8板下充填层

主控项目

7.8,1乳化沥青及其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 CRTS ∏型板式无炸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 200874号)第4. 1条~第4. 3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乳化沥 宵,每20O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 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 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抽样试 收检验;监理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 检测。

7,8.2干料及其原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 11型板式无砕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874号)第4. 4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诺场的干料,5(O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 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 少一次C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抽样试 盼检验;监理单位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 检测。

7,8.3拌制用水的质量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捻收标准》TBIo424—2010)6.2.7条的规定。

7,8.4消泡剂性能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 H型板式 无作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 岭)第4. 7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7.8.5减水剂性能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n型板式 无奔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 号)第4.5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同厂家、同编号、同出厂日期的减水剤,每50 I 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 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抽样检 验;监理单位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7.8.6充填层砂浆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40 V范围内。当天最 低气温低于-5 Y时,全天不得进行砂浆灌注。

检验数量:每班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温;监理单位见证检査。

7.8.7充填层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客运专线铁路 CRTS ∏型板式无弈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 基〔200874号)第5条的规定。施工前应进行配合比选定 试验。

检验数量:同一基本配合比的砂浆检验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7.8.8拌制砂浆时应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原材料称量,各种 原材料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乳化沥青、干料 ±1%,外加剂土0.5% ,拌和用水±1%、消泡剂±0.5% O

检验数量:每周检査-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委托校核砂浆搅拌车计量系统,监理单 位见证检验。

7.8.9砂浆充填层施工前,应对轨道板安置情况进行复查,相 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不应大于0.3 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块板抽查1块,监理单位见证 检验。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

rs.10砂浆灌注前,应对砂浆的扩展度、温度、含气量、单位 ■税质量进行检测,其指标及检验方法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 CRTS 型板式无非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 *〔200874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首罐检查,每十罐检验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旁站。

7.8.11施工时,每班应制作试件检查砂浆膨胀率、分离度、抗 W聂度、抗折强度,其指标及检验方法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 CRrS 型板式无珪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 ■〔200874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班检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 检段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7.8.12充填层砂浆灌注时,灌注孔、观察孔砂浆表面高度应高 ∣∙轨道板的底面高度,不得回落到轨道板底面最高处以下。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目测。

一般项目

7,8.13横向密封水泥沥青砂浆应高出轨道板底边至少20 mm 仲压实、均匀抹平。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尺量。

7.8.14封边材料不得侵入板底,拆除封边材料时不得损伤充

检鲍数量:施工单位每块板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O

7.8.15充填层硬化后,灌注孔、观察孔中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表 血低于軌道板顶面IoO ~ 150 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块板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

7.8.16板下充填层应与轨道板、底座板或支承层黏结密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

7. 8.17充填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小于20 mm,不宜超 过 40 mɪn 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块板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

7.8.18砂浆搅拌车的拌和记录数据应符合施工配合比及拌和误 差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罐检査。

检验方法:检査拌和记录。

7-9轨道板纵向连接及灌浆孔封堵

I模 板

主控项目

7. 9.1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1 条和第6. 2, 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7.9.2模板应与轨道板两侧、支承层或混凝土底座密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9.3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 2.6条的规定。

钢筋及纵向钢筋连接

主控项目

7.9.4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M∙7条~第6.2. 10条的规定。

T.9 5连接钢筋的张拉锁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客运专线铁路 <HTS∏型板式无评轨道张拉锁件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12009] 135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7.9.6精轧螺纹钢筋、张拉锁件、骨架钢筋相互交叉点的绝缘 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 Ift1。%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电阻表测试。

Z 9.7轨道板接缝处钢筋张拉顺序和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检查扭矩扳手读数;监理单位见 IiE检验。

—般项目

L9.8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 及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2.11条~第6.2. 14条的 舰定。

DI混凝土

主控项目

7.9.9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指标、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应符合 本标准第6. 2. 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当设计文件有特殊要 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7.9.10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强度达到9 MPaf且窄接缝混凝土 的强度达到20 MPa后,方可对轨道板实施张拉C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见证检验10% a 检验方法:施工単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 69 ,

1般项目

7.9.11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条的规定。

7.9.12接缝及灌浆孔混凝土表面应抹光并与轨道板表面平齐。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7.10侧向挡块

I模 板

主控项目

7.10.1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1 条和第6. 2.2条的规定。

7.10.2立模前.应检查确认侧向挡块范围内的底座表面光滑、 无错台,并在侧向挡块与底座板及轨道板的接触面间铺贴隔离材 料,防止侧向挡块混凝土与其黏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一般项目

7.10.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 10. 3的规定(I

7.10.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平面位置 —"J

10

____尺量

2

宽度_______

J    Ho

_____________0____________

尺量____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挡块检查一次。

7.10. 4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6条的规定。

II钢 筋

主控项目

7-10.5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 70 .

A. 2. 7条~第6. 2.10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7, 10.6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 2.11条~第6, 2, M条的规定。

m 混凝土

主控项目

7.10.7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指标、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应符合 本标准第6. 2. 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当设计文件有特殊要 艰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7. 10. 8侧向挡块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 10. 8的规定。

7.10.8侧向挡块的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平面位置

)0

2

截面尺寸_________

-Tii-__________________0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挡块检查-次。

检验方法:尺量。

7.10.9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条的规定。

IV 弾性限位板

主控项目

7.10.10侧向挡块弹性限位板的规格、质量、厚度应符合设计 鉴求及《客运专线铁路CRTS ∏型板式无炸轨道弾性限位板暂行 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135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7.10.11侧向挡块弹性限位板的安装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

求。弹性限位板应与底座密贴,安装位置纵向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10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检查、尺量;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7.11轨道板锚固连接

主控顼目

7.11.1连接件原材料、植筋胶材料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技术 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7.11.2轨道板锚固连接的时机、位置、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检查、尺量;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一般项目

7.11-3钻孔位置、深度、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钻孔应清理干 净、无浮尘。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11. 4孔内注入的植筋胶应饱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

18 CRTSl型双块式无郁道床

8.1 一般规定

#.1.1双块式轨枕应工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标准、 标诅、存放、运输、装卸等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 JL非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874号)的规定,出厂时工厂应提供轨枕制造技术 If明书。

«. 1.2依据轨道控制网CPlIl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进行模板及轨 中心线平面放样,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测轨排几何形 f⅛,进行轨排精确调整。

8.1.3支承层施工应符合本标准第7. 1.3条的规定。

8.1.4桥上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清扫干净底 座表面后,方可按设计要求铺设隔离层和弹性垫层。

8.1.5 CRTSl型双块式无砕轨道宜釆用轨排支撑架法施工。

8.1.6轨排精调合格后应安装轨排固定装置,轨排固定装置应 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横向移 位及上浮。

8.1.7轨排精调完成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当间隔时间过长, 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Y,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时,必须重新 检査或调整轨排。

8.1.8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复测轨排几何形位、钢筋保护 层厚度,检测钢筋网绝缘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逬行混凝土 浇筑。

8. 1.9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加强对轨枕底部及其周围混凝土的

振捣,并随时监测轨排几何形位的变化。

8.1.10混凝土初凝前后应釆取喷雾保湿养护措施,初凝后应立 即解开夹板螺栓、松开扣件等固定装置。

8.1.11混凝土终凝后,方可拆除支撑螺栓和扣件等固定装 置,支撑螺栓所留孔洞采用同标号无收塀细石混凝土进行 封堵。

8.1.12道床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严禁在道床上 行车或碰撞轨道部件。

8.1.13无炸道床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轨道部件的防护,避免混凝 土等产生的污染。

8.2支承层

I引导线或模板

主控项目

8.2.1支承层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2.1条和第6. 2.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 2. 2引导线和模板安装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7. 2. 2条和第 7.2.3条的规定。

8. 2. 3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椎第6, 2. 6条的规定。

水硬性混合料或混凝土

主控项目

8.2,4支承层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一般项目

8.2.5支承层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切缝、拉毛质量应符合本 标准第7. 2. 15条~第7. 2. 19条的规定。

8.3桥上混凝土底座

I 模 板

主控项目

«. 3.1底座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2. 1条和第6. 2. 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3.2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3条的规定。

8.3.3底座模板安装允询偏差应符合表8. 3. 3的规定。

8.3.3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一

S___

允许偏差值mm)

1

底座

«_________

±5

宽度_________

±5

顶面高程__

±5

线位置

2

2

凹槽 _

中线位置

2___________

相邻凹槽中心间距

±2

横向寛度

±3

纵向寛度

3

高程

±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底座检査一次。

检验方法:测量。

8.3.4底座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6条的规定。

II钢 筋

主控项目

8.3.5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2.7条~第6. 2. 10条的规定。

-般项目

8.3.6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11条~第6. 2. 14条的规定。

EI混凝土

主控项目

8.3.7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 2. 15条~第6.2. J7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3.8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8的规定。

8.3.8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________

允许偏差值(mm)

1

底座

长度

±]0

宽度        ____

±)0

顶面高程          一

土 e_______

线位置__

3

平整度_______ _

]0 mm/3 m

2

凹槽

中线位置         ~~

3

相邻凹槽中心间距______

±3

横__

±5

纵向宽度        _

_________±5_________

琮度         一

10_________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底座检査-次。

检验方法:测量。

8.3.9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条的规定。

8.4隔离层、弹性垫层

主控项目

8.4.1隔离层及弹性垫层原材料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技术规定。

• 76 •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验项目及频次应符合相关 Mt定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和试验检验。 H.4,2隔离层应铺贴平整,无破损,接缝处及边沿无翘起、空 站.皱折、脱层或封口不严等缺陷。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弹性垫层与凹槽侧面应粘贴牢固,顶面与底座表面平齐, 播縫处及周边无翘起、空鼓、皱折、脱层或封口不严等缺陷。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8.4.4隔离层材料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厂家、品种、规格的卷材每5 OOO m为一 批,不足5 OOOm按,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3卷。

检验方法;尺量。

». 4.5隔离层、弹性垫层的基底应平整清洁、干燥,不得有空 鼓、空洞、蜂窝、麻面、浮磧、浮土和油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8-S轨排组装、调整

主控项目

8.5.1双块式轨枕的型疗、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客运专线 戦務双块式无非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8] 74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

«. 5.2双块式轨枕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

IDStXw. COm免费卜找

弄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 号)第3. 5.1条的相关规定。轨枕桁架钢筋应位置正确,无明显 锈蚀、扭曲变形,并不得有开焊或松脱。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 量的10%进行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专用工具测量;监理单位见证 检测。

8.5.3轨排组装用工具轨应采用与正线轨型相同的钢轨,工具 轨应无磨损、变形、损伤、毛剌等。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专用工具测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査。

8.5.5轨排支撑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材料质 量及结构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支撑架应架设牢固,并与钢 轨垂直,间距及安置应便于调整、拆卸和混凝土浇筑。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査相关工艺设计资料及材料质量证明文件,观 察、测量。

8.5. 6精确调整后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 5. 6的 规定O

8.5.6轨排几何形位允许偏差

序号

容许偏差

备注_____

1

_

± ɪ mm

相对于标准轨距1 435 mm

1/1 500

变化率_________

2

2 mm

弦长IOm

2 mm∕测点间距8 a (πι)

基线长48 α (m)

续表&5.6

序号

项目

容许偏差

备注______

3

高低

2 mπl

弦长10 E

2 mm∕测点间距8α (m)

基线长48q (m)

4

水平

2 mm

不包含前线、缓和曲线上

的超高值_________

5

扭曲(基长3m)

2 Inm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

顺坡所造成的扭曲最

6

轨面 高程

一般情况

±2 mm

紧靠站台

+ 2

O πιm

7

轨道中线

2 mm

8

线间距「

⅛5

0 <υ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釆用全站仪及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连续 检测,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8.5.7轨排固定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材料 质量及结构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固定装置应安装牢固,确 保混凝土浇筑时轨排不发生移位和变形。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相关工艺设计资料及材料质量证明文件,观 察、测量C

—般项目

8.5.8轨排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排左右两根工具轨的端部接缝应在同一位置,偏差不 应大于IOO mmt,

2轨枕应方正,间距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 mmo

3扣件应安装正确,无缺少、无损坏、无污染,扭力矩达 到设计标准,弹条中枝部与轨距挡板凸出部分应密贴,最大空隙 不应大于O- 5 tn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8.5.9轨排粗调后允许偏差应为:中线5 mm,高程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

8.6混凝土道床板

I模 板

主控项目

8. 6.1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I 条和第6.2.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8.6.2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 2.3条的 规定。

8- 6. 3模板安装Jfc许偏差应符合表8.6. 3的规定。

8.6.3道床板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______________

I

顶而高程

±5

均为模板内侧面的允许偏差

2

宽度

t5

3

中线位置

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 m检査.•次O

检验方法:测量。

8.6. 4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 2.6条的规定。

6. 2. 7条~第6. 2, 10条的规定。

6.6钢筋网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绝缘处理,绝缘电阻应符合设 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0%

