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 140
P 72
备案号:J1236-2011
SH/T 3004—2011
代替 SH 3004—1999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in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2011-05-18 发布
2011-06-01 实施
中岱人民此和I国 T业利H言忠化咅lɪ 发布
ZA
1 范围..........................................................................................................................∙∙∙∙∙∙1
3. 2 采暖系统................ ∙∙∙∙∙2
4 通风......................... °∙∙∙∙∙∙3
附录B (规范性附录)石油化工车间换气次数........................................................ ∙∙∙∙∙17
附录C (规范性附录)正压室换气次数………………∙∙∙∙.∙.∙…….•…∙.∙∙20 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23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发改办工业[2006] 1093号)的要 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 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9章和3个附录。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石油化工建筑物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防火防爆的设计,还包括煤 化工建筑物及正压室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的设计。
本规范是在SH 3004—1999《石油化工釆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修订的 主要内容是:
——修改原规范中与国家现行规范标准不相适应的规定,如事故通风的换气次数的选取;通风与空 气调节的风管材质和防火材料等,修订后,使之与国家现行标准相一致;
——根据国家节能和环保的精神,修订和增加了有关全新风的运行、煤化工除尘的设置、节约能源 等方面的条文;
——结合抗爆控制室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广泛应用的实际,总结了抗爆控制室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经 验,增加和修订了有关抗爆控制室的抗爆阀、电动气密切断阀的设置及控制等方面的条文;
——增加和修订部分有关常用辅助房间通风与空气调节的条文,如蓄电池室、出线小间、电梯机房、 柴油发电机室等。
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建筑设计技术中心站负责日常 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宁波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 送日常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日常管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建筑设计技术中心站
通讯地址:河南洛阳中州西路27号
邮政编码:471003
电 话:0379-64887187
传 真:0379-64887187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宁波工程公司
通讯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国家高新区院士路660号1305房间
邮政编码:315103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北京比特赛天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暴长玮刘昆明张凤山王一航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张俊葛春玉杨一心韩宇丽权敏王琦高光胜王前景
石勇
本规范1988年首次发布,1999年第1次修订,本次为第2次修订。
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石油化工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防火与防爆的设计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釆暖通风与空气调 节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43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ZI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SH/T 3017石油化工生产建筑设计规范
JB/T8439高压电机使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防电晕技术要求
3采暖
3. 1 一般规定
3. 1.1位于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笆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的生产厂房及辅 助建筑物,当室内经常有人停留或生产对室内温度有一定要求时,应设置集中釆暖。
3. 1.2位于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C的日数为60天〜89天,或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 低于或等于5°C的日数为45天〜59天,且历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等于或大于75%的 地区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操作人员比较集中和经常停留,且厂区有余热可资利用时,经 技术经济比较,可设置集中采暖。
3. 1.3位于本规范第3. 1.1条和第3∙ L 2条规定地区以外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生产对 室内温度有特殊要求时,可设置集中釆暖。
3.1.4设置集中采暖地区的生产厂房,当生产对室内温度无特殊要求,且每名工人占用的建筑 面积超过IoOm2时,不宜设置全面采暖,但应在固定工作地点设置局部采暖。当工作地点不固定 时,应设置取暖室。
3.1.5集中采暖系统的热媒,应根据厂区供热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首先应利用生产余热, 并宣釆用热水作热媒。当厂区供热以生产用蒸汽为主,在不违反卫生、技术和节能要求的条件下, 可釆用蒸汽作热媒。
3. 1.6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按房间用途、生产特点、劳动强度、自动化与机 械化水平、维修及人员停留情况等综合考虑确定。对于一般生产厂房和辅助房间的室内釆暖计算 温度,可参照本规范附录A确定。
3.2采暖系统
3. 2. 1
a)
b)
3. 2. 2
a)
b)
C)
d)
3. 2. 3
a)
b)
C)
d)
e)
采暖系统制式的选择,宜符合下冲定T
热媒为热水时,多层建W用单管系统; ` w
热媒为蒸汽时,采甩趙了奄给琴双管系统。
散执器的选择规定如下. -一― 一 -. 「-
取於布VJJΛ≠1-从疋知r. ', f〜∙r⅝
放散粉尘或哆圍顾生产厂房,应采用易于清寸了的散热器;: 放散腐蚀性复‘体的吿产厂房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氟项!器; 辅助房间够表控制室等,宜釆≡形美观的散热器N 厂 Λ 蒸汽采麼矿伊采用钢制柱型、板式和扁管式等散热器。` "" 符合下如: r ¾
If房利擘大,其它采暖方式不能-L ⅛∙k∣∣∙,: 渣尊礴害气采暖经济合理时。
循环符合GBZI和本规范6. •“
t 一 貰 ....... ^ ^
3.2,4 -器采暖"
⅛O≡p厂房,当为间断牛产Iln' •采用联合采暖(即热丿"爵散热
ιr⅝ι
3.2.5 位『严寒地区的工业丿. TtrC的地区I,签霸风!的
IfIIl . . . ' . ■ I …1.
热风米擘≡iψ两个系统或E•宀U ` E3 机故障时,逆彎讨
最小供⅛⅛⅛¾P能维持新冈 5。6
3- 2.6 空气加热器的散热ψ应仃1. 2- 1. 3的女个系数。
3. 2. 7 魔®机热风光暖小 ∖'> •
a) J ‰⅛f^房内部的JI I等因素,设j⅛∣机!台
i ‰ I 萼 f
汽时,每, — -√l 'i 宀殳 l-.ι.K \ ,
⅜ft>S件之一时,,1■■- i⅛:
也区或寒冷∙.L <∙'j' :■ ∙∣ .u ΓJ1'∣∣ . ■ ■ .∙ S设门斗^<≡¾-;/
⅜⅝∏⅜当生产;、—::’ -HiVl. ⅛^-J√' ■■- i .交设置热拿饗洛和时。
符⅜⅜1∣⅜⅛之一’':
环标讲初磚求的区•
远如m⅜≡< /* /
采用熱泰的场屜 /
对上 τ⅜ 通 IfIWMr ■..;!: -<'i∙. ■. z ".W ■ , ■ -I ■■- . i∣.⅛-^⅛jJ-配应自下
∕‰w /
/ Λ / 窘s<爹爹
b)
3. 2. 8
a)
b)
3. 2. 9
a)
b)
C)
3. 2. 10
向上递减。
注:对于加盖的興W‰h下连通。
3. 2. 11金属辐射椒采暖,∏JJ(J J-生产丿房的局部区域或局部丄作地点来暖,经「技术经济比较合 理时,也可用于全面采Ii顷却∣⅛襲求如下:
当采用热水作热媒时,-热水平.均温度不宜低于"(TC;———
采用蒸汽作热媒时,蒸汽压力不应低『0.2MPa; 一 「
应符合本规范6. 1. 1的规定。 k
在同一建筑物内,采暖用的热水或蒸汽管道应与生产、生活用的热水或蒸汽管道分开设
a)
b)
C)
3. 2. 12
置。散热器采暖系统宜与热风采暧糸统或通凤、空气调心加热系统的管道分开设置。
3. 2. 13
3. 2. 14
a)
b)
C)
对于有腐蚀性气体的房间,管道及散热器表面应采取特殊防腐措施。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采暖^^棵矗
管道敷设在地沟、闷顶4采暖房间或易被冻结帝心;
房间或地点对通赫
管道的无益热咨
4通风
对放押理物麼也摸烂危险件物质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
4. 1 一般规定/
4. 1. 1…— .慝
和通风等方嵐屋瘤户或综合的保证安全和防止污染的措施4 \
4.1.2 块设计M能放散和氾矗有害物质的生产装資应加强密闭,、∣S⅜發!藤作措施,并 宜釆用机戒化、Ji涂化操作.有剧毒物质的生产过程应在密闭或负溟下进行,⅛g∣⅛J化或隔离 操作 / f7
4.1.3 I放散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生产装件锋蘇涉'",当必需设置在厂房亜,15宣豹用敞开、
半敞啊建字,
4.1.4 勘叩或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及
a)放散极靑、剧胡和较疳物质的生产过樨報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应予
fc)Z⅛⅛出明确的操⅛WB修地带嚮作地带M"外蔵侧布貳
北节曜免釆用多跨度项 礬 泊 .I
df ⅛f层建筑物内,放散热廂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t层。当应布⅛ta‰w 了取防止污染上如气的措施;J ⅛
自然通风的厂房「宜将毓肴湖旋茬天窗下或排风JLPf≡» ;^1:极毒物质是指车1'曄癖警,质的最尹'容⅛∕m,的物质,如四i三 i ‰≡⅛]有机磷等。 ;*:: ,÷ζ∖f∕. i∣Γ∏ I
注2:剧海物质是指车间究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 lmg∕m^img∕m3的物质;
I ‰A⅛⅜. I
洼竇慎矗质是指车间空气中看害物质的最高容IF浓度大r l∏jgΛn⅛⅜质,如乙腊、⅛ft曇、
⅜o 貰 匕 W q
生产板義、剧毒钩癒的厂房不应曇置在IlJ谷、盆地或背着全年最大频趣向蘇圳坡上。 腐麗盘書物质的ZBfe装置的控制条和值班室,应布置足縛最小频彝衲S风侧。以
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胃、建筑、设备
硝基甲
輩酚、丙
,氧化物
4. 1.51
4.1.6、 ―
自然通⅛⅛⅛1⅜产丿房,应按仃利「夏季门然通风的风向•何
4. 1.7机械通风送入车间的空差
质最高容许*浓度的30%。'∙∣l<'.'-l∣b].也从•,沽地fx.√M⅛或设村中气净化孳最 /
4. 1.8向其气排摩如爆右害物质含僵;•应訪合占如g、GB 30⅛5>X}B,⅛9J⅛ GB 8978等 的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应釆取仃效的净化措施。一
4. 1.9放散⅛∖^⅜4⅛害物质的厂房,应首先采用局部排风,増肩不到要求时,应 辅以全面排风或乗用,l mi⅛MU
4. 1. 10设计局部
应辅以机械通风或采用自然脚哪谤含通风i
4.1.11放散粉尘的厂房,应根磷产特点和粉尘特性谖期啓的除尘装置。
4. 1.12全面通风量可按下列另法之一确定:
a)根据散入厂房有害物质数量逋宜计算确定Tk
有害气体、燕气及游尘的含量榛不应礙车间空气中有害物
.. XZ
'面i∣E房:时,应首先釆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时,
“ g. S.参
D 同时放散有害物质、余热和余湿时,应按其中所需最大的风量计算;
2)同时放散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或醇类或醋酸脂类)的蒸气,或数种刺激性气体(三 氧化硫及二氧化硫或氟化氢及其盐类等)时,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最高允许浓 度所需风导的总和计算。其他有害物质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应仅按需要风量最大的有 害物质计算;
b)根据同类或类似生产的厂疣的实测资料确定;
C)无法按第a)项或笫b)项确定通风量时,可根据厂房容积大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 先进水平和安全设施完善程度等因素,按本规范附录B的换气次数确定。
4. 1. 13凡属下夕I]情况之一时,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
a)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
b) 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时;
C)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繁积粉尘M;
d) 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湘设备;:
e) 建筑物内设有储存易燃易廩物虚的箪独房间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
4.2自然通风
4.2.1放散热量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可仅按热压作用计算。
4. 2.2自然通风的进、排风口,应充分利用门、,窗,达不到要求时,可釆用可关闭的洞门、高 侧窗、风帽、天窗等。
4. 2. 3自然通风的气流组织,不应使污染气流吹向非污染区,且不得影响局部排风的控制气流。 4.2.4利用天窗排风的生产厂房,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避风天窗。
a) 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即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高于或等于28©的地区),室内散 热量大 J∙23W∕m ;
b) 其它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35W∕∏√;
C)不允许气流倒灌时。
4. 2.5放散极毒物质的生产厂房不得采用自然通风。周围空气被粉尘或其它有害物质严重污染 的生产厂房,不应采用自然通风。
4. 3机械通风
4. 3. 1要求宰气淸洁的房间,室内应保持正压。放散粉尘、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 应保持负丿Ie当要求空气清洁程度不同的房间连在一起,且有门(JL)#通时,应使气流从较清洁 的房间流向污染较严重的房间。
4.3.2全面或局部排风系统,应直接从何害物质放散地点或室内污染最严重的地带排风,污染 气流不得从操作地带和经常有人停留的地带通过。
4.3.3放散有爆炸危险性物质或有害气体、蒸气的厂房,者有害物质放散点不易确定时,全面 排风量終分配宜符合卜'列要求:
a) 放散温度卜•气体或蒸气的密度比室内空气轻,或虽比室内空气重,但厂房内放散的显热 全年均能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区域排出;
b) 放散温度卜•气体或蒸气的密度比室内空气重,且厂房放散的显热不致形成稳定的上升 气流或放散⅛⅛挥发的液陈(如本、乙醍等),在挥发时吸収宁气中热皐致使气体成蒸气沉 聚在下祢区域时,宜从下部区域排出总排风量的2/3,从上部区域排出总排风量的1/3, 且不应小于每小肘I次换气;
C)房间高度小于或箸于6m,或面积小于或等于150m%或换气次数大于或等于8次/h的 厂房,符合木条第a)项的条件肘,可仅从上部区域排风;符合本条第b)项的条件时, 可仅从下部区域排风。
注1: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 M气体视为比空气轻,当其相对密度大于0.75时,视为比空气重。
注2:地面上2m以内为下部区域。
注3:上、下部区域的排风量包括该区域内的局部排风量。
4.3.4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位于房间上部区域的吸风口,用于排除可燃气体或蒸气时,吸风口上缘距顶棚平面或屋 顶的距离不大于0. 4m;
b) 用于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吸风口上缘距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大于0. Im;
C)位于房间下部区域的吸风口,其卜缘距地板间距不大于0.3m;
d)因房屋结构造成有爆炸危险气体排出的死角处,应设置导流设施。
4.3.5位于厂区内不产生但可能积聚爆炸危险性气体或有害气体、蒸气的地下、半地下生产房 间或地坑,应对下部地带进行机械通风,宜采用6次/h换气。
4.3.6局部排风罩宜釆用密闭形式,当不能采用密闭形式时,可根据不同的匚艺操作要求和技 术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排风罩。
4.3.7在有害物质的放散点(如装料、卸料口等)应装设局部排风罩,排风罩宜采用与工艺设备 组合一体的密闭罩。
4.3.8由全面排风系统或局部排风系统排出的含有极毒物质的空气,应采取净化处理后排放。
4.3.9局部排风系统排出的空气,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高排风筒或高速气流(即喷射排 放)排至建筑物的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以上:
a) 含有剧毒物质或极难闻气味物质;
b) 位于非爆炸危险区域,排出含有浓度较高的爆炸危险性物质。
注1:建筑物的空气动力阴影区指室外大气气流撞击在建筑物的迎风面上形成的气流弯曲现象,导致屋顶和 背风面等的静压减小而形成的负压区(静压力比大气压力小)。
注2:建筑物的正圧区指建筑物的迎风面上由于大气气流的撞击作用而使静压力高于太气压力的区域。
4. 3. 10对于放散爆炸危险性物质或剧毒物质的生产厂房,当集中式全面机械排风系统的排风口 与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20m时,排风口应高出建筑物屋顶Im以上;小于 20m时,排风口应高出进风口 6m以上。
4.3. 11下列房间的排风系统应分开设置:
a) 放散爆炸危险性物质的房间和一般房间;
b) 放散极毒物质的房间、放散剧毒物质的房间和放散较毒物质的房间。
4.3. 12排出的空气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后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其局部排风系 统应分开设置:
a) 引起燃烧或爆炸;
b) 产生更为有害的混合物或化合物;
C)易于沉淀或凝结。
4.3.13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能自动切换的备用通风机,并应在控制室、操作室或工作地 点设置通风机运行状态显示信号:
a) 放散极毒物质厂房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系统;
b) 排除空气中含有剧毒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
4.3.14排除空气中含有极毒、剧毒物丿页的排风系统的供电负荷等级应与工艺等级相同。
4.3.15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且符合本规范第4. 1. 7条的规定;
b) 应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4低于排风丨】;
C) 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Im;
d)应避免进风、排风短路;
e)降温用的进风口,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
4. 3. 16设置集中釆暖且有排风的生产匚房疫辅所倾物戸当础自然补风不能满足室内卫生条件、 生产工艺要求或在技术经济上不尹编'应设置机械补风系统戒送风系统时,应进行风量平 衡及热平衡计算。 「 ∙ m 3 9盘0
4.3.17放散有害气体或蒸气的生产厂房的送风,应送至王作地带'向带送风会加速有害 物质挥发扩散或放散⅜⅛⅛产厂房的送风,宜送至上部地辛"t ; ' C
4.3.18除尘系统鈣工艺生产线划分配套设置,其悩的全部吸风点 同时工作计算。妍羹新球除尘系统,宜设置程序控制联锁,除网产线开车之 前.停于生产
4.3.19 对除物⅛⅛的'■<;:. !.:•; -I •;':■ ■■.. '■■>:: <∙i .'lχ∙∙ι ,.'∣∙Γ ],■施。洛尘污瘢J排放,应 符合 GB8978⅜ GBZl ∣,∣<J⅛l!∙>k
4. 3. 20当收集的粉尘允许」. 设备(皮带运输机、料仓
等)的上部。当收集的粉尘不切'I“ i /L.⅛1"∣hi -∙iz-⅛ψ√-∙ 采取回收或处理措施。
4. 3. 21 /霰朧部生产厂房,宜采用湿、法冲,'',.il,∣⅛. 「艺不允许湿法冲洗且略冬摟典格时,
宜采川JVr吸4、糸统,
4. 3. 22 室一个房间设有两个及阳 1统时,各系统应同时运彳薰i富1 I
4.3.23: LeI 风系统带有 ↑* MniRJF •:,(. ∣; √J I j ^⅛ :<(.;,; :.;.<■ " :
4.3.24; ∣⅛φ化验室设召叮""W"<Wh 眼.;!IIWl釆用变风量辜统。'’
4. Hn i J MI
4.4.1 I tiUip产生大量彳 ^ • •:故排风装置。.
4. 4. 2 J 畔⅛l⅛量应根据彳 通过计算确定J当妹乏
资料4 Jai常排风和事故排风总晨不应小「12次/h计算;倡刈IL乙类生产∣,rf⅝⅛d缩 机室,時耳嘗排风量外,1,J PfbJIl ÷小I S .∙ h ≡∙¾∙J∣∣VJ∙∣'<∪! ,、":气次数确定排'風量时」房 间容积应范附录B的•
注』矽诲葫火灾危险性⅛∙. SIl I ∣f∣7 ∙fiuii ■■. `r.'. / . .!. 丄
4. 4.3 i孝系统的设光'.,"" f∙: l'r l`列丿虬匸.
