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9.260.20

K 35


λ∙7∙.; v ∙.√ .∙: →iΛ N∙. .∙∙ >∑ Edj∣∣i^¾

Vile5

*rE三三済三: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2476.1—2013

代替 GB 12476.1—2000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EleCtriCaI apparatus for USe in the PreSenCe Of combustible dust—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IEC 61241-0 2004 MOD)

2013-12-17 发布                                       2014-11-14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卷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结构

5温度

6 夕卜壳材质

7紧固件..........................門

8联锁装置

9绝缘套管

IO粘接材料

11 EX 元件

12连接件和接线空腔

13接地导体或等电位导体连接件

14电缆和导管的引入装置

15 产生辐射的电气设备

16旋转电机的补充规定

17开关的补充规定

18熔断器的补充规定

19 插头和插座的补充规定

20灯具的补充规定

21帽灯和手提灯的补充规定

22装有电池的设备

23 型式检査和试验

24例行检査和试验

27非铠装电缆和带金属编织层的电缆引入装置的夹紧试验

28铠装电缆引入装置的夹紧试验

29 标志

30防爆标志示例

附录A取得防爆合格证的检验程序

1引入点和分支点示意图.......................................................................................12 2螺纹紧固的公差和间隙.......................................................................................15 3细杆紧固螺栓头下面的接触而..............................................................................16 4涂导电漆电极的试样..........................................................................................24

1使用环境温度和附加标志.......................................................................................7 2保护导线的最小截面积.......................................................................................H 3原电池............................................................................................................18 4蓄电池............................................................................................................18 5 冲击试捡 .........................................................................................................20

6对连接件用绝缘套管的螺栓所施加的力矩...............................................................21

Il

-lɪ.            ■ ⅛

刖 舌

©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 12476(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以下部分:

1部分:通用要求;

2部分:选型和安装;

3部分:可燃性粉尘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危险场所分类;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D”

5部分:外売保护型“tD”

6部分:浇封保护型“mD”

——第7部分:正压保护型“pD”

8部分:试验方法 确定粉尘最低点燃温度的方法;

9部分:试验方法 粉尘层电阻率的测定方法;

10部分:试股方法粉尘与空气混合物最小点燃能宣的測定方法;

本部分是GB 1247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 2009的规定组织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EC 61241-0:2004(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部分:通 用要求》(英文第-版)。但本部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GB 12476.1-2000的修订GB 12476.1 2000的主要技术内容由GB 12476.5 2013«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5部分:外売保护型 代替。

本部分在技术上与IEC 61241-02004存在如F技术差异及其原因:

一考虑到我国的防爆电气设备检验汰证的型式批准和IEC国际标准(对批准程序没有规定)存 在差异,我国对防爆电气设备的型式批准程序为防爆合格证制度。因此在制造商贵任一章中 增加r取得防爆合格证的检骑程序,见附录A.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参加起草的单位:创正防爆电器有限公司、电光防爆电气有限公司华荣科技股份冇限 公司,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黎明防爆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宝临防爆电器有限公司、浙江创新电 机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建国、黄建锋、石晓贤、李江、白照吴、郑振晓、翁振克、李书朝、陈瑞,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 12476.1 2000 β

在生产、加匚、运输和存贮中产生的许多粉尘是可燃性的。如果粉尘与空气混合成适坤比例,当点 燃时粉尘能够退速地燃烧产生巨大的爆炸斥力,在可能出现这类可燃性材料的场所中,常常需要使用 防爆电气设备,必须釆取适u5的预防措施,确保所有电气设备得到足够地保护,以减少点燃外部爆炸性 环境的可能性在电气设备中.潜在点燃源包括电孤、火花、热表面和摩擦火花.

在空气中出现危险数量的粉尘、纤维和飞紫的场所被划分为危险场所,并且按照危险程度被分成三 个危险区域,

一般情况下,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来确保电气设备的电气安全,即:一种方法(只要切实可行)应将 电气设备安装在危险场所外;另一种方法按照电气设备使用场所推荐的方法进行设计、安装和维护.

电气设备凹能会通过下列几种途径点燃可燃性粉尘:

——电气设备表面温座高于有关粉尘的最低点燃温度.粉尘点燃的温度与粉尘特性、粉尘是以粉 尘云或粉尘层状态岀现、粉尘层的哆度和热源的几何形状有关;

电气部件(如开美、触头、整流器、电刷及类似部件)的电孤或火花;

积聚的静电荷放电;

-一辐射能量(如电磁辐射

与电气设备有关的机械火花、摩擦火花或发热。

为了避免点燃危险应做到以下几点:

―可能堆积粉尘或可能与粉尘云接触的电气设备表面的温度须保持在本部分所规定的温度极限 以下;

任何产生电火花的部件或其温度髙于GB 12476.2 2010规定的温度极限的部件应

安放在一个能足以防止粉尘进入的外壳内;或

限制电路的能虽以避免产生能够点燃可燃性粉尘的电孤.火花或温度;

避免任何共他点燃源。

如果电7设备在其额定条件下进行操作,并且按照相应的实施规程或要求安装和维护,例如防止过 电流、内部短路故障和其他电气故障,那么符合本部分就能达到要求的安全水平。尤其車要的是严酷程 度和内部或外部故障的持续时间能被限制在电气设备缝续运行而不损坏的数位°

若干技木已用于危险场所中的防爆电气设备t.本部分说明r这些防爆技术的安全特征.规定了 所采用的安装程序。最主要的是遵守正确的选型和安装程序.以保证电气设备在危险场所中安全使用.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1范围

G" 12476的本部分规定了在可燃性粉尘存在的数量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危险的环境中,用仄可的 保护技术保护的电气设备的设计、结构、试羚和标志的通川要求n

本部分由下列GB 12476部分专用防爆型式标准补充或好改:

——第5部分:外売保护型D”

6部分:浇封型“mD”

注:GR124'W.2给出了电气设备的选洋?∏安装者南.木部分范⅛1內的屯气设务也可以遵守共他标准,如GBM36.1 的补充要求.

隹可能同时岀濒分別出现可燃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的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要求増加-些附 加保护措施n

木部分对直接与爆炸危险之外的安全要求没有规定,

当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其他环境条件要求.如防水和訪腐而采用其他窃护方法时,则该防护方法不得 对外壳的整体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本部分适用于火气条件下形成的可燃性粉尘环境<

本部分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火气中的氧印可燃烧的炸药粉尘或白燃物质"

本部分不适用于瓦斯和,/或可燃性粉尘引起危险的煤矿井下以及煤矿地庙装置用电气设备.

本部分未考虑由粉尘散发出来的可燃性或毒性汽休而引起的危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成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廿期的引用文件,仅江日姬的版本适用于木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皈本(包括所冇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0.1 2C08 内六角圆柱头(ISO 47622004 ,MOD)

GR/T 1C40. 2-2005 型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捡条件 (ISO 527-2:1993,IDT)

GB/Tl043.1--2008筮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ISO 179-1 2000, IDT)

GlVT 1408.1- 2006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第1部分:工頻下试验(IEC 60243 1 1998, IDT)

GFVT I8OO.2-2OO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 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 限偏差去(ISO 286-21988,MOD)

GR/T 2∙jlδ-2OO3 普通螺纹 极限偏差(ISO 965-3 1998, MoD)

GB 3836,1 2Q1C∙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IEC 6G079-0-2007,MOD)

GB 3&36.3—2CO 爆停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増安型“c”保护的发备(IEC 60079-7:2G06 JDT)

GB 3836.4—201。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木放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IEC 60079-11 2006. MC)D)

GB 4208 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IEC 60529 = 2C∙0I JDT)

GB/T 4942.1- 20C6 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JP代玛)分级(IEC 60034-52OoCJDT)

GB/T 5008.1-2005启动川铅吸蓄电池 技术条件(IEC 6C09o-l 20C0,MOD)

GB/T 5277 1985

紧固件 螺栓和  J;LlI (eqv TSO 273 J979)

六角头要栓(eqv ISO 4014:1999)

六角头螺栓 全螺纹SqvSO -1017:1999)

硫化橡胶或热刎性程胶硬度的測定(IO-IoC IRHD) (ISO 48:1594,IDT)

1 型六角螺(eqv ISO 4032s1999)


GB./T 5782—2000

GlVl' 5783-2000

GB/T f>G31 1998

GB/T 617O→3C∙O

GB/T 8897.1-2OG8 原电池 笫 1 部分:总则(IEC 60086-1 2007,MOD)

GB∕T914∙4 20C3 普通蝶纹 优选系列(IS() 262 1998,MOD)