检验方法:专用电阻表测试。

* 6.7钢筋网应按设计要求焊接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0%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一般项目

8.6.8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2. 11条~第6. 2. 14条的规定C

皿混凝土

主控项目

M-6.9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0,2. 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6.10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 6. 10

8. 6.10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________

允许偏差(mm)

FI

顶面宽度________________

±10

2

中线位置   _ ___

2

3

道床板顶面与承軌台而相对高差

5

4

平整度________________

3 m∏ι∕1 m

II钢 筋

主控项目

• 80 •

标准分享网www.b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0 m检査一•处O 检验方法:测量。

S. 6.11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 20条的规定。

,81 ,

fXwEom免费下载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刻度放大镜。

8.6.13道床板表面应整平、抹光,并按设计做好排水坡。表囱 排水应顺畅,不得积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9 CRTSlI型双块式无粹道床

9.1.1混凝土支承层或底座施工完成后,在线路中心线两侧, 也城地段每隔3.27 m安放支脚,曲线地段两支脚中心线连线与 曲线径向方向•致,外侧两支脚距离为3. 27 m,内侧两支脚距 离小于3. 27 mo

1.2支脚和钢模板的轨道应相互独立,支脚在安装轨枕固定 興菌应再复测一次。

⅛ 1.3轨枕存放和运输应水平放置(枕面向上),现场堆放时 以5根枕为一层,每组不超过5层,并捆绑为一体,堆码层数不 应超过15层。吊装、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 洗枕扭曲、变形和损坏。

L4悬挂轨枕的固定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各 邮件和横梁应精密銃削制造,应保证轨枕安装的精度。安装轨枕 価应检査固定架和横梁,确认状态良好。

9.1.5轨枕振动嵌入应采用专用机械进行。利用轨枕铺设机的 拆动机构及时将轨枕嵌人新浇筑的道床板混凝土内,轨枕嵌入振 动力应符合设计要求,禁止过振或欠振。

9.L6道床混凝土初凝后,方可拆除轨枕和固定架连接螺栓,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承重。

9.1.7钢轨铺设应在轨枕安装并检测合格及道床板混凝土强度 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进行。

9.1.8本章验收标准适用于II型双块式无砕轨道采用机械施工 安装轨枕。受施工场地限制釆取人工安装轨枕施工时,其施工方

■ S3 •

式与I型双块式无石乍轨道相同,其验收应符合本标准第8 ⅛ 规定。

9.2支承层

I引导线或模板

主控项目

9.2.1支承层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一般项目

9.2.3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 2.6条的规定。

H 水硬性混合料或混礙土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9.2.5支承层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切缝、拉毛质量应符合本 标惟第7. 2. 15条~第7.2. 19条的规定。

9.3桥上混凝土底座

I模 板

主控项目

9.3.1底座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笫

6. 2. 1条和第6. 2.2条的规定。

—般项目

9. 3.2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本标诲6.2. 3条的规定。

■ 84 •

・,Λ. 3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表8. 3. 3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底座检査一次。

检验方法:测量。

1,3.4底座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 2.6条的规定。

II钢 筋

主控项目

♦,3.5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ft. 2.7条~第6. 2. 10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3.6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賞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11条~第6. 2. 14条的规定。

in 混凝土

主控项目

M 7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 2. 15条~第6.2. 17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t, 3.8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表8. 3. 8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底座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测量。

V. 3. 9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条的规定。

9.4隔离层、弹性垫层

主控项目

9.4.1隔离层、弾性垫层原材料及铺设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 弟8. 4.1条~第8.4.3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9.4.2隔离层、弹性垫层外形尺寸、基底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 85 •

8.4.4条~第8.4.5条的规定。

9.5支脚安装、精调

主控项目

9.5.1支脚安装、精调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5. I 规定。

9.5.1支脚安装、精调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枚査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相邻支脚轴线平面位置

0.5

全站仪

2

文脚顶部高程_____

±0.5

水准仪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般项目

9.5.2支脚在基础面上应固定牢靠。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6混凝土道床板

I模 板

主控项目

9.6.1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1 条和第6. 2. 2条的规定。

—般项目

9.6.2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3条的 规定。

9.6.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表8. 6. 3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 in检査一次O 检验方法:测量。

.6.4模板拆除检验应符会本标准第6. 2. 6条的规定。

II钢 筋

主控项目

It-6.5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 L B6. 2.7条~第6.2. 10条的规定。

I *.6.6钢筋网绝缘处理和综合接地应符合本标准第8. 6.6条和

I8∙ 6. 7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t-7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

I Jt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11条~第6.2. 14条的 ■定。

In混凝土

主控项目

».6.8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6. 2. 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I 14.9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表8.6. 10 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0 m检查一处。

检验方法:测量。

».610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条的规定。

* ».6.11道床板表面裂纹、排水坡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8.6.12 条和第8. 6,3条的规定。

9.7轨枕振动嵌入

主控项目

0. 7.1轨枕振动嵌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 7. 1规定。

• 87 •

9.7.1轨枕振动嵌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査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相邻轨枕承軌台中心髙差

O. 5 ɪnnɪ

水裤仪

2

轨枕承轨台執底坡

1/45 ~1/35

专用量具

3

每枕两承轨台相对翘曲度

]510 X JOO ∏un 范围内

四点误差<0 7 mɪn

专用鼠具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 8.4固定架组装轨枕后,轨枕间距允许偏差±5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十个固定架抽检1组。

检验方法:尺量。

检验数量:每施工段抽检10根。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般项目

9.7.2支脚、横梁、固定架和轨枕之间所有接触面应完全 接触。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塞尺检查、观察检查。

9. 7. 3轨枕间距允许偏差框架内±5 mm,框架间±30 m∏l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施工段抽检10根。

检验方法:尺量。

9.8固定架安装轨枕

主控项目

9.8.1双块式轨枕的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8.5.1条和第

8.5.2条的规定。

9.8.2每个固定架固定轨枕的螺栓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十个固定架抽检1组,监理单位平行

检验数量为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10% O

检验方法:测力扳手检测、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9.8.3安装轨枕前,应检查轨枕固定架和横梁,各接触面应清 洁,不得有杂物。

10枕式无郁道岔

10.1 一般规定

10.1.1道岔钢轨件、混凝土岔枕、扣件及各类垫板等部件应工 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标准、标识、存放、运输、装卸等 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岀厂时工厂应提供产品制造技术证 明书。

10.1.4道岔施工应配备专业化的道岔施工队伍,采用配套设 备、机械化施工。

10.1.5道岔正式铺设施工前应进行首组道岔铺设施工,道岔首 组铺设质量评估合格后,方可进行全线道岔的铺设施工。

io. 1.7道岔施工前应根据排水、信号、供电等设计图,逐一核 对道岔区范围内各种管线沟槽的数量、位置、结构尺寸,核对其 与道岔区无珏轨道的接口。

10.1.9道岔区无砕轨道施工应与区间正线、站线相关轨道工秒 施工相协调。

• 90 ■

10. L IO正线无祚道岔宜在站内正线无炸轨道道床施工前完 Ift顶铺。岔位前后应预留一定长度的调整段,确保线路平 協性。

10.1.11道岔定位测量应依据复测后的轨道控制网CPnl采 川全站仪自由设站测设道岔控制基标、加密基标。道岔施工 ,■匱应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的 規定。

10.1.12枕式无弄道岔应优先釆用厂内组装、整体运输铺设法 Kr,不具备条件时,也可采用现场原位组装或现场预组装移位 Il段法施工。

UU-13道岔组装平台应根据道岔总布置图设计,具备组装及 惭贰功能,保证道岔组装精度。道岔组装平台应牢固平整,平台 的R度、宽度及开向应与待铺道岔相同,平台周围应有道岔组件 Afifi场地和吊装机械作业空间。

1.14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配合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和调整 恥置进行道岔轨排精确调整定位。

10.1.15道岔精调完成后应采用固定装置对道岔轨排进行固定, *保浇筑道床板混凝土时道岔轨排不产生上浮和侧移。

10.1.16道岔内钢轨焊接及道岔与两端无缝线路锁定焊联应采 川铝热焊。道岔内焊接宜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道岔与相 鄢无缝线路锁定焊联应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

10.1.17道岔铜轨焊接及锁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始终保持限位 器子母块位置居中,尖轨方正。

10.1.18道岔钢轨焊接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O(C ,恶劣天气 时,应釆取防护措施。

W. 1.19道岔转换设备未安装前,应用钩锁器固定尖轨、心 机,直向限速15 km/h通过,侧向不宜通过工程列车。在线路 术正式开通运营期间,应保护和管理铺设完工的道岔及相关 设备。

10.2路基上混凝土底座

I模 板

主控项目

10. 2.1底座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 2. 1条和第6. 2. 2条的规定。

—般项目

IO- 2.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2.3的规定。

10.2.3混凝土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r∏m)

备注

1

顶面高程

±5

均为模板内侧面的允 许偏差

2

宽度

±5

3

中线位置

2

4

伸缩缝位置

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段底座检查三处(两端及中部)。 检验方法:测量。

U钢 筋

主控项目

10. 2. 5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2.7条~第6. 2. 10条的规定。

—般项目

10. 2. 6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 2.11条~第6. 2. 14条的规定S 10.2.7底座应按设计要求的规格、位置及数量预埋与道床板的

I,楼钢筋。

检验数坦: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DI混凝土

主控项目

io. X 8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M 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掃.2.9混凝土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 2.9的规定。

10.2.9混擬土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值mm)

I

顶面高程

±10

2

宽度

±10

3

I ■   ■ I^Mll                       ■ ,

中线位置

3

4

平整度____________

IO mm/3 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段底座检査三处(两端及中部)。

检验方法;测量。

10. 2.10混凝土底座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20条的规定。

10.3桥上混凝土底座

I模 板

主控项目

.3.1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着和第6. 2. 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0. 3. 2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 3条的规定。

• 93 •

IO- 3.3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 3. 3的规定。

10.3.3混凝土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_______项 目__________

允许偏差值IDm)

1

底座

顶面高程

5

宽度

±5

中线位置

2

伸缩缝位置  _

5

2

凹槽

中线位置

2

两凹槽中心间距

±2

横向宽度

±3

纵向宽度

±3

髙程

±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段底座检查三处(两端及中部)。 检验方法:测量。

10.3.4底座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 2.6条的规定。

II钢 筋

主控项目

10.3.5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洛 第6. 2. 7条~第6. 2. IO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0.3.6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 2.11条~第6. 2. 14条的规定。

皿混凝土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3. 8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 3. 8的规定。

≡W.3.8混凝土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

Lrr

项   目

允许偏差值mm)

1 -------------------------------------------------------------------------------------------

底座

顶商高程

±10

⅜⅞_________

±10

中线位置_______

3

平整度________

IO rnm/3 m

2

凹槽

中线位置 _____

3

两凹槽中心何距

±3

横向宽度

±5

纵向宽度

±5

深度

±1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段底座检査三处(两端及中部)。

检验方法:测量。

10.4隔离层、弹性垫层

主控项目

10.4.1隔离层、弹性垫层原材料及铺设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 懈8.4,1条~第8.4.3条的规定。

—般项目

10.4.2隔离层、弹性垫层外形尺寸、基底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H. 4.4条和第8. 4. 5条的规定。

10.5道岔控制基标及加密基标 主控项目

10. S.1道岔控制基标应在混凝士底座上分设于岔心、岔前、岔

. 95 •

后、岔前1Om和岔后IOO m的线路中心。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检查测量资料并见证检査. 10.5.2道岔控制基标的测量方法、仪器、精度、平差计算应箱 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IO601-2009)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查测量资 料并见证检査O

10.5.3道岔加密基标宜设置在线路中线两侧,间距宜为5 ~ 10 m,转辙器、导曲线和辙叉起始点应增设加密基标。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检查测量资料并见证 检查。

10.5.4道岔加密基标的测量方法、仪器、精度、平差计算应符 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lo601—2009)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检査测量资料并见m 检査。

10.5. 5基标标志应设置牢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般项目

10.5.6基标标识应设置齐全,色泽鲜明、清晰完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0.6道岔组装、调整

主控项目

10. 6.1道岔的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技术条件的 . 96 •

尾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尺量、清点。

0 6.2岔枕的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技术条件的

Eift 定。

检驱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

10.6.3岔枕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岔枕桁架 悯筋应位置正确,无明显锈蚀、扭曲变形,并不得有开焊或松脱。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

I'■的10%进行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专用工具测量;监理单位观察、 财E检验。

推.6.4道岔钢轨件应无碰伤、擦伤、掉块、凹陷、硬弯、扭曲 曹缺陷。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10. 6-5轨排支撑架的质量及安装检验应符合本标准8. 5. 5条的 规定。

10. 6. 6道岔应按设计定位,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 6.6规定。

10.6.6道岔定位允许偏差

y

检验项目

允许偏爰(mm)

1

轨面标高

一                              0

_______-5______________

2

中线_____________

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基桩位置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见 IIE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全站仪、水准仪测量检査,监理单位见 W检查。

∙97∙

10. 6. 7道岔(直向)平顺度铺设精度应符合表10. 6.7的规定。

10.6.7道岔(直向)平顺度铺设精度标准

高低

轨向

水平

扭曲(3 m)

轨距

幅值ms)

2

2

2

2

± 1

变化率1/1 500

弦长mm)

1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测;监理单位 见证检测。

10.6.8直(曲)尖轨第T牵引点前与曲(直)基本轨密贴,

缝隙不应大于0. 5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尺量。

10.6.9转辙器部分最小轮缘槽不得小于65 mm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

10.6.10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与直(曲)基本轨密贴,缝

隙不应大于0∙ 5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尺量。

10.6-11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

得小于1 391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尺量。

10.6.12轨排固定装置的质量和安装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8. 5. 7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0.6.13道岔应按铺设图进行铺设,精调后道岔各部允许偏差 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C

• 98 •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照技术条件检验项点全部检查。

检驱方法: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道尺、塞尺等专用检具检査。

Kl. 114 零配件应安装正确、齐全。

检验数虽: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10. 6.15道岔各部位螺栓扭矩应达到设计值。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组道岔抽检扣件、紧固螺栓各3个, 徐油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力扳手检测,观察检查。

訓.6.16 道岔标记应正确、齐全、清晰。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0.7混凝土道床板

I模 板

主控项目

10.7.1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1 条和第6. 2. 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tθ. 7.2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 3条的规定。

10.7. 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 7. 3的规定。

10.7.3道床板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

____检查项目____

____允许偏差(皿)____

顶面高程

±5

2

宽度____________

±5

3

中线位置

2

4

伸縮部置

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段道床板检查3处(两端及中部)。

• 99 .