a) 正常的排风系统已⅛.,'∣i<V '∣i∙l,(j -风'⅛IN∙ ∙'l÷ ^l∕i,< ')hl∣⅛ill 风系统;
b) 正常的排风系统不® ⅛.ιl. IlveIh风,,项,"I. hv]⅞.K∣ :,; ∣i!∣ Mi ”分另设旅齢賑富统;
C) ⅛⅛%fc用的排风-;/<::•]• '√设;们"*充。 1, ⅛ "參条 B 鬱^‰ 蔘
b) 对于在輙散 ≡. I l∣∙.Vz' l∩i I !■]■.■'■■. ∙,∙ i'V -: • ■:.'■■■ 棚布置,其上缘距顶棚
C)当正常排屜统兼作事故排风时,宜在可能发生事故的设备附近布置一定数量的吸风口。
4. 4.6事故排风排风L}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b) 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小于20m时,应高出进风口 6m以上;
C)当排放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气体或蒸气时,排风口距于20m以外;
d)排风口不得向不易扩散的地段排放。
4. 4.7设计事故排风时,在符合本规范4.4.6条要求的情况卜•,可在外墙(或外窗)上设置轴流 式通风机或屋面上设置屋顶通风机向室外排风,但应防止气流短路。
4.4.8放散极毒物质的厂房,不应设置事故排风,当应设置时,应釆取净化处理后排放。
4.4.9放散剧毒物质或爆炸危险Iy雖质i的广房「普设置廈霽气体或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时•, 事故通风机应与其联锁。
4.4. 10 一般厂房事故排风不需设置补风系绣£坦于无窗爾密商房制应设置机械补风系统,事故
排风系统应与补风系笋联観。:' ‘「 "
4.4.11事故通风的通风机电气开关应分别设置在室内和室外便于操作的地点,其供电可靠性等 级应与工艺等级相同。, ∙ ʃ ,
4.5设备与以憶
4. 5. 1
a)
b)
C)
d)
e)
4. 5. 2
4. 5. 3
4. 5. 4
采用防腐材料制作和釆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4.5.5除个系统的风管,宜釆用圆形钢制风管,其接头和接缝应严密、平滑;风管tL>K∙j,L或倾 斜(与水平而"人J 45。)敷设;小坡度或水平敷设的管段不宜好,并应采取防"尘的措施; 在容易积生的异形管件附近,应设置密闭清扫孔。
4.5.6排除空气中含有极毒物质的风管,不应穿过其他房间和过道。
4.5. 1排除空气中含有剧毒物质的风管,不应穿过其他房同、如应穿过时,该段风管应处于负 压段,管道应全部焊制,1I ×l√∙1,¾ι7∣κ∣i'l
⅛ 寥須g ^--≡ ^ .√ ʃ' -- -^.∖ -^ =..-Ξ ■ ɪ r-•£.- ^⅛ - —Z J ⅛-r = - ' ■ ■- -z -½^-.^ ~.^ξΛ λ' -Γz∕-ξ 彩 荡裕g β
4.5.8排除空气中含有较毒物质的风管,不宜穿过其他房间.-- '
4.5.9服务于放散极毒或剧毒物质的厂房的送风机室,应单独设置。
e 慶導k ¾ -i - - - -■ ≡ ∕≡ -:< < =
4∙5.10排除空气中含有极毒物质的局部排风设备•应布置在单独房间内。宀
4.5. 11排除空气中含仃剧毒物质的局部排风设备,应与一般排风设备分开布置,并"独'〉:布肯 在与所服务的牛产厂房相隔离的单独房间内或室外。
4. 5. 12生产厂房及其辅助建筑物内的热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布置,防火阀等的 布‘肯,均应符合GB 50016的要求。
4.5.13与通风机等振荥E心"n<5, EW槌、 厂 / ■
4.5. 14对于排除有害气钵或含有粉尘的通风系统,其风管的排风口宜釆用锥形威帽或防雨风 帽。
通风机应根据所输送介质的特性,按下列要求选用: 温度ι⅛ Ir- 80°C时,应选用耐高温风机; 含石腐蚀性物质时,应选用防腐通风机; 含:仃爆炸危险性物质时,应选用防爆通风机; 含有极浦物质时,应选用特制的密封性能好的通风机;
含尘鸵大于IOOmg/m',或含有粒状粉尘和纤维时,应选用排4;通风机。
.■ 7 : < 气.. • ■■■
在同一通风系统屮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通风机并联或小联工作时,其型号和性能应相同。 风管的截血尺寸,宜按GB 50243中的规定执行。
通风设备、风管及配件等,应根据其所处环境和输送的气体或粉尘的温度、腐蚀性等,
5 空气调节
5. i •般规企
5.1.1卜列丿’房和辅助房间,'%采川嗷的采暖通风送不到对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等要求时, 应设‘祥罕气调N':
a) I :之牛产过稈乂寸室内温湿度仃特殊必求的生产)'房;
b) 使用要求较高的房间,如集散型控制系统(以JffiWDCS)控制室、中央控制室(CCR) ʌ 现场机柜间(FAR)、常规仪表控制室、在线分析室、物性检验室和精密仪器室等;
C)周围环境恶劣而不允许经常开启门、窗的房间;
d) 有人员舒适性要求的生产操作及生产管理类房间;
e) 采用釆暖通风虽能达到人体舒适和满足室内热湿环境要求,但不经济的房间。
5.1.2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减少空气调节房间的面积和散热、散湿设备。当釆 用局部空气调节或局部区域空气调节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全室性空气调节。当冬、夏季釆用 不同的空气调节基数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室内温湿度基数。对于有高大空间的 生产丿-房,仅要求下部区域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时,宣采用分层式送风或下部送风的气流组织方式。 5.1.3空气调节房间宜集中布置。对室内温湿度基数和精度要求相同的工艺生产设备、仪器仪 表等,宜布置在同一空气调节房间内。室内温湿度基数要求相近的空气调节房间宜相邻布置。
5. 1.4空气调节房间不宜靠近振动、噪声较大和产生大量粉尘、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5.1.5在满足噪声、振动、防水和气流组织等条件下,柜式空调机可设置在空气调节房间内。
5. 1.6空气调节装置及其制冷装置宜选用机电仪一体化设备。
5.1.7空气调节房间空气的温湿度、洁净度,应根据工艺生产装置、控制仪表设备、分析检验 仪器及卫生要求确定。
对于无特殊要求的控制室,其温湿度及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可按表1釆用:
表1控制室温湿度及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生产工况 |
项 目 |
房 间 | ||
常规仪表控制室 |
DCS、CCR、FAR 控制室 | |||
运 行 |
温度 |
冬 |
18oC-2OQC |
20oC±2oC |
夏 |
25oC-30oC |
26oC±2°C | ||
变化率 |
一 |
<5oC∕h | ||
相对湿度 |
冬: |
40%〜70% |
50%÷10% | |
夏 | ||||
变化率 |
— |
<6%∕h | ||
停 运 |
温 度 |
一 |
IODC-320C | |
相对湿度 |
一 |
20%—80% | ||
任何工况 |
有害物质最高 容许度 mg∕ Ini |
尘埃 |
0. 2 |
0. 2 |
H2S |
0. 015 | |||
SO2 |
一 |
0. 15 |
5.1.8不放散有害物丿页的空气调节房间应保持正压,其正压值不应大于50Pao
5. 1.9空气调节用人工冷源制冷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制冷量、电源、水源、热源及建筑物用途 等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采用热力式制冷:
a) 厂内有可利用的余热资源时;
b) 厂内供热能力夏季有富裕时。
5. 1. 10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空气调节的类别,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对于工艺性空气调节不应大于表2所规定的数值;对于舒适性空气调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节 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表2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C |
±0.2 |
±0. 5 |
大于或等于±1 | |
K值 W∕m2 . °C |
屋顶 |
— |
— |
0.8 |
顶棚 |
0. 5 |
0.8 |
0.9 | |
外墙 |
0. 8 |
1.0 | ||
内墙和楼板 |
0.7 |
0. 9 |
1. 1 |
5.2负荷计算
5.2.1除方案设计或基础工程设计阶段可使用冷负荷指标进行必要的估算外,应对空气调节房 间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5.2.2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得热量,应按下列各项计算确定:
a) 生产设备、管道的散热量;
b) 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C)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d) 人体散热量;
e) 照明散热量;
f) 物料散热量;
g) 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
h) 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
5.2.3在确定生产设备、管道及仪器仪表等散热量时,宜采用制造厂提供的数据,当缺乏这些 数据时,应通过调查或实测确定。
5.2.4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各项得热量的种类和性质以及房间的蓄热特性,分 别进行计算,并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对于通过围护结构进入室内的不稳定传热 量、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以及非全天使用的设备、照明灯具的散热量 等形成的冷负荷,应按不稳定传热方法计算确定,不应把上述得热量的逐时值直接作为各相应时 刻冷负荷的即时值。
5.2.5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计算散湿量,应按下列各项确定:
a) 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
b) 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或液流的散湿量;
C)物料散湿量;
d) 设备散湿量;
e) 人体散湿量及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
5.2.6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空气调节系统的类型 及调节方式,按各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或各房间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确定,并应计入新 风冷负荷以及通风机、风管、水泉、冷水管和水箱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
5. 2. 7空气调节系统的冬季热负荷与采暖房间的热负荷计算相同,只是室外计算温度应釆用冬 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
5.3系统设计
5.3.1空气调节系统的划分,应按室内温湿度基数及允许波动范围、单位送风量的热湿扰量、 使用班次和运行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对于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 + 0.5°C或相对湿度波动 范围小于土5%、消声或空气的洁净度要求较高的房间,宜设单独的系统。
5.3.2对于全年使用的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应具备各季节多工况的经济运行的可能性。
9
5. 3. 3 房间,
5.3.4
a)
b)
C)
对于放散有爆炸危险性物质、有害或难闻气味及腐蚀性物质且无法局部排除的空气调节
应釆用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y<~
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应筏含卞列规定: 'Ff
不小于人员所需新风量Kl钏1风并保持室内正压所邱量两项风量中的较大值;
人员所需新风量应釁咽紳
对于无窗的抗爆翊冥M窶建药物,人员所需新麻翊枭、絶虞鹭的5%〜10%计取,
且应保证每人"
空气调节窗建筑物或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有聳磨,应有排风
且应满足跡僱蚤化的漏要。 ",.f
空气调的气; ...........irf= ⅝
工艺唐:过歓康备、位搭仪λ '以I '3响绸舟片乖: —
室内*度、相并湿度、,卜'’e带Lf'"5.S'30前•
室听嚐s&、¾w<∣¾
室内热、-湿伊荷的分彳.
点及内部装修等。
碧題Ijl虜间内如有局部热源,应采■ ■衣措施,并置于要求保持⅜g⅛w的
哄工作区气流的下风侧。
流组织,>'⅛fi IjiM!d∣d∏]. 'i∣ i 讯 I ∣"∣."k i.∖侧回的方式,,.
箱控制室气流M-∙Λh IulJIlJijz.3∙∣i i.jλ∣ι<J<<l<∣ H W已满足仪表盘威萧爵冷
>
⅛⅜⅝∣τ>装置的空,处艸弓 Λ, 'i i √ ∣il(∣;'∣1-l< 栋'几;E卩 i∣∣ -j< % >源冷却,当t⅛Stete
Xpg 却。 "L
案噫系统采用人I:冷源」-L为R接噸水如∣l ;'\IK. O 尔亦应与生产装ftt⅛K^⅝
5. 3. 5
出路,
5. 3. 6
a)
b)
C)
d)
e)
5.3. 7
设备、
5. 3. 8
5. 3. 9
却要求W III!
5.3.10 空气调彳
时再釆ιXr冷飄冷却。
5.3. 12 一空气调节系统的热⅛<∣.v⅛;Mll)IJTr .j--.⅛, ⅛¾∣Y ^;IJ热水或茲汽。符合下列条件.
时,可采甩忠參!懇器:
a) 某些房间的温湿度需⅛√卩独边IJ控制的温说,i'j加热器.当〃:表和选用热水或蒸汽加热
4⅜⅛f⅜不经济时;
b) *海"海动范围小J」i'(时的'礼源? I. *¥.',;
C) ⅛≡lt⅛J热源不祐S'十气醐i,肯IW•.*;”"
lɛɪ ¾ '⅜⅛ 一
5.3.13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卩収《包括 忙|,,|此)应过沌;控俄£宜釆用无纺布作滤料的
⅜ 忠k ¾ i > F衿 f
过滤器或板 快呻眞
5.3. 14空调房间空气调节余婚I旳汕风屮听金仃Ll旳化学物质浓Jki,、L晚定畔时,应*新风进
b) 当生产装置禮W制室仍应保证空气调节装置正常运行所需的水、电供应;
¾ 參老'K %一 ■ . ■ .■■ ..
C)控制室的空气调竇蝴虾藤耄用。
5.3. 16使用要求较高的長痛覊麺丽棚上的风口型式驯蠢寂吳歸顶棚上的灯具、火灾
,¾ 縁 '冬 Sg•, . ■,■
探测器、灭火剂喷嘴及建筑装修題∙1φ邂
空气调节系统的消声与隔振设施,应根据生产和使用办e⅞声和振动的频率特性及传
通过计算确定。当空气调节豪篆为房阊肉噪ι临时,系统的消声设计应符合表3
5. 3. 17
播方式, 的规定:
表3空气调节房间允许噪声标准
I=m-⅛⅛⅞i⅛⅜⅛⅛⅜",B""" >wv*S","v⅛⅛ΛW⅛≈i⅝⅞∙a⅞⅞⅛B^∙⅛v⅛*^⅛waπ¾gg⅞sa⅞⅛⅞^7"<~vr∙⅞⅛g,-⅛A=,L⅛∙J~~⅛n.a∙aπ⅞rra⅞g~⅞⅛j⅛f⅛⅞⅞g 噪卢,dB(A) | ||
不得大于 | ||
_ _ |
%、% |
90 |
”‘ .⅛0j∣]¾.(操作间) |
^~X FV |
% 65 |
r L J 或Cf /机柜间 |
βXi ` M蒙 |
X 亀______________ |
. -~~ ,— ME丁丁 ",土" r■_"字羿史答 /二 ~F=M畧;" 精密设备和世器室、物祕藤验室等 |
..........% 、60 =nr:—~气 : “ ““ ♦ |
火灾报警系统联锁,
生此时,火灾报警系统输
5.3. 18抗爆建貧物的通风窒调设备,, 出信号,自动切断通风「调软落的电航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一一
5. 3.1/ 城要求的顿物,胃園外界连接的管道扪快应设
阀,F 称界连接的风道上设置电动*休密闭切断阀。
5. 3. Io 簫建筑物的新风入口处应设飯燃J体、有毒气体监测器,当监湖
在学整事排风管道也切断照联锁成计,
5.1 2T抗爆建筑物的茂J Hl丿%机系繼应能排除火灾后产 B U' ^ — ' ~-i -
粗应的抗爆
i与结构抗玄
展;警时,设 h⅛联锁停
,∣ ιι9∣⅛',ι,并对室⅛'MΛh.