GB/T 9341 -2008 堑料 弯曲性能的测定(ISo 1782001-IDT)

GB/T 11026.1 2003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姑果的评定 (IEC 60216-1 2001,Ir)T)

GB/T 11026.2 2000 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的导则第2部分:试验判断标准的选择 (IEC 6C216-2≡1990 JDT)

OB 12476.2 2010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IEC 6124i 14j20Q∙l,lDT)

GB 12476.5--20i3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5部分:外壳保护型“tD”(IEC 61241-Ir 2004, IDT)

GB/T 12176.8-2010时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 第8部分:试验方法 确定粉尘最低点燃温 度的方法(IEC 61241-2-1:1994,IDT)

GB/T 13259—2OS 高压钠灯(netɪ IEC 606622002)

GRl4048.3 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髙器、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绢 合电器(IEC 60947-3 2005, IDT)

GlVT 15112-2011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祖方形排气式铜说単体蓄 电池(IEC 606232001,IDT)

GB/T 16422.1-2006燃料实验室光源暴网试脸方法 第1部分:总则(ISO 4892-1 19*)9,IDT)

GB/T 19639J 2005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技术条件(IEC 61056-1 2002,MOD)

GTVT 23*6—2GO8 低吊钠灯性能要求(IEC• 61922001,MOD)

HG 492—2009

空气质量词汇

低硬度硫亿橡胶(IO-35国际橡胶硬度)硬度测定

玻性吾电池 圆柱形密封可充电竦镉单节电池

碱性担电池整体密封的扣式可充电棟铜电池


ISO 1818:1%

IEC 6028599.3

IEC 61150;1992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涪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粉尘 dust

在大气中依靠自身重呈质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冋的包括纤维和飞絮在内的 固体微小颗粒(包括HG 492—2009中定义的粉尘和颗粒九

3.2

可燃性粉尘 COnIbUStibIe dust

与空气混合后可能燃烧或娴燃,在常温常压下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3.3

导电性粉尘 CondUCliVe dust

电阻率等于或小于10' Ωm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3.4

爆炸性粉尘环境 explosive dust atmosphere

在大气条件下,粉尘、纤维或飞紫状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燃烧将传遍整个 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3.5

粉尘层的最低点燃温度 In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a dust Iayer

规定厚度的粉尘层在热表面上发生点燃的热表面的最低温度。

LGB 12476.8—2010,见定义 3.3]

3.6

粉尘云的最低点燃温度 minimum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a CiUSt CJOUd

炉内空气中所含粉尘云出现点燃时炉子内壁的最低温度<■

[GB 12476.8 2010,见定义 3.5,修订]

3.7

电气设备 electrical apparatus

全部或部分利用电能的设备.

注:这些设备包括发龟.输电,配电,蓄电、电測、调节、变流、用电设备和通信设备等.

3.8

定额rating

额定值和运行条件的集合.

3.9

外壳 enclosure

构成电气设备防爆型式和/或IP等级的整个壳壁、门、盖、电缆引入装置、操纵杆、芯轴和转轴等,

3.10

尘密外壳 dust-tight et*√losure

能够阻止所有可见粉尘颗粒进入的外壳.

3.11

防尘外壳 dust-protected enclosure

不能完全阻止粉尘进入,但其进入最不会妨碍设备安全运行的外壳

注:粉尘不宜堆积在外売内易产生点燃危险的位置上。

3.12

防爆型式 IyPC Of PrOteCtiOn

为防止点燃周围爆炸性环境而对电气设备采取的各种特定措施.

3.13

最高表面温度 maximum SUrfaCe temperature

在规定的最高环境温度条件下,对规定的无粉尘或粉尘层覆盖条件进行试验时,电气设备表面的任 何部分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注:该温度是在试監条件下达到的.由于粉尘的隔熙性该温度随着粉尘厚度的増加而升高

3.14

允许的最高表面温度 maximum PCrmiSSibk SUrfaCe temperature

为避免粉尘点燃.在实际运行中电气设备表面允许达到的最高温度C

注:允汗的最强表而温度取决于粉尘的类型是粉尘云还是粉尘层.如果是粉4'层.取决于其摩度和采用的安全系 数(SLGB 12176.2- 2CI0 6 章),

3.15

区域 ZOneS

根据爆炸性松尘/空气环境出现的频次和甘续时间对爆炸性粉尘环境划分的场所"

3.16

空气中爆炸性环境以可燃性粉尘云的状态连续出现、长吋间存在或频繁出现的场所,

3.17

在正営操作过程中,空%中爆炸:性环境以可燃性粉尘天 夥态可能岀现或偶尔土现的场所.,

3.18

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空气屮爆炸性环沒以可燃性粉尘厶的状态不M能出现的场所,如果出现仅是虹 时轲存在豹场所,

3.19

电纏引入装置CabIe entry

允许将一根或多根电缆或光缆引入电气设备内部并能保证其防爆型式的装置。

3.20

导管引入 CUndUitelItry

将导管引.入电气设备内而仍保持其相应防爆瑁式的方式。

3,21

压紧件 compression element

毛養引入装置中用于对密封圏施加压力以保证其.有效功能的部件“

3.22

夹紧组件 clamping device

引人装置中用于防止电焼的拉拽或扭转传递到连接件的部件」

3.23

密封圈 SeaIing ring

电攻引人装置或导管引人装賞中,保证引人装置与电缆或导管与电缆之问的密封所使川的环状物。 3.24

接线空腔 terminal CumPartmCnt

与主体外壳连通或不与主体外壳连通,包括连接件的单独空腔,或主外壳的一部分。

3.25

廷接件 ConnCCtiOn facilities

用于与外电路导线进行电气连接的端子、螺钉或其他零件,

3.26

绝缘套管 bushing

用亍将-根或多根导体穿过外売壁的绝缘部件“

3.27

单体电池CCll

构成蓄屯池最小电气单元的电极和电解质的组合°

3.28

原电池 Primary CClI Or battery

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电化学系统"

3.29

蓄电池 SCCOndary Ceji Or battery

能够通过化学反应将电能储存并移放岀来的可再充电的电化学系统,

3.30

排气式电池 OPen CeU Or battCry

带有盖子,盖了上有通气孔,产生的气体可通过通气繼出的电池, 3.31

阀控式密封电池 SeaJed VaIVe regulated Cell Or batler>,

在正常条件下是密封的,但貝有-个装骨,当其内部压力超过预定值时能让气体逸出的电池,

注:通常.该电池不酒补充电解成>

3.32

气密式电池 SeaIed gas-tight eeɪ] Or batterj

保持封团旦在制造商规定的充电限度或温度之内运行时没冇气体或液休释放的电池,

1该神电池可帯有保护装苔,以困止内部产牛过存的危险玉力,该种电池.无需添加电解质,在使用寿命内以

蛛始密封状态工作.

2 I.述建义引A GB 3836.∙∙1 2310.此定义不可于IEV ISfi-Ol-ZOISV 4A6-01-21的定义,因为它透用于单 体电池或診电池。

3.33

电池组 batteries

以电气方式连接起来,増加电压或容量的两个或多个单体电池

注:当使用术培“单体电池C或“单体组电池”时,木部分系指单个的单体电飽组,当使用术彼“电池”或“电池组”时.

木那分系指单体电池组和电池組,

3.34

容■ CaPaC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充电的电池能提供的电信或电荷’

3.35

(电池的)标称电压 nominal VoItage (Ofa CeIl Or hattery)

制造商规定的电压。

3.36

(电池的)最大开路电压 maximum OPen CirCUit Voitage (Ofa CelI Or battery)

在正常条件下,新的原电池或刚充满电的蓄屯池可达到的最高电压。

注:表3和表4给出r使用的单体电池的纹高开路电压。

3.37

充电 CbarginR

以正常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强迫电流通过蓄电池达到恢复最初储存能量的过程,

3.38

反向充电 reverse Charging

以正常流动方向通过原电池或蓄电池施加电流的过程=>

注:例如发生在电路中过期的电池中,

3.39

深度放电 deep discharge

将蓄电池电压降低到低于蓄电池制造商推荐的电压的过程“

3.40

固有安全IhS)电池 inherentIy Sare (ihs) Cen (Or battCry)

短路电流和最高表而温度被其内阻限制到安全数值的原电池.

3.41

EX 元件 EX COmPonent

不能单独使用并带有符号“U”当与其他电气设备或系统一起使用时,需附加认证的爆炸性环境用 电气设备的部件或组件EX电缆引入装罟除外)。

3.42

符号“X” “X” Syinbol

加在防爆合格证编号后表明其安全使用特定条件的符号。

3.43

符号P” MUW SymbOI

加在防爆合格证编号后的表明该产品为EX元件的符号。

注:符号"X”和符扩U”更舛同时使用.