检验方法:测量。

10.7. 4转换设备基础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7.4的规定。

10.7.4 转换设备基础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____检査项目____

____犯许偏差(顽)

1

髙度__

_________ ±5___________

2  ~"

底度

____________±3___________

3

幅茹置

2

4

轴线偏斜

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

10.7.5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 2.6条的规定。

II钢 筋

主控项目

10.7.6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6.2,7条~第6. 2. 10条的规定。

10.7.7钢筋网绝缘处理和综合接地应符合本标准第8. 6. 6条和 第8. 6.7条的规定。

—般项目

10.7.8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11条~第6. 2. 14条的规定。

10.7.9底座预埋连接钢筋的位置、规格、数量及状态应符合设 M-要求,并与道床板钢筋绑扎牢固。

检验数量:施工単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皿混凝土

主控项目

10.7.10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检验应符合本标准

■ 100 .

6. 2. 15条~第6. 2.17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7.11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 7. 11的规定。

10.7,11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__项 目________

允许偏差r∏m)

1

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面相对高差

5

2

顶面寛度

±10

3

中线位置    _________

2

_     4

平整度

3 mm/m

I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段道床板检查3处(两端及中部)。

检验方法:测量,

10. 7.12转换设备基础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7.12的 [规定。

10.7.12转换设备基础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

检查项目  一

允许偏差mm)

1

深度

±10

2

宽度_____________

±5

3

轴线位置

2

4

轴线偏斜

5

5

平整度

2 JiImZTn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测量。

10.7.13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条的规定。

10.8道岔钢轨焊接

主控项目

10. 8.1铜轨铝热焊接头的型式检验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钢 轨焊接第3部分:铝热焊接》TB/T 1632.3 —2005)5. 2

• 101 -

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上述标准规定的数量进行检验;监瑯 单位全部见证取样检测。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按上述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监理 单位检查施工单位型式检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10.8.2钢轨铝热焊接头的生产检验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钢 轨焊接第3部分:铝热焊接》(TB/T 1632. 3—2005)5. 3节 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上述标准规定的数量进行检验;监理 单位全部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按上述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监理 单位检查施工单位生产检验报告,并进行见证检验。

IO- 8. 3钢轨焊头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超声波探伤应符合铁道 行业标准《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 1632.1-2005)5章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检查、探伤仪检査;监理单位 旁站。

10.8.4道岔钢轨焊接应先岔内后岔外。岔内钢轨焊接应按设计 顺序进行。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观察检査。

10.8.5道岔与两端线路钢轨锁定焊联时,限位器子、母块应居 中,并记录锁定轨温,在钢轨上标i己位移观测“零点”位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用轨温计测定并记录;监理单位 检查施工单位记录,并旁站监理。

10.8. 6无缝道岔与相邻轨条的锁定轨温差不应大于5 Y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轨温计测定并记录;监理单位检査施 1旭位记录。

8-7钢轨焊头及其附近钢轨表面不应有裂纹、明显压痕、划 样」.碰痕、打磨灼伤等伤损。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0% o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检查;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检验 I己最,并进行平行检验。

10. 8. 8轨底上表面焊饗两侧150 mm范围内及距两侧轨底角边 除各35 mm的范围内应打磨平整,不得打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0%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检查、尺量;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 位检验记录,并进行平行检验。

10. 8. 9钢轨焊接接头应纵向打磨平顺,不得有低接头,钢轨焊 接接头平直度应符合表10.8.9的规定。

10.8.9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mm/1 m)

序号 _

____________

允许偏差

1

轨顶面______

~~+0.2~

________________0_________________

2

轨头内侧工作面

________________0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轨底(焊筋)

__________________

注:1轨顶面中符号"+ ”表示高出钢轨母材轨顶基准面;

2轨头内侧工作面中符号“+”表示凹进;

3轨底(焊筋)中符号表示凸岀。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1 m直尺或专用平直度检查仪检查。

一般项目

10. 8.10经打磨后的铝热焊接头轨头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岀现1个最大尺寸不超过1皿的气孔。

2在轨头下顎与焊筋边缘交界处半径为2 Inm的区域内可

出现1个最大尺寸不超过1 m∏ι的气孔、夹渣或夹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10. 8.11铝热焊接头焊筋表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最多可岀现3个最大尺寸不超过2 mm的气孔。

2焊筋表面夹渣或夹砂等缺陷的尺寸应符合表10. 8. 11的 规定,这些缺陷不应侵入钢轨的横断面内。

10.8.11焊筋表面夹渣或夹砂等缺陷的最大尺寸

缺陷面积mr/)

缺陷深度mm)

⅛10

W3

≤15

≤2

W2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10. & 12钢轨铝热焊焊缝距离承轨台边缘不应小于IOO InmC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尺量。

H板式无玮道岔

11.1 一般规定

11.1.1混凝土道岔板应工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标准、 無识、存放、运输、装卸等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岔区板式无 帝軌道混凝土道岔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 173号) 的舰定,出厂时工厂应提供产品制造技术证明书。

11.1.2道岔订购、厂内组装验收、运输、装卸、存放和岔区施 ■ 1要求等应符合本标准第10. 1.2条~第10. 1. 10条的规定。

Γ 11.1.3道岔控制测量应符合本标准第10.1.11条的规定。

IL 1.4板式无昨道岔施工应统筹考虑道岔板的生产、运输、存 I放和铺设等环节,制订实施方案,做好施T协调工作。

11.1.5测量及精调用的仪器及配套工具应提前准备并经专业检 脸合格。

11.1.6自密实混凝土及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配合比,应提前1 个月设计完成,充分考虑其强度、耐久性等各项指标,在灌注前 [完成工艺性试验,取得最佳参数。

11.1.7岔前岔后各不少于200 m的无奔轨道应待道岔板铺设完 [地后再组织施工,确保线路平顺性。

11.1.8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过程必须在拌和站及灌注现场设专职 成脱人员进行扩展度及泌水率试验,确保灌注混凝土的质量 Ift定。

11.1.9自密实混凝土宜从一侧用漏斗或溜槽均匀灌入模板内, 毎块板宜一次灌注完成。灌注较宽底座板时,也可采用两侧同时 沸注,但须经工艺试验,确保灌注密实。

11.2路基上混凝土垫层

I模板

主控项目

11.2.1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1条 和第6. 2. 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1. 2.2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2.2的规定。

11.2.2混凝土垫层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項目

允许偏差mm)

_       备注_______

1

纵向位置  —

±5

2

中线位置

5

3

纵向长度

±10

均为模板内侧面的允许偏差

4

宽度

±5

5

高程_____

±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不同宽度段每段检査3处(两端及中 部)。

检验方法:测量。

11. 2. 3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 2.6条的规定。

混凝土

主控项目

11.2.4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6. 2. 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1.2.5混凝土垫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11.2.5的规定。

11. 2. 5混凝土垫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__

允许偏差g)

检验方法

1

纵向位置

±10

全站仪测量和尺量

2

中线位置_____

JO

3

纵向长度

±20

尺量

4

宽度

±20

5

厚度

±10%设计厚度

6

顶面高程

±10

用水准仪测量左中右三个点

7

表面平整度

15 InnI/4 m

4m直尺量

8

两侧横向排水坡

±0.5%

用直尺配合坡度尺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不同宽度段每段检查3处(两端及中 部)。

11.2. 6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条的规定。

11. 2. 7垫层混凝土表面应按设计要求拉毛,拉毛纹路应均匀、 清晰、整齐。拉毛深度为1.5~2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11.2.8混凝土垫层应在终凝后进行横向切缝,分段长度不应大 于5 m,且应与线下构筑物结构缝对齐,缝深不小于垫层厚度的 1/3 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尺量。

H.3桥上滑动层

主控项目

11.3.1桥面平整度要求、滑动层(二布一膜)材料质量及铺 设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7. 3. 1条、第7.3.2条、第7.3.4条、第 7. 3.6条、第7.3.8条和第7. 3. 9条的规定。

—般项目

11.3.2滑动层(二布一膜)铺设宽度应符合本标准第7. 3. 10 条的规定。

114桥上混凝土底座

I模 板

主控项目

11.4.1底座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 2. 1条和第6. 2. 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1.4. 2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表7. 4. 2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不同宽度段每段检查3处(两端及屮

部)。

检验方法:测量。

11.4.3底座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6条的规定。

U 钢 筋

主控项目

11.4.4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检验符合本标准第

6.2.7条~第6. 2. IO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1.4. 5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 2,11条~第6. 2.14条的规定。

M混凝土

主控项目

11.4.6混凝土原材料' 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 准第6. 2. 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

■ 108 •

i般项目

11-4.7混凝土底座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表7. 4. 16 的规定。

I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不同宽度段每段检查3处(两端及中

的。

检验方法:测量。

11.4.8混凝土底座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条的 规定。

11.5基准点、定位点

主控项目

11.5.1道岔板基准点、定位点的测量方法、仪器及精度要求应 将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见证检查10%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査。

I 11.5.2 道岔板的定位点位置放样应标识清楚,精度应符合 I《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Io601—2009)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测量资料。

1 II. 5.3在基准点位置应钻孔并埋设具有对中功能的标志钉。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

—般项目

11.5.4标志钉的材质、埋设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7. 6.4条~第

7. 6. 6条的规定。

11.6道岔板铺设

主控项目

11.6.1道岔板的类型、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客运

• 109 •

专线铁路岔区板式无弈轨道混凝土道岔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 基〔2008173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专用工具测量。 11.6.2道岔板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岔区板式无 砰轨道混凝土道岔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73号) 第3. 4. 2条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敬 量的10%进行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专用工具测量;监理单位观察、 见证检验。

11.6.3道岔板应按设计编号标识清楚,除预裂缝处外,板体及 承轨面应无裂缝,承轨台无损坏,预埋件及预留孔应齐全、无损 坏,埋设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按施工単位检验数 量的10%进行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专用工具测量;监理单位观察、 见证检验。

11.6.4道岔板应按布板设计图给定编号、位置对号入座进行 铺设。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对照布板图,现场核査轨道板编号。

11.6.5精调时道岔板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6.5的规定。

11.6.5精调时道岔板允许偏差

项目

纵向

横向

高程

相邻道岔板承轨面相对横向偏差及高差

允许偏差Inrn)

±0.3

0.3

±0.3

0.3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依据基准点进行测量;监理单位检査测 . IIO .

