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22003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 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Mo£号)要求,中国中元国 际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发義站设计规范》 GB 50195—94进行了修订。

生炉炉’∙ J、‘ —

濯内…据国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在研究

家有关政策,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每开展了有关的专题研究和技 术研讨,广泛征求全国相关发生炉煤气设计、制造、使用等单位的 意见,最后经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7章和4个附录,其主要内容包《 :总则,术语, 煤种选择,设计亨量和质量,站区布置,设备选择,设备的安全,工 艺布置,空气管道,辅助设施,煤和灰渣的贮运]给水、排水和循环 水,热工测量和控制,釆暖、通风和除尘,电先,建筑和结构,煤气 管道。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蚌'术语”章的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

调整;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 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中元国际工程 公司《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5 号,邮编:100089 ,传真:010—68458351, email: POWergaS2906 @ qq. COm),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 查人:

马洪敬徐辉 李军朱大钧 孙玉娟胡全喜 佟胜华姚波


主要起草人:江绍辉傅永明王昌遒

王洪跃黄培林薄锡臣 戴颖

胡黔生卞建国

,“「泉陈家仁


主要审查人:盛传红七

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

中冶焦耐工程      ,

济南黄台煤气炉 公司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煤种选择.............

设计产量和质量•…

站区布置.............

设备选择.............

设备的安全..........

工艺布置.............

空气管道∙∙∙∙∙∙

辅助设施艾•妙… 煤和灰渣的贮运•••

给水、排水和循环水 热工测量和控制•… 米暖、通风和除尘'


(2 )

(5 )

(6 )

(8 )

(9 )

(11)

(13)

(20 )

(23 )

(26 )


15 V⅛∕

16 建筑和结构

17 煤气管道

附录A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的 最小水平净距

附录B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铁路、道路、架空电力线路 和其他管道的最小交叉净距

附录C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在同一支架上平行敷设的 其他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

附录D车间架空冷煤气管道与其他管线平行、垂直和

交叉敷设的最小净距

(39)

COntentS


(2

)

(5

)

(6

)

(8

)

(9

)

(11)

(13)

(15)

(16)

(17)

(20 )

(23 )

(26 )

(28 )


10

11


General PrOViSiOnS .......

TermS ......................

COal type SeIeCtiOn .......

DeSign OUtPUt and quality StatiOn IayOUt ......

EqUiPment SeIeCtiOn

EqUiPment Safety ・・・

PrOCeSS arrangement Air PiPing ......<∙∙∙∙

AUXiliary equipment

StOrage, IranSPOrtation Of COal and

12


Water SUPPIy ? drainage and CirC

Thermal monitoring and ContrO

Heating 9 ventilation and dust abatement

APPendiX A

13 '

ι√


(30 )


(32)


(36 )


The minimum horizontal net interval from OVerhead gas PiPeS to buildings 9 StrUCtUreS and PiPelineS in factOry ......................

The minimum CrOSS net interval from OVerhead gas PiPeS to railways,roads,overhead electric IineS and Other PiPeS in factOry ...... (37)

The minimum horizontal net interval from


APPendiX B


APPendiX C


OVerhead gas PiPeS to Other ParalIel PiPeS

Iay On the Same bracket in factOry ............ (夕8 )

APPendiX D The minimum horizontal, VertiCal, CrOSS net interval between in WOrkShoPS OVerheadAςpId

39 )

40 )

(4 1)


gas PiPeS and Other PiPeS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0.1为使发生炉煤气站(以下简称煤气站)设计能保证安全生 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劳动条件,做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 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扩    聿的常压固定床发