3.44

防爆合格证CertinCate

用于确定设备符合标麻的要求、型式试验和适应的例行试验的文件.证书可以针对EX设备或EX 元件.

4结构

4.1总则

潜在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

注:如果电气设备承受一些特别不利的运行条件(如粗暴魂运、湖混、环境温度变化、化学剂影响、腐蚀等),这时宜 规湼由用户向制造商提出要求,检瓣机构不负貪任。

4.2 20区用设备的设计和试验原则

20区用电气设备应特殊考虑。

设备应设计成功能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运行参数并确保具备高级别保护措施,

20区设备拟用于连续出现、长期存在或经常出现空气/粉尘混合物的爆炸性环境中.该区的设备 即使出现罕见故障,通过采取下列保护措施也应确保必要的保护等级:

——如果一种保护措施岀现故障,至少有一个独立的第二个保护措施提供必要的保护等级;或

如果两个故障彼此独立出现故障.保证必要的保护等级.

应在制造商规定的模拟工作条件下研究用于20区的特殊要求,

1测最和控制装置(例如仪去、传感器.控制器)通木用于过厚的粉尘层下一

2如果可行.动力设备(例如电动机、灯具、插头插座)立置于该区域之外.

4.3打开外壳

20区或21区用电气设备外壳的打开时间比F列要求的时间更快时:

内装电容器.当充电电压为200 V或以上时.放电至0.2 mJ的剩余能量;如果充电电压低于

200 V,则放电至0.∙l ∏ιj的剰余能量;或

内装热元件的表面温度辭至低于电气设备的温度組别温度。

应标志下列警吿词或等效词:

“断电X分钟后开盖”

“ X ”分钟为延迟所需时间。

另外,电气发备可设置F列警告标志:

“有爆炸性粉尘环境时请勿打开气

4.4环境条件

',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其他环境条件要求时.如跡水和防腐.则便用的保护方法不应对外売的整体性 产生不利的影响,

5溫度

5.1最高表面温度

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应按23.2的要求在有关文件中规定。

最高表面温度应按照29.2g)设置和标志,并旦成:

通过实际的最高表面温度确定;或适用时

一-按顏使用的特定m燃性粉尘限定。

5.2超过50 mm原粉尘层的最高表面温度

r 5.1中要求的最高表血温度之外,诃针对设备周围特定的粉尘层厚度规定最高表而温度 (T1.),文件中另冇规定巨按照29.2.1h)标志时除外,

5.3环境温度

通常,电气没备应设计在环境温度为20~+46 P下使用,在这种情况卜一不需要附加标志>

',电气设备设计成使河在不同环境温度范围应视为特殊情况,制造商应给岀环境温度范围,并且在 防爆A格证中规定“标志应包括符号TJT。和特殊坏境温度范围,或按29.2.11)的规定(适用时), 在防爆合格证编编‘・»S加符号“ X ”见去】

1使用环境温度和附加标志

设备

使用环境温度

附加様志

正常情况

最高∙HO 4Ci

鮫低20 *C __

特殊情况

白制造商给出并在防爆合格让中揽定

TTZ或加规定范STmnM-so r≤τ.≤

¼4C∙ I”或符 ⅛**Xr,

6外売耙质

6.1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

下列要求适用于与防爆型式有关的罪金属外売和外売的非金属部件,此外23.4.6的要求适用于

20区或21区用外壳.

6.1.1材料规定

制造商提供的文件中应规定外売及外売部件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6.1.2塑料材料

对塑料材料的规定应包括:

a) 制造商名称。

b) 包括颜色、壊充物和添加剂含虽(如果使用)的准确完整的参考资料.

C)可能的表面处理,如涂漆等。

d) 对应热稳定曲线20 00Oh点的温度指数-TIn,在该点按照GB/T 11026.1-20034 GB/T 11026.2 -2000GB/T 9341—2008规定的弯制强律降低不超过50%。如果材料在 热辐射之前试验不折断.则温度指数按照GB/T 1040.2 2006标准用I类试棒测定的抗拉强 度确定

上述特性参数应由设备制造商提供,

6.1.3符合性验证

不要求检验机构验证材料是否符合其规定。

6.1.4热稳定性

6.1.4.1温度指数

对于2021区设备,考虐到运行中的最髙环境温度,塑料外売或外壳部件最热点的温度 (见23.4.6.1)应比对应20 000 h点的温度指数“TI”至少高2KO

对于22区设备,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数据.考虑到运行中的最髙环境温度,刼料外売最热点的温 度应比对应20 000 h点(见GB/T 11026.1 2003GB/T 11026.2 2000)或连续运行温度(COT)指 数Tl至少高10 Ke

6.1.4.2耐热、耐寒和耐光照

塑料外売或外壳的塑料部件还应只冇耐热、耐寒和耐光照性能(分别见23.4.6.323.4.6.423.4.6.5)

©

6.1.5静电电荷

2021区用刼料外売或外壳的期料部件上的伸电电荷应通过下列要求加以限制,

6.1.5.1材料特性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塑料材料制成的设备应设计为避免传播型刷型放电产生点燃危险的结构

上述要求诃通过使用不加导电材料作时托的塑料来实现,然而,如果塑料加了导电材料做衬托,则 型料应具备下列一个或多个特性:

——按照23.4.6.7试验时,表而电阻不大于10, Ω,

——击穿电压不大于4 kV(按照GB/T 1408.1 2006规定的方法.穿过绝缘层进行測敏)

金属部件上外部绝缘层厚度不小Γ 8 mm(外部绝缘房不小于8 mm的金属部件,例如.测星 探针或类似元件,不大可能岀现传播甜刷型放电。当对所采用的或规定的绝缘层最小贋度进 行评定时,必须考虑正常使用情况卜使期的磨损)。

6.1.5.2限制电容或接地

应避免使用带冇IO PFL电容的绝缘导屯部件或静屯接地。

6.2含轻金属的外壳

6.2.1成分

可燃悴粉尘环境用的电气设备外壳用材料,镁和钛的总含量不能翅过7,5X(质員分数)>

6.2.2螺孔

在运行中洞整、检杏或其他操作必须打升的盖板,在外売上的紧固螺钉的螺纹孔.只有在螺纹形状 适会于外売所用的材料的情況下,才允许在外壳"攻.螺孔,

7紧固件

7.1触及带电部件

对保证防爆型式或用于防止触及裸露带电部件所必须的紧固件、只允许用工具才能松开或拆除。

7.2相容材料

含轻金属外壳用的験固螺钉允许用轻金属或娘料制成,只要紫固件材料适用丁外売材料即可>

8联锁装置

为保持某一防爆型式用的联锁装置,其结构应保证用螺丝力或扳于不能轻易地解除其作用。

9绝缘套管

9.1防止扭转

外壳中用作连接装置的绝缘套管在接线和拆线中可能承受訊矩时,成安装牢固,并保证所有部位不 转动U        W

9.2扭转试验

20区或21区川外壳中的飽缘套管应符合23.4.4规定的冇关扭转试验,

10粘接材料

10.1文件

制造商根据23.2提供的文件,应证明与安全有关的粘接材料在仍行条件下,有足够的热稳定性,以 硬适应电气设备在定额内的最高和最低温度“

10.2热稳定性

如果材料的扱限温.度低于或等于最低工作温度,∏髙于匸作屮的最高温度至少2K,则热稳定性 才満足要求,

注:如果粘接材料须承受不利运钉条件,祖造商和用户宜协布解决搭琳.

10.3检验

检验机构不必典证10.1提到的文件中所列的特性.