5. L 2登聲爆建筑物的空部警储系魏应独 麝警∙m曜感空调的运行状态变⅛,∣W⅝⅛将运行 信号通蟲j制中心的DC§,实现远程监视。
防贝与防爆 ,M
7 % ; '∖ 蠢 IS . I
.:采暖系统的防火防般疊嘗牌I f f ] I -.1.1放散可燃气体、寒气或粉尘的生产厂滂散热器采暧的热媒温度,应比放散物质的引燃 温丿妃養少低20%,且应符嘻卞园规λ
糸⅜物质为可燃粉尘时,⅛
温度可不蠻t 130°C;
b) -W物质为可贼气体、Mzυ⅛∣热水濾度不应高爭彳50恩,蒸汽温摩不ι'ιl⅛ Γ- 130∙C. 6.1.2%瓶装的可燃或不燃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乙威
的灌曲H贮存房间,釆曝散热器警置遮热板.。遮热板唇釆用不嫩移材料制Z瑯热器表血的 距离不小"Im。 占穿IS E
6. 1.3
a)
6.
6.
点水不应超过13(TC,
蒸汽不应超过110°C,,但输煤面的采暖
鹭、镌I甲烷、瀏世Tr汕,f、液氨等)
MS户房整用直流式热风釆暖£ 与
生产嗖而⅛散的粉尘受到水、蒸汽的作用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啰賢炸危险性气体
散弑辭米嚟KJ瓶媒温度,不符合本规范6.1.1条规定呼匕房4刀/
放散引起燃烧、爆炸的气体、蒸汽4牛:或L房间,釆暖管道不
b)
6. 1.4
应穿过,如必需穿刈时如应肾燃够材料隔热o
6. 1.5采暧管道不得七输滅R然纟G体、*腐蚀性我体或宙闻同:袞%T-12(ΓC的可燃液体的管道 在同条管沟内敷设
6.1.6放散比室内空气重制爆炸危险性气体、蒸女的'币、乙类生产厂房,或放散可燃粉 尘的厂房,釆暖管道不应采用地沟商设∙τ必需釆用■海「应在地沟内填满细砂,并密封沟盖板。
6.1.7热媒温度高T- Iior的供热管道不应穿过输送有爆炸危险混合物的风管,亦不得沿上述
11
风管外壁敷设;当上述风管与热媒管道交叉敷设时,热媒温度应至少比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 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的自燃点低20%。
6. 2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防火防爆
6.2. 1甲、乙类生产厂房和处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辅助建筑物的送风系统与正压室、电动机正 压通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位置,除执行本规范4.3. 15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设在爆炸危险区域以外;
b) 设在无火花溅落的安全地点;
C)在厂房内所有设施均釆取防爆措施后,甲、乙类生产厂房送风系统的进风口可设在爆炸 危险区域2区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符合GB 50058的规定。
6.2.2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送风系统,可共用同一进风口,但应与丙、丁、戊类生产厂房 和辅助建筑物及其它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分设;对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在不 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地点,排风口应设在室外安全处。
6.2.3下列厂房不应采用循环空气:
a) 甲、乙类生产厂房,以及含有甲、乙类物质的其它厂房;
b) 丙类生产厂房,如空气中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含尘浓度大于或等于其爆 炸下限的25%时;
C)对排除含尘空气的局部排风系统,当排风净化后,其含尘浓度仍大于或等于工作区容许 浓度的30%时。
6.2.4对于安装在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全面和局部排风系统,以及安装在其他类生产厂房内 用于排除空气中含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其排风机和电动机应采用防爆型,且排风 机和电动机应直接传动。安装在排风机室的排风机和电动机,亦应采用防爆型,但允许采用三角 皮带传动。
6.2.5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送风系统,其送风机和电动机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当安装在爆炸危险区域内时,应用防爆型;
b) 当安装在爆炸危险区域以外,且送风干管上设有止回阀时,可用普通型。
6.2.6正压室、电动机正压通风系统的通风机和电动机,均应为防爆型。当正压室、电动机正 压通风系统的通风机和电动机安装在爆炸危险区域以外,且送风干⅛≈上设有止回阀时,可用普通型。
6.2.7对于使用少量燃烧物质和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化验室、分析室,其通风柜排风系统的排风 机和电动机,可釆用非防爆型。
6.2.8服务于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通风设备的布置,规定如下:
a) 送风设备和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通风机室内;
b) 当与丙、丁、戊类生产厂房的送风设备布置在同一个送风机室内时,应在每个送风机的 出口处装设止回阀;
C)全面排风系统和排除空气中含有可燃物质或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的设备,可 布置在同一排风机室内。
6.2.9用于净化含有爆炸危险性粉尘空气的干式除尘器,应布置在生产厂房外,且距有门窗孔 洞的外墙不应小于IOm,或布置在单独的建筑物内;但符合下列条件之-时,除尘器可布置在生 产厂房内的单独房间中:
a) 除尘器具有连续清灰能力;
b) 定期清灰的除尘器,风量不大于15 OOOmVh且集尘斗中总贮尘量不大于60kgo
6.2.10用于净化爆炸下限大于65g∕m3的可燃粉尘、纤维和碎屑的干式除尘器,当布置在生产 厂房内时,应同其排风机布置在单独房间内。
6.2. 11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其干式除尘器不得布置在经常有人或短时间有大 量人员停留的房间(如工人休息室、会议室等)的下面;如与上述房间贴邻布置时,应用耐火极限 不小亍3. OOh的实体墙和耐火极限不小于1. 5Oh楼板隔开。
6.2. 12用于净化及输送爆炸下限小丁•或等F 65g∕m3的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和碎屑的干式 除尘器及风管,应设置泄压装置。必要时,干式除尘器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作。
6. 2. 13排除空气中含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排风系统和甲、乙类生产厂房的全面和局部通风系统的 设备和风管,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内,但当生产厂房位亍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除外。
6.2.14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通风系统和排除、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混合物的通风设备及管道, 均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包括法兰跨接),不应采用容易积聚静电的绝缘材料制作。
6.2.15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均应釆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对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及柔 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
6.2.16排除、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通 到室外安至处,不应暗设。
6.2.17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防火阀:
a) 穿越防火分区处;
b)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
C)穿过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d)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e) 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但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 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该防火分区内的水平风管与垂直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ɑ
6.2.18处理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净化有爆炸 危险性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6.2.19在甲、乙类生产厂房易于放散或积聚可燃和爆炸危险性气体、蒸气的地点和正压室内, 宜设置数量不少于两个能发出报警信号的可燃气体监测器,其报警浓度应不大于下列数值:
a) 甲、乙类生产厂房为爆炸下限的50%;
b) 正压室为爆炸下限的25%<,'
6.2.20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通风系统,宜在生产控制室、操作室或便「观察和操作的地点,设 置运行信号灯。
6.2.21通风、空气调节装置,应与室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锁,当火灾报警信号动作时,应日 动切断通风、空气调节装置的电源。
6. 2. 22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设备与风管的绝热材料、用于加湿器的加湿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 结剂等,宜采用不燃烧材料,当确有困难时,可采用燃烧产物毒性较小且烟密度等级小于等于 50的难燃材料。
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的开关应与风机的启停联锁控制。电加热器丽后各0.8m 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置有火源等容易起火房间的风管,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6.2.23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通风系统和排除空气中含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的活 动部件及阀件,应釆取防爆措施。
6. 2.24甲、乙、内类生产厂房的风管,以及排除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的风管,不 宜穿过其他房间。必需穿过时,应采用密实焊接、无接头、非燃烧材料制作的通过式风管。通过 式风管穿过房间的防火墙、隔墙和楼板处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6. 2. 25排除有爆炸危险性物质和含有剧毒物质的排风系统,正圧段不得穿过其他房间。排除有 爆炸危险性物质的排风管上,各支管节力;处不应设置调节阀,但应对两个管段结合点及各支管之 间进行静丿K平衡计算。排除含有剧毒物质的排风系统,其王压段不宜过长。
6. 2. 26 .有爆炸危险厂房的排风管道及排除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风管,不应穿过防火墙,.其他风
13
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不燃性楼板等防火分隔物。如应穿过时,应在穿过处设防火阀。在防火阀两 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乓舟环燃材料M篡穿过处的缝隙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6.2.27对于排除有害气体或含依痊宿通风系统,其风管"蟻口宜采用锥形风帽或防雨风 帽。
7煤化工
7. 1煤气化框架宜设,置真空漬扫系统,由该系统兼管煤仓间不宜水咿的清扫。
7.2真空清扫设新预留氮封接口,并配电动调节阀,以遍燃。
7.3输煤系统的顶夢蝕,新采用机械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通岫"対次数不少 于15次/h计算夢 %
7.4地下建姬风的进风口,
7. 5煤仓间皮带层,当无通∣t<IHl' I “••*!,':T '以/"卩LNn!: '<1. 按5次/h设计,煤仓间 皮带层不宜设置机械送风和t ■
7.6电梯机房应设置机械通风,通风Gm.典’I ;心,S J In次/h计算。当机械險展⅜瀟足要 求时,宜啦以賣葡峰温为主的空气调节装置。',?LH:HIOb7F防爆区时,通风空调晌暴型 的,通风仙尊电就盪直接连接,
7.7 压站、总变配电姑、,. 配电装質室夏季室内环⅛i¾⅛⅛高
于35°C√在夏热冬暖和夏热, • - ■ _
7.8厂区内的总降压站、总电爪、k?"Kk!屮"气•旳札电•、?”','*:• 'I:设置不少手10次/h的 机械排风"
7. 9发电制I组的出线小室应设MLhWEl以抑陈军旳次:以,Il !V iιi M,i.'∖i⅛不少于10次/h。当通风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空气调Vf装骨。
惑 參 = .m=g_ i P
7.10毒赣化蹲ISFe)电气设IYT•-;■:应设帝N*4•:应i⅛'∙∣,∣)∣⅛i∣ji风• JlMmll下部排风系统和上部排风 系统共同保证。换气次数不少J- I ;7;/11 .
7.11六氟化硫(SFfi)电气设命站丿幻仔备的洒风'设备、风俏•&!Im!件应釆取防腐措施。
7.12柴油发电机室应设置机打通凤i.υ<lu∣½'-i∙rji X.∙∣U"∖-i'.!?!.',! l()(√∏算,且换气次数不应少
于 io 次4»n i 辱f**∙∙. I
7. 13柴⅜⅜to1⅜通风系统的迥风伉及电机应为防埋平.冲应仃.接迫我
8正压室
8. 1位于薦疏虐囱或的房∣'L -T?. I1-' V i∙.√]∙ Il ⅛ ∙i∕,<'l∙,j的代"、山.、设备等,W销岫部防 爆处理时,应设计正压通风。
8.2正压室前萨结点瘻严索∙ √Γ ij> hl-∣'Sr'ι⅛ι√Ill(MiH ■■';:•■闭门.⅛li'>∣-l )∖ /,∣⅛t,应采用衲型。面 对爆炸危险装鼻墙県FE力苛T1-ill. Ψ.∕⅛., jγ√∙Γ'j ∙∖∙iJJikι(∙ι. ;•:W夂墙时\应做密封处理。
正压室的外门应有自锁式手柄,不得采用I'Ilh式的弹赞f J»
8.3正压室内的彝物M潺浓度、温湿度、空气流速、噪声级廂洁净厦等,应与同类用途的
非止压房间的要求相同。 X
8. 4
8. 5
在门窗关闭的条efr血賓金岬 25Pa~60Pa的Il-JI√⅛ =
送入正压室的新风量应取下列各顼中的最大值:-
a)
为保证室内正压值所Ib同調敵量,当缺少资料时,按阳录C的IlUK室换气次数计算 的新风量;
b)
C)
为稀释室内有害物质所必需的新风量;
室内工作人员每人不小于30mVh的新风量。
注:室内的排风量或其它耗用的空气量应另计入新风量中O
8.6正压室应设余压排风口。余关鶴叫有滴余峋其或过滤式,其安装位置应利于室内空气 的置换,且宜面对常年最小频率的凤向或采取防倒灌措⅛>
8.7正压通风系统应设⅝⅛∕fl^⅛通风机,其供电负宀a
8. 8
8.9正压通风系案祂
置换室内空气,實峪
设备供电;应y⅛w∣ι
的电气开关强
8. 10正吟
工艺等级相同。
正压室的两道密師修g屈料時开爾联锁 ^
£'.他i<表、电气设备的电源i 开启正压通风系统,
《必禾规范6.2.19条b))并达到设诰 暫向其它仪表、电气
.一应"时学冬、电气设备的电源切断后,方可关闭荘 瞳风蒙统。正压通风系统 …•二狗即设"玖白K室内,应采用防爆型,, "i^∖
…I冬髙&设做g指宗枝'表廂失腹报警装置Γ>顷I涌逋凤.系绻!院[。导室内正压值低Γ
25Pa持续ImiH后,应发出报警信',:,并使备川通风机H动投入运"
9 ⅛WiEl≡ 囊 β .
/您上险区域"丿顷顿机及其附属"应设计它顷风\
的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隹运行中目谁 发生泄漏的外壳及连接⅜邂内的\ 50Pa的正压值。 ; !