生炉的煤气站及其煤气管道的设计?気 苞不适用于水煤气站及 其水煤气管道的设计。

1.0.3煤气站扩建和改建的工程,应合理地充分利用原有的设 备、管道、建筑物和构筑物。为

计、同时


以煤、焦炭为原料,饱和空气为气化剂•釆用常压固定床煤气 发生炉连续制取工业用煤气所设置的鹭 和辅助生产设施的 总称。

运输煤、焦炭或灰渣的带式输送机走廊。

装有煤或焦炭的破碎设备或筛分设备的房间。

2. 0. 4 受煤斗 foal receiving hopper

在煤场内或机械化运煤设备前的贮煤

2. 0. 5 末煤        COal

粒度为1     的煤。

2. 0. 6 机械化运输   transport*

带式输送机、多斗提升机、刮板机和水力除灰渣等运输方式。

2. 0. 7 半机械化运输   transport by SimPIe machine

单轨电葫芦、单斗提升机、电动牵引小车、有轨手推矿车和简 易运煤机械等运输方式。

2. 0. 8 磁选分离设施   magnetic SeParatOr

装在运煤系统上的磁选设备、悬吊式磁铁分离器、电磁胶带 轮等。

2. 0. 9 小型煤气站 Smali type gas StatiOn

煤气设计产量小于或等于6000m3∕h的煤气站。

2. 0. 10 中型煤气站 medium type gas StatiOn

煤气设计产量大于6000m3∕h,且小于500Oonl3/h的煤气站。

2. 0. 11 大型煤气站 Iarge type gas StatiOn

煤气设计产量大于或等于5000OmVh的煤气站。


2. 0. 12 一般通道 CommOn PaSSage 室内操作和检查经常来往通过的地方。

2. 0. 13 主要通道 main PaSSage 设备安装和检修运输用的干道。

2. 0. 14 两段式煤气发生炉 two Stage

带有干馅段的煤气发生炉,简称“两段丿

2. 0. 15 煤气净化设备 equipment for 例戏Jurification

竖管、旋风除尘器、电气滤清器、洗涤塔、间接冷却器、除滴器 等的总称。

2. 0. 16 电气滤清器 electrolytic precipitator 湿式电气除尘器、电除焦油器、静电除尘器的总

2. 0. 17除滴器

Water knockout


去除煤气中的水滴的设备。

2. 0. 18 钟罩阀 bell type VaiVe

y羿炉出口放散煤气或烟气應置JF

2. 0. 19止逆阀 non-return VaIVe

防止煤气发生炉内煤气向空气管内倒流的装置。

2. 0. 20 爆破阀 anti-explosion VaIVe

煤气爆炸时阀内膜片破裂泄压后,阀盖由于重锤的作用,自动 闭上,能起安全作用的阀。

2. 0. 21 爆破膜 bursting disc 装于空气管、煤气管末端的泄压膜片。

2. 0. 22 自然吸风装置 draft VentiIatiOn equipment 供煤气发生炉压火时自然通风的设备。

2. 0. 23 排水器 Water Seal equipment 排除煤气管道内冷凝水的设备。

2. 0. 24盘形阀


diskvalve


用于切断热煤气的盘型阀。

2. 0. 25 煤气管补偿器 flexible SeCtiOn Of gas PiPe 煤气管道上温度变化补偿用的装置。

2. 0. 26 盲板 blanking Plate

煤气设备或管道的法兰间用于临时隔断或扩建延伸的部位的 堵板。

2. 0. 27 撑铁 Side ShOring

设在煤气设备或管道的法兰前后,用菱

支撑。               ʌ.

盲板、盲板垫圈的



3煤种选择

用户对煤气质量的要求,并应与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相 协调。

3.0.2选用的气化煤种,应有其产地密素航;分分析等技术指标 资料和相应的气化煤种供应协议。

家标准《常压固定床气化用煤技术条件》GB/T 9143的有关规定

外,尚应符合表书0.勺的规定。

3. 0. 4两段式煤气发生炉气

_________项   目__________

技术指标

粒度(mm)

20 4025 5030 60

最大粒度与最小粒度之比

块煤限下率(%)

≤10

挥发分Vd(%)

≥20

灰分A<( %)

≤18

黏结指数G

≤20

増蜗膨胀序数C.S. N

≤2

3. 0.5初步设计前,应取得釆用煤种的气化试验报告。煤的主要

气化指标的釆用,应根据选用的煤气发生炉型式、煤种、粒度等因 素综合确定。对用于气化的煤种,应采用其平均气化强度指标;对 未用于气化的煤种,应根据其气化试验报告和用于煤气发生炉气 化的类似煤种的气化指标确定。

4设计产量和质量

4. 0. 3

1

4. 0. 4



于轡。,且夏季不应高于45oC O

4∙ N在使用煤气设备前,热煤气站以烟煤气化的煤气温度,不 宜低于35OeCO

4. 0.7冷煤气站出口煤气中的灰尘和焦油含量,应根据用户要求 确定。当用户无要求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1无烟煤系统或焦炭系统煤气中的灰尘和焦油含量之和,不 宜大于50mg∕m3

2烟煤系统煤气中的灰尘和焦油含量之和,不宜大于

100mg∕m3

3两段炉系统煤气中的灰尘和焦油含量之和,不宜大于 50mg∕m3 O

4. 0.8发生炉煤气脱硫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发生炉煤气的用途、

处理量和煤气中的硫化氢含量,并结合当地环境保护要求和煤气 燃烧反应后所产生的硫氧化物所允许的排放标准等因素,经技术 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4. 0.9发生炉煤气脱硫设备的能力,应按需处理的煤气量和其相 应的硫化氢含量确定。

