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220.50
CCS C 84
XF/T 3012—2020
FirePrOOf board for Steel StrUCtUre
2020-11-10 发布
2021-05-01 实施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火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7)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四 川帕沃可矿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成都豫隆防火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新元素板业有限公司、宜春市金特 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才、聂涛、程道彬、袁亚利、毛朝君、周洋、洪声隆、周晓勇、孟志、刘军、丁川、 何思明、栗斌。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的定义及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综合判定准则和包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i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i 文件。
GB/T 191—2008
GB/T 706—2016
GB/T 5907.
GB/T 7019—2014
GB/T 8626 建
GB/T 9265—2009
GB/T 9978.1—2
GB/T 9978.
GB/T 1126
GB 14907—
GB 15930—2
GB/T 20284
GB/T 20285
JC/T 646—2006
XF/T 714—2007
火保护板。
装、标志、标签、贮运、产品说明书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建(构)筑物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于
保护材料快速升温耐火试验方
IOI
18
筑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8建嬲件瞰t试蠅F第1部分:通用要求 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6部分:梁的特殊要求
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
结构防火涂料
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阀门
斗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 性危险分级
消
面使用的各类
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
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储运图示标志 轧型钢
词汇 第1部分:通用术语 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 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590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
就。
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3. 1
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fireproof board for Steel StrUCtUre
用于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钢结构表面,能提高钢结构耐火极限的板材。
3.2
单一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Single-COmPOSitiOn fireproof board for SteeI StrUCtUre 由单一匀质材料构成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3.3
复合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multi-composition fireproof board for steel StrUCtUre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含装饰面板)复合而成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4产品分类
4. 1分类
4. 1. 1按使用场所可分为:
a) 普通建筑用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用于普通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室内或隐蔽工程)钢结构表 面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b) 特殊建筑用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用于特殊建(构)筑物(石化、电力和室外等工程)钢结构表面 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4. 1.2按结构可分为:
a) 单一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用符号D表示;
b) 复合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用符号F表示。
4. 1.3按耐火试验升温曲线分为:
a) XH类:按GB/T 9978.1-2008规定的建筑纤维类升温曲线进行升温和测量的钢结构防火保 护板;
b) He类:按XF/T 714-2007规定的HC升温曲线进行升温和测量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4. 1. 4钢结构防火保护板按不同的火灾环境条件其耐火性能分级代号见表Io
表1耐火性能分级代号
耐火极限(Fr) h |
耐火性能分级代号 | |
建筑纤维类火灾 |
烧类(HC)火灾 | |
Fr≥0. 50 |
FxhO. 50 |
FHCo. 50 |
Fr≥1.00 |
FxhLOO |
FhcI-OO |
Fr≥l. 50 |
FXHL 50 |
FHCL 50 |
Fr≥2. 00 |
Fxh 2. 00 |
FHC2. 00 |
Fr≥2. 50 |
Fxh2.50 |
FHC2. 50 |
Fr≥3. 00 |
Fxh 3. 00 |
Fhc3. 00 |
4.2型号
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的类别、品种及产品代号分别以字母H、C及GB进行表示;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的相关特征代号为:PT和TS分别代表普通和特殊;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的主参数(耐火性能)代号以表1 中的耐火性能分级代号进行表示。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的型号编制方法如下:
示例1:
HCGB - □ □ □□□-□□-□
类别、品种及产品代号
使用场所特征代号
自定义代号
板材厚度,单位为毫米(mm) 板材结构代号
主参数(耐火性能)代号
HCGB-PT Fxh1.50-D16-ZM,表示普通建筑用钢结构防火保护板,在建筑纤维类火灾环境条件下其耐火极限不小于
1. 50 h,板材为单一结构,厚度为16mm,自定义代号
示例2:
HCGB-TS Fhc2. 00-F22-BM ,表示
2. 00 h,板材为复合结构,板材厚度为22mm,
建筑用钢结构防火保护板,在炷 号为BM。
:)火灾环境条件下其耐火极限不小于
5要求
5. 1外观质量
板材应至少有一个表面是平整的,
5. 2尺寸和尺寸
5.2. 1尺寸
板材的长
超対
5.2.2尺寸偏
板材的长度。
小于2 OoO mm时
I宽度 其对:
缺棱、缺角、鼓泡、
0 mm
3 OOO
-寸偏差为 线之差应
3 m
长度
等缺陷。
规定。板材长度 竺应小于7 mm0
、宜
单位为毫米
板材的公称厚度疽 |
5≤6∕<10 |
IoWHV20 |
ó30 | |
厚度允许偏差 |
+ 1. O |
+ 1. 3 |
+ 2. O |
5.3
面密度
板材的面密度不应超过25 kg
5.4
边缘平直度
板材的边缘平直度应小于0. 3% ,板材与参考直线的最大距离应小于5 mmO
5.5干态抗弯强度
板材的干态抗弯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5.6吸水饱和状态抗弯强度
吸水饱和状态抗弯强度应不低于干态抗弯强度的70%o
表3干态抗弯强度
类别 |
表观密度P kg∕m3 |
干态抗弯强度 MPa |
1 |
1 OooVP |
>4 |
2 |
500VPWl 000 |
≥3 |
3 |
^≤500 |
— |
5. 7吸湿变形率
板材的吸湿变形率应不大于0. 20%。
5.8抗返卤性
按6. 7的要求试验后,板材应无水珠、无返潮。
5.9产烟毒性
板材的产烟毒性应不低于GB/T 20285中ZAI级。
5. 10 耐水性
按6. 9的要求试验30 d后,板材应无开裂、起层、脱落,允许轻微发胀和变色。
5. 11特殊建筑用钢结构防火保护板附加性能要求
5. 11. 1 耐酸性
按6.10的要求试验15 d后,板材应无开裂、起层、脱落,允许轻微发胀和变色。
5. 11.2耐碱性
按6.11的要求试验15 d后,板材应无开裂、起层、脱落,允许轻微发胀和变色。
注:耐酸性、耐碱性可仅进行其中一项测试。
5. 11.3耐湿热性
按6.12的要求试验30 d后,板材应无开裂、起层、脱落,允许轻微发胀和变色。
5. 11.4耐冻融循环性
按6.13的要求试验15次后,板材应无开裂、起层、脱落,允许轻微发胀和变色。
5. 11.5耐盐雾腐蚀性
按6. 14的要求试验30次后,板材应无开裂、起层、脱落,允许轻微发胀和变色;如装饰面板为金属 材料,其金属表面应无锈蚀。
5. 12燃烧性能
板材的燃烧性能应满足表4的规定。
表4板材的燃烧性能
序号 |
项目 |
试验方法 |
技术指标 |
1 |
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lGRA0.4MI) |
GB/T 20284 |
≤250 W/s |
2 |
600 S内总热释放量(THR600s) |
GB/T 20284 |
≤15 MJ |
3 |
火焰横向蔓延长度(LFS) |
GB/T 20284 |