机戒其附属设备的i K压通风fit 5空气阻⅛空气参数等,应采丿I]制⅛J,,⅜及
設同眦开启的报警信号装置。
9. 1
9. 2徊E通 应保点
9. 3
数据。
不宜超
!乏¾⅛∣t>风冷式电劝机的财K通风量不应Φ f电 目需要的空气Jt ,≡风温)i
过M温度不宜茜于55°C o * It
电动机处肆拔i丽瘤槌地創,嵌'I血
»8專缺既资料时,
£风温度应根据痢陸T的数据 按现行JB/T 8439高丿k电机使JIJ FW海拔如X的防电晕披'术噬彳执行。 ≡风Λ⅛设IFR⅛⅛通Λπ补MS '宜设「•循环泠却必财I的入
,口
也巾路循环式正
由计算确定,但亦得小F循坏冷却通风量:的 W I
‰⅛循环式电l⅛机重压通风系繪应荏电动脚'壳涸通暮系统利于歩
9.7 ∣⅜⅛¾t压通风系统应设貫*用通风机。-'¾-∙
机纟目伯备用时,国4、设置洛川而以机, *
⅛<L∣I⅛压通风》 员筑成设置 正压瘡小,进排风啤
发出报警信号,OJifli,
二兰 W 嚓——--;:开 〜
也木规范6. 2. 19斜))并达到设W项M伯-后,再接通电动版电源;爲在电动机的
~ ~ .' ' - ' ʌ ^ 寥,,= ! -9
流式电动机連丿k通风糸统的排风,应排至 某通风系缱柄出的播施著,
机,
本的位置
I <繚以外;当釆
F排入爆炸危险环境2图g
9. 8申吊話单单压通风 3携设" 电动机内的诚R'值低于嗾,I .'愈
9. 9正聲阈叔宜与电动稚的巾
置换合格七* W
电源切断中方可关闭通风机U
9. 10电动萬时通风斜的聲性等應与至同√
联锁,
魏地防止火
检癇仪2和失压装置,当 投入运行。
:系统说芨电动机内的气体,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室内计算温度
表A. 1室内计算温度
序号 |
房间名称 |
冬季 |
夏季 |
备注 | ||
温度 DC |
相对湿度 % ■ |
温度 OC |
相对湿度 % 40 〜70 | |||
1 |
常规仪表控制室、操作室办公室、交接班室、 值班室、休息室、 |
20 |
40 〜70 |
≤28 | ||
2 |
会议室、分析室a、化验室气更衣室 |
18 〜20 |
/ |
≤28a |
/ | |
3 |
浴室更衣室 |
23 |
/ |
/ |
/ | |
4 |
浴室 |
25 |
/ |
/ |
/ | |
5 |
走廊、楼梯间、厕所 |
16 |
/ |
/ |
/ | |
6 |
消防站车库 |
10 |
/ |
/ |
/ | |
7 |
压缩机房、泵房、水处理厂房、汽车库 |
5 |
/ |
/ |
/ | |
8 |
有防冻要求的全厂性仓库 |
5 |
/ |
/ |
/ | |
9 |
酸库、化学品库、钢瓶滚动间、低温库 |
/ |
/ |
/ |
/ |
a |
10 |
仪修间、电修间 |
16 |
/ |
/ |
/ | |
11 |
自动机键室、测量室、载波室、交换台 |
18 |
/ |
/ |
/ |
电话站 |
12 |
成品包装间 |
14 |
/ |
7 |
/ | |
13 |
空调机室、通风机室 |
5 |
/ |
W38 |
/ | |
14 |
UPS室 |
/ |
/ |
≤30 |
/ | |
15 |
配电室 |
/ |
<70 |
≤35 |
<70 |
a |
16 |
电缆间 |
≤38 |
/ |
≤38 |
/ | |
17 |
电梯机房 |
/ |
/ |
≤38 |
/ | |
18 |
物性检测室 |
23÷2 |
50±5 |
23±2 |
50±5 | |
19 |
DCS控制室 (中央控制室、现场机柜间)_ |
20 + 2 |
50±10 |
26±2 |
50±10 |
注:控制室的有害物最高允许浓度:尘:0.2mg∕∏A H2S: O. 015mg∕m3; SO2: O. 15mg∕m3;温度变化率:
<5^C∕h;湿度变化率:<6%∕‰
a按工艺要求设计。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计空调。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石油化工车间换气次数
石油化工车间换气次数见表B. 1、表B . 2和表B . 3。
表B.1石油化工车间换气次数
序 号 |
有害物质名称 |
换气次数,次/h | ||
设备间 |
泵房 |
压缩机室 | ||
1 |
氨 |
4~6 |
5〜6 |
5〜6 |
2 |
氢、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 |
4〜6 |
6〜8 |
6〜8 |
3 |
乙醇、异丙醇、丙烯、丁烯、丁二烯、醋酸乙酯、醋酸丙 酯、丙烯酸甲酯、乙醵 |
5~6 |
8〜10 |
6〜8 |
4 |
氯、二氯乙烷、二氯乙烯、氯化苯、氯甲烷、氯乙烷、甲 醇、甲飜 |
8〜10 |
12 〜15 |
—— |
5 |
氯乙烯 |
12 |
12 |
12 |
6 |
苯、甲苯、氯丙苯、苯乙烯、环己烷、环己酮、环己醇 |
..8 〜10 |
10 〜12 |
一 |
7 |
苯酚、丙酮 |
6〜8 |
8—10 |
—— |
8 |
乙快、乙醛、二氧化氮 |
6—10 |
— |
10 |
9 |
液化石油气、一氧化碳 |
8—10 |
10 |
8 |
10 |
氟 |
20 |
一 |
— |
11 |
氣化氢、氤化氢 |
15 〜20 |
20 |
— |
12 |
丙烯緒 |
6〜8 |
8—10 |
一. |
13 |
硫酸、盐酸、硝酸、硫化氢 |
5〜8 |
8 | |
14 |
汞 |
20 |
— |
— |
15 |
原油、汽油、煤油 |
4〜6 |
5〜6 |
一 |
16 |
热沥青 |
6〜8 |
— |
一 |
17 |
四乙基铅 |
40 |
— |
一 |
18 |
二硫化碳 |
30 |
— | |
19 |
光气(COCE) |
10 |
一 |
— |
注:房间高度小于或等于6m时,通风量按房间实际容积计算;房间高度大于6m时,通风量按6m以下房间容 积计算。
表B. 2辅助车间通风换气次数
序号 |
房间名称 |
≡≡^ 主要有害诳整 … …f |
换气次数,次/h | ||||
1 |
加氯间、饰氯j⅜ T ,L . |
___— _ ~ — 氯气 1 * 食.金卷 |
K 12 〜15 | ||||
2 |
Jd気间项 |
氨气、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ς⅜⅝, 燈 |
:L 6 | ||||
3 |
蒙蓋电‘ __• 亶 專 ______ |
-ʧ 酸雾、氢气 ⅜ | |||||
4 |
府直窗7尊 √ .使电室 |
「匸。8Ho — | |||||
5 |
项黝就: |
\ 6 ¾ | |||||
6 |
./ m学药( |
a __________ | |||||
7 |
毒品库、X光: |
% r.. ■ ■. 5 | |||||
8 |
化成、*t学试验室(需要机械通风时 |
_ |
⅜> ∙ ⅛ ⅜ ■ . -∙5 .: | ||||
9 |
;』辛烷官试验室、槽罐车清洗厂房 |
\\ 」% | |||||
时,按工艺般求i | |||||||
表K 3压缩机厂房的换气次数 |
IW I 线 -Kg矣* 資 | ||||||
序 I∑l |
,-i- ; I艺过程名称’ I j .^. i — I i ` |
Yf |
无爆炸危险 |
j⅛⅛A I I I a § | |||
1 |
无 |
S * * 碧齧 賞舊 登 | |||||
2 |
无 |
J " β..............S..........I ~~I— t t __ 一 . „.— | |||||
3 |
氢 z⅜⅛41 |
L |
有 |
=一 f I 簇f 參泠— ^券 | |||
4 |
氮气i |
- |
无 |
-ɪ^~~1 _ | |||
5 |
合成気压缩J房 |
有 |
TI 一 6〜8 孕 W= 崑______ | ||||
6 |
水煤气压縮厂房 |
k I 有』 |
f⅝; f 8 ^⅜⅛¾, ` i | ||||
7 |
天然气加压一 |
鬟 |
^^~Σ~^^71 有貪 |
'~~J : > ______S_________ | |||
8 |
天然气液化 ⅜ ⅜ |
右J 有 |
/10 | ||||
9 |
^ ~ ‘ ”急 ɪ ¾ '- 合成甲醇压 ^ 噎-—f__________J |
氢曩 |
~J^^g 有 |
____ / 8 蔻____________ | |||
10 |
尿素二氧化碳压缩 -\ 急材 鬟. 冬 |
二氧化碳 |
戊 |
—^―7Γ— 无一 J |
/ — | ||
11 |
¾ ~~鬟_ ⅜s 硝酸加压吸收 |
氮氧化物 |
蒙 虹 很 K多 |
∏ 无 |
6 | ||
12 |
制冷压缩机 |
**5∙⅝,... M -K*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一K‘ 壹 乙• 餐 "*?' 专NZ |
i~資W 有 |
5 | ||
13 |
____ “%" ^⅞ ≡ 氯气干燥、氯气液化 |
氯 |
一「一 乙 _____点' |
无 |
10 | ||
14 |
% 乙烯裂解器、氯乙烯、乙烯循环器 |
乙娇 |
甲 |
有 |
10 | ||
15 |
环氧氯丙烷、丙烯气压缩 |
丙烯 |
甲 |
有 |
8 |
表B. 3 (续)压缩机厂房的换气次数
序 号 |
工艺过程名称 |
"有害物质名称 |
生产类别 |
有无爆炸危险 |
换气次数 次/h |
16 |
丁二烯、反应气体压缩 |
丁二烯 |
甲 |
有 |
8 |
17 |
丁辛醇合成气压缩 |
L氧化碳、氢、'丙扁 |
甲 |
.有 |
8 |
18 |
异丁烯压缩 |
丁烯 |
甲 |
有 |
8 : |
19 |
石油液化气压缩 |
丙烷、丁烷 |
甲 |
有. |
10 |
20 |
天然气制乙焕提浓压缩机: |
乙決; |
甲 |
有 |
10 |
21 |
乙醇 |
甲 |
有 |
8 |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正压室换气次数
正压室换气次数规定见表Co
表C正压室换气次数
室内正压值 Pa |
换气次数,次/11 | ||
无外窗的房间 |
有外窗、密封性较好的房间 |
有外窗、密封性较差的房间 4 | |
20 |
2 |
3 | |
30 . |
3 |
4 |
5 |
40 |
4 |
5 |
6 |
50 |
5 |
6 |
7 |
60 |
6 |
7 |
8 |
对本规范条文中要求执行严格程度不同的助动词,说明如下:
(一) 表示要求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并具有法定责任时,用的助动词为“必须”(must);
(二) 表示要准确地符合规范而应严格遵守时,用的助动词为:
正面词釆用“应” (shall);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ShaIl not)。
(三) 表示在几种可能性中推荐特别合适的一•种,不提及也不排除其他可能性,或表示是首选的 但未必是所要求的,或表示不赞成但也不禁止某种可能性时,用的助动词为:
正面词采用“宜”(ShoUId);
反面词采用“不宜”(ShoUldnot)。
(四) 表示在规范的界限内所允许的行动步骤时,用的助动词为:
正面词采用“可”(may);
反面词采用“不必"(need not)<,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 3004—2011
2011 北京
S AT
/人
附录C (规范性附录)正压室换气次数*.........................。………
石油化工釆暖通凤与室气调苹设计规范
<■-■..■■■..■■■ Vi " ・ 宀
3 采暖 Z r ;; — 一、 "・"、
3. 1 - 一般规定 刍飞
3.1.1-3.1.3 标划分各类地区设置集中釆暖的条件。、W \
关于集中问题,我国的地域辽阔,哪些地区可以设熨热电站供热的集 中采暖,哪项!關顒 ' .......'l∣¾⅛o ¾
本规碱统二标# .关取抵气額疏⅛设置集中采
暖的条件启了具侈临,刃∙ ^ ^
3.1.2规定的气象指标相' ^ ^ •分地区冬季相对湿度较大,日
照时间步气多,实减泪倒 石化企业,有些Γ⅛)⅝⅜⅛⅜及辅助建
筑物唄寛有些厂则术设采暧,根协 W余热较丰富的特点,本貞1"⅜:有余热
可资技术经济比较,■可设计集Hi
3.1. J 采暖地区设置集中采嵌」
3.1.1 工人占用的Γ ∙l.',l' l" ‘出加1 M i<¾ ''■<■!■ 设置全面釆的,只
在固寇的匚作;地点设置局咅I ■ 点,设置与祐養应離合的取
暖湾,f⅛鶴?善了劳动条伞 <-,∙m*"∙官八,3、扫国
3. 1,i5i^⅛fc油化工企业, 定集中釆暖系細癞鼻首先
应彳嶼将热。实践讪:明,热水釆暖较蒸汽釆ι½HYr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因此条tW,φ先应 利圳贤豺I,并宜采川热,..........
油化工企业必- ^ 昌送风加热系参数
较蘭,体积不大, ^ .至济上可能不草極 歟规定
"当F悬碱IU生产用蒸/ ,。凝结水回收问题,原则上应
予回⅛,⅛fe⅛多年来实恥峨.扑漩结,.E'L火iτ, 项屮小血又有明显的季节性,与生产凝 结水4⅜⅛t,∣回收效果M Z - ∙∣0!i!i⅛∣"∣收m ffi∣∙: ■!不经济.')贝I火质问题等翁•喩豪暖凝结 水回呢|個基犬 本次修¾ -!√,∙,J ∙i∣ PlIIlɪi' ■ 1'!:■■■;-IJ-II i,-对•结水買大而集屮者-,尽可能经
初期ftfe⅛[∣ι⅝^对于零况∙" I';'丿二%凝纟1、,•'、,、WK疏水,•,'■■ h;i'j rL,k散热器∕⅜⅜v⅛降温后, 方可排成°¾J凌 ¾ IPiZ /
3.1.6生产厂房及辅助建:":』《: 'i-..U,'.'7 .- '-T-li.-V'; ")∙'Hll⅛; (iBZl以安星产甬莅劳动强度的 不同制定,但由「石油化:!企业」.'j.∖E',,;;」、、5 少、‘I,mFl强、自阈水平的,因此确定 冬季室内计食温度够冠为,E丿.∣w* Illi-IJ..∙∕∣ - UlF-I .∙ . -Vi⅛Hij∣i∣∙rb∖尽量降低室温,节约能 源 O ¾ 耆W _ -¾ #/ 急容.%J J
3.2釆暖系统 \ - — -―—
3.2.2由于钢板柱式:板式,扁管式箸故热緋勺嘩归较溥,当采用慈汽作热媒时,很快就腐蚀报废, 目前钢制柱式散热寤布如修订将d中改为“钢制柱型措钢板柱式”,以区别于钢管柱式。 3.2.3本条a “生产菴麻系指生产厂房内散发可燃气体、蒸气及可燃粉尘等,如遇水或与 高温表面接触会引起燃烧、爆炸或其他安全事故时,则不应用散热器采暖,而应用热风采暖。
本条b对于设置机械送风系统的厂房,采用与送风相结合的热风采暖,■般在技术经济上是比较 合理的。例如:在严寒或寒冷地I乂的有毒、易燃…易爆厂房设有大量排风,冬季需补热风。
本条C有些厂房,由于防火防爆和卫生等方面的要求,不允许利用循环空气采暖,也不允许设置
散热器釆暖。例如:生产过程中放散二硫化碳气体的工业厂房,当二硫化碳气体同散热器和热管道表 面接触时有引起自燃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应采用全新风的热风采暖。
3. 2. 4对间断生产或一班制生产的热风采暖厂房宜采用联合釆暖。在非工作时间,则只用散热器维持 值班采暖以节约能源。
3. 2.5严寒地区气温低、釆暖期长,对该地区的石油化工生产厂房的既要供给新风又要满足室温的热 风釆暖,要有基本保证。本条规定应不少于两个系统,或一个系统两台风机,在一个系统或一台风机 故障时,短时间尚能维持新风和采暖最低水平且不致低于5C。保证正常生产,防止室内给排水管道 及其他用水设备有冻结的可能。
3.2.6新增。选择暖风机或空气加热器时散热量的安全系数。
暖风机和空气加热器产品样本上给出的散热量都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对出厂产品进行抽样热工试 验得出的数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其散热量会低于产品样本标定的数值。影 响散热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D加热器表面积尘未能定期清扫;
2) 加热盘管内壁结垢和锈蚀;
3) 绕片和盘管间咬合不紧或因腐蚀而加大了热阻;
4) 热媒参数未能达到测试条件下的要求。
为了保证热风采暖效果,在选择暖风机或空气加热器时应采用一定的安全系数。
3.2.7新增。采用暖风机的有关规定。设计暖风机的位置及台数时,应考虑厂房内部的几何形状,工 艺设备布置情况及人员操做的具体情况,做到合理设置。
热媒为蒸汽时,每台暖风机设置单独的疏水装置,有利于背压回水,也便于维修。
3. 2.8新增。设置热空气幕的条件。
3.2.9新增。釆用电釆暖的原则。
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使用高品位的电能直接转换位低 品位的热能进行采暖,在能源的合理利用上存在问题,一般不宜多用。考虑到当前电力供应的情况和 一些地区环境保护的特殊要求,以及化工厂中独立的门卫、地磅房等,本条对电采暖的应用做了一些 规定。
3. 2.10多层厂房若楼板开孔(如楼梯孔、安装孔及算子板等)面积较大时,冬季会产生强烈的烟囱效 应,造成上热下冻,本条要求设计中要充分注意,在风量热量分配上考虑下层多供、中层适量、上层 少给(或不给)的递减原则。
表1对各层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
计算楼层 |
建筑物层数 | |||||
二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1 |
+ 15 |
+ 20 |
+25 |
+30 |
+35 |
+40 |
2 |
0 |
0 |
0 |
+ 15 |
+ 20 |
+25 |
3 |
-5 |
0 |
0 |
0 |
+ 10 |
+ 15 |
4 |
-10 |
-5 |
0 |
0 |
0 | |
5 |
-IO |
—5 |
-5 |
0 | ||
6 |
-IO |
-10 |
—5 | |||
7 |
-15 |
-10 | ||||
8 |
-15 |
3. 2.11辐射采暖可以做到一部分热量直接向人体辐射,既降低了采暖能耗,也较为舒适,在较大的 生产厂房内,若仅需在局部区域或工作地点设釆暖时,可以采用金属辐射板采暖。
根据国内有关资料和实测结果表明,当辐射板安装在较高位置时,热媒温度低,采暖效果差。条 文对热媒参数作了规定,目的是保证辐射采暖效果。
条文中规定的蒸汽压力,均为表压。
3. 2.12散热器釆暖系统与热风采暖系统、送风加热系统和生产、生活供热系统,在使用条件、使用 时间和系统压力平衡等方面,大都是不一致的,故本条规定宜分开设置。
3. 2.13在石油化工生产工程中,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较多,此处特别提醒设计人员,需根据不同的 介质,采取不同的防腐措施,延长管道及散热器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为在管道及散热器表面刷防腐 油漆。
3. 2. 14釆暖管道保温的要求。
本条是基于使热媒保持一定的温度、节能和防冻等因素制定的。根据国家新的节能政策,保温材 料的导热系数及保温厚度,以及保护壳作法等都要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善和提高,设计者要给予重视。
4通风
4.1 一般规定
4.1.1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放散大量有害物质和粉尘,严重地污染生产和生活环境;放散各 种有火灾和爆炸危险性的物质,威胁工厂的安全,所以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一些企业的经验证明, 仅从暖通空调专业采取措施收效较小。应从工艺、总图、设备等各方面共同釆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治 理和控制措施,才能成效显著。
经验证明,对石油化工企业有害物质的治理和控制,应以预防为主。应强调在总体规划中,从工 艺着手,使之不产生或少产生有害物质,然后再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1.2对可能泄漏有害物质的设备和管道应釆取措施,防止和减少泄漏,如果工艺生产装置大量泄漏 有害物质,即使釆用大风量通风换气,效果也很差。
剧毒物质的生产应尽可能在负压下进行,当条件不具备时应采取自动化或隔离操作,谜免操作人 员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对于放散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釆用机械化、自动化,釆取密闭、隔离和负压下操作的 措施,避免直接操作,以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
4. 1.3对近期建设和已生产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调查中,大多数放散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生产装置 都是露天设置,并且已安全运行多年,较好地解决了防爆问题。即使建有厂房,也选择敞开式或半敞 开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空气流动性好,泄漏物稀释快,利于生产装置的安全。
在北方有少数装置由于防冻、检修等原因设置庞大的厂房。为解决厂房的防爆以及防冻等问题设 计复杂的釆暖通风工程,消耗能量很大,效果无法与露天设置相比。
4. 1.4对生产过程和厂房布置的要求。
a) 隔开布置的目的,首先在于限制极毒、剧毒、较毒物质的扩散范围,并防止危害性大的物质 扩散到危害性小的房间;其次是便于根据不同有害物质分别釆取相应的通风设计方案;
b) 划出明确的操作地带,以便将新鲜空气送至操作地带并在检修地带排风。这样通风效果较好; C)多跨度厂房外窗较少、空间较大,自然通风效果差。生产厂房内如放散有害物质时,会造成
有害物质在较大空间的污染和扩散;
d) 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装置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的最上层,可使散发出的热和有害气体随同 上升气流一起排至室外,避免对下层厂房的污染;
e) 将有害物质散发源布置在天窗或排风孔下,厂房两侧外窗下的地带作为操作或巡回地带,这 是厂房自然通风较理想的气流组织。
戈设置空气净
;撵蘭要求。当山谷盆地中出 易造成大面积污染
的有害气体在厂区上空
入控制室和值班室或使控制室和值班室月 扌周围有害物质含量超过GBZI的规定时,应从
本条的注是对极毒、剧毒和较毒物质作的名词解释。由于石油化工物质品种繁多,千差万别,本 规范按各种物质对人的危害和最高容许浓度®分成ma掘不同类别提出相应的通风设计要求。
本规范的极毒物质、剧毒物质分别写GBZl的1级、2级毒场相对应,本规范的较毒物质与现行 ^⅛⅛. %, 国标的3级毒物相对应。 /C
4.1.5本条是总结国内外t 现大气逆温层或雨雾天句 甚至引起中毒事故。
4. 1.6本条是避免
4.1.7本条是规 化装置。/ Q
4. 1.8有害姗的排成 _
4.1.9对于放散热、蒸气或“击物质騎厂房,为了 物质散发处⅛tf⅜A机械的局醐顷装置,将有
4 ∙1∙1°髄鬱
9能满足生产条件时,应首51
f不能保证稳定的换气量或不与神I安瞿和
放:醱麋炸翎窓牲物质或有害物质的厂房,釆繼 卫生要』H京噸采用自然加机, 4.1.11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
,満足国家"关大*卜境质!"咯种泠染物tθ妇小冲的吸■求。
港物质在室内扩散,应.I艺设备上或有害
:就地排除彫》经济有⅛⅛∣<M⅛式。
A爵*取辅以
I ʃ l-ΛpI⅛U.⅛i
排风。
£联合通风或机械通
「些生产过程放散出
I如軒逐真有爆炸危险4
Xl量是通风设
根据GIJZI中规定。
谁确地算出有吿物散苏量时,应采用这种方法" "、 i*' I
⅛,τ⅛⅛-产方法相似而生产广房;:进打通风皐利有害物质散夔量测定,根据模拟放il⅛, 采用换筑次数或YΓ,1,⅜质散发量,确独扌设计厂房的通风量; "
c) 3不貝备采用上述两款计算的条件时,可以按照附录B所列的“石油化丨车间换气次数表”
W⅛⅜ '■ ⅜ 阵’-\<<u 1.⅞Λ⅞⅛J ⅛∣
附⅛l啲魏善次数多数尾汇集原化:匚部、!石油部IJ •的设计数据
…’引自国外设计规范虹飾。'
“们W内伯;•物质名称” E系指生产该
体健康
4. 1. 12
a)
催化剂、塑料刷纤维等粉尘,3 ⅜⅛∣雍害人 产特点和粉尘特性设置除尘'
‰逐
•»故条文规定要根据「.艺匕
骚的方法。当苹
b)
b)
C)
装置的数;
附录 .....*. g,.. .- 一 --------∏".¾ξ⅛r^------E二二y
ElI :汕化工板处展很快b工艺:羸程H新折异,P 求,使用时应根据丄鼻 设备的先进程度M丿’房布g 听燃气体检测扌商寸有血:
尚*大仙"ιh化r.∣^车间缺乏换气数据,建i 产过程":要散发的为估:性(车间空气冲的容许浓 B中相近物丿页确定"
4. 1. 13
a)
较小的换气次数。本次修订
.不能⅞<≡≡W的要 进,下点内设有
耕妙十多年来弓摩的百噸一 B /SJ J
演的主⅛2i'H.>⅛】嘤散发物为该物质的车间。
B中的数据荀儷i ' -----
煮综合确定」如I艺设
:硫化碳利光气的换气 工程师会同工葛师、
、爆炸危险性程度及蛟
全球师根据生 寺点,参照附录
,新增。抑风系'统爲划分⅛⅜则。
防止不同种类种El⅛i⅛有泓物丿页混合后引起燃烧或爆炸事故:顼i:淬火油槽顷奇温枯浴炉产 生的气体混合A i稼寵'引起燃烧,,盐浴炉散发的硝酸钾Γ fli⅛≡ 琳与水蒸气混合时“时能 引起爆炸; F.