做记录。

11.6.6道岔板的扣压装置应安装稳固,竖向垂直,横向水平, ■肝安装垂直稳固,螺帽与扣压装置贴紧。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 Mιo%进行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和手拧;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一般项目

11.6.7道岔板铺设前混凝土垫层和桥上底座表面应清理干净。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11.6 8道岔板粗铺允许偏差为:纵向、高程±S mπι,横向

5 InmO

检验数最: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测量。

11.6.9道岔板铺设灌注完成后,道岔板表面及周围多余混凝 土、沥青砂浆等杂物应清理干净,道岔板标识及承轨台编号应符 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资料,观察

11.7路基上、隧道内混凝土底座板

I模 板

主控项目

IL 7.1底座板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 2. 1条和第6. 2. 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1.7.2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3条的 规定。

Ill •

11.7.3底座板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表11.2.2的 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不同宽度段每段检查3处(两端及中 部)。

检验方法:测量。

II钢 筋

主控项目

11.7.5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检验符合本标准第

6. 2.7条~第6, 2. 10条的规定。

—般项目

11.7.6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11条~第6. 2. 14条的规定。

自密实混凝土

主控项目

11. 7. 7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 准第6. 2. 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符 合设计要求。

11.7.8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验,试验结果应符 合设计、施工工艺及相关技术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个单位、每个项目至少检查1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做工艺性试验,监理单位见证检査。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组道岔检查1次,监理单位见证 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含气量试验;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11.7.10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扩展度和泌水率进

• 112 •

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配合比设计及工艺试验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罐检查1次;监理单位见证检

16 10% O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扩展度及秘水率测试;监理单位见 试验。

1J.7.11拆除精调装置和扣压装置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

5 MPa,并保证混凝土不被损伤、碰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观察,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般项目

H.7.12混凝土的人模温度应控制在10~35 aC范围内。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组道岔至少测温3次,并填写测温 记录。

检验方法:测温。

11.7.13混凝土底座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L7.13的 规定。

11.7.13混擬土底座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査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长度

±20

2

宽度

±20

3

顶面髙程

+ 5 -0

4

两侧横向排水坡

M 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不同宽度段每段检査3处(两端及中 部)。

检验方法:测量。

11.7.14混凝土底座板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条的 规定。

-113 •

118桥上板下充填层

主控项目

11. 8.1桥上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原材料性能及施工检验应 符合本标准第7. 8. I条~第7. 8. 1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U- 8.2桥上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7.8. 13条~第7.8.18条的规定。

11.9板缝及观察孔

主控项目

11.9.1混凝土原材料检验、配合比设计、施工检验应符合本标 准第6. 2.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1.9.2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20条的规定。

11.9.3观察孔混凝土表面应与道岔板表面平齐,板缝应顺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

11.9.4道岔板板间伸缩缝的设置及嵌塞材料应符合设衬 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

IIiO转换设备基础

I模 板

主控项目

11.10.1转换设备基础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 标准第6. 2.1条和第6.2.2条的规定。

• 114 •

一般项目

U. 10.2转换设备基础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表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

11. iα. 3转换设备基础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6条 的规定。

II钢 筋

主控项目

11.10.4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6.2. 7条~第6.2. 1。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IL ɪθ.5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 及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 2.11条~第6. 2. J4条的 规定。

皿混凝土

主控项目

11.10.6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检验应符合本标准 第6. 2. 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

—般项目

11.10.7转换设备基础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表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

II-10. 8转换设备基础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20 条的规定。

H. 11侧向挡块

I模 板

主控项目

11.11.1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2, 1 条和第6. 2. 2条的规定。

H-11.2立模前,应检査确认侧向挡块范围内的底座表面光滑, 无错台,并在侧向挡块与底座及道岔板的接触面间粘贴隔离材 料,防止侧向挡块混凝土与其黏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

—般项目

11.11.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表7. 10. 3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挡块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尺量。

11.11.4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2.6条的规定。

II钢 筋

主投项目

11.11.5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 6.2.7条~第6. 2. 10条的规定。

—般项目

11.11.6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2.11条〜第6.2 14条的规定。

ΠI混凝土

主控项目

11.11.7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指标、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应符

• 116 ■

■本标准第6. 2. 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当设计文件有特殊 W求时,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一般项目

1131.8侧向挡块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表7. 10. 8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挡块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尺量。

IL II- 9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推第6. 2. 20条的规定。

IV弹性限位板

主控项目

7. 10. 10条的规定。

11.11.11侧向挡块弹性限位板的安装位置、数量及允许偏差应 将合本标准第7.10. 11条的规定。

11.12道岔板锚固连接

主控项目

11.12.1道岔板锚固连接原材料质量要求、连接时机、位置、 旌接方式应符合本标准第7. 11. 1条和第7. 11. 2条规定。

一般项目

11.13道岔组件安装及精调

主控项目

IL 13.1道岔的类型、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 舰定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 117 •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査、尺量。

U. 13. 2道岔钢轨件应无碰伤、擦伤、掉块、低陷,无硬弯、 扭曲等缺陷。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1.13.3道岔钢轨件安装前应清理道岔板表面,道岔板表面应 无尘土、汚垢、积水及油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

11.13.4道岔组件安装应符合道岔铺设图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11.13.5精调后道岔(直向)平顺度铺设精度应符合本标准表

10. 6.7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张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测,监理单位 见证检测。

11.13. 6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基本轨密贴、转辙器部分最小轮 缘槽、心轨尖端至第-牵引点处密贴、査照间隔检验应符合本标 准第10. 6. 8条~第10. 6. 11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1.13.7精调后道岔各部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 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照技术条件检验项点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道尺、塞尺等专用检H 检查。

11.13.8道岔零配件安装、螺栓扭力矩、标记质量检验应符合 本标准第10- 6. 14条~第10. 6. 16条的规定。

. 14道岔钢轨焊接

主控项目

iɪ -14. 1道岔钢轨焊接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10. 8.]条~ 第10. 8. 9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1.14. 2道岔钢轨焊接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10. 8. 10条~ 第10. 8. 12条的规定。

12有郁道床

12.1 一般规定

12.1.1道炸应采用特级碎石道昨,道砕质量应符合现行铁道行 业标准《铁路牌石道昨》(TB/T 2140—2008)的规定。

12.1. 2道砕应按规定进行建场检验、生产检验和岀场检验。建 场检验和生产检验由铁道部指定单位进行,出场检验由釆石场 进行。

12.1.3铺轨前铺砕宜采用道砰摊铺机一次摊铺压实成形。

12.1. 4长钢轨铺设后应及时使用大型机械化整道作业车组进行 分层上硅、整道作业。

12.1.5桥梁及隧道地段的有昨道床进行稳定作业应遵守有关 规定。

12.2铺轨前铺郁

主控项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査验建场检验证书、生产检骚证书和产品合格 证,必要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对采石场进行见 证取样检测。

12.2.2道非进场上道前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 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路碎石道弃》(TB/T 2140—2008)的相 关规定。

• 120 •

检验数景:同一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的道砕,每5 O(X) rn3 为一批,不足5 000 ∏√时亦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检1次;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20%进行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釆用筛分、专用量规检测或特定检验;

I监理单位进行见证检验,并检査施工单位检验报告。

112,2.3铺轨前道床密度不应低于1.6 g∕c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道床密度每5 km抽检5处,每处测2 I个点位;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20%进行见证检验。

I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算碾压机械压强,用道床密度仪或灌

水法检测道床密度;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检算资料和检测记 录,并进行见证检测。

一般项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 km抽检4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尺量。

12.2.5酢面应平整,其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0 rnm/3 m,炸面中 间不应凸起。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Ikm抽检4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3 m靠尺量。

12.3分层上乖整道

主控项目

12.3.1道砕材质应符合本标准第12. 2. 1条的规定。

12.3.2道砕进场上道前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 本标准第12. 2. 2条的规定。

12.3.3道床经分层上酢整道达到初期稳定阶段时,力学参数应 符合以下规定:道床支承刚度不应小于70kN∕mm,道床横向阻 力不应小于7. 5 kN/枕。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以5km作为一个检验批,每Ikm检测

• 121 •

2根轨枕,求平均值;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20%进行 见证检禮O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专用仪器检测;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単 位检测记录,并进行见证检测。

一般项目

12.3.4整道后的道床断面应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曲线外轨超高 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设置,并应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均匀递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尺量。

12.3.5轨面高程宜比设计低50~&0mm,轨道中心线与设计线

路中线允许偏差为2Jnn)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 km抽检2处,每处各抽检10个 测点。

检磯方法:测量。

12.3.6轨道达到初期稳定阶段状态时,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 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2.3. 6的规定。

12.3.6初期稳定阶段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高低

4

U) m弦量

2

轨向

4

直线IOm弦量,曲线20 s弦量

3

扭曲(基长3 m)

4

4

轨菱

±2

__

______轨距尺量__

5

水平

4

轨距尺量______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5成抽检2处,每处各抽检1。个 测点。

13有件道岔

113.1 —般规定

13,1.1道岔订购、厂内组装验收、运输、装卸、存放和岔区施 I要求等应符合本标准第10. 1.2条~第10.1. 8条的规定。

13.1.2道岔控制测量应符合本标准第10. I. 11条的规定。

U.1.3正线道岔铺设时应设置组装平台,采用原位铺设法或移 位铺设法进行铺设。

13.1.4铺岔完成,经自检、电务互检合格后,电务应及时安装 料辙及锁闭装置。安装转辙装置时,工务、电务应配合施工。

_ 13.1.5道岔转辙及锁闭装置未安装前,应用钩锁器固定尖轨、 J ,心轨,直向限速15 km/h通过,侧向不宜通过工程列车。

,13.1.6在焊接岔内钢轨接头时,应按设计顺序焊接。道岔与 I聞端无缝线路焊接应在道床基本达到稳定状态、轨面高程、轨 I向和水平已基本达到设计标准时,方可施焊。焊联及锁定过 程中应采取措施始终保持限位器子、母块位置居中,尖執

I方正。

13.1.7焊接完成后应检查焊好的接头,并打上焊接标记,填写 焼接记录报告。

13.2道岔控制基标及加密基标

主控项目

13.2.1基标所用材料进场时,应对其规格、形式、外观进行验 收,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単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查验产品合格证、观察检查。

13.2.2道岔控制基标及加密基标布设、测量方法、仪器、精 度,基标标志的设置应符合本标准第10. 5. 1条~第10. 5. 5条的 规定。

—般项目

13.2.3基标的标识应设置齐全,色泽鲜明、清晰完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3.3铺岔前预铺道砕

主控项目

13.3.1道芥材质应符合本标准第12.2. 1条的规定。

13.3. 2道酢进场上道前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 本标准第12. 2. 2条的规定。

13.3.3 道床密度不应低于L 7g∕cr√°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道床密度每组道伝抽检3个点位;监理 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测道床密度;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 检测记录,并进行见证检测。

—般项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3 m靠尺量。

13.3. 6道岔前后30 m范围应做好J源坡并碾压。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组道岔抽检4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 124

13-4道岔铺设

主控项目

13.4.1道岔的类型、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 幅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査、尺

IlL清点;监理单位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

13.4.2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基本轨密贴、转辙器部分最小轮缘 槽、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密贴、查照间隔检验应符合本标准 E 10. 6. 8条~第10. 6. 11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L3.4.3道岔铺设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照技术条件检验项点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道尺、塞尺等专用检具 检查。

13.5道岔铺砰整道

主控项目

13.5.1道芥材质应符合本标准第12. 2. 1条的规定O

13-5.2道酢进场上道前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 本标准第12. 2. 2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3.5.3 预留起道量宜为50 ~80 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组道岔抽检4处。

检验方法:尺量。

13. 5.4道岔结构尺寸调整时,应兼顾对应点的方向和轨距,实

♦ 125 •

现综合调整,调整后道岔内轨距允许偏差应控制在±I mm范囹 内,轨距変化率不应大于1/1 500 O支距允许偏差应控制石 ± 1 mm范围内。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13.5.5在道岔捣固车捣固前应根据CPlll轨道控制网和加密基 标对道岔整体平顺性进行人工整治,保证道岔内高低允许偏差不 大于5 mm/10 ɪn弦。轨向允许偏差不大于3 nnn/ɪθ m弦。水平 允许偏差不大于2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尺量。

13.6道岔钢轨焊接

主控项目

13.6.1道岔钢凱焊接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10. 8. 1条~第 10.8.9条的规定。

-般项目

13. 6.2道岔钢轨焊接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10. 8. 10条~第 10. 8. 12条的规定。

14轨道过渡段

14.1 一般规定

14.1.1过渡段使用的轨道部件及特殊工程材料的技术要求应符 台设计及相关规定。

14.1.2过渡段的位置、长度及设置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14.1.3过渡段应与两端线路进行贯通测量。

Ur 1.4不同结构高度的轨道之间的过渡段,”应按设计要求在过 瘦区消除高差,保证相互之间顺接。

14.2无酢轨道与有辞轨道结构间的过渡

I模 板

主控项目

14.2.1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般项目

14.2.2预埋件和预留孔留置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6. 2.3条的 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

14.2.4模板拆除检验应符合本标准6. 2. 6条的规定。

U钢 筋

主控项目

6. 2.7条~第6. 2. 10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4.2.6钢筋外观质量、加工允许偏差、接头设置、绑扎质量及 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第6.2. Jl条~第6. 2. 14条的规定。

Dl混凝土

主控项目

14.2.7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6.2.15条~第6. 2. 17条的规定。当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时,应 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一般项目

14.2.8混凝土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数量及方法应符合本标 准第7. 4. 16条的规定。

14.2.9混凝土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6. 2. 20条的规定。

IV锚固连接

主控项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14.2.11采用锚固销钉连接时,锚固连接原材料质量要求、连接时

机、位置、连接⅛⅛枷飾7.11.1条和第7. H∙2θ^u

一般项目

14.2.12锚固连接钻孔及植筋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7. 11,3

• 128 ■

务和第7. 11.4条规定。

V 道 粹

主控项目

I 14.2.13道砕材质应符合本标准第12. 2. 1条的规定。

14 2.15过渡段道作胶喷洒的范围、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道 作胶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

