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120.25

P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742-2020

代替 GB/T 17742-2008

中国地震烈度表

The ChineS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

2020-07-21 发布

2021-02-01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引言

3地震烈度等级和评定地震烈度的房屋类别

4地震烈度评定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地震烈度的仪器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77422008«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a将评定烈度的房屋类型由原标准的3类扩展为5增加了按照7抗震设防的钢筋 混凝土框架房屋D并将原标准中的A类房屋划分成Al类房屋和A2类穿斗木构架房屋

bM6〜如12房屋震害程度描述中给出新增房屋类型A2类和D类在不同烈 度下的破坏等级数量对原标准中各房屋类型的破坏等级数量也进行了部分修订

C给出新增房屋类型A2类和D类的平均震害指数将原标准中A类和B类房屋统一的平均震 害指数进一步细分为A1类和B并分别给出调整了 C类房屋平均震害指数

dM6时房屋震害的平均震害指数初始值进行了修订

e新增了依据桥梁电力设备和地下供水管道等生命线工程震害的地震烈度评定指标

f2K3增加了较高楼层中人的感觉描述V5M6时 人的感觉指标进行了修订

gV5〜広9分别增加了物架上小的器物顶部沉重的器物家具和室内物品 等反应现象

h将水平向地震动参数修订为按照一定流程处理后的三分向合成地震动参数

1增加规范性附录地震烈度的仪器测定方法

j烈度等级改为用罗马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表示

k修改了标准的结构和部分条款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福建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云南省 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河北省地震局广东省 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防灾科技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景江金星林均岐马强张令心孙柏涛李山有袁一凡温增平郭恩栋刘如山戴君武刘爱文卢永坤张红才李水龙杨大克张勤钟贻军宋立军非明伦李志强姜立新帅向华王东明胡伟华刘金龙杜轲李建亮王多智陶冬旺李军韦永祥宋晋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77421999GB/T 177422008

GB/T 17742-2008自发布实施以来在地震烈度评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我国相继发 生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青海玉树7.1级地震、四川芦山7.0级地震云南鲁甸6.5级地震等多次强烈 地震在实际烈度评定工作中积累了大量震害资料和强震动观测记录提供了新的烈度评定房屋类型 和修订原烈度评定指标的依据随着我国地震观测台网布局的不断改善和台站数量的不断增多利用 地震观测仪器测量地震烈度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需要对此制定标准

本次修订引入仪器测定的地震烈度作为确定地震烈度的指标保持了与原有地震烈度表的继承性 和一致性。 /後二

中国地震烈度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烈度等级和评定地震烈度的房屋类别以及地震烈度评定方法评定指标包括 房屋震害人的感觉器物反应生命线工程震害其他震害现象和仪器测定的地震烈度评定方法为综 合运用宏观调查和仪器测定的多指标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震烈度评定。                    疹4

2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X

2.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ɔʌi

2 . 1 . 1

地震烈度 SeiSmiC intensity

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    .p

2.1.2

震害指数 damage index             ʌ.

房屋震害程度的定量指标

注:以0.001.00之间的数字表示由轻到重的震害程度。

2.1.3                            √%

平均震害指数 mean damage index

同类房屋震害指数的加权平均值

注:平均震害指数即各级震害的房屋所占比率与其相应的震害指数的乘积之和。

2. 1. 4

地震动 ground motion

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

[GB/T 18207.22005,定义 6.1.1]

2. 2 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L :应用PGA得到的地震烈度计算值

IV :应用PGV得到的地震烈度计算值

地震烈度计算值

E-W东西分向(EaSt and WeSt)

N-S北南分向(NOrth and SoUth)

U-D垂直分向(UP and DOWn)

PGA合成地震动加速度记录的最大值(Peak GrOUnd ACCeIeratiOn),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2)

1

PGV合成地震动速度记录的最大值(Peak GrOUnd VeIoCity),单位为米每秒(m∕S)

3地震烈度等级和评定地震烈度的房屋类别

3.1地震烈度等级

地震烈度划分为12等级用罗马数字(IM)或阿拉伯数字(112)表示

3.2数量词的界定

数量词采用个别少数多数大多数和绝大多数其范围界定如下

C)“多数40%70%

3.3评定烈度的房屋类型

用于评定烈度的房屋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涉

C) B未经抗震设防的砖混结构房屋

3.4房屋破坏等级及其对应的震害指数

房屋破坏等级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毁坏5个等级其定义和对应的震 害指数d如下: 乂〉

C)中等破坏多数承重构件出现轻微裂缝少数有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破坏严重需要一般 修理后可使用对应的震害指数范围为0.30d<0.55,可取0.40