避免形成毒性四大的混咨物/或花含物,对人体造成危害或腐蚀'设备及管道,如:散发M化物 的电解槽与酸洗槽散发的气体混合时生成<⅛M酸,毒'諳史大;
` ∙λ-^~¾¾<Λ-^ -.;•■■. : :t-. -
为防止或减缓蒸汽在风管中凝结聚积粉尘,从而增加风管阻力甚至堵塞风管,影响通风系统
的正常运行;
d) 避免剧毒物质通过排风管道及风口窜入其他房间,如:将放散氤化物、碑化物等剧毒气体的 排风管道与其他房间的排风管道设为同-系统时,当系统停止运行,剧毒气体可能通过风管 窜入其他房间;
e) 根据GB 50016和GB 50045的规定,建筑中存有容易引起火灾或具有爆炸危险的物质的房 间(如:放照、一药品库和用甲类液体清洗零配件的房间),所设置的排风装置应是独立的系 统,以容易研起火灾或爆炸的物质窜入其他房间八防止火灾蔓延,招致严重后果。
由于石油种类繁多,具体情况颇为繁杂,条文中难以做出明确的机定,设计时应根据 具体情况妥善盛藏% ,
4.2自然通顷
4.2.1 由董风压变化很大 ffjlls∙λl< l√-i-<d'∙ <fiM'- 4^⅛⅛i∣i ½,Liil风效>,Bfti⅛r般都比较稳 定可靠。紡以各ttf⅛位在岫S妝眺i∣i Iij I lΛ ∣∣ ∙∙∣ XUII ∣∙∣^j∣>1 IXb Il然通风的计算也仅考虑热压作 用。热输肯的计W -j)Λ⅛⅛(i∣i .血山,陥.乂 K
4.2.2强调自然通风的进: 次再考虑风帽、天窗、组合式屋顶自然通风
器等—
4. 2. 3有些厂房设有局部排风装置。而然旭项的强烈气流可能会破坏局部排风⅛⅜畛蠢所以本 条规世β⅛⅛的气流组织不得影响丿寻油IM的控制气流。
4.2.$*避风天窗的条什
这里为提醒设计人员恥.为使I-Ji-'渝•卜的产zl-.M;7i IIIi ⅛化人员活动区域的:|金条膺,§应装设 ≡^⅛l I
•一些石油化工企业的/、'周围的空气被粉小或“•他n"物丿由严書勺染(厂区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 度大于GBZl和GBZ2规汇IrJ乍间罕气屮fU.物丿舟们3'汩'「浓他∣'∣<J .'U)"..∣⅛),不应采用自然通风。
4. 3 ;机械通风
4.3.1石油化工企业的仪A∙∙m制'••;•‘、人∙ `r-:-v, ⅛.'f√√1-i,ι,∏ψ;; I-Ili,为!:\>h化周围被污染的空气流入室内, 房间内应保持正压;而放敌粉个和仃'J,,ifbi'l^Λ∣∣∣∣,为防止扩大泠架,收房间内应保持负垣。正压或 负压⅜l⅛⅛l⅛排风比例,险ff!!佩K力数":求的房间需25彳】计算外,一般均挥用80%〜90%。
4. 3. 2∣ <J⅛⅛质散发源⅛.iii IXUJ1:<济仃浏i伽风力怯,"ι¾ fi' ∙rll ∣7∙Bt,可在^^^^蘭錦1地带排 风。f≡⅛⅞ff⅛地带设5,∙71 Il IXl.! I ,以免仲汚染'谕流向操伯也带
4. 3. 3 2条的We. "i h ',i;-物质莅发.源或浓度最大处AIiλ∙⅛∣∣定时可采用本条的规定。
本 2照Jb顺内容,11 (IK 3()0 IH ∙p, .).3- Il 条川 他
从一些塞丽兩!!定中伝现,代‘诵L扰.,Jj依小Iih h H物浓比分e上、国地带感别;有害物 比空气轻观热的号电:上而浓%[,•沼人:/ L;,i.动彼,5S洒较小的倾刑雲疯物比空气重, 其浓度分布ʌ ^⅛⅜' < ⅛∣ H'. i` λ Uml I.U'ιW,,:•'吻史I!:J密度才会产'生影响。
所以,根麟庭考国内夕鬲渓養料,对全面再风量Ii分勰折的规定并着重强 调了应考虑是否蘿流的影响问题。
当在多跨或大面积厂房内,仅有一部分区段设置有放散有害气体或蒸气的生产装置时,条文中的 排风原则仅适用于该祕薦匚庐。
4. 3.4新增。全面排风素缱员麒口员布置要求。一 _
本条规定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的位置,在不同情况下应有不同的设计要求,目的是为了保 证有效的排除室内可燃气体和蒸气及各-种有害物质。对于由于建筑结构造成的有爆炸危险气体排出的 死角,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车间或氢气压缩厂房等,会出现由于顶棚内无法设置排风口而
聚集一定浓度的氢气发生爆炸的情况。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在结构梁L预埋连通管进行导流排气, 以避免事故发生。
4. 3. 5根据炼油厂的经验、对可能积聚爆炸危险性气体或有害气体的地下、半地下生产房间或深度大 于2m的地坑,为防止长期积聚,浓度增高,引起危害,规定对其进行机械通风。
4.3.6新增。设置局部排风罩的要求。
本条优先推荐采用密闭罩。密闭罩的特点是可以将有害物质的散发源全部罩住,除留有必不可少 的操作口外,其他部分都完全封闭起来,把污染的空气控制在罩子里面,不但所需排风量小,而且能 防止横向气流的干扰,效果很好。
4.3.7实践证明,在有害物质放散点安装局部排风罩,效果较好,将排风罩与工艺设备组合一起设计 安装。把生产、通风和检修综合•体,避免了矛盾。北京某厂由奥地利引进的扁丝机排风就是组合一 起制造的,使用效果很好。九江某厂引进法国的尿素包装机,包装口的除尘也是一体的,除尘效果较 好。煤化工中输煤转运站、破碎楼、煤仓间等处的皮带转运点、落煤点的皮带上部都加有防尘罩,除 尘效果较好。
4. 3. 8排除极毒物丿页的局部排风系统,排岀的空气中含有极毒物质具有较高的浓度,为了保护生产和 生活环境,国内外对含有极毒物质的空气排放都作了严格的规定。目前国家规定极毒物质必须采用净 化处理后排放。
例如某厂2万吨TDl技术改造工程屮,光气室的光气由吸收塔净化处理后直接排放,吸收塔由德 国公m提供。吸收塔的设计-般由工艺专业根据极毒物质的性质进行设计。
4. 3. 9局部排风系统排出空气中剧毒物质的浓度…般都较高,如果排放高度不够,很容易造成有害物 质还没有得到稀释就被卷入负压区中,通过机械通风吸风口吸入或随自然通风流IUl室内。以往曾发生 局部排风污染进风和周围环境的事件。
有条件时,应根据生产和环境的特点进行有害物质排放计算,当缺乏资料时,可按本条执行。
当位于非爆炸危险环境的局部排风系统排出的空气中所含爆炸危险性物质的浓度较髙时(如喷漆 等,但不包括普通化验室通风柜排风),为防止在负压区中积聚和发生事故,规定要排至空气动力阴影 区和」上压区以上。
不论釆有哪种排放方式,在排岀口上均不得安设障碍气流上升的伞形罩或筒形风帽。
4.3.10全面排风系统排出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比局部排风小得多。一般都接近或略高于GBZI和 GBZ2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大容许浓度,但远高于规定的进风容许浓度。为防止机械送风的 进风口受排风的污染,对进风口与排风口的间距作了规定。
4.3.11为了防止爆炸危险性物质通过风管扩散至非防爆房间,造成爆炸或火灾危险,防止毒性大的 物质流到毒性小的房间,造成中毒事故,本条规定上述房间的排风系统均应分开设置O
4.3.12石油化工车间的局部排风,一般都直接从工艺设备上或设备加料、卸料口处排风。排出空气 中的有害物浓度较高,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混合在•起,引起各种反应和发生事故的情况。
例如:氯气和氢气混合、电石粉尘与水蒸气混合、铝粉与水蒸气混合都会产生火灾和爆炸。
氯化物与酸混合、氯和氨混合会产生更毒的有害物。
水蒸气和尿素混合会产生沉淀、粘结并堵塞风管。
为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作了本条规定。
4.3. 13生产和使用极朮物质的厂房的局部排风和全而排风系统以及排除剧毒物丿页的局部排风系统,
-ɪl扌时酬L发生故障停止运红时,泄漏的极毒物质和剧毒物质川能扩散至操作房间或操作地带,会造成 人身事•故和严重的后果,故规定上述排风系统要设置日动切换的备用通风机,在人员岗位处设风机运 行信号,便于监视。
4. 3.15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位置。
关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位置的规定是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国内的实践经验制定的。其
出发点为:
a) 为了使送入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洁,因此规定从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取风。当不能满足规范 中正文4.1.7条规定时,应设置空气净化装置;
b) 为了防止有害物质的排风对进风的污染,所以规定进风口应低于排风口;对于放散有害物质 的工业建筑,当进、排风口的高度在同一高度时,应避免短路;
C)为了防止送风系统把进风口附近的灰尘、碎屑等扬起并吸入,规定进风口下缘距室外地坪不 宜小于2m,同时规定当布置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Im。
4. 3.16关于设置集中采暖且有排风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补风问题,根据调查有下列几种情况: 1极毒和剧毒物质生产厂房,要求保持固定的通风量和送排风比例,送风是为了保持操作地带的 新鲜空气供应、热量和风量平衡。因此,要求按设计运行。
2放散较毒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或粉尘的厂房按热量、风量平衡设计,设有散热器和补风采暖 装置,按设计要求运行,效果很好,如扁丝车间、有机玻璃聚合车间等。这类车间的特点是操 作人员较多,有固定岗位。有些厂房冬季只开局部排风系统,很少开全面排风系统,基本上不 开补风系统。如合成氨车间、电石车间等,这类车间的特点是厂房内有余热散出,冬季关闭门 窗时,排出风量也相应减少,余热能补偿一部分排风的热损失。
在排风量一定的情况下,为保持室内的风量平衡,有两种补风方式:一是依靠建筑围护结构的自 然渗透;二是利用送风系统人为的补偿。无论釆取哪一种方式,为了保持室内达到既定的室温标准, 都存在着补热的问题,以实现设计工况下的热平衡。
“不能满足室内卫生条件”是指室内环境温度过低或有害物浓度超标,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和健 康;“生产工艺要求”是指生产工艺对渗入室内的空气含尘量及温度要求;“技术经济上不合理”是指 为了保持热平衡需设置大量的散热器等,不及设置机械送风系统合理。
4.3. 17将风直接送至工作地带避免有害物伤及工作人员。
4.3.18当厂房内有数条生产线时,除尘系统推荐按工艺生产线划分配套设置。
根据对石油化工企业除尘装置的调查,间歇工作的吸风点基本上没有人去关闭调节阀,为适 应生产操作情况和保证除尘效果,规定除尘系统的排风量按全部吸风点同时工作计算。
经验证明,除尘系统不宜太大,一般系统的除尘点以3个〜5个为宜,煤化工中输煤系统的 除尘点以1个为宜,且根据输煤皮带分别设置。除尘点较集中时,可就近按生产线联成一个系统, 除尘点分散时,可就地设置小型除尘机组,这样除尘效果较好。
4.3. 19、4.3.20新增。粉尘和污水的回收处理方式。
这两条是从保障除尘系统的正常运行,便于维护管理,减少二次扬尘,保护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 等方面出发,结合国内石油化工厂的实践经验制定的。
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或排出的含尘污水的回收与处理方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正常运行、除尘效果 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妥善的回收处理措施。例如:煤化工中的煤粉可以直 接落回输煤皮带或煤仓中直接回收利用。.