14.2.16有非轨道过渡区段道非分级黏结前应进行上非整道,

I蠟路稳定、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道砕分级黏结。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M辅助轨

主控项目

•4.2.17过渡段辅助轨及扣件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扣件安装 完整、正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I 14.2.18当过渡段辅助轨扣件螺栓采用植筋方式安装时,植筋 胶材料、钻孔及植筋质量等应符合本标准第7, IJ节的有关规定。 14.2.19过渡段辅助轨扣件扭矩不应小于设计值。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平行检査20% o 检验方法:测力扳手测量。

—般项目

14.2.20过渡段辅助軌长度25 m,其中无砕轨道内5 m,有砕 •】29 •

轨道内20 m。辅助轨、轨枕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今 表14. 2. 20的规定。

14.2. 20过渡段辅助轨、軌枕安装位置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建验方法

]

辅助轨橫向偏差

5

尺虽

2

辅助轨轨而商程

0, - 15

测量

3

特殊枕轨枕间距

±20 mm,连续6根轨枕的累计值±3Onml

尺虽: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

14.3不同无酢轨道结构间的过渡

主控项目

14.3.1过渡段使用的轨道部件及特殊工程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 计及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14.3.2不同高度的无非轨道结构在过渡段内,其尺寸、标髙、 隔离、连接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轨道平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

14.3.3不同类型无砕轨道间的过渡段所使用扣件的规格、数 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计数。

14.3.4 抗剪钢筋或销钉应竖直,纵横向位置允许偏尤

±10 mm,外露长度允许偏差为+q0 mm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

15钢轨伸缩调节器

15.1 一般规定

15.1.1钢轨伸缩调节器应在工厂内组装并由建设单位组织验 收。出厂时,制造厂应依据钢轨伸缩调节器相关技术条件进行检 验,并提供出厂合格证、铺设图和发货明细表。

IS. 1. 4铺设钢轨伸缩调节器时,宜先铺单股并以线路上已有轨 道作基准控制方向,另一股以此为基准控制轨距。

15.1.5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就位,调整方向、轨距、水平达到 规定要求后,再上紧全部螺栓。

15.2无琏轨道钢轨伸缩调节器

主控项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尺量、 清点。

±20 mm0

15.2.2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位置

类型

铺设位置投制___________

单向调节器

第~块双轨垫板的枕中心(尖轨尖端附近)

双向调节器

调节器其中一端的第~∙-块双轨垫板的枕中心(尖轨尖端附近八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査。

15.2.3钢轨伸缩调节器区段的无炸道床施工应符合本标准第 10章和第U章的相关规定。

15.2.4钢轨焊接接头质量应符合《钢轨焊接 第一部分:通 用技术条件》TB/T 1632. 1—205)的规定。焊接接头应打磨 平整,基本轨始端焊接接头的轨顎、轨腰、轨底和轨底角凸出量 应不大于0∙3 mm尖轨根端焊接接头的轨顎、轨腰、轨底和轨 底角凸岀量应不大于0.5 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尺量,监理单位观察、见证 检查。

IS. 2. S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状态应符合《时速350公里客运专 线无非轨道60 kgm钢轨伸缩调节器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8166号)笫6条和第7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尺量,监理单位观察、见证 检查。

15. 2. 6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螺栓扭力矩应符合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 量的10%进行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力扳手测量;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 测量记录,并进行见证检验。

• 132 •

15.2.7钢轨伸缩调节器两端设计长度范围内的扣件扣压力应满 比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检2%监理単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 盘的10%进行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弹条扣压力测定仪测定;监理单位检 '鹿施工单位记录,并进行见证检验。

15.2.8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调整后,应达到基本轨伸缩无障 嘛,尖轨锁定不爬行。

检测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测方法:观察检査。

—般项目

IS. 2.9钢轨伸缩调节器零配件安装正确,标记齐全、准确、清 晰,表面平整,棱线平直,无飞边。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15.3有琏轨道钢軌伸缩调节器

主控项目

15.3.1钢轨伸缩调节器的种类、型号、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应符合《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兼顾货运)有非轨道 60kgm钢轨伸缩调节器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166 号)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尺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15. 3,3钢轨伸缩调节器区段的有群道床施工应符合本标准第 13章的相关规定。

IS- 3.4钢轨焊接接头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15. 2. 4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尺量,监理单位观察、见证 检查。

15.3.6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螺栓扭力矩、两端设计长度范围的扣 件扣压力和铺设调整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15.2.6条~第15. 2. 8 条的规定。

~般项目

15. 3.7钢轨伸缩调节器零配件安装、标记等应符合本标准第

15. 2. 9条的规定。

16无缝线路

16.1 一般规定

16.1.1无珪轨道铺轨应在无昨道床施工完毕并检查合格后方可 施工。

t6. L 2无弄轨道铺轨时应注意成品保护,避免无珏道床受损。

16.1.3铺轨应严格按照“配轨表”铺轨编号依次铺设长钢轨。

16.1.5每节单元轨始端、终端落槽时的轨温平均值为长钢軌铺 度轨温,铺轨时应记录铺设轨温。

16.1.6有珏轨道长钢轨铺设后,第一次舖评整道应随即进行。

16.1.7匸地钢轨焊接应釆用移动式闪光焊接。

16.1.8环境温度低于OAC时不应进行工地钢轨焊接。恶劣天气 焊接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16.1.9气温低于IOY时,焊前应用火焰预热轨端0.5 m长度 軌围,预热温度应均匀,钢轨表面预热升温至35 ~ 50 Y才能逬 行焊轨作业,焊后应采取保温措施。

16.1.10承受拉力的焊缝,在其轨温高于如0龙时应持力保压。

H. 1.11工地焊接完成后应检查焊好的接头,并标记编号,填 写焊接记录报告〃

16,1.12线路锁定时,轨道几何尺寸及曲线外轨超高应满足设 计要求。

16.1.13位移观测桩应设置齐全、牢固可靠、易于观测和不易 破坏。

16.1.14线路锁定前应掌握当地轨温变化规律,根据作业区段 的时间间隔,选定锁定线路的最佳施工时间与施工方法。

16.1.15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应在设计锁定轨温允许范围内. 无缝道岔内锁定焊接及道岔与两端无缝线路锁定焊接应在设计锁 定轨温范围内锁定和焊接。

16.1.16线路锁定后,应立即在钢轨上设置纵向位移观测的 “零点”标记,按规定开始观测并记录钢轨位移情况。

16.1.17拉伸器撤除后,已锁定单元執节自由端会产生回缩量。 下一单元轨节拉伸锁定时,应将该回缩量计入单元轨节拉伸量。

16.2无郁轨道铺轨

主控项目

16.2.1长钢轨的类型、规格、焊头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 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尺量。

16. 2.2扣配件的类型、规格、质蛍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标准的 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

16.2.3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类型、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及相关技术条件规定,现场胶接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0%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尺 量并检测接关绝缘性能,现场胶接时进行型式试验;监理单位检 査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施工单位检测记录或型式试验报告,并进 行平行检验。

■—般项目

16.2.4钢轨胶接绝缘接头铺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左右两股

•136 ■ 榊軌的胶接绝缘接头应相对铺设,且绝缘接头轨缝绝缘端板距承 軌台边缘不宜小于1OO mm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尺量。

16. 2.5安装扣配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绝缘轨距块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各种零件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

3螺栓应按规定涂专用长效防腐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Ikm抽检IOOmO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16.3有郁轨道铺枕铺轨

主控项目

16.3.1长钢轨的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16.2. 1条的规定。

16.3.2轨枕及扣配件类型、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标准 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

16.3.3轨枕的型式尺寸(长度、高度、控制轨距的预埋件间 距或两承轨槽距离)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检2%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

量的10%进行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尺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检2%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

量的10%进行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对照设计文件、点数;监理单位检查施 工单位检查记录,并进行见证检验。

16.3.5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的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16. 2. 3条的

• 137 •

规定。

般项目

16.3.6轨枕应方正,并与轨道中心线垂直。枕间距允许偏茅 ±20 mm,连续6根轨枕的距离允许偏差为±30 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 km抽检两处,每处6根轨枕。

检验方法:尺量。

16.3.7轨道中心线与线路设计中心线应一致,允许偏差为

30 mm 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 km抽检IOO m,IClm 一个 测点。

检验方法:尺量。

16.3.8钢轨胶接绝缘接头铺设应符合本标准第16. 2. 4条的 规定。

16.3.9扣件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绝缘轨距块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各种零件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 km抽检IoO m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査。

16.4工地钢轨焊接

主控项目

16.4.1工地钢轨闪光焊接接头的型式检验隘符合铁道行业标准 《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 1632.2-2005)5. 2 节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上述标准的规定数量进行检验;监现 单位全部见证取样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按上述标准的规定方法进行检验;监理 单位见证取样并检查施工单位型式检验报告。

• 138 ,

{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 1632.2—2005)5. 3 节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上述标准规定数量进行检验;监理单 位全部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按上述标准的规定方法进行检验;监理 单位见证取样并检査施工单位生产检验报告。

16.4.3钢轨焊头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査。超声波探伤应符合铁 道行业标准《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TB/T 1632. 1—2005)5 章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0% o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检査、探伤仪检查;监理单位检査

施工单位探伤检查记录,并进行平行检验。

16.4.4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焊接前应测定电绝缘性能’并应符合 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

16.4.5加焊轨长度:正线不得小于24 m,道岔侧股及到发线 不得小于12 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16.4.6 钢轨焊头表面质量和平直度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IO- 8.7条~第10. 8. 9条的规定。

一般项目

16.4.7单元轨节左右两股钢轨的焊接接头宜相对,相错量不应 大于 100 ππn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

16.4.8单元轨节起止点不应设置在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以及不 同线下基础过渡段范围内。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尺量。

16.4.9工地钢轨焊接接头编号应标记齐全,字迹清楚,记录 完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6.5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

主控项目

16. 5.1位移观测桩应设置牢固,其式样、规格、对数、位置应 满足设计要求。在单元轨节两端就位后应立即进行标记,标记应 明显、耐久、可靠。

检验数量:施工単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点数、观察检査、尺量。

16.5.2应力放散时,应每隔IOOm左右设一位移观测点,观测 放散时钢轨的位移量,应力放散应均匀、彻底。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检査,尺量;监理単位检査施工单 位施工记录,并观察检查。

16.5.3线路锁定时,实际锁定轨温应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 相邻单元轨节间的实际锁定轨温之差不得大于5幻,同一单元轨 节左右股钢轨的实际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3 r,同一区间内单兀 轨节的最高与最低实际锁定轨温之差不得大于10 T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轨温计测定并记录;监理单位检查施 工单位记录,并旁站监理。

16.5.4线路锁定后,应立即在钢轨上标记位移观测“零点” 位置,并每月观测钢轨位移情况并做好记录。固定区位移观测机 处最大位移量不得大于W mm或锁定轨温变化不得大于±5气〃

• 140 -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単位尺量并记录;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观 W记录。

一般项目

I 1&5.5扣件应安装到位,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检2%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根据扣件类型采用专用工具检査。

l∙,5.6位移观测桩应编号,每对位移观测桩基准点连线与线路 屮线应垂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方尺量。

16.5.7轨道纵向位移“零点”标记应齐全,标记大小应适当、

I 一致,色泽均匀、清晰。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17軌道精调整理及钢轨预打磨

17.1 一般规定

17.1.1轨道精调整理作业应在形成无缝线路之后进行,使道仇 逐步进入稳定状态,线路逐步达到验交标准。

17.1.2轨道精调整理前应复测CPnl轨道控制网,复测结果须 经评估确认。

17.1.3轨道精调整理应通过全站仪自由设站,采用轨道几何状 态测量仪进行检测,确定轨道几何形位调整量。

17.1.4轨道精调整理应在规定的作业轨温范围内进行。

17.1.5轨道精调应遵循“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 平”的原则。

17.1.6轨距、轨向调整(轨道平面调整),区间轨道通过更换 轨距块来实现;车站道岔通过更换偏心椎或缓冲调距块来实现, 17.1.7高低、水平调整(轨面高程调整),区间轨道、车站過 岔均通过更换轨底调高垫板来实现,板式无炸轨道也可采用充垣 式垫板进行髙低、水平调整,充填式垫板施工应符合《客运专 线铁路无珪轨道充填式垫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 号)的规定。

17.1.8道床漏泄电阻和钢轨阻抗应满足轨道电路传输长度的 要求。

17.1.9在无缝线路经精调整理后轨道工程静态验收前,应对钢 轨进行预打磨作业。

17.1.10道岔尖轨及可动心轨、辙叉和钢轨伸缩调节器尖轨, 应釆用道岔打磨列车或手工操作的钢轨波纹研磨机进行打磨,严

• 142 ,

熊用普通打磨列车打磨。

17.1.11对无缝线路长轨条位移情况每月观测一次,并填写记 .,位移观测桩处相对位移换算轨温加上原锁定轨温超岀设计锁 定轨温允许范围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17.2天碓轨道精调整理