11 EX元件

11.1总则

EX .元件应満足本部分的有关规定,旦m以是:

a) 空外完;

b) 与设备一起使川,井n符合第1章所列一种或多种防爆型式的元件或组件,

11.2安装

EX元件可按下列方式安装: ð

Q完全安装在设备外売内部Hn兵线端f∙.电流表、加热器或显示器;浇封型“mL开关元件或恒 温器或本安型“i〔)”电源〉;或

b)完全安装在设备外壳外部(如本安型“边”传感器);或

<)部分装在设备外壳内,部分在外売夕卜(如外壳保护型F)”按钮开关、限位开.关或指示灯,电流表 或本安型“iD”显示器)“

11.3安装在设备内部

完全安装在外壳内的元件,应仪对作为单独元件不能检鸵或评定的部分.安装后进行检验和/或评 定(例如:检验或评定元件安装后的表面温度、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11.4安装在设备外部

对于安装在外売外或部分在外和部分在内时,应检捡或评定EX元件与外売之间的接触而是否符 合有关防爆型式的规定,井按23.4,2进行机械试验。

12连接件和接线空腔

12.1连接电缆

与外部电路建接的电气设备应具有连接件,但电气设备布制造中带有永久电缆的除外"所有带冇 永久电缆的设备应标志符号“X".以表明有遣当措施连接屯綺的∏rħ端。

12.2接线空腔

接线空腔和出线口应有SI够尺寸以方便导线连接。

12.3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接线空腔的设计应使导线按规定连接后,,题电坦离和电气间隙符合相应防爆型式专用标痙的规定,

13接地导体或等电位导体连接件

13.1内部连接

电气设备应在设备内部电路巷接件附近设置接地连接件或等电位联结导体连接件。

13.2外部连接

电气设备的金届外売应设置辅助的外接地连接件或等电位导体联结件。外接地连接件应与13.1 要求的连接件有电气连接。当通过装有接地芯线或等电位导体的电缆供电接地或等电位藤结导线的电 缆供电时,移动式电气设备可不设外接地连接件"

注:“电气连接”不--定冇导线连屡:

13.3不要求接地的设备

不要求接地(或等电位联结)的电气设备(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或不需要附加接地凶电气设备, 则希不设内外接地或等电位联结连接件。

13.4有效连接

接地或等电位朕结件应保证至少与根导线有效連接,导线截面积按表2的规建>

2保护导线的最小截面积

导线侨相裁面积S Tnmr

对应保护线最小截面积SIl nιmi

SM16 15<S≤35 S>35

C.s S

此外,电气设备外部的等电位联姑件应能与截而积为不小于4 mπ√凶导线有效连接。

13.5有效接触

连接件应有有效防腐措施,其結构应能防止导线松动、扭转,以便有效持久地保持接触压力’

13.6 环境                          ©

电汽连接的接触压力不应由于工作中绝缘材料尺寸因温度或湿度的变化等原因而受到影响。

13.7轻金居材料的使用

如果连接件接触的某-部件含轻金属材料,则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如连接含轻金届材料的装置应使 用钢质过渡接头。

14电缱和导管的引入装置

14.1使用

制造商应按23.2的要求在提供的文件中规定在电气设备上以使用的电缆或导管的引入装置的位 置和最大允许数最"

14.2结构

电缆和导管引入装置安装到电气设备上时’它们的结构和固定不应引起其安装的电气设备防爆性 能的失效,选用的引人装豈应适合电统引人装置制造商规定的全部电缆尺寸范围。

14.3设备的整体部分

电缆和导管引入装置可与宓气设备构成整体,即构成设备外売的-个不诃分备的主要元件或部件。

11

在这种情况下,引入装置应与设备一起进行检验和发⅛E=,

注:与设备分开,但安装时又与设备在一起约电缆引人装置.通常与设备分开试蛤但若制法商夜妥求时,可与没备 一起试

14.4防止扭转

如果电缆舟入装賞的结构使电缆扭转传递到连接件,那么应采取措施防止扭转。

14.5固定方法

导管或电缆引入装貰的引入应通过螺纹旋入到螺纹孔屮或紧固在光孔中;螺纹孔和光孔可设在:

--外壳壁上5

安装在外売内部或外売壁上的连接板上;或

--合适的填料函中,与外売壁构成-体或固定在外売壁上n

14.6堵封件

用于封堵电气设备外壳上多余引入装皆通孔的堵封件,应能与设备外壳一起符合有关防爆琅式的 规定要求,堵封件只能用工具才能拆除n

14.7分支点温度

在额定工作状态卜(包括制造商的安装规定),如果电缆或导管引入点的温度高于70 CC或在导线分 支点高于的笆'.则应在设备外部进行标志,为用户选择合适的电缆、坦缆引人装置或导管中的布绶,保 证不超过电缆的額定温度(亜图1)„

说明:

1 —导线分支点;

4  压紧元件;

5——电琉,


1引入点和分支点示意图

15产生辐射的电气设备

设备产生辐射的能景等級不.应超过卜列规定值(.见GB 12476.2)

15.1激光及其他连续波源

只冇按2G区或21区的技术妾求进行试验并符含其技术规定,产生辐射的屯气设备才世使用.同时 保证辐射进入20区或21区或在该区产生的辐射功率或幅射,即使在20区或21区产生辐射的整个部 分,以及在辐射相的任何点上极少岀现干扰的情况下均不应超过卜列数值:

对于连续激光波和其他连续波源为5 mW∕mm235 TnW

——对于脉冲冋隔至少5 5的脉冲激光或脉冲光源为0.1 mj∕mm

脉冲何隔小于5 S的辐射源被视为连续波源。

只冇在正常运行时辑射强度或轴射对「连续波源不超过ɪθ mW∕∏Hiι235 InW.⅛冲激光波源不 翅过0.5 mj∕mm产牛.辐射的设备才咿!用,

15.2超声波源

超声波没备在声场中的功率密度不应超过0.1 WJcn?,连续波源的频率不应超过1) MHz.对于脉 冲波源不应超过2 tnj∕cm平均功率密度不应超过0.1 W∕cmz.

2。区或21区,超声波设备在声场中的功率密度不应超过0.1 W∕cm连续波源頻率不应超过 10 MHZ,詠冲波源不应超过2 πιj∕cn?,平均功率密度不应超H 0.1 W∕<m2,

在因需要使用超声波设备乂无特殊安全措施阻止引燃危险的22区中,可使用在声场内产生的功率 密度不超过0.1 W∕cm∙∙旦频率不超过10 MHZ的普通超声波设备>

16旋转电机的补充规定

旋转电机轴驱动的外风扇应冇风扇翼保护,风扇罩不视为电气设备的外売,说扇和风扇割应符合 16.116.4的规定.

16.1外风扇的通风孔

根据GB/T 4942.1—20赤的规定,旋转电机的外风扇通风孔的防护等级至少应为:

进风端IP20

——出风端JPlOe

用于20区或21区的立式旋转电机应防止垂直落下的异物进入通风孔,

16.2通风系统的结构和安装

风扇、风扇罩和通风孔扫板应符合23.4.2.1规定的冲击试验要求

16.3用于20区或21区的通风系统的间隙

在庄常「作状态卜.,外风扇、风扇里、通风挡板和它们的紧固件冋的距离至少为风扇最大汽径的 1/1CC,但不必超过5 mrnS在任何悄况下,该间距不应小于】mnIn如果为控制尺寸的同心度和尺寸的 总定性,冇关零件经机如匸后,间檄可减少至1 mπι3

16.4外风扇和风扇罩的材料

16.4.1 静电放电

65.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苗时,旋转尘.机川外风扇、风扇罩和通风孔挡板的绝縁电阻不应大于 1O, Ω□

16.4.2用于2G区和21区的墩料材料的热禮定性

如果制造油规定的材料的运行温瘦超过运行中(.在額定范围内)承受的最高温度至少20 K,则认为 该塑料材料的热稳a性符合妥求,

16,4.3用于20区和21区的含轻金属的材料

旋转电机用含轻金属制造的外风扇、尺扇段和通风乱挡板,其含镁量不超过7∙5%C质量分数九

17开美的补充规定

©

17.1可燃性丝缘介质

触头式开美不允矿I浸在可燃件介质中C

17.2联锁

隔离开关(不允许带电操作〉应:

与适当的负荷断路器在电气或机械上联缅;或

在陽离升关执行机构旁边设置“严禁带电操作”的瞥吿牌。

17.3门和盖的位置指示

开关柜设有隔离开关时,隔离开美应分淅,所有电极,其接触位置必须分明,或凹靠地显示岀断开位 豈(详见GB 14048.3-2008对隔离功能的要求),隔髙开美和开美桁的證板或门之间的每个联项都应保 证只冇当隔离开关的触头完全切断时,盖板和r J才能被打开’

17.4 门和盖

内部帯遥控电路的外壳,其开关触点可因小手动操作(例如电的、机械的、磁的、电磁的、光电的、气 动的、液压的、声学的或热的作用〉而使电路接通或断开时,外売的门和盖应符合下列规定:

—— 与隔离开美联锁防止与内部接触,除非内部的无保护电路杪断开;或

设置“严禁帯电打开”的夥告牌=■

18嬌断器的补充规定

装冇谿断器的外壳应:

