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220.10

C 84

屮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135.1-2019

代替 GB 5135.12003,GB 5135.12200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部分:洒水喷头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Part 1 : SPrinklerS

2019-12-17 发布

2020-07-01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专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1根据热敏感元件分类

4.3根据洒水喷头灵敏度分类

4.5特殊类型洒水喷头

5公称流量系数接口螺纹颜色标志和型号

5.1公称流量系数和接口螺纹

5.2公称动作温度和颜色标志

6 要求

6.4密封结构要求

6.5水压密封和耐水压强度性能

6.15疲劳强度

6.16热稳定性

6.20抗翻滚性能

6.24耐应力腐蚀性能

6.25 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腐蚀性能

6.26耐盐雾腐蚀性能

6.27耐潮湿气体腐蚀性能

6.33灭火性能

7试验方法

7.3水压密封和水压强度试验

7.4流量系数的测量

7.7静态动作温度试验

7.8 功能试验

7.9水冲击试验

7.10工作载荷的确定和框架强度试验

7.11热敏感元件的强度试验

7.21动态热试验

U

7.22应力腐蚀试验

7.23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腐蚀试验

7.24盐雾腐蚀试验

7.25潮湿气体腐蚀试验

7.26环境温度试验

7.27侧向喷洒试验

8检验规则

8.1型式检验

9使用说明书

10 包装运输贮存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公差

附录B 资料性附录玻璃球破碎载荷和误差限的计算方法

附录C 资料性附录易熔元件强度试验的分析

附录D 规范性附录例行检验

本部分的第6章和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GB 513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洒水喷头

——第2部分:湿式报警阀延迟器水力警铃

——第3部分:水雾喷头

——第4部分干式报警阀

——第5部分:雨淋报警阀

——6部分:通用阀门

——第7部分:水流指示器

——第8部分:加速器

——第9部分: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

10部分:压力开关

——第11部分沟槽式管接件

——第13部分:水幕喷头

——第14部分预作用装置

——第15部分家用喷头

——第16部分消防洒水软管

——第17部分减压阀;          —

——第18部分消防管道支吊架

——第19部分塑料管道及管件

——第20部分涂覆钢管

——第21部分:末端试水装置

——第22部分特殊应用喷头

本部分为GB 5135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 5135.120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1部分洒水喷头GB 5135.122006«自 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12部分: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GB 5135.1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2003年版的第1);

——删除了按结构形式分类的规定2003年版的4.1);

——修改了型号编制要求5.3,2003年版的5.3);

——增加了喷头质量偏差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6.1.27.2);

——增加了密封结构要求6.4);

——修改了流量系数要求6.6,2003年版的6.4);

——增加了公称流量系数为161202的下垂型和直立型喷头布水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

6.7.2 7.5.2);

——增加了 EC喷头的布水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6.7.37.5.37.5.4);

——修改了静态动作温度要求6.9,2003年版的6.7);

——增加了 EC喷头的功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6.10.37.8);

——删除了耐低温性能要求2003年版的6.17);

——增加了抗翻滚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6.207.18);

——增加了冷冻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6.217.19);

——修改了齐平嵌入隐蔽式喷头的动态热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6.23.17.21.2,2003 年版的6.307.29);

——增加了耐氯化镁应力腐蚀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6.24.27.22.2);

——增加了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腐蚀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6.257.23);

——增加了 EC喷头湿墙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6.327.30);

——增加了灭纸箱火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6.33.27.31.3);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8,2003年版的第8);

——增加了附录D见附录D);

——删除了附录E2003年版的附录EO

本部分参考ISo 6182-1201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洒水喷头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浙江瑞城消防设 备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少禹啜凤英李毅李强张强张中飞张兆宪冯伟王帅马六甲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51351985GB 51351993GB 5135.12003

——GB 5135.122006o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部分洒水喷头

1范围

GB5135的本部分规定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洒水喷头的分类公称流量系数接口螺纹颜色标志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和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部分适用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洒水喷头

本部分不适用于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家用喷头特殊应用喷头和启闭式喷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306.2 55°密封管螺纹 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GB/T 314312015灭火系统A类火试验用标准燃烧物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洒水喷头 SPrinkler

按设计的洒水形状和水量洒水的装置

:由于热的作用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自行启动

3. 2

响应时间系数 response time index RTl

洒水喷头动作灵敏度的度量计算公式为

RTI =τu05

式中

RTI——响应时间系数单位为米秒05[(m ∙ s)05];

T  ——热敏感元件的时间常数单位为秒(s);

U --气体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O

3. 3

标准方位 Standard OrientatiOn

使气流方向与洒水喷头入口轴线垂直且产生最短的响应时间的方位

:当热敏感元件对称时标准方位为使气流方向既垂直于洒水喷头水流的轴线又垂直于其轭臂所在平面的方位; 当热敏感元件为非对称时标准方位为使气流方向既垂直于洒水喷头水流的轴线又垂直于其轭臂所在平面同 时热敏感元件处于气流上游的方位

3.4

最不利方位 WOrSt-CaSe OrkntatiOn

使气流方向与洒水喷头入口轴线垂直且产生最长的响应时间的方位

3.5

装配载荷  assemble load

当洒水喷头入口处水压为OMPa施加在喷头体上的力

3.6

工作载荷  SerViCe load

洒水喷头入口处施加1.2 MPa水压时施加在喷头体上的力与装配载荷的合力

3.7

设计载荷  design load

当洒水喷头承受工作载荷时施加在热敏感元件上的力

3.8

动作温度  OPeratingtemPeratlIre

洒水喷头在一定的升温速率下其热敏感元件在液浴中动作时的温度

4分类

4.1根据热敏感元件分类

4.1.1易熔元件洒水喷头

通过易熔元件合金受热熔化而开启的洒水喷头

4.1.2玻璃球洒水喷头

通过玻璃球内充装的液体受热膨胀使玻璃球爆破而开启的洒水喷头

4.2根据安装位置分类

4.2.1边墙型洒水喷头

靠墙安装将水向一边(半个抛物线)喷洒分布的洒水喷头

4.2.2 下垂型洒水喷头

下垂安装水流向下冲向溅水盘的洒水喷头

4.2.3直立型洒水喷头

直立安装水流向上冲向溅水盘的洒水喷头

4.3根据洒水喷头灵敏度分类

4.3.1快速响应洒水喷头

响应时间系数(RTl)小于或等于5O(m s)α5的洒水喷头

4.3.2特殊响应洒水喷头

平均响应时间系数(RTl)大于5O(m s)5且小于或等于8O(m s)5的洒水喷头O

4.3.3标准响应洒水喷头

响应时间系数(RTI)大于8O(m s)5且小于或等于35O(m s)5的洒水喷头

4.4根据保护面积分类

4.4.1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

单只保护面积不超过20 m2的下垂型或直立型洒水喷头及单只保护面积不超过18 m2的边墙型洒 水喷头

如无特指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一般简称为喷头

4.4.2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

单只保护面积大于标准覆盖面积洒水喷头的保护面积且不超过36 m2的洒水喷头简称EC 喷头)。

4.5特殊类型洒水喷头

4.5.1干式洒水喷头

由专用管段和安装于管段出口的洒水喷头组成的组件在管段入口设有密封机构在洒水喷头动 作前此密封机构可阻止水进入管段

4.5.2齐平式洒水喷头

部分或全部本体包括根部螺纹安装在吊顶下平面以上但热敏感元件的集热部分全部处于吊顶 下平面以下的洒水喷头

4.5.3嵌入式洒水喷头

全部或部分本体被安装在嵌入吊顶的护罩内的洒水喷头

带有装饰盖板的嵌入式洒水喷头

带有防腐作用或装饰作用的涂层或镀层的洒水喷头

4.5.6带防水罩洒水喷头

带有固定于热敏感元件上方的防水罩防止上方的水喷洒在热敏感元件上的洒水喷头

5公称流量系数接口螺纹颜色标志和型号

5.1公称流量系数和接口螺纹

洒水喷头的公称流量系数和接口螺纹见表1

1公称流量系数和接口螺纹

公称流量系数K

接口螺纹

57

R2 1/2,R2 3/8

1

公称流量系数K

接口螺纹

80

R2 1/2

115

R2 3/4

161

R2 3/4

202

R2 3/4,R2 1

5.2公称动作温度和颜色标志

洒水喷头的公称动作温度和颜色标志见表2

易熔元件洒水喷头应在轭臂或相应的位置作出颜色标志

2 公称动作温度和颜色标志

玻璃球洒水喷头

易熔元件洒水喷头

公称动作温度

液体色标

公称动作温度

色标

57

57 77

无需标志

68

80 107

79

121149

93

绿

163191

107

绿

204246

绿

121

260302

141

320343

163

182

204

227

260

343

:“一”表示无要求

5.3型号

5.3.1洒水喷头的型号由产品代号性能代号公称流量系数公称动作温度自定义代号等部分组成

5.3.2产品代号为ZST,表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洒水喷头

5.3.3性能代号表示洒水喷头的安装位置等特性性能代号如下

a直立型洒水喷头Z

b下垂型洒水喷头:X;

C直立边墙型洒水喷头:BZ

d下垂边墙型洒水喷头:BX

e水平边墙型洒水喷头:BS

f齐平式洒水喷头:DQ

g嵌入式洒水喷头:DR

h隐蔽式洒水喷头:DY

1干式下垂型洒水喷头GX

j干式直立型洒水喷头:GZO

5.3.4洒水喷头的型号编制方法如下并按下列要求进行

ZST 口 口-口 口

!------自定义代号

-----------公称动作温度°C)

