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100

D 09

备案号:25402-2009


AQ

中华人民共和


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AQ 1057—2008

化学氧自救器初期生氧器

The Starter Of CheiniCaI OXygen self-rescuer

2008-11-19 发布

2009-01-01 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雅玲、聂多、马善清、毛欣、物进、车仁智。

1范围


化学氧自救器初期生氧器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氧自救器初期生氧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氧自救器用侶

小气瓶式初期生氧器等(以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为本标准的条款。凡

勺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标准。


盐热分解式初期


、酸瓶起动药剂式初期生氧器、压缩氧


下列文件中的条奈过和际准问弓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谟的内容)或修 ■均不适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俳的有版本。凡

GBJ 87工业企业原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7230— 本检测管装置

GB/T 101

MT 62

MT 137. 1

MT 274

MT 279

MT 425-


标准,然而,鼓励

最新版本題J

日期的引用

初期生氧器

化学氧自救器

定方法(检测管法)

期供

πh O

效为

定方法和为


i

F氧 旷井

995


3术语和定义1


3. 1


3.2


3.3


3. 4


3. 5


3.6


利踊随机数骰子进行随

电雷管瓦斯安

空气中有害气4氧化

碳测定方法(桶

气中有害气体氮氧化

隔绝式化学氧自


下列术语和定义通用于本标准。


供氧时间 OXygen S 初期生氧器起动后能


总供氧量 total OXygen SUPPIy

初期生氧器起动后能够有效为佩带彳


外壳温度 shell temperature

初期生氧器起动后,外壳表面的最高温度。


起动力 the Strength Of Starting

正常起动初期生氧器时所需要的力。


引发率 SOIiCitatiOn rate


引发初期生氧器的比例。


憎法)


3.7

热稳定性 heating Stability

单位时间内初期生氧器在高温下不自行放氣、不起动的性能。

3.8

安全性 SeCUrity

初期生氧器不自行起动,起动时不发出明火、不引燃(爆)瓦斯的性能。

3.9

闪火 flash fire

引发初期生氧器时,出气口或击发触点处出现火花的现象.

4分类

化学氧自救器初期生氧器按原理和起动方式分为打火帽式、压电陶瓷式、酸瓶起动药剂式和压缩氧 小气瓶式.

5萋求

5.1 一般性要求

5.1.3机械撞击结构的撞击零件的制造材料应采用铜或不锈钢(避免产生高能火花)。

意外击穿。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1.6外置型初期生氣器的氧气出口与生氧Ii的氧气入口的连接零件应采用金属材料或难燃材料制造.

5.1.7采用压缩氧小气瓶供氧时,应保证开关有效,避免失灵、漏气。

5.2供氣时间

温度(2O±2),C、气压(IOL 3±1. 34)kPa时,初期生氧器供氧时间应大于35 s,且小于80 s.

5.3总供氣■

温度(2O±2)*C、气压(101. 3±1. 34)kPa时,初期生氣器总供氧量应大于4 L.

5.4外売温度

温度(20±2)*C、气压(101. 3±1. 34)kPa时,初期生氧器外壳温度应低于250 P .

5. 5.2初期生氧器供氧时二氧化碳含量应不大于0. 2⅝(Vol∕Vol).

5.5.3初期生氧器供氧时氣氧化物含量(以NOI计)应不大于3×10-t.

5. 5.4初期生氧器供氧时氯气含量应不大于2X10-.

5.6起动力

正常起动初期生氧器时起动力,应大于20 N,且小于60 N.

5.7引发率

引发初期生氧器的比例应为100%.

5.8抗跌落性能

将初期生氧器装入配套的化学氧自救器中,进行跌落试验后,初期生氧器整体结构应保持完好,初 期生氧器不自行起动放氧。

2

5.9抗滚动冲击性

将初期生氧器装入配套的化学氧自救器中,经滚动冲击试验后,初期生氧器整体结构应保持完好, 初期生氧器不自行起动放氧。

5.10热稳定性

初期生氧器经热稳定性试验,不自行放氧,冷却至室温,引发后应符合本标准5.25.4

5.11耐低温性能

初期生氧器经过低温试验,引发后应符合本标准5. 2.