设联锁装置,以便仅在电源断电时才能安装或更换内部元件,并旦.在外壳美合可靠后熔断器才 能帯电;或

—— 设置“严禁帯电打开”的瞥吿牌。

19插头和插座的补充规定

插头和插姓的耍求不适用丁 EXiD防爆型式,

19.1插头和插座的结构

插头和插座应符合a)b)的要求:

a) 用机披、电气或其他方法联锁,以便触头带电时插头和插座不能分开.并曰.当面头.和插座分开 后触头不得带电;

b) 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特殊紧固件固定在一起:

——其螺纹应川符合GB/T 9144 2003的大螺距,公差配会按照GBZT 2516-200!og∕6II 级的规定3

——螺栓或螺母应符合 GB/T 57S2 2CO),GB∕T 5783 2000GR,"6170 - ZOOO GB/T 70.1—2CCβ 的要求,且対于内六角螺栓应符合GB/T 5782— 20∞.GB∕T 5783— 2000GBFT 6170— 2000GB/T70.1 2CO8 的要求 3          ©

电气设备紧固孔的螺纹啮合深度h ,至少等于紧固件螺纹外直径(见图2和图3 )β

其螺纹应冇符合GB/T 2516 20036H级公差配含要求,旦满足以下规定之一:

1) 紧固螺栓卜-底孔的允许冋.勘按照GR/T 180C.2 2C09不大于H13级的中等公差配合(见图2 GBZT 5277—1985)..

2) 畑杆螺栓或螺帽下面的摞孔应攻丝.以保证紧固螺栓不脱落。蝦纹孔的尺寸应保证披连接件 的接触周围表面枳金少等F非细杆紧固螺栓在光孔屮的接触表面枳(见图3»

说明:

件的整蚊外直径。

c≤GB∕T 1800.2的公差配合HH级允许的蘇大何隙,

2螺纹紧固的公差和间隙

说明:

G——遥合爆纹形武的标准対孔;

X --维杵.紧固燃阶的接触尺寸;

A?.紧Sl牌检的嫁效外後;

Xa金螺纹标准案因缓#的接触尺寸(没冇维杆扱栓)-

3细杆紧固螺检头下面的接触面

对于内六角標栓,公差配合等级应为符合GBFT 2516 2OG3的硏I级,但在紧同后不应从螺纹孔 中伸出,芥在设备上设留'严禁带电分离”的警吿牌。

19.2螺栓式插头和插座

在烦屯洼连接的莹况下,如断开前-不能断屯.则警邑标忐应为“只允许在IE危险场所断升巳

19.3对于2122

额定电流不超过1A、额定电压不超过250 V a.c.或岡Vd.c.时,循头和插陸如果同时满足下列要 求则不必満足戚1的要求,即:

插座接在电源側 h

插头与插座断开之前有灭弧延迟时间;

在灭弧期间,插头插座符合IP 5X尘密外壳。

©

19.4插头带电

KX i】)外,不允许未插入插座的插头和元件带电:

20灯具的补充规定

20.1透明聖

灯具的光源应有透明單保护.透明.匙应由网孔面积不大丁 50 πι∏ιi'保护网来保护.如果网孔的而积 超过5mm'则认为该灯具无保护网。

20.2保护罩

透明單和保护网(如有)应能承受23.4.2.1规定的试睑。

20.3安装

灯具不应仅用-个搽钉安装.用吊环安装时,吊环可作为灯具的一部分铸在或焊在外壳上,如果吊

环用鳏纹旅在外売上,则应另有防止組转松动的措施,

20.4盖子

除了 GB 3836.4 2C1。规定的本後安全型灯具外,保护灯座和其他灯具内部部件的盖了应:

a 带有联锁装置,当證子打开时,灯座的所有电极均自动切断电源;或

b) 设置“严禁带电打开”的警告,牌.,

20.5带电元件

20.∙la)的情况下,如布断路装置T.作后除灯座外仍有一些元件带电,为了使爆炸危险降至最低, 帯电元件应采用下列方法法行保护:

相间和対地之间的电气间隙HL传电距离满足GB 3836.3—2G1C的要求;和

内部附加壳体(如光源反光器)把带电元件保护在内,该壳体的防护等级至少为GB 4208—2008 IP30;

在内部附加壳体上设置“严禁帝泡打开”的警告牌。

20.6光源类型

©

不允许使用游高金属製灯(如符合GBfT 23126 200«的低压钠灯),可使用高压钠灯(例如符合 GivTI3259—2005 的钠灯

21帽灯和手提灯的补充规定

21.1电解液泄漏

在灯具处于各种位世状态.均应防止电終液泄漏。

注:亍提灯和相灯可琵接.触电.繼波蚀材料必须具有耐化学腐顼性.

21.2隔离的外壳

如果光源利电源分别设在不同的外壳中,其连接除了电缆除之外没有机械1的连接,则电缆引入装 豈和连接电缆应按第27章或第28章的有关规定进行试筮>

22装有电池的设备

22.1总则

22.2~22.13的要求应适用于安装布防爆设备内的所有电池。

22.2电池连接

在防爆电气设:备内安装的电池組只能由几个单体串联而成。

22.3特性

应仅使用国家标推中规定了已知特性的单体电池类型。表3和表4列出的单体电池为已有适当标 准或标准在制定中。

3原电池

GlVT 8897.1 20C8 类里

正极

电解质

负极

标咨电压

V

最贏升路电Ik

V

二氧化钮

公化镣、新化锌

^^5-

1.5

1.73

A

_____________

氮化铉、氣化锌

矿,

1.4

1.55

B

纸化石墨

右机电解液

3

3.7

C

二氧化铉

有机电擎液

3

3.7

E

亚琉酝氯(SOCI,)

工水:无机化合物

3.5

3.S

F

二硫化铁(FeSJ

有机电__

15

1.83

G

氛化铜II)(CUoJ

有机电解液

1.5

2.3

L

二氣化铉

敍金局会假化物

1.5

1.65

P

滋金底気氧化物

…厂

1.4

1.68

S

類化银A&5

徹金属気紅化物

1.55

1.63

T

氧化 (Ag0. Ag. OJ

僦      _____

1.5δ

1.87

二氧化硫_______

无人有机卷

3.0

3.C

a

水银

成金属気轲化物

数据待定

数泰待定

,石电池琮准时才再使用,

注:GiVT 8397.1 ∙ ZDQ8标样列入管「.氧化铺专池,但是没右炎型字母分类,

4蓄电池

有关弘准类型       类型        电鯉质

⅛J'祢电ɪɪ

V

最蔵开路电用

V

K

GB/T 19639.1 2005

ΠB∕T ɔθθrt. 1—2^03 P

铅酸(帝式) 铅酸(干式)

I

2 f>

琉酸SG 1.25)

2.2

2.67

2.35

K           

GB/T 15142—2311

GB/T 13209 2305

IEC 60285

IEC 61150

気液化钾SGI.3)

1.2

1.55

J_______ ;     镣铁

氢板化钟SG 1.3)

数据待定

1.6

*                   保        无水有机盐

—• • , ... ____

数据待定

数宠待定

,                     镣氢          氢對化卸           1.2

I                                                                                   •

1.3

,有电旭标准时才可使用,

22.4兼容性

电池组中所冇单体电池的电化系统、単休电池结构.和额定容量应致,

22.5极限值

所有电池应在电池制造商规定的容许极限值范国内进行安装和I作。

22.6电池混用

在电池组内不应将原电池祁薔电池混用ζ,

22.7互换性

如果二者容易互换,则原电池或蓄电池不应在同一设备外壳内使用。

22.8再充电

原电池不应再充电。当带有原电池的设备另有其他电压源井存在互相连接的时能性时,应釆取措 施防止其他电流充入原电池.