主控项目

17.2.1经精调整理后,无砕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应符合表 P. 2. 1的规定。

17.2.1无孫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5E

项目

容许偏差____

备 注

1

軌距

± 1 r∏m

相对于标准轨距

1 435 mm

1/1 500

变化率________

2

轨向

2 TWltI

弦长IOm

2 mm /测点间距8(In)

IO mm /测点间距24Oa ( m)

基线长48a (m) 基线长4Ma (m)

3

高低

2 mm

弦长]0 m

2 mm /测点间距8α ( m)

10 mɪn /測点间距 24Oa (m)

基线长4Ba (In)

基线长480Q (m)

4

水平

2 m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 上的超高值

5

扭曲

2 mm

基长3 ∏1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 高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

6

与设计髙程偏差

JO mm

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 低于设计值

7

与设计中线偏差

10 mm

注:表中α为扣件节点间距,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连续检测;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単位采用全站仪及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 测,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17. 2. 2线间距允许偏差为+* 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Ikm抽检2处,每处各抽检10个测 点;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10%•进行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尺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           一般项目

17.2.3无炸轨道表面应整齐,清洁无杂物。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1 km抽检IOOmO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7,2.4钢轨编号及标记应正确齐全、字体端正、字迹清晰。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1 km抽检100 InO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

17.2.5充填式垫板注入袋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长度和 宽度允许偏差±2 mmO

检验数量:每批抽取的样品不少于10个。

检验方法:尺量。

17.2.6充填式垫板注入袋的外观应封边严密,不得漏气。内部 强化芯材在注入口端与注入袋固定。注入袋四角应做铺设位置 印记。

检验数量:每批抽取的样品不少于1。个。

检验方法:观察、充气试验。

17.2. 7充填式垫板安装位置印记应与轨下胶垫对齐。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7.2.8扣件的轨距块离缝不应大于6% ,最大离缝不应大于 0.5 mm扣压力小于规定的不应大于8% 胶垫无缺损,偏斜量 大于5 mm的不应大于8% o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 km抽检IOO mo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17.3有琏轨道精调整理

主校项目

17.3.1 道床达到稳定状态时,道床状态参数指标应符合表 17. 3. 1的规定。

17.3.1道床状态参数指标

枕下道床密度 ()

逆床支承刖度

(kN/Imn)

道床横向阻力

(W枕)

道床纵向阻力

(kN/枕)

⅛1.75

120

52

⅛14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以5 km作为-个检验批,每Ikm检测 2根轨枕,求平均值,要求每…实测值与平均值之差不超过平均 值的20%,有桥梁和隧道的区间应在桥隧范围内至少抽检10根 轨枕;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仪器检测;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检测 记录,并进行见证检测。

17.3.2经精调整理后,有辞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应符合表 17.3.2的规定。

«17- 3.2有花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序号

项目

容许偏差

备注______

1

轨距

±1 DIm

相对于标准轨距1 435 mm

1/1 500

变化率

2

轨向

2 mm

弦长IO m

2 mm / 5 m

10 mm /150 m

基线长30 m 基线长300 nɪ

续表17.3.2

序号

项目

容许偏差

备注_______

3

高低

2 Bam

弦长10 m

2 TQm / 5 m

10 nun /150 m

基线长30 m

基线长300 m

4

水平

2 nun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

高值

5

扭曲

2 r∏jn

S4κ 3 m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干超高顺坡

所造成的扭曲量

6

与设计高程偏差

10 mm

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低于设 计值

7

与设计中线偏差

10 nɪrn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连续检测;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全站仪及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 测;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17.3.3线间距应符合本标准第17. 2. 2条规定。

一般项目

17.3.4轨面应远视平顺,轨向应直线顺直、曲线圆顺,钢轨编 号及标记应正确齐全、字体端正、字迹清晰。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Ikm抽检IOO m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仪器测量。

17.3.5道床应饱满、清洁无杂物、作面整齐,道床断面应符合 设计要求。线路中部道床顶面不得有粒径小于30 rmɪɪ的道M 颗粒。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 km抽检4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17.3.6道床顶面应低于轨枕承轨面40 mm,同时不应高于轨枕 中部顶面。

• 146 •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Ikm抽检4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尺量。

17-3.7道床厚度、群肩宽度及堆高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7.3.7 的观定。

17.3.7道床厚度'粹肩宽度及堆高允许偏差

序 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道床厚度

-20

2

顶肩宽度

±20

3

蜂肩堆高

不得有负偏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 km抽检5处。

检验方法:尺量。

17.3. 8扣配件安装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17.2.8条的规定。

17.4道岔精调整理

主控项目

17.4.1有砕道岔道床达到稳定状态时,道床状态参数指标应符 合本标准表17. 3. 1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组道岔前、直股后和侧股后各检测3 根轨枕,求平均值,要求每一实测值与平均值之差不超过平均值 的20% 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仪器检测;监理单位检査施工单位检测 圮录,并进行见证检测。

17.4.2导曲线应圆顺,不得有反超高。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仪器测量。

17. 4.3 精调整理后,正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推应符合表 17. 4. 3的规定C

«17.4.3正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髙低

航向

水平

扭曲(基长3m)

轨距

幅值(mm)

2

2

2

2

± 1

変化學1/1 500

弦长Hlm)

1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釆用全站仪、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 测;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17.4.4精调整理后,站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应符合表 17.4.4的规定。

17. 4.4站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高低

執向

水平

轨距

直线

支距

到发线mm)

4

4

2

4

+ 3/-2

其他站线mm

6

6

2

6

+ 3/-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全站仪、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检 测;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一般项目

17.4.5道岔直股方向与其连接的线路应一致,远视平顺;侧股 方向与其连接曲线应连接圆顺。标记应正确齐全、字体端正、字 迹清晰。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仪器测量。

17.4.6有非道岔道床应饱满、清洁无杂物,非肩、边坡和中部 珏面整齐,道床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査、尺量。

, 148 ,

114.7道床顶面应低于岔枕承轨面不得小于40 mm,同时不应 高于岔枕中部顶面。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组道岔抽检4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

17.4.8道床厚度、炸肩宽度及堆高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7.3.7 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组道岔抽检5处。

检验方法:尺量。

17.4.9道岔轨面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轨面应与线路平顺连 接。道岔轨面高程与设计高程差不应大于101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

17.4.10 扣配件安装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17.2.8条的 规定。

17.5钢轨预打磨

主控项目

17.5.1钢轨预打磨后应消除钢轨微小缺陷、锈蚀及轨头表面的 脱碳层,消除钢轨在轧制过程中形成的轨面斑点及微小不平顺。 钢轨表面应光滑、平顺、无斑点。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0%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检査,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检查 记录,并进行平行检验。

17. 5.2钢轨预打磨后,钢轨顶面平直度Im范围内允许偏差 为* mm

检验数量:打磨列车测量仪器检测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全部检查。钢轨波纹磨耗测量仪检测时,施工单位每1 km检测 一次;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打磨列车测量仪器或钢轨波纹磨耗测

♦ 149 •

量仪器检测;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17.5.3钢轨预打磨后,钢轨头部工作边实际横断面与理论横断 面相比允许偏差为±0.3 mm

检验数量:打磨列车测量仪器检测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全部检查。钢轨波纹磨耗测量仪检测时,施工单位每1 km检测 一次;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打磨列车测量仪器或钢轨波纹磨耗测 量仪器检测;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17. 5.4钢轨预打磨后,轨顶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10 μm°

检验数量:打磨列车测量仪器检测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全部检査。钢轨波纹磨耗测量仪检测时,施工单位每1 km检测 一次;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打磨列车测量仪器或钢轨波纹磨耗测 量仪器检测;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17.5.5打磨面最大宽度在轨距角圆弧上为4 mm,在轨距角圆 弧和轨顶圆弧的连接圆弧部分为7 mm,在轨顶圆弧上为10 mm<, 从轨头打磨区向非打磨区应平滑过渡。

检验数量:打磨列车测量仪器检测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全部检査。钢轨波纹磨耗测量仪检测时,施工单位每Ikm检测 一次;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打磨列车测量仪器或钢轨波纹磨耗测 量仪器检测;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17. 5.6打磨面宽度的最大变化在沿钢轨长度100 mm的范围内 不应大于打磨面最大宽度的25%

检验数量:打磨列车测量仪器检测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全部检査。钢轨波纹磨耗测量仪检测时,施工単位每Ikm检测 一次;监理单位全部见证检测。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打磨列车测量仪器或钢轨波纹磨耗测 量仪器检测;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 150 -

一般项目

17.5.7轨头打磨区无连续发蓝带。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7. 5. 8钢轨打磨完成后应将无奔道床及轨枕上的铁粉清除 干净。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18线路标志

一般规定

18.0.1正线应根据设计需要设置下列标志:公里标、半公里 标、桥梁标等。

主控项目

18.0-2线路标志的材质、规格、图案字样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对照设计文件、观察检查、尺量;监理 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检验记录,并观察检查。

18.0.3各种标志的数量、位置、高度及标志的方向应符合设计 要求,标志应设置牢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0% „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对照设计文件、点数、观察检査、尺 量;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检验记录,并进行平行检验。

一般项目

18.0.4各种标志应设置端正,涂料色泽鲜明,图像字迹清晰、 完整。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査。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9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

19.1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

19.1.1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应齐全完整,全面反映工程施工 质量状况。

19.1. 2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査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 进行,并按表19. 1.2填写记录。

19.1.2单位工程质■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序号

____资料名称

份数一

核査意见

核查人

1

一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

2

线下工氟沉降变形评估报吿      —

3

工程测量记录      i    *

4

材料苗广吝格证及逬场检(试)验报告

5

-扁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

6

成品及半鼬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7

工记录一               7

8

IE程质量事故及專故调査处理處料

9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贏     ~~

10

分项、分部工⅞⅞ia

11

新材料、新工云施工记录

结论:

施工単位项目负责人              总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注:核査人为验收组的监理单位人员。

-153 •

19.2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査

19.2.1单位工程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监理、 施工单位对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进行核查,并按表 19.2. 1填写记录。

19.2.1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查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序号

_______项    目_______

份数

核査意见

核査人

1

軌道静态铺设精度     一

2

道岔(直向)静态铺设精度 一

3

扣件眺损____________

4

扣件扣压力__________

5

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______

6

钢轨预打磨质量      一

7

板下充填层质盤      一

8

凸形挡台填充树脂质量   一

9

轨道板外观质量

10

道床板表面裂纹________

11

道床断面尺寸

12

道砕质量

13

承軌台伤损        —

14

线间距

15

銅轨伸缩调节器铺设位置及尺厂

结论: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总监理工程师 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年 月曰   年 月曰    年 月 日

注:核査项目由验收组协商确定,可增减。

-154 .

19.2. 2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査方法和数量:

1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抽査 300 m线路,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椎第17. 2. 1条和第 17. 3.2条的规定。

2道岔(直向)静态铺设精度: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 抽查一组道岔,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J7. 4.3条 的规定。

3扣件缺损: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抽査200 m线路, 扣件应无缺损,检验方法为观察。

4扣件扣压力: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丄程抽查2Om线路, 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17. 2. 8条的规定。

5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抽查 300 m线路,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10. 8. 9条的 规定。

6钢轨预打磨质量: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抽査2(X)Jn 线路,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17.5.1条~第 17.5.8条的规定。

7板下充填层质量: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抽查20Om 线路,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6.4.15条~第 6.4. 20条和第7. 8. 13条~第7. 8. 17条的规定。

8凸形挡台填充树脂质量: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抽査 40个凸形挡台,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6.5.6条 和第6. 5.8条的规定。

9轨道板外观质量: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抽查40块轨 道板,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6.3.3条~第6.3.5 条、第7. 7.2条~第7. 7.4条、第11.6.2条~第11.6.4条的 规定。

10道床板表面裂纹: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抽查20Om 线路,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8. 6. 12条的规定。

U 道床断面尺寸: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抽查20Om线 路,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17. 3. 5条~第17. 3. 7 条的规定。

12道昨质量: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抽查20Om純路, 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12.2. 1条和第12.2. 2条的 规定。

13承轨台伤损:检验数量为每个単位工程抽查20Om线 路,承轨台应无伤损,检验方法为观察。

14线间距: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工程抽査200 In线路,允 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17. 2. 2条的规定。

15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位置及尺寸:检验数量为每个单位 工程抽査一组伸缩调节器,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 15.2.2条、15. 2. 5条、第15. 3. 2条和第15.3.5条的规定。

19.3单位工程观感质■评定


19.3.1线路开通前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开展线路检査和清 理工作。观感质量评定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 同进行现场评定,并按表19. 3. 1填写记录。


标准分享网WWW.