公称流量系数

--性能代号

产品代号

a快速响应洒水喷头特殊响应洒水喷头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在产品代号前分别加K”“T” “EC”,并以与产品代号间隔标准响应洒水喷头在产品代号前不加代号

b自定义代号由制造商规定用于表征热敏元件的类型产品特殊结构等信息由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或其组合构成字符不宜超过3

示例1 :

ZSTX8O-93 C Q5表示标准响应下垂安装公称流量系数为80,公称动作温度为93C热敏元件为©5 mm玻璃球 的喷头

示例2:

K-ZSTZlI5-74 C YS表示快速响应直立安装公称流量系数为115,公称动作温度为74C热敏元件为易熔合金

带防水罩的喷头。昌

示例3:譲

EC-ZSTBS161-72 C Y表示边墙型水平安装公称流量系数为161公称动作温度为72 C热敏元件为易熔合金 的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

6要求

6.1整体要求

6.1.1洒水喷头在设计和制造上应保证其不能被轻易调整拆卸和重装

6.1.27.2规定的方法测得的每只洒水喷头的质量与其制造商声明质量的偏差不应超过声明质量 的5% O

6.2接口螺纹

洒水喷头的接口螺纹应符合GB/T 7306.2的规定

6.3外观与标志

应符合下列要求:

a洒水喷头的外表面应均匀一致无明显的磕碰伤痕及变形表面涂镀层应完整美观

b洒水喷头在其溅水盘或本体上至少应标记型号规格制造商的名称代号或商标生产年代认证标记如获得了认证

C对于边墙型洒水喷头还应标明水流方向

d隐蔽式洒水喷头的装饰盖板上应标有不可涂覆的标记;

e所有标记应为永久性标记且标志正确清晰

6.4密封结构要求

洒水喷头出水口的密封不应使用橡胶密封件

6.5水压密封和耐水压强度性能 6.5.17.3.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无渗漏O 6.5.27.3.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应无变形或破坏

6.6流量系数 6.6.1洒水喷头的流量系数K按式1计算:

K =-^—

√1oP

式中:

P

Q

6 . 6 . 2 规定


——洒水喷头入口处压力单位为兆帕MPa);

——洒水喷头的流量单位为升每分Lmιn0

7.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流量系数K的任一测量值和平均值均应符合表3

3流量系数范围

公称流量系数K

流量系数范围

干式洒水喷头流量系数范围

57

54 60

52 62

80

76 84

74 86

115

109121

106124

161

159166

145177

202

195209

6.7布水性能

6.7.1公称流量系数为5780115的喷头

6.7.1.1非边墙型喷头按7.5.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表4的规定

6.7.1.2边墙型喷头按7.5.1.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打湿喷头所在墙下方距溅水盘1.22 m以下的 全部墙面并符合表5的规定

6.7.2公称流量系数为161202的下垂型和直立型喷头

喷头按7.5.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表6的规定

6.7.3 EC 喷头

6.7.3.1非边墙型EC喷头在试验室的14空间进行布水试验边墙型EC喷头在试验室的一半空间进 行布水试验

6.7.3.2非边墙型EC喷头试验条件见表7,公称流量系数为8OJ15的边墙型EC喷头试验条件见表8

6.7.3.3 EC喷头按7.5.37.5.4的规定进行试验集水量低于O.6 mm∕mιn的集水盒不应超过1, 且最低集水量不应低于O.2 mm/minO

6.7.3.4每个试验中所有集水盒的平均集水量不应小于1.6 mm/mino

4非边墙型喷头布水要求

公称流量系数K

洒水密度 mm/min

每只喷头流量

L/min

保护面积 m2

喷头间距

m

低于洒水密度 50%的集水盒数

57

2.5

50.6

20.25

4.5

8

80

5.0

61.3

12.25

3.5

5

15.0

135.0

9.00

3.0

4

115

10.0

90.0

9.00

3.0

4

30.0

187.5

6.25

2.5

3

5边墙型喷头布水要求

公称流量 系数K

平均洒水密 度不低于 mm/min

单盒最小 洒水密度 mm/mn

每只喷头流量

L / mn

保护面积 m2

喷头间距

m

喷头所在边墙

下部集水盒的

集水总量

57

2.0

1.2

57

9.0

3.0

不少于喷头

洒水总量

3.5%

80

2.0

1.2

57

9.0

3.0

115

2.8

1.2

78

9.0

3.0

6公称流量系数为161202的下垂型和直立型喷头布水要求

公称流量 系数K

喷头数量

单只喷头流量

L/min

平均洒水密度 不低于 mm/min

单盒最小

洒水密度 mm/mn

161

4

135

14.7

11.0

4

190

20.4

15.3

6a

135

14.7

11.0

6a

190

20.4

15.3

202

4

142

15.3

11.4

4

228

24.6

18.3

6a

142

15.3

11.4

6a

228

24.6

18.3

a对直立型喷头与配水支管平行的中间两排集水盒测量结果不作要求

6.8溅水盘上下的喷水量

7.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直立型喷头和下垂型喷头向下喷洒的水量应为总水量的

80%Io0% O

7非边墙型EC喷头布水试验条件

公称流量系数K

试验空间尺寸X

m

溅水盘距吊顶距离

mm

流量

L/min

80

5.0X5.0

100

101.8

80

5.5X5.5

100

123.2

80

6.0X6.0

100

146.6

115

5.0X5.0

100

101.8

115

5.5X5.5

100

123.2

115

6.0X6.0

100

146.6

161

5.0X5.0

100

111.1

161

5.5X5.5

100

123.2

161

6.0X6.0

100

146.6

202

5.0X5.0

100

138.9

202

5.5X5.5

100

138.9

202

6.0X6.0

100

146.6

8边墙型EC喷头布水试验条件

公称流量系数K

试验空间尺寸X

m

溅水盘距吊顶距离

mm

流量

L/ mn

80

5.0X5.0

100

101.8

80

5.0X5.0

300

101.8

80

5.5X5.0

100

112.0

80

5.5X5.0

300

112.0

80

6.0X5.0

100

122.2

80

6.0X5.0

300

122.2

115

5.0X5.0

100

127.3

115

5.0X5.0

300

127.3

115

5.5X5.0

100

140.0

115

5.5X5.0

300

140.0

115

6.0X5.0

100

152.7

8

公称流量系数K

试验空间尺寸X

m

溅水盘距吊顶距离

mm

流量

L/min

115

6.0X5.0

300

152.7

115

6.5X5.0

100

165.4

115

6.5X5.0

300

165.4

115

7.0X5.0

100

178.2

115

7.0X5.0

300

178.2

6.9静态动作温度

6.9.1洒水喷头按7.7ah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a公称动作温度不超过200 °C的洒水喷头实际动作温度不应超过式2规定的范围

X ± 0.035X + 0.62)             ........................( 2

式中

X——公称动作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

b公称动作温度超过200 C的洒水喷头实际动作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不应超过式2规定的范围

2在公称动作温度至公称动作温度的107%范围内

6.9.2在预定的动作温度范围内如果任意一只洒水喷头的玻璃球出现部分破裂或易熔元件出现部分 动作还应按7.71j规定的方法进行空气浴试验洒水喷头应全部动作

6.9.3隐蔽式洒水喷头除应符合6.9.1的规定外还应与装饰盖板组装后按7.7k1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装饰盖板应在5 mm内完全脱落

6.10功能

6.10.17.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应启动喷水

6.10.27.8 d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喷头在热敏感元件释放后60 S清除所有沉积若在任一压 力等级的试验中有1只试样发生沉积应另取24只相同试祥重新进行该压力和该安装位置的功能试 验在每一压力下进行试验的所有喷头中发生沉积的试样总数不应超过1

6.10.37.8 e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EC喷头应在热敏感元件释放后10 s清除所有沉积

6.11抗水冲击性能

7.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在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均不应出现渗漏或损坏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并应符合6.10.1的规定

6.12工作载荷和框架强度

6.12.1轭臂支撑的洒水喷头的工作载荷按7.10ae规定的方法确定

6.12.2轭臂支撑的洒水喷头按7.10f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其框架的永久变形不应大于洒水喷头载 荷支承点间距离的0.2% O

6.13热敏感元件强度

6.13.1玻璃球按7.11.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C)对于99%的试样()置信度系数V)0.99试验中测得并计算出的玻璃球破碎载荷的下 限误差应大于玻璃球设计载荷上限误差的2

6.13.2易熔元件按7.11.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设计载荷100 h或满足式(3) 的规定

LA1.02LiJLO                   ........................( 3 )

式中

LA ——易熔元件最大设计载荷单位为牛顿(N);

Lm ——一易熔元件1 000 h损坏时的载荷单位为牛顿(N);

Lo ——易熔元件1 h损坏时的载荷单位为牛顿(N)O

6.14溅水盘强度

洒水喷头按7.1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其溅水盘不应出现松动脱落永久变形和损坏

6.15疲劳强度

玻璃球洒水喷头按7.1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玻璃球不应有任何损坏

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并应符合6.10.1的规定

6.16热稳定性

玻璃球洒水喷头按7.1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玻璃球不应有任何损坏

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并应符合6.10.1的规定

6.17抗振动性能

7.1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的构成部件应无松动和损坏

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水压密封试验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并应符合6.5.1 6.10.1的规定o

6.18抗机械冲击性能

7.1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应无损坏

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水压密封试验并应符合6.5.1的规定

6.19抗碰撞性能

6.19.17.17b)A)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 水压密封试验并应符合6.5.1的规定若溅水盘出现可见变形应符合6.7的规定

6.19.27.17e)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后带防水罩洒水喷头的防水罩应无脱落或影响其功能的变形

6.20抗翻滚性能

7.1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应无明显损坏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水压密封 试验并应符合6.5.1的规定