22,9不同的电池

电池組不应装冇不同制造商生产的单体电池"

22.10电解液泄漏

所有単体电池应设计或组装应能防止电制液的泄漏,以免对防爆性能或元件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

22.11连接

仅应采用制造商建议凶方法与电池i⅛行电气连核。

22.12方位

如果在设备内安装电池的方位对安全运行很車要,则应在设备外壳外部标明设备的IE确方位。

22.13电池的更换

当用户需要更换安装在挡売内的电池时,与允许正确更换有关的参数戍清楚地永久性标在外売上 或外壳内,或在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中说明,即制造商的名称利部件编号,电化学系统、标称电压和额定 容蛍,

23型式检査和试验

23.1总则

型式检查和试骏的目的在于确认电气设备的样机或样品符合本部分的规定和有关防爆型式的专川 标准的规定C

23.2文件审查

23.2.1总则

检验机构应审査制造商所提供的文件足否能够准确完整地保狂电气设备的防爆安全性"

23.2.2与标准的一致性

检验机构还应审杳电气设备的设计是否符合举部分的規定科∣有关防爆型式的专用标准的规定。

23.3样机或样品与文件的一致性

检验机构应检査提交型式试验的电气设备的样机或样品是否与制造商提供的上述有美文件一致。

23.4型式试验

23.4.1总则

样机或样品应按本部分的型式试验要求进行试羚.但检验机构可以:

取消不必要的试验项目,但应保存所冇的试验结果和被取消项目的记录;

——不对EX元件已试验过的项目进行重复试验。

对于要求由&验机构进行的试验,试验应在检验机构的试验室进行,或由检验机构和制造商协商同 意在检验机构监督下的其他地方(如繼商的工厂)进行。

各项试验都应在检验机构认为最不利的设备配置下进行。

23.4.2机械试验

23.4.2.1抗冲击试验

该试验是使电气设备琅受质量为1 kg的试验物体日高度h垂直下落时所产生的冲击作用。 高度方由冲击能疏EHM而冲击能量在表5中分别列出(Λ = E∕1O,A:单位mE单位J)。该试验 物体应装有一个直径为25 rnrn的半球形的淬火钢质冲击冲头.

每次试验前,必须检查冲击头表而是否完好。

通常.抗冲击试論是在一个完全组装好并可投入使用的电,设备上进行。但是,如果试验无法进行 (例如透明件),则必须拆除冇关部件.将被试件装在它本身或等效的支架上进行试验。经制造商和检验 机构协商同意.允许在空外壳上进行试验

玻璃制成的透明件应在三个样品上进行试验.但每个样品只试验一次,其他部件应在二个样品上进 行试羚,每个样品在二个不同部位各进行次试验。

冲击点须是检验机构认为的或制造商和买方同意的最薄弱的部位。电气设备应安装在个合适的 钢制基座上,当被试表面是平面时,冲击方向应垂直于这个平面,当被试表而不是平面时,冲击方向应垂 直于冲击点所接触的切面,基座的质虽至少为20 kg或刚性固定或埋入地下(如浇注混凝土九

5冲击试验

机械危险程度

冲击能量/J

1.保护网、保护裁、M扇敏、电缆引入装置

7

4

2.塑料外売

7

4

3.轻金属或铸造金属外売

7

I

4.项3以外的其他材料壁厚小于1 mm的外売

7

\

5.无保护网的透明部件

4

2

6.有保护网的透明部件(试验时不带保护网)

2

1

当采用机械危险程度等级相对低的冲去能5t进行试验的电气设备,应按29.2的规定标志符矽“X”,. 通常试验在环境温度为20 eC ±5 *C时逬行,除材料性能数据表明其在规定范围内低温下能使抗冲 20

击性能降低外,试验应在规定范围内的最低温度下进行。

当电气设备的外売或外壳部件为塑料时,包括旋转电机的塑料风扇饱和通风孔挡板.按23.4.6.1規 定试验应在上限温度和下限温度下进行。

23.4.2.2跌落试验

手提式或携带式电气设备除了按23.4.2.1的要求进行冲击试骏外,还应在使用状态下从1 m高处 跌落到水平的混凝土的平坦表面上4次.样品的跌落位置应由检粒机构或由制造商和买方协商一确定。

非塑料电气设备外壳试验应在(2O±5)∙Cr进行,除材料性能数据表明其在規定范围内低温下能使 抗冲击性能降低外,试羚应在规定范围内的最低温度卜进行。

当电气设备外壳或外壳部件为塑料材料时.试蛉应按23.4.6.1的规定在下限环境温度下进行,

23.4.2.3 检验

抗冲上试捡和跌落试验不应产生影响电气设备防爆型式的任何损坏。

表面损伤、表面涂漆损坏、电气设备散照片和其他类似部件的破裂和小凹陷忽略不计“

外风扇日和通风孔挡板经过试验后,应不出现位移或变形,以免引起运动部件摩擦,

23.4.3防尘(.防护等级)试验

根据可能遇到的环境条件(如<所分类和粉尘导电性),已采用r两神有效防尘措施:“尘密”外壳 和“防尘”外壳。采用的防尘等级取决于使用的防爆型式,与在GB 12476系列标准的相应部分规定的 防爆型式有关,

注:要求的右效防尘等级,见GB 12476.2-2O1O.

23.4.4 20区或21区电气设备外壳的绝缘套管扭转试验

外壳中与绝缘套管配合的螺纹应满足表6所列力矩要求。

6对连接件用绝缘套管的螺栓所施加的力矩

与绝缘套管配合的潔纹规格

力矩/N ∙ m

M∙1

2.0

M5

3.2

M6

5

M8

10

MlO

16

M12

25

M16

50

M20

85

M24

130

注;其他规格绝缘套管的扭矩.除上述规定的数債外

____絶缘奪管允许的扭矩值可通过曲线外推法得岀。

还可由以上数值绘成的曲线确定.另外,大于規定尺寸的

23.4.4.1最高表面温度测置

电气设备的温度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为10 P~40 P之间,旦电压为90%~110%额定电压下最不利 电压条件F进行,除非标准对类似工业电气设备的公差另有规定。

试验应在最不利条件下进行,包括过载和认诃的异常条件.这些异常条件可能在给岀有关电气设备 特殊要求的国家标准中有规定。最不利的条件也可能由电气设备采用逆变电源、频繁起动等原因引起.

对于20区用设备.应考虑两个故障同时发生或出现早见故障的不利条件;对于21区用设备,考虑 可预见故障;对于22区用设备号虑正常运行。

表面温度测量应在电气设备处在正常工作位置情况下进行。

当电气设备通常凹能有多种使用位置时.应在每种使用位置上測度表面温度.并取最髙温度如果 測定的温度只适用「某一使用位置时,则应在试验报吿中说明并在电气设备上进行相应地标志。

測景元件(温度汁,热电偶等)和连接用电缆的选拜和布置应使它们对电气设备的发热特性不产生 明显影响。

当温升率不超过2 K/h时,则认为已达到最终检定温度。

23.4.4.2过厚粉尘层下的表面温度测量

如果采用5.2的妾求,则安装被试的电气设备应用制造商规定的隔度为L的粉尘层覆盖,最高表 而温度应按照23.4.4.1采用导热率不大于0.()03 kcal∕∏√Ch的粉尘进行测量.

23.4.4.3 温度控制

某些设备(如电机、荧光灯等)可需要集成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在模拟的丁作条件下进行试 验。该保护措施应根据拟使用的区域承受23.4.4.1规定的故障条件,

23.4.5热剧变试验

灯具的玻璃透明件和电气设备观察窗应承受热剧变试羚.试验时使它们处在最高工作温度下,用温 度为10 *C±5 *C,直径为1 mm的喷射水对其喷射而不艳裂.

23.4.6 20区或21区用非金届外売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的试验

23.4.6.1试验时的环境温度

当按照本部分试捡时,应分别在最高和最低环境温度下进行,试验环境温度应为:

—-温度上限,最高工作温度提高至對10 K,但最多15 K5

——温度下限.最低工作温度降低至少5 K,但最多10 Ke

23.4.6.2塑料外壳和外売的塑料部件的试验

[只样品依次做耐热试验(见23.4.6.3)、耐寒试捡〈见23.4.6.4)和机械试验(见23.4.6.6),并旦最后 做有关的防爆型式试验。

23.4.6.3耐热试验

釆用与防爆型式整体有关的塑料外売或外壳的刼料部件确定耐塩性能,这些外壳或部件应存放在 相对湿度为(90h5)%,温度高于最高工作温度20 r+2 C,但至少为80 C的环境中保持四周时间。

如果最高工作温度高于75  外売或外売部件应在温度为95 -C ±2 V、相对湿.度为9O±5)%

环境中连续保持二周,接着在高于最髙工作温度(20±2)K的环境中再连续保持2周。

23.4.6.4耐塞试验

与防爆型式有关的塑料外売或外壳部件.在按照23.4.6.1規定的最低试验环境温度下连续保持24 hβ

23.4.6.5耐光照试验

23.4.6.5.1 总则

材料的耐光照试验仅対没冇遮光保护的塑料外壳或外壳的塑料部件进行-

该试验应按GR/T 1043.1-2008钓规定在标准尺寸为50 mmXfi mmX4 mm的六根试棒上进行’ 试棒应按制造外壳的同等条件制成这些条件应在电气设备的试脸报吿中说明。