5. 12安全性

5. 12. 1初期生氧器引发时,出气口和击发触点处,应不出现闪火。

5. 12.2初期生氧器进行瓦斯安全性试验时,不应引燃(爆)瓦斯。

5. 13噪声

引发初期生氧器的噪声应不大于75 dB(A)

装配好的初期生氧器的壳体和各连接处在IkPa(IOo mm水柱)压力下1 min内压力下降数值应 不大于30 Pao

5.15外观和有效期

初期生氧器外观应光滑完整,不缺配件,无锈迹、划痕、尖锐棱角、毛刺等。

初期生氧器有效期,自出厂之日起为5.5年。

6试验方法

型式试验除本标准5. 12条和5. 15条外,其余各项都在做完抗跌落性能和抗滚动冲击性能之后 试验。

a) 湿式气体流量计:额定流量0.5 m1 2 3 4∕h;

b) 秒表;

C)热电偶:测温范围应不小于(0~350)oC,误差应不大于±1.5  响应时间应不大于0.5 sl

d) 高温计:测量范围应不小于(0350)0,误差应不大于士 1.5笔,响应时间应不大于0.5 s,

e) 专用固定架。

6.1.2测定步骤

测定装置如图1所示。

首先释放初期生氣器击发机构,同时按秒表计时,供氣停止时记录下总供氧量和时间。与此同时记 录热电偶高温计指示的最高值•测址外壳温度时热电偶要放在预计的最高温度处并适当移动。

6.2有害气体含■测定

6.2. 1

C)

6.2.2


6. 2. 2. 1 3.


器具

专用固定架:

弹簧夹;

贮气袋,

测定步骤              —

气样收集装Vt如图2所示(内岁貿器在化学氧

按图2组装气样收集杀義 引发好ErrF


口具处取样)。

存在贮气袋4中,夹住弹笹


专用固定


初期生氧蒂:


4 贮气袋,


体气样收集系统


6. 2.2.2


下方法测

a)

一何化碳含V测;V附录ʌ. I进行I

b)

二氣化碳含症k?寸录A. ■'进行I

C)

M敏化物含f⅛⅛E3   (Γ;

d)

氣含W测定按瓶A・NR


6.3起动力试验     ∖ X.

固定初期生氣器.用拉力iN⅛芝起 翁咼 扳手开启开关衆其最大读数.

6.4


跌落试验           f---

将初期生氣器装入配套的化学我自救器.按MT 425 19956. IO条的规定,进行试验。

滚动冲击试验

将做过跌落试验的初期生轼器.按MT 425 19956. 11条的规定.进行试骑。

热稳定性试验

将初期生氧器在<60±2  髙温条件下.恒温2 h.观察是否自行放貿.然后冷却,在室温条件下放

'置2 h后引发.观察能否IF常起动,并测定各项指标。

6.7低温试验

将初期生氣器在(1O+1)∙C低温条件下恒温4 h后,立即在室温条件下引发,观察是否能正常起 动.并测定各项指标。


6.5


6.8安全性试验

6.8. 1闪火试验

在暗室内击发初期生氧器.观察是否出现闪火.

由国家授权部门按照MT 62的规定进行。

6.9噪声测定

GBJ 87规定,用声级计先测定环境dB(A)值.再在距起动器周围Im处测引发起动器时的总dB (A)值,二者之差为初期生氧:器噪声值

C)抽气装置;

d)秒表•

5--水柱压力计t

6—启闭开关.