6.21冷冻性能

7.19规定的方法进行冷冻试验试验后洒水喷头应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C)无损坏所有试样进行水压密封试验和标准方位动态热试验并应符合6.5.16.23.1.1的 规定

6.22 耐高温性能

7.2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不应发生严重变形或损坏

6.23动态热性能

6.23.1喷头动态热性能

6.23.1.17.21.1规定的方法在标准方位进行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6.23.1.27.21.1.1规定的方法在偏离最不利方位一个角度进行试验每一个RTI值不应超过 600(m s)05或在标准方位下测得的平均RTI值的250%二者之中的较小者

6.23.1.37.26规定的方法进行环境试验后试样应按7.21.1规定的方法在标准方位进行试验以确 定环境试验后的RTI应符合下列要求

6.23.2 EC喷头动态热性能

6.23.2.37.26规定的方法进行环境试验后试样应按7.21.1规定的方法在标准方位进行试验以确 定环境试验后的RTI应符合下列要求

6.24耐应力腐蚀性能

6.24.1耐氨应力腐蚀性能

7.22.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的铜合金部件不应断裂或损坏

本项试验后的所有试样应进行水压密封试验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应分别符合65.1 6.10.1的规定o

6.24.2耐氯化镁应力腐蚀性能

当洒水喷头使用不锈钢部件时应按7.22.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的不锈钢部件不应断 裂或损坏

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水压密封试验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并应符合6.5.1 6.10.1的规定O

6.25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腐蚀性能

7.2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不应产生腐蚀损坏

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并应符合6.10.1的规定

6.26耐盐雾腐蚀性能

7.24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不应产生腐蚀损坏

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并应符合6.10.1的规定

6.27耐潮湿气体腐蚀性能

7.2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不应产生腐蚀损坏

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水压密封试验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并应符合6.5.1 6.10.1的规定o

6.28 耐环境温度性能

7.2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不应损坏o

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水压密封试验静态动作温度试验功能试验和动态热试验并应分 别符合 6.5.16.9.16.10.1 6.23 的规定 O

隐蔽式洒水喷头还应按7.15规定的方法进行连续4h的振动试验不应损坏

6.29侧向喷洒

7.2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直立型下垂型和边墙型洒水喷头在正庚烷燃尽前应启动

6.30防水罩性能

6.30.1防护角

7.28.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防水罩为洒水喷头的热敏感元件提供的防护角应不大于45°

6.30.2抗转动

7.28.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防水罩在4.0 N m的力矩作用下不应发生转动如果防水罩在 4.0 N m的力矩作用下转动洒水喷头平均工作载荷的变化不应超过10% o

6.31抗真空性能

7.2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洒水喷头不应出现扭曲或损坏

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还应进行水压密封试验并应符合6.5.1的规定

6.32湿墙性能

7.3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每只EC喷头应连续打湿试验室四周的墙面打湿部位距吊顶的距

离不应大于1.5 m0

6.33灭火性能

6.33.1灭木垛火性能

6.33.1.1除边墙型喷头外公称流量系数为80115的喷头按7.3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并应符合 以下规定

a热电偶处的空气温度在开始洒水后的前5 mm内应被降至环境温度加上275 °C以下

b在以后的试验中任何连续3 mm内热电偶处测得的平均气温不应超过环境温度加上275 C , 自吊顶下温度降到低于环境温度加上275 C至试验结束这段时间内吊顶温度记录曲线以下 的面积之和应小于环境温度加上275 C直线以下的面积

C木垛的质量损失不应超过20% O

6.33.2灭纸箱火性能

公称流量系数为161202的直立型或下垂型喷头按7.31.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表9的 规定

9公称流量系数为161202喷头的灭火性能要求

试验序号

1

2

3

堆放形式

双排货架

托盘堆垛

双排货架

燃烧物

型试验货品

标准塑料杯试验品

标准塑料杯试验品

钢梁

温度/C

峰值

204

427

204

最大平均值a

149

371

149

辐射

热通量/(kWm2

峰值

11.4

17.0

11.4

最大平均值a

10.2

11.4

10.2

火焰跃迁

不准许

不准许

不准许

等效试验品允许烧损数量/

20

20

10

喷头允许最多开启数量/

20

20

20

最大平均值是指任一间隔为1 mm的时间段内采集的所有数据的平均值每秒采集数据不少于1)。

7试验方法

7.1外观检查

7.1.1使用通用器具检查喷头的装配零件是否松动可拆卸

7.1.2对照设计图样等技术文件通过目测检查试样外观标志及密封结构使用通用量器具测量接口 螺纹

7.2质量测量

应符合下列要求

aIO只洒水喷头试样进行本项试验其中带运输护帽的洒水喷头应摘下护帽干式洒水喷头 去除短管后进行试验

b使用天平测量每只喷头的质量测量结果精确到O.l g,计算算术平均值及每只洒水喷头的质 量偏差

7.3水压密封和水压强度试验

7.3.1水压密封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5只洒水喷头试样安装在试验装置上使管路充满清水排除管路中的空气

bO.l + O.O25MPa∕s的速率升压至3.O MPa,保持压力3 min,然后降压至O MPa

C再在5 s内使压力从O MPa升至O.O5 MPa,保持压力15 sO.lO.O25MPa∕s的速率升 压至1.O MPa,保持压力15 S后降压至O MPa本部分中未标明公差时公差应符合附录A的 规定);

d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检查洒水喷头试样是否出现渗漏

7 . 3 . 2 水压强度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将水压密封试验后的试样安装在7.3.1所用的试验装置上

b以不超过2.O MPa/min的速率升压至4.8 MPa,保持压力1 min

C检查洒水喷头是否出现启动变形或损坏

7.4流量系数的测量

应符合下列要求

a公称流量系数小于或等于115的洒水喷头安装在图1所示的试验装置上进行试验公称流量 系数大于115的洒水喷头安装在图2所示的试验装置上进行试验

亞                             单位为毫米

1公称流量系数小于或等于115洒水喷头的流量试验装置

b试验时将2只试样除去框架和溅水盘后安装在试验装置上

C试验压力从O.1O MPaO.6O MPa,每间隔O.1O MPa测量洒水喷头的流量

d压力测量精度不应低于O.4流量测量精度不应低于1.O

e对于每一个试样压力先从低升到高至每一个测量点再从高降到低至每一个测量点;

f将所测得的数据代入式1),计算出每一压力点的K值和K的平均值

g在试验中应修正自压力表至洒水喷头出口之间的静水压差

h干式洒水喷头应取其产品的最短和最长规格分别进行试验

单位为毫米


A-A



B


2公称流量系数大于115洒水喷头的流量试验装置

7.5布水试验

7.5.1公称流量系数为5780115的喷头

7.5.1.1非边墙型喷头

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验室的面积应不小于7 m×7 m,4只相同规格的喷头呈正方形安装于试验管路上试验 管路及集水盒的布置见图35

b喷头轭臂应与配水支管平行

C干式喷头应取其产品的最短规格进行试验

d吊顶与直立型喷头溅水盘之间的距离为50 mm,与下垂型喷头溅水盘之间的距离为275 mm

e齐平嵌入隐蔽式喷头应取其最嵌入的位置安装在不小于6 m×6 m的吊顶上吊顶置于试 验室的中央喷头通过三通或弯头直接安装在水平管路上或通过DN25长度不小于150 mm 的短管和变径联接在水平管路上

f三种公称流量系数的喷头的保护面积和洒水密度在表4中给出

g公称流量系数为80115的喷头应在表4中规定的两种条件下分别进行试验

h4只喷头之间保护面积内的洒水密度用正方形集水盒测量集水盒的边长为500 mm,吊顶距 集水盒上边缘2.7 m,集水盒位于4只喷头下方保护面积的中央集水时间不应少于3 min


非边墙型喷头布水试验室布置保护面积12.25 m2

单位为毫米


不少于7 OOO


ooozt¼<pκ-


水流方向

4非边墙型喷头布水试验室布置保护面积9 m2

单位为毫米


不少于7 OOO


5非边墙型喷头布水试验室布置保护面积6.25 m2


7.5.1.2 边墙型喷头

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验室面积不应小于7 m×7 m,2只相同规格的边墙型喷头按图6所示沿着一面墙安装 于试验管路上

b喷头间距为3 m,吊顶距每只喷头溅水盘之间的距离为100 mm

C2只喷头之间保护面积内的洒水密度用36只边长为500 mm的集水盒测量

d吊顶距集水盒上边缘的距离为2.14 m

e36只集水盒位于2只喷头之间区域的地面上见图6和图7

D 第一行集水盒应平行于喷头后的墙面距墙600 mm

g将一行6个集水盒置于2只喷头之间的地上贴近墙面收集洒在墙面上的水

h墙的表面应用不透水不吸水的材料覆盖水应能从墙面上直接导入集水盒中见图6和图7);

i在此行集水盒上方置一挡板以防止从喷头中洒出的水直接进入集水盒

j边墙型喷头的试验条件见表5,试验洒水时间为10 min

k计算集水盒的平均洒水密度和任一单只集水盒的洒水密度

l检查喷头打湿其背后墙面的情况

7.5.2公称流量系数为161202的下垂和直立型喷头

应符合下列要求

a4只或6只相同规格的喷头按表6的试验条件安装于试验管路上试验管路及集水盒的布 置见图8910

b喷头轭臂应与配水支管平行

C保护面积内的洒水密度用正方形集水盒测量集水盒的边长为300 mm,吊顶距集水盒上边缘 2.3 m,下垂型喷头溅水盘距吊顶100 mm,直立型喷头配水支管中心距吊顶为280 mm,16只 集水盒位于4只或6只喷头下方保护面积的中央集水时间不应少于3 min,测量集水量计算