未达到试样边缘 |
4 |
焰尖高度(FS) |
GB/T 8626 |
≤150 mm |
分别用钢卷尺在板边的中点和距两端25 mm处测量,各测量长度和宽度二次,精确至Imm。测量 时,应避开肉眼可见的局部缺陷,6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即作为板材的长度或宽度。
用钢卷尺测量板材的对角线长度,精确至1 mm。
6.2.3厚度测量
按图1所示的位置,在板材的四边均匀选择8个测量点,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其厚度,精确至
0. 1 mm0
8个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即为板材厚度。
单位为毫米
图1厚度测量位置
6. 2. 4面密度
取600 mm×βOO mm试件3块(对于复合钢结构防火保护板,包括带有装饰面板或阻燃隔热层的 板材,应按实际使用层数多层叠加计算),分别称其试件质量,精确至Ig,并分别测定相应试件长度及宽 度,精确至1mm。按式(1)计算面密度:
T ..............................⑴
式中:
d——面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米(kg∕m2);
m--样品质量,单位为千克(kg);
I——样品长度,单位为米(m);
b--样品宽度,单位为米(m) o
取3块试样的平均值作为试样的面密度。
6.2.5边缘平直度测量
将板的四边依次分别靠在一条长度大于板边的参考直线上,用游标卡尺测量板边和参考直线的最 大距离,精确至0. 1 mmo
按式(2)计算边缘平直度:
P = ʌ X 1 OOO ..............................( 2 )
式中:
P——边缘平直度,单位为千分之一(%。);
h--板边和参考直线的最大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板材测量边,单位为毫米(mm);
取四边的最大计算值作为试样的边缘平直度。
6. 3理化性能
6.3. 1试件的制备
理化性能试件,均应在距板边不小于200 mm的位置截取。其中,干态抗弯强度和吸水饱和状态抗 弯强度试件的截取位置应符合图2的要求。
单位为毫米
6.3.2 尺寸与
口 ]]
理化性能]
序号
1
2
3
4
5
6
7
8
b)试件厚
试
尺寸与数量
项目
耐水性
耐酸性
150X150
寸碱性
150X1
耐湿热性
X150
蚀性
150
150
0
抗返
X150
吸水率
100X100
数量 块
6.4干态抗弯强度
当试件厚度eW20. 0 mm时,按图2a)实线所示位置从每张板截取2个试件;e〉20. 0 mm时,按图 2b)实线所示位置从每张板上载取4个试件。试件尺寸见表7。将试件放入100°C〜105 °C的烘箱中烘 干至质量恒定,判定条件为间隔2 h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变化率不超过1%。将烘干的试件放入干燥器 中,冷却至室温后,按GB/T 7019—2014中10. 3. 2的规定测试并计算试件的抗弯强度。2个试件取4 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4个试件取8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件的干态抗弯强度。
6.5吸水饱和状态的抗弯强度
试件厚度eW20. O mm时,按图2a)虚线所示位置从每张板截取2个试件;e〉20. 0 mm时,按图 2b)虚线所示位置从每张板上截取4个试件。试件尺寸见表7。将试件在温度5 °C〜35 °C的水中放置 24 h以上后,取出用湿毛巾擦去表面水珠,立即按GB/T 7019-2014中10. 3. 2的规定测试并计算试件 的抗弯强度。2个试件取4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4个试件取8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吸水饱和状态 的抗弯强度。
表7抗弯强度试件尺寸 单位为毫米
厚度e |
试件尺寸 |
支点间的距离 | |
长 |
宽 | ||
≤20. 0 |
250 |
250 |
215 |
>20.0 |
Ioe+ 40 |
3e(最小不低于100) |
Ioe |
6.6吸湿变形率
截取300 mmX 300 mm的试件2块,在试件表面按图3所示确定四个参考点,参考点依次相距 250 mm0将试件浸于5 °C〜35 °C的水中24 h以上,取出试件,用游标卡尺准确测量1—2,2—3,3—4, 4—1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试件放于(60 + 3) °C的烘箱内干燥24h〜28h后取出,放干燥皿内冷却至室 温后,再测量1—2,2—3 ?3—4,4—1之间的距离,精确到0. 02 mmo
按式(3)计算吸湿变形率:
S = Li .2 X I。。% ..............................( 3 )
式中:
S ——吸湿变形率,单位为百分之一(%);
LI——参考点吸湿后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2——参考点干燥后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O
取四段距离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吸湿变形率。
单位为毫米
6.7抗返卤性