4 地震烈度评定

4.1评定方法

4.1.1地震烈度评定可综合运用宏观调查和仪器测定的多指标方法

2

a不具备仪器测定地震烈度条件的地区应使用宏观调查评定地震烈度

b具备仪器测定地震烈度条件的地区宜采用仪器测定的地震烈度

4.1.2按表1划分的地震烈度等级评定地震烈度

4.2宏观调查评定地震烈度

4.2.1宏观调查评定地震烈度的流程包括调查区域与线路规划震害调查与分析地震烈度综合判定 和地震烈度图绘制

4.2.2宏观调查的内容包括房屋震害人的感觉器物反应生命线工程震害和其他震害现象房屋震 害应计算平均震害指数

4.2.3依照调查结果综合考虑多个评价指标按表1评定地震烈度。       c*

4.2.4宏观调查评定地震烈度时:                          Z ¾%T

aI1V5应以人的感觉和器物反应为主要评定依据

bM6X10应以房屋震害为主要评定依据同时参照表1中其他各栏评定指标 判定的结果

C11M12应综合房屋震害和地表震害现象

4.2.5平均震害指数D可按式1计算

5

D = dtλ^                

=1

式中:

D ——平均震害指数

——房屋破坏等级为的震害指数

λ,——破坏等级为的房屋破坏比用破坏建筑面积与总建筑面积之比或破坏栋数与总栋数之比 表示

4.2.6当计算的平均震害指数值位于表1中地震烈度对应的平均震害指数重叠搭接区间时可参照其 他评定指标和震害现象综合判定地震烈度

4.2.7以下三种情况的地震烈度评定结果应做适当调整

a当采用高楼上人的感觉和器物反应评定地震烈度时适当降低评定值

b当采用低于7抗震设计房屋的震害程度和平均震害指数评定地震烈度时适当降低评 定值而当采用高于7抗震设计的房屋评定时则应适当提高评定值

C当采用建筑质量或地基质量特别差的房屋评定地震烈度时适当降低评定值而当采用建筑质 量和地基质量特别好的房屋评定地震烈度时则应适当提高评定值

4.2.8农村可按自然村城镇可按街区或社区为单位进行地震烈度评定

4.3仪器测定地震烈度

4.3.1用于地震烈度测定的仪器宜安置在自由场地表

4.3.2应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

4.3.3按表1中仪器测定的地震烈度评定地震烈度

地震 烈度

评定指标

合成地震动的最大值

房屋震害

人的感觉

器物反应

生命线工程震害

其他震害现象

仪器测定的 地震烈度ʃɪ

震害程度

平均震害 指数

加速度 m/s2

速度

m/S

I (1)

无感

l.O≤Jι<1.5

1.80X10-2

(V2.57X1(Γ2)

1.21X10-3

(VL77X10-3)

∏(2)

室内个别静止中的 人有感觉,个别较 高楼层中的人有 感觉

1.5≤Jι<2.5

3.69X10-2 (2.58X1(T2 5.28X10-2)

2.59X10-3

(1.78X10-3

3.81X10-3)

≡(3)

门、窗轻微作响

室内少数静止中的 人有感觉,少数较 高楼层中的人有明 显感觉

悬挂物微动

—⅛

2.5≤Jι<3.5

7.57X10-2 (5.29X1(T2 1.08XIo-I)

5.58X10-3

(3.82X1(T3

8.19X10-3)

IV(4)

门、窗作响

室内多数人、室外 少数人有感觉,少 数人睡梦中惊醒

悬挂物明显摆

动,器皿作响

3.5≤Jι<4.5

1.55X10-1

(LO9X1OT 2.22XIo-I)

1.20X10-2

(8.20X10-3

1.76X10-2)

V(5)

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 响,灰土掉落,个别房屋墙 体抹灰出现细微裂缝,个 别老旧AI类或A2类房 屋墙体出现轻微裂缝或原 有裂缝扩展,个别屋顶烟 囱掉砖,个别檐瓦掉落

室内绝大多数、室 外多数人有感觉, 多数人睡梦中惊 醒,少数人惊逃 户外

悬挂物大幅度 晃动,少数架 上小物品、个 别顶部沉重或 放置不稳定器 物摇动或翻 倒,水晃动并 从盛满的容器 中溢出

4.5≤Jι<5.5

3.19X10-1

(2.23X1OT

4.56XIo-I)

2.59X10-2

(1.77X10-2

3.80X10-2)

一 7742—2020

GBu 17742—


地震 烈度

评定指标

合成地震动的最大值

房屋震害

人的感觉

器物反应

生命线工程震害

其他震害现象

仪器测定的 地震烈度ʃɪ

震害程度

平均震害 指数

加速度 m/s2

速度

m/S

M(6)