每只盒的洒水密度


单位为毫米



6边墙型喷头布水试验室布置


单位为毫米


90°变径弯头

湿水线

打湿面积

集水盒500X500

水平安装

样图A


7边墙型喷头布水试验安装图


单位为毫米


。。0 z}¼^∖l÷


8 6只下垂型喷头布水试验布置


单位为毫米


不少于7 OOO

。。0 z}¼K-


9 4只下垂型喷头布水试验布置


不少于7 Ooo

管路布置图

配水支管示意图

10直立型喷头布水试验布置

7.5.3非边墙型EC喷头

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验室的面积应不小于9 m×9 m,1EC喷头安装于试验管路上试验管路及集水盒的 布置见图1114,EC喷头轭臂应与供水管平行

b干式EC喷头应取其产品的最短规格进行试验

C吊顶与直立或下垂型EC喷头溅水盘之间的距离为100 mm

d齐平嵌入隐蔽式EC喷头应取其最嵌入的位置安装在吊顶上吊顶位于试验室的中央吊顶 的面积不应小于6.0 m×6.0 m

e试样通过三通或弯头直接安装在水平管路上或通过长度不小于150 mmDN25直管和变 径联接在水平管路上

f不同公称流量系数的EC喷头的保护面积和试验流量在表7中给出

保护面积内的洒水密度由正方形集水盒测量集水盒的边长为500 mm,吊顶距集水盒上边缘

的距离为2.2 m,集水盒的位置如图II-14所示试验集水时间不应少于6 min

单位为毫米

11直立或下垂型EC喷头布水试验室布置

单位为毫米

12直立或下垂型EC喷头在25 m2试验室中进行布水试验时集水盒的布置

13直立或下垂型EC喷头在30.25 m2试验室中进行布水试验时集水盒的布置

单位为毫米

14直立或下垂型EC喷头在36 m2试验室中进行布水试验时集水盒的布置

7.5.4边墙型EC喷头

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验室的面积应不小于9 m×9 m,1只边墙型EC喷头进行本项试验

b试验管路及集水盒的布置见图1520

C吊顶距边墙型EC喷头溅水盘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00 mm300 mm

d齐平嵌入隐蔽式边墙型EC喷头应取其最嵌入的位置安装在高度不小于2.4 m宽度不小 于5.5 m的墙上

e被试喷头经过三通或弯头直接接到水平供水管线也可经过长度不少于150 mmDN25直 管和变径联接到水平供水管线

f不同公称流量系数的边墙型EC喷头的保护面积和试验流量在表8中给出

g保护面积内的洒水密度由正方形集水盒测量集水盒的边长为500 mm,吊顶距集水盒上边缘 的距离为2.2 m集水盒的位置如图1520所示试验集水时间不应少于6 min

单位为毫米

(y为实验室宽度)

15边墙型EC喷头布水试验室布置



16边墙型EC喷头在25 m2试验室中进行布水试验时集水盒的布置

单位为毫米



17边墙型EC喷头在27.5 m2试验室中进行布水试验时集水盒的布置

单位为毫米



18边墙型EC喷头在30 m2试验室中进行布水试验时集水盒的布置


单位为毫米



19边墙型EC喷头在32.5 m2试验室中进行布水试验时集水盒的布置




20边墙型EC喷头在35 m2试验室中进行布水试验时集水盒的布置

7.6溅水盘上下的喷水量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2只试样按图21所示水平安装在专用试验装置中应使喷头的溅水盘位于隔板孔口的中 央使两个集水容器的理论分界线与喷头溅水盘相切于喷头轴线上的一点

b试验流量按表10的规定

C试验后测量出两个集水容器中的水量水量测量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5%计算向下洒水量 占总洒水量的百分比

7.7静态动作温度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验在液浴中进行

b隐蔽式洒水喷头去除装饰盖板干式洒水喷头取其产品的最短规格进行试验

C公称动作温度不高于79 °C的洒水喷头在水浴宜采用蒸馏水中进行

d公称动作温度高于79 C的洒水喷头在油浴或适当的介质中进行

e洒水喷头垂直放置于液浴装置中热敏感元件中心距液面4010mm

f试验区域的温度应均匀温度偏差不应超过0.5 C O

单位为毫米

21溅水盘上下喷水量试验装置

10试验流量

公称流量系数K

流量

Lmin

57

50.0

80

60.0

115

90.0

161

135.0

202

140.0

g将至少IO只洒水喷头试样在升温速率不超过20 °Cmin的条件下从室温加热到低于其公称 动作温度20 °C并保持此温度10 min,然后以0.5 0.1°Cmin速率升温直至洒水喷头 动作

h温度测量点应与洒水喷头热敏感元件处于同一水平面洒水喷头动作温度的测量精度为 0.1 C记录洒水喷头的动作温度

i50只洒水喷头试样置于空气浴温度试验装置中在不少于20 min内将试验装置内的温度 从室温升至低于公称动作温度11±1C并保持此温度20 min

j然后以0.50.3C∕min速率升温直至洒水喷头动作观察热敏感元件的启动情况

k10只隐蔽式洒水喷头试样置于环境温度条件下不少于1.0 h,然后将其放入温度试验箱中

l试验箱内的温度为低于6.9中规定的喷头最低动作温度4 C试验区域的温度偏差不超过 2 C保持此温度5 min,观察装饰盖板的脱落情况

7.8功能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功能试验装置如图22所示公称流量系数K大于115的喷头可在其他适宜的试验装置上进

行本项试验;                  強

b洒水喷头试样按其正常安装位置进行安装干式喷头取其产品的最短规格进行试验

C采用适当的加热方式使喷头启动

d0.035 MPa0.35 MPa1.20 MPa压力下分别取8只喷头试样进行功能试验试样启动 后试验的压力应不低于上述启动前压力的75% ,当一个或多个动作零件滞留在溅水盘框架 组件上超过60 S时,即认为发生沉积现象

e0.035 MPaC干式喷头为 0.05 MPa)、0.17 MPa0.35 MPa0.50 MPa0.70 MPa0.85 MPa1.00 MPa1.20 MPa的压力下分别取10EC喷头试样按其正常安装位置进行功能试验, 试样启动后试验的压力应不低于上述启动前压力的75%当一个或多个动作零件滞留在溅 水盘框架组件上超过10 S即认为发生沉积现象

单位为毫米

22功能试验装置

7.9水冲击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5只洒水喷头试样按正常安装位置安装在试验装置上

b向试验管路中充水排出空气

C然后进行3 000次压力从0.4 0.1MPa2.5 MPa的交变水压试验压力交变每分钟不超过 60

d在试验过程中检查每个试样的渗漏情况

e试验后所有洒水喷头试样进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

7.10工作载荷的确定和框架强度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至少取10只洒水喷头试样用以测量工作载荷

b将试样在室温下牢固地安装于试验装置上在洒水喷头的入口施加1.2 MPa的压力

C使用分辨率为0.001mm的变形测量仪表测量洒水喷头承载点间的距离变化应避免洒水喷 头螺纹与固定件之间的移动

d卸去洒水喷头入口施加的压力以适当的方法除去洒水喷头的热敏感元件当洒水喷头框架温 度恢复至室温后再次测量变形

e以不超过500 N/min的加压速率向洒水喷头施加机械载荷直至洒水喷头框架变形数值回到 加1.2 MPa压力时的数值此机械载荷即为该试样的工作载荷计算10只试样的平均工作

载荷

f在上述IO只洒水喷头试样中任取5只进行试验以不超过500 N∕mιn的加压速率给洒水喷头 试样施加两倍平均工作载荷的机械载荷保持此载荷15 + 5s后卸去载荷记录此时的变形 值计算框架的永久变形

7.11热敏感元件的强度试验

7.11.1热敏感元件设计载荷的确定

应符合下列要求

a使用在7.10中确定的洒水喷头平均工作载荷计算出施加在洒水喷头热敏感元件上的力即热 敏感元件的设计载荷

b当热敏感元件的设计载荷不能通过计算得出时可采用适当的方法直接测量热敏感元件的设 计载荷

7.11.2玻璃球

应符合下列要求

a每种类型每种温度等级的玻璃球至少取15只试样进行试验将试样安装于试验装置上试 验装置的玻璃球支撑件可使用洒水喷头上的支撑件或生产商提供的专用支撑件150 N∕s~250 N/s的加压速率给玻璃球施加平稳载荷直至玻璃球破碎

b每次试验应更换新的玻璃球支撑件可对支撑件进行外部加固以防止试验失败但不应影响玻 璃球原有的受力状况

C记录每只玻璃球的破碎载荷破碎载荷测量值应精确到1 N

d计算玻璃球平均破碎载荷和玻璃球破碎载荷的下限误差TL1,计算玻璃球设计载荷的上限误 差TL2参见附录BO

7.11.3易熔元件

应符合下列要求

a至少取10只易熔元件试样使其承受15倍的易熔元件最大设计载荷历时100 h,观察易熔元 件是否损坏

b与评价易熔元件无关的非正常损坏可不考虑

C至少取10只易熔元件试样使其分别承受不同的载荷载荷值从易熔元件最大设计载荷Ld15倍易熔元件最大设计载荷使易熔元件试样在1 000 h之内和之后损坏参见附录C),应去 除非正常的损坏

d用最小二乘法绘制全对数回归曲线从曲线得出试样1 h损坏时的载荷LO1 000 h损坏时 的载荷Lm

7.12溅水盘强度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3只洒水喷头试样按正常安装位置安装在7.8规定的试验装置上1.2 MPa水压下进行 试验

b洒水喷头启动后使其在1.2 MPa下连续洒水15 min

C检查溅水盘是否出现松动脱落永久变形和损坏

7.13疲劳强度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本项试验使用4只洒水喷头试样每只洒水喷头试样重复进行4次试验