4. 0. 10发生炉煤气脱硫设备台数的设置,应能使煤气中硫化氢

5站区布置


5. 0. 1煤气站区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彩陲或怠平面设 计规范》GB 50187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煤气站区应位于厂区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全年最小频率 风向的上风侧;

2煤气站应靠近煤气负荷比较集中的地点;

3应便于煤、灰渣、末煤、焦油、焦油渣的运输和贮存以及循 环水的处理;

4在旁侧设有锅:

运设施以及末煤的利用;

应合理规划预留扩建场地;

应设绿化场地。

煤气站奁的厂房布置,其防火间



于与锅炉房共用煤和灰渣的贮



5

6

5. 0.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夺合现行国家标准


5.0. 煤兌站主厂房的正面,宜垂直于夏季最大频率风向;室外 煤气净化设备,宜布置在煤气站主厂房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 风侧。

5. 0. 4煤气排送机间、空气鼓风机间宜与煤气站主厂房分开布 置。小型煤气站的煤气排送机间、空气鼓风机间可与煤气站主厂 房毗连布置。

5.0.5循环水系统、焦油系统和煤场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宜布 置在煤气站主厂房、煤气排送机间、空气鼓风机间等的夏季最大频 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防止冷却塔散发的水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0.6煤气站区内的消防车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6设备选择

1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台数每5台及以下应另设1台备用;

2当用户终年连续高负荷生产时,每4台及以下宜另设1台 备用;

3当煤气发生炉检修时,煤气用户允许减少或停止供应煤气 的情况下,可不设备用。  ɔ 6.0.2煤气发生炉设备选饗,应根据煤种确定。当冷煤气站气化 不黏结烟煤、弱黏结烟煤及年老褐煤时,宜釆用两段炉Q

6.0.5余热锅炉的设置应满足工艺系统压力降的要求,并应经技


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6.0.6余热锅炉应釆用火管式

合现亏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 150的有关规定。

6.0.8电气滤清器型式的选择应根据煤气中焦油和杂质的性质

确定;当其流动性差、不能自流排除时,应釆用带有冲洗装置的电 气滤清器。

6. 0. 11空气鼓风机的空气流量应根据煤气站的设计空气需要量 确定。空气压力应根据煤气发生炉在达到设计产量时的炉出口煤 气压力、炉内的压力损失、空气管道系统压力损失的总和确定。

6. 0. 12煤气排送机的煤气流量应根据煤气站设计产量确定;煤 气压力应根据煤气用户对煤气压力的要求和煤气管道系统压力损 失的总和确定。

6. 0. 13空气鼓风机、煤气排送机,宜釆用变频调节。

6. 0. 14采用离心式煤气排送机和空气鼓风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机工作时,其流量的員畐量,不宜小于计算流量的 10%;其压力的富裕量,不宜小芋後洒的20%并联工作时均 应适当加大;

2压力应根据工作条件歩介质的密度进行修正,流量应根据 工作条件下介质的温度、湿度、煤气站所在地蚓姓气压力进行 修正;

3空气鼓风机和煤气排送机其并联现台数不宜超过3台, 并应另设1台备用;当需要低负荷调节确认经济合理时,可增设1 台较小容量的设备。

6. p女除滴器宜与煤气排送机二如E布置。

6. 0. 16两段炉冷煤气站中,上段煤气电滤器后及下段煤气急冷 塔后宜采用间接冷却。

6. 0. 17两段炉冷煤气站采用高温焚烧法处理煤气冷凝水时,其 焚烧炉的操作温度应大于IIOOoCO焚烧炉后应设废热锅炉或其 他热能回收装置。

7设备的安全

-AV*

7. 0. 1

煤气净化设备和煤气余热锅炉,应设放散域和吹扫管接

头;其装设的位置应能使设备内的介质吹净;当煤气净化设备相连 处无隔断装置时,应在较高的设备上或设备之间的煤气管道上装 设放散管。

7.0.2设备和煤气管道放散管的接管上:应设取样嘴。

.一 _ _    …… __________________ ,不应小于50mm<3

在电气滤清器上必须设爆破阀。

7. 0. 5

7. 0. 6


在洗涤塔上宜设爆破阀。

装设爆破阀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装在设备薄弱处或易受爆破气浪直接冲击的部位;