AI

少数轻微破坏和中等破

坏,多数基本完好

0.02

0.17

多数人站立不稳,

多数人惊逃户外

少数轻家具和 物品移动,少 数顶部沉重的 器物翻倒

个别梁桥挡块破 坏,个别拱桥主 拱圈出现裂缝及 桥台开裂;个别 主变压器跳闸; 个别老旧支线管 道有破坏,局部 水压下降

河岸和松软 土地出现裂 缝,饱和砂 层出现喷砂 冒水;个别 独立砖烟囱

轻度裂缝

5.5≤Jι<β.5

6.53X10-1

(4.57X1OT 9.36X10-1)

5.57X10-2 (3.81X10-2 8.17X10-2)

A2

少数轻微破坏和中等破

坏,大多数基本完好

0.01

0.13

B

少数轻微破坏和中等破

坏,大多数基本完好

≤0.11

C

少数或个别轻微破坏,绝

大多数基本完好

≤0.0β

D

少数或个别轻微破坏,绝

大多数基本完好

≤0.04

1(7)

AI

少数严重破坏和毁坏,多

数中等破坏和轻微破坏

0.15

0.44

大多数人惊逃户 外,骑自行车的人 有感觉,行驶中的 汽车驾乘人员有 感觉

物品从架子上 掉落,多数顶 部沉重的器物 翻倒,少数家 具倾倒

少数梁桥挡块破 坏,个别拱桥主 拱圈出现明显裂 缝和变形以及少 数桥台开裂;个 别变压器的套管 破坏,个别瓷柱 型高压电气设备 破坏;少数支线 管道破坏,局部 停水

河岸出现塌 方,饱和砂 层常见喷水 冒砂3松软 土地上地裂 缝较多;大 多数独立砖 烟囱中等 破坏

β.5≤Jι<7.5

1.35

(9.37X1OT

1.94)

1.20X10-1 (8.18X1(T2

1.76XIo-I)

A2

少数中等破坏,多数轻微 破坏和基本完好

0.11

0.31

B

少数中等破坏,多数轻微 破坏和基本完好

0.09

0.27

C

少数轻微破坏和中等破

坏,多数基本完好

0.05

0.18

D

少数轻微破坏和中等破

坏,大多数基本完好

0.04

0.16


Gn


地震 烈度

评定指标

合成地震动的最大值

房屋震害

人的感觉

器物反应

生命线工程震害

其他震害现象

仪器测定的 地震烈度ʃɪ

震害程度

平均震害 指数

加速度 m/s2

速度

m/S

8)

AI

少数毁坏,多数中等破坏

和严重破坏

0.42

0.62

多数人摇晃颠簸, 行走困难

除重家具外,

室内物品大多

数倾倒或移位

少数梁桥梁体移 位、开裂及多数 挡块破坏,少数 拱桥主拱圈开裂 严重;少数变压 器的套管破坏, 个别或少数瓷柱 型高压电气设备 破坏;多数支线 管道及少数干线 管道破坏,部分 区域停水

干硬土地上 出现裂缝, 饱和砂层绝 大多数喷砂 冒水;大多 数独立砖烟 囱严重破坏

7.5≤Jι<8.5

2.79

(1.95 4.01)

2.58X10-1

(1.77X1(T1

3.78X10-1)

A2

少数严重破坏,多数中等 破坏和轻微破坏

0.29

0.46

B

少数严重破坏和毁坏,多

数中等和轻微破坏

0.25

0.50

C

少数中等破坏和严重破 坏,多数轻微破坏和基本 完好

0.16

0.35

D

少数中等破坏,多数轻微 破坏和基本完好

0.14

0.27

1X(9)

AI

大多数毁坏和严重破坏

0.60

0.90

行动的人摔倒

室内物品大多

数倾倒或移位

个别梁桥桥墩局 部压溃或落梁, 个别拱桥垮塌或 濒于垮塌;多数 变压器套管破 坏、少数变压器 移位,少数瓷柱 型高压电气设备 破坏;各类供水 管道破坏、渗漏 广泛发生,大范 围停水

干硬土地上 多处出现裂 缝,可见基 岩裂缝、错 动,滑坡、塌 方常见;独 立砖烟囱多 数倒塌

8.5≤Jι<9.5

5.77

(4.02 8.30)

5.55X10-1 (3.79X1(T1 8.14XIo-I)

A2

少数毁坏,多数严重破坏

和中等破坏

0.44

0.62

B

少数毁坏,多数严重破坏

和中等破坏

0.48

0.69

C

多数严重破坏和中等破 坏,少数轻微破坏

0.33

0.54

D

少数严重破坏,多数中等 破坏和轻微破坏

0.25

0.48

一 7742—2020

地震 烈度

评定指标

合成地震动的最大值

房屋震害

人的感觉

器物反应

生命线工程震害

其他震害现象

仪器测定的 地震烈度ʃɪ

震害程度

平均震害 指数

加速度 m/s2

速度

m/S

I(Io)