在一组试样上截取150 mm× 150 mm的试样3块,放入相对湿度为90⅝〜95⅝ ,温度(40 + 2) OC 的恒温恒湿箱中(24 + 2) h后取出,观察有无水珠或返潮现象。
6.8产烟毒性
按照GB/T 20285的要求进行检验和分级。如果钢结构复合防火保护板的装饰面板为金属材料, 则取其阻燃隔热层进行检验和分级。
6.9耐水性
6. 10耐酸性
6. 11耐碱性
6. 12耐湿热性
6. 13耐冻融循
按照6.3的
6. 14耐盐雾腐蚀性
后,观察试件有无开
按照6. 3 2个合格。
按照6. 3的 按 GB/T 9265
性
牛有无开裂、起层、脱落、变色等现象。3个试件中至少2
3个试件中至少2个合格。
,3个试件中至少2个
温箱中取出,立即
、脱落、变色,3个试件中至少2个
格。
按照6. 3的要求制作试件
按照6. 3的要求制作试件,将试件的2/3浸入3%的盐酸溶液中至规定日、 合格。
制作试件,将试件的2/3浸入碱溶液中至规定时间,碱溶液(饱和氢氧化钙)的配制
,3个试件中至少2个合格。
求制作试件,并按照GB 14907—201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3个试件中至少
求制作4个试件,取其中1个作为对照样,其他3个试件在常温下放置24 h后,置于
(23 + 2) °C的水中 18 放入(50 + 2) °C的f 照样进行比较,观察
h,然后将试件放入( — 20 + 2)
°C的低温箱中3 h,再将试件
箱中3 h,取出试件。重复上述操作至规定的次数,然后取出试件放置1 h,同对
将依据表6要求制作
结束时应观察并记录小试件表面的外观情况,直至达到规定的循环 试验结束后,取出试件在室温
合格。
件按GB 15930—2007的7. ∏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期间,每一次循环
6. 15燃烧性能
板材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lGRA0.4MJ),600 S内总热释放量(THR600s).火焰横向蔓延长度(LFS) 按GB/T 20284的规定进行试验。焰尖高度(FS)按GB/T 8626的规定进行试验。
注:按GB/T 8626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在试样表面点火30 s,60 S内记录最大焰尖高度(Fs)。
6. 16 吸水率
按JC/T 646—2006附录B进行检验,其中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范围应控制在45笆〜50 OCo
6. 17耐火性能
6. 17. 1试验装置
符合GB/T 9978.1—2008中第5章对试验装置的要求。
6. 17.2试验条件
釆用建筑纤维类火灾升温条件时,试验炉内温度及压力应符合GB/T 9978.1—2008中6. 1和6. 2 的相关规定;釆用炷类(HC)火灾升温条件时,耐火试验炉内温度应分别符合XF/T 714—2007中5.1. 2 的相关规定,炉内保持正压。
试验炉内用于温度和压力测量的仪器设备,其数量、布置方式及测量要求应符合GB/T 9978. 1-2008 和 GB/T 9978. 6—2008 的相关规定。
6. 17.3试件制作
釆用GB/T 11263—2017规定的HN400X200热轧H型钢(截面系数为161 ι∏τ)和GB/T 706一 2016规定的36b热轧工字钢(截面系数为126 m^)作为试验基材。试件制作时,首先按GB/T 9978. 6 中8.2的规定设置试件热电偶(均用于测量试件的平均温度),然后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工艺条 件对试件受火面进行包覆,形成包覆的钢梁试件,放在环境温度5 °C〜35 °C、相对湿度50%〜80%的条 件下进行养护,养护期由委托方确定。
6. 17.4试件安装、约束与加载
试件应水平、简支安装在水平燃烧试验炉上。试件三面受火,上表面覆盖标准盖板,盖板可采用密 度为(650±200)kg∕r∏3的加气混凝土板或轻质混凝土板,每块盖板的厚度为(150士25)mm、长度不大于 1 m、宽度大于等于梁上翼缘的3倍宽度且不小于600 mmO盖板与梁的上翼缘之间设一层硅酸铝纤 维棉,其宽度等于梁的上翼缘宽度。试件受火长度不小于4 000 mm,试件的支撑点间距(净跨度)及 总长度应符合GB/T 9978. 6—2008中对试件尺寸的相关规定。试件的其他安装和约束要求应符合 GB/T 9978. 6—2008 中 7. 5 的相关规定。
试件加载条件应符合GB/T 9978. 6—2008中6. 3的相关规定,试件承受四点集中荷载模拟的均布 荷载,荷载总量对应设计弯矩极限值(按GB 14907—2018中6.5.5. 2规定进行计算)的60% ,且应符合 整体稳定性的要求。计算时应釆用钢材的设计强度。实际加载量为总荷载量扣除钢梁、标准盖板自重 (试验前进行称量)而得出的荷载量。加载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保持恒定(偏差在规定值的±5%以 内)。HN400X200热轧H型钢和36b热轧工字钢的实际加载量的计算示例见GB 14907—2018的附录B。
6. 17.5判定准则
6. 17.5. 1判定条件
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的耐火极限以试件失去承载能力或达到规定的平均温度的时间来确定。
6. 17.5.2承载能力
在整个耐火试验时间内,试件的最大弯曲变形量不应超过⅛⅛ mm(L0⅛试件的净跨度为试件 40On
载面上抗压点与抗拉点之间的距离)。
6. 17.5.3 试件温度
在整个耐火试验时间内,试件的平均温度不应超过538 OC O