4. 3.21新增。真空除尘系统的设置。
当工艺不允许湿法冲洗,为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健康,可以采用真空除尘 装置。近年来,我国煤化工有了很快发展,引进的几套壳牌煤气化工程气化框架上,壳牌公司提供的 工艺包设计,磨煤及干燥部分都设置有中央真空清洁系统。
4. 3. 22新增。为避免一个系统使用时,室内形成负压,其它系统产生倒流,使室内受到污染。各系 统通风机联锁,做到同时运行。
4. 3. 23新增。分析专业从自身操作、工作程序考虑,目前化验室趋于大房间布置,通风柜少则布置 几个,多则几十个,为避免通风柜之间互相干扰,保持通风柜门面风速稳定,建议使用变风量系统。 由于采用变风量系统,单个通风柜的排风量可根据柜门开启度进行调整,易于维持通风柜面风速稳定,
减少柜内紊流气体的产生;同时系统排风量和补风可以根据通风柜的使用情况进行调节,达到节能效 果。
4. 3. 24新增。中心分析化验室指金JP⅛∙大型分析化验室,龍据玉苴要求目前均设计了空气调节或 集中补风系统。由于分析化验室补风为全新风直流系统,如果按定风量进行排风及补风,如果仅有部 分通风柜使用时,能量损失相導惊人。采用变风量系统,可以根据通风柜的使用情况调节排风量及相 应的补风量,保证通风梅範面羸液'维持羞内的负压。与定风量系统相比=,处理补风的空调系统冷热 源能耗将大大减少,达到节能的效果。 -;,.
4.4事故通风 ,L ' —
4.4. 1-4. 4. 3将厂房内突然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性气体,在短时闾内排至室外,防 止发生中毒或爆旅事故。 一
厂房内突然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性气体,在、短时闾内排至室外,防 ,∣i i'■■
设置事故通风的前提是“可能突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性气保的生产厂房”,对于 那些"经常产生”或“周期性产生"的厂房则应按正常通风方式来就决.不能以事故通风方式来 解决。/ / ⅜ ⅜
对「放散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厂房是否设置事故通风,应根据生产过程屮是否有突然产生大 0爆炸危险性气倦的条件和设备”来确定,否则不必设也 " ■,
非故排风量报按工艺提供的资料通过计算确定,但是往往提不出仃罟物故发曜和有关资料•, 在这种幡况J协只能采用换气次数的方法;。依据GB 50019之第5. 4. 3条规炬,把换气次数的 下限定为12次/h。关于甲、:乙类泵房和压缩机站的规定,更适合石油化匸行业。为了统…以换 气次数计算风*:的方法,并突出石油化工行业中需要事故排风的甲、乙类很房和压缩机室的危险 性,对以换气次数法确定事故排风量作了如条文所述的规定。
木条文和以后条文中所述甲、乙、丙、丁、戊类生产厂房,是根据SH/T3017对生产的火 灾危险性選行的分类。
出故排风置是山经常使川的排风系统和小故排风系统共同保证的。
4.4.4对丁有爆炸危险性*体、蒸气的空气混合物,当通风机或电动机的技术性能不能满足混 介物的危险类别、级别和温度组别的要求或其它原因时,可釆用诱导式排风方式;条文屮所指送 风式爭故通风系统适丿IJ于仃排风天窗或风帽的厂房,且事故时放散出的气体或蒸汽的密度小丁•室 内空气的密度。
4.4.5及时排出,避免扩散。布置事故排风吸风口的规定,其理由可参见木规范第4. 3.4条的 说明"
4.4.6事故排风I J的小質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为的是防止系统运行时排出的再毒及爆炸危险 性气体危及人身安全和巾「气流短路时送风空气质量受到影响。
4. 4. 7事故排风在朽油化工厂中的具体设置方法。例如:总变电站中的GIS室可仃接在外墙I: 设'覧轴流式通风机进行通风换气。
I就能致人死」、:或造成难以治愈的创伤。.其生产乍间部是 貿事故通风时,目前国家规定极毒物质应釆用净化处理后排 / W / —亨§
4.4.8极毒物质对人体危密I 隔离操作。•般不设事故通风
放,不得在外墙或外窗上设置轴流通风机向室外排放。
4. 4. 9安装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检测装置时,应与事故通风机联锁。当厂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达 到爆炸下限50%或某•设定值时,即发出报啊信矿并门劝启动诉故排风机及其阀门,这是•种保祚 '安金较理想HJ锚的措施。
4.4. IO为保祚尢窗房问小故排风效果,故应设置补风系I-LlUjIH'■停。
4. 4. 11规定小故排风系统(包括兼,■排风川的F常排风系统)的通风机,4丿I:关装商应装在%内、 室外便「操作的地点,以'II发牛.紧总书故时,使质能立:即投入运行 4.5设备与风管
4. 5. 1各种工况下通风机的选择。
4. 5. 2为简化设计和便于运行管理,条文里规室》&通鳳机联合工作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相同型号、 相同性能的通风机并联或串联。歩同童耳、不同性能I&凤岬联或串联安装时,应根据通风机和 系统的风管特性曲线,确定臂磁哗理组合方案,并釆取杰措施,以保证通风机联合工作 的正常运行。 八"〃 L ” ..
4. 5. 3选用风管截风砂应' W「七
本条规定是为戸风管截面尺寸标准化,为痂屋管理提供方便,为风 管及配件加工工
4. 5.4本规定虐労了防诚延缓通风设备和风管的腐蚀,延长使用寿慕沼滲蹦情况下,应采用 塑料、玻璃材料制作的通风机和风管。采取仃效的防腐歸海癖油漆、衬橡胶、 喷涂防腐层壽。"***/ : ¾ √⅜
4. 5.5 橄定强调界管宜r小‘丄!’![."'、川心‘仗E严治、r;-;■;,以緯D漏风量、防止尘埃堵塞问题; 倾斜敷跡Iq"面的i): ∕∣>!∙⅛Λ.i⅛∙'-ι- I用匕控',心';;丿、]:为「减少积尘的可能…本款强调应 尽量缩平敷U旳i q r
4. 5. 6 ∕⅛M⅛风管道中含有极毒、剧用枷树物欣的空气泄漏,污染其它房% "国内一些设 计单里初街《法,对上述排风管道穿越爪放阿IJ-I: 物质的房间作了规定。
4. 5.f 含有极毒、剧毒物质的空’ 风管道倒流至送风机室,再簞必涂产、生
活房统而造成,∣!任 M虹∙k',', f族敝阻!j或!編物⅛!ij∣听的送风机亳应单源设置。
4. 5.∣0排諜空气中含有杪山物Ml,∣<jMi⅛; III <∣i,;俗,孔:木膈况 个仍,:F物质散发⅛I⅛fe⅛4置在单 涌 jcς⅛*∙ f IW菠 I
独囲聲。|「
4.5∣ιι-≡∣∣空气中含有畐迎物质的局牌Iwi'孫r∙卩、IgIn!'却刖顷机容易泄漏出賢博霍质∣在正 常情况下就是比较危险的,听以N,J以仰对心分υ!i⅛ι'7√!着离的单独房而⅛⅛冨外布 置。
一在GB50016和GB50(W屮.<■] ∣4∙Γ√b'7 . l⅛√c∣∖L加烟阀∣∣<ι⅛∣'∣⅛求均有详细规定"设计时应 1 參-F I
执 < (I l % L I
4.5.13新增。对通风设名时•"冰
与通风机、空气调节治!打岫MJ设伦的抜的风'iV, P涌技应巾风管的支吊架承担。一般情况 下风管褶振叩备间应装出 <:卩!化斗.! I的Y保计卩前代不卩顶用、-∙∣∣ i^! ,Yr±,使 WEiB譬接。这 样既曲奇藹i摇安装隔介:;:;■, f1∙÷;「风'i伸缩,义司•防止Iw"i产'I .間体噪声原⅛rf的维护、 ≡½⅛⅛⅜⅛⅛ 亠-
4∙5∙14 除有,"似诙存汾个衣%的∙}∣"<( 11的2!W乙
对于祐||養害角体或i日邙"`ll伽.凤系劉勺印《丨丨.1「污脚:丿仞<1用或满风帽,由的是把这些 有害物排?W,以前于秫肾- L /
5空气调节\£
5. 1 一般规定
5.1.1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
DCS控制室、中英參'賑伊ðMd-现场机柜间(FA5>**幫瘢春剛羞等室内温、湿度对计算 机及仪表的准确程度及湿度和空气洁净度往往 直接影响被检验产品的品位導宓蹄寻到公认;在石油化工Sφ⅛<房间的周围散发有可燃、有毒 和臭味等难闻气体不允许经常开启门窗。上述各类房间,当采用二般的釆暖通风达不到对室内温度、 相对湿度等要求时,应设置空气调节。
在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诸如发热量较大的配电室的电气机柜间,用通风方式降温,通风系 统投资多,进排风口设置困难,而如釆用简单的空气调节设备实现降温目的,往往更经济。
5.1.2减少空气调节房间的面积和空间,可以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
如有些厂贮存一些易潮解、要求低温保存的化学药品,采用单独的干燥小室贮存的办法,不设全 室性空气调节;有些厂房内仅有个别设备或工艺生产线有空气调节要求,采用罩子或其它方法将其与 房间隔开,对个别设备、局部区域进行空气调节,国内已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
空气调节房间的散热、散湿设备越少越容易达到温湿度的要求,同时也比较经济,因此规定宜减 少空气调节房间的散热散湿设备。
当工艺或使用要求允许仅在下部区域进行空气调节时,采用分层式送风或下部送风的气流组织方 式,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5.1.3空气调节房间集中布置目的是为了减少空气调节房间的外墙、与非空气调节房间相邻的内墙及 楼板的保温隔热工程量,减少系统的冷热负荷,以降低空气调节系统的一次投资及建筑造价,便于维 护管理。'
5.1.4在石油化工厂中,空气调节房间尽量避免靠近振动、噪声较大和产生大量粉尘、腐蚀性气体的 场所。
5. 1.5、5. 1. 6目的是尽量节省建筑面积和减少运行管理人员,并确保运行可靠。
5. 1.7控制室的环境条件,分三种工况:
1运行工况,根据GB5701规定,冬季19°C~22oC,夏季24°C〜28°C,由于DCS设备对环境温 度适用范围较宽,所以室温分季节规定,并尽可能使人员感到舒适,对常规仪表控制室室温又 放宽些。室温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设备要求的前提下,冬季略低些,夏季略高些,既使 人感到舒适,又可节能。相对湿度规定值,对人和防静电都合适;
2停运工况,各生产装置停车检修时,DCS系统停运,GB 50174第3. 1.2条规定停机时5°C-35°C,而DCS系统停运时相应地也要维修,考虑到维护人员的工作条件,加之有些DCS控制 室为无窗建筑,故规定为I(TC〜32,C;
3任何工况,规定了控制室空气中含尘与含化学物质的取值,国内无统-规定,国外不同制造厂 要求也不一样,本规范取值与SH 3006 一致,唯Cb由于浓度过低,分析困难,暂未列入。
4温度、湿度的变化率要求,主要是考虑放置DCS系统设备的房间,不能急冷、急热,以免影 响设备使用寿命。
5.1.8保持正压值主要是防止外部空气渗入,保证空调质量,但正压不应过大,否则,既造成开门困 难,又增加能耗。
5.1.9条文中所说的余热是指以环境温度为基准,生产装置排岀的热载体可释放的热量。它包括实际 上可利用和不可利用的两部分。石油化工企业热量平衡比较完善,但仍有些低位可利用余热靠冷却水 或空气等冷却,如需要冷却的液体物料、放散蒸汽、80°C以上的冷凝水、烟气等,本条第a)项意在 有条件时,尽可能将这些可利用余热直接或通过第二载体作为漠化锂吸收制冷的热源,从而热尽其用, 节约能源。
另外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用热常有冬季用量大,夏季用量小的规律,而空气调节用冷恰在夏季,本 条第b)项推荐可以利用夏季生产用热的低谷期,采用热力制冷方式,满足夏季空调用冷,并不增大 供热装置的规模。
5.1.10新增。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规定。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的大小是能否保证空气调节房间正常生产,影响空气调节工程综合 价高低,维护管理费用多少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条除强调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K值外,对 工艺性空气调节,给出了围护结构最大K值。
5.2负荷计算
5. 2.1新增。逐时冷负荷计算的要求。
强调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冷负荷应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5.2.2新增。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得热量。强调生产设备、管道、物料等的散热量需要考虑。
5. 2.3工艺生产设备、管道、仪器仪表、配电室的配电柜、变频器及DCS设备等散热量宜由制造厂 或有关专业提供,使空气调节系统的负荷数据正确可靠,以满足使用要求和节能。
5. 2.4新增。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冷负荷。
得热量与冷负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本条规定了计算夏季冷负荷所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明确规定应按非稳态传热方法进行负荷计算的各种得热项目。
5. 2. 5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散湿量的确定。空气调节房间的计算散湿量,直接关系到空气处理过程和 空气调节系统的冷负荷。本条强调了与显热得热量性质不同的各项有关的潜热得热量。
5. 2.6空气调节系统的夏季冷负荷的确定。
根据空气调节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空气调节系统类型及控制方式等各种情况的不同,在确定空 气调节系统夏季冷负荷时,主要有两种不同算法:一个是取同时使用的各空气调节房间逐时冷负荷的 综合最大值,即从各空气调节房间逐时冷负荷相加之后得出的数列中找出的最大值;一个是取同时使 用的各空气调节房间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即找出各空气调节房间逐时冷负荷的最大值并将它们相加 在一起,而不考虑它们是否同时发生。后一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显然比前一种方法的结果要大。
5. 2.7新增。空气调节系统的冬季热负荷。
空气调节系统的冬季热负荷和釆暖房间的热负荷,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只是当空气调节房间有足 够的正压时,不必计算经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冷空气的耗热量。但是,考虑到空气调节房间内热环境 条件要求较高,房间内温度的不保证时间应少于一般釆暖房间,因此,在选取室外计算温度时,规定 采用平均每年不保证1天的温度值,即应采用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
5.3系统设计
5. 3.1条文中的“使用班次”特指空气调节设备的运行班次,而不是生产操作的工作班次,“运行时 间"系指全年运行的小时数。
送风温差不同的空气调节系统合并在一起不一定经济,因此规定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小于土0. 5。C或 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小于士 5%的房间宜单独设置系统。
5. 3.2本条主要考虑节能。例如:空气调节系统设有送、回风管道时。过渡季节通过系统的切换,由 设置在空调机室内的新风过滤机组与混流式排风机实现全新风运行,以节约能耗,降低运行费用。新 风过滤机组与混流式排风机兼做事故通风。
5. 3.3本条主要考虑有爆炸危险性物质循环使用,会使空调房间爆炸危险性不断增大。因此,含有爆 炸危险性的空调房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但对于有低温要求的化学危险品库,当设有可燃气体或有 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循环空气。
再如,化工厂尿素包装楼的空调系统采用直流风系统。是因为包装楼内设有多条工艺包装生产线, 且除尘通风量较大,再考虑到厂房密闭性较差,维持正压就需要相当大的空气量。若设计成-次回风 系统,回风比例也不可能太大,加上尿素气味很大,且尿素粉尘受潮有腐蚀性,不但会增加空气过滤 器的负担,也会加大空气调节设备腐蚀的可能性,并且空气品质会变差,对包装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有 害。因此,空气调节系统采用直流风式系统。
5. 3.4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对于石油化工J一中无窗的抗爆控制室和无窗构筑物,考虑到实际情况, 适当提高操作人员所需新风量。
5. 3.5空气调节系统的排风出路(包括机械排风和自然排风),是为了使室内正压不要过大,造成新 风无法正常送入。对于设有排风机和新风机的空气调节系统,系统的运行应有自动控制措施,适用于 不同季节和状态的使用要求。
5. 3. 6空气调节系统的气流组织所需考虑的相关因素。
5.3. 7采取隔热和排热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空气调节系统的冷负荷。
5. 3. 8采用下送风易扬起灰尘和吹冷明〜睢荐王送魏采用上送上回的气流组织方式时, 送回风口的设计应防止送、回风啰
5. 3. 9常规仪表控制室内的舰都集屮在仪表盘后,根据调賛有些仪表控制室的空气调节 系统,都注重于仪表盘前的气流组织力而对仪表盘后有所忽视,致使仪表盘后温度较高,有的将机芯 抽岀,甚不正常,对仪表商.精度、F吏'用疗命均有不良影响,故本条强调了对仪表盘前、后的气流组织 的同等要求。 Z /
5.3.11石油化工囈韻¾ft用够⅛奂热器内的被冷却物质,一般都具有较噩力蓉糠满造成化学物质 向载冷剂(冷水音接喷淋水处理空气的冷水系统与上述换恐器的冷水系统舍用时,则喷 淋水中的化学物庾!奪搾散于中,M如i侷皆系统的装被污藁r条文骚聲:直接喷 淋水处理空气觞冷水系發与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冷水系统分开设置4,.:'. \
5.3.12石油化工丿•中有余热市先采用。这兎国家能源政策、节能标准•贯羽指导方针。*油 化工生产过程中為•的产生有大⅛⅛,合理利用就寵曲化为供冷供热的热源,节约L次能源:
5.3.13而花好小•般环慮篆Wf,離浦空气膏节紊竊ff⅛和機冋风要够起滤。 5.3.14对空气中含的化学物丿页的净化,上要:是采取吸附枷法,目前国内顼成熟命缪捡榆组。
在石油化丁.装苴虱目前抗爆控制室、DCS控赫室、控制室等的新风系统都设有带吸附I'IW专净化机 组。 I
5.3.15糾前的寸'调装置多为艘仪…体化或自动弥水平较高的设备,—•般无专人操作,.故代将空调 装置运彳标崩赛丰要控制的温湿度参数引进DCS控制室进行监视。
由于生产装鸞检修时,DCS控制室空谪装置仍審忘转,所以签调装曾临时所需的水,空冷式则不 需水)电源设计时应有所考虑。
GB5017:4第5. 5. 6条规定,“当计算机系⅛⅛fe期建续运行时,空调系统应有备用装徂”。 成石
油化工装置连续生产均在7 OoOIga-8 OOOh^l-.,Ji的装蠶願短擬⅛更善时间才停车 欷,'控制该 装置的DCS索统叮谓长期连续运行了,更何况即俾DCS停运,冬调系统泌需运行,所现婆*窖气调 节装置备用。而用方式为设专用备机,当采用…用堂御驻,设备的备用能力为115%,主要若虑仪表专 业可能⅛⅛f⅛能力。
対F配电室的卷气调节装置為甫原则为其中任何…台设初
5.3.16 '在满足zΛ⅛fl.l.织要:求的前搪下,应加强专业配合,注
5.3.17空气调节家统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只越建筑物中噪声
〔障,其余设备能承Jll 70%的总冷负荷。 灌体美W.