免费下载


序号

项目名称

质斌状况

质量评价

合格I W

6

轨枕

7

道岔_________

8

钢轨伸缩调节器____

9

位移观测桩

10

线路标志

检査结论: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总监理工程师 设计单位项目员责人 建设单位项目负贵人 年 月曰  年 月曰 年 月 日    年 月曰


19. 3.2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査项目评定达不到合格标准,应进 行返修。

19.3.3控制基标观感质量合格标准:

标识齐全,色泽鲜明、清晰完整。

19.3.4无炸道床观感质量合格标准:

表面平整、清洁、无污染,线条顺直、美观、无碰损。

19.3.5有辞道床观感质量合格标准:

道床饱满、均匀、无杂物,断面正确,边坡整齐、美观,路 肩上无散落道炸、无杂草。

19.3.6钢轨观感质量合格标准:

远视平顺,轨向直线顺宜、曲线圆顺,头尾不得有反弯或 鹅头”。

19.3.7扣件观感质量合格标准:

扣件齐全、清洁、无杂物。

19.3.8轨枕观感质量合格标進:

轨枕应方正,表面平整、清洁、无污染,无缺棱掉角等 缺陷。

19.3.9道岔观感质量合格标准:

直股方向与其连接的线路一致,远视顺直;侧股方向与其连 接曲线连接圆顺。岔枕枕面及扣件清洁、无杂物。道岔内各种标 识齐全、清晰。

19.3.10钢轨伸缩调节器观感质量合格标准:

表面平整,棱线平直,无飞边。标记齐全、准确、清晰。

19. 3.11位移观测桩观感质量合格标准:

设置应便于观测,标识齐全、清晰。

19.3.12线路标志观感质量合格标准:

埋设端正,涂料均匀,色泽鲜明,图像字迹清晰、完整。

本标准用词说明

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 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釆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条文说明

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写依据、存在的问题 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为了减少篇 幅,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条文O

1. 0.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应按照“六位-体”的总体要 求,全面推行“四个标准化”管理。

高速铁路建设应按照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 护和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总体要求,推行标准化管理。标 准化管理包括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 化、过程控制标准化。

1.0.6无辞轨道工程存在大量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施工中会产 生废弃混凝土及水泥浆液;还有板式无非轨道的水泥乳化沥青砂 浆充填层施工会产生废弃的水泥沥青砂浆及冲洗浆液,直接排放 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必须按照规定集中统一处理合理排放,严禁 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1.0.8要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必须以现代 化管理手段为支撑。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 管理手段是推行铁路建设标椎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是规模 化、现代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在铁路工程项目上应用广泛,具有 标准化管理的共同属性,应作为推行标准化管理的支撑手段大力 推广。把这“四化”基础打好了,使之与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相 结合,铁路建设管理整体水平就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1.0.1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前应按相关技术条件要求对线卜

• 160 -

构筑物沉降、变形进行系统观测与分析评估,符合设计要求后方 可施工。

在没有对应的高速铁路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的情况 下,按现行《客运专线铁路无酢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的规定对线下构筑物沉降、变形进行系统观测与分析评估。

2

术语主要采用已颁布的客运专线铁路相关标准、指南、规定 中的解释,同时结合高速铁路的最新创新结果,对新出现的名词 作了解释。

2.0.11在术语“主控项目”的解释中增加了 “质量”因素, 突出了质量验收标准的主要控制内容。

2. 0. 33随着无非轨道技术再创新的深入,各种新材料的研究成 果会不断出现,板下充填层材料将不再只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会有各种新材料出现。因此将《客运专线无砕轨道铁路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中水泥沥青砂浆层术语替换成板下充 填层。

2.0.37在术语“CRTS U型板式无碎轨道”解释中,在钢筋混 凝土底座前增加“连续的” -词,突岀CRTSn型板式无奔轨道 连续的结构特点。

3.1.13.1.1中第15项相关工程接口检验资料包括:路基、 桥涵、隧道的顶面高程、平整度,预埋件,伸缩缝,相邻梁面高 差,梁面和隧底拉毛等质量检验资料。

3.1.5轨道工程施工前应做好下列交接和验收工作:

• 161 •

CPDI标志的条件。

3.2.2单位工程应按一个完整工程或--个相当规模的施工范围 划分,正线轨道按一个区间(以站中心为界,含正线道岔)划 分,当区间含有不同类型轨道时,也可按轨道类型划分。

当正线轨道为不同的施工标段时,单位工程也可按施工标段 划分。

不同类型轨道包括:有作轨道、无砰轨道,其中无炸轨道又 包括CRTS I型板式无臨轨道、CRTS ∏型板式无非轨道、 CRTS I型双块式无炸轨道CRTS H型双块式无群轨道等。

3.2.6轨道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参考了相关标准规定,结合现场 施工的实际情况,满足质量追溯性要求。测量检验批划分为测量 区段,即一个测量平差区段,控制网测量区段长度不宜小于 4 km。区间轨道检验批划分为:安装段、浇筑段、施工段等,

• 162 ■

即一个班次或作业循环的长度;岔区检验批划分为:每组。

4.2.3为保证混凝土底座与桥梁有效连接,底座主要通过预埋 套筒或预埋钢筋的连接与桥梁梁体形成整体.因此,预埋套筒、 预埋钢筋的材料质量和安装质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4.2.9通常情况,梁面应在梁厂进行拉毛处理,这样能确保梁 面粗糙度,与底座混凝土连接质量更好。未进行拉毛处理的梁面 和隧底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凿毛或机械铁毛处理。

6

CRTS I型板式无玲道床结构形式:

6.1.8由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性能指标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 大,严寒地区的CRTSl型板式无券轨道施工时,水泥乳化沥青 砂浆施工除了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弃轨道水 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规 定外,还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 I型板式无卉轨道水泥乳 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一严寒地区补充规定》(科技基 〔2009 ) 77号)的规定。

6.1.9砂浆抗压强度达到0. 1 MPa以上时方可拆除支撑螺栓, 抗压强度达到0. 7 MPa以上时轨道板上方可承重。

检验方法可为每班制作试件进行试验检验或采用观察指压方 法。经过反复试验,一般砂浆一天抗压强度可达到0.1 MPa以 上,7 d抗压强度可达到Q 7 MPa以上。实际施工中通常根据经 验采用观察指压法进行施工,以手指按压砂浆,无压痕为准,先

• 163 •

试着放松支撑螺栓,轨道板无下沉现象,即可拆除支撑螺栓。

6.2

根据CRTSl型板式无炸轨道的最新设计要求,底座不进行 绝缘处理,只在轨道板进行绝缘处理,即能满足轨道电路传输长 度的要求,因此取消了底座钢筋绝缘检验的内容。

根据无薛軌道的创新成果,在轨道施工及运营维护中均应以 轨道控制网CPDI为基准,轨道板的精调依据CPI∏,釆用全站仪 进行自由设站进行,因此底座凸形挡台上不再埋设基准器。

6.2.14为了满足耐久性的要求,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标准》规定,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根据厚度大于等于 30 mm和小于30 mnɪ两种情况分别为*° mm和"mm0

6.3.6为了确保最终轨道静态平顺度符合标推要求,应加强过 程质量控制,而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面相对横向偏差及高差是 影响轨道平顺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严格进行相邻轨道板接缝处 承轨面相对横向偏差及高差的检验。

通过工程实践证明,在一般情况下轨道板铺设允许偏差能够 达到标准要求,但在圆曲线与竖曲线重合地段,轨道板铺设允许 偏差较难达到,当超差时,需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共 同研究确定。

6.4

作为CRTS I型板式无酢轨道的重要结构层之一的水泥乳化 沥青砂浆充填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无粹轨道的安全、平稳. 施工前应根据原材料特性、气候、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工艺性 试验,确定合理的施工配合比和工艺参数。应加强原材料的进场 检验及砂浆性能指标的检验,包括砂浆充填层原材料检验及砂浆 袋进场检验,砂浆袋铺设、砂浆制备、温度控制、拆除支撑架强 度控制等细节检验。

6.4.11严寒地区的CRTSl型板式无非轨道施工时,水泥乳化 沥青砂浆的性能除了应符合设计和《客运专线铁路CRTSI型板

■ 164 • 式无弈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第5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l型板 式无弈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一严寒地区补充规 定》(科技基(2009 ) 77号)第3条的规定。

7

CRTS ∏型板式无碎道床结构形式:

7.2.10支承层材料分为水硬性混合料和低塑性混凝土,主要是 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对材料稠度的要求不同而提出的。采用摊铺 机施工时支承层材料为水硬性混合料,采用立模浇筑时支承层材 料为低塑性混凝土。在满足支承层材料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支承 层材料在配制上应遵循用较少的胶凝材料和较少的用水量的原 则。根据以往的经验,为施工便利而随意加大胶凝材料和用水量 的彳故法将增大支承层收缩开裂的风险。

7. 2.16水硬性支承层外形尺寸检验滑模摊铺机按每50 m检查 1处,立模浇筑按20 m检查1处,是基于滑模摊铺机机械化、 自动化程度高,较立模浇筑施工精度高、质量稳定而制定的。 《客运专线无砕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中CRTSn 型板式无辞道床支承层高程允许偏差为±5 mm,曲线地段及滑 模摊铺施工时很难达到,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砕轨道支承层 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且与双块式无玲道床支承层统一,因

此将CRTS H型板式无炸道床支承层高程允许偏差改为、ImnO 7.2.18实践证明,支承层(或底座)表面有适当的粗糙度有 利于水泥乳化沥青充填层与支承层(或底座)很好地结合,同 时,若粗糙度过大则不利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时的流动性。 为此,本条参照混凝土轨道板预制工艺制定支承层(或底座) 表面拉毛的质量要求。

7.4

桥上混疑土底座施工成败的关键就在后浇带连接的效果。因 此,本节中对剪力齿槽后浇带中剪力钉、钢板后浇带连接器的材 料、加工、安装、连接、张拉等均作了严格的规定。但由于结构 设计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结构设计对张拉时机、张拉«1序及张拉 力的不同要求,因此要求对后浇带钢板连接器张拉及后浇带混凝 土浇筑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

7.4.11后浇带连接器一侧的钢筋穿过钢板预留孔与钢板焊接, 整体吊装上桥;另一侧的钢筋通过钢板预留洞穿过,用分置于钢 板两侧的螺母与钢板连接,见说明图7. 4. HO

A

RI

ffi

说明图7.4.11两块混凝土浇筑段间的连接区域(混凝土后浇带)(单位;皿)

7.5

台后锚固结构包括桥梁台后固定端刺、摩擦板和过渡板。

7.7.1 CRTSn无炸轨道轨道板分无挡肩和有挡肩两种,按轨

• 166 •

道板的类型,轨道板质量应分别符合《客运专线铁路CRTSII 型板式无弄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 〔200874号)和《客运专线铁路CRTSn型板式无臨轨道混 凝土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 173 号)的规定。

7.7-5轨道板铺设允许偏差仅指同一测量设备、同一测站条件 下所反映的轨道板定位偏差,这也是测量设备计算机系统自动记 录的数据偏差。而实际上,若采用不同测量设备或重新设站测 量,因测量设备系统误差、设站误差等,前后两次即使是对轨道 板同一位置的测量,其显示的偏差也可能远大于这一规定。而轨 道板铺设定位高精度高要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轨道的高平顺 性,因此,在轨道板精调定位工艺上已经考虑在同一测站条件下 对轨道板前后平顺性的搭接测量的前提下,采用本条的规定是能 够确保轨道的高平顺性。

7. 8.9从轨道板精调完成到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一般隔2 d 时间,其间还需诺行轨道板封边等作业,即便采取防护措施也可 能因人员、机具的操作而影响轨道板的定位精度。因此,在水泥 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灌注前,应对两相邻轨道板的平顺性进行 检查。

7.8.12该检验项目应在灌注后及时检査,并应在硬化前进行复 査,当产生回落时应及时进行补灌,确保砂浆液面高度和灌注 饱满。

7. 8.14与京津城际铁路施工时相比,目前轨道板封边除了采用 砂浆材料外还采用了模板等,因此在本条中统称为封边材料。封 边材料侵人轨道板底后,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封边材料特别是 砂浆产生脱落,对高速行驶的列车产生危险,因此在封边砂浆施 工时封边材料不得侵入轨道板底,施工完成后,也应及拆除封边 材料并将填充层裸露部分修茸平整,位于线间封填下的封边材料 可不拆除。

7.9.7连接钢筋的张拉按规定顺序进行,避免张拉应力过度集 中。首先张拉中间两根钢筋,依次由内向外张拉对称的一对钢 筋,保持2~3块板的梯度,见说明图7. 9.7o

说明图7.9.7轨道板张拉厭庁图

7.10

侧向挡块设计为扣压型。

7.10. 2侧向挡块设置是为了限制无砕轨道道床产生横向和竖 向移位但不约束无砕轨道道床纵向移位而固定在梁体表面的结 构,而实际上,由于受温度变化、列车动荷载等因素影响,无 酢轨道道床与侧向挡块间•般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移位。因此, 本条严格规定侧向挡块与底座间除限位板外不能有黏结,其冃 的就是避免侧向挡块与底座间产生纵向移位时■两结构混凝土被 破坏。