捡应按GrVT 16422.1 2006的规定,在一个用林Xe)灯和模拟太阳光过滤系统的曝光室中进 行,黑体温度为35 Γ±3 XJa曝光时间为1 OGU hβ

评定标准按GB/T 1043.1-20C8的冲击弯曲强度要求,光照后的样品向光照而冲击弯曲强度应 为光照前试样弯曲强度的so%[•.<对于光照试验之前,由于不发止断裂不能测试冲击弯曲强度的材 料,光照试验.后,断裂的试棒不允许超过三根,

23.4.6.5.2不适用的试验

如果电气设备在安装时有防光照(如口光和灯光)措施∙23.4.6.∙5.1规定的试验可不进行u但应在设 备上标志符号“X”

23.4.6.6机械试验

按照本部分23.4.2的规定,对外壳应選行机械试验,另外.塑料外壳应符合23.∙1.6.2的规定"

试验应按下列条件遂有

a>冲击试捡

冲上点应迭右外碍的咿部件上,.如果非金属外壳由另外••外壳保护,仅对坦件的外部进行补 击试验。         「

试捡首先应按23.4.G.1的规定分别在最高和最低试验环境温度下迎行:

b)跌落试验

携带式电气设备应按23.4.6.1规定的最低温度进行跌落试验。

23.4.6.7表面电阻试验

如果苛件尺寸允许,则在孝件上进行去面电阻试我,或在图4所示的矩形试件上进行"在试件表面 I••用导电漆响两条平行的电极导电漆溶剂对表面电阻不应有明显影响,

试件应具有个完整的表面,并用蒸灣水擦冷,然后用异丙基乙醇(或其他任何能与水混含目.不影 响试样材料性能的溶剂)清洗,再用無俺水清洗井干燥,不得用手触摸。置于GB 3S36.1 201C中相关 規定的温度和湿度下21 h,试验应在该环境条件下进行"

在两极间施加500 V±10 V的直流电压历时1 Inina

试验时,电压应足够穏定,使电压波动所产生的充电电流与流过试件的电流相比可忽略不计。

表面电阻等于施加在电极间的Ft流电压与施如电压1 min时流过两极间的电流之比,

単位为毫米

4涂导电漆电极的试样

23.4.6.8弹性密封圈材料老化试验

制造弹性密封圏材料的试验样品按照GB/T 6031 1998ISOI818 1975规定准备,硬度测屋也 按该标准在环境温度下测量。

试块放在温度为100 *C±5 *C条件下试验持续168 h不间断.它们在环境温度下保持24 h,然后放 在温度为一20 T±2 t制冷设备中48 h而不问淅,最后在环境温度下保持21 h,再次测量其硬度。

硬度变化试羚程序结束时,按照上述标准规定的IRHD(国际橡胶硬度)单位表示,与老化试骑以前 橡胶硬度变化率不应超过20%

如果在温度高于14.7顶见温度条件下使用电缆引入装性.则老化试验应在温度为高于声明的电缆 的最高工作温度20 βC±5 SC条件下进行。如果在环境温度一20 P以下使用电缆引入装置.则在制冷 线擀内的试验应在声明的公差为±2 K的最低环境温度下进行。

24例行检查和试验

制造商应进行例行检査和试验,以确保所生产的电气设备与文件相符。

25制造商责任

25.1总则

制造商按第29章对电气设备进行标志,履行自身的责任。电气没备按照有关标准的使用要求在安 全方面有良好的安全性,产品通过第24章规定的全部例行检査和试验.并且产品与提交检验机构的祥 品和技术文件相符.

25.2防爆合格证

制造商对其制造的防爆产品应取得防爆合格证.确认设备符合本部分以及其他适用部分的要求和 第】章中所列防爆型式专用标准的要求.防爆合格证”针对EX设备或EX元件。

取得防爆合格证的检验程序见附录A,

26电气设备修理和改造后的检査和试验

在电气设备上进行改造.如果涉及设备的防爆型弍或温度时,应把改造的设备重新提交给检验机构 进行检骏。

注:电气设备的修理渉及防爆型式时.修理过的部分成重新进行次例行检査和试羚.该试脸不必由剧造商进行.

27非铠装电缆和带金属编织层的电缆引入装置的夹紧试验

27.1用密封圏夹紧的电缆引入装置

27.1.1夹紧试验

该夹紧试验应对每一型号的电缆引入装置密封圏的最大和最小尺寸进行试捡。

27.1.2弹性密封圏

对于圆形电茨弹性密封圏.将每种密封圏装在一个清洁、干燥、抛光的低碳钢圆形芯轴上,芯袖直径 等于电缆引入装置的制造商对密封圏所规定电缆的鼠小直径。

27.1.3非圆形电缆

对于非圆形电缆,密封圈应安装在一个清洁、干燥的电缆样品上,其尺寸等F电缆引入装置制造商 规定的电缆尺寸

27.1.4金属密封圈

使用金属密封圈时,须将每种密封圏装在一个淸沽、干燥的电缆样品」其直径等于密封圈所允许 的并由电缆引入装置制造商规定的最小电缆直径。

27.1.5电缆位移       ©

把帯芯轴或电缆的密封圈安装在引入装置上,对螺栓(压盘式)或螺母(压紧螺母式)施以力矩来压 紧密封圏.以防止芯轴或电缆位移,对芯轴或电缆施加拉力(以N为单位)等于:

电缆引入装置设计为圆形电缆时20倍芯轴或电缆直径(以mm为单位);或

——电缆引入装置设计为非圆形电缆时6倍电缆周反(以mm为单位).

试验条件和合格判据见27.4

注:以上力矩太小由试捡确定.也町由电缆引入装置制造俗樨供.

27.2填料夹紧引入装置

27.2.1夹紧试验

该装置夹紧试验用两个清活、干燥电缆样品进行,一个样品等于最小允许尺寸,另-个样品等于最 大允许尺寸。

27.2.2填充化合物

按照电缆引入装置制造商规定准备的填料,填入冇效空冋待壊料按照壊料制造商说明书的规定固 化之后进行试验.

27.2.3电缆松动

施加以下拉力(以N为单位)时.填料应能防止电缆位移:

电缆引入装置设计为圆形电缆时,2。倍芯轴或电缆直径(以mm为单位);

-电缆引入装賞设计为非圆形电缆时,6倍电缆周长(以mm为单位),

27.2.4检验

试验条件和合格判期見27.d U

27.3带夹紧装置的电缆引入装置

27.3.1电缆型式

夹紧试验应在每种电纏引入装置夹源组件允许使用的不同规格的电缆上进行。

27.3.2样品

每种引入装賞安装在个装置:容许直径的且电缆引人装置制造尚规定K径的清洁、「燥的电缆样 品上…対于诉圆形的也缆,密=封圏应安装在和规定使用的密封圏相同尺寸的”燥的电缆样品护套上,

27.3.3试验装置

按电缆引入装置制造商的规定,夹紧担件与任何规定的密封圈和夹紧组件客许的最大尺寸的电缆 -起装入电缆引入装置’把安装在密封会上的任何规定的密封圈拧紧,井紧同夹紧組件。试验程序应 按27.1进行,然后按电缆引入装置制造商的规定用央紧组件允许的最小尺寸的电缆重复试捡,

27.4拉力试貌

27.4.1试验装置

把准备好的样品安装在拉力试验机I并施加上述规定的相同恒定拉力J丿J6妃 试验在环境温度 为20 C=5邕条件戸进行。

27.4.2 检验

如果芯轴或电缆样品位移最不超过6 Tnmt则认为该密封圏、填料或夹紧祖件合格,

27.5机械强度

27.5.1总则

拉力试验之后,把样品从拉力机上移开做下列试验。

27.5.2机械强度

对于用密封圏或夹紧组件夹緊的电焼引入装置,机械强度试验必须视具体情况对摞栓或螺母施以 防止松动所需的L5倍力矩,然后应拆 A.缆引入装置并检查元件,、,未发现任何影响防爆型式的损 坏时,电缆引入装置机械强度试验应视为符合要求il密封圈的变形应忽略不计。

27.5.3密封圈试验

当屯缆引入装置用期料制成吋,如果由于螺纹暂时变形而使试捡达不到规定力矩.但没有明显损 坏,则沢为该电缆引入装置合格。

27.5.4填料检査

用填料压紧的电缆弓I人装置,拆除填料盖时尽可能不损坏壊充化合物> 经检査后以壊料无影响防 爆性能的明显损坏为合格,

28铠装电缆引入装置的夹紧试验

28.1通过腔内装置压紧铠装层的夹紧试验

28.1.1总则

试验应使用每神密封龚规定的最小尺寸的绡装电缆样品进行.