离地面的净空高度小于2m时,应设防护措施;

爆破阀的泄压口不应正对建筑物的门窗、站区道路等有人 员经过的地方。

爆破阀薄膜的材料,宜釆用退火状态的工业纯铝板。 竖管、旋风除尘器,应设泄压水封。


7.0.9煤气设备水封的有效高度不应小于表7. 0.9的规定。

7. 0. 9煤气设备水封的有效高度

最大工作压力Pa)

有效高度mm)

<1000

250

IOoO3000以下

O. 1P+150

3()0()IOOoo

O. IPX 1. 5

>10000

O. 1P+500

P为最大工作压力。

7.0. 10煤气排送机后的设备最大工作压力应为煤气排送机前的 最大工作压力与煤气排送机的最大升压之和。

1. 5mo

8.0.4主厂房为封闭建筑时,底层外墙应按设备的最大件尺寸设

式、煤斗贮 定。

!巨,应根据设备操


置门洞或预留安装孔洞为层及以上的楼层,应根据所在层的设备 最大部件设置吊装孔,并应根据所在层检修部件的最大重量,设置 起重设施和预留安装拆卸设备的场地。

8.0.5在以烟煤煤种气化的煤气发生枣竖管或旋风除尘器之 间的接管上,应设消除管内积灰的设施。

8.0.6煤气净化设备除竖管和旋风除尘器可布置在室内之外,其 他设备均应布置在室外。

8.0.7大型、中型煤气站的煤气排送机和空气鼓风机,宜分开布

置在各自的房间内;小型煤气站的煤气排送机和空气鼓风机,可布 置在同一房间内。

8. O. 11煤气排送机间、空气鼓风机间的操作层,应在外墙按设备

的最大部件设置门洞或预留安装孔洞,并应设检修最重部件的起 重设施和预留有安装拆卸部件的场地。

8. 0. 12空气鼓风机的吸风口应布置在室外,         和

防雨、防尘、降低噪声的设施。


9空气管道

V7

9.0.1在煤气发生炉的进口空气管道,应设明杆式或指示式阀 门、自然吸风装置和止逆阀;空气总管的末端,应设爆破膜和放散 管,放散管应接至室外。

9.0.3空气管道宜架空敷设。


10辅助设施

10.0. 1煤气站应设化验室,其化验设备应能满足经常化验项目 的需要。

10.0.2煤气站应设机修间和电修间,其维修设备应按站内机电 设备及管道的经常维护和小修的需要设置。如塾煤气站可不设机 修间和电修间。

10. 0. 3大型煤气站应设仪表维修间。

11煤和灰渣的贮运

装卸和运


11.0.1大、屮型煤气站的煤、灰渣和末煤应釆 输,小型煤气站宜釆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装卸, 11.0.2煤气站的煤场,应根据煤源远近 输方式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匀衡性和交通运



1火车和船舶运输,煤场贮:

10d~30d的煤气站入


炉煤量

2汽车运输,煤场贮煤量宜为5dIod的煤气站入炉煤量;

3当工厂有集中煤场时,煤气站煤场贮煤量宜为ld~3cl的 煤气站入炉煤量;

4煤场除设置入炉煤的贮存场地外,尚应根据需要预留末煤 的堆放场地。

11.0.3露天煤场应夯实和设排水设施,并宜铺设块石地坪或混 凝土地坪;在有经常性的连续降雨、降雪地区,煤场宜设防雨、防雪 设施,其覆盖面积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及满足煤气站正常运行 需煤量确定。

11.0.4运煤系统设备的每班设计运转时间不宜大于6ho 11.0.5机械加煤的煤气发生炉贮煤斗的有效贮量,应根据运煤 的工作班制确定,当煤气发生炉为连续运行时,贮煤斗的有效贮量 宜按表11.0. 5的规定。

11.0.5煤气发生炉贮煤斗的有效贮量

运煤工作班制

______有效贮量______

—■班制

煤气发生炉18h20h的入炉煤量

________二班制________

煤气发生炉12hMh的入炉煤量

1班制

煤气发生炉6h的入炉煤量

11.0.6煤气发生炉的直径大于2m时,其贮煤斗内供排放泄漏 煤气用的放散管直径不应小于300mm当煤气发生炉直径等,或 小于2m时,贮煤斗放散管直径不应小于150mm。放散管的设置 应便于清理。