7.10.10依据侧向挡块的不同类型按设计嵌入相应的弹性限 位板。

7.11.1锚固连接材料特别是植筋胶,取样试验程序繁琐,在实 际施工时均选用市场品牌信誉好的产品,故在材料检验时仅查检 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8

CRTS I型双块式无砕道床结构形式:

• 168 •

度范围内的支承层表面应进行拉毛处理。

8.6.12混凝土道床板施工完成后,其表面裂缝宽度应符合设计 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表面裂缝应符合《铁路混凝土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lO424—2010)的规定。

9.1.1横梁每隔3. 27 m通过两个支撑柱固定在承载层上,这些 支撑柱既是无詳轨道施工的固定参照点,也是轨道横向和纵向的 参照点,并且它们的高度也可调整。两根横梁就是轨枕框架的支 座,每个轨枕框架长度为3.27 m,包括5个双块式轨枕。轨枕 由钢轨扣件通过螺栓固定在轨枕框架上,轨枕框架里轨枕的支撑 面就是铁轨的下缘。为了使各部分精确到位,采用了可在钢模板 轨道上行驶的一组专门的施工机械。灌注完混凝土以后,轨枕框 架将一起振入混凝土。轨枕一直固定在轨枕框架上直到混凝土硬 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Ji十要求,将轨枕从轨枕框架上取下。通过 支撑柱在承载层上作为固定参照点位置的确定,保证轨枕位置的 精确性。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应对每对支撑柱进行测量和调整, 并和以下设计值进行比对:

两钢轨之间的高差,

两个支座点之间的距离,

支撑柱的标高测量。

横梁以支撑柱为支点,轨枕框架就坐落在上面。横梁一头为 固定端,另一头可横向移动,以减小施工时产生额外应力。

9.7.2安装轨枕时,支脚、横梁、固定架和轨枕之间所有接触 面必须完全接触,以确保支脚的位置决定轨枕的最终位置。

169

10

枕式无碎道岔在路基、桥梁地段的结构形式:路基上底座在 基床表层上设置。桥梁上底座在梁面上设置,底座通过梁体预埋 套筒植筋与桥梁连接。底座范围内,梁面应进行拉毛或凿毛 处理。

10.1. 5枕式无郎道岔在完成岔区道床板混凝主浇筑、钢轨焊接 和工电联调后进行首组铺设质量评估;板式无弄道岔在完成自密 实混凝土浇筑、道岔现场组装、钢轨焊接和工电联调后进行首组 铺设质量评估;有评道岔在组装就位、道床达到初步稳定状态, 并完成岔区钢轨焊接和工电联调后进行首组铺设质量评估。道岔 首组铺设质量评估由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 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制造单位进行。

10.6.13道岔应按铺设图进行铺设,精调后道岔各部允许偏差 应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目前铁道行业标准《客运专线无弃轨道道岔铺设技术条件》 正在编制过程中,在没有颁布前暂按《客运专线无砕轨道道岔 铺设暂行技术条件》(工管技〔20087号)的规定进行检验。 11. 1. 7岔前岔后各不少于200 m的无珪轨道底座或支承层可以 先行施工,轨道板或道床板待道岔板铺设完成后再进行施工。 11.6.5道岔板精调时,全站仪设于待调道岔板的基准点上,分 别精确测量每块道岔板上的4个(或6个)棱镜位的三维坐标, 并根据实测与设计值偏差调整道岔板调节架,对道岔板进行横向、 纵向和竖向的调整。道岔板精调实测与设计值偏差应满足:纵向 偏差芸0.3 Inm,横向偏差Wθ. 3mm,竖向偏差≤0. 3 mm的要求。 11.7.711. 7.8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在京津城际客运专线、武广 客运专线和成灌快速铁路上已有初步应用,经行车实践表明,能 够满足高速铁路设计及运营的要求。但目前铁路行业尚无专门的 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技术条件。京津城际铁路、武广客运专线和 成灌快速铁路依据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 用技术规程》CECS 203),并结合各条线实际,通过工艺试验 确定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标。

京沪高速铁路道岔板充填层采用了自密实混凝土,为指导道 岔板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和检验,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 相关参建单位依据高速铁路岔区板式无辭轨道系统技术深化研究 ——岔区板式无非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材料试验研究的最新成果、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以及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 编制了《京沪高速铁路道岔板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要 求》,并在全线使用,其充壊层自密实混凝土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原材料

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3 d抗压强度⅛17.0 MPa, 28 d 抗压强度N42.5 MPaJ 比表面积 300 m7kg≤S≤350 m7kgo 水 泥混合材宜为矿渣粉或粉煤灰,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矿物掺和料的品种宜为 磨细矿渣粉、粉煤灰等,其技术要求分别见说明表11-7.7-1和 说明表11.7.7—20

说明表11.7.7—1矿渣粉的技术要求

序号

名称

技术要求_____

1

密度(&/掃)  _______

N2. 8

2

MgO 含量(%_________

14

3

SO3含量% )

≤4,0

4

烧失最(%

W3.0

5

离子含是(%______

WO. 06

6

比表面积r∏2∕kg)  ______

350 ~500

7

流动度比(%)__

395            ________

8

含水率% )

1.0

9

28 d理性指数%)

95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表11.7.7-2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序号

名称__________

技术要求

1

细度%)   '

W12

2

Cl-含量(% )

WO. 02

3

需水量比(%

5

4

烧失量(% )

W5,0

5

含水率(%)

Wl.0

6

SO3含量〈%)

QO

7

游离CaO含量(%)

F类粉煤灰:WLo

C类粉煤灰:W4.0

8

安定性[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mm)]

C类粉煤灰:W5.0

细骨料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小的 洁净天然河砂。细骨料的颗粒级配选用I[区中粗砂、细度模数 2. 6 ~ 3.0、坚固性W8%、吸水率w2.0%°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 率应小于0. 10% ,当砂浆棒膨胀率为0.10% -0. 30%时,采取 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当砂浆膨 胀率大于0. 30%时,更换骨料。不得使用具有碱一碳酸盐反应 活性的骨料。

粗骨料采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性膨胀 系数小的洁净碎石。粗骨料选用连续级配,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 16 nim。碎石的母岩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小于1.5, 压碎指标wlθ%、吸水率<1%、紧密空隙率<4。%、坚固性W 8% S粗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 10% ,当砂浆棒膨胀率为 0. 10% ~0.30%时,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 证明抑制有效,当砂浆膨胀率大于0. 30%时,更换骨料。不得 使用具有诚一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

夕卜加剂选用与胶凝材料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IL能明显改善 混凝土性能的产品”

减水剂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明显那敬凝J *l久 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采用聚梭酸系减水剂,减水率"S% ,收 缩率比≤110% O

自密实混凝土宜掺加优质膨胀剂,可采用铝粉剂或共他钢筋 混凝土用膨胀剂。应能保证混凝土在强度增长过程中不收缩或冇 微膨胀(0.5% ~1%)°根据抗裂性要求,掺加减缩剂、有机纤 维等降低混凝土收缩,提高混擬土抗裂性。为改善自密实混凝土 工作性能添加适量质量优异的增稠剂。无论掺加哪一种外加剂, 都需经过试验验证。

拌制自密实混凝土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 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的要求。

说明表IL 7.7-3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技术要求参考值

序号

项目

性能要求

_____

1

坍落扩展度

600 ~700 mm

入模扩展度600 ~ 650 mm

2

2 -6 S

3

< 18 DIm

4

泌水率

O

5

L 型仪,H2ZH1

mθ.9

6

TTOCL

10*18

?

含气量

≤5%

岀机检测(6% -8% )

• 173 •

说明表IL 7. 7-4硬化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备注

1

56 d抗压强度

340 MPa

2

弹性模址

N34. 5 GPa

3

56 d电通母

⅞] 000 C

4

抗盐冻性,冻融循环次数

⅛2S

5

56 d干燥收缩值,x10-6

≤400

6

抗渗性

⅛P20

1L7.7—50

说明表IL 7.7-5自密实混凝土试验检验项目和方法

序号

检验项日

试验方法_____

备注

I

坍落扩展度

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用坍落度筒检 测。采用干净的塌落度筒倒立在平整 洁净的水平放置的90 CJn X90 Cm的玻 璃板L.中央位置,取混凝土样灌満塌 落简并抹平,然后,缓慢均匀提起塌

2

'TsO

落筒•混凝土自流扩展稳定后,用 钢尺量混凝土扩展圆的直径即为扩 展度

3

自密实混凝土抗离析性用J环检测

4

泌水率

自密实混凝土间隙通过性用L型仪 检测

5

L型仪,H√Hl

6

TTooL

7

含气量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验方法 标准》(GB/T 50080)

綻表 IL 7.7—5

序号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

备注

8

抗裂性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

条件》(科技基(2005) 101号)

根据结构所 处环境类别、 设计要求等进 行试验

9

电通量

10

抗盐冻性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CB/T 50082)

Il

抗渗性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试骋方法标准》(GBZT 50082)

12

干燥收缩值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13

抗压强度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

准》(GB/T 50081 )

14

弹性模蛍

《普诵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

准》(GB/T 50081)

15

温度

用温度计测量

注:I正式施工前,必须进行自密实混旋土的轨道板濯注试殴,并在自密实混凝土 凝固后进行揭板检验。

2施工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人模前,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坍落扩展度、 TJO和含气量。

3施工过程中每50m'自密实混擬土取样检验抗压强度一次,每施工 2 OOOm3自密实混凝土取样检验抗盐冻性、电通量、干燥收缩一次。施工 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取样试件,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运送的混 凝土中取出。

12. L 5每层道床起道、捣固作业后,应进行1 ~2次动力稳定 作业,稳定车在路基上工作速度一般为0.6~0.9km∕h,由下层 至上层速度逐层降低。从路基向桥上进行动力稳定时,应在上桥 前30 m范围内把加载值逐渐降低50% ,并在下桥后30 m范围 内再把加载值逐浙提高到原来的数值。隧道中采用在桥上同样的 方法处理。稳定车在桥上进行动力稳定应避开桥梁自振頻率,工

• 175 •

作速度不得低于1 km/h,在桥上不得开始起振、也不宜结束动 力稳定作业。

12.2. 3道床密实程度是衡量道床状态和评定道床作业效果的重 要参数之一。根据以往工程实践,道床密度在自然状态下即可达 到1.4 g∕cm要求底层道床应略为压实,故规定“道床密度不 应小于 1. 6 g∕cm3" O

12- 2.5预铺道詳表面平整度直接影响长钥轨轨道和道岔铺设质 量,故严格规定表面平整度的控制标准。

12.3.3道床状态参数引自《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IO621 2009)的有关规定。

该条规定“道床密度不应小于1.7 g∕cm3",要求铺岔前岔 位枕下道床经分层压实接近稳定状态的道床密度,是因为预铺道 非厚度已超过大机养路插镐深度,道床密度依靠分层压实达到, 以保证铺岔后经末次上弃整道和轨道整理即可达到验收标准。

14.2.10无非轨道与有炸轨道结构间过渡段,在无非轨道一定 范围内,应在支承层上设置预埋钢筋或锚固销钉,保证轨道板或 道床板与支承层的连接。锚固销钉可在充填层或道床板施工完成 后,按设计位置、数量和间距在轨道板或道床板上钻孔植筋。

14.2.15目前国内对道卉胶的研究较小、试验程序繁琐,且设 计上使用量少,因此在使用时一般选用市场上品牌信誉好的产 品,施工时仅查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观察检查,同时为确保质 量,要求监理单位旁站监督检查。

16.1-5铺设轨温的作用:

16- 5.3单元轨节左右股钢轨的实际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3 r ,

• 176 •

是因为当左右两股钢轨实际锁定轨温差3Y时,左右两股钢轨所 承受的温度力将有很大差别。以60 kg/m钢轨为例,&P1 = EFaAZ=248 ×77.45 ×3 =57 623 N,即左右两股钢轨锁定轨温每 差1龙,所承受的温度力相差19. 2 kN。因此,从确保轨道结构 的稳定性考虑,必须限制左右两股钢轨的实际锁定轨温差。

限制相邻单元轨节的实际锁定轨温差,可减少区间无缝线路 钢轨温度力的不均匀。

客运专线站间距离大都在20 km以上,个别长达近百公里。 要实现“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的最高与最低实际锁定轨温之差 不得大于IOCC-的规定,首先是同一区间内最高与最低设计锁 定轨温差在上述条件内,施工中应注意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调 整实际锁定轨温的上下限,以满足该条规定。

19.2.2板下充填层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检测,包括充填层厚 度、外观质量、密贴程度检测。

凸形挡台填充树脂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检测,包括填充树月旨 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检测。

19.3.1为了满足高速铁路行车安全、平稳,轨道工程施工完成 后,应由建设单位主持,对轨道进行全面检查和清理,确保轨道 平顺性符合要求,道床清洁、整齐。

-177 •

COnl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