I振功源IP椽部分。当审药产车的噪声 和振动影响倒工奨⅛使用的要青时,应根备工艺和塊J要求,即i自的容许噪声标准廖⅜i初的限制, 系统的噪卢即振动的频率•特性及其传播方式(4參疑⅞播或岡体传播)的要來等,进行消声驾徹振设计。 穿气调糸素统产生并传播至嘴⅜调节房间的噪声歸符危表3的规繹此表足根据GBJ 87编制 的,建议•般采用表中气不宜夫宇”'值,惑屮“不宿大*”值为极限值。’
5.3. 18新增。'挡发生烦时,自动切断 5.3.19 新增。对设 构抗爆等级相应的夹… 危帘,确保室内操作人M.,...... 一一寰
组而痂凤机组的电源,,舫止火灾要宛
:尘调.目.结构有 冰IKJ建筑物,:蠟期卜$连接的句道设∣⅞与结
l≡Wo ;以便在外界发生爆炸时能抗拒因外部爆炸引起的独室内操牧员和设备的 质设备的#个".—
对设置集中空调且室内人员空气环境在事故时有要求的抗爆建筑物,4土外界迎接的风道丄 应设置电动气体密闭切断阀,以便事故状态卜保证室内人员哙 5. 3. 20新增。设可燃气休及有再气体探测器,气体成分•
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监测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险情,同时设在新,风入口管道I:和排风管道上的 电动*体密闭切断阀自动关闭,联锁齢的气净化机、排烟风机停肅L,均是为了防止可燃气体或有毒 气体进入建筑物内。
5.3.21新增。主要考虑当发生火灾时,穿调机组和新风机组的电源已被自动切断。这时抗爆控
38
制室的新风机组、排风机组,应由电气专业直接用另外一路备用电源供电,排除火灾后燃烧灭火 产物,并对室内通风换气,以便人曇慶《拠天进冇抢修%
5. 3. 22新增。抗爆控制室电喚紊统应采用独立控制系空调机都有自带的本机控制系 统,但要和防火阀、电袂逾薑虜警断阀、电动风量调顷起,才能够成一套完整的控 制系统;抗爆控制室河警喙"糞適必"检賈系统联锁,当发生火灾 时,火灾报警系冋一建筑物内的通风运行;在抗爆控制室 新风口设可燃λ養测器,当检测超标时,需联锁範i^L翘⅛风机及电动气体密 闭阀,使其官部系统与外界的连接,同时,将电信°⅛¾⅛W⅛⅛系统和DCS操作 系统或消防 ⅛⅛½分系统及总系统的集成一般由空调供应商 烬呻亥僵制系统可以通过 对室内的%麟!标虹H J ?. 'k∙d'n-qy'. ElEF :内噸对卿度的要求,同 时空调控薊系统寻试将虹 E J ./ ?: ∙1.: I .Γ.∙∙H IKS. ••);!>.';•. (,"i,视。
/ / ⅝ **s¾ 1 ⅜.
6防火与防爆
1D:出, ” IVfi ¾ \
6.1 防火防”
6.1.l∕ *剛有燃粉尘、纤维及可燃气¼. ,⅛ ,√j'C∙V设备接触引起自燃、起火∖ W⅛⅜器采暖系 统的热旗温壷予以限制。 :F "
的Q繡物质的引燃温度对釆暖∣∙W EJII以I3.,主要是为了安全提出防止可 燃役住、蒸气或可燃粉尘 ',
'本次修订保留了 a)、b'∣"H1. .⅛.j ∙∣ ^il ∙!>∙y∣iil.li1√4.∣,i∣.⅛,九法满足以上i⅜⅛⅛H∣,可根 据反散熟碱E表2中引嗾 ^ 定热媒温度。
⅛ 2 ■;!炫温j⅛分组⅛ ⅛俗未:而⅛尚企的温度
? |
, '.!i S=™ ==S= 爆炸危险 啓W ...................... |
,性粉尘 |
_ . - Li ∖∙∖ .i 混命物. | ||
组馴/ %憲 |
引燃温度/ 笆 彦羹______________ |
最 |
度, |
崭最 高允许温度 Tl_________ | |
I ⅜ TA |
4 '-450<' |
e - 215 | |||
721 M |
300<∕≤450 |
270 |
160 | ||
i- T I T3 t _________⅛ |
‰**⅞θl<∕≤3θθ 義 ■■蠻 |
160 |
200 |
, 120 | |
1 74 1 |
駭 ~ E 135<f≤200 B葵驀________ |
ιι° | |||
?5 |
驾 ~< 100<∕≤135 | ||||
?6 |
85<∕≤100 |
6.1.2为険t冽虾英 匸"「|'Fw∙k" ⅛ll-'∙. ■! i3 ":',’:装在贮存利灌注可燃或非燃压 缩气体及液4⅛歸Ig嬴崗SW疏SW疝⅛板”
6.1.3生产过籠車瞬卽協舍受到水、蒸汽的作用,能引起自燃、攥炸的厂房,例如生产和加工钾、 钠、钙等物质的丿房,或能产生M燃或爆炸危险性气体,例如电石、碳化铝、-氢化钾、氧化钠、硼氢 化钠等,可能发生成曜,i⅝喧上述厂房应采用热风采暖。-
生产过程中放散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纤维等与采磅管道,散热器热表而接触。有可能引起 燃烧的厂房,例如二硫化碳气体、黄磷蒸气及其粉尘等的厂房,应采用热风采暖。
上述厂房采用的热风采暖应为性流式,主要是防止燃烧廂爆炸危险性物质在厂房内的浓度增大。
6. 1.6甲、乙类1.产厂房内放散比空气垂的可燃或爆炸危险性气体、燕气及W燃粉尘时,在常温下厂 房下部地带的浓度较大,通过缝隙进入地沟后形成积聚,受到地沟内釆暖管道热表面的影响,容易诱
发燃烧或爆炸,所以上述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采暖管道,不应采用地沟敷设;当应采用地沟敷设时, 应密封沟盖,并在沟内填满细砂。
6.1.7为防止某些可燃物质同热表面接触引起自燃起火及爆炸事故。因此规定,热媒温度高于Il(TC 的供热管道不应穿过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物质的风管,也不得沿其外壁敷设。有些物质自燃点较低, 如二硼烷、磷化氢、二硫化碳和硝酸乙酯等,为了安全,规定同这些物质接触的供热管道和热媒温度 不应高于相应物质自燃点的80%。
6.2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防火防爆
6.2.1按GB50058中规定。当厂房内所有设施均采取防爆措施后,其送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可设置 在2区内,其原因有下列几点:
1当厂房内所有设施均采取防爆措施后,也即消除了足以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电弧和过热 等产生爆炸的必备条件;
2 GB 50058第2. 2.5条第二款第1项中指岀“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因此,在上述情况下,在室外2区区域等级内设置进风口是安全的;
3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多年来的运行实践证明,当厂房内所有设施均采取防爆措施后,没有因送风 系统吸取室外2区内的空气而发生事故的事例。
6. 2. 2本条引自GB 50019第5. 3. 5条。
对进风口的布置做出规定,是为了防止互相干扰,特别是当甲、乙类物质厂房的送风系统停运时, 避免其他建筑物的送风系统把甲、乙类建筑内的易燃易爆气体吸入并送到室内。
规定进、排风口的防火防爆要求,是为了消除明火引起燃烧或爆炸危险。
6.2.3本条引自GB 50019第5. 3. 6条。
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设备、阀门、法兰等容易泄漏可燃或爆炸危险性物质。随着时间的增长, 厂房内有害物浓度也越来越大,因此,甲、乙类生产厂房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室内空气应及时排至 室外,不应循环使用。
丙类生产厂房中有可燃粉尘、纤维,容易酿成火灾,故厂房内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当在通风机 前设置滤尘器,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使空气中的粉尘、纤维含量不再具有燃烧危险,且符合GBZl 和GBZ2的规定时,才可循环使用。
6.2.4直接安装在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全面和局部排风系统,以及安装在其它类生产厂房内排除空 气中含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由于系统内外的空气中均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性物质,遇 火星有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事故,因此,其通风机和电动机均应采用防爆型;同时,通风机和电动机 应直联,因为釆用三角皮带传动会产生静电。
当排风机安装在单独的排风机室内时,因空气环境条件较生产厂房为好,故允许排风机和电动机 采用三角皮带传动。
6.2.5安装在爆炸危险环境内的送风机及电动机,因处于爆炸危险环境,故送风机及电动机应选用防 爆型;当送风机和电动机安装在爆炸危险环境以外的送风机室内时。由于送风机所输送的空气比较清 洁,故条文规定送风机及电动机可选用普通型,但应在送风机出口干管上设置止回阀,送风机停运时, 防止爆炸危险环境内的可燃或爆炸危险性气体通过风道倒流回送风机。
6.2.6因为在通风系统开车之前通风管道内可能有爆炸危险性气体存在,因此,要求莎压室、电动 机正压通风系统的通风机和电动机,均应为防爆型。
6. 2. 7 GB 50058第2. 2.2条第二款规定“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值的10%" 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域,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使用的可燃和爆炸危险性物质是少量的,通风量是较大 的,浓度甚低,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的化验室、分析室的通风柜的排风系统,其排风机和电动机以往也 均采用非防爆型。
6.2.8甲、乙类生产厂房的排风设备在通风机室内可能泄漏燃烧或爆炸危险性气体。为防止上述有害
气体再次被送入甲、乙类厂房,因此规定甲、乙类生产厂房的排风设备和送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通 风机室内。
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送风设备与丙、丁、戊类生产厂房的送风设备布置在同一个送风机室内时, 为防止其中某一送风系统停运而使燃烧或爆炸危险性气体倒流入送风机室,故规定应在每个送风机的 出口处装设止回阀。
6. 2. 9〜6. 2.12这些条款规定了净化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物质的除尘器的布置要求,目的是在一旦发生 燃烧或爆炸事故时,尽量缩小其波及范围;国内外均有因通风除尘设备发生爆炸而造成严重事故、危 害人身安全的事例,本条参照GB 50019中的有关条款,作了相应规定。
6. 2.13本条规定的目的是在•旦发生爆炸事故时,尽量缩小其波及范围。
石油化工企业中,由于有个别生产用的泵,罐类设备布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此时为其服务的 通风设备与管道,只要认真釆取防爆措施,也可以安装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6. 2. 14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放电,有引起爆炸危险性气体或粉尘爆炸的可能,因 此,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通风系统和排除空气中含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的设备及管道均 应釆用导电性能良好(电阻率小于106Ω∙cm)的材料接地。
6. 2.15本条目的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有些工业建筑所排除的气体腐蚀性较大,需要用硬聚氯乙烯 塑料等材料制作风管以及风管的柔性接头处难以釆用不燃材料制作,因此规定这些情况下,风管及柔 性接头可用难燃材料制作。
6. 2.16为了便于检査维修。采用金属管道有利于导除静电,消除静电危害。
6. 2.17木条规定了应设置防火阀的部位。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是建筑内部火灾蔓延的途径之 一,要采取措施防止火灾穿过防火墙和不燃烧分隔物等位置蔓延。参见GB 50016第10. 3. 12条的相 应规定。
6.2.18新增。试验和爆炸事故分析均表明,用于排除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碎屑,包括铝粉、煤粉、 硫矿粉、人造纤维和面粉等的除尘器、过滤器和管道,如果设有泄压装置,对于减轻爆炸时的破坏力 较为有效。泄丿K面积大小应根据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的危险程度,经计算确定。泄压装置的布置 应考虑防止产生此生灾害的可能性。
对于处理净化上述易爆粉尘所用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为缩短输送含有爆炸危险性的风管长度, 减少风管内积尘,减少粉尘在风机中摩擦起火地机会,贍免因把干式除尘器布置在系统的正压段上引 起漏风等,本条规定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设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6.2.19近年来引进的国外装置和国内设计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对甲、乙类生产厂房和正压室,例 如乙烯、丙烯、氢气和丁二烯等生产厂房,在厂房内容易放散或积聚可燃和爆炸危险性气体、蒸气的 地点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当达到设定浓度值时,自动发出报警信号,这对保证安全生产无疑是十分 重要的,故条文予以推荐。
检测点的数量应根据生产装置的大小和危险程度而定,一般不少于两个。
报警浓度设定值根据GB50058第2.1.3条第三款4项规定* “对区域内易形成和积聚爆炸混合物 的地点设置Iil动测量仪器装置,当气体或蒸气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值的50%,应能可靠地发出信号……”; 对正压室报警浓度设定值定为爆炸下限的25%系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笫13部分''正压房间或 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第5. 1条注1制定的。
6. 2. 20甲、乙类生产厂房,由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较大,厂房内设置的送、排风系统,一般 都随生产常年运行,为了及时了解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所以宜在生产控制室、操作室或便于操作人 员观察的地点,设置运行信号灯监视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
6. 2. 21强调空气调节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需要联锁。一旦发生火灾,应及时切断通风、空气调节设 备的电源,防止火灾蔓延。
6. 2. 22材料的选用规定。电加热器的安全规定。
6. 2. 23通风管道和调节阀件,一般采用碳钢制造,由于活动部件剧烈摩擦,阀件与风管壁撞击,易
产生火花而导致事故,因此,甲、乙类生产匚房内的通凤■系统和排除空气中含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 ,^a⅛⅛>
部排风系统,其活动部件及阀件,成采用防爆型。一般采用阀板裙制电通风机叶轮采用铝合金。
^ " "■ '二二 '二二尤E芸r`寸建筑物的墻、隔断和楼板处应用防火材料密封,是为了保证被穿越的 围护结构具有规定的耐火极限。., - J '
' ⅛wil风管各支管节点处不应设置调节阀,以免在间歇使用时关
* ⅛⅛½"
阮驀穿过其他房间,
⅜ k y ⅝
⅝
6. 2. 24新增。通过式风管穿逢 围护结构具有规定的耐火极限。
6.2. 25新增。排除有爆炸危险, ,
闭阀门处聚集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浓度,一旦开机运行时引起爆肾。
对排除剧毒物嘛整统标压管段长度加以限制,并规定该系统的」虱f S 目的是为了防止囚爾毒物却漏出而污染其他房间和毒害人体。•
山"ɪ:jfesft而污染其他房间和毒害人体。•
。规定本条的目豚是为T-⅛M:缩小灾害車故涉及的范陈
6.2. 26 新增 _ _ _
6. 2. 27新增。易于排除仃"'气体或含有粉尘系统的通风系统的排风口,宜采用優形风蟬或'防雨风帽, 目的是把这些音害物排X高空,以利「稀释。
7 煤化工..