11.0.7煤气发生炉的贮煤斗及溜管的侧壁倾角不应小吊*

11.0.8运煤系统应设筛分和磁选分离和设施。当供煤的粒度大 于设计要求时,应设置破碎机。磁选分离设施应设在破碎机前。

11.0.9煤气站的贮运系统应设置煤的十瑋设施。

11.0. 10末煤斗的总贮量不宜小于煤气站的一昼夜末煤产生量。 末煤斗及其溜管的侧壁倾角不应小在严寒地区的末煤斗 应设防冻设施。

11.0.11灰渣斗的总贮量不宜小手煤气站的一昼夜景渣排除量。 灰渣斗及其溜管的侧壁倾角不应小于60oo在严寒地区的灰渣斗 应设防冻设施。

11.0.12运煤和排渣系统中设备传动装置的以露转动部分,应设 安全防护罩;当装设在运煤栈桥内的带式输送机无安全防护罩时, 应设越过带式输送机的过桥,并应在操作人员行走的一侧设置 栏杆。

1⅛ O. IaV厂房贮煤层应设防止操作人员落入贮煤斗的设施,并 应设防k楼板上的积水流入贮煤斗的设施。

11.0.14当采用带式输送机给煤时,煤气发生炉贮煤斗上方,应 釆取防止末煤集中进入最后一个贮煤斗的措施。

∏.0.15带式输送机的倾斜角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运送块煤时,不应大于180;

2当运送末煤及灰渣时,不应大于20oo

11.0. 16运煤栈桥宜釆用半封闭式或封闭式。

11.0. 17运煤栈桥的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运行通道的净宽不应大于Im,检修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 O. 7m

2运煤栈桥的垂直净高不应小于2. 2mo

12给水、排水和循环水

12. 0.1煤气发生炉水套的给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 锅炉水质》GB/T 1576的有关规定。

12. 0.2煤气发生炉搅捧、入孔、炉顶、散煤锥、煤A排送机轴承及 油冷却器等冷却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悬浮物不宜大于Ioomg/L^^

2水温25°CpH值宜为逸5

3应根据冷却水的碳酸盐硬度控制排水温度,且不宜大于表

12. 0.2的规定。

12. 0.2碳酸盐硬度与排水温度的关系

12.0.3煤气站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确定。

12. 0.4主厂房、运煤栈桥、转运站、碎煤机室处,宜设置室内消防 给水点,且其相连接处宜设置水幕防火隔离设施。

12. 0.5烟煤系统洗涤冷却煤气的循环水,应分设冷、热两个 系统。

12. 0. 6煤气净化设备采用接触煤气的循环水时,应进行水处理。 水处理后的水质、水压、水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烟煤系统和焦炭系统的冷煤气循环水的灰尘与焦油含

量之和,不应大于20Omg/L

2烟煤系统的冷煤气冷循环水的灰尘与焦油含量之和命直 大于200mg∕L;热循环水的灰尘与焦油含量之和 500mg∕L;


3 水温25°CPH值不应小于6. 5

4供水点压力应根据煤气净化设备的高度、管网阻力及所釆 用喷嘴的性能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无填料煤气净化设备喷嘴

宜为O. IMPa



O. 15MPa;

2) 有填料煤气净化设备喷嘴前的压力宜为O. 05MPa~ O. IMPao


5无烟煤系统和     冷煤气循环水的给水温度不宜

大于28°C ,夏季最高水温不宜大于350C

6烟煤系统的冷煤气冷循环水的给水温度不宜大于28oC , 夏季最高水温不宜用‘35°C。烟煤系统的冷煤气热循环水的给 水温度免向脇C O

12. 0.7接触煤气的循环水,应与^的水封用水和设备 冷却水、蒸汽冷凝水、生活用水等的排水分流。

12. 0.8>冷煤气站站区内接触煤气的洗涤冷却水、水封用水和煤 气排水器用水,必须设封闭循环水系统。

12. 0.9热煤气站的湿式盘阀、旋风除尘器、热煤气管道灰斗底部 以及其他煤气设备的水封用水,不应直接排入室外排水管道。

12. 0.10厂区和车间煤气管道排水器的排水应集中处理。

12. O. 11接触煤气的循环水冷却塔宜釆用风筒自然通风。

12. 0. 12接触煤气的循环水系统宜设调节池。

12. 0. 13接触煤气的循环水沉淀池、水沟等构筑物,应釆取防止

循环水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的措施,并应设清理污泥的设施;水沟 之间必须有排除地面水的管渠。