开启抽气装置,使水柱压力计5的压力指示值为1 kPa。关闭启闭开关6,并用秒表计时.观察 1 min时的水柱变化值。

6.11产品外观质量和有效期标识用目测法检查 7检验规则

* 1检验项目

序号

技术要求

条款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试验方法对应条款

逐台检验

抽样检査

抽样检査

1

5.2

A2J

E3J

6.1

2

5.3

A2J

E3J

6.1

3

5.4

Affi 2个」

E3J

6.1

4

5.5

B2J

F3J

6.16. 2和附录A

5

5.6

B2J

F3个。

6.3

6

5.7

ABCD组同时进行

EFG组同时进行

7

5.85. 9

ABCD组同时进行J

G3J

6. 46.5

8

5. 10

C2J

单抽2J

6.6

9

5.11

C2J

单抽2J

6.7

10

5.12. 1

D2J

单抽20J

6. 8.1

11

5. 12. 2

单抽25J

6. 8.2

12

5.13

B2J

F3J

6.9

13

5. 14

G3J

6. 10

14

5. 15

58台全检。

6.11

注】宀.为应检验项目,…为不检验项目

注5出厂检验抽检8个样品分为A2个、B2个、C2个、D2个.

3,将型式检验抽检58个样品中分出E3个、F3个、G3个.

以同一批配料初期生氧器数量为一批,每批不得多于IoOO个。对每批初期生氧器按GB/T IOlll 规定的方法随机抽取8个试样检验,检验结果中5. 12.1条,只要有一个初期生氧器,出现闪火判为全批 不合格'其余各项中如有二个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如有一个项不合格,则加倍对全部项目进行复检, 如再有一个项不合格,则判不合格。复检合格则判合格.

7.2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停止生产一年以上,恢复产品生产时■

d)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2.2型式检验项目见表1.

7.3抽样和判定规则

7.4送检要求

型式检验由授权单位检验,并出具检验结果报告。检验合格,发给合格证后方能投产。

6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J

8.1.1每个产品外壳表面应有以下清晰标志:

a) 企业代码;

b) 产品名称或型号;

C)生产日期及失效日期(年、月);

d)批号。

a) 产品名称;           •

b) 生产者名称和地址;

C)产品数量,

d) 包装箱尺寸、包装后重量;

e) “严禁受潮”、“小心轻放”、“远离火源”等有关文字或符号。

8.2包装和运输

8.2. 1单个初期生氧器击发机构应有保护措施,确保不会由于运输的意外引发初期生氣器生氧。

8.2.2包装箱内部减振定位可采用泡沫塑料或纸隔板。

8.2.3外包装箱应有足够的强度承受运输的碰撞,应有很好的密封性防止产品受潮.

8.2.4包装箱内应有装箱单、检验报告、产品使用说明书.

&3贮存        .....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温度在(-】。〜+5。)《产品要远离热源、不得同易燃物和腐蚀 性物品存放在同一库房内。

附录 A

(规范性咐录)

化学氣自救器初期生氣器有害气体含量

A. 1. 1红外分析仪测定

把按6. 2. 2条收集氧气的贮气 0. 002%)相连接,开动分析仪 A. 1.2检测管测定法

MT 137. 1规定


A. 1 一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

A.3氮氧化物2

A. 3. 1 MT 2

量测

宅方法

9

-

化物测定方法进

集績气的贮气袋,与二■

I 范围

.读取指)

%,最小分度值


范围0%0. 1%,最小分度值 读取指示值。


A.2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i


A.2. 1红外分析仪测定

把按6. 2. 2


0.01⅜)相连接,开勒分桥仪上的气泵.把气带■(义


A.2.2检测管测

MT 274盅定f


A.4氯含量测定防法


J■法进仃。


中空气中有害气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行业标准

化学氣自救器初期生氣器

AQ 1057—2008

# 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IOOo29) 网址:WWW. CciPh. com. Cn 煤囊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AQ 1057—2008


开本 88OmmX 1230mm 1/16 印张 7/8 字数15千字   印ft 1—1,000

2009年】月第120091月第】次印刷

15 5020 ・ 357

社内编号6055 定价10.00元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1

专用固定架,

2

初期生氧器;

3

一湿式气体流量计;

4

—热电偶高温计’

1测定装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