本章濟增您Sf輦。
规遛T賣案濾S系统的使用范围O
7. 1
§ ~i≡Sa⅛≡s∙∙, 趙 SS- ==. L.=-= ⅛.-=≡; '==- ■ V= 3--^rj 参 拜 参 笈
主聾考應奏望清扫设备在温度升高时,煤粉可能产生的燃,利用氮气阻止煤粉的禳燃」"
S M-==:•:--=---,薑 1 寰箏A" ⅞
输煤系细I-F卸煤沟通风换气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潮湿空气改善空*品质。一般通风量夏季换气次
7.2
7.3 g曾…,資 _____
数宜按眾:IVh计算a Im⅛sos
7.4因hl ⅛BM统周围环境贏件-嗷较差
,强调进风口的位置要设在室外牛气清洁的地点。如高出
风机室φ⅛? L "
7.5弛条规定煤仓间没有条件开设通词室外的窗户时,WW机械通风,但应控制通风量,,防止煤尘 二次飞& 煤仓间通风换气主要是排除夏季室内余热,当有通向室外的侧窗时,尽量利用自'然通风(或 穿堂风),J般不再装设屋顶风机排风。煤仓间制粉系统管道及设备较多,产生点多,落尘也多,为防 止二次扬尘,规定不宜采用机'拠W旳削、
7. 6电梯机房内安装有电气控制设备、机械住动装置、PLC控制柜等,」如果机房通风不良会影响电 昌沪夂的忍堂亨汗 - 一 二= 「= 一
K设备的止吊E仃。 次";
7. 7电气设备的环境最高允许温度J锻不超过40« 但在长期高温环境下运仃将加速电气设备的老 化而影响AMM>o1W虑到配电装置室内的开关柜有通凤气流的攢曲阻隔作用以及0前低压配电装置 室内常设的干式变压器散热点过于集中:将使届部区域温度过高•为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要求厂区内的总降压站、总变配电站亠装置变配电站等的配电裝置窒夏季室内环境温度不宜高于 35°Co在夏热冬暖和眞热冬冷 -’
7. 8目前配电装置室内大多设有于式变压器.Wt电气线缆检修时的烧焦、发热引起的俺珈味及火 后的排烟等,都要求电气配电装置室设有事故通风机。在没有设置空气调节装/的电气配电装'敞钟 故通风机吋旅做通风机用。
7. 9通常屮小容■邸J发电机组才设仃出线小"•般出线小室设置布汽轮发电机滂下部,周I目环境北 常恶劣,而电气出线电流很大,运红过程屮将产生從的余热,因此,要设计机械通风来排除余热, 保IiIJUz C设侪的安金运行。.
/. 10-7. 11 SF以 利性能优良的汽体绝缘与火弧介质,I l益广泛地应用在电气设备中。纯SR是■ 种无色、无味、无吳、无咐勺不再燃、"JJk缩的液体惜性气体,化学性质极为稳足,微溶「•水,不与 碱反应,约比空'Cl倍,临界温度为45.65 在牛产SE/C体时会伴随右多种石或气体产牛,并 会混入产品气中。SR在电气设备屮经电妃.火花放电及高电)kλ∣li流电弧的作用下,III「杂质 的存在(尤其是水分的存在)使SR气体中产生多⅜F由硫、氟、氧、氢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
中相当部分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和毒性。这些杂质的存在,不仅会使电气设备的性能劣化,而且 会危及设备运行和检修人员的人身案AH"秉瑕<岬通风措施,以免工作人员中毒事故的 发生。
SF6气体中含有的有蕙濺电弧产生的气体及碎貨吸系统及粘膜等有一定的危 害。因此装有SFs设备的旳气袜做窒应姬袖舞i6由于SFs气体比空气重4 倍,其附带的大部分賣声瘙禽⅛L弧产生的气体及粉检衅極定吸风口应设在下部o
按GBZI和间空气中的含量不得超过6 00Omg∕⅛3«.; //' \
对最不利蘇于室内有害物质所需通风量的计算,结换气量。为避 免通风死角,焰由枭糜量,故规定电气设备室的通风换气量不少于
在发生事⅞^S齢 - - *3、瘫风。閱此,现行《六
氟化硫电嚥备中气彝管E代心,,则,'!:■ h. I. /. i√.∙1∖.∙ll⅛i,'、:,“.化硫电崙发臺声警造成气体外 逸时,人员应立∣<⅛现场.'I .' WJTJ庁北.?■■/■•!,' .∣I1√∙∕^ !∙ 15min-一次广在事故发生4h 内,任何久辰遂成屋内应"-j''!K∙ EZIuEU Ih !.;JL \ -!-lJlL然可⅛1屈J⅛措施,但 在清扫站M茅用上述宀"由 —
喚Ifi岬⅛缺少运行事故的处理实1 . {能根据上述规定来确定I ∣⅛*⅜4≠15min
一次'金磁速J事故排风量按不少于4次/h IV U! 5; V ɪ S '
∣r-^⅛⅛,有害气体外逸,分解成彳 •成分复杂,但大多比空气⅛,β⅛⅜房间下
部,机有一种氟化氤(HF) 色极短的时幅膺鳍鸯成稳定的
分子下沉到室内F部。因Itl : 郛的有害气侷鶴Ktg见,
也楠i如||勰部分室内上咅问∖. √M,i∙ i: I-;rri'i,j r. ι⅛r,J":' 定,故规定:寸在下 部换气次数为7 多亍,通风换∣⅛⅛j!f少于
4 ⅛∕hj这涂规定后,便于设计人员执彳「,时仅技州攵排风设计,同时也满足了正常feW1⅛fc风换 气。*夢⅜ 1 '
7. 12 ''石油傳工厂普遍采Ji<∙.Γ,<UΓ!./: -'J⅛.∖∣ J ,√V - ∣i∣.i,!. .?;'•: 7-' r⅛ 250kW. fθ∣ψf 8p0kW, 最向至 125OkWo 常釆丿川'W:" 7<.∣'.Ki i⅛ ■; I 'i'√rLk ',卜'两种类型:⅛⅛fc 水冷
却鹽皿飆冷排热型。 -一:
在运行过j∣l'∙∣∙. h√∣M4<冷川顷带L •'、"E•«,但机组机体、排烟气管道 及排用亀矗声&还会将大'皿心 心内(JI-■■■'机允「丨「卜,M度为5°C霸OW R环境温 度将商函第⅜⅛发电机阡U 件•宀十:"顼机二叩:『、测定环境当环境
温度⅛⅛函实际发'ι..∙- * ∙!i 3%“ w∙、顷保机∙"∙h Il- '•!定柴油i‰a⅛械通风系 统夏季擱蒐昴翎ft的排八'i IV √ J1-M,l-..l-J ..L么地'.'L
柴W般剛室¥般设彳 ^ 运 :油气及龛气⅛/室内,并且
柴油发电術曲!廟中÷∕∙n>U∣',∙∙.∣ S " .∙. ⅛n.∣i^!∣!∙. ∣∙.1. ,J1'Λ¾ C。和购旨醛等撬•物质,为安 全起见并保* 能及 5⅛ ∙l'∙ 'ʌl I: Λ '.■•:■■. :,W 加,.'∣∙J√ I- ;'E i、少于 10 次/h。
7.13柴油⅜⅛⅛a⅛⅝^ 一 —. 一 源,因为%細发电©足観U正常运行电源是
不运行的。 / ‘ .'—
8正压室 ` ., ,,..
8.1在石油化工生产面中由于条件限制,仃些电气室、仪农控制室和分析室等不得不设置在爆炸危 -‰. ^ ^
险区域。室内的电气、仪弟利分析设备等又都属非防爆型,有很多易发生火花、电弧的触点,分布也 较分散,极难对其进行局部防爆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应将该室设计成正压室,以正压通风系统连续 地向室内送入足量的洁净空气,使室内保持•定的正压,防止室外爆炸危险性气体侵入室内。这样, 正压室虽处于爆炸危险区域,但室内却属于非爆炸危险环境。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9-13(1982年)标准对正压室的设置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由国内设计或国外引进的部分石油化工装置均设有这样的正压室。工程实践证明,正压室是安全 可行的。
8.2严密的围护结构,是以最少的送风量保证正压室设计正压值的关键。
8.4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9~13(1982年)标准第6. 2条规定正压房间"……在门和窗都关闭时,相 对外部大气应保持有25Pa的最小过压”。
以往国内正压室设计正压值采用2mm ⅛O~8mm H2O (约20Pa~80Pa):弓I进国外的化工装置 的正压室,其设计正压值为3mm H2O-IOmm HQ (约30Pa~IOOPa)。
本条结合国内外设计经验和IEC标准的规定,确定正压室内设计正压值为25Pa〜60Pa,此值相当 于风速6.45m∕s〜IOm/s形成的理论风压。一般正压值不宜过大,否则外门的开闭也很困难。
8.5送入正压室的新风量应是保证正压的有效通风量。
按附录.C提出的换气次数计算法较为简便,但由于正压室的正压通风量与房间容积并无直接关系, 所以用换气次数法只是概略计算,换气次数略有调整。
8.6正压室设置余压排风口能可靠、稳定地控制设计正压值和合理的进行室内气流组织及空气置换。
正压控制设备有多种,诸如差压式电动风量控制阀,差压式电动余压阀,机械余压阀,过滤式排 风口等。前两种灵敏度、可靠性好,但目前尚无防爆产品。机械式余压阀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投资 较省,但要求较好的保养和维护。过滤式排风口简单经济,无活动部件,但积尘后阻力大,需要清理 和调整。
余压式排风口安装方位的要求,主要是为防止室外风压的影响,以保持正压室内正压值的稳定。
8. 7正压室多用于石油化工企业中的电气室、仪表控制室和分析室等,它们是生产的动力和指挥中枢 及质量控制中心,是生产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压室能否连续稳定地工作,关系到生产能否安全正 常地运行,国内外石油化工装置的正压室对正压通风系统从设备和电源方面都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
8.8本条规定正压室的两道外门不可同时开启。因为外门洞口大,经常开闭,如果两道门同时打开, 即使是短暂的时间,也会使正压值急剧下降,破坏正压室的正压条件。
8.9在正压室的通风系统开车之前,室内并无正压保证,室内空气也未经置换,可能有爆炸危险性气 体存在,因此通风系统的电气开关应为防爆型,并要求供电与通风系统的开停车的程序要按条文的规 定进行。
8. 10正压室内设置正压指示仪表,可随时指出室内的正压值,从而了解正压通风系统的运转情况。
在正压室的失压处理上,本条规定为失压Imin钟后报警和备用通风机自动投入,考虑开门造成 的失压,允许Imin钟内恢复,防止报警频繁。条文没有规定自动切断室内电源,这主要考虑到正压 室内的电气、仪表设备大多与生产装置直接关连,切断正压室内的电源,将导致生产装置停车。众所 周知,石油化工装置多为连续生产,最忌突然停电、停车,因此,在考虑正压室安全的同时,还要保 证生产稳定,非不得已,不釆取停电、停车的步骤。如果备用通风机投入后仍继续失压,由现场操作 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作紧急处理,直至停电、停车。
9电动机正压通风
9.1正压通风的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应是管道通风型,以机械通风的方式向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的外 壳内连续地充入洁净空气,并造成壳内任一点压力高于环境压力,该正压足以防止外界气体侵入壳体 内部,从而达到防爆的目的。
9. 2国内外有关标准或工程中对电动机内正压值的规定有下列几种:
1 GB 50058第5. 2.4条第四款规定:“在电气设备及其通风系统运行中,其风压不应低于
50Pa......”;
2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9-2(1983年第3版)第12条规定:“外壳内和连接管道内可能发生泄漏 的每一部位相对于外部大气压均应保持0. 05kPa的最小过压”;
3日本《电气设备防爆指南》规定在电气设备内部的所有部分,都应保持比设备周围的压力高 5mm H2O 以上;
4某厂由英国引进的压缩机之同步电动机及其附属的同轴励磁机,设计内压不低于0. 5in H2O (12. 7mm H2O)。
本条文根据GB 50058规定的50Pa进行修订。
9.3根据计算和实践证明,风冷式电动机的冷却通风量远远超过为保持正压所需的通风量,所 以风冷式电动机按满足冷却要求计算的通风量完全能够满足正压的要求。
一般电动机用于海拔1 OOOm以内的设计环境温度为40°C,故本条规定进风温度不超过40 °C,冷却温度过高,电机的输出功率将下降,冷却空气温度与电机输出功率的关系见表3:
表3冷却空气温度与电机输出功率关系
冷却空气温度,OC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输出功率增减,% |
+ 8 |
+ 5 |
0 |
-5 |
-12.5 |
-25 |
当电动机用于高海拔地区时,电机属特殊设计的,则应按电机厂的资料确定进风温度,如缺 乏资料,可按《电机使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技术要求》的规定执行,如表4所示:
表4海拔高度与冷却空气温度的关系
海拔高度,Hl |
1 000 |
2 000 |
3 000 |
4 000 |
冷却空气温度,nC |
40 |
35 |
30 |
25 |
电动机出风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则对电动机的冷却不利,过低将使通风量增加而多耗 能量,进出风温差因电动机内部气流组织和通风槽的构造而异,一般约为12。C〜18°C。
关于电动机的最低进风温度,要求并不一致,一般要求为0笆〜一5°C。在寒冷地区,冬季 室外空气温度低于0°C或一5。C的时间很长,如采用空气直流式电动机正压通风,空气将需要加 热,显然很不合理。因此,首先应要求电动机制造厂提供适应低温进风的正压通风型电动机;其 次再考虑设计冬季可部分循环的正压通风系统;只有在上述办法无法实行时,才采取加热空气的 办法。
9.4空气闭路循环式正压通风系统,由空气冷却器、循环冷却通风机和空气过滤器、补风定压通风机 及通风管道等组成,两台通风机均同时连续运转。
补风定压点设于循环冷却通风机的入口侧,可使补风定压通风机以最小的压头保证整个正压通风 系统各个部位的设计正压值。
当正压通风系统及电动机外壳较密闭时,系统的漏风量一般不会超过循环通风量的10%。
9. 5本条是根据GB 50058第2. 5.4条第五款的规定修订的。
9. 6空气闭路循环式电动机正压通风系统是一个密闭环路,但在停车期间,难免由系统缝隙侵入爆炸 危险性气体,因此,在主电动机开车前网先由补风定压通风机对环路内的气体进行置换,为此要求设 置可启闭的排风口,在置换时开启,置换后关闭。排风口的启闭可设计为自动的或手动的,视生产装 置的自动化水平由设计决定。
9.7保持主电动机内正压的主要转动机械是通风机,设置备用通风机的目的是保证主电动机不会因通 风机故障而失压,影响生产和安全。
但通风机毕竟是简单的转动设备,故障率较低,生产实践中因风机故障而迫使主电动机停车的实
例较少,故条文中也指出可不设备用通风机的具体条件。
9. 8设置正压值指示仪表和进排风温度發"FW的瞇IIi)断正压通风系统是否正常。
关于失压的紧急处置,在GB 50^0 2. 5. 4条第四款中规竜%•••••当风压低于50Pa时,应自动 断开电气设备的主电源或发未推荐自动切断主K其理由见本规范条文说明
萩部分,其供电负荷亥屜除因正压通风系统
8. IOo
9.10正压通风系统是 的电源故障而危及主呼
■'规范性阳淤.
石沖化丁车间掛壬次的
石明化王 的通风1 .
本表系# 袂写年以后引「进欧 瞰气次数和J
(资料性附录)
室内计算温度
年代曾射一些车阊进行测定。
国内设计聲聲灣 牛综合制定
工艺专业提
,F石油化工车间换气次数的MX. ι''∕ι⅛,i.lfc规模、厂房大小、设备
程度#生产流fg及操作条件统同皿不I J- B I . <■ B 2、表B. 3所列换气次数卓 整 I 换气次数法,•,、•"" ∙∙,∣.∣; <^Λ⅛Ψi- JJ ∙√!iP√l∕<∙≡ 确定全面通脉
的换气次数日!■;: . :%,<•♦ I'/ `il T:U i∣'∣√⅞.i'y√M^∣
υHθ∣<气次数是根孑-iUJ.'V..!! :.> "IEWW ('/;'■■ I: 值广典计人员的要耳∙ F俄? ∙∣E".,∙∣间卩气M ";3: ∣⅛3∣∣SHG∕T206^.,
设备先进
订略作了调
公司提供的i∣J^⅛算出的。 入。方便设讨而遍或
I I
闹录'■
(现范忤附
汗压室换日次放
毒矿换气次数系引自IN'I匸热通W罕戒i"?设计W關.乙表6—5。瓣对零僮4行了圆
.■■ ...⅜ι f r¾. f
本WWtt上版换WJ j<√. .j,i∙,'il. "、“1诉「:・::、."雁能不应費约应要求做
保证室内JE压值所必1∙∙ ∣ri∙!1 -IJ. ∙'∙'∙√IKil<∕:计l∣.∣T !∙∣∣-∣√l∙7构渗漏风代的哆确定,仅在 缺乏资料新计算时%方'ΓlT,.,∙' '■::■■加;
O CM
I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石 油 化 工 行 业标准 石油化工釆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H/T 3004—2011
*
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工程标准发行总站发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
邮编:IoOOlI 电话:(Olo) 84271850
石化标准编辑部电话:(OIO) 84289937
读者服务部电话:(OIO) 84289974
http: //www.sinopec-press.com
E-mail: press@sinopec.com.cn 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
开本880X1230 1/16印张3. 25字数95千字 ■年8月第1版2011年8月第1次印刷
*
书号:155114-0294 定价:38.00 元 (购买时请认明封面防伪标识)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