12. 0.14循环水系统的冷却塔可不设备用。当冷却塔检修时,应 釆取不影响生产的措施。

12. 0. 15


12. O. 16

道输送。

12. 0. 17


循环水水沟应设盖板。

煤焦油应采用封闭式输送系统,且宜采用蒸汽保i



12. 0. 18

设施。

12. 0. 19


循环水泵房的吸水井应设水位标尺。

煤气站的循环水系统应设置贮运煤焦油、循环水沉渣的


循环水沉淀池的周围应设置栏 运煤系统建筑物内宜苗



12. O. 20

洗地面的设施。


13热工测量和控制


13.0.1煤气站应根据安全、经济运行和核算的要求,装设测量仪 表和自动控制调节装置。测量仪表的装设,应符合表13. 0. 1的规 定。


煤气 炉间


饱和


风机间


煤气排

送机间


室外

管道


控制室

记录或累计

13. 0. 1煤气站测

场所及测量项目

进炉空气

空气总管空气

温度

压力

排送机入口煤气

排送机出口煤气

低压煤气总管

净化设备之间管道煤气

外部进站蒸汽

鼓风机出口及 空气汇总管空气

炉出口煤气

发生炉汽包或 发生炉水套蒸汽

显示

压力

压力

温度

压力

温度

压力

压力

压力

流量


压力


温度


续表13.0. 1

1当空气总管的空气压力下降到设计值时,应发出声、光报 警信号;当压力继续下降到设定值或空气鼓风机停机时,应自动停 止煤气排送机,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2当煤气排送机前低压煤气总管的煤气压力下降到设计值 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当继续下降到设定值时应自动停止煤 气排送机,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3当电气滤清器出口煤气压力下降到设计值时,应发出声、 光报警信号;

4当电气滤清器绝缘子箱内的温度下降到设计值时,应发出 声、光报警信号;

5电气滤清器内含氧量大于0.8%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 号;当达到1 %时,应自动切断高压电源,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6当大型煤气站的煤气排送机、空气鼓风机轴承温度大于 65°C或油冷却系统的油压小于50kPa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13.0.3煤气发生炉应设空气饱和温度自动调节装置,并应盘汽 包水位自动调节装置、汽包高低液位声光报警装置。

13.0.4煤气站宜设置生产负荷自动调节装置。

13.0.5煤气站的检测控制系统宜采用电子计算机系统。

14采暖、通风和除尘

14. 0. 1采暖室内计

主厂房发生炉炉面操作层

主厂房其余各层 煤气排送机间、空气鼓风

16~18


循环水泵


运煤栈桥、破碎筛分间、焦油泵房 等经常无人操作的房间

工人值班室、控制室、整流间、化验室



小诗宜少于5次,并宜设夏季用的局部送风设施;主厂房底层及 贮煤层的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宜少于3次;夏热冬暖地区和夏热冬 冷地区,主厂房宜设有天窗或自然排风设施。

1煤气排送机轴承处设局部排风罩时,正常换气次数应每小 时6次;

, 26 ,

2煤气排送机轴承处不设局部排风罩时,正常换气次数应每 小时8次;

3事故排风换气次数应每小时12次,其开关应与可燃气体 检测器报警信号连锁,排风装置的手动开关应在室内外分别设置, 并应便于操作。

14.0.6机械化运煤系统的破碎机、振动筛爲务哇粉尘的转卸点,

15

15.0.1煤气站的供电负荷级别和供电方式1^^现行国家标 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的有关规定。

1主厂房的贮煤层为封闭建筑,,耳煤气发生炉的加煤机与贮 煤斗连接时,应属2区爆炸危险环境;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 属22区火灾危险环境:

1 贮煤斗内不会有煤气漏入时;

2) 贮煤层为敞开或半敞开建筑时;

主厂房底层及操作层应属非爆炸危险环境;

煤气排送机间及煤气净化设备区应属2区爆炸危险环境;

-焦油泵房、焦油库应属21区火灾危险环境;

*煤场应属23区火灾危险环境;

NV受煤斗室、破碎筛分间、运煤栈桥应属22区火灾危险环境;

7煤气管道的排水器室应属2区爆炸危险环境。

15.0.3煤气站的建筑物、构筑物、室外煤气设备和煤气管道的防 雷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 有关规定。

15.0.6煤气站的加煤间、排送机间等危险场所的可燃气体和有 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此燃 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的有关规定。

15.0.7煤气排送机的电动机必须与空气鼓风机的电动机或空气 总管空气压力传感装置联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空气鼓风机启动后,煤气排送机才能启动;当空气鼓风 机停止时,应自动停止煤气排送机;联锁装置应能使所有空气鼓风 机互相交替工作;