6. 17.6耐火性能的表示
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的耐火性能试验结果应包括升温条件、试验基材类型、截面系数、钢结构防火保 护板厚度(mm)、耐火性能试验时间或耐火极限等信息,并注明防火保护板构造方式和防锈处理措施。 耐火性能试验时间或耐火极限精确至O. Ol ho
检验报告中应明确描述耐火试验中板材的实际安装结构和安装方式。
7检验规则
7. 1检验
度、干态抗弯强度、吸水饱和状态
应进行型式检验:
的配方、工艺、原材料有较大改变时; 上恢复生点臨IB k '1 l∣∣
型
和尺寸偏差、面密度、边
水率、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规定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时, 新产品投产前或 首批次产品出厂依
7. 1. 1钢结构防火保护板的检验分为
7. 1.2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质量、
抗弯强度、吸湿变形率、抗返卤,
7. 1.3
a)
b)
C)
d)
e)
f)
g)
品转厂时的试制定型鉴定;
正式生产后,产 产品停产一年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正常生产满三 国家质量监
时;
郛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2组批与抽样
7.2. 1板材抽样基数
7.2.2 在出厂检验项 度,并从中抽取1张板材
吸湿变形率、抗返卤性、吸
7. 3判定规则
7. 3. 1出厂检验判定
少于500 m2 ,从中m?一窈其中两组用于复检。
中,对于一组试样,均应检验其外观质量、尺寸和尺寸偏差、面密度、边缘平直
6. 3. 1的要求截取制作试件,进行干态抗弯强度、吸水饱和状态抗弯强度、 率、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
7. 3.2型式检验判定
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 如下,但结论中需注明缺陷类别和数量:
a)
b)
C)
A=O;
B≤2;
B+C≤3o
类别见表8,有缺陷时的合格判定规则
7.4复检
7. 4. 1被判定为批次不合格的产品,可以用同批次的两组复检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两组试样复 检全部合格则判定该批次为合格。
7. 4. 2出厂检验项目之中,因外观质量、尺寸偏差不合格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批次,允许对该批产品逐件 检査,剔除不合格品后重新提交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 1产品标志应注明生产厂名称、地址、联系电话、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执行标准代号、生产日期、批 号等。
8.2产品包装应能防雨、防潮,并附有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
2008的规定。
8.3产品运输应防止雨淋,搬运时应避免损坏。
8.4产品应平码堆放,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雨淋。
表8检验项目及缺陷分类
检验项目 |
缺陷类别 |
外观质量 |
C |
尺寸和尺寸偏差 |
C |
面密度 |
C |
边缘平直度 |
C |
干态抗弯强度 |
B |
吸水饱和状态的抗弯强度 |
B |
吸湿变形率 |
B |
抗返卤性 |
B |
产烟毒性 |
B |
耐水性 |
B |
耐酸性 |
B |
耐碱性 |
B |
耐湿热性 |
B |
耐冻融循环试验 |
C |
耐盐雾腐蚀性 |
B |
燃烧性能 |
B |
吸水率 |
C |
耐火性能 |
A |
注:A为致命缺陷,B为严重缺陷,C为轻缺陷。 |
5. 13吸水率
板材的吸水率应不大于
5. 14耐火性能
检验项目
耐火性能
6试验方法
6. 1外观质量
6.2尺寸和尺寸偏差
6.2. 1量具
板材的耐火性能
板材的外观质量
足
采
Fxh 3. OO
Fhc 3. 00
)和 GB/T 706—
的游标卡尺。
的规定。
表5板材的耐火性能
注1 :试验基材为GB/T 11263—2017规定的HN400
2016规定的36 b热轧工字钢(截面系数为126 m'
注2:耐火性能试验结果适用于同种类型且截面系数更小的
测的方式进行。
测量所使用的量具包括精度己
m的钢卷
度为0.
单位为小时
6.2.2长度、宽度和对角线测量
OzOCM—CXJL 000H、AX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 行业标准 钢结构防火保护板
XF/T 3012—2020
* 应急管理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IooO29) 网址 S WWW. cciph. com. cn.
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XF/T 3012—2020
*
开本 880mm× 1230mm 1/16 印张 1 1/4 字数23千字
2021年1月第1版 2021年1月第1次印刷
15 5020 ・ 1531
社内编号20201419 定价16.00元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