b试验在液浴中进行公称动作温度不超过79 °C的洒水喷头采用水浴宜用蒸馏水),公称动作 温度高于79 C的洒水喷头使用油浴适当的油进行试验

C将试样置于液浴中升温速率不超过20Cmιn,使温度从20 + 5C升至低于其公称动作温 度20±2C然后使液浴温度以1 Cmιn的速率升温直至玻璃球的气泡消失或低于动作温 度范围下限5 C

d将洒水喷头从液浴中取出使其在空气中冷却直至玻璃球气泡重新出现在冷却过程中玻璃 球的尖端封口端应指向下方

e疲劳强度试验所有试样进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

7.14热稳定性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验前将5只洒水喷头试样置于20 + 5C的环境中不少于30 min

b试验在液浴中进行公称动作温度不超过79 C的洒水喷头采用水浴宜用蒸馏水),公称动作 温度高于79 C的洒水喷头使用油浴或其他适当的介质进行试验

C将洒水喷头浸入液浴内液浴的温度为低于洒水喷头动作温度范围下限100.5C ,5 min后 将洒水喷头从液浴中取出使玻璃球尖端封口端朝下立即浸入10±0.5C的液浴中

d试验后所有试样进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

7.15振动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從

a5只洒水喷头试样垂直安装于试验台面上沿喷头联接螺纹的轴线方向进行振动

b干式喷头取其产品中的最短规格进行试验

C洒水喷头在不超过5 min∕倍频程振幅1 mm12峰-峰值的条件下5 HZ40 HZ扫频 振动

d若出现一个或多个共振点应在每个共振点以共振频率振动振动时间为120 h除以共振 点数

e) 若没有发现共振点应从5 Hz~40 HZ扫频振动120 h

f振动试验后所有试样进行水压密封试验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

7.16机械冲击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5只洒水喷头试样分别按正常安装位置的正反方向和垂直于两轭臂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固 定在机械冲击试验台上冲击加速度为100 g,在每一方向各进行3次冲击试验

b机械冲击试验后所有试样进行水压密封试验

7.17碰撞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干式洒水喷头不进行本项试验

b试验装置如图23所示5只洒水喷头试样进行试验使一重锤沿喷头中心轴线落于溅水盘 30

一端进行碰撞

C对于带有运输护帽的喷头如果只有当喷头安装完毕后才摘下护帽则应带着护帽进行碰撞

d)


试验

试验时使重锤从1 m高度沿着喷头中心轴线落下重锤的质量应等于被测洒水喷头的质 量不含护帽),应避免重锤多次碰撞被试喷头碰撞试验后检查试样是否出现变形或 损坏

1只带防水罩洒水喷头从1 m的高度以45°角碰撞到混凝土平面上试验后检查防水罩是 否出现变形或损坏

单位为毫米

重块(见图A)

长度根据喷头重量确定

倒角0. 06X45°

不锈钢管,内径14.10

喷头支座,直径165 材料为Q235


23碰撞试验装置

7.18翻滚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干式洒水喷头不进行本项试验隐蔽式洒水喷头去掉装饰盖板后进行本项试验

b5只洒水喷头逐个进行3 min的翻滚试验

C带有运输护帽的洒水喷头如果只有当洒水喷头完全安装完毕后才摘下护帽则应带着护帽进 行翻滚试验

d将每只洒水喷头放入乙烯树脂制成的正六棱柱形试验装置中

e沿旋转轴方向装置长为254 mm,六边形平面平行边之间相距305 mm,每一次试验试验装置 内装入1只洒水喷头和5只木块

f木块为38 mm×38 mm×38 mm的硬木立方体

g试验装置以1圈*的速率绕其轴旋转

h试验后检查洒水喷头是否出现损坏所有试样进行水压密封试验

7.19冷冻试验

应符合下列要求

a5只洒水喷头试样进行冷冻试验每只洒水喷头与公称直径为25 mm长度为100 mm的钢 管的一端使用适当的接头相连管中充满水将钢管另一端封堵密封

b将洒水喷头与钢管组件置于低温试验箱中箱内的温度保持305)°C历时24 h

C试验后将洒水喷头与钢管组件取出在室温条件下解冻检查有无可见损坏

d如无可见损坏施加0.05 MPa的水压历时15 s,检查是否泄漏

e如无泄漏洒水喷头试样进行水压密封试验和动态热试验

7.20高温试验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2只去掉感温释放机构的洒水喷头竖直放入温度试验箱中试验温度为80010C历时 15 min

b然后夹持洒水喷头的螺纹处将其取出立即浸入15±2C的水中检查喷头体是否发生变形 或损坏

7.21动态热试验

7.21.1除齐平嵌入隐蔽式喷头外的洒水喷头动态热试验

7.21.1.1响应时间的测量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用某一温度等级的洒水喷头试样在标准方位和偏离最不利方位各进行10次插入试验其他 温度等级的洒水喷头每种取10只试样进行标准方位的插入试验

b每种方位的RTl值按7.21.1.2规定的方法计算

C干式洒水喷头取其产品最短规格进行试验

d插入试验时洒水喷头的固定基座应使用黄铜制作应保证在每一个独立的插入试验中历 时55 S的试验期间固定座或水的温升不超过2 C固定座的温升采用热电偶进行测量测 点嵌入基座内从内螺纹根部径向向外不超过8 mm,或将热电偶置于喷头入口内中心部的 水中);

e如果响应时间超过55 s,固定座或水温的摄氏温度的增量数值在每个独立的插入试验中不超 过响应时间S值的0.036

f进行试验的洒水喷头应在接口螺纹上缠11.5圈的聚四氟乙烯带拧入固定座的力矩为 153N m

g将每只待试喷头安装在风洞试验盖上并将其保存在一恒温箱内以使喷头和盖达到25 5C的时间不少于30 min

h在试验前应将至少25 mL温度为25±5C的水引入洒水喷头入口并施加0.035 MPa的 压力

i试验采用风洞进行在试验段喷头部位按表11调节选取相应的气体流速及温度范围

j为了使试样热敏元件和限流边界风洞壁之间的热辐射交换尽量减小应在设计上保证试 验段热辐射效果不超过RTl计算值的3% ;

k测量并控制风洞中气流的温度和流速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风洞试验段的控温精度和流速的控 制精度满足表11的条件

l用精度为0.01 s的计时仪器测量从洒水喷头插入风洞到其动作的时间即为响应时间

m进行偏离最不利方位插入试验时标准响应洒水喷头在偏离最不利方位15°的方位进行试验, 特殊响应洒水喷头在偏离最不利方位20。的方位进行试验快速响应洒水喷头和EC喷头在偏 离最不利方位25°的方位进行试验

11插入试验时试验段的条件

公称动作温度

C

气体温度范围a

气体流速范围b

标准响应

洒水喷头

C

特殊响应 洒水喷头 C

快速响应 洒水喷头 C

标准响应

洒水喷头

m/s

特殊响应 洒水喷头 m/s

快速响应

洒水喷头

m/s

57 77

79 1O7

121149

163191

1912O3

2823OO

382432

382432

129141

1912O3

2823OO

382432

129141

1912O3

2823OO

382432

2.42.6

2.42.6

2.42.6

3.43.6

2.4 2.6

2.42.6

2.42.6

2.42.6

1.651.85

1.651.85

1.651.85

1.651.85

a温度为129 C141 C温度的控温精度为±1 C 在其他温度范围时控温精度为±2 C

b流速为1.65 m/s1.85 m/s2.4 m/s2.6 m/s流速的控制精度为±O.O3 m/s流速为3.4 m/s3.6 m/s 流速的控制精度为±O.O4 m/s

7.21.1.2 RTl值的计算

RTI值按式4计算

RTI =----r U....            ........................( 4 )

ln(1 Tea/ATQ

式中

Zr——洒水喷头响应时间

单位为秒s );

U ——风洞试验段的实际气体速度取自表11),单位为米每秒m/s); △匸一一洒水喷头的平均液浴动作温度减去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g——一试验段的实际气体温度减去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O

7.21.2齐平、嵌入隐蔽式洒水喷头的动态热试验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对于快速响应洒水喷头按表12中的序号1序号4的条件标准响应洒水喷头和特殊响应洒 水喷头按表12中全部条件进行动态热试验

b按表12规定的每一试验条件分别各取3只洒水喷头试样在标准方位和偏离最不利方位进行 插入试验

C试验时将每只洒水喷头试样安装在专用的试验盖板上如图24所示7.21.1.1规定的方法 进行试验记录每只洒水喷头动作时间

d进行偏离最不利方位插入试验时偏离最不利方位的偏离角度见表13的规定

e按式5计算RTl其中传导系数C按表13的规定取值

f环境试验后的洒水喷头按表12中的序号3的条件进行标准方位的插入试验

RTI =


[1 + C∕(u)°5]


-t,4u

Jn[1 - Tea[1 + C/(M)O'5]∕Tg]

........................(5 )

式中

L  ——洒水喷头响应时间单位为秒s);

——风洞试验段的实际气体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一-一洒水喷头的平均液浴动作温度减去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g——试验段的实际气体温度减去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C  ——洒水喷头的热敏感元件与其固定件之间的热传导能力的度量单位为米每秒m∕sO