2当空气总管的空气压力升到大于等于设定值时,应能自动 启动煤气排送机,当降到设定值时,应自动停止煤气排送机。

15.0.8煤气排送机的电动机必须与煤气排送机前低压煤气总管 的煤气压力传感装置进行联锁。当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应自动 停止煤气排送机。

联锁。蕊/    <>

、不

ʌ ʌv*

16.0.1煤气站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厂房贼笄级,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主厂房、煤 气排送机间、煤气管道排水器室应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厂房, 其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16.0.3主厂房操作层宜采用封闭建筑,并应设通往煤气净化设 备平台或热煤气用户的通道。

16.0.4主M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当每层建筑 面积小方夢今Onk且同一时间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时,可设 置一个安全出口。

16.0.6煤气站排送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通风良好的封闭建筑,并应设有隔声的观察值班室;

2应设2个安全出口,当每层面积不大于150π√时可设一个。

16.0.7煤气排送机间、鼓风机间应设有综合的噪声控制措施,设

备基础应设有防振设施。

16.0.8煤气站内的化验室、整流间、控制室和办公室,应釆取防 振动、防潮湿、防尘、噪声控制和降高温等措施。

16.0.9室外煤气净化设备区宜铺设混凝土地坪。

16.0.12水沟、沉淀池、调节池和焦油池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水沟和焦油沟应设盖板,其顶面标高在室内部分应与室内地坪相 同,在室外部分应高出附近地面并不小于150mm

16.0.13煤气站主厂房设计时应预留能通过煤气发生炉最大搬 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可结合门窗洞或在非承重墙处设置。

16.0.14煤气站的柱距、跨彗层高,在满足工艺设计的前提下, 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6的 规定。

16.0.15需扩建的煤*站,应合理规划预留扩建场所。

16.0.16煤气站的辅助用房基本卫生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的有关规定。

17煤气管道


17. 0. 1

1

2


厂区煤气管道应架空敷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柱或栈桥上;]

沿建筑物的外墙或屋面上敷设时,该建筑物应为一、二级 耐火等级的丁、戊类生产厂房;

3不应穿过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堆场和仓储区以及不使用 煤气的建筑物;

4与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本规范 附录A的规定;

小交叉


5与铁路、道路、架空电力线路和其他管螺 净距,应符合本规范附齐B的规定。

1嘯架空煤气管道与水管、热力管、不燃气体管和燃油管 在同忌:柱或栈桥上敷设时,其上下平行敷设的垂直净距不应小 于 250mm

2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氧气管道共架敷设时,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的有关规定;

3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在同一支架上平行敷设的其他管道, 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4车间架空冷煤气管道与其他管线平行、垂直和交叉敷设的 最小净距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5利用煤气管道及其支架设置其他管道的托架、吊架时,管 道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并应釆取措施 消除管道不同热胀冷缩的相互影响。

6煤气管道与输送腐蚀性介质管道共架敷设时,煤气管道应 架设在上方;对于易漏气、漏油、漏腐蚀性液体的部位,应在煤戶管 道上采取保护措施。

17. 0.7

处,不应设固定季架

17.0.8冷煤气管道在用户的进口处,应设啊、门、流量检测装置、 压力表、取样嘴和放散管,其位置宜设在用户的墙外,并应设操作 平台。

17. 0∙9■奔间煤气管道应架空敷设,当与设备连接的支管架空敷 设有困难时,可敷设在空气流通但人不能通行的地沟内。除供同 一用户用的空气管道外,不应与其他管线敷设在同一地沟内。

17. 0. 10厂区冷煤气管道的坡度不宜小于0. 005,车间冷煤气管 道的坡度不宜小于0. 003,且管道最低点应设有排水器。

17. 0.11煤气管道支架间的跨度,应根据管道、冷凝水和保温层 的重量、风和雪的荷载、内压力及其他作用力等因素,经强度计算 后确定,并应验算煤气管道的最大允许挠度。湿陷性黄土地区的 厂区架空煤气管道的强度及支架的荷载均应按其中任一支架下沉 失去支撑作用后的条件进行设计。

17. 0. 12在室外釆暖计算温度低于一5°C的地区,厂区冷煤气管 道的排水器应采取防冻设施。

17. 0. 13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冷煤气管道和阀门应根据当地气温 条件、煤气管道长度、负荷高低等因素进行保温的设计。

17. 0.14煤气管道应釆取热胀冷缩的补偿措施。当自然补偿不 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补偿器进行补偿。