铠装电缱样品安装在引入装置的夹紧装置内,然后对螺栓{压枇式)或螺母(压紧螺母式)施加力建 以压紧夹紫装置并旦,防止铠装电缆松动,对电缆施加的力N)等于20倍电缆(包括铠装)直径 单位:Inrn> α

注:试我力矩值可参照L述条款的试玲值,世总由经睑Afe定或由电缆引入装⅛⅛ii⅛⅛⅛供.

28.1.2拉力试验

把港备好钓样品.安装在拉力试验机I.施以上述规定拉力120 s+10 J试验是在环境温度为 20 ¢+5 0C时进行。

如果铠装层的位移实际等于零,则夾紧装置的夹紧性能合格,

28.1.3机械强度

在摞栓或螺低上施以按28.1.1規定的L5倍力矩,然后把电缆:引入装置拆下来,如果未发现影响防 爆型式的任何扱坏,则认为成验合总>

28,2不通过腔内装置夹紧铠装层的夹紧试验

如果无铠装层,电缆引入装置应按27.1规定试验。

29 标志

29.1总则

电气设备应在设备外部主体部分的明显处设置标志.标志必须考虑在祖能存在化学腐绒情况卜,仍 然清晰和耐久。

注:r安全.卜列标志内容仅:适用符合本部分的屯,设备卜是很重妾的,

29,2标志

29.2.1所有电气设备的标志

标志应包含下列各项:

Q制造商名称或注册商标;

b)制造商的型号标沢;

C)符号Ex,表明电气设备勺第1章所列专用标准的-个或多个防爆型式対应;

d)所用防爆型式符号:

——正压保护型upD,

外壳保护型"D”

    本质安全^aiaDW“ibD”

--浇封保护型FDL

e)设备可使用的区域;

注:除按照GB 1247S.5 2015的觇定标记外売区域外,在没备所斐用区域;Tj加前缀和B型 加河缀纪'二

f>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 最高去而温度丁,可标温,变值;

h) 在符合5.2规定肘,最高表血温度丁:成在防爆合挤证I标出’如温度值,粉尘层厚度 (单位mm)或标符号“X”

i) 在符合5.3规定时,标志上应包拈Z丁“”或“丁W利特殊环境温度范围或符号“X”

j 产航序列号或批号,但下列情况除外;

连接用的附件(电缆和导管引入装置、挡板、连接板、插头和插座和绝缘套管);

去面积冇限的电气设备;

k) 颁发防爆合格证的检验机构名祢或标志,防爆合格证编号釆用-F列形式:两位数字的伟份,随 后基该年度防爆合格证顺序号;

D 如果检验机构认为有必耍说明安全使川的特殊条件,则在防爆合格证编号后面加上符号-X” 检验机构可认可用警告标志來代替所要求的符兮*, 注:制造商应确保将安全使用持殊菠求反有关文件交给用户。

In)按第1章所列有关防爆型式专用标准规定的附加标志;

n)电气设备制造妹准要求的一般标志,该标志检验机构不再童査、

29.3多种防爆型式           ©

如果-个电气设备的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防爆型式,则每个相应部位都应具有相应防爆型式的 标志>

如果一个电气设备上使用着-神以卜.防爆型式.则首先.应标明主体防爆型式的标志,接着是其他防 爆型式的摇志,

29.4标志顺序

29.2C)29.2D标志内容.应按上述顺序排列

29.5减少的标志

对于各种小型电气设备及EX元件,由于表面积有限.允许减少部分标志内容,但在设备或EX元件 上至少成标岀下列内容:

a) 制造商名称或注册商标;

b) EX符号和防爆型式;

C)颁发跖爆合格匠的检验机构名称或标志;

<i)适用时,防爆合格狂编号;

C)适用时,符号“X”或符号“U”

30防爆标志示例

注:如果粉尘防爆/式专用际准有妾:求,则这些示例不包括通常由屯气没备彪造标准要求的标志|见2:;.%厂和任 何附如的蜉志,

30.1用于20区的“mD”型雑尘防爆设备

产品名称 型号RST

V        A        HZ

防爆标志:EX mD 20 Tl 20 X. 防爆合格证缩号Λ'A01∕9999S 出厂编号:*,123456 Λ3C有限公司

NAr检验机构的名称或符号,

30.2用于20区的SD,'型粉尘防爆设备

产袍称 型号;RST

V        A        HZ

防爆标志:EX ⅛D 20 Tl 20 Γ 防爆合格江编号:NAe1/99999 NQj 23456 ABC有限公司

NA =检绘机构的名祢或符号。

30.3用于21区的“pD”型粉尘防爆设备

产品名弥

型号:RST

VAHZ

防爆弥志:EX PD 21 IP65 T 120 4C

防律合格沂国号:NA31/99999

出厂编号:No.l23∙456

ABC有限公司

NA=检捡机枸的名祢或符号II

30.4用于21区的“tD”A型粉尘防爆设备设备标志(见CB 12476.5—2015)温度试验在500 mm厚粉 尘层下进行

产品名称

型号;RST

V        A        HZ

kW           r/min

防爆弥志;EX LD A21 Uj65 T 225 P

T30j 32*C 防爆合格证编号:AO2/111L111 出厂编号:堂,1234ABC有限公司

NA=检验机构的名称或符号,

30.5用于22区的“tD”B型粉尘防爆设备设备标志(见GB 12476.5—2015)

产品名称

型号:KLM

V       A        HZ

kW           r/min

防爆标志:EX ID B22 IP65 T 170 C

防爆合格证堤号:NAo2/99999

岀厂琉号:No. 123456

ABC有限公司

NA =检捡机构的名称或符号。

30.6用于22区的“tD”A型粉尘防爆岛声设备标志(见GB 12476.5—2015)

产品名弥 型号RST

V        A        HZ

kW           r/min

働爆坏志;EX ID A22 IP54 T 12Or 防爆合格证堀号:、A01/99999 出厂编号sSo,987654 ABC有限公司

NA =检验机构的名称或符号。

附录 A

(资料性附聚) 取得防爆合格证的检验程序

A.1制造商按本部分及第1責所列专用防爆型式标准试制的电气设备,均须送国家授权的质量监督检 验机构按相应标准规定进行紡爆检验.取得防爆合格证。对已取得“防爆合格证”的产品,其他制造商生 产时仍须重新履行检验程序。

A.2检骏工作包括技术文件审査和样机检驳两项内容。

A.3技术文件审査须送下列资料:

a) 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

b) 与防爆性能有关的产品图样(须签字完整.并装订成册

C)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

以上资料各-式二份,审査合格后由检验机构盖章,一份存检羚机构;一份存送检单位, d)检捡机构汶为确保电气设备安全性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A.4样机检验须送下列样机及资料:

a) 提供符合合格图样的完整样机,其数量应满足试验的需要,枪验机构汰为必要时.有权留存 样机;

b) 提供检验需要的零部件和必要的拆卸工具;

C)有关检验报告;

d)有关的工厂产品段髭保证文件资料。

A.5样机检轮合格后,由检验机构发给“防爆合格还”,冇效期为5年。

注:适用时,防爆合格近上成注明符兮“U”和符号“X”所代表的确切内容.

A.6取得“防爆合格证”后的产品,当进行局部更改且涉及相应标准的有关规定肘,须将更改的技术文 件和有关说明式二份送原检验机构重新审査,必要时进行送样检验若更改内容不涉及相应标准的有 关規定.应将更改的技柠:件和说明送原检稔机构备案。

A.7釆用新结构、新材海、新技术制造的电气设备,经检股合格后,发给“工业试用许可证”。取得“工业 试用许可证”的产品,须经工业试用(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台数进行)。由原检验机构根据所提供的匸 业试运行报告、本部分和专用标准的有关规定发给“防爆合格证”后,方可投入生产」

A.8检验机构有权对已发给“防爆合格证”的产品进行知査,当发现与原检验的产品质鼓不符且影响防 爆性能时.应向制造单位提出意见,必要时撤销“防爆合格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2476.1—2013

N

中国标准出版社岀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IGoO-15)

网址 WWW.spc.nct.Cn

总探室 S(OIO)64275323 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坏椎出版社泰皇岛印质厂印刷 各地新华节店经销

开本880X1230 1/16 印张2.5 字数62 F20145月第一版 20145月第一次印刷

GB 12476. 1-2013


书砂:lo∂066 ∙ 1-4H866 定价 36.00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衩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打印 H期:2014^5fl26H FOO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