12齐平嵌入隐蔽式洒水喷头动态热试验条件

试验序号

气体温度a

C

气体流速b m/s

真空度

Pa

1

128

2.6

0.93

2

128

3.5

0.93

3

197

2.6

1.33

4

197

3.5

1.33

5

290

2.6

1.73

6

290

3.5

1.73

a气体温度的控温精度为±2 Co

b气体流速为2.6 m/s流速的控制精度为±0.03 m/s气体流速为3.5 m/s流速的控制精度为 ±0.04 m/s

13不同方位的传导系数和偏离角度

响应类型

传导系数C

m/s05

偏离角度

°

标准响应

1.0

0

5.0

15

特殊响应

1.0

0

3.0

20

快速响应

0.8

0

2.0

25

7.22应力腐蚀试验

7.22.1氨应力腐蚀试验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5只洒水喷头试样进行试验

b每只试样的入口用与氨水溶液不反应的材料如塑料制成的盖密封将试样除去油脂置于试 验装置中

C将密度为0.90 g/cm'氨水溶液存放在置于试验装置底部的容器中氨水溶液液面距试样的下 边缘约40 mm

d0.01 mLcm3向容器中加入氨水溶液大约产生如下的气体组分35%的氨气5%的水蒸 气和60%的空气

e潮湿的氨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应保持在大气压力下试验箱内温度保持在342) °C

f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试验箱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洒水喷头试样应有防护罩以防止凝液滴落 于其上试验历时io d

g试验后将洒水喷头试样冲洗干燥并仔细检查是否发生断裂或损坏

h随后进行i.2 MPa历时I min的水压密封试验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

单位为毫米

说明

2——抽真空接口

3  钢框架3.0 mm);

4——锁紧螺母

5 ―焊在罩内的螺母

6——把手;

9——喷头安装孔

10 垫片2.5 mm×25 mm);

24齐平嵌入隐蔽式洒水喷头的动态热试验盖板

7.22.2氯化镁应力腐蚀试验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墨

a5只喷头试样进行本项试验

b试验时可使用同型号同种形式较高温度等级的洒水喷头进行本项试验以评价较低温度等级 的洒水喷头

C将试样经过除油污处理后放置在装有湿式冷凝器的玻璃容器中

d容器中加入约一半的浓度为42%的氯化镁溶液将容器放置在电加热装置上溶液温度保持 在1502C的沸腾温度试验周期为500 h

e试验后将洒水喷头试样冲洗干燥并仔细检查不锈钢部件是否发生断裂或损坏

f随后进行1.2 MPa历时1 min的水压密封试验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

7.23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腐蚀试验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5只洒水喷头试样进行本项试验

b头试样的入口用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不反应的材料如塑料制成的盖密封

C将洒水喷头试样按其工作位置挂在试验箱内防滴罩的下面试验箱按体积比每24 h分别加入 1%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试验箱底部保留少量蒸馏水

d试验箱内温度保持在253)°C试验进行10 d,取出试样在温度不超过35 °C相对湿度不超 过70%的条件下干燥1 d5 d

e试验后将洒水喷头试样冲洗干燥并仔细检查是否发生损坏

f随后进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

7.24盐雾腐蚀试验

7.24.1用于一般环境的洒水喷头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试验在盐雾试验箱中进行

b使质量比为20%的氯化钠盐溶液雾化形成盐雾盐溶液的密度为1.126 g/mL1.157 g∕mL, PH值为6.57.2

C5只洒水喷头试样从入口充入蒸馏水在螺纹处用与盐雾不反应的材料如塑料制成的盖 密封按工作位置支撑或悬挂在盐雾试验箱的试验区试验区的温度应保持在35±2C喷雾 压力在 0.07 MPa0.17 MPa

d使用过的盐溶液应收集起来不应循环使用

e应将试样蔽护以防凝液滴落在其上面

f在试验区内应至少从两点收集盐雾以确定雾化速率和盐浓度

g在连续16 h收集区内每80 C m2面积每小时应能收集到1 mL2 mL盐溶液盐溶液的质 量浓度应为201% ;

h经过10 d的试验后将洒水喷头从盐雾试验箱中取出在温度为20±5C相对湿度不超过 70%的条件下干燥4 d7 d

i试验后将喷头试样冲洗干燥并仔细检查是否发生断裂或损坏

j)  随后进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

7 . 24 . 2 用于腐蚀环境的洒水喷头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用于腐蚀环境的喷头按7.24.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盐雾试验的周期应从10 d延长至30 d

b试验后将洒水喷头试样冲洗干燥并仔细检查是否发生断裂或损坏

C随后进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

7.25潮湿气体腐蚀试验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本项试验在湿热试验箱中进行

b5只洒水喷头试样安装在具有多个接口的管段上管内充满去离子水将整个管段及喷头放 入湿热试验箱中

C试验箱内的相对湿度为955%温度为954)°C

d可选择同型号同种形式较高温度等级的喷头进行本项试验以评价较低温度等级的洒水喷头

e干式洒水喷头取其产品的最短规格进行试验

f经过90 d试验后将洒水喷头从湿热试验箱中取出在温度为20 5)°C相对湿度不超过 70%的条件下干燥4 d7 d

g干燥后检查试样是否发生损坏

S h随后所有试样进行水压密封试验和0.035 MPa压力下的功能试验

7.26环境温度试验

7.26.1无涂层洒水喷头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试验在环境试验箱中进行

b试验温度低于100°C控温精度为2°C

C试验温度为100°C200 °C控温精度为3°C

d试验温度为201 °C350 °C控温精度为5 °C

e12只无涂层洒水喷头在低于其公称动作温度16 C但不应低于49 C条件下进行90 d的 环境温度试验

f环境温度试验后其中4只洒水喷头先后进行水压密封试验和静态动作温度试验,4只洒水喷 头进行功能试验2只在0.35 MPa压力下,2只在1.0 MPa压力下),4只洒水喷头进行动态 热试验

7.26.2有涂层的洒水喷头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12只有涂层的洒水喷头按7.26.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b在试验期间喷头每隔7 d从试验箱中取出冷却2 h4 h,在冷却期间应检查试样

C经过90 d的环境温度试验后其中4只洒水喷头进行水压密封试验,4只洒水喷头进行静态动 作温度试验4只洒水喷头进行功能试验2只在0.35 MPa压力下,2只在1.2 MPa压 力下)。

7.27侧向喷洒试验

7.27.1试样要求

公称动作温度为57 C77 C的洒水喷头进行本项试验高温度等级的洒水喷头用同结构的低温 度等级喷头进行本项试验

7.27.2直立型和下垂型洒水喷头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1只直立或下垂型洒水喷头试样安装在试验管路上在同一水平面上与被试洒水喷头相距 1.83 m中心与中心之间),安装一只同型号同规格的已开启洒水喷头

b洒水喷头分别安装在独立的相互平行的管路上洒水喷头的框架所在平面与管路平行溅水盘 位于平面吊顶下560 mm

C水从已开启的洒水喷头中洒出工作压力为0.5 MPa,当水流稳定后点燃燃料盘中的正庚烷

d燃料盘为正方形边长300 mm,100 mm,上边缘距洒水喷头热敏感元件150 mm,位于被试 洒水喷头正下方盘内放有0.5 L正庚烷

e在洒水喷头框架所在平面与管路垂直的情况下重复上述试验在洒水喷头溅水盘处于吊顶 平面下150 mm的条件下重复上述两个试验

7.27.3边墙型洒水喷头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1只边墙型洒水喷头试样和1只同型号同规格已开启的边墙型洒水喷头安装在试验管路 上两只喷头相距1.8 m中心与中心之间),使洒水喷头的喷洒方向与管路垂直

b洒水喷头距吊顶及边墙均为150 mm

C水从已开启的洒水喷头中洒出工作压力为0.5 MPa,当水流稳定后点燃燃料盘中的正庚烷;

d燃料盘为正方形边长300 mm,100 mm,上边缘距洒水喷头热敏感元件150 mm,位于被试 洒水喷头正下方盘内放有0.5 L正庚烷

e在洒水喷头处于吊顶平面下305 mm,距边墙150 mm的条件下重复上述试验

7.28防水罩试验

7.28.1防护角测量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量防水罩最外端所在平面的最外端与任何热敏感元件的最外最低处所夹的角见图25);

b对于杠杆联片式洒水喷头热敏感元件最外最低处应为使杠杆联片组件旋转至与框架所在平 面成90角时所处的位置

C对于中心支撑式喷头如果到热敏感元件下座边缘的连线所夹的角大于到热敏感元件最外端 所夹的角则较大的角应视为防护角

7.28.2转动试验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3只洒水喷头试样进行本项试验

b在每只试样的防水罩上缓慢施加4.0 N m的扭矩观察防水罩是否发生转动

C如果防水罩在小于4.0 N m的扭矩下发生转动应将防水罩旋转360°,然后测量洒水喷头工 作载荷是否发生变化

d如果发生变化应另取5只试样将其防水罩旋转2然后测量并计算平均工作载荷

25水罩防护角

7.29真空试验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在环境温度为205)°C条件下3只洒水喷头试样从其入口逐渐增加负压直至 β.l×104 Pa9保持此压力Imin检查试样是否出现扭曲变形或损坏

b本项试验后所有试样进行水压密封试验

7.30湿墙试验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试验空间的尺寸应符合表7或表8的要求非边墙型EC喷头的管路布置见图1114,边 墙型EC喷头分别在溅水盘距吊顶100 mm300 mm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管路布置见 图1520

b试验的流量按表7或表8的规定试验时间为6min试验结束后立即停止洒水检查试验室 四周墙壁

7.31灭火试验

7.31.1灭木垛火试验

7.31.1.1试验布置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木垛应使用樟子松或云杉木条制成每个木垛由两根100 mm × 150 mm × 2 400 mm,13100 mm×100 mm×1 200 mm 28 50 mm×100 mm×1 200 mm 的木条构成木材的含 水率应为6%14%