17.0.15煤气管道的连接,应釆用焊接。但热磅寧播的连接, 可釆用法兰。煤气管道与阀门或设备的连接应采用法兰,但在与 管道直径小于50mm的附件连接处,可釆用螺纹连接。

17. 0.16冷煤气管道的隔断装置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 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的有关规定。管道直径小于 50mm的支管,可采用旋塞。管道检修需要隔断部位,应增设带垫 圈及撑铁的盲板或眼镜阀

:应采用盘形阀或


17. 0. 17热煤气管道白<

当阀门安

=I阀门前,但阀门紧靠干管


装高度大于2m时,宜设置平台。

17. 0.18吹扫用的放散管应设在下列部位:

1煤气管道最高处;

2煤气管道的末端;

3煤气管道进入车间和设 的可不设放散管。

17. 0. 19煤气管道和设备上的放散管管口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高出煤气管道和设备及其平台4m,与地面距离不应小 于 10m

2厂房内或距厂房IOm以内的煤气管道和设备上的放散管 管口高度,应高岀厂房顶部4mo

17. 0. 20厂区煤气管道上的阀门、计量装置、调节阀等处以及经 常检查处,宜设置人孔或手孔。在独立检修的管段上,人孔不应少 于2个,且人孔的直径不应小于600mm在直径小于60Omm的煤 气管道上,宜设手孔,其直径应与管道直径相同。

17. 0.21热煤气管道应设保温层。热煤气站至最远用户之间热 煤气管道的长度,应根据煤气在管道内的温度降和压力降确定,但 不宜大于80mo两段煤气发生炉的热煤气管道,当压力降允许时, 其长度可大于80mo

17. 0. 22热煤气管道应设灰斗,灰斗的间距应根据有利于清灰的 原则确定,灰斗下部应设排灰装置。

17. 0. 23热煤气管道上应设吹扫孔或机械清灰装置。

17. 0. 24煤气排送机前的低压煤气总管上宜设爆破阀或泄压水封。

附录A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建筑物、构* 筑物和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

A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m)

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名称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丁、戊类生产厂房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不包括丁、戊 类生产厂房和有爆炸危险的厂房)

____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κrzS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

铁路(中心縁

道路(距路肩)

煤气管道

其他地下管道或地沟

熔化金属、熔渣出口及其他火源

电缆管或沟 _

小于等W IlOkV的架空电力线路外侧边缘

___

人行道外缘

厂区围墙(中心线)

电力机车


水平净距(m)

L    3

W

J      0.6

τ⅜⅝√Γ 10

I

最高(杆)塔高

0. 5

1

6. 6


1当煤气管道与其他建筑物或管道有标高差时,其水平净距应指投影至地面 的净距。

2安装在煤气管道上的栏杆、平台等任何凸出结构,均作为煤气管道的一部分。

3架空电力线路与煤气管道的水平距离,应考虑导线的最大风偏情况。

4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地下管、沟的水平净距,系指煤气管道支架基础与地 下管道或地沟的外壁之间的距离。

5当煤气管道的支架或凸出地面的基础边缘距离路面更近于煤气管道外沿 时,其与道路净距应以支架或基础边缘计算。

附录B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铁路、道路、架空

电力线路和其他管道的最小交叉净距

1括号内数字为距电力机车铁路轨面的最小交叉净距。

2架空电力线路敷设在煤气管道上方时,其最小交叉净距,应考虑导线的最 大垂度。

附录C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在同一支架上平

行敷设的其他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

C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在同一支架上平 其他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mm)

附录D车间架空冷煤气管道与其他管线平行、 垂直和交叉敷设的最小净距


D车间架空冷煤气管道与其他管线 垂直和交叉敷设的最小净距m)

车间管线名称

平行

垂直

交叉

氧气管、乙块管、燃油管

0. 5

0. 25

水管、热力管、不燃气体管

符合祀2⅜

0. 25

0. 1

电线

滑触线

3

_

5

裸导线了,

2

0. 5

绝缘导线和电缆

1

0. 5

穿有导线的幽线管

1

0. 25

插接式母线、悬挂式干线

3

1

非防爆型开关、插座、配电箱等

1


气的引出口与电气设备不能满足上述距离时,允许二者安装在同一柱子的 4侧面。当为空腹柱子时,应在柱子上装设非燃烧体隔板.局部隔升。

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

正面词釆用“应”,反面词釆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釆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引用标准名录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 5000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Q05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x58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

《钢制压力容器》GB 150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工业锅炉水质》GB/T 1576

《清压固定床气化用煤技术条件》GB/T 9143

• 41 •