AI

绝大多数毁坏

0.88

1.00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 倒,处不稳状态的 人会摔离原地,有 抛起感

个别梁桥桥墩压 溃或折断,少数 落梁,少数拱桥 垮塌或濒于垮 塌;绝大多数变 压器移位、脱轨, 套管断裂漏油, 多数瓷柱型高压 电气设备破坏; 供水管网毁坏, 全区域停水

山崩和地震 断裂出现; 大多数独立 砖烟囱从根 部破坏或

倒毁

9.5≤Jι<10.5

1.19X101 (8.31 1.72X101)

1.19 (8.15X10-1 1.75)

A2

大多数毁坏

0.60

0.88

B

大多数毁坏

0.67

0.91

C

大多数严重破坏和毁坏

0.52

0.84

D

大多数严重破坏和毁坏

0.46

0.84

Xl(II)

AI

绝大多数毁坏

1.00

地震断裂延 续很大;大量 山崩滑坡

10.5≤Jι<11.5

2.47X101

(1.73X10】〜

3.55X101)

2.57

(1.763.77)

A2

0.86

1.00

B

0.90

1.00

C

0.84

1.00

D

0.84

1.00

1(12)

各类

几乎全部毁坏

1.00

地面剧烈变 化,山河改观

11.5≤Jι≤12.0

>3.55X101

>3.77

1 “一”表示无内容。

2表中给出的合成地震动的最大值为所对应的仪器测定的地震烈度中值,加速度和速度数值分别对应附录A中公式(A.5)PGA和公式A.6)PGV括号内为 变化范围。

GB∖T 一 7742—202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地震烈度的仪器测定方法

A.1计算流程

A.1给出了仪器测定的地震烈度的计算流程O


A1地震烈度的仪器测定流程图

A.2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A.2.1获取地震动记录所用观测仪器的台址参照DB/T 60-20154.4的规定

A.2.2获取地震动记录所用观测仪器的频带范围应满足低频截止频率不大于0.1 HZ 8

高频截止频率


不小于IO HZO

A.2.3获取地震动记录所用观测仪器应为正交三分向并坐标转换为东西分向北南分向和垂直分向

A.3基线校正

应对地震动记录进行基线校正处理宜采用记录时间过程减去地震事件前记录的算术平均值方法, 事前记录时间长度宜为IO SO

A.4记录转换

地震动记录为加速度时应转换得到速度记录地震动记录为速度时应转换得到加速度记录

A.5数字滤波

地震动加速度和速度记录的每个分向均应采用数字滤波器进行O.l HZIO HZ带通滤波o宜采用 最小相位滤波器滤波器通带波纹应小于O.5 dB,滤波器带外衰减应大于12 dB∕oct0

A.6记录合成

采用公式(A.1)计算三分向合成加速度记录

a (犻犻)=Jcla )e W +2 On S +2)u D ..................( A.1 )

式中a ^tl )   --狋时刻点合成加速度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2);

a ɑI)E W ——时刻点滤波后东西分向加速度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2);

a)s ——时刻点滤波后北南分向加速度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2);

a)D ——一时刻点滤波后垂直分向加速度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2)。 采用公式(A.2)计算三分向合成速度记录

P )=JVi (Ii)E W + Vi (Ii)N S + Vi (i,)u D ..................( A.2 )

式中:

A.7计算三分向合成地震动参数PGAPGV

采用公式(A.3)计算PGA,采用公式(A.4)计算PGV

PGA = max[a( £,)]          ..............................( A.3 )

PGV = max[V (")]         ..............................( A.4 )

式中

PGA——合成地震动加速度记录的最大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2);

PGV ——合成地震动速度记录的最大值单位为米每秒(m/s);

犪狋——L时刻点合成加速度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VCtt时刻点合成速度值单位为米每秒m/s)。

A.8计算方法

A.8.1采用公式A.5计算M采用公式A.6计算IV :

IA =3.17 1OgIO(PGA)+6.59

Iv =3.OO Ogio(PGV) +9.77


..............................(A.5 )
..............................(A.6 )

A.8.2按公式A.7计算仪器测定的地震烈度I1,结果可取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Iv              Ia6.O Iv6.O

........................(A.7 )


∖(Ia + IV)/2     IA V 6.O Iv V 6.O

A.8.3 Ii 小于 1.O,1.OI伏于 12.O,12.O0

参考文献

[1] DB/T 60-2015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