b木垛按图26所示均匀分层摆放在试验前应测量木垛的质量并记录

C将木垛安放在铁架上试验装置如图27所示试验用的正庚烷或等同的燃料应足够燃烧 30 min,从喷嘴喷出的喷雾为圆锥形圆锥角约为75°,雾化速率为0.063 L/s

d应在距喷嘴50 mm以内设置防熄火机构或点火器以保证连续燃烧

e木垛正下方地面上放置一个钢盘钢盘尺寸为1 800 mm×2 400 mm,净深300 mm,用不小于

5.4 mm厚的钢板制成上缘用钢带加强

f试验前钢盘内放入IOO mm深的水钢盘应有排水口以保证100 mm水位

7.31.1.2 喷头安装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4只已开启的同型号同规格的喷头安装在吊顶下方干式喷头取其最短规格进行试验

b吊顶尺寸不应小于5 000 mm×5 000 mm喷头呈正方形布置使用平衡管网供水喷头间距3 000 mm

C吊顶距木垛顶部为2 500±100mm吊顶距直立型喷头溅水盘为180 + 50mm距下垂型喷 头溅水盘为25050mm喷头的框架应平行于配水支管

d齐平、嵌入和隐蔽式喷头应选择其最嵌入位置安装在模拟吊顶上模拟吊顶尺寸应不小于 6 OOO mm×6 000 mm,且对称地处于试验空间的中央

e在喷头形成的正方形中央吊顶以下50 mm处安装两只热电偶两只热电偶间距150 mm,热电 偶的尖应弯曲向上以防水滴凝挂

单位为毫米

1 200

N 0 NN

W Kzl E kZl E IZZd g

............ ==

LJ

---

PIrTl 0 叨 B 叨 同

N 0 NN ,

L                        2 400

26试验木垛

单位为毫米

7.31.1.3试验空间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试验空间应为一通风的但无强制排风的封闭空间地面面积应不小于144 m2,试验空间的任 一边长不应小于12 m,顶高应足以容下图27的装置

b所有进气口面积之和不应小于1 m2

C可利用自然通风或利用试验室的容积排掉或耗散烟气

7.31.1.4 试验程序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灭火试验进行2每次试验使用新的木垛试验时燃料应储放在5 °C25 °C的环境温 度中

b对于流量系数为80的喷头,4只喷头在第1个试验中的总流量为23θ+3Lmm,在第2个试验 中的总流量为380+J5Lmrno

C对于流量系数为115的喷头,4只喷头在第1个试验中的总流量为32θ+03Lmm,在第2个试 验中的总流量为53O+01L∕mιno

d燃料供给的开始和点火应在同时进行

e火炬点燃时开始计时并启动测温设备当自由燃烧1 min或吊顶温度达到760 C这两个条件 中的最晩一个条件达到时开始洒水

f试验进行30 mn后停止木垛火应在停止试验后1 mn内全部熄灭然后将木垛干燥称重

g如果木垛不能烘干可在有蔽护的地方自然干燥试验前测得的木垛质量湿度为6%12% 和试验后测得的木垛质量应通过零湿度点进行校正然后进行计算以确定质量损失

7.31.2 EC喷头灭木垛火试验

7. 31. 2. 1 试验空间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非边墙型EC喷头进行试验时试验室的面积为6m×6m;

b边墙型EC喷头进行试验时试验室的面积为在表8中列出的该流量系数下的最大试验空间

C试验室高度为3.6 m

7.31.2.2试验布置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木垛的尺寸为500 mmX 500 mm× 380 mm,由相互正交的10层杉木条组成每层有5根木 条均匀分布木条的尺寸为38 mmX38 mmX 500 mm

b将组装好的木垛放置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然后测量木材的湿度当所有木条的湿度在 6%12%范围内时对木垛称重并记录木垛的质量称重精度不应低于1 kg

C在每次试验中木垛的四角支撑在4240 mmX120 mmX8 mm的钢制支架上将木垛与支 架一起放置在530 mmX530 mmX 100 mm的钢制油盘中油盘下垫25 mm厚的清水倒入 1.0 L正庚烷

d木垛放在墙角时距每侧边墙的距离为12 mm

7.31.2.3喷头安装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齐平嵌入和隐蔽式EC喷头进行试验时应按其正常使用状态安装安装时应带有护罩和装 饰盖板且不得影响气体流过护罩

b直立或下垂型EC喷头按其正常工作位置安装溅水盘距吊顶250 mm

C边墙型EC喷头应进行两次试验第一次试验时溅水盘距吊顶100 mm,第二次试验时溅水盘 距吊顶300 mm

d水平边墙型EC喷头的喷头体应靠近边墙直立或下垂边墙型EC喷头的溅水盘在许可的情况 下尽量靠近边墙安装详见图28

7.31.2.4试验程序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灭火试验前先用1只开启的EC喷头在封闭的空间中进行喷洒试验以确定木垛火的位置

b封闭空间的尺寸按表7或表8中相应规定的最大值洒水流量按表7或表8中相应规定的最 小值

C300 mm×300 mm×300 mm的集水盒按图29所示的木垛位置放置在地板上记录洒水量 并用于确定随后的灭火试验时木垛的位置

d灭火试验应进行三次并按下列要求进行

1在第一次试验中将符合7.31.2.2要求的木垛放置在图29所示的位置1;

2在第二次试验中将木垛放置在喷洒试验时图29所示的位置234567中水量最小 的位置上

3当位置567水量最小时

——对于非边墙型EC喷头将喷头试样旋转180°,并将木垛放置在与最小水量位置相对 的位置上位置431);

——对于边墙型EC喷头将喷头试样安装在靠近木垛位置2的边墙上

4在第三次试验中将木垛放置在喷洒试验时四个象限中央水量最小的位置上29所示 的位置891011);

5当位置89水量最小时

——对于非边墙型EC喷头将喷头试样旋转180°,并将木垛放置在与最小水量位置相对 的位置上位置1110);

——对于边墙型EG喷头EG喷头试样安装在靠近木垛位置2的边墙上

e每次试验前将试验空间及被试EG喷头保持在248)°C环境中

f除图29所示的两扇门外试验空间应无其他的排风装置

g试验前将洒水流量预调到表7或表8中规定的最小流量试验室的两扇门保持在全开状态

h点燃正庚烷同时供水开始试验

1自点火起试验进行10 mm,10 mm后关闭供水如木垛火未熄灭应小心地扑灭木垛火避免 进一步燃耗木垛

j将木垛移出试验室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然后测量木材的湿度当木材湿度在6%12% 范围内时将木垛称重计算质量损失

单位为毫米


25 X12变径



a非边墙型EC喷头试验管路布置


b边墙型EC喷头试验管路布置


28灭木垛火试验管路布置


单位为毫米



说明

爻爻——非边墙型EC喷头

O——边墙型EC喷头

口——木垛可能的位置

29灭木垛火试验中木垛的位置

7.31.3灭纸箱火试验

7.31.3.1试验空间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试验在室内可升降吊顶下进行试验空间尺寸不小于30 mX30 m,空间体积不少于 50 000 m3

b试验室能自然通风以确保不因为通风条件而影响火的发展

7.31.3.2试验燃料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II型试验货品由双重三瓦楞纸箱和木托盘构成其中纸箱的尺寸为1.0 mX1.0 mX1.0 m,纸 箱的总厚度为25 mm,含水率为5%8%纸箱内衬底部开口的钢制箱

b将纸箱放置在尺寸为1.0 mX1.0 mX0.13 m的木托盘上木托盘由樟子松或云杉制成木材 的含水率应为6%14%木托盘尺寸为1.0 mX1.0 mX0.13 m,质量为12.4 kg

C标准塑料杯试验品由塑料杯组合体标准燃烧物和木托盘构成其中塑料杯组合体标准燃烧物 应符合GB/T 314312015中表C.2的规定总放热量为160.725.1MJ

d塑料杯组合体标准燃烧物由瓦楞纸箱和聚苯乙烯塑料杯组成在纸箱内塑料杯排列5每层 25只塑料杯纸箱中用以隔离塑料杯的纸隔板的厚度为4 mm,每只塑料杯容积为450 10mL

e木托盘由樟子松或云杉制成木材的含水率应为6%14%木托盘尺寸为1.0 mX1.0 mX 0.13 m,质量为 12.4 kg

7.31.3.3点火器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点火器的火源为浸有110 mL正庚烷的纤维棉棒直径为75 mm,75 mm

b将纤维棉棒用聚乙烯袋包裹

C试验时4个聚乙烯包裹的纤维棉棒放置在表1415规定的位置将纤维棉棒沿货架或堆垛 间隙的中心线按2X2对称布置使纤维棉棒紧靠底层木托盘纤维棉棒的底端距纸箱底边 205mm,使用火炬点燃聚乙烯棉包

7.31.3.4喷头布置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将至少49只喷头安装在DN 50的配水支管上喷头溅水盘距吊顶的距离为200 mm

b试验采用双向供水试验过程中保持压力稳定

7.31.3.5试验布置                                                霸

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试验布置见图3032,角钢钢梁尺寸为50 mmX50mm厚度为6 mm,长度为1.20 m,将 钢梁安装在吊顶下其一平面与吊顶平面直接接触

b5只热电偶K型热电偶电极直径不超过1 mm埋入在与吊顶平面接触的一侧角钢中5只 热电偶间距150 mm,其中中间的热电偶位于角钢钢梁的中央并处于点火器的正上方

热辐射计放置在距试验货架或堆垛2.4 m距地面的高度为货架或堆垛高度的一半试验时

记录辐射热的数值

单位为毫米

30灭纸箱火试验布置

单位为毫米

31灭纸箱火试验布置

单位为毫米





32灭纸箱火试验布置

7.31.3.6测量仪器

试验过程中使用的测量仪器及精度如下

aK型热电偶电极直径不超过1 mm

b压力传感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0

C计时器0.1 s

d热辐射计:0.1 kWm2 O

7.31.3.7记录的数据

试验过程中记录如下数据

a钢梁温度

b辐射热通量

C供水压力

d喷头的启动时间和数目

e等效试验品的烧损数量

7.31.3.8公称流量系数为161202喷头的灭纸箱火试验

公称流量系数为161202的喷头按表14和表15给出的条件进行灭火试验

14公称流量系数为161的喷头灭火试验条件

试验序号

1

2

3

喷头响应等级

标准响应

标准响应

标准响应

货架或堆垛的高度/m

5.8

4.6

4.3

货架或堆垛顶部到吊顶的距离/m

3.4

3.0

3.4

点火器位置

4只喷头中央正下方

4只喷头中央正下方

1只喷头正下方

喷头间距/m

3.0X3.0

2.4X3.0

2.4X3.0

供水压力/MPa

0.08

0.13

0.13

试验时间/ min

30

30

30

15公称流量系数为202的喷头灭火试验的条件

试验序号

1

2

3

喷头响应等级

标准响应

标准响应

标准响应

货架或堆垛的高度/m

5.8

4.6

4.3

货架或堆垛顶部到吊顶的距离/m

3.4

3.0

3.4

点火器位置

4只喷头中央正下方

4只喷头中央正下方

1只喷头正下方

喷头间距/m

3.0X3.0

2.4X3.0

2.4X3.0

供水压力/MPa

0.05

0.08

0.08

试验时间∕min

30

30

30

8检验规则

8.1型式检验

8.1.1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应按表16的规定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和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正式生产后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重要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停产超过一年恢复生产时

d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整改后

e质量监督机构依法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16型式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本部分

章条号

型式检验项目

主检

不同温度等级

不同安装形式

整体要求

6.1

接口螺纹

6.2

外观与标志

6.3

16

检验项目

本部分

章条号

型式检验项目

主检

不同温度等级

不同安装形式

密封结构

6.4

水压密封和耐水压强度性能

6.5

流量系数

6.6

_________布水性能_________

6.7

溅水盘上下的喷水量

6.8

静态动作温度

6.9

功能

6.10

抗水冲击性能

6.11

工作载荷和框架强度

6.12

热敏感元件强度

6.13

溅水盘强度

6.14

疲劳强度

6.15

热稳定性

6.16

抗振动性能

6.17

抗机械冲击性能

6.18

抗碰撞性能

6.19

抗翻滚性能

6.20

冷冻性能

6.21

耐高温性能

6.22

动态热性能

6.23

耐应力腐蚀性能

6.24

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腐蚀性能

6.25

耐盐雾腐蚀性能

6.26

耐潮湿气体腐蚀性能

6.27

耐环境温度性能

6.28

侧向喷洒

6.29

防水罩性能-防护角

6.30.1

b

防水罩性能-抗转动

6.30.2

b

抗真空性能

6.31

湿墙性能

6.32

C

灭火性能

6.33

1 : “表示有检验要求

2: “一”表示无检验要求

a不适用于EC喷头

b适用于带防水罩喷头

C适用于EC喷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2试样的抽取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同种工艺相同的材料及配件组装或生产的同型号同规格 的产品为一批抽样基数不应少于检验试样数量的2

8.1.3洒水喷头型式检验的试验程序和试样数量如图33和图34所示

8.1.4洒水喷头按本部分进行检验若任一条不合格则判该批喷头不合格

8.2出厂检验

8.2.1洒水喷头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至少包括整体要求6.1)、外观与标志6.3)、水 压密封性能6.5.1)。

8.2.2出厂检验项目中出现不合格时允许加倍抽样检验如再出现不合格该批次的成品不能出厂

8.2.3每一生产订单或连续生产5 OOO只喷头为一批

8.3例行检验

8.3.1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 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

8.3.2洒水喷头应按附录D的规定进行例行检验可在此基础上增加检验项目

8.3.3例行检验项目中任何一项出现不合格则判该只产品不合格

8.4确认检验

8.4.1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抽样方案同型式检验

8.4.2确认检验项目至少包括流量系数6.6)、布水性能6.7)、溅水盘上下的喷水量6.8)、静态动作 温度6.9)、功能6.10)、工作载荷和框架强度6.12)、动态热性能6.23)、耐应力腐蚀性能6.24)。

8.4.3确认检验项目中出现不合格时允许加倍抽样检验如再出现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

9使用说明书

洒水喷头产品在其基础包装中应附有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中至少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动作元件的类型和规格使用的环境条件贮存的环境条件生产年代产品生产所依据的标准必要的 使用参数使用说明注意事项制造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络信息等

10包装运输贮存

10.1包装

10.1.1洒水喷头在包装箱内应单独固定防止相互间的磕碰

10.1.2产品包装中应附有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

10.1.3洒水喷头在包装箱外应标明放置方向堆放件数限制贮存防护条件等

10.2运输

洒水喷头在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晒减震装卸时防止撞击

10.3贮存

洒水喷头应贮存在15 °C40 °C的干燥环境中

圆圈中的数字为试样数量方框中为试验章条号

a K>115喷头为6

b适用于K115喷头

C不适用易熔合金喷头

d不适用干式喷头

e齐平嵌入和隐蔽式喷头为36

f适用于K>115喷头


-0-S

-Θ4Ξ

L-CH≡] -04Ξ] ∏3HΞHΞ] -Θ-H -O-H -O^0^0 ~O~F⅜~Π

-GHΞ]

—~~17∙181~~7.3∙1


EC喷头---


(20)—pɪ]

—~7∙22∙1~~17.3~~I 7.8 |

—~~Z22∙2~~7.3.1~~I 7.8 |

∏3HΞHΞ]

h0-0-0

—ζT)-17.25-17.3,1-j 7.81

PQ4ΞHΞ]

-©-H--O-0

-Θ-0

-(DHi3

~O~H~Π

—ζT)-7^L2

圆圈中的数字为试样数量方框中为试验章条号

34 EC喷头试验程序和试样数量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公 差

标准中未标明公差时按以下规定执行

a角度

b)  频率HZ

C长度

d容积

e压力

f)  温度

g时间

测量值的5% 测量值的2% 测量值的5% 测量值的3%

测量值的5%

S       +o

min +?'1

h +S∙1;

d +*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玻璃球破碎载荷和误差限的计算方法

B.1计算非偏标准偏差

非偏标准偏差的计算按式(B.1):

S= [(XI注/I]"'          ........................(B.1 )

=1

式中

X ——一载荷的平均值单位为牛顿(N);

1 ——每一个测得的载荷值单位为牛顿(N);

一—一试样的数量

B.2计算玻璃球破碎载荷下限误差TLi

玻璃球破碎载荷下限误差的计算按式(B.2):

TLi =τSι                ........................( B.2 )

式中

Zi—-一玻璃球破碎载荷的平均值单位为牛顿(N);

T --从表B.1中查得的系数

Si —-一玻璃球破碎载荷的非偏标准偏差单位为牛顿(N)O

B.3计算玻璃球设计载荷上限误差TL2

玻璃球设计载荷上限误差的计算按式(B.3):

TL2 =2 +τS2                 ........................( B.3 )

式中

2——玻璃球设计载荷的平均值单位为牛顿(N);

T --从表B.1中查得的系数

2 ——玻璃球设计载荷的非偏标准偏差单位为牛顿(N)O

B.1正态分布单边误差的系数

[u = O.99 = 0.99试样的 99%)]

T

T

10

5.075

21

3.776

11

4.828

22

3.727

12

4.633

23

3.680

13

4.427

24

3.638

14

4.336

25

3.601

15

4.224

30

3.446

16

4.124

35

3.334

17

4.038

40

3.250

18

3.961

45

3.181

19

3.892

50

3.124

20

3.832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易熔元件强度试验的分析

6.13.2中给出的公式的目的是为了使易熔元件在承受了相当长时间的工作载荷后仍不容易因蠕 变应力而损坏因为喷头的使用寿命受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876 600 h(100)这个时间的选择 仅仅是一个带有保险系数的数据值而无其他特殊含义

造成蠕变损坏的载荷(而不是不必要的高初始扭曲应力)被施加在试样上并记录施加的时间给定 的要求近似于通过下述分析得到的全对数回归曲线的推论

使用最小二乘法利用观察到的数据来确定Ih时的载荷L1 000 h时的载荷Lln O 一种确定这 个载荷的方法如下

在全对数坐标纸上作出曲线LOLm所确定的直线的斜率应大于或等于由100年时最大设计 载荷LdLo所确定的直线的斜率o

(In Lm — ln Lo)∕ln 1 000(ln Lcl-In L°)∕ln 876 600 ■

可化简为

In Lm [(ln Lel- In L)In 1 000]/ In 876 600 + In L

0.504 8( In Lcl- In L)+ In L

0.504 8( In Lcl- In L)+ In L°(1 —0.504 8)

0.504 8 In Ld + 0.495 2 In L

当允许误差为1%以上公式可近似表示为

In Lm0.5(In Ld-In L)

经误差补偿后表示为:

Lm0.99(Le L°)05


Le1.02Lm2L


附录D

规范性附录例行检验

D1密封试验

将洒水喷头安装在适宜的试验装置上以不超过6 MPa/min的速率升压至不低于2.4 MPa的压 力历时不少于2 s,喷头不应出现渗漏

D.2玻璃球完好性试验

将玻璃球洒水喷头放置在热空气箱或液浴中升温至低于最小动作温度5 °C或气泡消失检查玻璃 球气泡是否减少或消失待冷却恢复到室温后再检查玻璃球气泡是否恢复到初始尺寸不应出现玻璃 球工作液溢出或减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